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古地图览要
山东历史沿革及历史遗迹PPT课件
![山东历史沿革及历史遗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93b3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e.png)
夏商周时期
夏朝
夏朝时期,山东地区出现了如夏 亭、斟鄩等城市。
商朝
商朝时期,山东地区成为商朝的重 要领地,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
西周
西周时期,山东地区出现了许多小 诸侯国,如齐、鲁、宋、卫等。
秦汉时期
秦朝
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山东地区成 为秦朝的重要地区之一。
汉朝
汉朝时期,山东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成为 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该文化的典型 特征包括黑陶和城堡等。
夏商周时期
夏朝
夏朝时期,山东地区出现了如夏 亭、斟鄩等城市。
商朝
商朝时期,山东地区成为商朝的重 要领地,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
西周
西周时期,山东地区出现了许多小 诸侯国,如齐、鲁、宋、卫等。
背景
山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的历史沿革经历了许多变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本次ppt课件,向观众介绍山东的历史沿革和历史遗迹,使观众对山东的 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背景
山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的历史沿革经历了许多变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秦汉遗迹
总结词
秦汉时期遗迹是山东地区历史发展的 重要阶段,展现了统一国家的治理和 文化的传承。
秦代遗迹
汉代遗迹
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兴办太学和郡 县学,促进了文化繁荣。山东地区的 汉代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 陶俑、铜镜和玉器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山东地区设立 郡县,修筑长城和驰道等基础设施。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318b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8.png)
用目的出发的方位观。中国传统地图,或上 北下南,或以南为上,更有甚者,以卦位为 方位。
❖
❖ 无论官绘,还是坊间私刻,古地图的方位都 不固定。地图的方位恰恰反映了制图者的文 化观念,各种地图对地理要素所采用的不同 表现方式,透视的方向,载量的取舍,既代 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映那个时 代的思想和文化。
❖ 周公在嵩山建立观星台 ❖ 唐代僧一行测绘 天文测绘 ❖ 清代康熙帝任用传教士进行全国测绘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命中国官员与西方传教士赴
全国各地测绘制图,至五十七年(1718)全图绘成。实地考 察与制图综合相结合
康熙皇舆全览图
(3)绘制主体与存贮方式
❖ 地图是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的象征。在中 国古代,由于地图与军事、政治的关系重大, 地图之得失,常关系土地之得失。所以,古 代图籍多由政府绘制执掌,地图也往往是作 为国家档案的一种来收藏,往往由中央机构 或地方官方的档案库房保存。
❖ “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 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 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
❖ 阐述绘图基本数学要素:比例尺、方位和距 离,以及因地形起伏、偏斜和曲折而带来的距 离误差如何加以改正的方法。
❖ 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对中国传统制图学的影 响延及了一千五百多年,直至十九世纪清朝末年 绘制的某些地图仍在使用他的制图原则和方法。
❖ 交通图、河渠图往往是长卷案图,方位往往 不固定:
❖ 一种以长卷式《郑和航海图》为代表, 沿着中国海岸线的走向,总是从海面向陆地 视望。地图的方位随图卷的展开,不断地变 换,但是陆地总是在上方。
台北故宫藏靳辅、周洽《黄河图》
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
![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ab1a26e87101f69f319515.png)
一、山东省地形特征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北段,地处黄河下游,介于东经114°47′30″—122°42′18″、北纬34°22′54″—38°27′00″之间。
是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中,海拔高度除一小部分山地超过千米以外,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在50Om左右,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多为200—350m,坡度在20°以下。
按照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全省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鲁西北一鲁西南平原区三大地貌分区(图1)。
按照地理位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可称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一鲁西南平原区由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组成(二者以位于山东与河南分界处的黄河段为界),它们统称为鲁西地区;鲁东丘陵区可称为鲁东地区(或胶东地区),由鲁东北(胶西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组成,二者大致以牟平—即墨和青岛—五莲一线为界,鲁东南地区包括威海地区(牟平—即墨线以东)和日照地区(青岛—五莲线以南)两个地理区。
自然地理特征:现代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反映,尤其是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结果。
山脉分布情况:山东省主要山脉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东丘陵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主要由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构成,鲁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多呈NW向和近东西向展布,鲁东丘陵区山脉则多呈近南北和近东西向展布。
水系概况:山东水系比较发育,自然河流平均密度在0.7km/m2以上,干流长度大于50km的河流有1000多条。
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湖泊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前者以微山湖为首,后者以东平湖最大。
80多年前!山东老地图,好多地名都变了!你的老家还能找到吗?
