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如何写得波澜起伏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作者:王学华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0年第14期技法指导记叙文叙事时,只有写得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有文势的抑扬、情节的跌宕、结构的开合,才能发挥它的美学效应。
那么,如何做到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呢?有以下四种方法可供大家借鉴:一、有张有弛叙述时,在节奏上张弛相间,有紧有松,有张有合,犹如大江东去,时急时缓,迂回曲折。
如《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就有三次大的起落:“征促织”是一落,无钱无能的成名怎样完成缴促织的任务,令人担心。
“捕促织”是一起,成名按图得虫,举家庆贺。
“毙促织”是二落,千辛万苦捕到的促织,竟被儿子拍死,怎不令成名痛心。
“化促织”是二起,成名捕得儿子魂化的促织,使情节峰回路转。
“笑促织”是三落,“村中少年好事者”多次嘲笑成名的促织,令其倍感“惭怍”。
“斗促织”是三起,成名的促织斗败了“蟹壳青”与大公鸡,令成名“益惊喜”。
这样的情节曲曲折折,在节奏的处理上非常得法,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使读者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抑扬结合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可以先对所写的对象进行某种贬抑,然后由抑到扬,由贬到褒,既使文章曲折波澜,又能增强扬者愈扬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抑”不过是一种手段,“扬”才是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写《范爱农》时就采用了此法。
范爱农在鲁迅的心目中,开始的印象是“可恶”的,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叙述,鲁迅发现范爱农是一个非常正直、耿介、真诚、勤快的人,感情上从“可恶”变成“喜爱”,使范爱农的品质更加真实可信,达到了扬者愈扬的目的。
三、安排巧合提炼生活中的“巧合”事件,合情合理地编织情节,使之符合生活的惯常逻辑,也是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的绝妙方法之一。
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如此。
作品中,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国外发财的于勒早日归来,却在哲尔赛岛上巧遇穷困潦倒卖牡蛎的于勒,面对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菲利普夫妇却不相认。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波澜起伏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波澜起伏作者:费胜兰来源:《作文周刊·初一·人教·同步辅导版》2015年第11期【写作目标】学会在记叙文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情节变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技法指津】写作时如果平铺直叙,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等环节缺少精心的设计,就会让人产生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如果在叙述时,能有起伏变化、曲折回旋,文章就一定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具体来说,同学们可借鉴以下几种写作技巧:一、抑扬结合,褒贬分明抑扬结合,是一种褒扬和贬抑互相交错的手法。
采用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行文,能使文章跌宕曲折,给读者带来新、奇、美的享受,文章也会因此有了生气。
二、巧设悬念,扣人心弦设置悬念,就是作者在写作时故意卖“关子”,留下疑团,以激发读者的心理期待,然后n 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
设置悬念的手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可运用倒叙手法开头,故意给读者设置疑团;也可以从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入手,将作者设置的谜团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情节突变,跌宕起伏情节突变是指在记叙事件时,有意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引向一个方向;在引而不发或一触即发之际,笔锋陡然一转,出现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从而收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效果。
四、制造误会,助推情节制造误会就是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矛盾等方面,故意造成人物间的误解,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
巧设误会,悬念层叠,能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牛刀小试】我最熟悉的人□王征程妈妈,已陪我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在我生命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允许我用最朴实的文字来讲述这漫长的故事。
十三年前,冰冷的手术室里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妈妈躺在手术台上,正在努力熬过最痛苦的3个小时。
医生说孩子已经快没心跳了,妈妈却无论如何也要把我生下来。
随着一声凝聚着新生力量的啼哭,我终于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
八年前,在剧院里。
妈妈坐在台下,我在台上舞蹈。
第十一讲 写出波澜起伏的记叙文6法
10
@《创新设计》
二、情节突转法 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朝这个
方向发展的唯一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 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4
@《创新设计》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 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 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谢 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 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 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 呢?”
