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问拾得
拾得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拾得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
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 枫桥夜泊》。
后世评价寒山、拾得二人佛法高妙,更兼诗才横溢,佛门弟子认为他们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转世。
而且,寒山、拾得二人踪迹怪异,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
旧时婚礼上,喜堂高挂二仙神像,寓意和气好合。
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轶事典故后来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诗人张绩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处事秘诀两人在世曾留下许多诗偈,寒山、拾得的诗(尤其是寒山),具有脱俗的气韵与禅机,对于世俗名利荣华,全不措怀。
不唯具有徜徉于大自然的坦荡胸怀,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辟之句,因此甚为后人所推重。
作品《 寒山问拾得》中表现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可见他们的姿态:有一天,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寒山寺的故事
寒山寺的故事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建在山间幽静的环境中,古树参天,香烟缭绕,是一处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
寒山寺的故事,源自唐代著名禅宗高僧寒山。
寒山寺因寒山而得名,据传寒山曾在此地修行悟道。
寒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之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寒山寺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寒山与拾得的故事。
相传寒山与拾得同修禅定,有一天寒山问拾得,“禅宗要旨如何?”拾得举起拂尘。
寒山说,“不错,不错。
”拾得又问,“如何是禅宗的实际要道?”寒山拾起拂尘。
拾得顿悟,于是问寒山,“如何是禅宗的实际要道?”寒山拂尘打拾得一下,拾得顿悟领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宗的要旨并不在于言语文字,而在于实际的体悟和领悟。
禅宗强调的是通过修行和悟道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而不是空谈理论和文字。
除了与拾得的故事,寒山寺还有许多其他传世佳话。
比如,寒山在寺中坐禅时,有一天看见一位僧人持一枝花来到禅房前,寒山微笑点头。
这位僧人便情不自禁地说出,“宇宙之理,一花一世界。
”寒山听后,又微笑点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宗的教义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可以从一朵花、一滴水中领悟到宇宙的真理。
寒山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些传统的佛教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启迪。
寒山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禅宗的深刻内涵,懂得了禅宗所倡导的心灵境界和修行之道。
寒山寺,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更是一座承载着智慧和信仰的精神殿堂。
在寒山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修行的启示和指引。
寒山寺的故事,如同一幅幅富有哲理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寒山寺的故事,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寒山寺,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智慧与信仰的向往和追求,也见证了禅宗在中国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寒山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禅宗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明白了修行的真谛和境界。
佛教典故——大权示现
佛教典故——大权示现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寒山子,隐居浙江天台山之寒岩,常至国清寺游玩,与寺中拾得大师厚善。
当时拾得负斋堂行堂责,常将大众吃剩饭粥菜滓,收入竹筒中,寒山若来,即负之而去。
或于长廊叫唤快活,行止不定,举动若狂,间有寺僧逐骂,彼则抚掌大笑。
时有闾丘胤,初为台州刺史,刚欲束装首途,遽然头痛若裂。
是时,适逢丰干禅师,从天台国清寺来,为之咒水治疾,须臾即愈。
胤问:天台有何贤士?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寒山文殊,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
胤至郡后,即诣国清,问丰干院,住持道翘道引,至院无人,唯见虎迹而已。
又问寒山拾得,引至灶寮,见二师向火大笑。
胤前礼拜。
