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村镇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XXX乡位于南阳市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与鲁山、南召县接壤,南北狭长,约55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横跨江淮两大流域,辖38个行政村,约6万人,属纯山区乡镇,鲁姚路(s239)贯穿南北。
近年来,XXX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对XXX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山区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绩(一)科学规划,中心集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显著XXX乡位于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伏牛山东麓,纯山区乡镇。
境内省道鲁姚路(S239)贯穿南北。
依路兴街,自然历史形成了XXX街、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五个传统小集镇。
XXX乡党委、政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确定了创建特色卫星集镇的目标。
一是注重乡情,高标准规划。
依据XXX乡乡情,在集镇发展上作出“一体五翼”的总体思路。
“一体”即XXX街;“五翼”即指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和以湾潭水库为中心的旅游区。
“一体五翼”中重点是“一体”,即发挥XXX街在特色卫星集镇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已经完成了对XXX街区总规的修编工作,形成了“一河两区三园”的发展格局。
“一河”即澧河;“两区”即新老街区并举;“三园”即鹿角山游园,北山游园,南山游园,三山环绕。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开通建设了和平街、丰收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滨河路,修建了长约2800米的澧河带状游园,极大地改善了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三是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工程。
选择XXX村西庄组、王三沟村、街村村、秦家庄村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总投资150万元。
硬化道路550米,辅设污水管道1200米;建设垃圾和杂物处理场各一处;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制作文化长廊三处,栽植冬青树1000余棵。
2024年村镇年终工作总结

2024年村镇年终工作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2024年是我们村镇发展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我们面临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一年。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我对2024年村镇工作的总结:一、经济发展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村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我们积极引进了一些外来企业,为村镇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力度,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农业和一些小型企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外来企业的退出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三是金融体系和人才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农村建设方面在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首先,我们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道路的硬化、供水和供电设施的普及等,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我们注重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加强了农田的防护和治理,保护了农村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有些偏远山区的道路、供水和供电设施还存在缺陷。
二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农民对农田的保护和治理不重视,导致农田受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污染。
三、社会事业方面在社会事业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我们加大了教育投入,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了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不少农村居民还存在就医和养老难的问题。
四、党建工作方面在党建工作方面,我们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培养。
农村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分析

农村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效益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就业机会、收入增长、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
一、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增长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企业的入驻。
这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质量。
其次,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提供了就业机会。
农民可以通过参与休闲农业、民宿经营等活动增加收入,同时也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发展红利。
二、收入增长的提高农村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产量增加,通过市场销售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这使得农民的农产品收益大幅增长。
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民能够参与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收入。
此外,农村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也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
三、社会稳定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使得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得到了提升。
首先,农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
这有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社会矛盾,增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来工作机会,使得农民工就业更加方便,减少了流动人口对农村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四、乡村环境的改善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乡村环境的改善。
随着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的现代化推进,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正在逐渐改变。
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减少了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和压力。
同时,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农田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水源保护得到加强。
五、农村教育的改善农村经济的增长也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通过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收入增加,家庭教育投入也相对增加。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提升,教育设施的条件得到了优化。
山区开发工作总结

山区开发工作总结
山区开发工作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山区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就山区开发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一方面,山区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山区农民的
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改善,农村产业发展逐渐壮大,农民收入逐步增加,贫困人口得到有效帮扶,山区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另一方面,山区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的不便影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是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短板,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仍然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为了进一步推动山区开发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政府
投入力度,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山区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的便利程度。
二是优化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山区的生态资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促进山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山区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大投入,优化政策,加强管理,才能推动山区开发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山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希望未来山区开发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让山区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梅州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梅州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梅州是广东省位于粤西的一个地级市,梅州市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该地区的有效实施。
一、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现状:梅州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较差,以及人口外流等因素的影响,梅州山区乡村经济相对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经营主体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乡村文化活动较少。
因此,急需提升梅州山区乡村发展水平,改变农村面貌。
二、梅州山区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1. 交通条件不便利: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影响农民的生活居住和农产品的运输。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人力,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导致农业产出不稳定。
3.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缺乏加工技术,很多农产品难以销售,降低了农民的收入。
