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公文写作考试大纲.docx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拟写提纲

公文写作拟写提纲

公文写作拟写提纲一、引言
-说明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目的
-引出本文将讨论的公文写作提纲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信息准确、概念清晰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规范性:格式规范、语法正确
-逻辑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正式性:尊重文化、遵守规范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1.公文的开头部分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内容
-标识:主题、日期、公文号等信息
-主送单位:明确文件接收单位
-抄送单位:如有需要,明确需要抄送的单位-颁发单位:发布文件的单位名称和署名
2.公文的正文部分
-问题陈述:明确问题、分析情况
-内容阐述:详细阐述各项具体内容
-主要论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进行论证
-解决方案: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公文的结尾部分
-结论归纳:总结全文,重申核心观点
-启示和建议:提出意见和建议
-行动要求:明确要求接收单位进行的具体行动-结果跟踪:如有需要,设定跟踪目标和时间
四、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措辞
-避免使用复杂或过度技术化的词汇
-遵守语法规则,确保句子通顺、语义清晰
2.注意行文的简明扼要和重点突出
-约束篇幅,避免篇幅冗长、内容繁琐
-突出问题的核心,重点阐述解决方案
3.注意层次分明和逻辑清晰
-使用标题、副标题等进行层次分级
-合理安排段落,确保逻辑关系顺畅
4.注意文章的格式规范
-遵循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标识等
-使用标准字体、字号和行距设置
五、结论
-总结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强调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需要持续的练习。

公文写作与处理应考大纲

公文写作与处理应考大纲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公文第一节公文概述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①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②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公文含义的理解③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④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①上古时期:结绳记事《尚书》是最早政治文本②商代:甲骨卜辞(甲骨文书)我国最早的文书档案产生与发展③西周、战国:文书官史(西周)《荀子·劝学篇》说:“《书》者,政事之纪也”④秦汉:“书”、“奏”(秦)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⑤民国:对文书工作进行全面改革,简化文书种类 1912年元月颁发《公文程式》※※上行文:章、表、疏、议、启※汉代及稍后平行文:移书、关、刺、咨下行文:令、谕、制、教※※民国规定行用公文分为:“令”、“咨”、“呈”、“示”、“状”五种汉代以前的文书载体材料为金石、甲骨、青钢、竹木、缣帛文书: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指职业;又指职务名称(范围最广)最早于西汉贾谊《新书·过秦》公文:指各机关单位进行公务活动的文件材料,即公务文书东汉末年及三国文件: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有文件头等固定格式的正式行文清代末年第二节公文的特点与作用①有法定的作者①领导与指导作用②有法定的权威②行为规范作用公文五特点③有特定的效用公文五作用③传递信息作用④有规范的体式④公务联系作用⑤有规定的处理程序⑤凭据记载作用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与文种①对外文件公文关系分②收来文件③内部文件①上行文: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其所属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发送公文行文关系分②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③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①秘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三密”)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分②普通文件③公布文件:如公告、通告、公报、法律、法令、中央领导重要讲话、报告a法律文件(全国人大)①法律、法规文件b法令文件(主席或总理)制发机关的性质c行政法规和规章文件(国务院和地方)②行政文件(如请示、报告、通知、意见等)③党的文件①指挥性公文(如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性通知等)②规范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规则等)内容性质与作用分③报请性公文(如报告、请示等)④知照性公文(如公报、公告、通报、函和知照性通知等)⑤记录性公文(如电话记录、会议记录、大事记等)①特急件①通用文件①主送件①需办文件缓急程度分②急件使用范围分②专用文件发送目的分②抄传件和批转件处理要求分③平件③技术文件③转发件②参阅文件⑤决定下⑥通知下⑦通报下⑧批复下⑨请示上⑩报告上⑾函平⑿意见广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次年元旦施行)第二章公文写作第一节公文写作概述公文写作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培训讲师】陈馨贤【培训时间】1-2天【考试大纲】: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培训课程课纲一、考核知识点(识记、领会、应用,分别用▲、●、◆注明)第一章公文的概念(一)公文的定义▲(二)公文的特点▲(三)公文的作用▲(四)公文的分类▲第二章公文的格式(一)公文的格式概述▲(二)公文的文面格式▲(三)公文的用纸与装订格式▲第三章公文的要素(一)公文的主旨◆(二)公文的依据◆(三)公文的分旨◆(四)公文的结构◆(五)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表达方式◆第四章法规性公文(一)条例◆1.条例的涵义、用途2.条例的性质、特点3.条例的分类、写法4.条例的写作要求(二)办法◆1.实施办法的涵义、用途2.实施办法的性质、特点3.实施办法的分类、写法4.实施办法的写作要求(三)实施办法、规则、规定◆1.规则的涵义、用途2.规则的性质、特点3.规则的分类、写法4.规则的写作要求(四)实施办法、规则、规定◆1.规定的涵义、用途2.规定的性质、特点3.规定的分类、写法4.规定的写作要求第五章指令性公文(一)命令(令)◆1.命令(令)的涵义、用途2.命令(令)的性质、特点3.命令(令)的分类、写法4.命令(令)的写作要求(二)指示◆1.指示的涵义、用途2.指示的性质、特点3.指示的分类、写法4.指示的写作要求(三)批复◆1.批复的涵义、用途2.批复的性质、特点3.批复的分类、写法4.批复的写作要求第六章议决性公文(一)决定◆1.决定的涵义、用途2.决定的性质、特点3.决定的分类、写法4.决定的写作要求(二)决议◆1.决议的涵义、用途2.决议的性质、特点3.决议示的分类、写法4.决议的写作要求(三)会议纪要◆1.会议纪要的涵义、用途2.会议纪要的性质、特点3.会议纪要的分类、写法4.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第七章公布性公文(一)公报◆1.公报的涵义、用途2.公报的性质、特点3.公报的分类、写法4.公报的写作要求(二)公告◆1.公告的涵义、用途2.公告的性质、特点3.公告的分类、写法4.公告的写作要求(三)通告◆1.通告的涵义、用途2.通告的性质、特点3.通告的分类、写法4.通告的写作要求第八章知照性公文(二)通知◆1.通知的涵义、用途2.通知的性质、特点3.通知示的分类、写法4.通知的写作要求(三)通报1.通报的涵义、用途2.通报的性质、特点3.通报的分类、写法4.通报的写作要求第九章报审性公文(一)报告◆1.报告的涵义、用途2.报告的性质、特点3.报告的分类、写法4.报告的写作要求(二)请示◆1.请示的涵义、用途2.请示的性质、特点3.请示的分类、写法4.请示的写作要求(三)议案◆1.议案的涵义、用途2.议案的性质、特点3.议案的分类、写法4.议案的写作要求第十章沟通性公文(一)函◆1.函的涵义、用途2.函的性质、特点3.函的分类、写法4.函的写作要求(二)意见、批评和建议◆1.意见、批评和建议的涵义2.意见、批评和建议的特点3.意见、批评和建议的写法4.意见、批评和建议的写作要求第十一章辅助性公文(一)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涵义、用途2.调查报告的性质、特点3.调查报告的分类、写法4.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二)工作计划◆1.工作计划的涵义、用途2.工作计划的性质、特点3.工作计划的分类、写法4.工作计划的写作要求(三)工作总结◆1.工作总结的涵义、用途2.工作总结的性质、特点3.工作总结的分类、写法4.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三)领导讲话稿◆1.领导讲话稿的涵义、用途2.领导讲话稿的性质、特点3.领导讲话稿的分类、写法4.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求第十二章行文的规则(一)公文的行文方向◆(二)公文的行文关系◆(三)公文的行文规则◆第十三章公文的草拟(一)草拟的准备◆(二)公文的构思◆(三)公文的立纲◆(四)公文的起草◆(五)公文的统稿◆第十四章公文的校核(一)公文校核的原则◆(二)公文校核的内容◆(三)公文校核的方法◆(四)公文校核的步骤◆第十五章公文的签发(一)公文签发的涵义◆(二)公文的原则和要求◆(三)公文的会签◆相关文档:陈馨贤-公文写作内容大纲简介。

