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合集下载

祖传面瘫牵正膏秘方

祖传面瘫牵正膏秘方

祖传面瘫牵正膏秘方很久以前,在我们当地有一个老太太什么也不干,就靠祖上传下来一张秘方够吃够喝,衣食无忧生活的很是富足,自己就在想为什么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为什么还赶不上一张流传了百年的黄纸呢,那是不甘心啊,但也没办法,直到后来才把里面的真正的含义想明白,一张流传百年的秘方那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里面包含了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医博大无畏的理论和验证的结合,其实任何一张秘方的存在都有他生存的价值所在,所以自己就很是喜欢去找些秘方的东西,秘方就是传承有序密不见人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让人遇到的,于是自己就在想为什么不去换种思维去寻找呢,有时候换一种方法去理解,往往会有让人以外的惊喜,我寻找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我们都知道文革的时候,很多的秘方都在那次的运动中消失了,也有很多的好东西都被人们偷偷的藏起来了,一直等到一个国家的重新认识和认知的时刻,那些被封闭在某个角落的秘方,在中医世家的交流与提高的研讨会上,被整理被发掘被记载,短短的几年功夫用沉寂在个别医生的手里,化作一张祖传的秘密方子,救治传承提高名气树立口碑现在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张秘方让一代生存的我们变得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张秘方,这张秘方本来是山东省广饶县赵金亮的祖传秘方,就是在一次的交流学术会上被人们所记录的,这是一张专门治疗面瘫的方子,自己运用了很多年效果很是不错,今天忍痛割爱拿来送给广大的朋友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荆芥防风生地全蝎各18克当归30克血余炭60克蓖麻仁240克蜈蚣4条马钱子3个章丹500克香油100克以上炼油下丹,做成膏药,摊到10-15公分的膏药纸上,贴于患处7天换次药,一般一次就可以治愈,厉害的可以多用几次,临床统计总有效为百分之百,此方无偿奉献给大家,希望你也能看到不错的效果。

闭经的处方当归24,川芎15,白芍15,茯苓12,白术12,泽且12,柴胡6,枳壳10,甘草6,香附15,陈皮10,丹皮10,栀子10,熟地30,杞子30,土茯苓15.继发性闭经,生活压力重,烦事多并休息不好,其它妇科病反复攻击而至的月经不来,一般感觉身体很好而又无怀孕的闭经,即可试三,五剂。

针灸治疗面瘫 快来摆脱面瘫脸的折磨

针灸治疗面瘫 快来摆脱面瘫脸的折磨

针灸治疗面瘫快来摆脱面瘫脸的折磨我们常常会在弹幕上看到有人吐槽某某面瘫、耍酷等等。

其实,这不仅是电视剧里扮演者才会出现的问题,现实中也有很多真正面瘫的人。

面瘫患者一般都是面部表情机群出现障碍,使得面部无法出现任何表情,连基本的闭眼都难以完成。

而针对面瘫患者,中医学里的针灸对面瘫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就来看看针灸治疗面瘫是如何实现的。

面瘫是怎么引起的想知道针灸是如何治疗面瘫的,前提必先要知道面瘫是如何造成的,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而面瘫的造成主要是由于感染、创伤性、医源性、特发性面瘫、中毒以及神经源性这六部分因素所致。

其中医源性是指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造成的;而神经源性则是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针灸治疗面瘫1、初期风邪客络初期主要以祛风通络和疏条经筋。

因此取针点至翳风、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合谷等穴位处,每次留针的时候大约为20~3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针灸。

不过要记住,如果属于风寒者则加风池穴,如果是风热者则家曲池穴。

2、中期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通络。

在初期的基础上加气海、足三里。

此期配合电针,气海、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3、后期虚中夹实重在养血通络。

在初期的基础上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

此期亦配合电针,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一般的针灸治疗面瘫都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其中中、后期可在患侧面部和额部行闪罐法,三期均可配合按摩治疗。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面部的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

面瘫急性期即一周之内,针灸均不宜使用。

属风热者不宜用灸法。

上述便是针灸治疗面瘫的三部曲。

当然,对于不同的面瘫患者,所选择的针灸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只有针对个人情况进行针灸才可以更好地治疗面瘫。

除了针灸治疗外,想要彻底治好面瘫,也要做好食物上的辅助功能,比如多食用排骨、胡萝卜、海带等含钙物质。

关于针灸治疗面瘫的知识便先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中医针灸治疗面瘫【概说】面瘫是一侧或两面颊筋肉纵缓不收的一种病症。

由于外观显现口眼斜,所以中医叫“口眼斜”。

本病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由于它为针灸临床常见,所以接诊的面瘫病人多是用其它方法无效才来求治于针灸,其证型较多,诊治又较为复杂,故将本病设为专章来交流。

《灵枢·经筋》篇记载:“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

“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耳前。

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颊移口;有热则筋弛,不胜收故僻。

”对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地作了记述。

《医部全录》云:“凡半身不遂者,多属于阳明经病。

”明确指出无半身不遂单见口眼斜者,乃阳明经之僻。

从经脉的循行和经筋的要布来看,本病多位于手阳明、足少阳、阳明之经脉及经筋。

其病因除风寒外袭多见外,还有肝胆火逆,阳明热盛及热胜风动等。

均与以上三经有关。

因此,临床多取此三经有关腧穴施治。

本病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

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病和脑肿瘤所引起。

本篇主要论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所致的面瘫。

外伤性面瘫也在其内。

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变化和转归,而归纳有内寒阻络、风热侵袭、阳明热盛、热胜风动、肝胆火逆、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以及瘀血阻络等证型。