![80多年前!山东老地图,好多地名都变了!你的老家还能找到吗?](https://img.taocdn.com/s3/m/25885a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80多年前!山东老地图,好多地名都变了!你的老家还能找到吗?昨日故事已翻篇,今日几多已遗忘;欲知前人春秋事,唯有多翻旧时书。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美山东,各地的由来!↑1938年的山东全图,精确到集镇,喜欢的朋友可以评论里要高清大图。
80年前的胶东地区(烟台、威海、青岛)↓烟台得名烟台山,烟台山是因为明代山上建有可燃放狼烟的墩台而得名。
芝罘区是在明代,是福山县东北保管辖的村社,叫芝罘社。
1861年芝罘开埠,成为一个繁华的商埠。
1908年,福山县废除保社,开始建区,芝罘社改为福山县芝罘区,奇山社改为福山县烟台区,此时的烟台,相当于福山县的一个镇。
1934年1月,烟台从福山县析出,设立烟台特别行政区。
从此脱离福山县,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属胶东行政区,成为行政区辖市。
1950年,烟台市升级为省辖市。
1958年,烟台市又降为县级市,成为烟台专区专署驻地。
1983年,烟台重新成为地级市。
↑地图绘制于1938年之前 (含烟台、威海、青岛三地)威海得名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
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
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
《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查阅古籍发现,明朝便有关于青岛地名的记载↑80年前的潍坊地区↓潍坊因潍县与坊子区而得名。
秦朝时期青州府东莱州府西曰北海郡,境内有条河叫潍河,潍县因潍河而得名。
潍坊的坊源于坊子,据传古驿道一般自州县向外十里为亭、二十里为堡,三十里为坊。
唐朝在潍州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
清末有人在此开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
1948年潍县城区与坊子矿区于今市区置潍坊特别市,取各首字命名。
潍坊之名首见。
1949年改为潍坊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县级潍坊市。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90539e376baf1ffd4fad06.png)
一、中国地图源流
❖ 1.图先于文
❖ 人类最初对地理知识的表达,很可能是用图而不是文 字。最早记载中国人使用地图的实例是1954年江苏省 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年的铜器《宜侯矢簋》铭文。 其内容讲的是改封虞侯于宜,并赐山川、城邑、器物和 庶人。铭文云:
❖
“佳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
图》,遂省《东国图》。”
❖ 前者主要服务于沿海岸航行的船只,后者 则用于在陆地驻防的军队,完全依据使用者 需要观察的方向来绘制和区分。
明万历董可威《乾坤一统海防全图》
(2)视读
❖ 挂图多置于官署衙堂的墙壁或屏风上,以政区 图为多,一般只显示疆域界线,用不同符号表示 府、州、县城等各级行政建制的相对位置,用立 面形象表现山脉和长城。周边国家和地区,仅用 文字标明相对位置,而不考虑实际距离。凡未明 确行政等级的地名均不加任何符号。此类图的绘 制不会太细致。中心城镇的符号和道路很突出, 但是比例往往失调。
❖ 铭文中提到两幅图:《伐商图》和《东国图》,前一 幅应是指武王伐商纣、周公助成王平武庚之乱时使用的 军事地图,后一幅可能指东方各诸侯国的疆域图。这是 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舆图记录。
2.现存先秦秦汉地图(出土地图)
❖ (1)战国中山王兆域图 ❖ (2)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墓木板地图 ❖ (3)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地图
❖ 长卷式地图还可以析为折叠相接的屏幅, 更有将其镶在屏风上,以适应中国殿堂建筑 的室内布局,起到分隔、赏析、研究的多种 功效。辽宁省博物馆、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藏的两种绘本《九边图》就是由12个屏幅组 成。
❖
❖ 案图适宜展在桌子上伏案而视,或躺在榻 上翻看,视图的距离较近,故内容繁多,而 且多有注记。有些图的注文写在红色或黄色 的纸上,分别贴在相应说明的位置,称“贴 红”或“贴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第一章 第3节《地图的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第一章 第3节《地图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77c5d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d.png)
车载电子地
遥感影像地
新知探究
卫星影 像图
旅游地图
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新知探究
练一练
1 暑假去北京旅游
交通
图
2 查找济南市在山东省的位置 中国政区
图
3 查找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 世界政区
图
4 查找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地形
图
5 了解“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在我国的分中布国地形
图
6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状况 世界人口分布
息。
01 根 据 使 用 目 的 , 正 确 选 02 择根地据图范。围选 择合 适的 03 海比例量尺信。息的电子地
图。
新知探究
选一选
我想找首都北京的位置,我应该选
择……图?
我想找俄罗斯的位置,我应该选
择……图?
中国政区
世界政区
新知探究
北京城市交通图和北京动 物园图
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地球与地 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情景导入
有山不见石和崖,有地不 见土和沙, 江四河四湖方海方不一通张船画,,外端出端旅正 行正全墙靠上它挂。,五颜六色在画 中,坐在家里看天下。
情景导入
你生活中使用地图吗?你认识哪 些地图?新知探究活动一:会阅 读地图什么是地图?
运用各种符号,将地 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 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 图像。
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
怀特霍斯 大致在温 哥华西北 方向
怀特霍斯大致在温 哥华什么方向?尼 皮贡大致在温哥华 什么方向?
尼皮贡大 致在温哥 华西北方
新知探究
慧眼识图 三.
指向标法: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北,顺着箭头方向“上北
平邑历史文化要览
![平邑历史文化要览](https://img.taocdn.com/s3/m/08586fe980eb6294dd886c81.png)
伏羲是历史学上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大致相当于考古学北辛及其以前的文化时期,是世居山东地区的古老夷族族群。
少昊族系(聚于曲阜)、颛顼族系(起于鲁中山地南部今泗张、柏林一带),帝舜族系(起于平邑泗水一带)、夏禹族系(聚于鲁西南、豫北)等皆为其后裔。
伏羲氏起于鲁东南地区沂沭河上游,再徙汶泗流域,又徙至鲁豫皖交界,融合于中原地区。
伏羲是在中华民族古往今来追求文明进步历史长河中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具有开天辟地、发聋振聩的启蒙功勋。
唐代的司马贞给《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说:“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而王天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有圣德。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作三十五弦之瑟。
”《周易研究》(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2016年第5期题为《伏羲与山东蒙山地区的雷泽湖及成纪》的论文从伏羲出生东方、雷泽位于兖州、成纪为两个东方古国三个视角论证了“伏羲就出生在蒙山地区,山东蒙山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舜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
《孟子·离篓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汉代赵岐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有专家考证,平邑县西部及泗水、曲阜一带,即泗河的源头地区,这里既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典型龙山文化的中心地区,分布着史书记载的与舜有关的众多遗迹,当为舜的出生、起居地。
带你看清代山东省历史地图,你的家乡属于哪个府、州?