21
@《创新设计》
“怎么办,我在加班,我哪回得去,你自己处理吧!” “妈,求你了,给个主意。” “嗯,那你开开看看,到底是谁,你是男子汉,怕什么。” “真开呀,我的妈呀。” “咋的,怕啥,我儿子平时不是这样的啊!” “出了事情,你不要后悔。”“我豁出去了,不一定就是坏人。如果是爸妈的熟 人呢。”我想到这里,跑过去就要伸手开门。“不行,万一真的是坏人,喊也来不及 了。对,先把门灯打开,再拿把菜刀壮壮胆。” 想到这,我于是左手握刀,右手轻轻地把门打开。我怔住了,门灯下,门口站的 竟然是妈妈。
6
@《创新设计》
2.反常法 利用人的反常言行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言行的原因的期 待心理。 【典例】 请赏析下面的情节,看作者是如何使用反常法设置悬念的。 清晨,无事的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觉到很冷。 前天,市里下令: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里所张贴的种种广告单、宣传单等,统统都 要清除干净。由于这个原因,市里所有的清洁工都出动,开始全面清洁这个本来就很 美丽的城市。 我看着漫天大雪飞舞着,看着一帮清洁工忙碌着。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_记叙作文指导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_记叙作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五大窍门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一、扣人心弦——悬念法悬念法,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急切地想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技巧。
人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法恰能把这一心理激发出来。
所以,悬念法是最容易取得引人入胜效果的方法之一。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一开头就描写了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地转动,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段肖像描写本身就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读者不禁会想到:祥林嫂是什么人?她是怎样沦为乞丐的?而且还是这样一副麻木的神情?这些都给读者造成了很强的悬念,吸引着读者去寻找答案。
二、节外生枝——误会法误会法,是指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间的误解,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丰富情节的戏剧性的一种表现技巧。
误会法能让本来能按常理发展的事情节外生枝,而文章就在这“生枝”之外显示出情节和主题的精彩。
如有一篇《买壶》的文章,写爷爷在集市上买了把水壶,奶奶问爷爷试过没有,漏不漏。
爷爷刚拿起水瓢要试,打开壶盖一看,愣住了,放下了水壶。
“奶奶见此情景,就唠叨开了:‘这死老头子,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买把壶也是漏的!’奶奶还没说完,爷爷早提着壶出门了,脸阴沉沉的,奶奶不放心,叫我跟了去。
爷爷来到集市上,找到卖主,刚说了句:‘同志,这是你卖给我的一把壶……’那人误以为爷爷要换壶,就指了指墙上‘商品出售,概不退换’的红纸条。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19年第18期【实战训练】请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误会,请以“误会”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
一篇记叙文,如果能够做到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就会让读者赏心悦目,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同样的事件,怎样在写作中才能做到情节曲折而波澜起伏呢?一、巧设悬念巧设悬念是记叙文情节引人入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巧。
在记叙文写作中,故意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解开疑团,收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1.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设置悬念。
就是将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之产生不读不快的冲动。
如作家许行的名篇《立正》:“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一开头,作者就通过问话将小说的中心事件突兀地显现出来,但没有立即给出答案。
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促使读者顺着作者的“为什么”和“是不是……”去追寻答案,去破解谜团。
这就比按时间顺序来写更加引人入胜。
2.可以利用矛盾来设置悬念。
就是利用情节发展过程中相互矛盾的片段和细节,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吸引读者为解决疑惑而阅读下去。
比如写炎热的夏天,一个走在街上的人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这种与季节相矛盾的衣着打扮就很令人疑惑:为什么“他”穿成这样?这种疑惑会吸引人接着读下去。
文章《水果》就利用矛盾设置悬念:……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
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
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
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波澜起伏
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波澜起伏摘要:语文教师如何让记叙文兴波牛澜呢?在木文中,我们就一起来引导学牛借鉴一些实用的做法。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作文训练;记叙文;教学方法一、悬念法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扣子或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地说,他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疑团,故意卖弄,使读者产牛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时机揭开谜底。
示例:课文《一碗阳春面》。
文章开篇便设置悬念: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共吃一碗阳春面。
这就引起读者的好奇:这么晚了,乂是大年三十,母子性竞然到面馆共吃一碗面?是吃不起还是吝啬?作者接下来写第二年母子住又是在大年三十合吃一碗阳春面。
地点、时间、人物、场景没变。
第三年,母子性乂来到旧地吃阳春面,唯一改变的是一碗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乂是为什么?读者的心便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作者恰到好处的通过母子性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
但作者还嫌悬念不够,往下却写了母子三人十年未来吃阳春面,乂设置新的悬念:他们母子性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如何?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
由于扣人心悬, 全文曲折有致。
训练1阅读小小说《关于拖鞋问题的问题》,思考下列问题:(1)提出拖鞋问题;(2)小王科长解决拖鞋问题;(3)拖鞋问题乂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三者之间有什麽悬念?仿照木文,结合你的牛活写一篇关于鞋的记叙文。