我们就上述风个证型进行来讨论交流。

【辩证施治】面瘫一般起病突然,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或两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鼓颊、皱眉、蹙额、露齿等动作,眼睑不能闭合,迎风流泪,额纹消失,病侧肌张力减低,口角,被牵向健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因口轮匝肌和颊肌瘫痪,所以说话漏风,不会吹气,口角流涎,进食常嵌在齿颊之间。

少数病人初起时同侧耳内、耳后及面部先有轻度疼痛(或热痛),多见于面神经炎;严重时还可以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或听觉过敏等。

或病程延长,恢复较慢,患侧面肌痉挛而嘴角反向向病侧,称为“倒错现象”,并有肌肉跳动,面部牵板不舒的感觉。

中医治面瘫(“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医治面瘫(“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医治面瘫(“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生本病。

笔者自拟“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15剂即可治愈。

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

“三白五虫汤”选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祛风通络,加快经络气血运行;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

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中医针法治面瘫——解痉挛,祛痰湿(内附面部常用穴)

中医针法治面瘫——解痉挛,祛痰湿(内附面部常用穴)

中医针法治面瘫——解痉挛,祛痰湿(内附面部常用穴)病案患者男,50余岁,企业家,身躯凛凛,孔武有力,性情豪迈。

1年前因夏日贪凉吹空调致面瘫,遗留左侧面肌痉挛。

彼时面肌抽搐一分钟数十次,苦不堪言,辗转多地治疗,效果不明显。

正值休假回家,遂邀余针灸治疗。

问及痉挛诱因与情绪关系不大,双侧皮温、汗出、敏感度大致相同,舌淡胖苔白腻边齿痕。

彼时年幼,尚不懂金木水火土九宫八卦等辨证之术,只得求索于解剖知识。

既然是面神经支配区域所在,于是取银针数枚,针法施以抑制法,哐哐哐扎入风池、下关、迎香等穴,并不失中医特色地取足阳明胃经腧穴丰隆等穴健脾化湿,祛除痰浊。

留针50分钟,起针后症状几无变化,患者便宽慰我说“不打紧”,我大手一挥,说:“过几天再看看!”第三天来电,症状减轻一半。

第五天来电,症无。

一年后于其处喝茶,亦无复发。

番外:又一日同坐,中途离座处理事务,不久归来,面露痛苦,原来是与人使力,扭伤腰部。

取针刺后溪穴,随咳进针,边行强刺激手法边令其转腰,痛立减八成,直呼神奇;继刺手部腰痛点,又减一半。

余十分之一作念想,以示警惕。

敲黑板!穴解:•下关穴——足阳明、少阳之会皮下有腮腺,深层为咬肌;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下颌动、静脉;布有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面神经颧支。

下,指属阴、属下的浊重水湿。

关,就是关卡,是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

当颊车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上行到下关穴后,那些浊重部分就在这里被阻断下降,起到了对上输头部的气血精微严格把关的作用。

•风池穴——足少阳、阳维脉之会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

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

风池的意思就是指少阳经气血在这里化为阳热风气。

当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风池穴后,受到阳经之热,水湿之气化为阳热风气,疏散于头颈各部。

•迎香穴——手、足阳明之会有上唇方肌;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吻合丛。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二、面瘫的危害*三、如何预防面瘫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1、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1.1、中药内服白附子(另包先下1小时)15g,菊花10g,银花30g,夏枯花30g,蝉花10g,川红花3g,芥花10g,薄荷10g,蝉衣30g,僵蚕10g,另全虫10g,蜈蚣5g,橘络15g,丝瓜络15g,羌活10g,白芷3g.1.2、针刺分期治疗急性期:远端取穴为主,风池风府大椎曲池列缺合谷;亚急性期:局部取穴为主,患侧阳白、太阳、地仓透颊车、迎香透四百、下颌部足阳明经筋排刺、双侧合谷交换;2周后:电针:阳白、太阳、地仓、颧髎,断续波温和刺激,以见针炳跳动而无痛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如迁延不愈达2月以上的患者可采用梅花针扣刺阳白、四白穴。

1.3、艾灸选用药艾条1根,点燃对准牵正、翳风两穴行悬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2、面瘫怎么引起的2.1、肿瘤:面神经瘤、中耳的良性或者恶性肿瘤都会是引起面瘫的发生。

例如中耳癌入侵面神经造成面瘫,颈静脉球体瘤入侵和压迫面神经造成面瘫。

2.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造成面瘫的原因之一,常常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主要特征为面瘫病人一侧周围性面瘫,并且伴随着耳廓疱疹出现,面瘫病人感觉剧烈耳痛。

2.3、急性中耳炎感染:此炎症千万不可小觑,它也会成为引起面瘫的原因。

最常见的就是中耳胆脂瘤,若是胆脂瘤侵蚀和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到面神经,极大可能造成面瘫。

3、面瘫有什么前兆面瘫的前兆,许多患者反应大致为身体有不适的感觉,会产生一些焦急、抑郁、悲观厌世等情绪,加之人们生活不规律,会使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能进行,从而是身体的抗病力下降,免疫力低下。

面瘫的前兆,有的患者会感觉在发病前常有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没心情工作,半张脸麻木,眼皮乱跳,耳后也有不定时的疼痛,同时,许多患者也会由于在吃完火锅后或者直吹空调、风扇后在第二天清晨醒来,发现自己的嘴角流口水,一照镜子有嘴斜眼歪的症状,一般出现这些症状几乎就是面瘫来临的表现了。

