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概念题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五章精馏题
五 蒸馏汽液相平衡1.1 苯(A)与氯苯(B)的饱和蒸汽压[mmHg]和温度[℃]的关系如下:t 80.92 90 100 110 120 130 131.8 p 0 A 760 1008 1335 1740 2230 2820 3020 p 0 B 144.8 208.4 292.8 402.6 542.8 719 760若苯—氯苯溶液遵循Raoult 定律,且在1atm 下操作,试作: (1) 苯—氯苯溶液的t —x(y)图及y —x 图;(2) 用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另行计算苯—氯苯的x —y 值。
1.2 苯—甲苯混合液的组成x=0.4(摩尔分率),求其在总压p=600[mmHg]下的泡点及平衡汽相组成。
又苯和甲苯的混合气含苯40%(体积%),求常压下的露点。
已知苯—甲苯混合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苯(A)和甲苯(B)的蒸汽压p 0 A 、p 0B [mmHg],按下述Antoine 方程计算:式中t 为温度[℃]。
lg p 0 A =6.89740-1206.350/(t+220.237)lg p 0 B =6.95334-1343.943/(t+219.237)1.3 某双组分理想物系当温度t=80℃时,p 0 A =106.7kPa ,p 0B =40kPa ,液相摩尔组成为 x A =0.4,试求:(1) 与此液相组成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 A ; (2) 相对挥发度α。
1.4 一双组分精馏塔,塔顶设有分凝器,已知进入分凝器的汽相组成y 1=0.96(•摩尔分率,下同),冷凝液组成x D =0.95,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2,求:(1) 出分凝器的汽相组成y D =?(2) 出分凝器之液、汽的摩尔流率之比L/V D =? 习题4附图1.5 在1atm 下对x=0.6(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溶液进行简单蒸馏,当馏出量为原料的 1/3时,求此时刻的釜液及馏出物的组成。
设x=0.6附近平衡线可近视为直线,其方程为 y=0.46x+0.5491.6 某二元混合物原料中易挥发组分x F =0.4(摩尔组成),用平衡蒸馏的方式使50%的物料汽化,试求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精馏知识试题库+答案
精馏知识试题库+答案1、溶液能否用一般精馏方法分离,主要取决于( )。
A、各组分溶解度的差异B、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大小C、是否遵循拉乌尔定律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B2、在精馏过程中,回流的作用是提供 ( )。
A、提供塔顶产品B、提供上升的蒸汽C、提供下降的液体D、提供塔底产品答案:C3、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压力( )。
A、由低到高B、由高到低C、都有可能D、不变答案:B4、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是( )。
A、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B、回流量比进料量C、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加进料量D、回流量加进料量比全塔采出量答案:A5、操作中的精馏塔,F、q、xD、xW、v1不变,减小xF,则有 ( )。
A、D增大,R减小B、D不变,R增加C、D减小,R增加D、D减小,R不变答案:C6、精馏塔在操作时由于塔顶冷凝器冷却水用量不足而只能使蒸汽部分冷凝,则馏出液浓度。
( )A、下降B、下移7、下列不是产生淹塔的原因是( )。
A、下降液体量大B、回流量小C、上升蒸汽量大D、再沸器加热量大答案:B8、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塔顶气相B、塔底液相C、塔顶液相D、塔底气相答案:C9、适宜的回流比取决于( )。
A、生产能力和操作费用B、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C、生产能力D、塔板数答案:B10、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部分冷凝B、全部冷凝C、部分气化D、全部气化答案:C11、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而变。
A、回流比B、进料组成C、残液组成D、进料热状态答案:A12、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型。
A、舌D、浮阀答案:D13、精馏塔操作前,釜液进料位置应该达到( )。
A、1/2~2/3B、满釜C、低于1/3D、1/3答案:A14、气液两相在筛板上接触,其分散相为液相的接触方式是( )。
A、鼓泡接触B、喷射接触C、泡沫接触D、以上三种都不对答案:B15、塔板上造成气泡夹带的原因是( )。
化工原理《蒸馏》概念题(修)
化工原理《蒸馏》概念题一、填空题:1.精馏过程是利用和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2.最小回流比是指。
3.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q 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4.相对连续精馏而言,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和。
5.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和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
6.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和。
7.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回流比等于,馏出液等于。
8.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塔顶温度。
= 。
9.全塔效率ET10.间歇精馏操作中,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不断;若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则回流比需不断。
11. 将板式塔中的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造价最昂贵的是,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12. 板式塔塔板上,气液间的相对流向有种类型,它们是。
13. 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常见的有种,它们是。
