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及其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对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平方千米这个大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难点: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
2.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平方千米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际物体的模型,如学校、公园等,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平方千米。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千米的问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物体的模型,如学校、公园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面积。
然后提问:“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大家猜猜平方千米是怎样的一个单位呢?”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方千米的概念,解释平方千米是指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备人: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公顷课型:新授课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情境与问题: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理,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的实际大小,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②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③思维与表达: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④交流与反思:学生能够使用数学语言直观的表达公顷的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边用手势比画边说出对于公顷的理解。
2.学习重点、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3.教学准备:课件、图片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复习面积单位。
2.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
3.出示教学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4.揭示课题:公顷的认识教师活动:1.复习面积单位。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请你分别比画一下它们的大小。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用手势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师:既然大家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理解得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这么清楚,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回答。
二、引导自学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1.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2..教师巡视,对学生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学生对前面三道题都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就是最后一题会觉得有难度。
校园面积填平方米肯定是不行的,那我们到底该填什么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活动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唤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知经验,并以一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小编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直线、射线和角课题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名称图形联系区别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公顷》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公顷》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顷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公顷的概念。
2.掌握公顷和平方米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课堂练习等。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尺子、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题引入新知识:“在我们周围有一种非常大的面积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介绍公顷的概念,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表示一块地的面积有多大。
2.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向学生展示公顷的大小及其应用场景。
3.讲解公顷和平方米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换算技巧。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做一些与公顷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公顷这个单位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顷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公顷单位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公顷》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公顷》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公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顷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面积,并用公顷作为单位。
3.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公顷的概念。
2.能够进行面积计算,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熟练运用公顷进行面积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准备课件和示范图。
3.准备练习题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场景面积,并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面积,不同单位的面积有何不同。
第二步:讲解公顷的概念介绍公顷的概念,解释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第三步:练习计算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引导他们通过例题掌握公顷的运用方法。
第四步: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进一步巩固公顷的应用。
第五步: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公顷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引导他们思考公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教学反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公顷的理解和掌握。
八、教学延伸利用学校周边环境,带领学生实地测算一些场地的面积,并用公顷作为单位进行计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3.进行相关计算,能够灵活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计算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利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换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与换算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
难点1.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块地的大小,并询问学生这块地有多大,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 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顷?什么是平方千米?2.学习视频教学: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3. 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1.板书笔记:按照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进行板书。
2.示例演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 拓展练习1.个人练习:布置习题,让学生个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拓展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应用1.实际测量: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测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你能够发现身边哪些事物的大小可以用公顷或平方千米来描述?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结束。
希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相关运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角,并学会用度量角的单位。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际物体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准确度量角的大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角的概念及度量。
2.难点:学生对角的理解和度量的准确性。
三、教具准备
1.直尺和圆规
2.角度量表
3.模型角
4.教材中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什么是角?你见过角吗?
2. 学习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角度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什么是角。
3. 实践
•学生举手说出不同角度的例子,并用圆规模拟出这些角度。
4. 练习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体会角度大小的比较和度量方法。
第二课时
1. 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角的度量方法。
2. 学习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介绍角度的定义和符号。
3. 实验
•让学生利用角度量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相互核对结果。
4. 练习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角度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角的度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练习,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角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朥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平方千米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平方千米这一单位了解较少,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
此外,学生对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也较为薄弱,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平方千米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2.难点: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平方千米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平方千米的生活情境、实例、换算公式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千米的学习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情境的图片,如公园、操场、农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大小如何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备课杨寨中心学校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一、单元内容简析:“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石。