应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面瘫经验

应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面瘫经验

应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面瘫经验面瘫又称“口眼㖞斜”,俗称“歪嘴巴”、“吊线风”,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

常见症状:患者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眼睛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一边,口角下垂歪向一边,流口水,露齿、鼓腮吹气困难,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疼痛、舌头味觉减退或消失等症。

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至出现面部肌肉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中医认为,本病常因劳作过度(如熬夜),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病邪阻滞面部经络。

其病因及治疗主要以手、足太阳和手、足阳明四条经络为主。

下面简要介绍面瘫的治疗方法与案例。

一、治疗方法针灸是治疗面瘫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治则当“祛风通络,活血舒筋”。

面瘫治疗可配中药治疗:当见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为风寒证,治则当“祛风散寒,舒经通络”;当见继发于感冒发热,舌红,苔黄腻,为风热证,治则当“疏风清热,化痰通络”。

面瘫中药治疗常以“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加味,可辨证选配地龙、葛根、黄芪、麻黄、桂枝、甘草、柴胡、赤芍、川芎、红花、桃仁、防风、钩藤、半夏等。

面瘫急症期一般为发病初起7天,7天后属于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

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治疗效果较好,而病毒性导致的面瘫治疗效果较差,如果6个月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症。

面瘫治疗期间,患者面部应避免风寒,户外出行最好带口罩、眼罩。

下面主要介绍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1. 急症期(发病后7天内)(1)刺血:颊车内刺血:在患侧(通常双侧)口腔黏膜见瘀青点或浮现静脉点刺或浅划(勿深),令患者缩腮或舌头顶腮,流出瘀血,腮内受伤粘膜2小时后自然愈合,不影响饮食。

舌下刺血:在舌下金津、玉液浮现静脉点刺,令流出少量瘀血;耳尖刺血:在患侧通常双侧耳尖、耳背见浮现的静脉点刺3-5个点,令流出少量瘀血,舌下、颊车内在急症期内可以刺血1-2次。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
【董氏针灸面瘫·处方】
【三泉,灵骨,侧三里、侧下三里,三重,木斗木留,患处点刺放血】临床上健侧取穴,单侧扎针,一天扎一次。
三泉灵骨侧三里侧下三里三重木斗木留患处点刺放血临床上健侧取穴单侧扎针一天扎一次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
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又叫: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中医针灸治疗面瘫【概说】面瘫是一侧或两面颊筋肉纵缓不收的一种病症。

由于外观显现口眼斜,所以中医叫“口眼斜”。

本病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由于它为针灸临床常见,所以接诊的面瘫病人多是用其它方法无效才来求治于针灸,其证型较多,诊治又较为复杂,故将本病设为专章来交流。

《灵枢·经筋》篇记载:“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

“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耳前。

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颊移口;有热则筋弛,不胜收故僻。

”对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地作了记述。

《医部全录》云:“凡半身不遂者,多属于阳明经病。

”明确指出无半身不遂单见口眼斜者,乃阳明经之僻。

从经脉的循行和经筋的要布来看,本病多位于手阳明、足少阳、阳明之经脉及经筋。

其病因除风寒外袭多见外,还有肝胆火逆,阳明热盛及热胜风动等。

均与以上三经有关。

因此,临床多取此三经有关腧穴施治。

本病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

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病和脑肿瘤所引起。

本篇主要论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所致的面瘫。

外伤性面瘫也在其内。

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变化和转归,而归纳有内寒阻络、风热侵袭、阳明热盛、热胜风动、肝胆火逆、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以及瘀血阻络等证型。

我们就上述风个证型进行来讨论交流。

【辩证施治】面瘫一般起病突然,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或两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鼓颊、皱眉、蹙额、露齿等动作,眼睑不能闭合,迎风流泪,额纹消失,病侧肌张力减低,口角,被牵向健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因口轮匝肌和颊肌瘫痪,所以说话漏风,不会吹气,口角流涎,进食常嵌在齿颊之间。

少数病人初起时同侧耳内、耳后及面部先有轻度疼痛(或热痛),多见于面神经炎;严重时还可以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或听觉过敏等。

中药治疗面瘫外敷验方

中药治疗面瘫外敷验方

中药治疗面瘫外敷验方
面瘫,中医又称为“口眼喁斜”、“吊线风”、“卒口僻”等,多是因局部受寒、着凉而起,以一侧面部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中药是治疗面瘫的一种广泛认可的方法,那么,中药治疗面瘫外敷验方有哪些呢?下面咱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将牙皂捣碎,放入一定量的食醋内,浸泡八小时左右后待用。

用时取棉球蘸药液涂擦健侧口角的后方部位(即地他穴与牵正穴之间的地方)。

每次用药液边涂边揉擦数分钟,每日可揉擦数次。

二、取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白芥子,细辛,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匀后贴敷于患侧下关穴,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三、取枯矾、川乌、辛夷各等份,研成末,加麝香少许,用纱布包如世核般大小,左歪寒右鼻,右歪塞左鼻,数小时后取出,每日更换多次。

四、取生蓖麻子仁数粒,去壳捣烂,敷在患侧面部的牵正穴上。

五、按摩法:用手掌和热毛巾在患侧颌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每日多次,每次十几分钟。

