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
猪场内外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斯 , 繁殖 率 能提 高 45 8 .% , 生仔 猪 的窝重 其 .%~ 50 新
增 加 07 1 . . 克 ,仔 猪 的 育 成 率 提 高 1 1 7 ~ 6千 . %~ . 2 7 %。 0 哺乳 母猪 每 天维持 l 时 的光照 , 6小 可诱 发母猪 在 断奶 后早发 情 。为此要 求 猪 、 猪 和后备 种猪 每 母 仔 天保j 1 ~ / n 、0 10 勒克斯 的光照 时 问。 寺 4 1 卜 寸 5~ 0 8
21温 度 . 猪对 环 境温 度 的高 低非 常 敏 感 ,表 现在 仔猪 怕
冷 。低温 对新 生仔 猪 的危 害最 大 , 若裸露 在 l 环 境 中 2 时 , 可冻 僵 、 昏 、 至冻死 。成年猪 长 时间 小 便 冻 甚 在 一 的环 境 下 , 冻得 不 吃 不 喝 , 阵发 抖 , 弱 8 可 阵 瘦 的猪在 一 时就 可冻 得站 立 不稳 。寒 冷对 仔 猪 的问 5 接 影 响更 大 ,是 仔猪 黄 白痢 和传 染 性 胃肠 炎 等腹 泻 性 疾病 的主要 诱 因 , 能 激 呼 吸道疾 病 的发生 。 还
在寒 冷季 节 ,— 2 3周龄 的仔 猪需舍 内腐 败 分解 。干燥 是 减 少有 不
害 气 体产 生 的主 要措 施 ,通 风是 消除 有 害气 体 的重 要 方法 。当严 寒季 节保温 与通 风发生 矛盾 时 , 向猪 可 舍 内定 时 喷雾 过 氧化 物类 的消毒 剂 ,能 氧化 空 气 中 的硫 化 氢 和氨 , 到杀 菌 、 起 除臭 、 尘 、 降 净化 空 气 的作
气 还 可 引起 猪 的应 激综 合 征 , 现 在食 欲 下 降 、 表 泌乳 减少 、 狂燥 不安或 昏昏欲 睡、 咬尾 嚼耳 等现象 。 消除 或减 少 猪舍 内的有 害 气 体 ,除 了 注意 通 风
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方案
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方案引言猪是我国人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然而随着猪肉需求的不断增长,猪场规模逐渐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猪场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的方案。
1.水污染防治水是猪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猪场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减少水污染,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沉淀池和生物滤池,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 优化饮水系统,采用自动控制,避免浪费水资源。
- 定期清理饮水系统,防止杂质和细菌滋生。
2.垃圾处理与利用猪场产生大量的有机垃圾,若不妥善处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并设立分类垃圾桶,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分类垃圾。
- 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 推广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将垃圾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气体排放控制猪场存在大量氨气和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猪舍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停留。
- 提高饲喂管理水平,合理配置饲料,减少猪只消化排泄产生的有害气体。
- 定期检测猪舍内部气体浓度,做好记录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4.土壤污染治理猪场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区分农用地和养殖用地,避免将废弃物直接堆放在农田中。
- 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受损土壤。
- 推广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减少农药的使用。
5.生态补偿与濒危物种保护猪场规模扩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带来威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赔偿机制,向受影响的生态系统提供相应的补偿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工作。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猪是人类重要的农业畜牧动物之一,而猪场的环境控制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兽医专家,我深入研究了猪场养殖的各种技术,并总结了以下要点与注意事项。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舍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通风系统需要注意排除积聚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此外,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作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是保持空气质量的关键。
其次,温度控制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在夏季,特别是高温天气中,猪舍内的温度可能过高,这会导致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和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通风降温、喷雾降温和适当增加水源等措施。
而在冬季,猪舍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和保温材料来提供温暖的环境。
除了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猪场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也十分重要。
水是猪生理活动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因此,猪舍内的饮水设备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此外,猪舍的水源也需要保持清洁和供应充足,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饲料的管理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猪的生产效益与饲料的质量和喂养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猪舍内的饲料应保持干燥、新鲜和无霉变。
定期检查饲料储存设备、保持储存环境的卫生,以及合理的饲喂计划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喂养科学性的主要措施。
此外,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也是猪场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最后,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卫生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干净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猪舍臭味十分重要。
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应定期进行,同时保持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定期检查猪舍内的卫生状况、清除垃圾和粪便、控制害虫和啮齿类动物等也是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养猪技术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舍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猪群健康生长发育、保持稳定生产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筑猪舍是为猪提供适宜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猪舍的合理设计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的状态,满足猪对环境的需求。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1、温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对猪舍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生产上将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之为最适宜温度。
猪对环境的温度表现的极为敏感,尤其是仔猪,仔猪非常怕冷,如果饲养环境的温度过低,会降低仔猪的抗病能力,易受多种病原菌的感染而患病,还会导致仔猪的胃肠蠕动减缓、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还易出现仔猪冻死的现象。
另外,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采食量少,对温度的要求为敏感,因此仔猪阶段的最适温度要高于其他阶段,通常产房的温度要适当的高一些,并且可通过将圈舍的温度提高2-3℃的方式来缓解断奶应激。
其他阶段的猪虽然对低温的反应不像仔猪那么敏感,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肉料比下降,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和增重,造成饲料的浪费,还易诱发多种疾病。
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猪群产生热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
猪舍内温度的高低与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根据这一情况调控好猪舍的温度。
对于仔猪来说来做好保温的工作,防止舍内温度过低,影响健康和生长。