提示:你与家庭成员或同学在鞋的问题上发牛过什么故事?你应当怎样设置悬念?学牛范文《误会》点评:开头写自己刚买的新球鞋突然找不到了,并且自己的鞋上面有鲜明的标志标记一一自己贴的变形金刚。
而同寝室的小明却穿了一双一摸一样的球鞋。
难道他偷了我的鞋?最奇怪的是球鞋上也有变形金刚!于是我开始了侦探工作。
小明家很穷,他每次穿的都是I口鞋,并且是同学送的。
他又没有冋去,而且他也没有富裕的亲戚。
显然,小明是小偷。
小作者绘声绘色的描述自己的侦探过程,把我们读者的心揪紧了:证据确凿,看来我与小明的事要有个结果了。
关于使记叙文起波澜的十种方法
关于使记叙文起波澜的十种方法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
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生动的叙述,使文章有波澜呢?就来跟一起看看吧!一、倒叙法。
二、插叙法。
鲁迅在《故乡》中插叙了对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的描写,以形成与眼前的中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人民日趋贫困的旧中国农村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运用插叙,往往能使内容具体,形象丰富,主题深刻,情节曲折,是使文章能起波澜的重要手法。
三、对比法。
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着意刻画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读者就是通过从这些忍俊不禁的丑态的淋漓尽致的描绘中,看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
对比法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人冷静地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夸张法。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用的就是夸张法,以"新装"的似有实无,辛辣地嘲弄了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用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
不难看出,夸张法所追求的那种幽默,滑稽及言过其实的效果,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文出现起伏。
五、抑扬法。
六、突转法。
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
例如《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写小王科长通过(分鞋到个人)解决了县机关澡堂老丢拖鞋的问题,没想到却有人向市委书记告他的状,利用职权乱发实物。
结尾的突转,转喜为忧,使文章波澜起伏。
作文如何写得曲折波澜
作文如何写得曲折波澜【方法指导】清代袁枚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句话是说,好的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曲上有变化,这样显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相反,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叔,没有一点起伏变化,像流水账,容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很难赢得读者的喜爱。
而这种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引人入胜的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澜”。
在记叙文中,写出事件的波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几种方法是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1 •顺逆穿插起伏多顺逆法通过对顺势与逆势的巧妙穿插安排,能使文章波澜起伏,层层深入。
如欧・亨利的小说《警察M赞美诗》中,流浪汉苏贝为躲避寒冬的侵袭,决定到布莱克韦尔监狱度过不愁食宿的三个月。
为此,他当着警察的血屡屡犯法,却始终未被理睬。
一•家老教堂悠扬的赞美诗让苏贝的灵魂起了奇妙的变化,他决定改过白新,做一个顶犬立地的男子汉。
可就在此时,一名警察带走了他,己不想入狱的苏贝被判在布莱克韦尔监禁三个月。
事件突然峰回路转,故事情节急转直下,这一顺逆交替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意味深长。
学生练习:雨(片段)□柳林中学八(3)班徐美慧……在朦胧的南幕屮,我觉得那身影格外的熟悉。
啊,好像是爸爸!我得意地望了望身边的王芳:“我们冇救了!”可等人影走近了,我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个陌生人。
唉,我叹口气,无意间看见王芳书包的侧面很鼓。
“王芳,你这包里是什么啊?”“好像是我奶奶给我塞的牛奶吧?”王芳说着打开去看——竟然是一把伞!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來全不费工夫啊。
王芳兴奋地试图打开伞,可任凭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把伞根本没有办法打开。
王芳悻悻地说:“一定是奶奶糊涂了,把我们家准备要扔的那把坏伞给装进来了。
”用越下越大,我们的心也越发地焦急。
“王芳,你怎么还没有冋家!”一个声音响起,原來王芳的姐姐路过,她也是这个学校的,看她打着一把伞,王芳可是乐了,但是也为难起来,我赶紧大度地让她们先走了。
天要黑了,我一个人孤独地在校门口站着,眼泪都要流下來了。
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
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一篇好的文章不但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情节让人在读的过程中有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
”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做法。
一、悬念法。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
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
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
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
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
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
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二、误会法。
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
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
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
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
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
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
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揣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
九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学习目标] ①学习记事生动曲折、跌宕起伏的技巧;②学会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波澜。
[重点难点] 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波澜。
一、上节课主要讲解了记叙文情感真挚写作的三种方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赏析诗歌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一句句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至亲。