并经常对着镜子练习皱眉、闭眼、鼓腮、露齿、撅嘴等动作,均有助于康复。

老中医留下治疗面瘫的神奇秘方41篇

老中医留下治疗面瘫的神奇秘方41篇

老中医留下治疗面瘫的神奇秘方41篇面神经麻痹特百验百灵(1)秘方:防风、荆芥穗各10g,大蜈蚣2条。

(2)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十五剂。

(3)方解:此方有祛风解痉之功效,为老中医庞纯如先生遗方,临床百验百灵,功效奇特。

服药期间应避风寒和生气。

献方人:庞纯如推荐人:邱玉琴妙药热敷脸,面瘫七日愈[方剂]半夏、全瓜篓、川贝母、白蔹、白及、川乌各10克,白附子9克、白芥子12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加陈米醋湿炒热,装人用2层纱布做的袋内即可。

取上药袋敷于面部健侧(左歪敷右侧、右歪敷左侧),.绷带包扎固定。

待药凉后,再炒再敷(注:也可用微波炉加热)。

日敷3-6次。

[功效] 祛风、湿经、通络。

[验证] 据多次临床验证,效果很好,一般3--7日即愈。

[备注] 本方不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和其它脑部疾患引起的面瘫。

(引自1982 年《河南中医》)我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绝招前两天发了个病例多谢大家讨论,有感于本论坛的气氛,今天我发点【干货】治疗面神经麻痹:-传统的治疗方法,我和大家一样,就省略不说了。

1-在患者的患侧面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小的肉眼可见的小毛细血管,我叫他淤络,用采血针把这些小血管刺破并且挤出血,注意术后勿洗脸,吹风,注意保暖。

2在患者患侧口角处可以发现有明显的小静脉,颜色往往发暗,用采血针划破使其出血(不用担心患者疼痛)我在论坛没有见他人这样治疗过,是我的原创吧。

本法疗效卓著,往往一次就有明显的效果,各位同道老师可以验证之,一个病人给的面瘫方,试过不错川芎12 桃仁12 红花15 钩藤20姜虫15独活18防风12细辛15生地20桂枝15杜仲20甘草10白芍20 当归15全虫2(以上2味另包)附片15(先煎)这个方子是一个面瘫后遗症病人的老乡给他的,这个老乡上个星期开始面瘫,吃这服药4天就基本恢复正常,眼闭合,鼻唇沟复现,7服就没事了,昨天再要了一副巩固。

这是我病人自己说给我听的,因为他自己亲眼看到这个老乡的病情转变。

我用面瘫针灸医药验方:

我用面瘫针灸医药验方:

我用面瘫针灸医药验方:验方一:“二藤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瘫,一般服药10剂左右可愈。

钩藤15克白芷15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鸡血藤20克白芍20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白附子6克蜈蚣(另包)2条黄芪30克上药除蜈蚣外,水煎2次混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

验方二:白附子、川芎、当归、钩藤、浙贝母、防风各10克,全蝎、羌活、蝉蜕、甘草、地龙、僵蚕各6克,天麻12克,蜈蚣5条。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每次6克,1日3次,开水冲服。

针刺每次选3-5穴,平补平泻,每天1次,7天1疗程。

休息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针刺穴位: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3-4穴。

面瘫验方:含羞草30克煎服。

也可用野生黄鳝血调石灰贴面瘫反面治面瘫(面正的那一面)面瘫特灵方:犁头草尖叶子两三片和一条香蕉,用豆浆机打烂,每天早上空腹喝。

面瘫自创特效方,天南星,生川草乌,白芷,僵蚕,姜黄,半夏,各等份,治疗面瘫,面部神经麻痹。

用法,将上药,打成细末,用姜汁调成糊帖太阳穴,三天一次。

面瘫针刺治法:祛风散寒,疏经活络。

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

处方:患侧取太阳﹑攒竹、丝竹孔、悬颅、率谷、下关、颊车、地仓﹑四白﹑翳风、风池,对侧取合谷。

随症加减: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鼻中沟歪斜加人中,颏唇沟浅平加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

面瘫中药内服方:用牵正散加减:白附子2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天麻15克、钩藤9克、石决明30克、荆芥18克、菊花9克、当归20克、川芎9克、连翘20克、蒲公英30克、蜈蚣一条、苍术15克、陈皮20克、大枣3枚、生姜3片。

3剂,水煎服。

偏方:用本地鸡蛋一个,再去药店买全蝎,一定要全的头尾都不缺的。

每天一个鸡蛋一个蝎子,把蝎子弄碎了把鸡蛋打个小洞。

然后把蝎子放鸡蛋里,用纸封口,放火上烧熟。

每天早起空腹吃。

吃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脸部,如果好了就不能再吃了。

再谈谈董氏奇穴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

再谈谈董氏奇穴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

再谈谈董氏奇穴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再谈谈董氏奇穴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前几天发了一个我在网上找的关于董氏奇穴的文章,很高兴对一些朋友有帮助,有朋友问我在哪里学的董氏奇穴,其实我也就是在爱爱上看到,然后自己慢慢一点点的摸索,不过虽然只是摸到了董氏奇穴的冰山一角,也让我体会到了董氏奇穴的精妙与神奇,上次谈了一下治疗肩周炎,现在我想说说这几天我用董氏奇穴治疗的几面瘫与面肌痉挛:病例1:女,70岁,再发面瘫一天(40年前曾发过一次,经针灸治疗痊愈),左额纹消失,左眼睑下垂,不能皱眉,左鼻唇沟消失,鼓腮嘴角左侧漏气严重,经常规患侧取穴治疗一月,疗效不明显,仍有上述症状,于昨日取董氏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针刺上去后,立即鼓腮漏气情况消失,感觉左侧面部舒适一些,留针40分钟,为让病人心里安慰,取针后,又行患侧局部取穴加艾灸。