对于成年猪则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可在夏季增加通风力度,加快热量的散失,通过向猪体喷水、猪舍冲水的方式降低温度,还可安装一些降温设施,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种猪的生产性能;在寒冷季节,则要做好防寒的工作,可有效减少饲料的浪费。
尤其是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可在舍内安装增温设施,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等方式提高舍温。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猪舍内的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80%,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较小,但是和不适宜的温度相结合则会对猪群产生极大的影响。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由于畜舍常年温暖潮湿,高密度饲养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影响了养殖场本身的效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养环境控制1、配制氮基酸平衡日粮。
实行阶段饲养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随着畜禽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减少,脂肪组织液积增加,这样所需日粮的营养浓度逐步降低。
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
如将粗蛋白含量从18%降到15%,即可将氮的排出量降低25%。
而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所产生。
因此,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配制饲料,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也可从根本上改善猪舍环境。
2、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如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等,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粪臭素等含量减少。
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猪舍内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舍内部环境的控制1、湿度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5%。
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在50%-80%的环境下,适合猪只生长。
为防止湿度过高,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应少用或不用大量水洗猪圈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降低舍内湿度。
2、温度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肉猪在17℃-30℃时生长最快,料肉比最低;怀孕母猪为22℃-25℃;而仔猪则为28℃,1周龄以内的仔猪更高,为30℃。
因此,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
同时寒冷仔猪黄、自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而当气温高于35℃,个别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
而在畜牧业中,规模养殖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
规模猪场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对于生猪生产和养殖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规模猪场环境参数1.温度温度是影响猪舍内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冬季,应保持舍内温度在16-22℃之间;夏季则应保持在25-3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生猪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而言,舍内湿度应保持在50%-70%之间。
3.通风通风是指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并将污浊空气排出去的过程。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降低猪舍内各种病菌的传播和繁殖,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
4.光照光照是指舍内光线的强度和时间。
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生猪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生产效益。
三、规模猪场环境管理1.保持清洁卫生保持舍内清洁卫生是规模猪场环境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清理、消毒和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和扩散,保证生猪健康。
2.控制噪音噪音对于人类有害,对于动物同样不利。
过高的噪音会引起生猪压力反应,影响其正常饮食、睡眠等行为习惯。
因此,在规模猪场中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噪音。
3.合理喂养合理喂养是保证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喂养方面应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品种、体重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方喂养,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4.疾病预防和控制规模猪场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传染性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应该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定期检查、隔离治疗、加强消毒等。
5.人员管理规模猪场中的人员管理也是环境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和管理。
四、结论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对于生产效益和生猪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猪舍内的空气应该保持清新,避免过高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这可以通过定期通风和清洁来实现。
其次,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猪舍内的温度需要根据猪只的年龄和季节进行调节,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三,湿度也是需要控制的要素之一。
过高的湿度会增加猪只患病的风险,特别是在暖湿的环境中。
因此,猪舍内的湿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风是猪场环境控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最后,照明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适当的照明可以影响猪只的行为和生长,对于繁殖母猪来说,光照的控制也会影响它们的发情和生殖周期。
综上所述,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猪只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在猪场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并合理调控这些要素,以确保猪只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猪的养殖环境控制技术
猪的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猪的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增加养殖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环境控制可以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和适宜的养殖环境,使猪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效益。
1. 温度控制:猪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其食欲和生长发育。
因此,建立适宜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在猪舍内,可以设置恒温设备,如加热灯或空调系统,以保持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此外,保持猪舍的良好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避免过高温度和湿度导致的热应激和疾病发生。
2. 空气质量控制:猪舍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猪产生的排泄物和新鲜饲料会释放出氨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因此,合理的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排出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和良好的质量。
此外,对猪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3. 光照控制:光照对猪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猪的食欲、改善消化吸收以及提高免疫力。
