冲击地压矿井灾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在采掘煤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这种灾害是由于采掘煤炭时,煤层下部支撑不够,在煤层底部形成与煤体表面相平行的断层面,造成上方煤体的向下滑移,压缩和破碎而导致的。

冲击地压不仅会对煤炭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还会对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煤炭工业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预测和预防预测和预防是防治冲击地压最重要的手段。

通过地表变形、地应力变化、煤层和岩层振动和声波特征等方面的监测,可以提前预测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冲击地压的危害。

监测冲击地压预测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实地监控地表的水平和垂直运动,以及地下应力和煤体振动和声波特征等参数。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放射性探测技术•微震监测技术•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在监测参数出现异常或预设阈值时,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矿井和矿工的安全。

预防针对冲击地压可能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措施:•加强垂直矿井和坡道的支护和加固•发现和清理掉煤层裂隙、水脉、煤柱等地质障碍物•通过改变采掘方法来控制煤层的破碎和受力状态•均匀注水来增加覆岩压力,从而增强地层的稳定性救援和恢复在防治冲击地压的过程中,救援和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旦冲击地压发生了,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好救援和恢复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场地损失。

救援在冲击地压灾害发生后,需要尽快开展救援工作。

这需要借助如下设备和措施:•透光探矿机•双向性瓦斯检测仪•无线二极管通信系统•立体扫描系统在救援过程中,往往需要排除灾害区域内的水或瓦斯,以减少救援难度和风险。

恢复在进行救援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避免同一地方再次发生相似的灾难。

常见的恢复措施包括:•利用支柱或支架来加固地层和采掘工作区•施工加固坚固的地表工程,以减轻地压的影响•配备完善的设备和人员,对恢复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化的管理结论为了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这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挖掘科技和管理手段,并适当提高各个方面的技术水平。

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资源逐渐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然而,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采矿技术的限制,冲击地压现象时常发生,引起严重的矿山灾害。

因此,在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方面,研究关键技术,开展示范应用,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冲击地压的概念冲击地压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柱受到突出煤和后方煤体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地压现象。

由于受力突发且一般难以预测,往往会导致地表沉降、煤柱破坏以及矿井顶板垮落等严重后果。

3、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技术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煤层应力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快速准确地预测冲击地压事件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目前,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钢筋测力仪、综合地质仪器和数码测量等。

4、冲击地压源头防治技术冲击地压源头防治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煤层力学性质或采矿参数,从源头上控制冲击地压事件的发生。

目前,煤矿冲击地压源头防治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压缩煤柱保护法、控制宽度采煤法和减小采高等。

5、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我国部分煤矿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例如湖南龙山煤矿采用了数控综采面区域应力实时监测技术和综合地质仪器进行冲击地压预测和预防;山东金鼎煤矿引进了压缩煤柱保护技术,并结合井下综合地质工作实现了冲击地压源头的防控。

6、总结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灾害之一,对于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可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冲击地压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的能量突然释放。

在井巷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人员伤亡,部分巷道跨落破坏等。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发生条件复杂性的特点。

新城煤矿开采至今无冲击地压现象发生,但根据临矿(城山煤矿)以前25#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及我矿部分采区开采深度已经达到-580水平,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显现日趋明显,为做好矿井冲击地压预测和预防工作,防止冲击地压危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防范措施如下:一、管理机构组长:王连军副组长:杨庆胜谢学文沈广东王杰黄万胜金邵柱成员: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安监处供应科运输区通风区调度室二、抢险准备工作1、全矿各单位人员、工种,必须熟知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基本知识,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预兆、影响因素及危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根据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的特点,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类技术装备,以便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

(液压起重器、大绳、矿工斧、镐、刀锯、两用锹、担架、检测仪器、苏生器、生命探测仪等)3、生产科负责编制并贯彻落实施工措施,确保抢险施工安全进行。

4、机电科负责抢险期间机电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使用,并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停止矿井生产电源。

5、地测科负责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及存在的威胁。

6、安监处负责现场监督抢险过程的安全情况,杜绝二次事故的发生。

7、供应科负责准备抢险期间需要的所有工具并保证其安全质量。

8、运输区负责各类材料、工具、空重车皮的运输,确保各类材料、工具车皮及时达到作业地点。

9、通风区负责通风系统的巡查、调风、风机安设等工作,确保井下无串联风、微风、无风等现象。

10、调度室负责联系组织各单位抢险工作,并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矿井所有人员进入新鲜风流中躲避。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首先,要求加强煤柱的支护稳定。