二师喝胤曰:丰干弥陀,君见不识,礼我何为?二师即把手笑曰:弥陀饶舌!弥陀饶舌!随即走向寒岩,隐而不见,更不返寺矣。
按: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他方此界,逐类随形,救苦众生。
或韬光晦影,俯同迷俗,或显现神异,或死而更生,或定而后空,灵迹怪诡,莫测其然。
所谓凡有利益,无不兴崇。
我人若见闻矫变奇异之权化者,虽于济物之事相上有所反常,祗欲与道相合,决不可加以毁侮愚弄,自增罪业。
兹以寒山大师而论,当时国清寺住众数百,除丰干拾得二师与其厚善外,其他无不视寒为疯狂子,时常辱之、欺之、骂之、逐之、甚至打之,而寒师终不发怒,不怀怨忿,更不作反抗,祗是翻身抚掌,笑忍而去。
一日,寒山问拾得曰: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办?拾得答云:祗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等几年,看他如何?斯一问答,足够玩味。
可作我人平时为人之警语。
《大平广记》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
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即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
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
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
蝉意·禅意·蝉翼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题记室内独坐,长长的嘶鸣,鼓荡耳膜。
那是蝉的叫声,一声紧似一声,感觉有些异样。
推窗,循声而望,楼下园圃里低矮的草被重重叠叠的树冠遮掩,树的绿浓厚,但隐隐透出一丝倦意,全无了初春的蓬勃与温润。
找不见蝉的踪迹,只有凄切的嘶喊,倾诉着蝉的心曲。
蝉意,一个新词浮上脑海。
应该说蝉与与意的组合,源于冥冥之中禅意。
禅意又称禅心,指清空安宁之心。
我凡夫俗子,不解禅意,琢磨琢磨蝉这个小东西,会有什么收益呢?蝉的出现是与夏秋相伴的。
我的生命历程里,蝉声时隐时现,摇曳在四十度春华秋实里。
儿时烤食过蝉的躯体,味道好像不错。
玲珑的蝉蜕,栩栩如生,好玩。
最熟悉的是蝉的鸣叫。
唐人咏蝉三绝耐人涵咏,柳永词里寒蝉凄切奠定了蝉的伤感。
清华俊朗、饱经患难、满腹牢骚者,各吐心曲于蝉,比兴迥异。
蝉意,更多时候表达的并非其本意。
蝉的嘶鸣是怀春、念夏,还是悲秋呢?查资料知,雄蝉鸣叫是为了向雌蝉示爱,雌蝉是不会叫的。
哦,蝉鸣还真有怀春之说呢。
夏日蝉鸣,有人解释为炎热所致,蝉大叫:热死了!热死了!那不过是拟人化说法。
夏天树木生长茂盛,正是蝉吸食汁液的好时节,它不应该有什么苦恼的,那是它饱食终日的滋润日子。
至于悲秋之说,出自人们的臆测,蝉大概不会同意的。
蝉的寿长好几年。
幼年寄身土里,春来攀附树身,羽化蜕皮,夏秋产卵,孵化成幼虫。
幼虫再入土,周而复始。
忙忙碌碌的蝉儿,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任何揣测总是徒劳的。
某位作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生本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要为它确定一个意义。
人类在思考蝉时,蝉何尝不也在琢磨着人类呢?受到惊吓的蝉儿会洒下一阵雨来,那是它用来自卫的手段,抛洒排泄物,减轻体重,便于逃生。
由蝉我想到了人。
与泥土亲近,起于泥土,归于大地。
或高枝栖息,或羽化飞天,终究摆脱不了大化的宿命。
鸣叫或喑哑,是个人的习性,依附于社会这棵大树,延续着周而复始的繁衍。
留侯论(含翻译及内容解读)
❖ 第1节: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 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过:超过。节:气度、度量。见:表被动。
❖ 而:连词,表承接。卒:同“猝”,突然。
❖ 故:缘故。挟持:抱负(古今异义)。
❖ 惊:使动,使……受惊扰。怒:使动,使……恼怒。
译:那位圯上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担心他缺乏度量,所 以才无情地挫伤他年轻人那刚强暴躁的脾气,让他能够忍受 那些微不足道的愤怒,而成就他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 呢?(圯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 却用奴仆所做的事命令张良,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 一点也不觉得惊诧愤怒,这就是秦始皇不能使他受惊扰,项 羽无法使他愤怒而去冒险的原因。
第一段提出了本文的论题, 用一个“字”概括?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 “忍”字。通过“匹夫”和 “大勇者”形成对比阐述 “忍”与“勇”的关系。
❖ 第2节: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 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 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 意不在书。
A
第五段文本分析:
B
写留侯用“忍”。
C
项羽与刘邦形成对比;“不忍” 与“忍”,结局截然相反。
D
刘邦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取得 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忍”,而 “忍”乃子房教之。
1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 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 子房欤!