为了满足猪的光照需求,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种类选择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例如,在幼猪阶段可以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而在后期繁殖母猪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光照来调整其产仔周期。
4. 噪音控制:过高的噪音对猪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音会引起猪的厌食、神经紧张和生长发育不良。
因此,在猪舍内应该采取措施来降低噪音水平,例如安装吸音材料和减少机械设备的噪音产生。
此外,规划合理的猪舍布局也能够减少猪之间的互相干扰,减少噪音的传播。
5. 水质控制:合适的饮水水质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饮水量和水分摄入,进而影响其消化吸收和免疫能力。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猪舍内的饮水水质,确保其符合健康标准。
此外,确保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也是水质控制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猪的养殖环境控制技术是确保猪健康和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论文导读:养猪场内应分成生产区、管理区、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场等若干小区。
避免应激和减少疫病感染机会。
粪便、污水、病尸全部在生产场区外进行无害化处理。
必须采取驱虫、免疫消毒等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免疫消毒,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关键词:养猪场,应激,无害化处理,免疫消毒生产环境对猪群生产性能、猪群抵抗力有重要影响。
猪群的生产环境主要包括猪舍内外环境和猪群机体内环境两个部分。
1、舍外环境控制1.1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在猪场建设上必须首先做到统筹规划,选址科学,选择无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水电路“三通”的场地建设猪场。
猪场周围须安静,远离生活区、交通要道、厂矿区、屠宰场和交易市场,避免相互影响。
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技术力量、营销能力和场区周边生态环境容纳污物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建场规模。
1.2按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进行场房建设养猪场内应分成生产区、管理区、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场等若干小区;生产区可分成饲料库、母猪舍、苗猪舍、产仔舍、青年猪舍、育肥舍、公猪舍等更小区域,各猪舍间隔30米以上,减少成猪对幼猪的影响,避免应激和减少疫病感染机会。
场房建设和防病设施应同时建设,兽医室、尸体处理场、粪污处理场、隔离舍都要完备,且与生产区、饲料厂有较远距离,一般放在生产区下坡下风向。
粪便、污水、病尸全部在生产场区外进行无害化处理。
论文检测,免疫消毒。
1.3场区环境绿化美化在猪场内舍外种植一些树木、藤蔓植物等,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降温除尘除臭,可以有效改善场区的小气候。
南瓜、葫芦、葡萄等藤蔓植物攀爬猪舍顶部,可在酷暑降舍温,南瓜、葫芦等多汁饲料能补充日粮中维生素的不足,提高猪群食欲。
1.4粪污废弃物处理病死猪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猪群粪尿彻底清扫出猪舍后,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
一般在围墙外建设沼气池,粪污发酵处理,沼气作场区供能,沼液、沼渣作植物施肥,沼气设施与供能设施常配套建设使用。
猪场环境控制的饲养管理配套措施
猪场环境控制的饲养管理配套措施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粪污大量的无序排放和处理利用不当造成的。
运用开源节流之思想,一方面尽量减少养殖粪污的排出(产生)量,另一方面积极负责地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是有效控制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
一、猪场合理规划布局在建场时总体设计合理,其建筑物的规划布局就合理。
对规划布局不合理的猪场一定要进行改造,使其布局尽量合理,如功能分区要合理,净、污道应分开,排水要合理通畅等。
这是场区环境好的根本保证。
同时,根据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新建猪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猪场既不污染周围环境,也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
二、降低或减少污物排放量降低或减少养猪场粪污排放量是最节约成本、效果也最好的一种环境控制措施,是解决养猪场污染的根本出路。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改变料型,采用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减少干物质排泄。
还应注意管理操作,减少粉尘的产生。
2.添加高效添加剂或饲喂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合理降低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量,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
如可以适当降低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而添加合成氨基酸或选择高消化率的饲料,减少氮排放。
3.添加促进生猪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添加剂,提高畜禽对饲料(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沉积率),来减少养殖污物的排出量。
如添加植酸酶,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放;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消毒剂,可避免微量元素超标排放;也可以使用除臭的生物制剂、药物等除臭剂,通过混入饲料食入或喷撒在粪便上,减少污浊空气的产生量。
4.大力推广高效环保型添加剂,如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
三、其他综合措施要真正控制好猪场环境、减少粪水污染,还需要采取其他一些配套措施。
如积极提升畜牧业的科技含量,采取更为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不断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力度;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性和行业法规建设,对只顾(能)养殖赚钱而不(没能力)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的单位应坚决予以治理等。
养猪场的三大注意事项
养猪场的三大注意事项养猪场的三大注意事项是:猪舍环境的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
首先是猪舍环境的管理。
一个良好的猪舍环境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
首先,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以减少传染疾病的发生。
其次,猪舍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疾病的滋生,而清洁的环境能够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另外,猪舍的温度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食欲和生长发育。
其次是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给、饲喂技术和饮水管理。
饲料供给是猪饲养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饲料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以及性别来配制,并且要保证饲料的品质和新鲜度。
饲喂技术也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要素,猪的饲喂应定时定量,防止过度饲喂或饿饥。
此外,定期清理饲喂设备,确保其干净卫生。
饮水管理也是饲养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稳定的饮水供给能够促进猪的饮食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也预防了猪因缺水而引发的不良健康状况。
最后是疾病预防与控制。
疾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的问题,其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养猪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卫生干净,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清除危害疾病传播的垃圾和死亡猪只。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免疫计划,及时给猪注射疫苗,并做好疫苗的保管和使用,以增强猪的免疫力。
另外,养猪场要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此外,饲养时要做好隔离管理,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引入疾病。
总之,养猪场的三大注意事项是猪舍环境的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最大化。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以达到最好的养猪效果。
浅谈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措施
和 布 局 建 筑 物 。 好 基 础 设 施 设 搞
燥 墙体 设 计 主 要 考 虑厚 度 . 墙 体 厚 外
度 一 般 为 3 m, 墙 主休 多 为2 m, 7c 内 4c 墙 表 面 要 便 于清 洗 和 消 毒 。对 产房 和
备建设 11 科 学 规 划 和 决 策 .