煤柱是矿山地压的主要承载体,稳定煤柱的支护是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要合理确定煤柱的宽度和长度,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设备,保持煤柱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因煤柱的下沉和破碎引起冲击地压。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下沉和破碎的煤柱,要及时进行加固和修复,保证煤柱的稳定性。

其次,要求合理布置采空区。

采空区是冲击地压的主要形成地点,合理布置采空区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措施。

要根据矿床的特点和采矿工艺的要求,合理选择开采方法,控制采空区的形状和尺寸,减少采空区对邻近煤柱的影响,提高煤柱的稳定性。

此外,要对采空区进行及时的填充和支护,减少采空区的变形和下沉,防止冲击地压的形成。

再次,要求合理布置巷道和采煤工作面。

巷道和采煤工作面是矿井地压的主要传导通道,合理布置巷道和采煤工作面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合理选择巷道的形式和位置,减少巷道对周围煤柱的影响。

对于采煤工作面,要合理布置采动顺序和工作面长度,控制采动速度和采高,减少煤柱的变形和破碎,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最后,要求加强监测和预警。

冲击地压的预警和监测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煤柱、采空区和巷道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掌握其变形和下沉情况。

同时,要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预警冲击地压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调整矿山生产计划,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总之,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包括加强煤柱支护稳定、合理布置采空区、合理布置巷道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加强监测和预警。

只有全面贯彻这些要求,才能有效地减少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的威胁。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一、冲击地压防治理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至今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研究机理,导致了冲击地压防治难度的增大,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矿井在对于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上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是不重视冲击地压的防治,对其采取不治理态度。

第二种是全面治理,建立多种防治体系,管理混乱,没有针对性,资金投入增大却效率低下。

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的防治效果,本文总结出如下几个冲击地压防治理论。

1.1确定冲击地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矿震主要是指受到矿区内岩层断裂、构造活化与矿柱破碎以及采动塌陷等的影响,使得矿区内出现震动的现象。

而冲击低压则主要是指巷道四周与采场承压变形、破坏而产生的一种灾害。

而冲击低压与矿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冲击低压可能会引发矿震,而矿震也可能会导致冲击低压,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们注意。

还有一种微震现象是受到金属矿开采作业的影响而导致围岩被破坏而出现位移的现象。

由此可知,对于防治原发性矿震的难度极大,而防治巷道与采场等的冲击低压灾害则相对较为容易。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明确区分冲击低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

1.2应用“上盘岩层空间结构理论”对动力灾害区域进行划定、预判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影响采场应力分布的岩层范围超出了基本顶和直接顶的范围,此时需要用到上覆岩层的空间结构理论来对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

岩层的多层结构往往诱发多次的矿震和冲击。

1.3采用“水平应力突变理论”预测矿震及其诱发型冲击地压当顶板中存在坚硬厚岩层时,容易发生矿震及其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而这类灾害的预测是比较困难的。

基于厚层坚硬岩层中水平应力突变、水平应力超过岩层强度作为判据,可以估计矿震发生的位置。

通过在兖矿集团南屯、鲍店等金属矿进行试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是关键岩层中水平应力突变引起围岩中垂直应力突变。

根据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力学机理,可以对矿震发生的位置和强度进行预测,并圈定动力灾害危险区,采用关键部位断顶和在金属层中打大直径卸压孔等措施,防止“震—冲”型动力灾害的发生。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采矿业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对矿山生产和矿工的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矿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来减轻灾害风险并确保生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类型1. 岩爆岩爆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岩石断裂、溃落或破碎而产生的爆炸性破裂现象。

它通常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冲击波,对矿山设备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岩层因巨大地压作用下瞬间解除,释放大量的瓦斯。

这可能导致煤与瓦斯的大规模爆炸,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矿山冲击地压矿山冲击地压是指由于采矿活动引起的地下岩石的迅速破碎、崩塌和移动,导致地面或地下的压力释放。