公文写作提纲汇编

公文写作提纲汇编

公文写作提纲汇编
一、引言
1.1引入公文写作的背景和重要性
1.2概述本文将涵盖的内容和结构
二、公文写作基本要素
2.1整体写作风格
2.1.1庄重、严肃的语气
2.1.2简洁、明了的表达
2.2文档结构
2.2.1标题
2.2.2正文
2.2.3结尾
2.3文体要求
2.3.1规范性
2.3.2逻辑性
2.3.3客观性
三、公文写作步骤
3.1分析写作目的和读者
3.2确定写作结构和内容
3.2.1各个部分的功能和要求
3.3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3.3.1针对目标读者的信息需求
3.3.2确保信息准确性
3.4基于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草稿写作
3.4.1逐步完善和修改草稿
四、常见公文写作类型及范例
4.1公告
4.2请示报告
4.3告示
4.4决策文书
4.5呈报
五、公文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5.1语言简洁、准确
5.1.1避免冗长的词句
5.1.2使用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
5.2尊重文件形式和格式
5.2.1正确使用公文的标准格式
5.2.2处理好文件的布局和排版
5.3注意事项
5.3.1不要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5.3.2确保逻辑性和连贯性
5.3.3注意语法和标点的准确使用
六、公文写作的意义和应用
6.1社会生活中的公文写作
6.2公文写作在工作中的作用
6.3公文写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七、结论
7.1总结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要素
7.2强调公文写作技巧的应用和意义
以上提纲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公文写作提纲内容安排。

公文写作知识复习提纲

公文写作知识复习提纲

公司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考试复习提要公司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公司培训工作的要求,公文写作与处理有关考试初定6月底进行,为进一步让机关人员熟悉了解相关知识,拟出了部分复习内容供参考。

考试范围主要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公司授课内容等等相关基础知识,具体考试时间由劳人系统另行通知。

公司经理办公室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称( B )。

A.文书B.公文C.文种D.文件2.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和形成( C )的整个过程。

A.签发稿B.讨论稿C.送审稿D.定稿3.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的下行文是( A )。

A.批复B.通知C.指示D.通报4.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 C )A.通报B.通知C.函D.意见5.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有权发布命令(令)的政府级别是( A )。

A.省级以上B.地(市)级以上C.县级以上D.乡(镇)级以上6.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应当使用( C )。

A.请示报告 B.请示 C.报告 D.函7.按照文件的内容、性质和办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收来文件分送给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承办人员,称为( A )。

A.分办B.注办C.承办D.批办8.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 A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9.在正常情况下,下级机关一般都应当采用( A )的方式向上级机关请示和报告工作,以保证正常的领导关系和业务工作关系。

A.逐级上行文B.上行文C.多级上行文D.越级上行文10.必须和法律、法规相配合的文种是( B )。

A.条例B.实施细则C.章程D.守则11.在公文拟稿中,如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D )。

A.引用公文标题B.引用发文字号C.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D.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12.“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 A )A.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B.与领导人直接相关的事项C.重要文件D.机密文件13.国务院的文件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然后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下达贯彻执行,这种行文的方式称之为( C )。