式、 双列 式 猪 舍 的 外 围护 结 构 包 括 地 面 、 、 窗、 墙 门 屋顶 , 是 维 护 猪 舍 的 小 它
流行 是 病 因 、 境 、 群 三者 相 互 作 用 环 猪 引起 的 . 因此 防控 猪 病 必 须 控 制 环境 . 提高 猪 群 健 康水 平 人 手 .而 为 猪 群 创 造安 逸 、 适 、 保 有 福 利 的生 长 环 境 舒 环 是 提 高 猪 群 自身 抵 抗 力 和 保 持 快 速 健
和技术基 础来进行养 猪场规 划布局 。
养 猪 场 建设 规 模 要 适 度 .不 是 越 大越
统 、 区绿 化等 。 排 各 功 能 区 的位 置 场 安
及 每种 建 筑 物 和设 施 的朝 向位 置 。一
夏 季 向舍 内传 热 也 多 不 利 于 冬 季 保
温 和夏 季 防 暑 窗 户 大 小 数 量 形状 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生 产 指 导 6
L E T c N oU T ID ST YN .6 f s 0 KA DP L RY N U R 02 7 v
浅谈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措施
李 敬 1 陈和 平2
料 、 群 转 动 的通 道 , 道 用 于 运 粪 , 猪 污
死 猪 等污 物 粪 便 污 水 病尸 等全 部 在
1
科 学 规 划 和 决 策 ,精 心 选 址
谈猪场内外环境控制的关键技术
. 猪场内猪群因争食而撕咬的现象经常发生,弱小的猪有时被咬的遍体 伤,在 下 次饲喂 时就 不敢 再去 吃食 ,这 样严 重影 响猪群 的整体 生长发 育和
'T S IO 【 . IEY 一鬟 VALLC N f L 科技创新论坛】
谈 猪 场 内外 环 境 控 制 的 关 键 技 术
杨 光 勇
( 口市 畜禽 改 良站 周 河南 周口 460) 6 0 0
中圈分类号 :s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7 —7 9 2 1 )1 1 14 1 8 6 1 5 7( 0 0 0 0 9 一O
猪舍 内 的适宜湿 度是 6—0 。虽 说猪 群对舍 内湿 度 的要 求没 有对温 度 5 7%
12 1猪 场绿 化既 可以减 轻空气 污染 ,也 可 以净化场 区 空气 。猪 舍排 ..