这种地质灾害常常在地下矿井中发生,对矿山设备和矿工的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在采矿业中,及时预警和监测地质灾害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地震仪、应变计等,可以提前感知地质灾害的迹象,为采矿企业和矿工提供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对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采矿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支护措施。

这可能包括使用钢支撑、预应力锚杆和混凝土注浆等方法来增强地下岩石的稳定性。

通过加强支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岩爆、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3.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对于采矿业防治地质灾害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采矿企业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矿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地质灾害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遵守规章制度。

4. 加强瓦斯抽放工作瓦斯是煤矿中的常见危险物质,与煤与瓦斯突出密切相关。

为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采矿企业应强化瓦斯抽放工作。

通过使用抽放设备和合理布置通风装置,有效控制瓦斯的积聚和爆炸风险。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层发生破裂导致地面下沉,进而影响矿井的稳定,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持续生产的一种地质灾害。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应力分布的改变、破裂、滑动以及煤体收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力分布的改变:煤矿开采会导致煤层应力分布的改变,原来受到约束的应力将会释放,导致地面下沉。

2. 破裂与滑动:煤层和岩层的破裂与滑动也是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与岩层之间形成的裂隙会扩大,进而导致地面下沉。

3. 煤体收缩:煤炭层中的煤体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导致地面下沉。

收缩主要是由于煤炭中的挥发分被释放出来,煤体的体积减小。

1. 改善采煤方法:合理选择采煤方法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

应优先选择安全稳定的采煤方法,避免采用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的采煤方法。

2. 采取支护措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煤层和岩层进行支护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支柱法、木材和钢材支护法等方式,增加矿井的稳定性。

3. 引导地应力:通过采取措施改变地层应力分布,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在开采过程中适当增加地应力,可以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4.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监测地压的变化情况,预警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可以采用地压仪、应力应变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有效防治冲击地压,需要从采煤方法的选择、支护措施的加强、地应力的引导以及监测预警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不断完善技术和措施,才能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防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异常涌出等符合灾害的综合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异常涌出等符合灾害的综合措施

**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防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异常涌出等复合灾害的综合措施TDX-LFB-2018-001单位:总工程师:两防办主任:编制人:日期:审批栏防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异常涌出等复合灾害的综合措施一、编制依据由于**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根据2018年下发的防治冲击地压细则第三十九条:“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当根据本矿井条件,综合考虑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异常涌出等复合灾害的综合技术措施,强化瓦斯抽采和卸压措施。

”二、矿井联合开展防突、防冲工作总体模式(一)组织机构方面成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冲击地压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分管防突、防冲的副总工程师,设立“两防”办公室,由两防办总体负责矿井防突、防冲科室管理职能。

(二)采区、煤层区域危险性预测方面各采区、煤层按要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冲击危险性预测与评价。

并在开拓部署与采掘活动中,不断完善瓦斯基础参数以及煤岩动力数据收集与规律分析等内容。

(三)区域治理措施方面两防工作优先开采保护层,首先做好保护层开采布局工作。

同时利用穿层、本层瓦斯抽采钻孔与防冲卸压解危钻孔,对煤岩体、瓦斯赋存带的卸压作用,联合开展区域防突、防冲综合治理工作。

(四)预测预报方面在地应力观测方面联合开展两防工作,以SOS微震监测系统、应力监测系统为主,电磁辐射仪、钻屑法监测为辅,进行地应力变化规律进行观测。

结合防突、防冲措施,对应力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五)安全培训方面聘请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家对联合开展防突、防冲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到两防工作开展较好的先进企业学习经验。

同时强化内部培训,提升全员防突、防冲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复合动力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耦合在一起,防治了煤与瓦斯突出,有可能还发生冲击地压;防治了冲击地压,有可能还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矿冲击地压是指由于煤层开采导致的地表或地下产生的地质力影响,对矿井工作面、巷道等产生压力,并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冲击地压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加以防治,将会对矿井安全和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就是我为您总结的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一、冲击地压的原因和特征1.1 冲击地压原因煤矿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是煤层开采引起的地应力重分布和应力强度增加。

此外,煤层瓦斯压力的变化以及煤和岩石层的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冲击地压的发生。

1.2 冲击地压特征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时空关联性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等特征。