![带你看清代山东省历史地图,你的家乡属于哪个府、州?](https://img.taocdn.com/s3/m/a12771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2.png)
曹州府,府治菏泽。济宁州,州治济宁。
泰安府,府治泰安。
兖州府,府治滋阳。
沂州府莱州府,府治掖县。
登州府,府治蓬莱。
蓝色线条为古代海岸线与河流褐色线条为现代海岸线与河流
带你看清代山东省历史地图,你的家乡属于哪个府、州?
山东省地图,反映的时间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黑色标注古代地名,褐色标注为现代地名。蓝色线条为古代海岸线与河流,褐色线条为现代海岸线与河流。紫红色为行政区边界。
武定府,府治惠民。
济南府,府治历城。
泰山+庐山信息及地图
![泰山+庐山信息及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4e908415227916888486d753.png)
泰山必去景点推荐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时鳞鱼、斑纹鱼,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贵山区淡水鱼,为我国鱼类珍品,也是我国五大名鱼之一,成鱼长不过二十厘米,肉质细嫩,其味鲜美而不腥,为名贵肴馔,还可药用。
泰山赤灵芝民间称灵芝草。
多孔菌科,是一种药用真菌。
泰山民俗以泰山文化为主导,以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泰山风景。
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为“泰山三宝”。
彩陶豆----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粉彩奔巴----奔巴壶为喇嘛教的一种佛前供器。
壶口外形似洗,内呈漏斗形,颈为葫芦状,鼓腹,高足外撇,曲柄式流饰以龙口吞流状。
根据不同纹饰,可分四种类别: 其一:为缠枝莲托八宝纹奔巴壶。
其二:为白地矾红彩蝙蝠云龙纹奔巴壶。
口、颈、底足及流皆绘蝙蝠及祥云纹,腹部饰二龙戏珠纹,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矾红款。
其三:为绿地金彩云龙纹奔巴壶。
其四: 为白地青花粉红彩缠枝莲纹奔巴壶。
蓝釉粉彩缠枝莲托八宝纹花觚-清嘉庆年间御赐岱庙。
腰部有“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描金款。
鎏金七珍----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赐。
泰山旅游信息泰山风景名胜区六大风景区泰山风景旅游区包括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风景区。
泰山四大奇观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到11月。
游泰山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交通线路泰山与泰安市区山城紧连,泰安城区位于泰山南麓。
泰山在泰安城区正北方向,天晴的日子,泰山主峰玉皇顶清晰可见。
泰山正式的售门票登山进口有四处,分别是:红门宫进山口、天外村(天地广场)进山口、桃花峪进山口、天烛峰进山口。
红门宫进山口既泰山东路,天外村进山口既泰山西路。
四处进山口之中,有两处在泰安城区北缘:徒步登山的红门进山口在火车站东北方向2.5公里(在火车站乘K3路公交车往东终点站);乘车上山的天外村登山口在火车站正北约2公里(在火车站乘3路公交车往西终点站);桃花源登山口在泰山西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2公里(在火车站乘18路公交车往西到终点站);天烛峰进山口在泰山东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8公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83a94877232f60dccca106.png)
4、《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
公元399-412年,东晋法显(姓龚,名字不详,法显是法 号,约公元337-422年)曾到印度、斯里兰卡等许多地方, 西行12 年之久,归国后于公元416年写成《佛国记》, 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是研究中亚和印度等的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 唐代名僧玄奘(公元602—664 年)于公元627 年西行求 法,用了18 年的时间,经历了110 多个国家,行程5 万 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 所经诸邦和国家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 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1708-1718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 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在 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 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皇舆全览图》还 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
►1、州
历代行政区划 —— 元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 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7.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
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
►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
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
辖于中央。
►明清改州为府。
历代行政区划 —— 明
历代行政区划 —— 清
北接西伯 利亚 西北达巴 尔喀什湖
东北至黑龙江以 北的外兴安岭和 库页岛
西跨葱 岭
亚洲东部 最大的国家
东临 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钓 鱼岛、赤尾屿 等 南包南海诸岛
山东古地图览要
![山东古地图览要](https://img.taocdn.com/s3/m/e6664313f18583d049645951.png)
博览园地山东古地图览要甘济五(山东省地理信息中心,山东济南 250013) 山东的地图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国家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从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陶片上可以看到,先人已用图像表示地理景观。
现嘉祥县武梁祠中保存完好的东汉时期画像石上伏羲与女娲执规、矩的图像,是中国逾千年不朽的石刻艺术魂宝,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人类始祖执测量工具开天辟地、定天下方圆的崇敬之情。
传说4000多年前大禹为治水,曾在山东进行过测量。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夏禹治水的事迹: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攆。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其中的准、绳、规、距是最早提到的测量工具。