要求 那 么高 ,但湿 度过 高或 过低 对猪 群 的健康 都是 不利 的 因此 当湿度 过
高时 ,应及 时通风 换气 :过低 时 ,放 一 台湿 度调 节仪或 在地 上洒些水 。
2 4 新鲜 空气
由于猪舍 容积 相对较 小 而密 闭,舍 内蓄积 了大量 的二氧化 碳 、氨气 、
硫 化氢 和尘 埃等 。舍 内有 害气 体含 量长 时 间过高 时 ,猪 极 易感染 呼 吸道疾
止人 畜任 意往来 而 引起 的疫病传 播 ,含水 分 大 的树 木起 防风 隔 离作用 ,有 利于 防火 。 13科 学规 划、合 理布局 . 猪场 内的生 产区 、饲养 管理 区 、生活 区、 隔离区 等应严 格分 开 ,而且
猪 场 的经济 效益 。为此在 转群 时 ,应尽 可能 的让 大小 、体 重相近 的猪 在一 起 ,并 在猪 体上 喷洒 酒精 或来 苏儿 等药 物 ,防止 不 同窝 ( )的猪在 一起 圈 而 发生撕 咬 。同时每 个圈舍 应根据 大小 放猪 ,一般情 况下是 一个 1—52 2 1m 的
关于猪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三篇(推荐)
关于猪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三篇(推荐)篇一一、场里大环境存在问题1,场里堆粪太多,污染较大,病原增多,各种疫病难以控制。
改进:全场内猪粪全部拖走,新收猪粪及时清理。
2,排污排水沟渠不太通畅,下大雨容易淤积漫圈,高湿环境,猪只发病率增加。
改进:修缮场内排污排水沟渠。
二、母猪种群存在的问题1,高胎龄母猪过多,带来的问题:①产程长、难产,需需助产,治疗成本加大,加大工作量。
②产仔少,影响整体生产成绩,每头仔猪成本加大。
③无乳,断奶仔猪小,影响保育成活率。
④亏钱,生产成绩低下,影响整体效益。
改进:加大母猪更新力度,及时淘汰生产成绩低的母猪。
(国外母猪年更新率可达到45%,国内一般30%以下)2,母猪存栏过多,猪场超负荷运转所带来的问题①母猪需提前断奶,子宫未完全恢复,影响下胎配种,进而影响下胎产仔数。
仔猪断奶重小,保育阶段无法保证正常的成活率。
②③加大疾病风险。
④加大料肉比。
⑤加大工作强度。
⑥影响整体生产成绩。
改进:淘汰生产成绩差的母猪,然后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引进后备母猪,也可以引进纯种,根据需要自行繁育二元,争取做到母猪产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3,产房高温高湿所带来的问题①高温导致母猪产程长、难产,需助产,感染风险大。
②高温让母猪产后热、慢食、胎衣不下、子宫蓄脓、影响下胎配种。
③容易造成母猪无乳,影响仔猪断奶重。
④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例如链球菌、大肠杆菌。
⑤高湿环境母猪容易得风湿性关节炎,瘫痪母猪数量增加。
⑥高湿环境仔猪黄白痢增加。
改进:①更换定位栏料槽。
更换水龙头以及水嘴位置。
②4,引进的后备母(公)猪,都存在原始病------湿咳,多次投药保健治疗没有效果,致使场内病源增加。
改进:①引种关要严格把关,有明显病症猪只一律不要。
②引进纯种,自行繁育二元,减少病源。
三、保育猪群1、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断奶仔猪腹泻、链球菌型脑膜炎等患病猪只明显增加,死亡率明显增加2、断奶提前,仔猪断奶重小,保育饲养员只要健康、大的猪只,加大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3、用药成本增加,料肉比高改进:①改善保育栏舍,修建圈舍。
养猪生产环境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3 空 气质 量控 制 .
应合理设计清粪排水 系统 ,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量。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 、 药物等除臭剂 , 通过混人 饲料食入或喷撒在粪便上 , 减少污浊空气的产生量 。 还应 注意 管理操作 , 减少 粉尘 的产 生 。 还应做到合理通风 , 排除水气 和潮湿空气 , 尤其 是冬季尽量通风 。有 时高湿度的潮湿空气对猪 的影 响比低温还严重 ,但通风不能使猪舍低于生产临界 温度 ( 年猪舍 ≥Oc、 成 c 产房 和仔 培舍 ≥l℃ ) 5 。通风 是改善舍 内小气候状况的重要措施 ,养猪场应高度 重 视 。还 要定 期进 行 消毒 、 化 空气 环境 , 净 消灭 或减
2 环境治理措施
21 高 温 情 况 下 的 治理 .
由于高温引起采食量下降 , 产热增加。因此 , 必 须根据采食量减少情况 , 相应提高 日 粮浓度 , 特别是
能量和维生素水平 , 对预防应激有一定效果。但高温 时, 维生素 A 维生素 D 维生素 E及某些 B族维生 、 、
素易被破坏 , 故增加 日 粮维生素含量时 , 还应考虑此 因素 。在高温情况下 , 猪以蒸发水分散热为主。保证 充足而清凉的饮水 , 是有效的防暑措施之~。在不采 用 自动饮水器时, 应勤清刷水槽 , 勤换水。 组群过大和饲养密度过高 , 均可加重热应激 。因 此, 在可能情况下, 夏季应适 当减少饲养密度。 在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上 , 应采取早晚喂饲 , 还应
由于冬 夜 漫长 而寒 冷 ,饲 喂 时 间安 排 应提前 早 饲 和 延后 晚饲 , 或增加 夜 饲 。加 强猪 舍 门窗 管理 , 加 设 门斗或 门帘 , 防止 孔洞 和缝 隙形成 贼风 。
夏季高温 、 高湿、 通风不足 , 冬季温度偏低 、 湿度
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农村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要点一、养猪场环境控制的目的农村养猪场之所以需要环境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
环境控制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养猪场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及光照等环境参数,减少或消除猪只受到的环境应激,提高猪只的舒适度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提高繁殖效益和肉质品质的目的。
二、养猪场环境控制的技术要点1、通风系统通风是同步调控空气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气体成分的重要方法。
在养猪场内,猪只的呼吸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氨气和微粒子,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形成密闭状态的猪舍,使室内的空气污染达到很高的水平,导致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增加,影响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为此,养猪场应设立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设置窗口和开口等地方形成气流,使室内和室外的气体实现交换,消除室内凝结水和异味。
机械通风建立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养猪场的具体情况,在必要时进行动态调节。