如果你在现场,会有怎样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学习记事生动曲折、跌宕起伏的技巧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
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方法指导
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方法指导“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无起伏,便是顽山”,写记叙类文章尤其要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波,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在考场上摆脱平庸,获得高分。
一、技法点拨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构思的一种技巧。
简言之,文章的起伏变化,人们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作波澜。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掀起文章的波澜。
(一)设置悬念法悬念是欣赏文艺作品时,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
在叙述中,涉及足以引起读者期待的问题,又故意不说穿,如“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等等,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从而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以激发读者的猜测与渴望,这便是悬念的妙用,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
如柳小倩写的《石榴花开》。
文章开头: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用实物“石榴花”和事件“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设置悬念,接着作者叙述与云相识、相知的过程,消释悬念: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信,叫我去医院看她。
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
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
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
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
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
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个石榴。
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出第一朵、第二朵花……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个个火红的石榴。
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云了,如果云活着,也会这样认为。
至此,读者猛然醒悟:云是喜欢那石榴般火红的生活,然而她却偏偏带着石榴花般的梦如流星似的离开了人世;她对生活炽烈的爱,对生命将逝的沉着平静,和她那石榴花般灿烂的笑容,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记叙文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教案)..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性散文如何写出波澜教案【教学目标】1、介绍叙事性散文写作中如何写出波澜的基本方法。
2、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设置悬念法和情节突转法等。
3、根据所学习的方法进行实践写作训练。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设置悬念法和情节突转法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欣赏一首唐伯虎为一位老妇人写的祝寿诗:(略)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及要点)。
二、叙事常见问题问题一:平铺直叙文章平铺直叙,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这些环节缺少精心设计,1234如实道来,平平淡淡,禁不住回味。
叙述没有阶段性,情节少起伏变化,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没有悬念,引不起阅读兴趣。
病例: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上周,我们班上劳技课,老师教我们做验钞机,把我高兴坏了。
老师先向我们讲了验钞机的原理,讲完后,大家便动手做起来。
我按照老师的步骤,小心地焊接着每一个零件。
和大家一样,我把验钞机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一紫光灯管放在桌子上,准备一会儿安装。
就在这时,有一个零件怎么也安不上,我拿起来想仔细看看。
可是,就在我抬胳膊的一瞬间,紫光灯和机壳被袖子刮离了桌面。
坐在旁边的楠楠见状,喊了声 "呀!"紧接着她抓住了机壳。
当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之后,紫光灯已被摔得粉碎了。
我傻眼了,灯管坏了,也就意味着验钞机报废了,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
楠楠说:"快去跟老师说,说不定能再给你一个。
第十一讲 写出波澜起伏的记叙文6法.doc
第十一讲写出波澜起伏的记叙文法记叙文所记事件以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为佳,讲究波澜起伏之美,情节的曲折之美更是记叙文出彩的关键,为此,写好记叙文要掌握情节“波澜”六法。
一、巧设悬念法悬念又称关子。
它是作者为了激发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方面。
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事,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
所谓“解悬”也叫“释悬”,就是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以满足。
巧设悬念常用以下两种方法:1.藏头法在叙事时,不要将起因轻易告诉读者,谓之“藏头”。
“起因”是读者感兴趣的,抓住读者的心理期待,将起因藏一藏,往往能收到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效果。
“藏头”具体分为4种形式:①发展中的某个突出片段——起因——发展——结局②发展——结局——起因③结局——起因——发展④结局——发展中的某个突出片段——起因——发展【典例】请赏析下面的作品,看作者是如何设置悬念的。
只借一美元一位穿着讲究的人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
可以吗?”“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
”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
”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
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是的。
”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
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高亢低回,跌宕多姿一如何使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