从周朝开始,地图就被统治者作为封邦建国、管理土地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依据。
其后历朝历代,地图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行政、军事、土地管理、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等方面。
由于战乱,加之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齐鲁虽称文化之邦,但得以保存下来的地图却极其罕见。
1 宋元以前的各代地图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将地图应用于军事和国家管理。
战国后期的韩非在《韩非子・五蠹》著述中,第一次把地图比喻成国家疆域,被当作权力的象征,就连掌管图籍的官员也受到孔子的尊敬。
《论语・乡党篇》里提到的“轼负版者”,是说孔子在游学途中见到背负国家版图的官员时所示的礼仪。
这个时期的地图主要是用半符号半写景的绘法来表示地物。
《汉书・艺文志》中曾记载了齐国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附图9卷;孙膑的《孙膑兵法》,附图4卷,因时代久远,二孙的图没有保留下来,也无更多的文字说明。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膑兵法》残简,其中就有关于地图制作和使用的重要论述。
齐国军事家管仲早在公元前645年以前,已深知地图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管子・地图篇》是古代对地图记载最详细的军事著述,也是最早利用地图指挥作战的代表作。
郦道元专著《水经注》
![郦道元专著《水经注》](https://img.taocdn.com/s3/m/c2cfa4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e.png)
郦道元专著《水经注》郦道元专著《水经注》郦道元专著《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一生勤奋好学,既周览典籍,又重视实地踏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郦道元少年时,喜好读书,尤其喜欢读那些记录山川地势、风俗人情、掌故传说一类的书籍。
他常常在梦中游历那些名山大川,山势的险峻雄奇,江河的汹涌巨涛,常常使他在梦中惊醒,他幻想着有一天能走遍神州的山山水水,那些奇山秀水、历史掌故及优美的传说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他的父亲去了山东,后来长大了,又先后在山西、河南一些州郡任地方官。
所到之处,他搜集地图,按照地图所示,亲自到旧址遗迹踏察;每到一处,就造访该地的大江和河渠。
连绵不尽的河水,使他兴奋地去追索着它的昨天,追索它的青春、它的幼年,去探究它滥觞的渊泉,去寻觅它走过的每一个足迹。
郦道元每到一处,都对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他虽然生活在北魏统治地区,但对全域甚至域外的地理情况也非常关注。
他深感神州的山山相连,水水相通。
在从事地理研究和考察的过程中,郦道亢逐步觉察到以往的地理著作,诸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等,在记述山川地理情况方面,都失之简略,都赋一类的作品由于体裁的限制,更不能畅述达意,比较著名的《水经》,虽然记载了很多大川水渚,但都极粗略,属于纲领性的记载,而且只记述水道,至于水道以外的其他地理情况,罕记一二。
郦道元清醒地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年代的推移,人们对于上古地理情况的认识已很渺茫,加上部族的迁徙,城市的兴亡,河道的变迁,地名的更换等,地理情况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正所谓沧海桑田。
历史上的著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实的需要了,他还觉得把历史上的地理变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可备遗忘,可订正舛误,也可以方便查阅,减轻不少翻阅史卷的麻烦,这是十分有益的事。
因此,郦道元决心写出一部超出前人而又有益后世的地理学著作。
近70年来中国古地图与地图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
![近70年来中国古地图与地图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0d47bd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4.pn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民国十七年 ,+,)A- 出版的北平地质调查所图书 馆所 藏 舆 图 目 录 $地 图 目 录 甲 编%! ! 此 外! 任 乃强的 $西康 地 图 谱 %" # 王 庸 的 $中 国 地 理 图 籍丛考%# 和 王 以 中 的 $明 代 海 防 图 籍 录%$ 等 书 中也有部分内容属于地图著录性质"
建国之后!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图书馆进行了 馆藏古旧舆图的编目整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 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的 $舆图要 录%% !包含了该馆所藏DA)(种中外文古旧地图目 录和 提 要" 此 外! 首 都 图 书 馆 在 网 站 (北 京 记 忆)& 上整理公布了其馆藏的与北京有关的古旧舆 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进行馆藏明清舆图的整理 和数字化工作!同时还在进行 (数位典藏与学习至 海外推展暨国际合作计划)的 (皇舆搜览.寻访清 宫流散历 史 舆 图 连 接 数 位 计 划)! 意 图 复 制# 整 理 收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传统舆图!而且该项目搜集 的地图可以在其网站上查阅和下载' "
第 !" 卷 第 ! 辑 )*+,年(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01%$234506768579$/5:1%;6$</1=4>
#$%&!"!'$&( -.%&!)*+,
近(*年来中国古地图与地图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
成一农
云 南 大 学 历 史 与 档 案 学 院 云 南 昆 明 D?**,+
$ 王庸#茅乃文编*$国立北平图书馆中文舆图 目 录 续 编 %! 国 立 北 平 图 书 馆 !+,!( 年 "
中国古地图上反映的宇宙观
![中国古地图上反映的宇宙观](https://img.taocdn.com/s3/m/74972164a45177232f60a2cc.png)
王树连
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摹写与抽 象 。但 是 “地 图 作 为 一 种 书 写 , 它却只是给了阅读者一个绘制者 眼中的世界,这世界的大小、上 下、方位、比是制图者的宇宙观,或者说是 制作地图的那个时代的流行的宇 宙观。我们知道,宇是指空间, 即古人所说的上下四方,宙是指 时间,即古人所说的古往今来。 因此,从宇宙观的角度说,地图
上,周边地区的 “蕃夷之地”居然简 略到只有国名,而没有版图范围。这 说明,一方面,古代绘图者只能比较 真实地反映了解的地理范围,而对陌 生的地理区域只能简略描绘;另一方 面,也反映了古人把华夏的中原地区 (今河南洛阳附近)视为 “地中” (大 地 中 心 )的 观 念 , 这 种 观 念 是 同
!!