2、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猪只生长和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养猪业生产中,常常遇到寒冷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而猪只的生长和发育需要相对稳定的适宜温度环境。
对于婴幼猪而言,适宜生长的温度应该在28℃左右;对于育肥时期的猪只,适宜生长的温度应该在22~26℃之间,同时注意避免因急剧变化引起的环境应激和疾病。
为达到适温的效果,养猪场应尽可能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并及时适当地调节冬季或夏季的温度,以便为猪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在调节温度时,可以采用地暖、太阳能、空气换热器等方法。
3、湿度控制湿度是指单位空气中所含水分的含量,它与温度一样会影响猪只健康和生长。
在猪只舍内湿度过大时,易引起猪只呼吸道疾病、提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并且会增加猪只的热应激和食欲下降等现象。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养猪场可以采用空气换气和降温技术。
适当开窗通风、喷水、冷风机降温等方法都可以起到减轻猪只热应激和降低湿度的作用。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成为了猪养殖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环境控制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猪场的养殖效益和猪肉的品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猪的健康,规模化猪场在环境控制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温度控制、光照管理、噪音控制和污水处理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一、空气质量在规模化猪场的养殖过程中,大量的猪只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这些都是污染空气的源头。
因此,规模化猪场的空气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有效的将污浊的空气排出。
此外,应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尿液,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臭气的产生。
另外,在规模化猪场的建设过程中,应提高猪舍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污染气体的进入。
在此基础上,规模化猪场还可以通过设置空气净化系统来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粪便和尿液所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二、温度控制猪的生长和健康福利与温度的控制密切相关。
高温会导致猪出现厌食、呼吸急促、发热等情况,而低温则会抑制猪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在规模化猪场中,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确保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首先可以设置恒温设备,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气候变化来调整恒温设备的工作温度,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其次,要保证猪舍内通风良好,不仅可以排出粪便和尿液产生的有害气体,还可以通过通风来调节室内的温度。
此外,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的方式来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
三、光照管理光照对猪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应合理规划猪舍的采光系统,提供充足的光照时间。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猪的食欲,增强猪的活力,提高猪的免疫力。
在规模化猪场中,可以通过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组合来实现光照的管理。
可以设置自动开关的光照设备,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光照时间,也可以通过设置遮光布等来调节猪舍的光照强度。
当前养猪业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 中 国畜 牧 业
当 前养猪 业 的主要 环 境 问题分 析
文 l 刊记者 栗柱 本
当 前 ,我 国 养 猪 业 正 处 于 由传 统 庭 院 养 猪 4—6 米 厚 的 聚 乙 烯 薄 膜 ), 以 防 止 墙 壁 内 部 毫 向 现 代 规 模 化 养 猪 生 产 转 变 过 程 中 , 由 于 对 环 出现 冷凝 水 。 境 控 制 重 视 不 够 ,导 致 养 猪 业 内 外 环 境 日益 恶 在 猪 舍 周 围应 铺 设 碎 石 , 以防 鼠类 打洞 进 入 化 ,仔 猪 死 亡 率 高 达 2 %以 上 ,已 成 为 制 约 我 猪 舍 ,并 设 置毒饵 和捕 鼠器 以控 制 鼠类数 量 。 O 国 养 猪 业 发 展 的重 要 因素 。 养 猪 场 环 境 恶 劣 , 二 、温 湿 度控 制 不 但 会 造 成 疾 病 流 行 、生 产 水 平 下 降 ,还 会 引 夏 季 猪 舍 降 温 主 要 通 过 “ 风 +湿 帘 ” 的 通 发 食 品 安 全 问 题 ,从 而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巨 大 经 济 方 式 进 行 , 以免 发 生 热 应 激 ,必 要 时 还 要 对 猪
损失。
只进行 喷水淋浴 。冬 季给保 育仔猪 补充 加热需
针 对 猪 只死 亡率 高 和 养 猪 业 的 环境 控 制 技 术 要 额 外 的 加 热 器 , 小 型 猪 舍 中 主 要 使 用 两 种
问题 ,近 日各方在北京举办 的 “ 当前国内养猪环 类 型 的加 热 器 :一 是 辐 射 加 热 型 加 热 器 ,如 加
境 控 制 主要 措 施 座 谈会 ”上 展 开 研 讨 ,提 出应 从 热 灯 、 红 外 和催 化 加 热 器 ,可 保 持 猪 舍 设 施 和 改善养猪环境人手 ,保证猪只健康生长 ,从而提 地 板 表 面 温 暖 ;二 是 空 间加 热 型 加 热 器 , 如 悬 升 猪 场 生产 效 益 ,促进 养猪 业 健 康 发 展 ,保 障终 挂 式 燃 气 炉 或 电对 流 加 热 器 ,在 舍 外 温 度 较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核心提示: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冬季采用密闭猪舍养猪的专业户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猪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由于有些专业户忽视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
