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冷集三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行路难(冷集三中)

饮酒(其五)陶渊明

冷集三中初三语文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下注释

尔:这样。相与:相伴。欲辨已忘言:相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课文研讨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

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

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

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会人来车往,喧嚣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

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

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

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

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

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

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

课后练习

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把握两位诗人各自抒发的思

想感情。《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

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

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

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

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

们的身世、追求不

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题型训练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的心境。

2、能够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

3、能够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一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能否把“见”改为“望”?为什么?

5、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话的理解。

6、请描绘一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包含的意境。

2.行路难(其一)·李白

冷集三中初三语文组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下注释

珍羞:珍贵的菜肴。箸:筷子。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济:渡。云帆:高高的船帆。

课文研讨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

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

有希望。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

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

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

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

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

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

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

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

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

发出“行路难!行路

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

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题型训练

1、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由___转至___,全诗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历程。

2、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诗人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

成___,

作者这样作比,表明了什么?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4、诗中哪些典型动作细节描写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了情感?

5、联系全诗,说说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的理解。

6、结合全诗来看,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饮酒》赏析参考答案

冷集三中初三语文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