冲击地压通常在煤层开采到一定阶段突然发生,并且会对周围的矿工作面和巷道产生影响。

此外,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工作面长度和顶板支护等因素有关。

二、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原则是以安全为前提,确保矿井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2.2 预防为主原则防治冲击地压要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减轻冲击地压带来的影响。

2.3 综合治理原则防治冲击地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地质、矿山、机械、电气等知识,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

三、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措施3.1 顶板支护措施合理选择适当的顶板支护方式,如钢拱架支护、锚杆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等,加强顶板稳定性,减轻冲击地压带来的压力。

3.2 巷道支护措施加强巷道的支护,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采动边界控制措施合理设置采动边界,适当减小采高,减少采动对周围岩层的影响,减轻冲击地压的发生。

3.4 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保持矿井内的通风畅通,降低瓦斯压力和温度,减轻冲击地压的发生。

3.5 定期监测和预警采用监测设备对矿井的地质力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确保冲击地压的安全防治。

3.6 培训和教育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降低冲击地压带来的伤亡事故发生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一、前言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矿井运营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指导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全面了解冲击地压的特点、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煤矿的安全运营水平。

二、冲击地压的特点1. 定义:煤矿工作面推进引起煤层或附近岩层破裂变形,产生的超前破碎带、推进压实带及支承封闭带导致矿井压力骤增,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称为冲击地压。

2. 特点:a)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瞬间发生压力增大,矿井的稳定性瞬间发生变化。

b) 冲击地压范围广,不仅限于工作面附近,还可能影响到矿井的整体稳定。

c) 冲击地压扩展速度快,对矿工安全威胁大。

三、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1. 监测法:a) 设置压力监测点,监测矿井中的应力、位移等参数,通过参数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b) 利用地下水位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2. 数值模拟法:a)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参数,建立煤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煤层的变形和破裂过程,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可能性。

b) 利用FLAC、UDEC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和范围。

3. 经验判断法:a) 根据矿井历史上的冲击地压记录,总结经验规律,判断当前矿井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b) 预测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没有监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矿井。

四、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a) 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b) 定期组织冲击地压防治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冲击地压防治意识和技能。

c) 加强对采矿工艺参数的控制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2. 工作面支护措施:a)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b) 加强锚杆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锚杆的支护效果。

c) 设置合理的支护带,避免冲击地压的扩展。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冲击地压是指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和地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形成的地压力,其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预防方法。

一、地质勘察和分析地质勘察和分析是预防冲击地压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构造和地层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预防地压的发生。

在地质勘察中,可以通过地质雷达、超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的信息,并结合地质考古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构造和地质特征。

通过对地下构造的了解,可以预测出可能存在的地压危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在地下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制定施工方案,并参考地质勘察结果,对可能出现地压的区域进行特别关注。

需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期施工,避免集中施工导致地压增大。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使用钻孔灌注桩、趾板加强等,增加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三、合理排水措施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压力的大小,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在施工前期,可以采取挖深的方法,将地下水排掉,降低地下水的压力。

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及时排水,避免大量的积水产生,加大地压力。

此外,还需要对周围地区的水源进行调查,确保地下水位稳定。

四、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压力变化的情况,可以安装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包括变形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渗流传感器等,通过对各个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地压力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五、科学管理和培训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地质知识和施工技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最新版)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2条煤矿企业(矿井)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3条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对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管理工作负责。

第4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企业(矿井)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第5条冲击地压矿井应当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6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防冲培训制度、冲击地压事故报告制度等。

第7条鼓励科研单位和煤矿企业加强防治冲击地压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防治冲击地压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8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矿井可按照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冲击地压分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预防措施冲击地压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的能量突然释放。

在井巷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人员伤亡,部分巷道跨落破坏等。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发生条件复杂性的特点。

新城煤矿开采至今无冲击地压现象发生,但根据临矿(城山煤矿)以前25#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及我矿部分采区开采深度已经达到-580水平,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显现日趋明显,为做好矿井冲击地压预测和预防工作,防止冲击地压危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防范措施如下:一、管理机构组长:王连军副组长:杨庆胜谢学文沈广东王杰黄万胜金邵柱成员: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安监处供应科运输区通风区调度室二、抢险准备工作1、全矿各单位人员、工种,必须熟知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基本知识,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预兆、影响因素及危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根据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的特点,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类技术装备,以便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