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制造出地球仪, “其 制 以 木 为 圆 球 , 七 分 为 水 , 其 色 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 海 ,脉 络 贯 穿 于 其 中 , 画 作 小 方 井 , 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扎 马鲁丁的地球仪把西方基于理论推断 的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带给了中国人, 但是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
出了日心说,证明了地球是围绕太阳 公转,本身还进行自传。 !%%" 年,葡 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完成了绕地球一周 的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的。!%#( 年,荷兰科学家墨卡托第一 次设计出把地球表面描绘到平面上的 方法,称为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 是等角正圆柱投影,它假想用一个圆 柱切于地球赤道上,根据角度不变的 条件,用数学方法把地球的经纬线转 换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开为 平面。这样就把互相正交的经纬线展 绘到了平面上,这种科学方法延续到 今天仍然在应用。这些科学知识在明 末陆续传入中国。 !%)& 年,利玛窦在 广东肇庆制作了 《坤 舆 山 海 全 图 》 , 在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刻印出来。这 是中国第一幅反映球形大地的地图, 在地图的说明中指出: “地与海本是 圆形,而合为一球,诚如鸡子,黄在 清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而不 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 ” !#*" 年 , 利玛窦与中国学者李应试一起绘制了 著 名 的 《坤 舆 万 国 全 图 》 ,图中绘出 了经纬线,内容更加详尽。中国学者 李之藻在 《题万国坤舆图》指 出 : “谓 海 水 附 地 , 共 作 圆 形 , 而 周 围 俱 有 生 齿 ,颇 为 创 闻 可 骇 。 ”天文学者 熊三拔在 《表度说》中也说: “是时 天圆地小之说初入中土,骤闻而骇之 者甚众。 ”可 以 说 , 以 日 心 说 、 大 地 如球为代表的科学宇宙观震撼了中国 知 识 界 ,冲 击 了 中 国 传 统 的 宇 宙 观 。 一些开明的敏感的科学家比如徐光启 等逐渐地接受了科学的宇宙观,并且
山东古国古城分布一览表
![山东古国古城分布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335dc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c.png)
山东古国古城分布一览表卢国故城遗址周、秦汉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街村西东平陵故城遗址汉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阎家村北50米。
阳丘故城遗址汉济南市章丘市绣惠镇回村,(包括回北村、回东村、回一、二、三、四村地下部分)。
猇县故城遗址汉济南市章丘市刁镇旧西村西100米莒国都城遗址西周青岛市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南城子村东黔陬城遗址秦至汉青岛市胶州市杜村镇赵家城献村西500米处西黔陬故城遗址汉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黔陬村西北100米祓国都城遗址汉青岛市胶州市里岔镇董家村皋虞县故城址汉青岛市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北古城故城址汉青岛市即墨市移风店镇故城村壮武县故城址汉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故城村即墨故城遗址东周----北齐青岛市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邹卢古城遗址东周至汉青岛市莱西市梅花山街道办事处古城庄村北般阳故城遗址汉-明淄博市淄川区般阳街道办事处城一、城二、城三、开河、东关社区内昌国故城战国汉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昌城村四周高阳故城遗址北魏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西齐国故城遗址战国、汉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长胡村村东逢陵故城遗址龙山文化、商周、春秋战国、汉、宋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王村村西南2.5公里处翟城遗址西周、战国、汉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西关村西北部千乘城遗址战国、汉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玉皇堂村南2000米处东邹故城遗址周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花沟村东南陈庄遗址西周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南500米临济城遗址汉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刘家镇村北东安古城遗址龙山、商、春秋、汉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中安城故城汉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冯庄村北70米土城故城汉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峨山口村北约10米承县故城西汉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村西北岳台子南阴平故城西汉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阴平村鹅鸭城遗址西汉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鹅鸭村北兰城故城汉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兰城村中及四周偪阳故城东周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侯塘村南倪国故城新石器时代、周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东集村西东江小邾国遗址春秋战国时期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东昌虑故城东周、汉枣庄市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北侧滕国故城周、汉枣庄市滕州市姜屯镇东滕城村与西滕城村周围。
中国全国以及各省形状地图
![中国全国以及各省形状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6e8c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2.png)
地图在交通管理中用于监控道路 状况、发布交通信息等,保障交 通安全。
旅游指南
景点导航
01
地图为游客提供景点位置和路线指引,方便游客游览。
旅游规划
02
地图结合旅游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规划和建议
。
文化传播
03
地图作为载体,展示各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促进文化交
流和传播。
06
CATALOGUE
省份面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省级 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省级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省级 自治区。
青海省
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省份。
省份人口
01
广东省
人口约1.2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 份。