关于谦卑的唯美的句子
关于谦卑的唯美的句子导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下面是橙子为你推荐的关于谦卑的唯美的句子。
1. 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出处:网王之暗香疏影2. 年轻人以为教育可以取代经验,年长者以为经验可以取代教育。
3.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4.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5. 信任、认真、包容、中肯、谦让、理智。
6. 朋友交好,若要情谊持久,就必须彼此谦让体贴。
谦让名言英国诗人乔叟7. 程桦,今天高虹可以欺负你,明天还可能是任何人,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保护身边重要的人呢?我知道你很委屈。
一直生活在过去阴霾之下,所以你事事谦让,不敢得罪别人。
可是,这么好的你,不敢追求自己更好的未来,真的是太可惜了。
出处:亲爱的,回家8.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9. 他对她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
‘’她嫣然一笑;‘’不,是七秒。
‘’于是,他和她分手了......有时候,我们的立场真的不同,所以请不要再以你的立场来理解我的谦让,记住,这不是锋芒毕露!10. 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
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利的要诀。
——松下幸之助11. 两个人相处久了,才会越发的谦让和包容,以前一个表情一句话都可能大吵大闹,说出让对方难受的话。
而现在就算很生气,也可以自己慢慢冷静下来,说出来的话还是温柔的。
这就是岁月所留下来的,但不知是好是坏……12.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
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作者:季米特洛夫13. 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
寒山问拾得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成功需要朋友,更大的成功需要敌人。
朋友会帮助你成功,而敌人会激励你的斗志.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虑不远,忧亦近。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得不到的那个,是不是就是最好的?追求爱情,我们是该义无反顾,还是学会停下来?爱,来的时候莫名其妙,走的时候悄然如风,浪漫而感性,有时候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之,他不爱你了。
这是现实,必须学会面对和接受,而面对的前提,就是要从心里放弃。
当局者迷。
不能放弃,不能心态平和,就永远不知道为何会失去。
失恋并不可怕,可怕的失去恋的勇气和失去自我。
没有什么爱应该用一种寻死觅活的方式,而不爱你的人走了,于你,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得不到,便觉得是最好的。
说到底,是心理上作怪,其实放弃这一个,好的依然还有很多。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会过期的.任何东西都会过期。
人的一生有很多烦恼,有生老病死的苦、有爱别离、有所求不得、有怨憎会,而这些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身上,那就是“贪”。
一个人要想消除烦恼,消除苦闷,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靠的就是自己,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不仅是在求学的时候要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而且在生活中要拥有“知足者常乐”的心态,如果一个人能够心如明镜,对于眼前的事物不贪恋,对于一些事情不执着,那么苦恼就会自动离你而去,如一阵微风轻轻而过。
寒山问拾得曰
寒山问拾得曰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出自《寒山拾得问对录》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
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
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
此图画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
寒山亦称寒山子,居天台始丰县寒岩,好吟词偈,状似疯癫。
拾得是孤儿,寺僧拾而养之,故名拾得,在寺执炊涤器,与寒山友善。
元明清画家多喜以此为画题,此图中左边蓬发者为拾得,右边为寒山。
一着淡墨,一似白描,以战笔和铁线描写衣纹。
淡墨渲染背景,衬出古树枯蔓覆雪之景。
图中右部署有“青山”,为蒋贵号,并钤有印。
这是目前所知蒋贵唯一署名的作品。
蒋贵,生卒年不详,号青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
师吴伟,人物画细致逼真,山水画亦重写实。
禅宗本是中印文化孕育出的奇葩,后来演变为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借助中国水墨画这种自然空灵的表现手法,诞生了禅画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禅画是通过以画讲禅来表达禅理的艺术。
禅者借用一杆纤柔的毛笔,泼洒出心灵的声息,激发修道者的悟性,用写意画的方式直截了当地阐明禅宗心法。
禅画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束绚丽花朵。