首先,教材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如手电筒的光线,探照灯等)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测量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操作活动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二)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四、教学难点:角的度量(特别是量开口向左的角)五、教学对策:小组研讨测量六、课时安排:共7课时认识直线、射线和角(P39 1、2题) 1课时角的度量(P39 3、4) 1课时练习(练习四5-8题) 1课时角的分类(P43 4题) 1课时画角(P43 2题) 1课时练习(练习五1、3、5-7题) 1课时单元复习课 1课时七、学情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原第八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第一部分。
“角的认识”在本套教材中的三个阶段:二上: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2《角的分类及画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2《角的分类及画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分类及画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分类,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角的认知和画角的基本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以及画角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和画角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分类,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角的认知和画角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分类,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并能够正确判断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量角器、角模型、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尺子、量角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钟表、滑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实例中都有角的存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角是什么吗?”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角的分类,分别是锐角、直角和钝角。
并对每个分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尺子和量角器画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基础知识,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这两个单位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2.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面积、估算家庭面积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地图、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资料。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关注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通过具体例子,如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计算。
如: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2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一个城市的面积是150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操练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以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
但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应用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难点: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5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如: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填空、改写面积单位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公顷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34例1。
【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
难点:知道并掌握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请你分别比画一下它们的大小。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用手势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师:大家对这三个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棒,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几个填空题。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回答。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橡皮面积约4()。
(2)数学书封面面积约5()。
(3)教室面积约60()。
(4)校园面积约2()。
【学情预设】学生对前面三道题都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就是最后一题会觉得有难度。
师:校园面积填平方米肯定是不行的,那我们到底该填什么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面积单位“公顷”。
课件出示教材P34例1主题图。
师:看到图片和介绍,你们对公顷有怎样的认识?【学情预设】学生会感受到公顷比平方米大很多,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片很大的土地面积。
师小结: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教材P34,思考1公顷有多大,然后举例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
2.认识“1公顷”的大小。
师:我们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你们能想象一下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的大小,那就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套教案1.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
以前认识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
若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
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实际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象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
所以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观察、推理和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空中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味到数学与现实糊口的接洽和作用,增强学生进修数学的兴趣。
4.在进修举动中进一步体味数学与糊口的接洽,造就相互协作进修的能力,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诲。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和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研究,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2单元
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公顷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体会公顷的大【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2.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1.教学例1(1)认识1(2)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3)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2.出示教材第34(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
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
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篮球1.教材“练习六”第1教师提供数据(或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独立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看够不够12.教材“练习六”第2、3(1)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醒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2)第3题在学生完成后,及时组织反馈,帮助计算错误的学生分小结:进行单位转换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3.教材”练习六”第4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35页例2【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认识数字的大小和大小比较。
3.能够根据拼图图形的数量和大小来辨认数字。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数字拼图进行数字辨认。
2.能够通过游戏练习巩固数字的读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字10的读写。
2.数字大小比较。
难点
1.把拼图图形与对应的数字进行匹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0,让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大声读出。
2. 讲解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数字10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巩固学生对数
字10的认识。
3. 拓展练习
•让学生进行数字10的拼图游戏,让他们通过拼图的方式巩固对数字10的辨认。
4. 巩固练习
•让学生互相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然后进行数字大小的排序练习。
5. 温故知新
•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数字,巩固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读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字10的读写,以及数字的大小比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1.写出数字10的中文读音。
2.从家里找一些物品,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写下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所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公顷》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公顷》教案一. 教材分析《1.公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公顷的概念,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基本概念,对面积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顷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公顷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公顷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顷的概念,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顷的概念及其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公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公顷的大小,理解公顷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公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公顷的定义、换算关系、实例等。