14.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条线,分别是。
15. 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16. 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釜液温度逐渐。
17. 已知89℃时乙醇(A)、水(B)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52.53kPa 和67.69kPa。
常压下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0.3891,x=0.0721,则其相对挥发度α= 。
AB=0.6(摩尔分18. 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xF不小于0.95的产品,则塔顶馏出液数,下同),要求塔顶得到组成xD的最大流量为kmol/h。
19. 将相对挥发度为2.47的某二元混合物在全回流操作的塔中进行精馏,现测得全凝器中冷凝液组成为0.98,塔顶第二层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为0.969,则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为,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液相默弗里板效率为。
20. 在常压下用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为0.4(摩尔分数,下同),塔顶产品组成为0.95,体= 。
化工原理(华理)-精馏- [考研大题]
12、最小回流比Rmin与NT=∞ 平衡线与操作线出现挟点(恒浓区),该 处需无穷理论板NT=∞,对于指定的分离程 度而言,回流比达到最小
Rmin x − ye = D y e − xe
α x1 2.47 x1 = 1 + (α − 1) x1 1 + 1.47 x1
E mv =
y1 − y2 0.98 − x1 = = 0.6 2.47 x1 y1* − y2 − x1 1 + 1.47 x1
6
2013/6/5
L' = L + q1 F1 V ' = V − (1 − q1 )F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1, xF1, q1
V′ L′ y
F2, xF2, q2
V′′ L′′
F2, xF2, q2
V′′ L′′
d2 f2
从上到下,操 作线斜率依次 增大。
x
L′′ = L′ + q 2 F2 V ′′ = V ′ − (1 − q 2 ) F2
=
c
q=0 q<0
WxW RD + qF x n −1 − (R + 1) D − (1 − q) F (R + 1) D − (1 − q) F
b xW x x F xD
L = L + qF V = V − (1− q)F
2
2013/6/5
9、计算理论板数的方法 1)方程组联立求解法 2)逐板计算法 3)图解法
xwmin
xf xDmax
C
x wmin
x f xDmax
(a)或(c)为物料衡算限制
(c)
(b)为分离能力限制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则W=0) B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D x 、w x 。
如进料分别为1F x 、2F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1min R 、2min R 。
当21F F x x >时,则 ( )。
AA .2min 1min R R <;B .2min 1min R R =;C .2min 1min R R >;D .min R 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精馏练习题解析
一、判断题1.进行蒸馏分离,混合溶液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较液相中低。
()2.回流液的作用,是使蒸汽部分冷凝的冷却剂,并使精馏稳定进行。
()3.通过提馏段物料衡算得出的方程是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精馏塔釜的作用,是向最下面一块塔板供应蒸汽。
()5.精馏(或蒸馏)的基本原理为: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大于它在液相中的含量。
()6.普通精馏操作可分离所有的液体混合物。
()7.全回流时,精馏所用理论板层数最多。
()8.精馏是一种既符合传质规律,又符合传热规律的单元操作。
()9.蒸馏是分离均相液的一种单元操作。
()10.精馏操作线方程是指相邻两块塔板之间蒸气组成与液体组成之间的关系。
()11.简单蒸馏属于间歇性操作。
( )12.精馏塔的进料板属于精馏段。
( )13.饱和蒸汽进料的进料线是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
( )14.浮阀塔板的特点是造价较高,操作弹性小,传质性差。
()15.液泛不能通过压强降来判断。
()16.筛板精馏塔的操作弹性大于泡罩精馏塔的操作弹性。
()17.精馏过程中,平衡线随回流比的改变而改变。
()18.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各组分的。
()19.精馏塔发生液泛现象可能是由于气相速度过大,也可能是液相速度过大。
()20.蒸馏塔总是塔顶作为产品,塔底作为残液排放。
()21.浮阀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也不高,操作弹性大,是一种优良的塔板。
()22.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小至最小回流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23.精馏是传热和传质同时发生的单元操作过程。
()24.正常操作的精馏塔从上到下,液体中轻相组分的浓度逐渐增大。
()25.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越好。
()26.灵敏板温度上升,塔顶产品浓度将提高。
()27.筛板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分离效率较泡罩低,因此已逐步淘汰。
()28.精馏塔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支承液体。
()29.连续精馏停车时,先停再沸器,后停进料。
()30.回流是精馏稳定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word完整版)精馏考试题库
精馏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精馏尾气冷凝器定期进行切换化冰,以防__尾气冷凝器堵塞__。
2.精馏就是利用物质的__沸点__不同.在一定范围的温度下经过多次蒸发和__冷凝__而分离出不同组分物质的过程.3.氯乙烯气柜过低时,压缩机会联锁___停车___以保护气柜.4.0℃冷冻系统所用的载冷剂是__乙二醇溶液__,制冷剂是__氟里昂R134a__5.罐区球罐液位高连锁动作是切断__进料阀___6.生产车间含氯乙烯浓度不大于_15mg/m3__7.精馏工序脱水的设备有___机前冷却器__,分离罐和___干燥器__、聚结器。