《公务员常用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半天大纲

《公务员常用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半天大纲

《公务员常用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半天大纲第一篇:《公务员常用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半天大纲公务员常用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课程背景:公文,是企业和职场人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公文写作是职场人技能基础和形象体现。

然而,企业常常的事实是:公文撰写格式不一,常不能令上级满意或效果不佳,为什么?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公文职场意义的认知,写作的工具方法和实务学习,提升学员的写作素养和技巧,从而提升公文的应用和沟通效率,打造职场的第三张脸,塑造企业公文素质和公文文化!培训目标:υ学习掌握现代公文新理念,新思维,树立公文沟通理念和正确的写作思维;υ掌握写作技巧的修炼和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特点和行文规范规则;υ专题学习掌握常用公文(通知、请示、批复、函、报告)行文规范、写作技巧和方法、模板化;υ课程特色:本课程融讲师近三十年的专业经验和个人感悟,讲授专业实战的写作实务。

培训对象:各部门管理干部、职员培训天数:半天(3.5 H)(老师常驻地深圳,电话***)课程大纲:开篇:公文写作技能内涵与影响写作原因分析第一章:公文的简要概述及写作基本步骤1.1公文基础与职场意义1.2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与特点1.3现代公文的行文基本规范步骤与技巧※【案例分享】:语言技巧案例分享第二章通知的写作2.12.2通知的分类2.3通知的写作技巧※【案例分享】:通知案例或作业第三章3.13.23.3※【案例分享与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享第四章4.1请示的定义、特点、文种、分类、格式规范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的写作规范与技巧4.4批复的写作要领※【案例互动】:请示案例、病文纠错第五章函的写作5.1函的定义、特点与作用5.2函的类型5.3函的写作规范要领※【案例分享】:案例结语:文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团队沟通的模式,是一门文字艺术,是职场的一张脸,不断修炼与养成,将能达至华美和精彩。

博文老师《公文写作技巧训练班》大纲第二篇:公文写作格式规范技巧及(改)公文写作格式规范技巧及范文模板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2 公文分类....................................................................................................................2 常用的公文种类........................................................................................................2 公文结构....................................................................................................................3 公文格式....................................................................................................................5 公文写作与处理 (7)1、写作基础知识 (7)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7)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8)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行管公文写作复习提纲[大全]

12行管公文写作复习提纲[大全]

12行管公文写作复习提纲[大全]第一篇:12行管公文写作复习提纲 [大全]12行管1-4班《应用写作》复习提纲:[1]重点概念:(必弄清楚)1、公文分类:狭义公文——专指党政法定的公文15种;广义公文——泛指机关常用公务文书,包括:(1)法定公文(15种)注:新增2种:决议、公报,(2)非法定事务性公文。

2、行文方式:是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单位的组织关系确定的行文的方法和形式。

3、事务性语体:指语言在不同的环境长期形成的具有语感的直陈性和用词的程式性的语言体系。

4、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职权和承担法定责任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5、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规格样式,亦即公文的外观形式。

包括公文的纸张尺寸规格,书写形式和公文各内容项目的排列顺序、区域划分、字体字号等。

6、眉首:人等。

7.行文规则:则。

8、发文机关:9、发文字号:简称“文号”组成。

10、成文日期:11、生效标识12、主送:13、抄送:14、隶属关系:15、块块关系::1718、抬头:19、递降称:对垂直下级,从高到低,用顿号隔开。

20、落款:[2]1、公文的概念、性质、作用?公文写作的特点?公文的概念: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样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性质: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作用:规范约束作用、指挥指导作用、宣传教育作用、知照联系作用、凭证依旧作用。

公文写作的特点:写作的受命性,写作目的专指性,写作内容政治性,写作的程式性。

2、公文的三大特征?最新公布的法定十五种行政公文名称公文的三大特征:法定性——即权威性,程式性——即规范,工具性。

法定十五种行政公文名称:1、决议2、决定3、命令4、公报5、公告6、通告7、通知8、通报9、报告10、请示11、批复12、意见13、议案14、函15、纪要。

—12104倾情出品—13、根据什么选用公文文种? 根据什么确定行文关系?选用公文文种的四大原则:(1)根据行文目的选用公文文种,(2)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3)根据发文机关权限选择文种,(4)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文种。

公务文书考试大纲

公务文书考试大纲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公文写作是湖南大学中文写作实训课程的四大模块之一,主要面向全校文科和部分理工科本科生。

本考试是全校统一的目标参照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国家行政公文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相关基本知识撰写、处理公文的能力。

本大纲的制定以确保公文写作考试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为目的,既充分反映国家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又和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写作实践紧密结合,以利于拓展学生技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本科生。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国家行政公文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行政公文处理程序、各文种的适用范围及其格式特点,具备较强的处理公文写作实务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本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公文基础知识:40分;公文实务:6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选择题(单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选择题(多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公文改错: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公文写作: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公文定义与特点一、定义与文种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家行政公文包括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公文特点法定的作者、法定的效力、规范的体式、特定的程序。

第二节基本概念和主要行文规则一、基本概念公文包括眉首、主体和版记三要素。

包括18个基本概念: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代字)、签发人、红色反线;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1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1