(液压起重器、大绳、矿工斧、镐、刀锯、两用锹、担架、检测仪器、苏生器、生命探测仪等)3、生产科负责编制并贯彻落实施工措施,确保抢险施工安全进行。

4、机电科负责抢险期间机电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使用,并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停止矿井生产电源。

5、地测科负责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及存在的威胁。

6、安监处负责现场监督抢险过程的安全情况,杜绝二次事故的发生。

7、供应科负责准备抢险期间需要的所有工具并保证其安全质量。

8、运输区负责各类材料、工具、空重车皮的运输,确保各类材料、工具、车皮及时到达作业地点。

9、通风区负责通风系统的巡查、调风、风机安设等工作,确保井下无串联风、微风、无风等现象。

10、调度室负责联系组织各单位抢险工作,并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矿井所有人员进入新鲜风流中躲避。

三、技术管理1、要对各开采煤层进行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并认真做好待采区段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冲击地压防治

冲击地压防治
该理论认为:强度准则是煤岩体的破坏准则, 而能量准则和冲击倾向性准则是突然破坏准则,因 而只有当这三个准则同时满足时,才会发生冲击地 压。
齐庆新从煤岩体结构特牲出发提出了”三因素” 机理。
该理论认为: 冲击地压多发生在断层、煤层变 化等构造区域,冲击地压与煤岩体结构具有密切的 关系。
冲击发生除与内在因素(冲击倾向性)、力源因素(高度的 应力集中或高度的能量储存与动态抗动)有关外,煤岩体结 构因素(具有弱面和容易引起突变滑动的层状介面)也是冲击 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3.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条件
3.1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是指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 条件、机制和物理过程。
在一定的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下,煤(岩)受外 力引起变形,发生突然破坏的力学过程,学者研究
得出的冲击地压的理论:强度理论、刚度理论、冲
击倾向性理论、能量理论和变形系统失稳理论。
我国学者李玉合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 “三准则”理论。
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发生冲击地压于1738年英 国的南史培福煤田。
200多年来,其危害几乎遍布世界各采矿国家, 包括我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记录有冲击地 压现象。
我国1933年抚顺胜利矿最早发生冲击地压; 1985年我国冲击地压煤矿为32个,主要分布在北京 、枣庄、抚顺、大同、阜新、天池等局矿,开采深 度平均为600~750m。
影响冲击地压的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还包括残采区、停采线、采 煤工艺过程,如爆破、采煤机割煤等。
相反,如果上、下煤层同时且错距达不到协调开釆的要求,则上 、下煤层开采会相互影响,煤岩体的应力将发生叠加,应力集中强 度增大,冲击危险性增大。
② 单一煤层采掘方向
单一煤层开采时,如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的相向推 进、或在采煤工作面、煤柱中的支承压力带内掘进巷 道、在工作面向采空区或断层带推进等,都会使应力 发生叠加,从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研讨培训 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56-75条)
第五十六条
➢ 第五十六条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采取区域和局部相 结合的防冲措施。在矿井设计、采(盘)区设计阶 段应当先行采取区域防冲措施;对已形成的采掘工 作面应当在实施区域防冲措施的基础上及时跟进局 部防冲措施。
解读 ➢ 本条是关于冲击地压矿井采取区域防冲措施的规
定。属于《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七条原有 条文规定。
第五十七条
➢ 区域防冲措施是冲击地压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前瞻性工 作,是从根源上开展冲击地压的预防工作。通过采取区域防 冲措施,可以极大降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冲击危险水平, 减少局部防冲措施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 区域防冲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优化开采设计 出发的区域冲击危险防范措施,二是从区域范围弱化煤 岩体和降低应力水平的预防措施。
第五十六条
➢ 优化开采设计的区域防范措施主要有开拓方式、采掘部署、 煤层群的开采顺序、保护层选择、工作面的顺序开采、煤柱 尺寸设计、主要巷道位置及层位选择、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的选择等。
是对《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七条内容的细化。 是关于冲击地压矿井开拓巷道布置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 冲击地压矿井开拓巷道的布置对于选择合理的采掘部署、开 采顺序,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至关重要。为了尽可能避免 局部应力集中加剧冲击危险性,应在明确特定工程范围内地 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后,选择合理的开拓巷道布置层位,确立 开拓巷道位置间距。
➢ 区域范围的预防措施主要有煤体注水、全区域的煤体预卸压、 顶板预裂等。局部防冲措施则是针对受到特殊因素影响的或 监测有异常的局部区域,采取的局部范围的防治措施,主要 有大直径钻孔卸压、煤体卸压爆破、顶底板爆破卸压、顶板 定向水力压裂、加强支护等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及其防治保护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的危害及其防治保护措施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12年06月第16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1冲击地压的概念、分类1.1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特征:常伴随有很大的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感到地震;冲击地压发生时,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1.2根据冲击地压的显现强度分类:一是弹射。