8.低沸物主要是指___乙炔_,高沸物主要是指___二氯乙烷__.9.精馏外送单体的的质量标准:含乙炔≤____5__ppm,含二氯乙烷≤____30___ppm10.尾气的主要成份为惰性气体,__乙炔__,__氯乙烯___等。
11.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___氯化氢__,__二氧化碳___。
12.罐区氯乙烯球罐的最大充装容积≤_______85%____13.一般粗氯乙烯精馏采用先除__低沸_物,再除_高沸_物的工艺。
14.氯乙烯的分子式__C2H3CL__,氯乙烯单体简称__VC__.15.影响精馏的主要因素__压力__,___温度_,回流比。
16.我厂生产氯乙烯的主要原料___乙炔___ ___氯化氢___ .17.精馏低沸塔的塔底温度控制范围是____42-46℃____18.氯乙烯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____4-22%_____19.回流比是指精馏段内___回流__和塔顶___进料___之比。
20.我厂氯乙烯精馏工序在干燥器内添加______棒碱(固碱)___,对氯乙烯进行干燥。
二、选择题1.氯乙烯精馏操作,一般采用( C. )进料.A.气相B.固相C.液相2.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B.)。
A.2.3—8.1%B.4—22% (V)C.2.3—81%D.3.6—72%3精单体中EDC的含量增加如何处理( A )A适当增大高沸塔塔底高沸物的排放量 B 适当减小回流比C适当提高塔釜温度 D检查高塔内部结构件有无异常变化。
化工原理(精馏复习题)
第六章精馏习题一、填空1、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2、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3、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
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对角线。
4、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
5、精馏塔的作用是。
6、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7: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状态,即两相相等,互成平衡。
8: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2)。
9: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10: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1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12: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1,x1及y2,x2;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第二,第三,而最小。
13: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况,x q、y q与x F的关系为(1)冷液进料:x q x F,y q x F;(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y q x F;(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y q x F f;(4)饱和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5)过热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13.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包括、、。
14.随着气速的提高,塔板上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气液接触状态,其中和均是优良的塔板工作状态,从减少液膜夹带考虑,大多数塔都控制在下工作。
二、选择1: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VL (),馏出液组成x D( ),釜残液组成x W( ).A 增加B 不变C 不确定D减小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 T(),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
化工原理-精馏复习题
11、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 等于两组份_____,α>1则表 示组分A和B____,α=1则表示组分A和B____。
ν A/ν B=(PA/x A)/(PB/x B); 能分离; 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12、当塔板中___________________时,该 塔板称理论塔板。
上升的汽相与下降液相之间达到相平衡时
减少, 增加, 增加, 不变, 不变。
27、精馏塔中的恒摩尔流假设,其主要依据是各组分的____ ______, 但精馏段与提馏段的摩尔流量由于_____ ______影响而不一定相等。
摩尔潜热相等 进料状态的不同
28、某精馏塔在操作时,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液体进料改
为冷液进料,且保持F,xF,回流比R和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 '不
距为零。则: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L/V)=____,
馏出液 x D=____。
L/V=4/3 xD==0.8
33、若维持操作中精馏塔的F,x F、q,D不变,而减少塔釜 蒸发量V。 则:x D ____,x W____,L/V____。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变小, 变大, 变小。
34、某精馏的设计任务:原料为F,x F,要求分离为x D 和x W, 设计时加料热状态q已选定,若选择较大的回流比R,则NT__ __,L____,V____,L/V_______。(增加,
36、操作中精馏塔,今保持 F、x F 、q,V不变,使残液量W增 加。则:x D ____,x W____,L/V____。(变大、 变小,不变,不确定)
变大, 变大, 变大。
37、精馏塔操作时,保持 F,x F,q,R不变,增加塔底排液量 W,则:x D ____,L/V____,x W____。(增大, 减少,不变,不确定)
精馏概念题
分析:5种进料状况中的 值是依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气液混合、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顺序由大变小的,这是由热状况参数 定义所确定的。