11行管1-4班《公文写作》复习提纲:考试时间:18周考试地点:待定[1]重点概念:(必弄清楚)1、公文分类: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狭义公文——专指党和国家法定的公文(党14种——国家13种)广义公文——泛指机关常用公务文书,包括:(1)法定公文(13)(2)非法定事务性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办法》规定了13种文种为法定公文文种: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1)按公文内容、性质、作用不同分为:1、规范性公文(条例、规定、办法),2、指导性公文(命令、决定、批复),3、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4、商洽性公文(函),5、知照性公文(通报、通知、公告、通告)6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简报、会议纪要)(2)根据公文行文方向不同分为:1、上行文(报告、请示、意见);2、平行文(函、议案、);3、下行文(命令、决定、批复、通知)4、广行文(通告、公告)(3)根据公文发行、传递范围不同分::1、机密公文2、公布公文(对社会公开发文)3、内部公文(机关内部)(4)按公文作者性质分(方便管理):1、党务公文2、行政公文3、群团公文5)按公文文种性质分1、法定公文(行政公文13种)2、非法定公文(杂体通用公文)(6)按文件的接受对象不同分:1、主送件(主要受文对象)2、抄送件(相关受文对象)(7)按公文处理要求不同分:1、承办性公文(必具体办理。

——对应主送件)2、参阅性公文(不需办理,只参考——对应抄送件)(8)按公文处理时限要求分:文件分:特急,急件,平件。

(9)公文涉密程度分为:绝密(1级)时限(?年)机密(2级)时限(?年)国家密级标志:★秘密(3级)时限(?年)例:机密★5年2、行文方式:是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单位的组织关系确定的行文的方法和形式。

从确定收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1、逐级行文——直接向下或向上2、越级行文——越过直接下级或上级3、多级行文——又称呈、转一次性行文普发行文——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行文通行行文——向隶属和非隶属机关以及社会群众一次性行文(媒体)按照公文传递途径不同分1、直接行文——没有隶属关系机关之间横向用平行文直接行文2、间接行文——通过其他机关批转或转发行文3、授权行文——通过委托授权,由其他机关或个人代表本纪观、本部门对外行文(新闻机构、律师、办公室)根据发文机关的数量划分:1、单独行文:一个机关署名制发文件2、联合行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制发文件3、事务性语体:叫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行政公务所用的一种语体。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一、草拟公文前应注意什么?(1)正确领会决策意图。

(2)全面了解行文背景。

(3)调查研究,充分占有资料。

(4)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5)视情况确定行文方式。

(6)设计文稿的框架结构。

二、行文的基本规则有哪些?(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行文由办公部门、秘书部门统一处理的原则。

(3)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4)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5)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6)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7)请示性公文一事一文和不向下级抄送的原则。

(8)受双重领导的单位上报的请示公文,应写明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由主送单位答复请示的问题。

三、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经反复核查证明,XXX、XXX确曾在1987年9月间收受过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5万元),已构成受贿罪。

案发后,二人还与业务员XX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

辨析下列词语:A、以至B、以致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A、熟悉B、熟习大家彼此()A、学历B、学力他早年以高中毕业的同等()考入清华大学。

A、骇人听闻B、耸人听闻山西某地发生一起()的假酒案。

四、注意数词的用法: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用于数目增加,也可用于数目减少。

表达数目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一一不包括底数,指净增数。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一一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减低(了)、下降(了)一一指差额。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一一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题(1)今年风调雨顺,管理工作也搞得好,我乡粮食产量超过了去年同期产量的15机(2)今年第一季度XX储蓄所存款额猛增,达到XX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到30%。

公文写作与处理大纲

公文写作与处理大纲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公 文第一节 公文概述一、 ★什么是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其含义: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2)公文形成的条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4)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二、 公文的产生与发展1、公文,或称文书、文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公文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与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2、公文的发展阶段:① 恩格斯把文字应用文献记录,即文书工作的出现当作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代后期: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西周:设立了专门管理文书的机构与起草文书的官吏;《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文;汉代及稍后,又出现了章、表、疏、议、启等上行文,官府之间移书、关、刺、咨等平行文,另令、谕、制、教等下行文;1912年元月,临时政府规定公文分为:令、咨、呈、示、状五种。

③汉代以前,我国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金石、青铜、竹木、谦帛等 直至 东晋末年,太尉恒玄下令公文统一用纸。

三、文书、文件和公文1、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总称,既可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最早出现于西汉。

2、文件:—出现于清末。

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上说:文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3、公文:是指各机单位为了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4、在机关中三者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 材料,即公务文书。

公文写作大纲-1

公文写作大纲-1

公文写作知识一、公文的四个特点公文,即公务文件,习惯上统称文件。

是国家机构与其它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

其特点如下:1、法定的作者和法定的权威性。

2 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 具有规范的体式。

4 履行法定的程序。

这种程序性主要体现在制发和生效两个方面。

二、公文的六个功能公文的基本功能是能够逾越时间与空间有效地记载、传递与存贮公务活动所需的信息,是机关行使职能的重要工具,具体表现为:1、领导和指导功能2、纵向联系功能3、行为规范功能。

4、横向联系功能5、宣传教育功能6、依据和凭证功能三、我国法定的通用公文文种,即公文的名称,用以表明公文的性质、适用范围和作者职能权限以及制发公文的目的要求等。

我国法定的通用公文文种,主要包括:1、规范性文件,含条例、规定、办法、决定四种。

2、领导指导性文件,含命令(令)、指示、批复、通知、通报五种。

3、公布性文件,含通告、公告两种。

4、呈请性文件,含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四种。

5、商洽性文件,即函(公函)。

6、会议性文件,即会议纪要。

四、公文的文体特征公文的文件,指公文的表达方式。

公文属应用文体,除具备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格式规范性这些基本属性之外,还有以下特殊属性:1、公文被规定以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作为必须使用的符号的系统。

2、公文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五、公文的格式公文格式,指公文的数据构成与对各数据项目的编排。

公文格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公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数据项包括:发文机关、标题、正文、印章或签署、成文期。

公文供选择的数据项目包括:发文字号、签发人标志、主送机关、附件说明、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份号、密级、紧急程度、无正文说明、题注。