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二是矿震。

它是煤、岩内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矿尘。

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三是弱冲击。

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四是强冲击。

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2冲击地压的危害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煤矿矿井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前一般没有宏观预兆,而是以突然、急剧、猛烈的形式将煤岩体抛出,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伤及人员,导致施工人员被砸伤、摔伤、挤伤,甚至由于巷道堵塞窒息死亡。

目前,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给煤矿安全生产和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事故案例:2001年1月6日和12日抚顺老虎台矿的两次2.8级冲击地压造成4人死亡36人负伤,采区被迫关闭,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机等采运机械及附属设备均未能撤出,毁坏巷道300余米。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是矿山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矿井和工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
预测预报:通过地质勘察和矿压观测,预测采掘工作面及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布局:合理安排采掘工程,避免开采集中于某一区域或开采顺序不合理,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强制解危:在采掘工程接近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时,采取强制解危措施,如钻孔卸压、爆破卸压等,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强化支护: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措施,如增加支柱密度、使用高强度材料等,以增强巷道的抗冲击能力。

改变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分层开采、充填采空区等,以改善采场的地质条件,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优化开采顺序:合理安排相邻采区的开采顺序,避免采区之间相互影响,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监测预警: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如应力在线监测、声发射监测等,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以上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旨在通过预测预报、合理布局、强制解危、强化支护、改变地质条件、优化开采顺序、监测预警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矿井施工冲击地压所形成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矿井施工冲击地压所形成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矿井施工冲击地压所形成的特征及防治措施黄 贺(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山东 邹城 273500)摘 要:矿井施工冲击地压指的是,因高应力影响而聚集很多弹性能岩体或矿体,从而在一刹那释放形成的能量,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形成冒落、破坏、气浪、震动、声响等现象。

矿体冲击地压表现为广泛性、多样性、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

根据矿井工程冲击地压的特点以及形成因素,然后分析矿井工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可推动矿产生产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冲击地压;特点;防治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1-0147-2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burst in mine constru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HUANG He(Nantun Coal Mine of Yanzhou Coal Industry Co., Ltd,Zoucheng 273500,China)Abstract: Mine construction rockburst refer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 lot of elastic energy rock mass or ore bod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igh stress, so as to release the formed energy at a mo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leasing energy, the formation of caving, failure, air waves, vibration, sound and other phenomena. The orebody rockburst is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ity, diversity, abruptness and destruc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factors of mine engineering rock burst, the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mine engineering rock burst is analyzed, which can promote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neral production.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Percussive groun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基于增加采掘强度、扩大采掘范围、增加采掘深度影响下,矿井工程冲击地压现象的形成概率大大增加。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防治工作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防治工作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防治工作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3
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5
防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2
概况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4
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5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防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成功预防了多次冲击地压及复杂 动力灾害的发生
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防治体系和技 术支持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了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 置能力
推动了华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 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防治工作积累的经验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06
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概况
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的定义
冲击地压: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岩体应力状态改变而引起的突然破坏,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使煤岩体瞬间发生抛射、弹射、岩爆 等现象。
复杂动力灾害: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水文条件、采矿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发的矿震、岩爆、突水等灾害。
03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 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冲击地压及复杂动力灾害对矿工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提升矿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防治工作不仅是对矿工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43上05工作面切眼导硐剖面图
"2005.1.3"事故现场剖面示意图 说明: 1、A处冒顶173#~181#钢带;B处冒顶188#~195#钢带; C冒顶215#~224#钢带。 2、43上05面切眼全长195m,已掘193m。 3、巷道冒高约2.0m。
中、细砂岩( 15.6~20.0m ) 粉砂岩(2.0m )
1410工作面距16
11工作面700米
1410下平巷
1410工作面
1611上平巷 1610下平巷
冲击地压发生破坏区
已掘进480米
1410上平 巷 巷
1410工作面已推采287米
1610上平巷
1611工作面
1409下平
7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2006年9月9日 1410上平巷掘进头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
地压,迎头后28~68m范围内巷道发生3处冒顶。切眼两 帮移近0.9~3.8m,工作面一侧煤帮抛出0.4~2.3m;顶底
板移近1.35~3.0m,三处断面几乎全部堵塞,堵塞长度
18.1m。事故损坏风筒193m,折断单体液压支柱55棵,倒 柱115棵,拉断锚杆366根、锚索39根。事故造成1人死亡, 4人受伤。
2001年3月10日3406工作面于发生1.7级冲击地压,造成1人重伤 12棵柱子歪斜局部冒顶。