2.实物模型:如公顷面积的草地、操场等。
3.练习题:巩固公顷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顷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公顷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公顷 = 10000平方米。
让学生理解公顷的大小,并掌握换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开展“公顷换算大挑战”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换算,换算正确的小组得分,最后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公顷概念和换算关系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备课杨寨中心学校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一、单元内容简析:“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石。
首先,教材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如手电筒的光线,探照灯等)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测量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操作活动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二)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四、教学难点:角的度量(特别是量开口向左的角)五、教学对策:小组研讨测量六、课时安排:共7课时认识直线、射线和角(P39 1、2题) 1课时角的度量(P39 3、4) 1课时练习(练习四5-8题) 1课时角的分类(P43 4题) 1课时画角(P43 2题) 1课时练习(练习五1、3、5-7题) 1课时单元复习课 1课时七、学情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原第八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第一部分。
“角的认识”在本套教材中的三个阶段:二上: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
二下:认识锐角、钝角,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四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课时:1 备课人:杨寨中心小学卢爱玲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35、36及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射线、角等知识的原型,使学生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理解角的形成。
2、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等实际操作活动,从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射线和角的定义,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体会无限延伸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线段、直线与射线1、线段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家用电器,你们认得它吗?小电筒的开关打开,对着黑板,你发现了什么?(生:打开了,对面的墙上有个小亮点。
)师:你知道这个小亮点是哪里来的吗?(生:是老师手里的小电筒发射出来的光,照到了墙上,就有了。
)师:对,这条光线就是从小电筒里射出来,然后照到了黑板上面。
这条光线可以看做是什么呢?(生:线段)师:它是一条线段。
它有两个端点。
那你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吗?怎样测量呢?(生:可以。
用格尺测量。
)师:(将小电筒慢慢的移向墙面。
)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这条光线射到墙上了,这也可以看做是条线段,它的长度我们也可以测量出来。
)2、射线师:(将小电筒慢慢移向窗外)你又发现什么?(生:没有东西挡着光线,它从电筒的这一点射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我觉得如果没有东西挡住它,它就不是线段了,我量不出它的长度。
)师:象这样的光线用数学的方法画出来就是这样的一条线。
(板书)看看他和线段有什么不同!你能试着给这样的线起个名字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射线起名。
)(板书:射线下画横)师:现实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射线?(汽车灯、探照灯、太阳光等)师:象汽车灯、太阳、投影仪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射线)。
师:现在你能说说射线是怎样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你能试着画出一条射线吗? 想一想: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师:画一画: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十秒种的时间,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看看可以画多少条? 师: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你还能画吗?说明什么?(从一个端点出发,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3、直线。
师:把两个手电简的尾部相连,比划一下长度。
两个手电筒同时打开,得到一条直线(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把线段的两端无际延伸,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有没有端点?它的长度可以测量吗?(师示范画直线) 请你画出一条直线。
4、分析、对比这三种图形的联系与区别①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这三种图形,如果要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介绍他们,你们将如何介绍呢?②学生讨论。
③汇报结果。
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线段直的两个端点可度量有限长射线直的一个端点不可度量无限长直线直的没有端点不可度量无限长5、练习(1)练习四第一题(判断各图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2)过一点画射线。
(P36做一做第1题)如果给你一点,你能画出多少条射线?先定点,(30秒画射线比赛)汇报。
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画吗?(电脑演示无数条。
)认识公共端点。
二、认识角1、那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什么图形呢?画一画试试。
2、谁知道这是什么图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3、学生汇报,老师在多媒体中出示顶点、边,并讲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我们都学过什么角?生画锐角、钝角。
4、角作为平面图形的一种,有着它特殊的表示方式。
(课件∠)把一个角的边缩短,说明:我们就用这个小小的角来表示角,请同学们看一看,它和谁张得象?(〈)的确长得象双胞胎,那么,它和“<”有什么不同?(角的符号有一条边是水平线(课件闪动这条水平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锐角记作:∠1,读作:角1把这个钝角记作:∠2,读作:角2(板书)5、练习1、练习四第2题。
数数有几个角?2、画出一个角三、巩固提高1、判断(1)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2)一条射线长3厘米。
…………………………………()(3)小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4)经过一点只可以画出一条射线。
……………………()(5)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P36做一做第2题。
按要求画一画。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研究,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兴趣研究哪些相关的知识呢?课题:角的度量课时:2 备课人:杨寨中心小学宋淑云数学目标:1.知道计量角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0”2.在观察中,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3.在操作实践中,了解和归纳测量角的正确方法,并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且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这是一条红领巾,请你指出它有哪几个角,哪个角最大?你能知道最大的一个角比其它两个角大多少吗?如果不知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2、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师总结:用什么去度量角的大小?用什么作单位?怎样去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二、新授1、认识量角器,介绍度量单位,认识10、300、1500的角(1)观察量角器(投影出示一个量角器)师:测量角的大小我们需要使用量角器。
看看量角器,这么复杂,上面都有些什么?拿出纸量角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反馈:生:有数,有线师:这线就是刻度线。
有关数,谁有补充?有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规律?生:有2圈数,都是从0到180,10个10个数的。
师: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每一圈都是从0开始。
0所对着的是0刻度线,看有几条0刻度线?(教师一边介绍一边指大屏幕)生:2条师:谁能从0度刻度线开始,指一指外圈刻度?一学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
师:他指得对吗?从0度刻度线开始,指一指内圈刻度,指给同桌看看。
师:延长这些刻度线,他们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请你找到纸量角器的中心,并作上记号。
再和大屏幕上的对一对,你指得对不对。
操练:师:同学们也带了量角器,拿出来同桌互相指一指、认一认、说一说,动作要快。
(根据回答,教师逐一电脑出示各部分名称)(2)认识10角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量角器,延长后的刻度线相交于中心,把一个半圆分成了180等份,组成了180个小角,每一个小角就是1度角,从0度刻度线开始的1小格就是其中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度是角的计量单位,它还有个简单的写法“0”,感觉这1度角怎么样?(很小)那一共有多少个1度呢?这是多少?(出示不同的1度角)(2个)生:180个1度师:想一想10等份是几度角?师:从中心引出两条射线,一条与0度刻度线重合,一条与10度刻度线重合,这个角就是1 0度的角。
(课件出示10度角)你还能找到其他的10度角吗?谁愿意来指一指?师:量角器上的刻度是帮助我们读角的,那有两圈刻度,到底该读哪圈刻度?你会读吗?(3)读30度的角师:这个角是几度,你会读吗?生1:30度生2:150度师:对于这两种读法有什么意见?(为什么读30度,它不也指着150吗?)师:是啊,读角应该从0度刻度线开始读,(媒体动画从0开始到30变红)0在内圈就应该看内圈刻度。
(板书:0在内看内)几度?(4)读150度角(一边反过来)师:这个又是几度呢?谁来读?生1:150度师:这条边还是指着这,为什么是150了呢?是啊,角的一边指着外圈的0度刻度线,就应该读外圈。
(5)静态出示90度(看内圈)师:这个角,几度?师:读哪圈?为什么?师:也就是这个角的一边对着内圈的0度刻度线,所以就读内刻度线,是吗?这个90度就是一个直角。
2.出示60度的角。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成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方便书写,而且意思明确〕(1)、独立量角师:都会读了吗?同学们表现真棒!那现在你能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吗?生:能!师:行啊,待会量的时候,请你边操作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媒体出示)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②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试着量一量这个角的度数。
(60度角,学生练习,媒体出示)生:(独立量角,师巡视指导)师:用量角器来量角,应该怎么量?和你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师:说说你是怎么量的?A先让学生说完,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B另一学生重复师:很好!谁听明白了,他是怎么量角的?学生说,教师板书生: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