公文数据项目的编排次序为:发文机关、份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标记)、署名、印章(签署)、成文日期、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

公文写作讲义提纲

公文写作讲义提纲

講義提綱一〃商务文书:集团标准和通常标准集團内部使用(集团标准)(一)合同審核表注意事項:1 需求單位應是要簽訂本合同達到交易目的的事業單位,而不是僅以名義簽訂合同的公司。

如PCEG事業群要購買一批設備,是以鴻富錦的名義,則合同審核表上的需求單位是PCEG事業群。

2 合同生效日和合同屆滿日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合同生效日指合同發生法律效力的日期,從那天開始雙方受到合同權利義務的約束。

而合同屆滿日指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履行完畢的日期。

3 送審時請提供相關文件,包括請購單、報價單、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在合同不是對方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簽訂的情況下,還需要有對方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

4 在核准人的項目中,一共有三欄,包括主管、事業群最高主管、最高主管授權代表,其中最高主管授權代表簽名一定要有。

(二)聯絡單聯絡單是用於集團内部各事業單位之間配合工作之用,現講解如下:1 受文單位和發文單位是主辦單位,而會辦單位是協辦單位。

2 文號和日期必須是最新的,不能一成不變。

通常标准(一)经济日用文书1〃便条包括说明性条据和凭证性条据1.1 说明性条据:对事实作简单的陈述,格式固定。

称呼、正文、祝颂语(可以省略)、具名和日期1.2 凭证性条据:为证明某个已经存在的事实,有证明效力。

有借条、收据等。

单据名称、正文、具名和日期。

写作要求:财务数额要大写;单据不宜涂改;书写端正清楚。

2〃启事1.1 标题:笼统式;事由和文式;事由式;组合式1.2 正文1.3 写作要求:标题醒目;内容单一;语言简洁;事实要真。

3〃声明1.1 种类:遗失声明和警告性声明1.2 标题1.3 正文1.3.1 遗失声明:遗失物品的单位或个人名称,遗失物品的具体名称,最后写上“声明作废”收结全文。

1.3.2 警告声明:声明的缘由、事因、声明者的态度和声明具体事项,最后以“特此声明”作结。

4〃电报和电传4.1 电报头栏4.2 收报人地名、地址和姓名4.3 电文内容和署名4.4 发报人姓名和地址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准确无歧义(二)经济事务文书1〃计划1.1 标题: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计划时限、计划的性质和文种。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一、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1. 概念。

-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例如,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企业内部的通知通告等都是公文的具体形式。

这一概念明确了公文的使用主体广泛,涵盖了各类组织,并且强调了其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重要属性。

2. 特点。

- 法定性: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必须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例如,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其作者只能是国务院,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发布。

这是因为公文代表着特定组织的意志,具有权威性。

- 权威性:公文一旦发布,就具有强制执行力。

下级机关必须贯彻执行上级机关的公文要求。

如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关于税收调整的通知,下级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执行,这是保证行政管理秩序的需要。

- 规范性:在格式上,公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排版方面的规定,以及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结构的要求。

在语言上,要求准确、简洁、庄重、严谨。

例如,公文中不能使用口语化、随意性强的词汇,像“大概”“可能”等词在表达关键信息时应尽量避免,以确保公文的严肃性。

(二)公文的种类。

1. 按行文方向分类。

-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请示用于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批准,例如某基层单位资金不足,需要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就需要使用请示公文。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像年度工作报告等。

-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令)、决定、通知、批复等。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等,如国家主席发布的主席令。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如关于表彰先进单位的决定。

通知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公文类型。

常用公文写作模版.docx

常用公文写作模版.docx

常用公文写作模板一、决定(一)重要事情决定关于XXXXXXXX的决定XXXXXXXX(主送单位):为了XXXXXXX (目的),根据XXXXX(依据),经研究,决定XXXXXX(决定事项)。

一、XXXXXX。

二、XXXXXX。

三、XXXXXX。

落款XXXX年XX月XX日(二)嘉奖决定xxxx(主送单位):最近,XXXXXXXXXXX(被表彰的人员或单位的事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为了XXXXX,根据XXXXX,决定对XXX XX等予以表彰(或授予称号)。

希望XXXXXXXX (号召学习,提出更高要求)附件:表彰名单落款XXXX年XX月XX日(三)处分决定xxxx(主送单位):最近,XXXXXXXXXXXo (违规违纪事实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为了XXXXX,根据XXXXX,决定给与XXX XX(受处理的人或单位)XXXXXX的处分。

落款XXXX年XX月XX日二、通知(一)指示性通知XXXXX(主送单位):根据XXXXXXX,为了XXXXXXX,经研究,决定XXXXXXXXX,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XXXXXXXXXX。

二、XXXXXXXXXX。

三、XXXXXXXXXX。

特此通知。

落款XXXX年XX月XX 日(二)周知性通知关于成立xxxxxxx(机构)的通知XXXXX(主送单位):为了XXXXXXX,根据XXXXXXX,经研究,决定成立xxxxxxxxx(机构),负责XXX XX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人员组成XXXXXXXX。

二、主要职责XXXXXXXXXX。

三、xxxxxxxXXXXXXXX。

特此通知。

落款XXXX年XX月XX日(三)任免通知关于XXX等职务任免的通知XXXXX(主送单位):经XXXXXX研究,决定:聘任XXX为XXXXX; 免去XXX 的XXXXX。

特此通知。

落款XXXX年XX月XX日(四)印发、转发性通知关于印发《xxxxxxx》的通知XXXXX(主送单位):为了xxxxxxx,根据xxxxxxx,我们制定了《XXXXXXXXXXXX》,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写作基础》考试大纲.doc