1、通风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
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生产中应在每天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通风半小时左右。
也可在猪舍墙上设排气扇,以便随时快速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
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不可引起贼风或把舍内温度降的太低,引起猪关节炎、感冒、肺炎等疾病。
2、光照充足而又合理的光照能保证猪的健康生长,这对种猪十分重要。
因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骨骼的发育,特别对哺乳母猪的奶瘫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饮水水对养猪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冬季饮水约为猪采食风干料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
要供给猪充足清洁的饮水,可在猪舍内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也可在饲喂后在食槽中加温水。
但不能用过稀的饲料代替饮水。
因为饲喂过稀的饲料会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减弱咀嚼功能、减少采食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4、温度猪最适宜的温度是8~20℃,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生长发育。
要保持猪舍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在冬季应注意作好保暖工作。
猪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遮盖,条件允许时,可用塑料薄膜盖严猪舍,有利于提高舍温,增加光照,还可在猪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也可在天棚顶上加稻壳、锯末等作防寒层;地面挖半米深的坑,铺垫软草让小猪钻到里面去保暖。
5、湿度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猪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猪更加寒冷,并引发湿疹等疾病。
为防猪舍潮湿,圈舍应勤换干土和垫草,训练猪定点排粪尿,确保猪卧的地方清洁干燥。
生产中可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6、应激冬季气候寒冷,猪对应激的反应十分敏感。
如遇应激,就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加。
因此,要保持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猪舍,堵塞猪舍内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药饵以消灭老鼠,防止猫、犬、鼠等进入猪舍,严禁在猪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猪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防止猪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7、密度增加饲养密度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一般冬季可比平时增加猪数的1/3到1/2,让猪一头挨一头睡,相互以体温取暖。
因为猪多,放热就多,舍温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8、饲喂喂生干料,可以防止严冬喂湿料的冻结现象,使猪随时自由采食,以保证每头猪都能吃饱吃好。
可在猪食槽或猪舍内留出部分水泥地面向上撒干料,每天饲喂3次,以槽内稍剩食为宜。
降低猪场臭气的饲料策略臭气为养猪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之道,改变饲料可能成为一种比较容易,合乎成本而有效的方法。
一、使用氨基酸平衡饲料以使用性玉米—大豆粕饲料喂肉猪,若将饲料粗蛋白质含量13%降低至10%,而额外添加四种合成氨基酸(赖氨酸、甲硫氨酸、羟丁氨酸以及色氨酸),其效果最好。
这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料跟标准饲料比较,在新鲜的和贮存的猪粪中,可降低氮和氨气排出量分别为28%和43%,而挥发性脂肪酸则降低50%。
二、添加维生素和寡糖这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料分别添加5%纤维素和2%寡糖,与标准化饲料比较,饲料中添加5%纤维素所产生的猪粪中氨气减少68%;在贮存的猪粪中降低总氮素35%,但氨态氮则降低73%。
饲料中添加2%的寡糖,可降低总氮素55%,氨态氮可降低62%。
饲料中同时添加纤维素与寡糖,则可降低贮存的猪粪中挥发性脂肪酸。
三、使用氧化铜和氯化铁使用合成氨基酸和减少实际猪只饲料中含硫矿物质如硫酸铜和硫酸铁,可降低含硫臭气。
研究人员以氧化铜和氯化铁取代大部分矿物质硫酸盐。
试验结果显示,降低粗蛋白质而添加必需氨基酸在新鲜猪粪中氨态氮可减少45%,在青贮的猪粪中亦有同样的反应。
不同的粗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中,大部分矿物质硫酸盐被取代时,可降低挥发性含硫化合物49%。
使用低粗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和氧化铜、氯化铁的饲料,可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标准化饲料比较可降低含硫化合物63%。
责任编辑:马娜冬春季猪舍注意除湿防潮核心提示:冬春季猪舍“低温、高湿”是养猪的大忌,是冬春季生猪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
因此,寒冷潮湿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要在切实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湿度。
创建高燥环境猪舍要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排水、防风和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同时要选用防潮材料,力求地面干燥不返潮;并经常疏通圈舍外四周的排水沟系,做到平时无积水,雨停水即干。
加强保温管理猪舍低温是湿害的帮凶,极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
猪舍如有贼风侵入,地面渍水结冻,不但容易冻伤,而且会引发疾病。
因此,入冬后要及早维修好圈舍,堵塞洞口,防止冷风侵入。