特点
手工绘制地图具有艺术性和个性化,但精度和 效率较低。
应用范围
适用于小规模地图制作,如学校、单位或个人使用。
计算机辅助绘制
计算机辅助绘制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将地图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编 辑和绘制。
特点
精度高、效率高、可重复使用、易于更新和维护。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各种地图制作,包括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动态地图
总结词
动态地图是未来地图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它能够实时反映地形的变化,为应急响应 、灾害监测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
详细描述
动态地图是指地图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地形 、地貌、建筑物等的变化。它能够实时监测 地形的变化,为应急响应、灾害监测等领域 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例如,在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动态地图能够实 时监测灾区的地形变化,为救援和重建工作 提供重要的支持。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26c932f111f18583d05aa0.png)
中国古代地图中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与地图的传承摘要:地图中对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是地图的重要特征。
本文列举了部分中国古代地图的自然地理要素表示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地图的表现特征,并引发对于地图传承性的思考。
关键词:古地图表示方法符号传承Abstract: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ifferent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maps, ar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maps. This article list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ome of historical Chinese map.It 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maps, which are of different types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ink of inheritance of maps.Keywords: historical map, representation, symbol, heritage一、总论地图何时形成?这已经是个不可考的问题。
早期的地图或许是和文字同时期产生的。
原始的人们把渔猎、耕作中的经验用图画描述出来,但此时并没有地图。
当这些图画逐渐被抽象成文字时,对文字和图形的空间组合便构成了地图。
[1]在几千年的地图发展中,地图上各种要素的表示方法也多种多样,且变化很大。
宋代以前的地图,存世量极少,“天水放马滩地图”、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驻军图”等地图中已经运用了很多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自然景观和注记居民点。
同时也有运用写实的绘画方式描述的地图,如“市井图”“宁城图”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雕版印刷的出现,大量宋元时期的地图流传至今。
通过地图,了解山东省泰安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
![通过地图,了解山东省泰安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68340f0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通过地图,了解山东省泰安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泰安市,在山东省中部,处于黄河下游。
泰安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因泰山而得其名。
泰安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5000年前就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的地图从西周到东周的春秋时期,境内区域分别属于齐、鲁两国管辖。
西周时期的地图春秋时期的地图战国时期,公元前255年,鲁国被楚国所灭,鲁顷公被封于莒,六年后死于柯(东阿),鲁国绝祀。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向秦国投降,齐国灭亡。
战国时期的地图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诸侯纷争时的地图秦朝时期,秦国统一了六国后,设置了济北郡。
秦朝时期的地图西汉时期,设置了泰山郡,郡治开始设置在博县。
公元前69年将其郡治迁移到奉高。
均隶属于兖州刺史部管辖。
西汉时期的地图东汉时期,仍然归泰山郡管辖,隶属于兖州刺史部。
东汉时期的地图三国时期,仍然归泰山郡,与西汉东汉相比,区域和隶属关系没有改变,属于兖州。
三国时期的地图南北朝时期,北魏时,泰山郡属于兖州管辖。
南北朝时,北魏时的地图北齐时改为东平郡,郡治设在博县。
南北朝时期,北齐时的地图隋朝时期,设置了鲁郡。
隋朝时期的地图唐朝时期,设置了兖州,隶属于河南道管辖。
唐朝时期的地图北宋时期,归属兖州,隶属于京东西路管辖。
北宋时期的地图南宋时期,被金统治,开始的时候设置泰安军;在公元1182年,设置了泰安州,治所于岱岳镇(泰城),隶属于山东西路管辖。
南宋时期的地图元朝时期,仍称为泰安州,开始隶属于东平路,后来隶属于中书省管辖。
元朝时期的地图明朝时期,归济南府所管辖,隶属于山东行省。
明朝时期的地图清朝时期,设置了泰安府,隶属于山东省布政使司管辖。
清朝时期的地图民国时期,废除州、府制,改为省、道、县三级制,原来隶属于泰安府的各县,分别属于济南、济宁、东临三道, 1927年废除道制。
民国时期的地图新中国建立,早在解放前时,就成立的泰山、泰西两专署,进行了合并,成立了泰安专署。
17张地形图,快速了解山东省各市
![17张地形图,快速了解山东省各市](https://img.taocdn.com/s3/m/0f5878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0.png)
17张地形图,快速了解山东省各市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与辽东半岛隔渤海相望,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人口10152.75万(2020年)。
按顺时针方向,山东分别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相邻。
山东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东部是半岛。
山东下辖16市,分别为: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
济南济南,别名泉城,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部、华北平原东南部边缘,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南依泰山,北跨黄河。
境内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济南总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9202432人(2020年)。
青岛青岛,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濒黄海,与烟台、日照、潍坊相邻,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青岛历史悠久,是我国海盐的发祥地,是我国四大古盐区之一和五大古港之一。