由定义可见,在 、 为定值的情况下,原料的原状态焓值越低, 值越大。 值的改变使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曲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 值减小时,两线靠近,故所需理论板数增多。
4-24全回流时,塔顶产品量为_______,塔底产品量为_______,进料量为 _______,回流比_______,理论板数为_______,全回流适用的场合通常是________。
答案: 精馏生产开工或实验研究
4-25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_______塔顶温度,其原因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塔内始终有逆向流动的液、气两股物流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意味塔顶必须有液相回流,塔底必须有产生回流蒸气的再沸器。例如将液态原料自塔顶加入,将气态原料自塔底加入或将饱和蒸气直接加入塔底等情况,均可替代回流作用。
4-8 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 ,液相泡点温度为 ;塔底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 ,液相露点温度为 。请将4个温度间关系用>、=、<符号顺序排列如下_____。
4-10 等板高度 的意义是 ____。若某填料塔的填料层高度为 ,完成分离要求共需22块理论塔板(包括塔顶的部分冷凝器和塔底的再沸器),则等板高度 。
答案:与一块理论塔板传质作用相当的填料层高度;
分析:由于塔顶分凝器和塔釜均起理论板的分离作用,故塔内的理论板数不应包括此2块,即全部填料层只起了20块塔内理论板的分离作用。
4—11 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 、 、 、 、 、 、 和操作压力 诸参数中, 与解无关。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选择判断汇总
精馏习题概念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
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气流)。
2.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汽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二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物)。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二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n+1两层理论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yn=0.4, yn+1=( yn+仁0.182占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精馏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_精馏必须引入回流;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连续操作定态过程,后者为间歇操作非稳态过程)。
6.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塔底压强高于塔顶压强)和(塔顶组成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7.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85C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 =116.9kPaPB° =46kPa,则相对挥发度二(2.54 ,平衡时液相组成xA=( 0.78 ), 汽相组成yA=( 0.90 )8.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371 )馏出液组成为(0.982 )9.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为特定分离任务下理论板无限多时的回流比),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1.1~2 )Rmin。
10.精馏塔进料可能有(5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汽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态参数q值为(0.6。
11.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q D保持不变,若回流比R增大,则x D(增加),x W(减小),V(增加),L/V(增加)。
V=L+D12.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x D、x W及R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减小)。
液体精馏概念题
一、填空题
⒈ 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 等于两组分 挥发度之比 ; α >1则表示组分A和B 可以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 α =1则表示组分A和B 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 ⒉ 如图所示的双组分连续精馏塔内第n块理论塔板,当 回流比R为定值时,yn+1 > xn;R为无穷大时yn+1 = xn。
R不变时: V ( R 1) D
V V (1 q)F
xW
xe
xF
xD
27.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 等于 异分
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 容积效应和
热效应。
28.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 理论板数,回流比应 增大 ,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 蒸气消耗量应 增大 ,所需塔径应 增大 ,操作费 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 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