做好通风换气猪舍除潮防湿有效的方法是通风,即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带走舍内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另一方面排出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
但冬春气温低,要注意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0.2米,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及时清除粪尿猪排泄粪尿是造成猪舍高湿和空气不良的重要原因,故应及时湾扫猪粪尿水,确保栏干舍燥。
最好让猪养成定时到舍外排便的习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舍内湿度。
喂暖料换垫草冬春季要选择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让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这样也具有降低舍内和地面湿度的作用。
同时注意勤换垫草,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和被粪尿污染。
一般每两三天换1次干净垫草,通过更换垫草随时带走水分和污物,使垫草经常保持干燥、卫生,从而达到除湿保暖目的。
降低饲养密度猪密集饲养,有利于舍内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又会增大舍内湿度。
故入冬后要兼顾保温与降湿的关系,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育肥猪冬季占栏舍0.8平方米。
辅助吸湿防潮冬春季猪喜欢温暖干燥,惧怕阴冷潮湿。
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等。
因此,要采取辅助措施,如经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及时吸附地面水分,吸收空气中臭气、杀灭细菌,抑制各种病菌的滋生。
早防胃肠疾病由细菌、病毒引发的猪白痢、胃肠炎等也会加大地面的湿度和空气的污染。
应抓住猪胃肠病的易感阶段,搞好早期用药预防,使其少发病或不发病,以控制因此而造成的地面潮湿和空气污染,优化圈舍小环境。
冬天猪舍“保暖”了吗?温馨提示:据中国天气预报网显示,未来三天天气预报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有大到暴雪南方大部将经历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请大家检查猪舍保暖设备,做好防寒措施。
受东移冷空气影响,今明两天,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北部将先后降温6-10℃,局地12℃以上;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还将会出现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天气;未来24小时,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有大雪(5~9毫米),其中,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5毫米)。
11日夜间起,另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未来三天,我南方大部地区将经历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其中,云南中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贵州南部、江南大部、江淮南部和东部等地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具体预报如下:今天14时至20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河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有大到暴雪;四川盆地南部、云南、贵州、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云南西南部局地大雨。
今天14时至明天14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河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有大到暴雪;四川盆地南部、云南、贵州、江南中南部、广西、广东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云南西南部局地有大雨。
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内蒙古中部、甘肃东北部、宁夏、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渤海、黄海中北部有7~8级、阵风9级西北风;黄海南部有6~7级西北风。
一、养殖户常用的保暖设备:冬季南北气温不同,各地猪场规模大小不同,因此猪舍保暖增温的措施也不一样,请看下面的养殖户投票:图1网友猪e网论坛投票(11人参与投票)图2猪友圈投票(13人参与投票)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养殖户以塑料大棚保温的占26.32%,地暖占21.05%,暖气占15.79%,煤炉占10.53%,火墙占10.53%,蜂窝煤炉占5.26%,电空调占5.26%,地炕占5.26%。
如图2所示:养殖户除了以上选项舍内保温的占40%,塑料大棚占27%,地暖、地炕、煤炉、暖气、电空调各占7%。
二、各保暖设备应注意的问题:1、炉烟:这在使用煤炉、蜂窝煤炉或火墙时经常出现的现象,特别在生火时经常使舍内乌烟瘴气,在密度相对较大的猪舍,使空气质量明显变差,不利于猪的健康;特别是一些猪场煤炉或蜂窝煤炉不装烟筒,还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因猪对一氧化碳的耐受性较人强,往往造成慢性中毒而不被发现;所以使用煤炉或蜂窝煤炉时,必须安装烟筒。
2、失火:取暖引起失火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木制结构的猪舍,必须使烟筒远离易燃物;同时在取暖季节,要安排人员夜间值班,以防事故出现。
3、塑料棚的湿度:塑料大棚在冬季最容易出现湿度过大,是因为猪舍潮气无法排出的缘故;所以使用塑料大棚时,应该在棚顶预留出通气孔;为防止通气孔热量散失过多,可考虑晚上在通气孔上用草帘盖上,既不影响通气,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建塑料大棚时,如果设计成可方便揭盖草帘形式,晚上将草帘盖上,白天揭开,更有利于猪群生产。
4、暖气和热风炉的水循环:暖气和热风炉水循环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循环受阻,热水将不能输送到位,不能起到取暖的作用;另一个现象是由于设计不周,暖气管道供热不均匀,部分区域很热,部分区域却不热,造成猪舍温度不均匀。
5、畜禽空调的合理使用:畜禽空调不像电空调那样质量可靠,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懂使用或维修方法,往往造成无法使用的情况;有时需要人为控制,失去空调的作用;有时却是人们不敢使用;所以在购买畜禽空调时,必须把使用说明书保管好,最好是由老板直接保管,一般出现小问题,可以参照说明书去调整;这种现象在更换饲养员或电工时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