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方法和配伍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方法和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苑丽兵刘明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针灸是治疗面瘫的优选疗法已得到广泛认证。影响针灸临床效果的因素,如选穴方法、介入时间、针刺手法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古代经验选穴、经络经筋理论指导下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取穴、腹针组合选穴、肌电图和红外热像等新型仪器引导下选穴等不同选穴配伍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做出综述。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疗法;选穴方法;配伍规律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163-01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口僻”范畴,每年有15~30/10万人发病,其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关系。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面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1]。针灸在面瘫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影响针灸的疗效方面,穴位的选择和腧穴的配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不同选穴方法和配伍规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古代经验取穴

孙天晓等[2]全面收集先秦至近代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献资料,构建数据库分析提出: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的选穴多为地仓、颊车、水沟、风池、内庭、合谷、足三里、列缺、上关、二间之间的相互配伍;位置多分布在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上,头面部腧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正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经验取穴规律与基础理论的日趋完善,才逐步形成了近现代诸多主流的选穴理论和方法。

2 经络经筋理论指导下选穴

从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来看,其发生多与风邪直中面部经筋,阻滞局部气血,经筋络脉功能失调有关,故治疗多从多气多血的手足阳明经论治,使其气血流通,疏调面部经筋络脉。孟宪璞等[3]根据“在筋守筋,在络守络”原则,第一次取阳白和太阳,刺激足太阳经改善抬头和闭目肌肉功能,取地仓和颊车,刺激足阳明经改善鼓腮功能;第二次治疗注重肌肉附着点取攒竹、牵正和丝空竹,改善面肌拘急状态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