4. 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乡村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健康状况和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5. 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通水、通电、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推动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重点措施: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善山区村路,提升农业产品运输能力,方便农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并提供加工技术和设备支持,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增值。
4.加强乡村医疗教育建设:加大对乡村医疗机构和学校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提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调研报告总结:梅州山区乡村振兴存在着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大对梅州山区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强医疗教育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山区创业和工作, 提高山区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 提高山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的衔接与协调,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 共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农 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旅游业等现代服务 业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创新融资方式
加强山区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 人才保障。
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创新融资方式, 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山区经济发展。
03
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THANKS
经验总结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实现旅游业与农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案例三:山区工业园区的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贵州省某山区县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产业转移,推动 了当地工业的快速发展。
经验总结
注重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山区工业向 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山区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税收减免 、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进入山区市场。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应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人才基地、开展 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山区人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应推动山区经济的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等途径,实现山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山区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区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推进,山区农村发展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山区农村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山区农村的现状山区农村是指位于山区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山区农村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发展问题。
首先,山区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山区农村的资源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者,人口外流导致了山区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此外,山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社会服务发展不均衡。
二、山区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势1. 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山区农村的经济竞争力,必须实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加强交通建设,改善山区农村的交通状况,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
同时,加大对农村供水、供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山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 人才培养和流动: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流动。
鼓励大学生和城市居民到山区农村就业创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条件。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4.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山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增加教育和医疗资源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5.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尤为重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山区农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结语山区农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乡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xx乡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000字为了深入了解xx乡镇的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对该乡镇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报告:一、乡镇经济总体状况经济总体状况比较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乡镇GDP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5%,并且农民人均收入也在逐年上升。
3、工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也发展较为迅速,乡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额也超过了5%。
4、乡村旅游业初具规模,乡镇内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5、同时,物流运输、教育、医疗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快速,对乡镇经济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强。
二、乡镇主要行业运行情况1、农业乡镇农业基础较为扎实,主要农作物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
但是,目前乡镇农业还存在着面临多年来的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2、工业乡镇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
但是,目前乡镇工业仍面临着人才流失、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和创新引进。
3、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业目前成为乡镇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但是,目前乡镇旅游业存在着旅游设施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融合。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目前乡镇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农业现代化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2、全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乡镇企业加快科技创新。
4、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通过对乡镇经济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乡镇经济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建议乡镇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科技创新,继续发挥旅游业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当前我国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
农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71元,同比增长8.8%。
2.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路和通讯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农村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村庄带来了活力和发展机遇。
3.农产品品牌崛起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例如,茅台酒、养生堂、鲜丰水果等品牌在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不仅是农民增收的好机遇,也是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农村劳动力缺乏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到城市谋生,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很多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都受到了影响。
2.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和种植技术落后,一部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导致市场反应不佳,许多消费者远离农村产品。
3.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力虽然政府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提供了大力度的支持和保障,但在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项目的推动方面还有欠缺,需要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农村创业者和创新者。
三、未来发展方向1.生态农业的建设生态农业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和投资生态农业项目,其中包括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等。
2.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乡村因此得以接入全国范围内的消费链和产业链。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可以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改善农村销售渠道,引入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行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使许多地方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增长。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引言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是指农村乡镇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综合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乡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探讨。