禅的本质是要看生命的本性,所以禅画的表现手法往往是脱俗、空寂、古拙,同时又洒脱、风流、活泼。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曾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并衍生出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审美意识。
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禅画也因此备受日本人的珍视,被视为国宝级的文物。
目前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寒山拾得图》,就是这样一幅隐含机锋的禅机图。
以寒山和拾得为主题的图画有许多版本,而最负盛名的禅画则是这幅元代画家因陀罗所作的《寒山拾得图》。
此图为纸本、墨画,在画面最左边,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
和合二圣
和合二圣和合二圣是指寒山与拾得大师。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
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
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
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
拾得原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与诸佛像对坐而食,口中嚷着:“憍陈如!你这声闻小果啊!”旁若无人地比划着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厨房洗碗碟,正因为如此的因缘,他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菜肴装在竹筒里,给寒山来取用。
寒山来寺时,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对空谩骂,总是容貌枯悴,衣衫褴褛,头上经常戴着桦树皮作成的帽子,脚下则穿着木屐,然而在他的怪异言行之中,似乎蕴藏着许多佛理。
有时候,他的荒诞行径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赶他,他也不以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当时的台州太守闾丘胤,受到丰干指引,慕名来访寒山文殊、拾得普贤二人,寺里大众正纳闷着,“何以一位大官却来礼拜这等疯狂的人?”这时,寒山、拾得突然喝道:“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为何?”两人挽臂笑傲,跨出寺门,走向寒岩,从此再也不曾出现在国清寺。
闾丘胤于是带着医药、衣物前往寒岩拜谒,只听到远处传来寒山的喝喊:“贼!贼!”便缩身回岩缝中,又大喊:“奉劝诸君,大家好好努力吧!”说完,岩缝自行封合,二人从此杳无踪迹。
闾丘胤在哀慕之余,请寺僧道翘捡寻他们的遗物,只于林间抄得三百多首诗偈,编录为《寒山诗》,拾得写在国清寺内的诗偈,也收进《寒山诗》中。
传统吉祥图案。
即“和合二仙”。
即指寒山和拾德,他们两位都是唐代的高僧,后来演变为古代的神仙。
《寒山僧踪》歌词赏析--转
《寒⼭僧踪》歌词赏析--转夜客访禅登峦峰 ⼭间只⼀⽚雾朦胧 ⽔⽉镜花,⼼念浮动 空不异⾊,⾊不异空 回眸处灵犀不过⼀点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寒⼭鸣钟 声声苦乐皆随风,君莫要逐云追梦 拾得落红 叶叶来去都从容,君何须寻觅僧踪赏析:⼀ 夜客访禅登峦峰, ⼭间只⼀⽚雾朦胧, ⼀位⽩⾐书⽣,⼿握折扇,在夜间疏密均匀的树林⾥沿⽯阶徒步⽽上,半空中飘散着枫叶。
⼀种⽆⽐地安祥与宁静,可以驱逐世间⼀切的杂念与邪念,有着⼀种令⼈神之向往的境界。
⽔⽉镜花,⼼念浮动, 空不异⾊,⾊不异空。
世间富贵皆如云烟,事⾮成败转头便空,⼼念犹如⽔⽉镜花。
空相即是⾊相(佛家⽤语),⽽⾊相亦是空相。
意为:世间⼀切皆是空相,不可得也。
回眸处灵犀不过⼀点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禅之⽓势连天地也不过是在于其中的,佛家崇尚的是物随⼼动,讲究⼀种“⼼宽陋室敞,性定菜根⾹”境界。
从唯物主义来说,菜根就是菜根,不可能⾹,陋室就是陋室,也不可能会宽敞的。
但是禅语却能顿时使⼈茅塞顿开,看清眼见的⼀切事物,不必强求那些所谓‘得不到’,不必过份追忆那些“⼰失去”。
⽽我的见地是,只要努⼒,有些事也不必太过于苛求,世间万物皆由缘定,命⾥有时终须有。
寒⼭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 君莫要逐云追梦, 此句描绘了⼀幅美妙的画卷,寒冷的峦峰,钟声随着雾⽓弥漫、扩散开来,仿佛穿越了世间的⼀切,同时也为劝戒世⼈,对于功名利禄不必太过认真、执着地去追求。
拾得落红,叶叶来去都从容, 君何须寻觅僧踪。
这句结句是这⾸词的点睛之笔,⼀语双关,明见的是指每⼀⽚飘落的红叶都是那到的从容,如同⼀位⼥⼉扑向⼤地母亲的怀抱,劝君听其⾃然莫再寻觅莫再强求。
另⼀层寓意颇为深刻,⼈⼈都将如同这⼀⽚⽚的飘落红叶,最终扑向泥⼟的怀抱,我们应当更从容的⾯对它,⽽⾮过于执着的挽留,有些事有些⼈须放⼿时便放⼿,不必太过于强求。
要知道放弃也是⼀种选择,也是⼀种态度,若能达到这个境界,我想世间之事多半也能看透了。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如不看他,不如看自己,人愧自愧、勿用人羞。无恼无怒,何必忍之。当然和尚的对话是给俗家人看的,消除气恼。和尚本就无俗心,这些话如贯耳之风左进右出罢了。在增广昔时贤文中有,谁人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无事生闲话,闲来是非多。做有意义事情管他人何妨,古人皆明白以此为模吧!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叟乐了:“一个女人。”
寒山子摇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老叟赞叹:“春色微雨,依翠偎红。”
寒山子苦脸:“渺渺。空空。”
老叟横目,拈须:“和尚动了凡心,原来佛也有假。”
寒山子大惊,长身合十:“老者可欺和尚,不可欺我佛。”
老者微笑,从容而道:“女人是人,和尚也是人。如是空空,何来我佛?”