《写作基础》考试大纲.doc

《写作基础》考试大纲Writing Basis执笔人:李霞审核人:陈坤华课程编号:1114385总学时数:32.0 (其中讲课学时:32学时)学分:2.0一、本大纲适用专业教育学,小学教育。

二、考试目的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出勤情况等,占30%;期末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写作的能力,占70%o三、考试内容绪论1、考试知识点1、写作的一般属性;2、写作的特殊属性;2、考试要求1、了解写作的本质。

2、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写作主体与客体1、考试知识点1、写作者的修养:1)阅历修养;2)学识修养;3)思想修养;2、写作者的能力:1)摄取能力;2)转化能力;3)表达能力;2、考试要求1、把握写作修养的基本内容。

2、了解构成写作能力的主要环节1、考试知识点1材料的含义与作用2材料的分析与综合3材料的选择及要求4形成文章主题的方法5主题的提炼及要求6结构的含义及原则7结构安排的艺术手法8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9语言的功能与素养10语言的特性与要求2、考试要求1把握”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概念的含义2考察学生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写作行为过程1、考试知识点1写作感知的特性、写作感知的过程、写作感知的方法2写作运思的特性、写作运思的过程、写作运思的方式3写作行文的特性、写作行文的过程、写作行文的方法2、考试要求1.了解感知、运思、行文的特性和交叉递变过程,掌握感知、运思、行文的基本方法。

2.辨识感知与采集、运思与构思、行文与表述三组概念。

3.理解写作行为过程是认识和表达的矛盾统一过程。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1、考试知识点1写作表达方式:叙述的视角与方法、描写的类别与要求、抒情的方式与要求、议论的要素与方法、说明的分类与方法2传统常用写作技法:聚焦与立骨、悬念与那辗、巧合与误会3代常用写作技法:意识流与蒙太奇、反讽与黑色幽默、象征与变形4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正与反、虚与实、抑与扬、张与弛、断与续2、考试要求1.掌握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公文写作 复习大纲(含答案)

公文写作 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公文写作》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新版)说明:1.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期末考试。

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出题范围。

2.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3.判断题占40%;单项选择题占30%;多项选择题占30%。

重要提示:本复习大纲增加了《公文写作》课程两项新内容:“公文写作程序”和“公文审核工作”。

完成下列“期末复习练习题”,必须先认真阅读该两项新内容,否则,“期末复习练习题”的部分题目,将无法正确完成。

新增加的“公文写作程序”和“公文审核工作”两项新内容,如下:一、公文写作程序公文写作程序包括以下10个程序(一)接受领导指令(二)分析领导意图(三)提炼公文主旨(四)查找行文依据(五)确定行文材料(六)设计行文结构(七)初步行文写作(八)文后初步修改(九)内部初步审核(十)初步定稿送审二、公文审核工作公文审核工作,具体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主管领导的审核(审6项内容)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2.是否符合国家政策3.公文主旨是否清楚4.公文文种是否合适5.公文格式结构是否符合要求6.公文语言是否符合要求(二)专职秘书的审核(审4项内容)1.行文手续是否齐全2.行文材料是否齐备3.领导批示是否清楚4.领导签字是否规范(三)印制人员的审核(审3项内容)1.公文版头部分是否缺项2.公文主体部分是否符合要求3.公文版尾部分是否正确(四)封发人员的审核(审3项内容)1.公文页码有没有问题2.公文附件是否附于文后3.需要加盖公章的公文是否按要求盖章期末复习练习题(请与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红字答案来自答疑系统,请随时查看答疑系统,核对答案)一、判断题(答案选正确的标明A,答案选错误的标明B)1.文学写作是写作的基本类型之一,是以表达感情、追求审美价值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写作。

(A)2.新闻写作是写作的基本类型之一,是以写人物、写事件、写故事、写情节为主要内容的写作。

公文写作干货66组写作提纲

公文写作干货66组写作提纲

公文写作干货66组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导言1.介绍公文的目的和写作背景A.提出问题或主题B.设定目标和写作意图A.引用相关数据或事实B.引发读者情感共鸣3.概述整篇公文的结构和内容A.列举主要论点或章节B.指出解决方案或建议第二部分:问题陈述4.确定问题的性质和范围A.界定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和对象B.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5.描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A.阐述问题的影响和后果B.分析问题的长期和短期影响6.提供相关背景信息A.介绍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B.分析相关研究或报告结果第三部分:分析和讨论7.分析问题的各种因素和要素A.说明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B.分析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8.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比较A.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或政策B.分类不同类型的问题或案例9.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A.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或政策B.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第四部分:解决方案或建议10.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政策A.综合分析和评估各种方案B.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或政策11.详细描述解决方案或政策的具体内容A.说明方案或政策的主要步骤和措施B.展示方案或政策的时间表和目标12.解释预期效果和结果A.阐明方案或政策的预期成效B.分析方案或政策的潜在问题和挑战第五部分:实施和推广13.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A.列举实施方案所需的资源和支持B.安排实施方案的时间表和责任分工14.说明监测和评估机制A.介绍监测和评估方案的具体内容B.解释如何监测和评估方案的效果15.提出推广和宣传措施A.制定推广和宣传方案的具体内容B.提出吸引和激励参与者的方法第六部分:结语16.简要总结公文的目标和主要内容A.再次强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B.总结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17.提出进一步研究或行动的建议A.确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或改进的方面B.提出未来可采取的行动方向18.正式结束公文,并对读者表示感谢A.表达对读者的关注和支持B.结束语言礼貌和易于理解希望以上提纲对公文写作有所帮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使公文更加系统和有逻辑。