今日再次选用上述董氏奇穴,加灵骨和地仓透颊车,配合动气针发,让病人按摩左侧眉毛,留针40分钟,左侧额纹出现一些,左眼睑上抬很多,患者很满意,没有继续针刺患侧面部。

病例2:男,48岁,半年前面瘫,经针灸治疗痊愈,但两个月前,又感左眼皮跳动,不能自己控制,在我们科其他医生那里常规治疗两个月,没有缓解,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天找我针灸治疗,仅针刺侧三里,侧下三里,下三重,眼皮跳动频率减少,虽然没有完全停止跳动,但病人信心大增,昨日继续针刺上述穴位加三泉,留针40分钟期间,眼睑没有再跳,今日反馈到今日基本没有跳动,感觉很好。

病例3:女,45岁,带状疱疹继发面瘫4个月,也是在我们科其他医生常规治疗,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开始伴患侧眼睑痉挛跳动,针刺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一次,眼睑跳动停止。

体会:通过这几个病例,深切让我体会到董氏奇穴的神奇,对于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几个穴位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还是很真切的,真的可以说是针刺即止,对于面瘫口角歪斜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缓解,不过严重的患者,还需要多次的治疗,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观察具体的情况,希望我的一点小经验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也请各位老师爱友给我一些指正,让我得到进一步提高,谢谢大家!*我在临床上是使用左侧下三重,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55例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55例
1 陈灏珠 . 实用内科学 .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1 18 . 人 20 :59
3g蛇六谷 3g苦杏仁 1g 热毒重 , o、 0、 0。若 加鱼腥 草 3g忍冬 0、
藤 2 g 胃纳不佳 , 鸡 内金 1g 谷芽 、 0: 加 2, 麦芽 各 3g o。每天 1
剂, 水煎服。1 5天为 1 疗程 , 共服 2疗程。
杂志 ,O5 1 ()64 20 。0 5 :3 .
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标准判定 。
3 2 两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
表1
见表 1 。
4 王东芳 , 张立营 . 三根二花汤 治疗放 射性 肺炎 6 例 . o 实用 中医
内科杂志,062 ( )23 20 ,0 3 :9 . 5 王建中 , 张和峰 . 气 , 血并 治法治疗放射性肺炎 近期 疗效 卫、 营、 观察 . 中国中医急症,06 1()3 3 20 ,54 :5 . 6 董红 兵 . 养阴生津方 治疗非小细胞 肺癌放疗后急性肺 损伤的临 床研究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072 9 :2 . 20 ,( )56
2 g瓜 萎皮 1g 桑 白皮 1g 八 月札 1g 桑 叶 1g 肺形 草 0、 5、 5、 0、 5、
黄、 百合 、 桑叶养 阴润燥 ; 女贞子、 枸杞子滋补 肾阴 , 以补水 生 金: 蛇六谷 、 肺形草清热解毒 ; 苦杏仁 、 瓜萎皮 、 白皮止咳平 桑 喘, 诸药同用 , 共奏养 阴益气 、 解毒平喘之功。现代药理研究 亦表明 , 益气养阴药( 麦冬 、 沙参 、 黄芪等 ) 有增强机体抗氧化 防御 系统( 超化 物歧 化酶 , 氧化氢酶 , 胱甘肽 过 氧化物 过 谷 酶) 的作用 , 能增强 网状 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 的吞噬功能 , 诱 导干扰 素生成增 加 , 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 抑制过敏反应 , 加 强抗 炎作用 , 并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本组观察更是清楚 ] 地表 明 , 中药益气养阴解 毒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肺损 伤, 在改善症状 的同时也加强 了对肿瘤的治疗 , 提高 了患者 的生存 质量 。值得在 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参考文献

《伤寒之道》整理十方——统治所有面瘫

《伤寒之道》整理十方——统治所有面瘫

《伤寒之道》整理十方——统治所有面瘫面瘫是常见病,也是每个中医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病。

读完本篇文章,会让你受益非浅,一定要收藏。

面瘫医案,合集1一年轻女子,秋凉之时,倚息小睡,床头靠窗,遂伤风寒袭其面部,而致口眼歪斜,急来求诊,询其病因,又无内伤他疾,遂开逐风通痹汤;黄芪,麻黄,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全蝎,三付即愈。

(选自张易纯《参西录》)论;患者为年轻女性,身体素健,又无他疾,更无其他内伤里虚之杂证,伤外寒袭,此病基本是不需要过多辩证论证,直接用此验方即可,此方安全有效,剂量不大,无毒无害,唯一不足,就是少桂枝一味药,加桂枝通经解肌,即可。

麻黄发表束之寒,桂枝通经解肌,黄芪补肝脾以通经络之气,当归行血疏木熄风,丹参乳香没药行滞化瘀,全蝎若是没有,或白芍也可替。

本方为张锡纯原创,附张师一病例;曾治一人,夏月开轩当窗而寝,为风所袭,其左半身即觉麻木,肌肉渐形消瘦,左手渐觉不知,为拟此方。

其病偏左,又加鹿角胶二钱作引,一剂周身作汗,病愈强半,即方略为加减,又服二剂全愈,后屡试其方莫不随手奏效。

本条病例,为“风”所袭者,此“风”就是寒之义,寒性收缩,此为物理之性,寒之伤人,必筋脉挛缩拘紧,经脉不通,营气郁迫,而生风气,风气不泄,则见麻木;麻者,如针刺之象,木者,如痛痒无觉。