31
青春既然不能够被拒绝,也不能够挽留,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挥霍,或者珍惜
32
能够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站起来的次数,你就是强者!
33
有些人脸上有太多太多的笑容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泪水
不与小人置气的古诗词
不和小人置气的诗词1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者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语意: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麽做才好呢?」拾得回答道:「你何妨忍著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_(:з」∠)_这个最合适吧。
】2.形容不和小人一般见识的诗词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春秋战国:孔子《论语》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2、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宋代: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译文: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译文: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春秋战国:孔子《孔子·里仁篇》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5、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唐代:白居易《对酒示行简》译文:快乐是从心而生,别人怎么可能体会。
3.形容不计较的诗句有哪些1、谩计较——宋曹组《相思会/千年调》释义:不要计较。
2、不须计较苦劳心——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释义:不需要计较苦劳心智。
3、不须计较与安排——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释义:不需要计较和安排。
4、不须计较谩劳神——宋吴儆《西江月·山色不随春老》释义:不需要计较又劳神。
怨他恨他且看他原句
怨他恨他且看他原句
答:怨他恨他且看他原句出自:《寒山拾得忍耐歌》。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无非乱我心者。
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寒山和拾得,是唐代著名的诗僧。
著名到什么程度呢?
在中国的世俗层面,被封了神。
二人踪迹怪异,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
雍正皇帝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虽然这两个仙阶不算高,有点类似于散仙,但是寓意好啊。
寓意百年好合,成为婚庆上神,有了官方认证之后,在民间就更加大行其道。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4、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
——莎士比亚5、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加里宁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7、学无止境。
——荀子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9、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0、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爱迪生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1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1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佚名15、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18、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德谟克利特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20、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
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鲁迅2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赫胥黎22、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泰戈尔2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2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5、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2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寒山问拾得原文和翻译
寒山问拾得原文和翻译寒山问拾得原文和翻译寒山问拾得是寒山和拾得的一段对话。
传说,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在凡间化做两位苦行僧。
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至极。
便有了与拾得下面的一段精彩对话。
