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欢迎来阅读!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1本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的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关计算工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子计算器拿出来,今天我们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用计算器计算1、教学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屏幕显示结果565。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图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9999×2=________9999×3=________9999×4=________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9999×7=699939999×9=89991(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9999×6=599949999×8=79992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这个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根底上,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纯熟的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纯熟的进展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旧州三小杨成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

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大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2、通过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6.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大数。

2.探索让学生自主数数,发现大数的组成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第2课时:读写大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大数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读写大数,发现读写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探索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角,发现角的度量方法。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角的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2.探索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 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 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2.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 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 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 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3.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 关于万以内的数, 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 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 在汇报, 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第一章: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3.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进行练习。

第二章: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2. 角的大小比较3. 角的分类教学步骤:1. 引入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 讲解角的分类,并进行练习。

第三章: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乘法运算的运算律3. 乘法运算的估算教学步骤:1. 引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讲解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运算律。

3. 讲解乘法运算的估算方法,并进行练习。

第四章: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单位,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时、分、秒2. 时间的表示方法:时分秒的组合3. 时间的关系与计算教学步骤:1. 引入时间单位的概念,讲解时、分、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

3. 讲解时间的关系与计算方法,并进行练习。

第五章:多边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多边形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定义与性质2. 多边形的分类3. 多边形的计算教学步骤:1. 引入多边形的概念,讲解多边形的定义与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旧州三小杨成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

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大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2、通过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数产生于生产生活,同时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大数,并借助计算器帮助学生掌握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大小比较,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值。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和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2、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念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按数级读数。

突破方法:通过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学生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万以内的读法迁移学习,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掌握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教师:演示讲解法。

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提问:这些数据你们会读吗?(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这些数据较大)2、教师引入: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比万更大的数。

像前面说的30万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人,还有如我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约有78万所中小学等等。

这些数是怎么数出来的,又是怎样读、怎样现写那呢?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认识这些大数。

(教师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3、教学例1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出示图例: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2)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

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认识数级.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4)认识“数值”三、巩固反馈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提问:①从个位起,第几位是百位?第几位是百位?第几位是万位?②万位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左边的一位是什么位?2.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总评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整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二)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课本第5页的第2及”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3~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读大数的过程,体验认读大数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现实数据的读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地认读大数。

突破方法: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熟练地读出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数。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教师:讲解法。

学生:独立练习与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数位顺序表知识.(1)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2)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3)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4)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2、个级的数的读法.下面这些数怎么读:5432 4000 2008 105 120 3025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

投影出示数位表: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1)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2)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6表示6个万 9表示90个万4表示400个万 2表示2000个万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二千四百九十六┆万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即时训练.读一读: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⑥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饿数(可以缓出分级线);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 : 都是含两级的数.不同点 : 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板书 :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④即时训练.读一读:1205000 2358700 18006500 256050(4)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写出85000300①讨论,尝试读法.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分别:8500┆0300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读个级的数.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③即时训练.读一读:2430800 23000050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3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三、巩固练习.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2、课文第8页第2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不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

3、课文练习一的第3~5题。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面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 :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课文第6页的例3、第7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中的第6~8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写较大数的过程,体念迁移和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