二、乡镇农业发展状况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乡镇的农业发展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乡镇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逐渐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和现代种植业转型,如水果、蔬菜、花卉等。
2.强调品质和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民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推动了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3.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农民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收入,而是通过养殖业、加工业、农村旅游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三、乡镇非农产业发展状况乡镇非农产业发展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的手工业和家庭作坊逐渐转向现代工业,不少乡镇建立了一些小型工业园区和生产加工基地。
2.出口导向型产业兴起:乡镇加工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产业开始对外出口,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3.电子商务发展壮大: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乡镇的小微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状况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村电力、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少乡镇实现了全面建设电网、通信网络和道路交通网络。
2.生活设施的提升:乡镇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生活设施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为农民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3.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五、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乡村旅游是近年来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1.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得到挖掘和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
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分析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
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报告结合具体数据,重点讨论了农村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农村就业和农村收入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引言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农村人口增长2.1 农村人口总量增长根据最新数据,过去五年农村人口总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较慢。
2.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在农村地区的流出增多,老年人和儿童的比例相对较高。
3. 农业生产3.1 农业产量变化农业产量直接关系到农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业产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
3.2 农业结构调整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十分重要。
从数据统计来看,粮食作物产量占比下降,而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4. 农村就业4.1 就业人口规模过去几年,农村就业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但较大部分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亟待提高。
4.2 就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也需要适度调整,农村劳动力需要获得更多转型升级的机会,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创业能力。
5. 农村收入5.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调查数据表明,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收入、务工收入、转移收入等。
5.2 农村收入分配不均农村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收入差距较大。
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6. 政策建议6.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水利等设施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村级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村级经济产业结构不 合理,以农业为主导 ,缺乏多元化产业支 撑。
村级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
村级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 入和村民自筹。
技术水平落后
村级经济发展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 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
村级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 导,缺乏多元化产业支撑,导致抗风 险能力较弱。
缺乏市场竞争力
村级经济体量较小,缺乏规模效应和 竞争力,难以与市场上的大型企业竞 争。
村级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01
02
03
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村级经济的政策支 持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 政策体系和扶持措施。
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
村民创新意识不强,对新 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 较弱,难以推动村级经济 的创新发展。
02
解决村级经济发展问题的 措施 Nhomakorabea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农村的生产 力、生活水平和农民的获得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物流和信息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步。
加强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包括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开展农民技 能培训、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等
措施。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村级经济发 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 村还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手工艺
、电子商务等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 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五篇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五篇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
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
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二、主要做法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
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
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
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
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
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十篇)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十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十篇)篇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5050字按照年初市委部署包村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所包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解掌握河南村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了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计生局抽调两名包村干部与乡农业助理及计生助理,深入到河南村同村委会共同深入280户农户进行调查问卷,对所涉及的人口、劳动力、经济发展、村屯建设等10类2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河南村地处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之间,西距海林6公里,北距海南乡政府以南2.5公里,海浪河从村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环乡公路从村边经过,交通便利,为河南村富民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发展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概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非农产业也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目前农村土地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土地规模较小、碎片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此外,土地流转问题也困扰着农村经济,农民在流转土地上遇到了一些约束和困难。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传统的单一农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等高附加值的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四、农技推广和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技推广和人才培养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五、农业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尚未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投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民收入的增长。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七、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仍然存在。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乡镇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 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 协调发展。