寒山问拾得原文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
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
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寒山问拾得译文: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在这段对话中,寒山师傅问得很好,拾得师傅答得很妙。
其实,拾得的回答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豁达、那种超然、那种大度、那种洒脱,也就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所宣扬的“清净无为论”中的“少私寡欲,不去争斗”。
很明显,这是一种救人的、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而不是一种救世的学说。
但对人的修行来说,“少私寡欲,不去争斗”的确能给人以极大的解脱。
寒山拾得问对录
寒山拾得问对录寒山拾得问对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现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
古今多少人,这个逞英雄,看看两鬓白,日夜如穿梭,不久病来侵,自想少年时,得病想回头,三寸气断后,这样波罗蜜,若知这消息,人弱心不弱,一心要修行,世人爱荣华,名利总成空,堆金积如山,子贡他能言,孔明大智谋,韩信功劳大,古今多少人,这个逞英雄,看看两鬓白,日夜如穿梭,不久病来侵,自想少年时,得病想回头,三寸气断后,也不论是非,也不争人我,骂着也不信,打着也不理,也不怕人笑,儿女哭蹄蹄,好个争名利,我看世上人,劝君即回头,做个大丈夫,淡饭腹中饱;万事随缘了,老拙只说好;老拙自睡倒。
随他自干了;他也无烦恼。
便是妙中宝;何愁道不了。
人贫道不贫;常在道中办。
我却不待见;贪心无足厌。
难买无常限;周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齋父母續經多,田園不羨他。
婦搖機軋軋,兒弄口ex々。
拍手摧花舞,支頤聽鳥歌。
誰當來歎賞,樵客屢經過。
知家住綠岩下,庭蕪更不芟。
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岩。
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
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齋四時無止息,年去又年來。
萬物有代謝,九天無朽摧。
東明又西暗,花落複花開。
唯有黃泉客,冥冥去不回。
知歲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
山花笑淥水,岩岫舞青煙。
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生平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生平简介寒山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
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寒山生平简介“寒山和尚”指的就是历史人物寒山子,据相关资料中了解到,他是唐安人。
曾经多次参加考试结果都不如意,于是被迫出了家当了和尚,所以才会有“寒山和尚”的称号。
纵观众多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关于关于他的资料少之又少。
关于他的姓氏也无从得知,只知道他当时出家后就隐居在天台山的一个寒岩涧洞里,所以就以“寒山”为名,又称寒山子。
在后世的资料中,我们得知他还是一位富有神话色彩的诗人。
据说在他所居住的天台山寒岩涧洞里,后人们整理出他曾经涂写在隐居的寒岩洞壁上的诗句就有三百多首。
面对这位具有神秘色彩的唐代诗人,虽然曾经受到世人的冷落,但是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关于他的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
令人不曾想到的就是,他的诗还流传到了日本等地,并且深受好评。
寒山作为中国在唐代时期中少有的白话诗人之一,据说在1905年的时候,寒山的诗就在日本出版,并且有多位学者对他的诗词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在宋朝期间,他还被佛家公认为是文殊菩萨的转世。
从元代开始,他的诗就开始流向朝鲜和日本等地。
明朝时还将他的诗篇收录在《全唐诗》中,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诗被正统文化所认可和接受。
甚至后来雍正帝还将他与拾得封为“和合二圣”,成为了百姓们礼拜的爱神。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却没能留下真实姓名令人遗憾,寒山问拾得“寒山问拾得”讲述的就是关于寒山和拾得这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
据传说寒山和拾得原来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后来便在凡间化身成为了两位苦行僧。
在有一天,寒山遭受到他人的侮辱,很是气愤。
所以才会有“寒山问拾得”的故事。
在“寒山问拾得”的这个故事内容中主要就是大家展现了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深厚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1、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远亲戚的家里去。
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
并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
这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是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