⒎ 某精馏任务,原料为F、xF,要求塔顶xD,塔底 xW不变,设计时若选定的回流比R不变,加料热状况 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T 减少 ,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 不变 ,精馏段下降 液体量L 不变 ;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增加 , 提馏段下降液体量 增加 。(增加、不变、减少) ⒏ 某精馏塔在操作时,加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液 体进料改为冷液进料,且保持F、xF、V、D不变,则此 时xD 增加 ,xW 减少 ,R 不变 , L/V 不变 。 ⒐ 在设计连续操作的精馏塔时,如保持xF、D/F、xD、 R一定,进料热状态一定,空塔气速一定,则增大进料 量将使塔径 增大 ,而所需的理论板数 不变 。
进料
分析: 5 种进料状况中的 q 值是依过冷液体、饱和液 体、气液混合、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顺序由大变小 的,这是由热状况参数q定义所确定的。
精馏试题
一、填空1精馏过程是利用 部分冷凝 和 部分汽化 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 大 ,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 增加 ,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 先降后升 的变化过程。
2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 减小 (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增大 (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 减小 (增大、减小),所需塔径 增大 (增大、减小)。
3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冷液体 进料的q 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 最远 ,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 最少 。
4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 普通精馏分离 分离,但能用 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 分离。
5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x F =0.6,要求得到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66.7 kmol/h 。
6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 塔顶液相回流 和 塔底上升蒸气 。
7负荷性能图有 五 条线,分别是 液相上限线 、 液相上限线 、 雾沫夹带线 、 漏液线 和 液泛线 。
8写出相对挥发度的几种表达式 α=B A v v /=B B A A x p x p //=BA B A x x y y //=oB o A p p /。
二、选择1 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 C 。
A 1.1:1B 1:1.1C 1:1D 0.1:12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3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 =0.6,相应的泡点为t 1,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 A =0.7,相应的露点为t 2,则⎽⎽⎽A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不确定4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x F =0.6,要求得到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B ⎽⎽⎽。
精馏试题库及答案
甲醇精馏题库1、何为精馏?精馏基本原理?答: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从塔底加热物料,产生上升蒸汽与塔顶冷凝下来的回流液在塔盘或填料上充分地进行逆流接触,发生传热和传质过程,易挥发组分汽化进入气相,难挥发组分冷凝进入液相,如此反复多次,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
通过整个精馏过程,最终由塔顶得到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釜得到的基本上是难挥发的组分。
2、何为饱和蒸汽压?答: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汽压,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众所周知,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
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
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中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上,这时的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应当注意的是,当气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汽压力的数值是,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气相中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气体和液体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汽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汽压时,气液两相即达到了相平衡。
3、什么是露点?答:把气体混合物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降温冷却,当冷却到某一温度时,产生的第一个微小的液滴,此温度叫做该混合物在指定压力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处于露点温度下的气体称为饱和气体。
从精馏塔顶蒸出的气体温度,就是处在露点温度下。
4、什么是泡点?答:液体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液体中出现的第一个很小的气泡,即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该液体在指定压力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处于泡点温度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即精馏塔的釜温温度。
应该说明,这第一个很小的气泡,也不是纯组分,它的组成也是有相平衡关系决定的。
化工原理 精馏练习题
化工原理精馏练习题一、问题描述在一个精馏塔中,对乙酸和甲醇进行分馏。