高亢低回,跌宕多姿一如何使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作者:刘腾辉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8年第2期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的。
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要写好记叙文的情节,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相互有关的行动。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是说对材料要有目的地选择,有条理、分先后地加以处理:其次,“相互有关的行动”是指要反映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时候,情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一定齐全,甚至为了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需要,或为了加强艺术感染力,有意地把情节倒置过来,这在文学创作中都是允许的。
厂—]一篇好的记叙文,应当是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倘若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则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难打动人。
那么,如何才能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呢?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开头或中间)设置疑团,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悬念的设置,要符合情节发展的规律,要为表现主题服务.才能抓住读者的心,刺激人们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比如作家克拉夫琴科在《母亲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迫不及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
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j童……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中间写发了工资,文卡遇见从家乡来的熟人,被告知母亲养老金少得可怜,应该给母亲寄点儿钱回去。
之后,文卡为自己的吃穿玩用进行了精细的支配后,发现只剩10卢布。
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_记叙文指导
如何让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_记叙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人们常说:登山望景.喜欢山高谷深,重峦叠嶂。
阅读文章,喜欢波澜起伏.波谲云诡.而平铺直叙则是古今作文之大忌。
那么.怎样构思才能使记叙文情节兴起波澜呢?一、设悬法。
记叙文要扣住读者,关键一法在于设置悬念。
若看头知尾,一览无余,再好的文章也会逊色;反之,若悬念环生,波澜迭起,就能扣人心弦,引人人胜。
如《驿路梨花》开头写“我”和老余投宿于深山小茅屋,不知主人是谁,给读者造成悬念。
过了一会儿瑶族老人来送米,满以为他是主人。
但他说不是。
读到这里,读者自然想问:“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后来老人说自己从一个赶马人口里得知。
主人是哈尼小姑娘梨花,待见到小姑娘时。
她们又说不是。
至此文章悬念进一步加深了,直到最后读者才知道谜底——小茅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这样层层设置悬念,使文章既合乎情理,又曲折生动.深化了中心。
二、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巧合是造成文章波澜的技法之一。
如单口相声《连升三级》中写纨绔子弟张好古进京赶考,进城后他巧遇运水皇车,便混进去了。
后来,他又巧遇魏忠贤。
骗得名片。
主考官看过名片认为是魏的人,让他高中第二名。
这是三巧。
四巧是他拜访魏受款待.声震京城得以混迹翰林院。
五巧有人代张做寿联骂魏,魏无暇看.别人也慑于魏的专横不敢说。
六巧是魏党被诛,张因寿联竟连升三级。
这步步巧合使情节波澜层迭.描绘出封建社会一幅群丑图。
三、离合法。
此法指叙写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行文忽即忽离.忽远忽近.离合错综巧妙推移。
如杨朔的《茶花赋》,起笔写“我”久在异国他乡怀念祖国.盼望有一幅描绘祖国面貌的画挂在眼前,以寄托思念之情。
但接着宕开一笔.从梅花写到茶花,又联想到劳心劳力创造美的生活的能工巧匠。
又从孩子们仰着的鲜红小脸联想到童子面茶花的含露乍开.这些似乎已离题很远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自己由此得到一幅画的构思: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祖国的面貌。
记叙文写作指导__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2016届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之—:写出事件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是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从阅读心理来说,一篇一波三折、悬念迭出的文章最能扬起读者心底的波澜,获得情感的共鸣。
张弛有道、动静分明、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思也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
1.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
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常见民间说书艺人说书时“卖关子”,也是在利用人们总有“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
悬念的设置的方式主要为: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
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例如2011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最后一座土坯房》节选: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
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
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
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
渐渐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
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点,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
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
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
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总是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
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家里经济拮据,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记叙文写作的15个技巧
记叙文写作的15个技巧1巧设悬念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先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3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4穿插流动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
