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萝卜头教案优秀范文

合集下载

《小萝卜头》绘本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小萝卜头》绘本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萝卜头》绘本故事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绘本故事《小萝卜头》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学习,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学习,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小萝卜头》绘本故事书2. PPT课件3. 黑板4. 粉笔环境准备:1. 安静的教室环境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画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绘本故事《小萝卜头》。

2. 故事讲解(15分钟)a.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b.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故事的主题。

3. 故事讨论(5分钟)a.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b.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情感教育(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小萝卜头为什么能够坚持到?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b.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b.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幅关于《小萝卜头》的画,并进行展示。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小萝卜头》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情节和情感教育,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讲述: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小萝卜头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小萝卜头在艰苦的环境中,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历程,感受他的勇敢和坚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历程,感受他的勇敢和坚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萝卜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萝卜头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小萝卜头的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小萝卜头的认识,讨论他的勇敢和坚定。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小萝卜头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感受他的勇敢和坚定。

同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萝卜头的故事勇敢坚定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小萝卜头的形象。

(3)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

2. 作业答案:(1)生字词:略(2)小萝卜头的形象:略(3)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查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幼儿园身体认知操《小萝卜头》教案

幼儿园身体认知操《小萝卜头》教案

幼儿园身体认知操《小萝卜头》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身体认知操《小萝卜头》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头、眼、口、手、脚等。

2. 通过操练,增强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身体认知水平。

3. 调动幼儿积极性,培养幼儿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认知不同身体部位,如头、眼、口、手、脚、肚子等。

2. 学习幼儿园身体认知操《小萝卜头》。

教学准备:1. 一张大图纸,并画出人体部位。

2. 活动室或课堂教室。

3. 活动用具:CD音乐、风铃、彩带等。

教学过程:1. 温习知识(1) 通过大图纸,让孩子们看图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2) 教师引入《小萝卜头》的内容,与孩子们一起念顺口溜:小萝卜头,头一转。

两只眼睛,一瞪一扭。

嘴巴张开,手一摆。

两只小脚,乒乓乒乓跑起来。

(3) 教师问孩子们这首顺口溜的四个部分中,哪个部分介绍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2. 操练身体认知(1) 教师放上适合的音乐,演示并教授《小萝卜头》的动作,引导幼儿跟着音乐配合动作。

(2) 帮助幼儿练习手、腿、脖子等不同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 每练习完一个动作,教师与孩子们讨论相应的身体部位和运动的效果,引导幼儿了解身体部位名称。

3. 拓展学习(1) 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小萝卜头”的动作,帮助孩子们巩固身体认知。

(2) 教师引导幼儿在学习“小萝卜头”动作的同时,演练团队合作,培养幼儿团队意识。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估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情况。

2. 教师评估幼儿是否能够准确地认知不同的身体部位。

教学总结:1. 教师对幼儿积极参与、学生表现出的热情给予表扬和肯定。

2.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不足和进步,为下一次教学提供补救方案。

教学提示:1. 儿童身体认知能力有限,应着重帮助孩子了解身体部位。

2. 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动作要做到轻缓、平稳。

3. 教学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融入互动游戏元素,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小小萝卜头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小小萝卜头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小小萝卜头小小萝卜头一、教学目标:1.了解萝卜的营养价值,学会做萝卜汁。

2.学习如何正确地洗菜和切菜。

3.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

4.提高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身体检查:让幼儿主动说出自己身体的一些状况,如肚子饿了、头疼了等。

2.萝卜的介绍:讲解萝卜的营养价值和作用,以及萝卜对身体的好处。

3.萝卜的处理:演示洗菜和切菜的方法。

4.制作萝卜汁:幼儿们分组制作萝卜汁。

三、教学过程:1.身体检查:教师向幼儿介绍健康的重要性。

每个幼儿轮流说出自己身体的状况,并由教师向其介绍一些保健知识。

2.萝卜的介绍: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萝卜的种类及营养成分,并向他们介绍萝卜的健康功效。

3.萝卜的处理:教师向幼儿展示洗菜和切菜的方法,并确保幼儿学会了这些基本的厨房技能。

4.制作萝卜汁: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三至四个学生。

每个小组一共需要三个萝卜。

a. 洗菜: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如何清洗萝卜,保证萝卜的清洁卫生。

b. 切菜: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切萝卜,确保幼儿的安全。

c. 榨汁: 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榨汁机,并进行味道的开发和评价。

5.味道评价: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品尝制作好的萝卜汁,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制作美味健康的萝卜汁。