原料含有10%的乙酸和90%的甲醇。
要求设计一个塔,使得在出口处乙酸的含量为90%以上。
二、基本原理精馏是一种通过分离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技术。
通常使用精馏塔来实现这一过程。
精馏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初级分馏区和精馏区。
初级分馏区将液体混合物分为两个相,其中一个相富集乙酸,另一个相则富集甲醇。
精馏区进一步加热液体混合物,产生的蒸汽经过冷凝器后得到两个部分:富含乙酸的液体和富含甲醇的液体。
通过不断回流和再沸腾,可以实现将乙酸含量提高到所需的目标。
三、塔的设计1. 确定精馏塔的高度:- 初级分馏区的高度:根据乙酸和甲醇的相对挥发度,在塔底部设定一个管理区,用于分离液相。
在此区域温度和压力较低,适合乙酸富集。
根据经验法则,初级分馏区的高度应该是整个塔高度的1/3至1/2。
- 精馏区的高度:根据所需乙酸的含量和其他操作参数来确定此区域的高度。
通常,较高的塔设计可以提供更高的分离效果。
2. 确定进料位置:- 进料位置应该位于初级分馏区与精馏区之间的合适位置,以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通常情况下,进料点应该位于塔的上部,以允许较高的沸点组分从上部释放,从而改善塔的效率。
3. 选择合适的回流比:- 回流比是进入塔中再沸腾的液体与从塔顶冷凝回流的液体的质量比。
适当的回流比对提高分离效果非常重要。
较高的回流比可以提供更高的塔效率,但会增加能耗。
- 在本例中,根据乙酸和甲醇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流比是至关重要的。
四、其他操作参数除了塔的设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操作参数需要考虑:1. 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的选择取决于乙酸和甲醇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高温和低压有利于乙酸的分离。
2. 冷凝器的设计:冷凝器用于冷却塔顶的蒸汽,并将其转变为液体。
这样,可以通过回流将纯度较高的乙酸送回塔底。
冷凝器的设计要应对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流量。
3. 分离回流液的处理:分离回流液中可能含有乙酸和甲醇。
精馏复习题答案
精馏复习题答案精馏复习题答案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混合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石油等领域。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沸腾,然后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将混合物分离为不同的组分。
以下是一些精馏复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馏的原理和应用。
1. 什么是精馏?答:精馏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分离液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方法。
它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蒸发和冷凝的过程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的组分。
2.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答:精馏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
在加热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形成蒸汽。
然后,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转变为液体,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3. 什么是常压精馏?答:常压精馏是在大气压下进行的精馏过程。
在常压下,液体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会首先蒸发,而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在较高温度下蒸发。
4. 什么是气体分馏?答:气体分馏是一种特殊的精馏方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
在气体分馏中,混合气体被加热至沸腾,并通过冷凝器冷却。
不同组分的气体根据其沸点差异在冷凝器中分离。
5. 什么是回流?答:回流是精馏过程中的一种操作,用于增加分离效率。
在回流过程中,部分蒸汽被冷凝并返回至精馏塔,与液体混合物再次接触,增加组分之间的质量传递。
6. 什么是精馏塔?答: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设备,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塔板组成。
塔板上有孔洞,用于蒸汽和液体的传递。
通过不同塔板之间的质量传递,混合物中的组分逐渐分离。
7. 精馏的应用有哪些?答:精馏在化工、制药和石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化学品、燃料和药物。
例如,石油精馏用于将原油分离为不同的馏分,制药精馏用于纯化药物成分。
8. 精馏过程中如何提高分离效率?答:提高分离效率的方法包括增加回流比、增加塔板数目、提高塔板效率等。
回流比的增加可以增加组分之间的质量传递,而增加塔板数目和提高塔板效率可以增加分离的阶段数,提高纯度。
9. 精馏和蒸馏有什么区别?答:精馏是一种特殊的蒸馏方法,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化工基础第六章精馏习题
第六章一、填空1 精馏是利用和的原理完成的。
2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和。
3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回流比等于;馏出液等于;回流液量等于。
4 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的气相组成为。
5 连续精馏操作时,操作压力越大,对分离越;若进料的气液比为1:4(摩尔)时,q= 。
6 总压为99.7KPa,100℃时笨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79.18 KPa和74.53 KPa,平衡时笨的液相组成为,甲苯的气相组成为。
笨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
7 已知某精馏塔的进料组成为0.34(摩尔分数),回流比为2.5,进料为饱和液体,且知D/F为0.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截距为0.则馏出液x D为,釜残液x W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截距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为。