寒性收缩,筋脉肌肉,挛缩拘紧,必加桂枝,通经解肌,此为重点,最典型的代表方,就是桂枝汤与麻黄汤;桂枝汤,调和营卫者,就是通经解肌(白芍敛营),麻黄汤,麻黄外发表寒,依然用桂枝者,也是通经解肌,舒缓筋脉也。

2有室女二人,春初食鸡蛋、鸡肉、生果,忽然嘴向右歪,脉现中虚,左尺如无。

用理中丸二钱,黄精三钱,十剂而愈。

其中一人,服祛风除湿等药,病乃加重,更歪食减,右眼流泪,眼跳不止。

不知中气之理,奈何。

凡偏左偏右,皆中虚极也。

(选自彭子溢,圆运动)。

论;嘴向右歪,风中于右也,多食不利,总因脾胃之虚,以脉现中虚者,是微弱濡弱,或弦细之象,左尺如无者,肾气之虚而失藏也。

中医这四步治疗面瘫,治愈率达90%以上

中医这四步治疗面瘫,治愈率达90%以上

中医这四步治疗面瘫,治愈率达90%以上四步法治周围性面瘫有较满意的疗效,其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其急性发作的面瘫能在7〜10天之内获得基本痊愈(不说话,不笑的时候看不出面瘫的外在表现)。

慢性病除个别特殊情况的病人,也能在几个疗程之后得到明显好转或者基本痊愈。

这四个治疗程序为:一闭眼,二抬眉,三祛风,四正嘴。

一般的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大都按这个程序运用,慢性病人来的时候,可以根据病的具体情况从其中任何一步开始治疗,可以数步反复使用,直至好转或痊愈。

四步法的针灸处方组成及方义1.闭眼处方睛明、巨髎、颊车,加健侧的颧髎、合谷。

(1)睛明穴是主穴:面瘫多由于外来的风寒引起,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往往外邪还没有完全驱除,这时候还需要注重解表,而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穴,位置在上部,有一定的解表能力。

治疗程序中首先抓闭眼,睛明穴正在眼睛的局部,所以要重视睛明穴的使用。

(2)面瘫发病的时候,也可因为气血不足以抵抗外邪引起,巨髎、颊车属于手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对于正气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面瘫发生的时候,面部肌肉向一侧喎斜,病变部位在肌肉松弛侧,但是根据阴阳协调的认识,一侧肌肉松弛后,另一侧就会相应出现紧张。

单治疗患侧,不治疗健侧,不利于面瘫的恢复。

故在健侧选用颧髎。

颧髎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也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位置在面部中间,使面部健侧肌肉从紧张到松弛,有利于患侧肌肉的恢复正常。

合谷穴属于远端配伍,也是治疗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2.抬眉处方阳白、瞳子髎、攒竹、颧髎,加健侧巨髎、合谷。

(1)阳白是主穴:这是因为该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且是经脉在面部大曲折的部位,气机很容易在这里受阻滞。

当外邪基本祛除以后,调理经气就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少阳经经气易动,故调动少阳经气,一起动则其他经气也跟着动,有利于面部经气的运行。

阳白在眉毛正中的上方又是一个最恰当的局部穴。

(2)攒竹、瞳子髎使用的目的:①是重要的局部穴,继续起到闭眼的作用,是闭眼治疗的跟进。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详解,一定要看哦!【医学养生常识】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详解,一定要看哦!【医学养生常识】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详解,一定要看哦!文章导读中医的治疗的原则是在不伤根本的情况下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经络学就是这么一个道理,那么针灸治疗面瘫是怎么样的呢?穴位详解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一般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

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

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

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

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概说】面瘫是一侧或两面颊筋肉纵缓不收的一种病症。

由于外观显现口眼斜,所以中医叫“口眼斜”。

本病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由于它为针灸临床常见,所以接诊的面瘫病人多是用其它方法无效才来求治于针灸,其证型较多,诊治又较为复杂,故将本病设为专章来交流。

《灵枢·经筋》篇记载:“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

“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耳前。

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颊移口;有热则筋弛,不胜收故僻。

”对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地作了记述。

《医部全录》云:“凡半身不遂者,多属于阳明经病。

”明确指出无半身不遂单见口眼斜者,乃阳明经之僻。

从经脉的循行和经筋的要布来看,本病多位于手阳明、足少阳、阳明之经脉及经筋。

其病因除风寒外袭多见外,还有肝胆火逆,阳明热盛及热胜风动等。

均与以上三经有关。

因此,临床多取此三经有关腧穴施治。

本病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

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病和脑肿瘤所引起。

本篇主要论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炎所致的面瘫。

外伤性面瘫也在其内。

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变化和转归,而归纳有内寒阻络、风热侵袭、阳明热盛、热胜风动、肝胆火逆、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以及瘀血阻络等证型。

我们就上述风个证型进行来讨论交流。

【辩证施治】面瘫一般起病突然,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或两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鼓颊、皱眉、蹙额、露齿等动作,眼睑不能闭合,迎风流泪,额纹消失,病侧肌张力减低,口角,被牵向健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因口轮匝肌和颊肌瘫痪,所以说话漏风,不会吹气,口角流涎,进食常嵌在齿颊之间。

少数病人初起时同侧耳内、耳后及面部先有轻度疼痛(或热痛),多见于面神经炎;严重时还可以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或听觉过敏等。