6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华丰煤矿9.9冲击地压事故示意图
1611下平巷
2006年9月9日 1410上平巷掘 进头发生一起 2.0级冲击地压, 造成2人死亡, 2人重伤,摧毁 巷道71米。
24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灾害严重程度不同
我国煤矿冲击矿压的强度、频度、灾害程度、伴生灾害情 况等因开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根据微震检测系统记录,门头沟煤矿(现已关闭)平均每 月记录到160次各类冲击和震动;华丰煤矿每月可监测到1000余
次各类震动;老虎台煤矿也是冲击矿压严重的矿井,每月震动
200m~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 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
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矿压;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
艺等技术条件方面,不论水采、炮采、普采或是综采, 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或是水力充填法,是长壁、 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是柱式开采,都发生过冲击矿压, 只是无煤柱长壁开采法冲击次数较少。
(六)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裂
冲击地压发生时,常导致顶板下沉或底鼓。
(七)煤帮抛射性塌落
冲击地压造成煤帮抛射性塌落,多发生在煤帮上部到顶板的 一段,越靠近顶板塌落越深,强烈冲击时,塌落深度可达1.5~2 m。
21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具有突发性,过程短暂,伴随有强烈的震动和声响
冲击地压发生时在围岩内引起振动,工作人员被弹起摔倒, 甚至输送机、轨道等重型设备都可能被振动和推移,连地面人员 有时都能感到这种振动。该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可以被几百千米 外的地震仪检测到,并留有清晰的震相记录,但一般震动持续时 间不超过几十秒。 20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五)煤体移动
据现场观测可知,浅部冲击时,煤体发生移动,煤体移动时 在顶板接触面上留有明显的棕褐色擦痕,擦痕的方向即为煤体移 动的方向。
2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2011年11月3日19时45 分许,河南义煤集团公司 千秋煤矿21221下巷掘进 工作面发生一起冲击地压 事故,地面震感强烈。事 发区域共有75人作业,10 人遇难。此次事故是由于 工作面运输巷发生冲击地 压引发的,发生事故的巷 道距离井口大概有800米 的垂直距离。
7.5冲击位置
11.3冲击位置
3.10冲击位置
工 作

位 置
工 作 面 位







2001年11月3日 3407(1)工作 面推采83m时 在工作面下出 口发生了1.9级 冲击地压,造 成13人重伤、1 人死亡,损坏 巷道100余米, 工作面被迫停 产封面。
下 顺 槽