问主人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主人说:放盐呀!盐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样菜都好吃。
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
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哇!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各位大众,世间各人有各人的智识,智识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别。
智识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
若是智识用之不当!也可能毁灭自己、和违害社会。
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发挥效用。
否则良药也会变成毒品。
比喻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
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
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
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负责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过分的热衷名利,也会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
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
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
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们的智慧去运用。
然则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从闻思修去证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无尽。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修行的时候,有一天闻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
便舍身去求法。
如获至宝,故而成佛。
现在的人却将三藏经典当作学问研究,贪多而不求实用,不依法去修行。
故如说食数宝,没有得到佛法的好处。
禅宗的祖师,往往一言半句即开启人的智慧—开悟。
有人一生埋在禅堂里,埋在经典里参研,都不能开悟何故?机缘也、善根也、智慧也、对机对法,遇缘即应。
否则多费工夫也没有受用,所以佛法一点点都很能受用,无善根无缘分的人再多亦没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说:‘德行一斤值多少钱?'他们视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德行乃是无上的至宝。
一样一种东西,有的人如宝贝一样,有的人视如粪土,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
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说:我现在没有空念佛,也没有空用功修行,待儿女长大以后,才来好好用功。
我们一天廿四小时,真的一点空都没有吗?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满了脑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至宝,没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作闲时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这里。
能受用的人,就是一点一滴也当作宝贝,而受持奉行。
不能受用的人,就是听多了,反而变成‘所知障'。
所以学佛要能转法轮,不要被法轮所转,本则故事意义就在这里。
2、牛腹蓄乳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
邀请许多亲戚朋友,并地方名人贵宾来吃饭。
当时该地方的餐食以牛乳为最上品。
既然欲请许多宾客,必然要许多的牛乳来供应。
可是要从那里弄来那么多的牛乳呢?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把牛乳积蓄在牛腹中。
于是就把所有的母牛和犊牛分开—不给小牛吃奶。
也用嫩草青叶饲养母牛,以便生更多的牛乳。
到了宴客那一天,把所有的母牛都牵出来,欲当场挤乳来请客。
可是挤来挤去挤不出一滴牛乳来,很多宾客看到这种情形,等得不耐烦了,纷纷的离开现场,有的人发出怨言说:‘这那里是请客,简直吊人胃口,戏弄人嘛!'本来欲讨人好感,欲扬自己的面子,反而给人埋怨,失了大大的面子了。
人类穴居的时候,肚子饿时才出来觅食,渐渐有了家庭制度后,才知道蓄食。
所谓‘晴天积蓄、雨天粮'是也。
起初只是积蓄雨天粮,后来贪心渐大—渐积渐多,自然界的粮食自然也不够分配,就打野兽来充饥。
—后来黄帝教人耕作,一直到今日人类越文明贪心越大。
本来积蓄是人类的智识进化,可是积蓄不当也成笨拙,或变成罪恶之源。
比喻古时积蓄弃物过几天即变成腐烂,兽肉也腐烂生虫臭秽不堪!不但暴殄天物,且造成彼此斗争的原因来。
常常有人说:待我有钱的时候再来布施作善事。
布施不限于拿钱出来,就是用自己的智识学问、或体力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以帮助需要受帮助的人,就要拿财物出来,也不是一定要等你积够了钱财才拿出来布施。
布施在于有怜愍心、同情心、公德心、甚至于恭敬心。
若有这些心即随心随力布施也有无量的功德。
否则就不叫做随缘布施了。
世间万事、尤其是财物!必须要适时、适地、适人的运用,才能万事畅通,为人安乐—助人为快乐之本。
受人尊敬,且作事顺利—人人互助,运用不适即处处造业、斗争、结怨、被人厌弃,而且招来祸端与苦恼。
生生世世结冤,轮回不息也由此而始。
积蓄是人类的文明和智识进化的开端。
个人要积蓄,预备身体不适的时候,雨天、天灾、困难的时候用。