CHAPTER 06
乡镇社会发展思路与措施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01
确保乡镇学校的教育经费得到充分保障,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提高教师待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2
通过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提高乡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
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工作
1 2
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乡镇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 素养。
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基层矛盾 和纠纷。
3
加强公共安全防范
建立健全乡镇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消防、治安等 安全防范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优秀的医生不愿意留在乡镇,导致乡镇医生数量不足 。
医疗服务质量差
由于设施和医生的问题,乡镇的医疗服务质量往往较 差。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交通不便
乡镇的交通设施往往不完善,导致出行不便。
通讯网络覆盖不足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通讯网络在乡镇的覆盖往往 不足。
公共服务缺失
如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在很多 乡镇都缺失。
VS
详细描述
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医疗设施落后, 乡镇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远远 不能满足乡镇居民的需求,甚至一些偏远 地区还存在医疗空白。此外,乡镇医生的 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总结词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给乡镇居 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1. 引言1.1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变得愈发突显。
乡镇农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依托地,也是农民的主要居住地。
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福祉,也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乡镇农村地区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乡村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
农村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镇农村是我国农民的主要生活和生产场所。
大部分农民生活在乡村地区,他们的生计和福祉直接关系到乡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乡村经济繁荣,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农村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障。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大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1.2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愈发受到关注。
虽然近年来我国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乡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生产、生活、交通等方面的不便。
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保障。
乡村人口流出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农村地区的人口红利逐渐释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结束】2. 正文2.1 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同时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敬爱的领导和各位同事: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情况:今年,我乡镇的经济总体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其中,农业和工业等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具体来看:1. 农业方面,各村庄的粮食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其中籼稻和小麦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56万吨和1.1万吨,比去年增长了9%和8%。
村里的蔬菜、果品和家禽畜牧业等也有较大的增长。
其中,肉食和蛋类的总生产量达到了10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
2. 工业方面,我乡镇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总共有22家中小型企业。
我乡里拥有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占到了工业产值的大部分。
其中,服装行业依然是一大亮点,在当地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3. 服务业方面,我们乡镇的各个镇区的金融、旅游和餐饮业等服务业得到了改善。
其中,餐饮业在运营模式和菜品应用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的人气和旅游形象。
另外,乡镇的物流业也得到了发展,有利于我乡各类商品的交流。
二、社会发展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乡镇社会日益和谐。
具体来看:1. 教育方面,学校的兴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儿童的受教育权,有利于培养我乡的人才。
乡内有10所小学和2所初中。
2. 医疗卫生方面,乡内的两家医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设备更新和人员配置等方面得以得到加强。
3. 社会保障方面,我乡镇的社保制度和贫困救助制度运作得到了加强和完善,起到发扬爱心和促进社区和谐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以上是我乡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的成果。
但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交通机构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改善。
2. 企业发展有“红利外溢”的状况,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方面考虑还存在不足。
3.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对于乡镇内的各个社区考虑还存在不足。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乡镇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基层行政单位,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水平。
本文将就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一、区域位置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首先与其所处的区域位置密切相关。
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劣势直接影响着乡镇的发展潜力和路径选择。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或交通便利的乡镇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资源和商业机会,实现更快速的经济增长。
二、人口规模和组成一个乡镇的人口规模和组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规模决定了乡镇的市场规模和劳动力供给,而人口组成则反映了乡镇的产业结构和技能水平。
人口规模过小会限制乡镇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空间,而人口结构失衡也会导致乡镇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三、主导产业乡镇的主导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
主导产业通常是乡镇的特色产业或经济支柱,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基于乡镇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需求,并与乡镇的发展定位相匹配。
例如,位于农业区域的乡镇可以将农业产品加工和农旅结合作为主导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信网络、水利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乡镇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五、产业结构乡镇的产业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个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乡镇在面临经济风险时的抵御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过度依赖某一特定产业可能存在着风险和不稳定性。
因此,乡镇应该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降低风险。
六、教育与科技教育和科技水平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乡镇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镇教育和科技的支持和投入,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近期,我们深入新化县部分乡镇和村组开展调查了解。
针对该县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全省最大的库区移民县。
全县辖30个乡镇场办,1147个村(并村后641个建制村、46个社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7.26万亩,林地面积313万亩;总人口147万,其中农业人口120多万。
2015年,该县农业总产值8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73元。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新化县村级集体现有资产总额573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501万元,流动资产8123万元,应收款4198万元,长期投资4956万元,短期投资639万元,其他资产17954万元。
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2788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9483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
2015年,该县村级集体总收入1252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7951万元,土地补偿收入26万元,经营性收入2375万元(村均2.1万元,主要来源为股金、红利、管理费、赞助费及承包租赁费用等),其他收入2176万元。
全县村级总支出6053万元,其中:经营性支出1167万元,管理费用4682万元,其他支出204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为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新化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呈稳步发展态势。
一是新的增长模式成效明显。
积极引导集体组织和农民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购置集体资产、入股、出租、土地流转等方式,把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优势融为一体,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村镇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村山区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深入地探究农民收入增长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和途径,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标签:村镇;农民;经济;增收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国土面积的70%是山区或半山区。