或病程延长,恢复较慢,患侧面肌痉挛而嘴角反向向病侧,称为“倒错现象”,并有肌肉跳动,面部牵板不舒的感觉。

少数病例,病前患侧耳内、乳突部或侧头部有明显的疼痛,不论同时存在血压高低与否,若不首先治痛(多属于面神经炎)或清热止痛,一意只治面瘫,面瘫难以治愈。

本病的治疗,首先辩证,实证以祛邪通络为主,邪祛正自安。

久之必有全身或患部虚的症状,方能施补。

有全身症状者,辩证取穴,配补患野腧穴;无全身症状者,患野取穴,施补或先少泻后多补之法。

1、风寒阻络型(多见初期)主证:起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歪向健侧,不会做蹙额、皱眉、吹气、鼓颊动作,患侧眼睑不能闭合,迎风流泪,说话漏风,语言不清,或进食常嵌在齿颊之间。

患处畏风寒,得暖则舒。

舌苔薄白,脉浮。

一般无外感表证。

治则: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取穴:取健侧灵骨、大白(温阳散寒)配以患侧动气针法,再配取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针泻曲池(祛风散寒)和患野的太阳、下关(加灸)、颊车(加灸),或加泻迎香、四白或阳白等穴。

若无艾条,下关和颊车穴可快速捻泻,令局部发热,或配烧山火手法。

若属血虚受风者,可补三阴交,泻曲池和患野腧穴,养血祛风、舒筋活络。

刺血:耳背耳尖、患侧口颊内侧瘀点刺血。

操作:先取健侧灵骨、大白、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合患侧动气针法,一边行平补平泻一边活动患侧。

半小时后针泻曲池和患野的穴位。

针灸后加以刺血效果更佳。

2、风热侵袭型(多见初期)主证:发病急速,一侧面部瘫痪,歪向健侧,说话漏风,语言不清,口角流涎,患侧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结膜充血,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不会作鼓、吹气、皱眉、蹙额活动。

面赤,舌苔薄黄或薄白,脉象浮数。

治则:疏风清热、舒筋祛邪取穴:先取穴侧健的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合动气针法;再患侧针泻合谷和面部有关腧穴。

若患侧乳突部先有或伴有轻度疼痛者,必须配泻翳风以清宣郁热。

刺血:患侧口颊内瘀点刺血,耳背耳尖刺血。

案例:风热侵袭型:主诉:男、49岁、面瘫已五天。

前5-15天,患感冒发烧头痛。

感冒治愈后,出现两侧面颊活动不得,张口无力,口唇不能闭合,咀嚼不随,下唇失灵,进食常嵌在两侧颊齿之间,舌肌活动不利,咽下无力,语言不清,无力吸允流质食物,两睑不能闭合,流溢热泪,头部发热。

外观双侧面肌麻痹,舌暗淡红,无苔。

舌体胖,舌尖不能伸出接触上下口唇,脉象浮数。

辩证:风热之邪,侵袭面络,邪气反缓之双侧面瘫证候。

治则:疏风清热、宣畅面络。

取穴:一诊:针泻合谷、内庭、风池、三阴交。

其风池穴针感达于眼睑部。

共奏疏风行血,清宣阳明之效。

二诊:两眼流泪及头部发热减轻,眼睑已能闭合,自觉心里舒服,言语清楚,仍下唇活动不利,口唇闭合不紧。

针穴手法跟第一次一样,加泻承浆穴通调唇络。

三诊:头部发热及两眼流泪治愈,下唇活动较好。

针泻合谷疏风清热,针泻患野的鱼腰、地仓、承浆,通调面络。

四诊:眼睑闭合不紧,下唇已能活动,能作吹哨动作。

针穴手法同前三次一样,减鱼腰穴。

五诊、六诊,仅下唇微觉不舒,其他症状治愈,取穴手法同四诊一样。

七诊,近几天口眼歪斜,左侧百瘫治愈,右眼流溢热泪,不会作吹哨运动,咀嚼障碍,言语不清,舌绛,脉象浮数。

针泻右太阳,地仓、颊车、风池、祛风散邪,通畅面部经络。

九诊:右侧面瘫减轻,针泻太阳、下关、颊车、地仓、合谷。

十诊:外观面瘫已不明显。

针泻右地仓、合谷和承浆。

后又针了一个疗程全部治愈。

3、阳明热盛型(多见于初期或面神经炎)主证:起病较快,一侧面部瘫痪,歪向健侧,面部觉热,或先有轻度疼痛,或见耳下腮部疼痛,患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溢热泪,不能作吹气、鼓颊、露齿、皱眉动作,额纹消失,甚至说话漏风,语言不清,口角流涎,进食易嵌在齿颊之间,口渴欲饮。

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象洪数。

治则:清泻阳明热邪、通调面络。

取穴:先取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合患部动气针法,半小时后针泻合谷、内庭或解溪,配泻面部有关腧穴。

若伴有便秘者,加泻足三里;耳部腮部痛者,必须加泻翳风(加泻在患野取穴的处方中)。

刺血:耳尖耳背、患部口颊内瘀点刺血。

病例:女、28岁。

患口眼斜已8天。

18天前开始右侧齿痛、咽干、口渴,数天合出现右侧面瘫,面部麻木烘热,右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咀嚼障碍,食物从口角流出,不会作皱眉、鼓颊、吹风等动作,言语略有不清,右侧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