必备公文写作提纲集锦

必备公文写作提纲集锦

必备公文写作提纲集锦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A.准确性和简洁性B.结构严谨和逻辑清晰C.用词规范和语言优美D.注意格式和排版二、常见公文写作类型A.备忘录1.开头陈述备忘的事项2.详细说明备忘的内容3.结束部分阐明备忘的意义和对策B.通知公告1.公告标题及发布日期2.明确公告的目的和内容3.提供相关细节和注意事项C.请示报告1.请示或报告的原因和目的2.陈述问题、分析原因和影响3.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1.决议的主题和目标2.详细描述决议的内容及执行方式3.强调决议的意义和影响E.会议纪要1.开头陈述会议的目的和时间2.记录会议的主要议题和讨论情况3.总结会议结果和决策三、公文写作技巧A.开始部分1.准确定义主题和目的2.言简意赅地介绍背景和重要性B.主体部分1.分段叙述,逻辑清晰2.重要信息突出,次要信息扼要C.结束部分1.强调重点和亮点2.提出行动计划和建议四、公文写作格式1.标题、日期、编号2.主体部分分段3.标明发文单位和签发人B.文字排版1.字体和字号规范2.段落间距和行间距3.字符间距和对齐方式C.附件和印章1.需要附带的文档或证明2.相应的盖章和签字五、公文写作注意事项A.准确使用词语和语句B.注意公文的保密性和操作性C.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D.注意给公文加上时间限制六、公文写作范例附:一封请示报告的提纲范例A.请示的原因和目的B.问题的分析和影响C.解决方案和建议D.结束语七、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A.笼统和不明确的语言表达B.重复和啰嗦的内容C.没有明确阐述问题和解决方案D.格式和排版错误八、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提纲和写作风格A.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型调整提纲的内容B.针对不同的受众调整语言风格和用词以上是一份必备公文写作提纲集锦。

根据提纲的指导,可以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组织思路,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书写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基本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比较全面系统掌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写出内容充实、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达有力、语言通畅的常用公文,以及能正确理解和评析常用公文。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要求是:1、识记:能正确理解和解释有关定义和概念,并能准确表达;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把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并能准确掌握行政公文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准确运用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解决公文实践中的问题,能写出合格的、规范的、有质量的行政公文。

上编公文写作总论一、考核知识点(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2)公文写作特点;(3)公文作用;(4)公文分类。

(二)公文的格式1、何谓公文格式;2、公文格式的基本内容。

(三)行文规则1、什么叫行文规则;2、行文关系;3、行文方向;4、行文方式;5、行文总规则。

(四)公文的主旨1、何谓公文主旨;2、确立公文主旨的方法;3、公文主旨要求。

(五)公文的材料1、公文材料含义和材料范围;2、公文材料选择;3、公文材料的要求。

(六)公文的结构1、何谓公文结构;2、安排公文结构的原则和方法;3、公文中使用序数要注意的问题。

(七)公文的语言1、公文语言含义;2、公文语言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公文概述1、识记(1)公文的定义;(2)公文的特点。

2、领会(1)公文的写作特点;(2)公文作用和分类;(3)合格、规范、有质量的公文要符合三个方面要求。

(二)公文的格式1、识记(1)格式定义;(2)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抄送、主题词。

2、领会(1)发文字号组成部分;(2)公文标题构成;(3)如何确定公文的主题机关;(4)怎样确定公文的成文日期;(5)标引主题词要注意三大点。

(三)行文规则1、识记(1)行文规则概念;(2)行文关系;(3)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2、领会(1)如何处理行文关系;(2)行文七大规则具体要求。

(四)公文的主旨1、识记(1)主旨定义;(2)主旨要求。

2、领会(1)确定公文主旨的基本方法;(2)公文主旨与公文材料的关系。

3、应用(1)正确提炼公文主旨;(2)准确表述公文主旨。

(五)公文的材料1、识记(1)公文材料的含义;(2)公文材料要求。

2、领会(1)理解公文材料在公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搜集和选择公文材料方法;(3)选择使用公文材料要注意的问题。

3、应用能正确使用材料写作不同的公文文种。

(六)公文的结构1、识记(1)公文结构概念;(2)公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2、领会(1)安排公文结构的方法;(2)安排公文层次和正确使用序数。

3、应用灵活运用不同的结构方法写作不同的公文文种。

(七)公文的语言1、识记(1)公文语言含义;(2)公文语言的要求。

2、领会(1)理解公文语言要明晰、准确、简朴和庄重;(2)公文专用语主要几种类型;(3)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与公文语言的区别。

3、应用能准确运用公文语言写作公文。

中编行政公文写作一、考核知识点(一)命令(令)1、命令(令)概念和特点;2、命令(令)的类型;3、命令(令)的写作。

(二)决定1、决定的概念和特点;2、决定的类型;3、决定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三)公告1、公告的概念和特点;2、公告的写作。

(四)通告1、通告的概念和特点;2、通告的写作;3、写作通告要注意的问题。

(五)通知1、通知的概念和特点;2、通知的适用范围和分类;3、通知的写作。

(六)通报1、通报的概念和特点;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3、通报的写作;4、通报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七)议案1、议案的概念和特点;2、议案的类型;3、议案的写作。

(八)报告1、报告的概念和类型;2、报告的结构和写法;3、报告的写作要求。

(九)请示1、请示的概念和特点;2、请示的类型;3、请示的写法;4、请示的写作要求。

(十)批复1、批复的概念和特点;2、批复的结构和写法;3、批复的写作要求。

(十一)意见1、意见的概念和类型;2、意见的特点;3、意见的写作。

(十二)函1、函的概念和特点;2、函的类型;3、函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十三)会议纪要1、会议纪要的概念和特点;2、会议纪要的结构和写法;3、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命令(令)1、识记命令(令)的概念。