四、板书设计:健康教育小小萝卜头- 营养丰富- 味道美味- 有益身体健康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旨在提高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意识,使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本教案以萝卜作为主题,把营养、健康和饮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制作萝卜汁,让幼儿们亲手体验食材变成营养的感受。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幼儿的心智和感官上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一、故事梗概小萝卜头是一颗红萝卜,它自己长得比别的萝卜头都大。

当地的人们都觉得小萝卜头长得不错,不仅仅适合做食物,还可以做成玩具。

因此,小萝卜头一直过着幸福的日子。

可有一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小萝卜头所在的土地,这颗大萝卜也被风吹散了。

有一只鸟在路过时看到了小萝卜头,把它啄走了。

鸟儿想要在草地上享用这颗美味可口的萝卜头,但是它遇到了与它想象中不同的结果,萝卜头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二、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感受历史,认识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继续体验叙事文的朗读情感,提高初级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3.能够模仿故事情节,创造类似但不同的故事情节。

4.发现并感受积极的品质和意义,培养课程目标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小萝卜头被鸟吃到」这一部分的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2.学会使用一些在故事中出现的美食名称和词语。

3.训练初级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一个故事情节,练习写作。

2.理解故事中「小萝卜头长大」的象征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通过朗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充实。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出现的生词。

3.鼓励学生写作,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活动教师播放与小萝卜头相关的视频或音频,鼓励学生谈论他们的想法。

第二步:教师讲解教师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出现的美食名称和词语。

第三步:学生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故事,鼓励他们用阅读笔记记录下来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一个与故事情节类似的故事,分享给全班听。

第四步:讨论和写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出现的象征意义,发掘和扩展故事的内涵。

接着,学生被鼓励写作一篇关于故事本意的文章或组织说理。

七、总结通过小萝卜头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通过创作课程实现灵活性的学习。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教案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教案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教案教学内容:《小萝卜头的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小萝卜头在牢房里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故事。

课文真实生动的描写了小萝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的情形:没有自由,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纸笔,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小萝卜头却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是值得今天的少年儿童学习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讲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萝卜头不怕吃苦、努力学习的精神,体会小萝卜头对共产党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小萝卜头不怕吃苦,努力学习的精神。

设计理念:小萝卜头是一位革命烈士,往往越是这样的人物学生越是无法走进他的内心,时代背景,现实环境都成为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拦路虎。

但学生和小萝卜头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孩子,都是学生。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经历,从这个共性中寻找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的学习体会到小萝卜头学习环境的艰难和努力学习的精神是这次教学的主要思路。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推荐读物。

同学们,我最近在读一本书《红岩》,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敌人的监狱里,共产党员们和敌人斗争的故事。

你们看,他是罗世文;他叫车耀先;他们都是抗日英雄。

这位,是江姐,看过电视剧《江姐》的同学一定对她不陌生吧。

这个孩子就是小萝卜头,他是监狱中年龄最小的囚犯。

等会咱们一起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2、简单预习。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他就是监狱中的小萝卜头——宋振中。

在他只有八个月大的时候,他和爸爸妈妈被特务逮捕。

在监狱里长大的他,吃得是发霉的米饭,穿得是补丁摞补丁的囚衣,虽然7、8岁了,看起来却只有4、5岁孩子那么高,因为他头大身子小,就像个长不大的小萝卜头。

所以狱中的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小萝卜头的故事吧!板书课题。

一堂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小萝卜头故事教案。

一堂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小萝卜头故事教案。

今天是一堂有趣的小学语文课,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萝卜头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来向大家讲述这个有趣的小萝卜头故事教案吧。

一、故事梗概从前有一个庄园里的老汉,他从早到晚地劳作,只为了能够收获一根巨大的萝卜头。

可是这个萝卜头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不好拔。

于是,老汉就找来了他的妻子来帮他,他的妻子又找来了他们的小孙子,他们三个人一起拔这根萝卜头。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但是这根萝卜头还是没有动过一丝一毫。

他们意识到了,拔这根萝卜头并不是靠力气,而是要靠智慧和团结。

于是他们想出了办法:老人拿起锄头开始挖,妻子把萝卜头用绳子绑在马上,孙子则在马后面拉着绳子。

在保持平衡的情况下,他们一起才成功地将萝卜头拔出来。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感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3.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学会创新和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根据本次教学的故事内容,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思考做人的价值和意义。