舌红苔黄,脉象沉数。

辩证:阳明热盛、热郁面络之面瘫证候。

治则:清泻阳明热邪,宣畅面络。

取穴与效果:一诊先取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合动气针法。

半小时后针泻合谷、内庭,清泻阳明热邪。

二诊:针泻右翳风、颊车、下关、太阳、清宣面络。

三诊:右眼流泪减轻,针泻合谷、内庭。

四诊:取穴手法同二诊一样。

五诊、七诊同一样取穴治疗。

六诊,右侧面颊明显减轻,口已不渴。

针泻右下关、颊车、地仓、太阳。

八诊:咀嚼已较灵活,食物已不从口角流出,右眼闭合较好,说话清楚、蹙额、皱眉、鼓颊等动作近于正常、齿痛、咽干已愈。

针泻右下关、颊车、太阳、地仓。

九诊同一诊一样治疗。

十诊基本治愈。

刺血:耳背耳尖、口颊内刺血。

按语:手足阳明经脉经循行于面。

本例始因胃热炽盛,故首先出现齿痛、咽干、口渴;断而阳明热邪循经上扰,热郁面络,故而数天后出现面瘫,面肌麻木烘热;舌红苔黄,脉象沉数,为内热之证。

施用清泻阳明邪热之针,针泻手阳明经的合谷和足阳明经的内庭,以治其本,针泻面部腧穴,宣畅络以治其标。

辩证取穴与患野取穴交替施凼,标本兼治,十诊治愈。

合谷与内庭配伍,具有白虎汤之效。

4、热胜风动型:(多见于初期或中期,或见于面神经炎)。

主证:起病较快,患侧面部瘫痪,局部觉热感紧感时觉轻微擞动,先有或伴有耳后近风池穴处疼痛,或痛向侧头部,患侧目赤,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不能作皱眉、鼓颊、吹气、露齿、蹙额等动作,鼻唇沟变浅。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则:清热熄风、舒筋活络。

取穴: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合患部动气针法;针泻合谷、太冲清热熄风,与泻患野有关腧穴的舒筋活络之法,交替施治。

刺血:耳尖耳背、患侧口颊内刺血。

病例:男、46岁,患口眼斜已10天。

十天前开始左侧乳突部痛,继而左侧面肌瘫痪,又觉紧强板滞、抽动不舒,眼睑闭合不全,干涩流泪,鼻唇沟变浅,不会作皱眉、鼓颊及吹风活动,咀嚼障碍,舌肌略偏向右侧,言语略有赛涩。

口苦,左侧乳突和下颔及耳根上缘作痛。

舌心薄黄,脉数。

辩证:热胜风动,上扰面络,邪气反缓之面瘫证候。

治则:清热熄风,舒筋活络。

取穴:取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配动气针法,半小时后针泻合谷、太冲与患野的太阳、颊车、地仓、下关、交替施治。

刺血:耳背耳尖、患部口颊内瘀点刺血。

效果:二诊后,面部紧强板滞减轻;四诊后,咀嚼较为灵活,耳部前后仍痛;七诊痊愈。

按语:本例面瘫,兼见患侧乳突,下颔及耳根上缘疼痛,口苦、脉数,知心薄黄等,则属于面神经炎的征象。

又有面部紧强、抽动之风动表现。

故辩为热胜风动,上扰面络,经筋失调之面瘫证候。

故而施用清热熄风,舒筋活络以治其标之法,交替施治,七诊告愈。

此例是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

5、肝胆火逆型(多见于初期及面神经炎)主证:起病较快,患侧面部瘫痪,眼睑不能闭合,流泪,目赤,不会作皱眉、蹙额,鼓颊、吹气等动作。

先有或伴有患侧风池穴压痛、侧头痛,耳鸣耳痛。

伴有口苦,易怒,面赤目赤等。

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治则:清胆泻火,平肝熄风,通调面络。

取穴:针泻合谷、太冲、丘墟,针泻患野腧穴及风池(或翳风),交替施治。

病例:男、18岁,患面瘫已1个月。

一个月前,开始右侧耳后疼痛,继而出现右侧侧头部(足少阳经循行处)痛,右侧面瘫,口角向左歪斜,眼睑不能闭合,溢出热泪,咀嚼障碍,食物易从口角流出,说话不清,皱眉、鼓颊、蹙额动作均不能完成,右侧鼻唇沟变浅。

口苦、易怒,面红目赤。

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曾用中药治疗效果不好。

辩证:肝胆火逆,上扰头面,邪气反缓之面瘫证候。

治则:清降肝胆之火,宣畅面部经脉。

取穴:针泻丘墟、太冲、合谷清降肝胆之火,与针泻患野的颊车、下关、地仓、太阳等通经活络散邪之法,交替施治。

刺血:胆俞、肝俞,患侧口颊内侧瘀点刺血。

效果:四诊后,头痛、耳后疼痛和面瘫有所减轻;十一诊后,面瘫明显减轻,头痛、耳痛等基本治愈,十四诊痊愈。

按语:本病系肝胆火逆,扰及头面经络之面瘫证候。

故首先出现患侧耳后及侧头部痛,继而出现面瘫;其口苦、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和脉象弦数等,及属肝胆有热之征。

故针泻丘墟(清胆,清宣少阳经气)、合谷(清宣阳明经脉),太冲(平肝、舒筋),辩证取穴,清阳明之热肝胆之火以治其本,与针泻患野腧穴,祛邪通经活络以治其标。

两方交替施治,标本兼治而收效。

6、气血亏虚型(多见于中期或后久治不效的)主证:患病日久,患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眼睑松弛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面颊及颏部肌肉下垂,口角流涎,说话漏风,语言不清,进食易嵌在颊齿之间,吹气、皱眉、蹙额、鼓颊动作无力。

伴有气短心跳,头晕,精神疲倦后面肌纵缓更为明显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