青岛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0071722人。
淄博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北濒黄河,南依泰沂山脉,与临沂、东营、滨州、潍坊、济南相邻。
淄博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
春秋战国时,齐国在临淄(淄博)定都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当时山东半岛当之无愧的核心。
淄博总面积59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4704138人。
枣庄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东邻临沂,南接江苏徐州,西抵微山湖东岸,北邻济宁。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他的为平原和洼地。
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枣庄总面积456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为3855601人。
东营东营,位于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与滨州市、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黄河穿境而过,整体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专题14说明文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原卷版)
![专题14说明文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38a5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7.png)
专题14:说明文阅读(原卷版)(一)说明文考点解题策略速览(二)说明文行文思路题的答题技巧在回答行文思路时,应该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段落大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
1、总体阅读文段,将文段大体分成几个部分。
2、说明每一部分“运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有时还要说明这种手法的表现效果。
3、如果主体部分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列举的方式,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
4、表述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连贯。
5、主体内容的概括要力求全面、清晰、层次清楚。
(三)中考专练【1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
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
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
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览园地山东古地图览要甘济五(山东省地理信息中心,山东济南 250013) 山东的地图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国家科技的进步而发展。
从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陶片上可以看到,先人已用图像表示地理景观。
现嘉祥县武梁祠中保存完好的东汉时期画像石上伏羲与女娲执规、矩的图像,是中国逾千年不朽的石刻艺术魂宝,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人类始祖执测量工具开天辟地、定天下方圆的崇敬之情。
传说4000多年前大禹为治水,曾在山东进行过测量。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夏禹治水的事迹: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攆。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其中的准、绳、规、距是最早提到的测量工具。
从周朝开始,地图就被统治者作为封邦建国、管理土地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依据。
其后历朝历代,地图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行政、军事、土地管理、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等方面。
由于战乱,加之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齐鲁虽称文化之邦,但得以保存下来的地图却极其罕见。
1 宋元以前的各代地图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将地图应用于军事和国家管理。
战国后期的韩非在《韩非子・五蠹》著述中,第一次把地图比喻成国家疆域,被当作权力的象征,就连掌管图籍的官员也受到孔子的尊敬。
《论语・乡党篇》里提到的“轼负版者”,是说孔子在游学途中见到背负国家版图的官员时所示的礼仪。
这个时期的地图主要是用半符号半写景的绘法来表示地物。
《汉书・艺文志》中曾记载了齐国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附图9卷;孙膑的《孙膑兵法》,附图4卷,因时代久远,二孙的图没有保留下来,也无更多的文字说明。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膑兵法》残简,其中就有关于地图制作和使用的重要论述。
齐国军事家管仲早在公元前645年以前,已深知地图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管子・地图篇》是古代对地图记载最详细的军事著述,也是最早利用地图指挥作战的代表作。
管子著名的“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的论断,彰显了地图在军事上重要的使用价值,因而被中国地图学界视为珍宝。
《三国志・孙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礼被封为冀州牧,一上任就着手解决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和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的边界争端,主要手段就是借助地图。
孙牧对大司马宣王说:“若欲使必无讼,当以列祖封平原郡时图决之,图今藏于天府,便可与座上断也”,于是二人进府取图验证。
从分封时地图发现,平原郡和清河郡所争执的高唐县(今山东高唐县)西北大片地域,亦属于平原郡。
从孙礼所说的“图今藏于天府”可知,曹魏时期不仅有地图绘制,而且由中央统一收藏。
晋代葛洪撰的《汉武帝内传》里,有一幅由道教绘制的《五岳真形图》,经考证,该图之一的《东岳真形图》是经实测而绘制成的,很有特色。
日本小川琢治著的《中国地图学之发达》一书中,有一幅将《东岳真形图》以等高线方法绘制的地图。
虽然原著已查不到了,但英籍科学家李约瑟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收录了这幅图。
《汉武帝内传》里提到:绘制该图时使用了罗盘和短尺,测量了江河上游地区,把山岳的曲折走向和轮廓勾画出来,山垅弯第24卷第7-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8月3收稿日期:2008206215;修订日期:2008207207;编辑:曹丽丽作者简介:甘济五(19562),男,山东济南人,编辑,主要从事测量标志管理工作。
曲绵延如蛇的形状,有些隐密的山形则用符号表示,绘画是根据其自然形状来确定。
图中墨色表示山脉走向,虚线表示溪谷,圆形白地表示峰顶,以山形线概括其范围,类似现在的“晕渲法”,显示了我国古地图制作的巨大成就。
晋代诞生了裴秀所创立的以“制图六体”为标志的制图理论,使古地图制作走上了有理论指导,有章可循的道路,推动了制图学的发展。
“制图六体”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里程)、高下(高程)、方邪(地势起伏)、迂直(迂回曲直)。
著名的《禹贡地域图》,就是裴秀在担任司空(相当于宰相)之职时主持编辑的。
该图由十八幅地图结集,以历史区域的“古九州”和“今之十六州”地图为主体,其比例尺为“二寸折千里”,约1∶900万,全图约二尺见方。