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
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
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太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5粗笔勾勒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
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6曲径通幽“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如何把记叙文写得波澜起伏
记叙文写作技法-----如何把记叙文写得波澜起伏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文不知用旋转之笔,则文势不曲。
”清代袁枚也说:“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他们都是在说写文章最好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
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落崖惊风,时而小桥流水,引得读者随着情节的起伏、人物的悲喜或屏息凝神,或蹙眉动容。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1)看例文①,想一想这篇文章中有没有波澜,如果有,请找出来。
猎狮伊莉薇娜的弟弟弗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到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弗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弗莱特”。
【提问】文章有几个波澜?全文掀起三个波澜:①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
(顺笔)巴布不幸身亡。
(逆笔)——第一个波澜;②伊莉薇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
(顺笔)去得到一个“狮尸”。
(逆笔)——第二个波澜;③伊莉薇娜再索夫尸。
(顺笔)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
”——第三个波澜。
猎狮—身死—索尸—狮尸—再索尸—在狮腹【小结】一家美国杂志以三千美元的悬赏征求文字最简短、情节最曲折故事,这篇征文脱颖而出,名列榜首。
它实际上叙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巴布猎狮,身死狮腹。
但作者叙述一波三折,不可预知的后事,持续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使这篇小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誉为美国最佳微型小说之一。
(2)那么,怎样才能在叙事的文章中写出事件的波澜?【明确】第一: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第二:要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一、扣人心弦——悬念法悬念法,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注重,激起读者急切地想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技巧。
人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法恰能把这个心理激发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目的】1、领会什么是波澜。
2、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3、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
二、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一)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选材)(二)要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构思、技法)情节突转法: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成绩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
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这个故事就运用了情节突转法。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练习:1.请同学们采用情节突转法,在括号里加上一个词,使四大喜事成为四大悲剧。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续写牛耶?鼠耶?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 . 3:请同学们在横线上补充情节伯明翰一家旅馆的餐厅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
他们一面品尝菜肴,一面即兴谈天。
鱼端上来了,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讲起那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和其它宝物的有趣故事。
一位老年绅士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们的闲聊,终于忍不住,也开口了。
“我已经听了你们每个人所讲的故事,现在该我讲一个了。
我年轻的时候,受雇于纽约一家大出口公司。
象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爱了,很快我们就订了婚。
就在我们要举行婚礼的前两个月,我突然被差到伯明翰经办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离开我的心上人。
“由于出了些麻烦,我在伯明翰呆的时间比预期长了许多。
当繁杂的工作终于了结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准备返家。
启程之前,我买了一只昂贵的钻石戒指,作为给未婚妻的结婚赠品。
“轮船走得太慢了,我闲极无聊地浏览着驾驶员带上船来的报纸,消磨时光。
“忽然,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我的未婚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的启事。
可想而知当时我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我愤怒地将我精心选购的钻石戒指向大海扔去。
“几天后我回到了纽约,在一家旅馆里我闷闷地吃着晚饭。
鱼端上来了,我心烦意乱地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忽然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
先生们,你们可能已经猜出来了,我吃着了什么?”“”周围的人一齐说。
“”老人凄凉地说,“”设置悬念法:设置悬念法指扣人心弦的悬念可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的构思效果。
如“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等等,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从而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以下二种:A.倒叙法。
即利用突出事件结果的手段设置悬念,使读者知道导致这种结果的事件的起因及发展过程。
B.反常法。
利用人的反常言行设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言行的原因的期待心理。
一个悬念贯彻始终,或者环环设置,不但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富于变化美,而且还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张有弛,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独臂村(小说)[泰国]克拉巴莫我是个医生,又是个狩猎爱好者。