2.讲授故事和分析讲授本次教学的小萝卜头故事,并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教师注重语文技能的储备,包括善于朗读、理解故事情节、解析遣词造句、概括归纳主旨、辨析语言含义等方面的技能。

3.团队合作老师教授拔萝卜头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萝卜头的拔出过程。

老师在过程中要及时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以达到团队合作的最佳效果。

4.总结在完成萝卜头的拔出过程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本次教学的主题和思想,让学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提高。

四、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都是日后学习和生活中必须的技能,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小萝卜头故事教案是一堂趣味横生、富有启发意义的小学语文课。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4篇)《小萝卜头的故事》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教学媒体: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观看影片《在烈火中永生》或阅读长篇小说《红岩》.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随笔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当时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根据图片介绍"小萝卜头"名字的来历.通过介绍小萝卜头的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介绍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走进文本,为学习文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生字,弄懂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培养学生默读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理解课文深化主题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1.学生读熟段落.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学生如果能说出他渴望自由就更好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文中人物小萝卜头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读文章来体会会有些困难,所以从具体句子入手,由学生自己分析,再来体会,难度会小些.使学生明白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出小萝卜头的人物思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四,回归整体读中再悟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么漂亮的飞虫,小萝卜头又很喜欢,为什么还要把它放了呢学生可能会认为因为小萝卜头爱护昆虫所以才放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从文中找到描写飞虫漂亮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再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很喜欢飞虫,最后再回忆小萝卜头当时的想法.接着分析小萝卜头为什么把它给放了.学生再读文章,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恰当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师: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你还可以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为综合运用五的口语交际打基础.《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小萝卜头教案优秀范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
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
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小萝卜头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精选小萝卜头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
1、课前组织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电影《红岩》,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引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

2、从语境中抽象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出示小飞虫插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相机出示小飞虫。

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
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
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教师让学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

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指导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

可比赛读,可齐读。

4、比较你和小萝卜头对待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
1、小飞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

(板书:向往自由)
2、小萝卜头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想想小萝卜头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同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附: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
向往自由
精选小萝卜头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科生字。

会熟练书写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把小虫放飞的原因。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的世界。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小萝卜头渴望自由的迫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小萝卜头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知道小萝卜头把小虫放飞的原因,体会小萝卜头渴望自由的迫切希望。

(2)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小萝卜头的愿望。

教学方法:
感情朗读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简介背景
1、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这篇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
3、小萝卜头
二、检查预习情况
大概:大约、或许。

表示猜测。

蝉翼:禅(知了)身上那薄薄的翅膀。

惟恐:只担心,只害怕。

说明小萝卜头非常小心。

瞥见:很快地大略看一下。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三、理清文章思路
1、录音范读。

2、学生轻声自由读。

3、课文的思路。

这篇课文先写了小萝卜头下课时在白公馆的走廊上看墙外的群山——接着写小萝卜头在走廊上捉到了一只漂亮的小虫,并把它放在火柴盒里——最后写小萝卜头看到失去自由的小虫在不安的爬动,便放飞小虫。

从小萝卜头的行动和语言中,体现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渴望,他盼望着解放。

4、学生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学生轻声自由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同桌互相讨论。

学生反馈
生1:我读懂了小萝卜头在走廊上。

生2:我读懂了小萝卜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生3:我读懂了小萝卜头的家在北方。

4、提出质疑
你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你还要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5、用圆圈圈出小萝卜头动作的词语。

(放、抓、踮、看、问)
6、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什么?(对外界世界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

)
7、哪一个字最能说明他渴望自由?(啊)
8、指导朗读第2、5两个自然段。

(读出好奇、渴望的心情)
小结:
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渴望。

我们一起再把这两段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遍。

2、积累好词、佳句。

精选小萝卜头教案优秀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读本科生字。

会熟练书写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把小虫放飞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的世界。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小萝卜头渴望自由的迫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小萝卜头的同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是知道小萝卜头把小虫放飞的原因,体会小萝卜头渴望自由的迫切希望。

2. 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小萝卜头的愿望。

三、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录音带。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 板书课题:小萝卜头。

2. 介绍背景:这篇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

(二)检查预习情况
大概:大约、或许。

表示猜测。

蝉翼:禅(知了)身上那薄薄的翅膀。

惟恐:只担心,只害怕。

说明小萝卜头非常小心。

瞥见:很快地大略看一下。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三)理清文章思路
1. 录音范读。

2. 学生轻声自由读。

3. 课文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