2、领会(1)、命令(令)的特点;(2)命令(令)的类型;(3)命令(令)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文种不同之点。

(二)决定1、识记决定的概念。

2、领会(1)决定的特点;(2)决定的类型;(3)决定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3、应用能写作常见的几种决定。

(三)公告1、识记公告的概念2、领会(1)公告的特点;(2)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四)通告1、识记通告的概念。

2、领会(1)通告的特点;(2)通告的写作和写作要求。

3、应用能根据写作要求写作通告。

(五)通知1、识记通知的概念。

2、领会(1)通知的特点;(2)通知的应用范围;(3)通知的分类。

3、应用(1)能写作不同类型的通知;(2)根据通知的写作要求评析“通知”例文。

(六)通报1、识记通报的概念。

2、领会(1)通报的特点;(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3)通报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3、应用(1)能写作不同类型的通报;(2)能根据通报写作要求评析“通报”例文。

(七)议案1、识记议案的概念。

2、领会(1)议案的特点;(2)议案的类型;(3)议案的结构与写法。

(八)报告1、识记报告的概念。

2、领会(1)报告的特点;(2)报告的类型。

3、应用(1)能根据报告的结构方法写作报告;(2)能根据报告的写作要求评析“报告”例文。

(九)请示1、识记请示的概念。

1、领会(1)请示的特点;(2)请示的类型;(3)请示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请示的结构方法写作请示;(2)能根据请示的写作要求评析“请示”例文。

(十)批复1、识记批复的概念。

2、领会(1)批复的特点;(2)批复的类型;(3)批复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批复的结构方法写作批复;(2)能根据批复的写作要求评析“批复”例文。

(十一)意见1、识记意见的概念。

2、领会(1)意见的特点;(2)意见的类型;(3)意见的结构方法和写作注意事项。

(十二)函1、识记函的概念。

2、领会(1)函的特点;(2)函的类型;(3)函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函的结构方法写作函;(2)能根据函的写作要求评析“函”。

(十三)会议纪要1、识记会议纪要的概念。

2、领会(1)会议纪要的特点;(2)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联系和区别;(3)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3、应用能根据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评析“会议纪要”例文。

下编杂体公文写作一、考核知识点(一)计划1、计划的概念和特点;2、计划的种类;3、计划的结构方法;4、计划的写作要求。

(二)总结1、总结的概念和特点;2、总结的种类;3、总结的结构方法;4、总结的写作要求。

(三)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概念;2、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分类;3、调查报告的写作;4、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四)简报1、简报的概念;2、简报的特点和种类;3、简报的编写;4、简报的编写要求。

(五)大事记1、大事记的概念;2、大事记的特点和种类;3、大事记的结构方法;4、大事记的写作要求。

(六)讲话稿1、讲话稿的概念;2、讲话稿的特点和种类;3、讲话稿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七)条例1、条例的概念和特点;2、条例的适用范围;3、条例的结构方法;4、条例的写作要求。

(八)规定1、规定的概念和特点;2、规定的适用范围;3、规定的写作要求。

(九)办法1、办法的概念和特点;2、办法的适用范围;3、办法的结构方法;4、办法的写作要求。

(十)细则1、细则的概念和特点;2、细则的适用范围;3、细则的写法;4、细则的写作要求。

(十一)章程1、章程的概念和特点;2、章程的适用范围;3、章程的写作;4、章程的写作要求。

(十二)经济合同1、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点;2、经济合同的种类;3、经济合同的结构与写法;4、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计划1、识记计划的概念。

2、领会(1)计划的特点和种类;(2)计划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计划的结构方法写作计划;(2)能根据计划的写作要求评析“计划”例文。

(二)总结1、识记总结的概念。

2、领会(1)总结的特点和类型;(2)总结与计划的联系。

3、应用(1)能根据计划的结构方法写作计划;(2)能根据计划的写作要求评析“计划”例文。

(二)总结1、识记总结的概念。

2、领会(1)总结的特点和类型;(2)总结与计划的联系。

3、应用能根据总结的结构方法写作总结;(三)调查报告1、识记调查报告的概念。

2、领会(1)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分类;(2)调查报告的写法;(3)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4)调查报告与总结、通讯等文体文种区别。

(四)简报1、识记简报的概念。

2、领会(1)简报的特点和分类;(3)编写简报应注意的问题。

(五)大事记1、识记大事记的概念。

2、领会(1)大事记的特点和种类;(2)大事记的结构与写法;(3)写好大事记应注意的问题。

3、应用能根据大事记的写作要求评析“大事记”例文。

(六)讲话稿1、识记讲话稿的概念。

2、领会(1)讲话稿的特点和类型;(2)讲话稿的结构与写法。

(七)条例1、识记条例的概念。

2、领会(1)条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条例的写作要求。

(八)规定1、识记规定的概念。

2、领会(1)规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规定的结构方法;(3)规定的写作要求;(4)规定与条例在适用范围和文种特征上的异同。

(九)办法1、识记办法的概念。

2、领会(1)办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办法的结构与写法;(3)办法的写作要求;(4)实施办法与管理办法的异同。

(十)细则1、识记细则的概念。

2、领会(1)细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细则的结构与写法;(3)细则的写作要求;(4)细则与条例、规定的异同。

(十一)章程1、识记章程的概念。

2、领会(1)章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章程的结构与写法;(3)章程的写作要求;(4)章程与其他法规性公文的区别。

(十二)经济合同1、识记经济合同的概念。

2、领会(1)经济合同的特点和种类;(2)经济合同的结构与写法;(3)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4)经济合同包括的主要条款和如何确定“选择条款”。

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