面 位

上 顺 槽 顺 槽
19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一)突然爆发
冲击地压发生前,预兆不明显,难于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 地点和强度。
(二)巨大声响
冲击地压爆发的瞬间,伴有雷鸣般响声。
(三)冲击波强
煤体内积聚的弹性能突然释放,产生强大冲击波。冲掉工人 头上的安全帽,以及冲倒几十米至几百米内的风门、风墙等设施。
(四)弹性振动
我国冲击地压一般表现为煤体的破坏与冲击,但台吉、大 台、八一、柴里、潘西及南桐一井等5个矿已发生多次岩爆。 我国冲击矿压以煤层冲击最常见,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
击。房山矿发生的一次冲击地压,底板突然鼓起并开裂成5cm宽
的裂缝。在煤层冲击中,绝大多数表现为破碎煤从煤壁抛出, 也有极个别情况表现为数十平方米的煤体整体滑移。
-1工作面采空区,500.4m处为 43 05-2工作面采 05 上 上
空区。
9
第一节 概 述 故现场平面示意图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43上06 (综放)
46岩石集中轨道巷
冲击位置
四号提斜
4306轨道顺槽
14302运输
99.07.02开采
43上06 综 放 面 切 眼
43上05轨道顺槽 43上05-2(南) 工 作 面 停 采 线 一 分 层 停 采 线
27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我国冲击矿区分布
我国冲击地压主要分布在 华北、东北地区,主要集中 分布在四个条带,即北纬 26°、北纬34°、北纬39° 和北纬42°附近区域的黑、 吉、辽、京、冀、豫、鲁、 皖、川、黔、湘、赣等十二 省市,其中辽、京、鲁、皖 (安徽)、黔(贵州)等五 省市发生 冲击地压的煤矿较多,大部分都 靠近渤海湾和东海一带,这一地带恰好 靠近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属 于天然地震多发地带,这说明冲击地压 与天然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85m
掘进迎头
掘进迎头
143上02 (分层综采)
一分层:93.01.03~93.11.01 二分层:00.03.12~00.10.24
68.1m
顺槽
97.04.16停采
94.03.21停采
43上05 回采工作面
北 边 消 界 火 轨 道 道 巷
冒顶区域
43上05 回 采 面 切 眼
60m
切眼导峒
西 通向北翼
掘进迎头
C处冒顶区
B处冒顶区
13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鲍店煤矿“2004.9.6”冲击矿压事故
事故地点概况:2310一号进风联络巷,西部为
2310、2311工作面采空区;北部为大马厂断层与 2310停采线之间的煤柱;东侧、南侧为大马厂断 层(落差10m),断层外为2306切眼。2310运顺、 轨顺外分别建有3道密闭砖墙。
次数达300余次;台吉矿存在岩爆、矿震、岩石突出、煤与瓦斯 突出、地温热害等,是我国深井开采多种灾害并存的典型。另 外,在发生冲击矿压的高瓦斯矿井中,大多同时存在冲击矿压 及煤与瓦斯突出等两种以上灾害。
25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发生机理的复杂性
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煤种,采深从
26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发展趋势是逐渐增多,日趋严重
1949年以前我国发生冲击地矿的矿井只有2个,20世纪50年 代增加到7个,60年代为12个,70年代为22个,80年代为32个,
90年代为50余个,目前达100多个。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
范围的扩大和开采强度的加大,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 但全国冲击矿压矿井和总的冲击地压次数并未减少。因此,我 国煤矿的开采实践看,冲击矿压灾害将更加严重。
°
55 0∠
H=
°
H=
1.
4.27冲击位置
1 4 0 6 西
28°
级冲击地压,造成

集运巷 -675岩石
10人重伤、1人轻伤,

1
4
0
5
西
损坏巷道100余米, 工作面停产3天。
17 °

28°
巷 石集运 -604岩
5
第一节 概 述
2001年7月5日,3406(1)工作面正常推采期间在下出口发生1.7 级冲击地压,造成12人重伤,损坏巷道60余米,工作面停产1天。
23
第一节 概 述
二、冲击矿压的特征— 我国冲击地压事故特征
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巨大
①人员伤亡。冲击地压造成震动使人员碰伤,所造成的冒
顶、片帮、支架折断也伤及人员;由于巷道堵塞、人员被埋 而窒息。 ②破坏生产。冲击地压造成片帮、底鼓、冒顶可造成几十 米巷道被堵塞,几百米巷道支架被损坏,机械设备被移位, 风门被暴风摧垮,有的被迫停采,损失煤炭可多达60万t。 ③地面房屋被震坏开裂。
8
第一节 概 述
一、典型冲击矿压事故案例
东滩矿“2005.1.3”冲击地压事故
工作面概况:
43上05工作面为四面采空的“孤岛”工作面,
倾斜宽187.3m,走向长度490.4m。切眼北邻143上
02工作面采空区60m,西邻43上06工作面采空区,
东临43上04工作面采空区,南部距切眼180m处为43
事故发生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