地域广大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较差,是新农村建设任务中的难点。
山区地理上的自然封闭性,成为发展山区经济难于逾越的障碍。
远离市场,远离工业化迅速推进的载体——城市,现代经济、科技、文化对山区的辐射作用被无形的削弱。
不过,山区农村普遍具有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这一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结合山区农业劳动力部份向外转移、使得土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山区农民大幅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可创建的,也利于山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西南边陲的某镇,国土面积近3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万。
矿产资源丰富,是鄂西南的能源基地;区域内水泥年产量100万吨,是鄂西南的建材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
一、现状与特点1.农林牧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该镇处于山区、丘陵、平原结合地带,全镇拥有山林面积27万亩,而耕地面积仅3.37万亩,且大部分耕地属挂坡地,非常贫瘠,无法推广机械化规模种植,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2006年,该镇水果产量仅2 963吨,出栏生猪接近6万头,山羊1.27万只,出笼家禽15.34万只。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从发展多种经营到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产业分割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生产正在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粮食、水果、牲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2010年,水果产量1.1万吨,生猪出栏12.58万头,山羊4.7万只,出笼家禽57.5万只。
分别是2006年的3.8倍、2倍、3.7倍、3.8倍。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该镇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以治水兴镇为重点,在全镇组织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全镇有小型水库1座,各类堰塘990处,总储水量300万立方,灌溉面积1.1万亩。
坚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达54%。
全镇26个村建成通村公路总里程200公里,实现通村公路全覆盖。
3.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山区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镇生猪饲养达到18.37万头,出栏12.58万头。
土鸡养殖达82.9万羽,出笼57.5万只。
山羊饲养达到7万只,出栏4.7万只。
在此基础上,突出山区特色,引导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养蜂、食用菌、花卉苗木、高山蔬菜、干果山货等产业,力争形成特色规模。
新成立了15家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畜牧、柑桔、食用菌等十个方面的农业产业,涌现了几个带领山区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4.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扶贫攻坚进程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的经济状况、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从2006年到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到3 000元提高到6 780元,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矛盾和问题1.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二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是采掘业包括煤矿、磷矿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就从事采掘业,多数从事加工业,纯农业收入很低。
近年来,该镇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两种三养(种柑橘、种食用菌、养猪、养羊、养鸡)为主的支柱产业。
但总的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养业中得到的收入不高。
同时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很少,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受阻。
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科技投入问题。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
此外,财政对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了好项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
3.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得到覆盖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抉择,非常鼓舞人心,深得民心。
凡是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村,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的扶持,工作如火如荼,成效明显。
但是绝大多数村尚处于等待观望和羡慕不已的状态,热切期盼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尽早普惠于广大农村。
并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实效。
不搞形式,多办打基础、管长远的事。
三、意见和建议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突破。
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发展失衡仍然是客观现实。
因此,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准确把握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解决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主村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中央、省财政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特别是交通、水利、农机、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在资金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县级以下财政和农民自身的配套能力,不能在政策出台时才要求地方财政和农民自身配套,导致县(市)、乡(镇)、村三级“想办事”又“怕办事”;同时要在规划时要考虑“全覆盖”,不能让各地通过“争取”获得,既加重基层负担,又容易滋生和助长腐败。
2.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水利问题。
目前农村水利设施大多是计划经济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沟渠堰塘淤塞,大部分甚至基本丧失蓄水灌溉能力。
遇到大旱,山区人畜饮水问题已成为最大难题,水稻、玉米根本无法播种。
必须加大投入,全力治理“碟子堰”,修复农田水利设施,这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头等大事。
二是交通问题。
近年来,政府对通村公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农村道路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国家补贴过低,给村民增添了新的债务。
在山区,新修一公里通村公路需建设资金25万元,按政策,新修一公里通村公路国家补贴10万元,差额部分由村居和村民自筹。
这对于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些贫困村来说,根本无法解决配套经费,在很多村形成了“路修得越长,村级债务就越大”的恶性循环。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省农村新农合己基本达到全覆盖,新农保才刚刚起步,处于试点阶段,要加快推进速度。
对新农合要不断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建立大病医疗救助机制,以解决新农合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危重病人病有所医,残疾人残有所养。
对新农保要将女性55岁、男性60岁以上老人纳入保险范围。
4.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培植经济能人。
以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种培训班、短训班为基础,进行业务培训,上岗以后通过带、学、练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操作职能和业务水平。
在农村劳动力中,培养一批技术员、工程师、经济师和业务尖子、技术骨干、业务能手。
5.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收入,引导农民增收。
一是广泛培植养殖大户和种养大户,实行产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增加粮农收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补贴,限制成本价格,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搞活粮食流通等多种途径,使广大粮农得到实惠。
三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发展高效农业,拓宽收入来源,扩展收入空间。
6.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镇内喀斯特地貌明显,分布有珍稀的奥陶纪古生物礁化石及温泉。
全镇山林群落种类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样,奇石遍野,溶洞、矿泉星罗棋布。
历史上曾是楚汉之争的重要战场。
而今更是贯通大江南北,连接湘鄂川渝的重要通道。
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及革命老区这一金字招牌,使其有了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两大旅游资源,非常具有开发潜力。
在中国农村占大多数的现状之下,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村山区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深入地探究农民收入增长动力,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第1 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沈道权.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黄,顾海英,朱国玮.农产品价格、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J].三农问题研究,2006,(6).[4]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Mountainous area villages and tow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sis——A town of sou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Investigation AnalysisHU Jian-yong(Yangtze Univers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8l engineering,Jingzhou 434020,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or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rural area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depth exploration of farmer income growth, increase farmer incom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have special important sense.Key words: Village;Farmer;Economy;In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