家庭要积蓄,所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可是‘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年忧'。
却积蓄给代代子孙作资粮,而反害了子孙,好吃懒做的习惯,或嫖赌饮而失败!国家要积蓄,积草顿粮,养兵买马以备战时之用。
可是越积蓄即越有事,所谓‘饱暖思淫'。
积蓄多了,嫖、赌、饮必有他的一份。
或者样样齐全,积蓄多了,人不但会懒惰,且会骄傲,仗势欺人,酒肉朋友多,人人欲动他的脑筋,有人欲揩油、有人却偷、欲骗、却占、却分、却赚,一切是非都来。
是祸是福?各有因缘吧!古人说:‘积钱财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善书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留给子孙,使子孙繁荣'。
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作牛马'。
所以积财产留给子孙是最笨的办法,倘若是积德、作善事,才是自己和子孙的无形财产。
如果加于修行用功、积智慧、积功德、积慈悲、修定力,那就渐渐近于成佛和解脱生死了。
一本书,无论是科学、哲学、宗教学、医学、政治学、军事学等都来自积许多人的智识和经验而来的,若运用得适,用很少时间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智识,利益人类不少,若用之不适则智识越高害人越大。
是故世间每一件事情,都有利有弊,只是看我们运用而利与弊即天渊之别矣。
3、梨打痢头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丽的帽子遮盖了他的丑陋又脏的头部。
有一天有一个卖梨的人对他说:你让我用梨子打你的帽子,不管掷多少梨子都给你好不好?疥头的人说:‘好呀!我站在远远的,你能打中我的帽子,这顶帽子就送给你,打不中你的梨子就送给我好了'。
‘若是打中你的头呢?'‘也不要紧'‘好,一言为定'。
于是卖梨子的人,就描准疥头的帽子用梨子打出去,起初打了好几个,都没有打中,疥头的人就俯身去拾梨子,就在此时彼打中,疥头的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顾拾梨子,于是头也被打中了好几次,打的头破血流!他也不管!只顾检梨子,不但输去了华丽帽子,而且头部也被打得丑陋狼狈不堪,而只是得了几个梨子而已。
古人说:‘贪小便宜吃大亏',一点也不错!一般人都有贪小便宜的毛病。
比喻说,一般人过年过节都有送礼的习惯,若是只为彼此的交往感情而送礼,那又无妨!可是往往为了有求于他人,或是为了生意的交易,或是为了某些企图而送礼,那收礼的人就吃亏太大了。
明明知道这是饵,可是偏偏要去上钩,这都是缺乏理智的抉择,有什么办法呢?幽厉杰纣皆是古之帝王,因昧于女色而无道,不但失去了江山,而且使很多忠臣百姓都遭殃,自己本身也臭名于万世!不是因小失大之例吗?我人日常生活当中,往往为了小小名利,和人争夺计较,或出卖了人格和道德,或造很多的恶业。
而所享无几,使生生世世苦报无穷值得吗?古人说:‘江山万里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可是追求这江山万里大厦千间的时候,要付出多少心血,和造多少恶业。
和多少人结冤结仇,我们知道吗?当然为了社会大众的人们幸福。
虽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值得。
因为这是为我们生生世世的前途而积德呀!每天的报纸所报导的,偷啦!抢啦!欺骗啦!贪污啦!情杀啦!仇杀啦!抢劫啦!都是逞一时之快。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些人那一个人,能逃过法律的制裁,为什么世间的人那么短视?因小失大?人生在来此世间,本来也是很短暂的,可是‘食无百年寿、常怀千岁忧'。
省食俭用原为预备急需之用,余的皆贡献社会于积德将来。
可是偏偏积下来作自己及子孙之祸源?人为万物之灵,此灵用在何处才对呢?有人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待来朝醉不成'。
的醉生梦死的人生,糊糊涂涂的走入阎王殿也不知道,自己有罪没有罪。
待罗王判你去投牛胎、马胎、猪胎、狗胎都无反悔之心,是饮酒好呢?或饮铜汁、吞铁丸好?当然饮酒也不一定作恶。
可是、财酒色、迷人于不知不觉之中,有几分把握能抗拒?若非修学佛法,知前后因果,若非修行用功,何人逃得了此迷魂阵?‘人生如梦'。
如好好把握时光,虽是短暂,乃能修出世了生死,及造诸功德,使生生世世安乐,和往生净土解脱生死。
短暂也就很有价值和意义了。
若再‘醉生梦死'或是造未来苦报的因,一失人身万劫不覆!就没有机会再修行了。
因小失大、或因少得大,只差一个字,(善恶一念间)果报即天渊之别了。
4、愚妇诈死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
这位青年对妻子,非常的爱护与体贴,可是他的妻子,对丈夫并没有真情实爱,因为她外边另有一个情人,所以丈夫无论对她怎么好,她都不能满意。
最初还是偷偷摸摸的来往,但时间一久总觉得不能称心。
有一次丈夫出外经商,她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却与情夫远走高飞!可是怕他的丈夫回来,找不到她,追究起来怎么办?于是与邻居的阿婆商量说我去之后,请你找一位已死的妇尸代替我,骗我丈夫说,你妇已死。
过了不久,她的丈夫回来了,阿婆就依照该妇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你还是节哀顺变,丈夫果然深信不疑,伤心的哭了很久,才料理她的葬事,把它火化了,把骨灰常常带在身边,表示他深情不移的。
出走的妻子和情夫,东跑西奔居无定处,受尽风霜之苦,且情夫也对她没有真情实爱,就感到后悔,又舍弃了情夫,悄悄的回到以前丈夫的家里来说:‘我是您心爱的妻子呀'!青年说:‘我的妻子已经死了'。
妇说:‘那是我诈死,死尸是别人的呀!'‘我不相信,我的妻子明明已经死了,是我亲手办葬事的,怎么是他人的呢?不要骗我你走吧!'。
无论怎样恳求他和解说,他都不肯相信,坚持自己的意思,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人为万物之灵,有理智有情感,而且有道德有良心,也最奸诈、最残忍,为什么呢?因为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习染理智与道德的善性虽不少,但奸诈、残忍、恶性的恶习也很多且深重。
遇何种因缘,便显出何种种子来,所以有奸诈和善良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