在宋王朝统治者看来,地图是权力的象征和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地图学在宋代比唐代更为发展,地图已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和生产的各个领域。
用图的范围扩大了,各州府基本上都有本州府的地图绘制。
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中书省赵彦若受命绘制《十八路图》。
赵彦若,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从记载上看,赵彦若非直接绘图者,属于主管地图绘制工作的领导者,专司“精考图籍”(即资料研究和编辑工作),历时两年,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完工,所绘《十八路图》一卷,另撰《图副》二十卷。
宋元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公元1271年任都水监),于1276年奉命亲自踏勘黄淮平原地形。
他沿黄河故道,在今山东、河南一带方圆几百里的广阔地区测量了黄河下游的水位高差。
他把地势倾斜变化以及能够开渠分杀河势、修渠灌溉的地方都绘入地图。
为得到两地间的高差,他提出的以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基准面(即海拔)的概念,是十分先进的,并运用到实际测量之中。
2 现存的石刻专题地图历代除必绘的全国图之外,专题地图也有大量地绘制。
专题地图是突出地反映某一种或几种要素,又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注重地理要素的形象化和整幅图艺术性的地图,主要表现在山川、水利、治河、交通、城市、都会以及疆域田界等方面,其质地不仅有帛(绢)、纸,而且出现了一个新的图种,即以青石为质地的石刻平面图,有一些一直保存到现在,成为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这些石刻图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制图方法和水平,但山东现存的石刻地图却为数不多。
《述异记》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人鲁班雕刻了最早的石刻地图《九州之图》。
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确立的“金灵岩山场界至图碑”虽早已亡佚,但现置于长清灵岩寺天王殿内,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石刻上的《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本》(简称界至图),却是迄今所看到的山东现存最古的石刻地图(图1)。
图1 《界至图》拓片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主管治理黄河的官吏刘天和在疏浚黄河完工后,立《黄河图说》碑一块,绘制了自古以来黄河泛滥最严重的河南、山东一带地形图。
左上角记述明嘉靖十四年以前160多年中五次疏浚治理黄河的经过,右下角为刘天河对治河的意见。
这些记载,为研究黄河变迁史及治理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碑现置于西安市碑林第四展室里。
另外还有置于山东曲阜孔庙内的上石年代不详的《阕里图》碑、《孔庙图》碑和现存邹县孟府里的《邹国图》碑,都属于地图学界的瑰宝。
从湖北省阳新县发掘的《鲁国之图》碑,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刻石,它虽然不在山东,但刻绘的却是山东曲阜的城图,底图是由兴国军学教授于舜凯游学四方时,在山东袭庆府(今兖州一带)取得此图,带回湖北收藏达三十年后献于郡府模刻上石,其目的是让州学的学生朝夕了解孔子教育与生息之地,加深对孔子的敬仰。
据了解,这幅图也是现存最早的曲阜城图,它对研究三孔遗迹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地图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们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工具,祖先们使用简易的方法绘画图形,直观形象地表达他们当时所认识的世界,表示他们所处生活环境中各种有关的地理事物的分布。
古地图不象现代的地图建立在数学基础上,可以用经纬度与坐标网格按比例直接表示各地物要素间的距离和方位,故只好在图以外,以冗长的文字来说明各地物间的方位及道路间的远近,形成图文统囊一碑;图的内容均采取山水画式的写景法,但又区别于山水画,没有比例关系。
这种图在上述石刻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3 明清地图与经纬度制图明、清时期的地图绘制是地图学史上的勃兴时期,地图绘制有了明确的使用目的。
“海防图”就是自明朝推出的一种地图,它与明王朝抗击“倭寇”有直接关系。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书中所绘地图“首载舆地全图,沿海山沙图;次载王官使倭图,倭国八贡事略,倭国事略次载广东、福建、浙江、直棣(今江苏省)、登莱(今山东省)五省沿海郡县图。
”《海防图》实际是绘有岛、山、海、河流、滩涂、河岸线、城镇峰喉等符号的沿海地形图。
《筹海图编》中的《海防图》后被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元仪收集到《武备志》一书中,分为四大部分。
其第三部分中《山东沿海山沙图》由十九幅图组成。
从军事要求看,它突出表示了沿海一带山脉地形、河口海湾、小岛礁石等,军事要素绘制的尤为详细。
图上的方位以大陆为下端,上方均为海。
第四部分是《沿海州郡图》,由《山东沿海州郡图》在内的6部分组成,共58幅。
元朝自建都北京后,就积极开凿南北大运河,打通了由山东连接黄河的渠道,明、清时期又对运河再加整理,使之航行畅通。
在治理运河的过程中,涌现了大批治河专家和他们绘制的河防图。
现藏国家图书馆的《山东运河图》,为绢底彩绘,贯穿山东全境,运河两岸地形地物的表示采用传统的形象画法表示,地图内容较为详细并附有大量文字说明。
此图色彩艳丽,图形逼真,既有相应的地理方位,又生动地反映了运河全貌和济运作用,其形势一目了然,对研究山东运河两岸区城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漕运以及地图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遗憾的是未注成图年代和作者。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治河专家绘制了《山东十七州县运河全源图》,由18幅图结集装裱成册,为绢底彩绘,作者不详。
1973年6月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在整理中国古地图库藏时,发现有一幅带有“甲午仲夏(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山阴王立泮识”字样的中国大地图,绢底彩绘,颜色鲜艳,被列为该馆第一号地图藏品。
此图特点之一,就是采用了分省设色的方法。
如辽东的颜色与山东完全一致,反映出明代后期山东与辽东的领属关系,它标志着地图表示方法上的一大进步。
明末,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联翩而至,到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沿海和腹地开展传教活动。
他们利用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地图取得中国各阶层的信任,达到传教的目的。
在这批传教士中,最先在中国打开局面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他以制作地图取得中国统治阶层的重视,是第一个把西方测绘技术和经纬度制图法传到中国的西方人,给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大的飞跃。
他首先进行经纬度测量,如测得济南纬度为37°,经度为111°,接近于现在的测定。
利玛窦地图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开创了一条新的制图道路。
到了清康熙年间,西方测绘技术引起朝廷重视,从而使得中国第一部实测省级地图集———《皇舆全图》终以实现。
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法国教士巴多明来华传教,沿途细察各省地图,他发现府、县城镇的位置与实地不符甚多,将此事上奏康熙皇帝,建议重新测绘全国各省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