有一次,我去森林里打猎,离开帐篷不到半天就迷路了,施展了作为猎人的全部本事,也没有找到归路。
天色越来越黑,我步履匆匆,一心想找到人家。
突然,有一只像铁钳般的胳膊卡住了我的脖子,然后我的猎枪也被夺走了。
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男子,黝黑的脸庞,长得又粗又壮。
他开口问道:“是来拉选票的吧?”我忙双手合十施礼,说:“不,不是!我是打猎的,迷了路。
”他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说:“那你得去见见我们的村长。
”“大……大哥!请问这是什么村哪?”“独臂村!”他干巴巴地回答。
我对这个村名并没有在意,林区稀奇古怪的名字多着哪。
谁知,一进村,跑出来一帮孩子围住我看热闹。
我打量了一下那帮孩子,忽然发觉他们个个都只有一只左胳膊,右肩膀以下光秃秃的没有手臂。
我感到愕然。
这时,独臂村的丁村长把我迎进木楼,我忙向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职业以及当天的遭遇。
没多一会儿,他的家人给我端来了饭菜,于是我就吃了起来。
吃饭过程中,我听见旁边的木楼里传来女人的呻吟声,就问丁村长:“村长,有人生病了吗?”村长长长地叹了口气,凑到我身边说:“大夫,那是我女儿阿严。
去年嫁给了阿初,现在要生孩子。
可肚子痛了一天一夜,还没有生下来。
”我赶紧把饭吃完,洗了洗手对村长说:“您领我去看看,兴许能帮上一点儿忙。
”丁村长看了我好一阵,才说:“看样子您不是那种爱管闲事、多嘴多舌的人。
我们村里有些不同一般的风俗,您可别……”“村长,我是一个大夫,只管救死扶伤!”“谢天谢地!”丁村长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对我施礼。
随后便领我去他女儿的木楼。
在楼下,我看见一群男人正坐着,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
村长说那就是他女婿阿初。
我上了楼,走到产妇身边,为她做了检查,号了号脉。
婴儿终于生下来了。
还是个小子呢!两只小胳膊完好无缺。
这就是说,这个村里的人肯定不是天生的独臂畸形。
我正这么想着,阿初走进来说:“大夫,把孩子给我!”我递给他,然后转身回来照料阿严。
忽然,我听见婴儿异乎寻常的哭声,就探头朝屋外看去,只见楼下的那群男人把婴儿的右臂拉得笔直,然后用刀子将整个胳膊齐着肩头砍了下来。
我马上明白了:怪不得这村子里的孩子个个都只有左臂!虽然我是医生,见过许多血淋淋的肢体,但看到这种手术,不禁汗毛倒竖,眼前一黑,晕倒了。
我苏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在丁村长的家里了。
村长微笑着说:“大夫,您真是个软心肠的人。
”我竭力使自己镇静下来。
然而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村长!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弄残废?”“这是我们村的风俗,大夫。
”“什么鬼风俗!有生以来,我还没见过这么残忍的风俗!”“残忍的事情往往有它残忍的原因,大夫!”丁村长继续说道,“我们已经选过好几届议员了。
每次他们来拉选票时,都答应做这做那,保证让普天下的人民同享幸福。
可是,他们一旦当上了议员,就开始出卖灵魂,变成一个表决机器。
至于选民的饥寒死活,却不闻不问。
他们这样对待我们,您说残忍不残忍?我们怎么能不愤恨?!于是,我们开会决定:在这村里,不管谁家生孩子,一出娘胎就得砍掉右臂。
只留下左臂干活谋生,免得他们成人之后去举手投票,出卖灵魂,使父母伤心……”铺陈误会法:例: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
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
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
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讨论:事情的波澜因何而起?(误会)“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
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
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请欣赏下面这篇小说。
威胁[俄]契诃夫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
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
”威胁生效了。
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
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须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
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四、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1、故意繁复曲折,使文字冗长拖沓。
2、明显构思老套,使情节平淡无奇。
3、刻意穿凿附会,使内容破绽百出。
五:设置悬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开头暗示法:开头设置悬念,即将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事件的矛盾,逐一暗示,为后面展开情节、留下空间,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余韵。
这是形成波澜的源头和风力。
②倒叙法(倒置法):倒叙就是组织安排材料时将"结果"提前。
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这无疑会产生"悬念"。
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失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形成"波澜"。
③中间转折法(反常法):在文章地转折处设置悬念。
情节偏不按照一般思路发展,有意地在节骨眼上写出阴差阳错的反常情况,撩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不忍释卷,风起浪涌。
④结尾戛然而止法:一般千把字作文,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但是在结尾处戛然而止,产生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造成"波澜"。
六:附:练习参考答案:1.一滴/暴雨债主/仇敌隔壁没你2.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3.“戒指!”周围的人一起说。
“不!”老人凄凉地说:“一块鱼骨头……。
”比较:拐角处的眼神我在篮球场上摔伤了膝盖,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的老爸,“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老爸先是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几秒,皱了皱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得付出代价,自己走回家!”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笑,很自觉的往车上坐。
不料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飞快地骑走了,远远抛下一句话:“自己走回家!”“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委屈,“虎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了。
”不过一想,万一不马上清洗,伤口发炎怎么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于是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我便在马路的拐角处又看到了老爸的身影,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
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
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流遍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