二、判断1 在精馏塔内任意1块理论板,其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的泡点温度。
()2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q值越大,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多。
()3 若以过热蒸汽状态进料时,q线方程斜率>0。
()4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5x+0.4,这是可能的。
()5 在馏出率相同的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到的流出物的浓度组成低于平衡蒸馏。
()三选择1 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x D 、x W。
如进料分别为x F1、x F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R min1、R min2。
当x F1 > x F2时,则()A R min1 < R min2B R min1 = R min2C R min1 > R min2D R min的大小无法确定2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 A =0.5时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 A=0.75时,相应的露点为t2,则()A t1 = t2B t1 < t2C t1 > t2D 不能判定3 流率为800kmol/h、组成为0.4的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达到0.7,塔底残液组成不超过0.1,泡点进料,回流比为2.5.要使塔顶采出量达到500 kmol/h,应采取措施()A增加塔板数 B 加大回流比 C 改变进料热状况 D 增加进料量四计算1 某连续精馏操作分离二元混合溶液,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6,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40x—0.02 若进料时,原料为气液相各占一半的混合态,求塔顶及塔底产品产率及回流比。
精馏题目——精选推荐
1蒸馏操作试题一、填空题 1、蒸馏是分离_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的一种方法; 2、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相对挥发度的差异 。
3、精馏过程是利用_组分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 的原理进行完成的;的原理进行完成的;4、在总压为101.3Kpa ,温度为C 0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7.1550=、Kpa P B3.630=,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_x=_0.410.41,气液组成为y=y=0.630.63,相对挥发度a =_=_2.452.45;10、在沸点组成图上,在沸点组成图上,液相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液相线以下的区域称为_过冷液体区,液相线和气液线之间的区域称为_气液混合区;15、回流是维持精馏塔连续而稳定操作的_必要条件,没有回流整个操作将_无法操作_;16、确定回流比的原则是使_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费用_之和为最小;之和为最小; 17、最小回流比是指(理想溶液)-指两操作线的交点正好落在相平衡曲线上 ;18、根据经验,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_(1.1~2)倍;19、生产中的回流方式可分为_自然回流及强制回流; 20、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过热蒸汽过热蒸汽 _进料的q 值最小,值最小,此时分离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塔板数_最多;21、精馏塔泡点进料时,q 为_1=q ,冷液体进料时,q 为_1 q ; 22、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是依据_恒摩尔流假设 得来的;得来的; 23、精馏塔的精馏段是浓缩_轻组分 ,提馏段则是浓缩_重组分;24、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到于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1,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1,回流比等于_∞,馏出液等于0,回流液量等于0;27、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1t ,液相泡点温度为2t ;塔底某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3t ,液相露点温度为4t 。
请将四个温度间关系用>、=、<符号顺序排列如下_t1=t2<t3=t4。
精馏的练习题
精馏的练习题精馏是化学分离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提纯混合物。
下面将介绍并解答一些与精馏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馏技术。
练习题一:酒精和水的精馏分离问题描述:一瓶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含有70%酒精和30%水,如何通过精馏将酒精和水分离?解答: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分离。
首先,在实验室中准备精馏设备,包括加热源、冷却管和收集瓶。
将混合物倒入一个容器中,并将容器连接到精馏设备上。
接下来,加热混合物,酒精会先蒸发出来,经过冷凝管冷却成液体,并滴入收集瓶中。
待酒精完全蒸发后,剩下的液体主要是水。
通过控制加热源的温度,可以精确控制分离过程,使得酒精和水分离得更加彻底。
练习题二:多级精馏的应用问题描述:若需要纯度高达99%的乙醇,应如何使用多级精馏进行分离?解答:多级精馏是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的常用方法。
乙醇和水的沸点相近,单级精馏很难达到99%的纯度,因此需要采用多级精馏。
首先,准备多级精馏设备,每个级别有冷却管和收集瓶。
将混合物加热至开始蒸发,并使其蒸汽通过冷却管冷却成液体。
在第一级,较富含乙醇的液体会凝结,流入收集瓶中,较富含水的液体则继续向下流动。
将第一级收集瓶中的液体作为进料,再次进行精馏,相同的分离过程重复进行。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每个级别的分离效率都会逐渐提高,最终得到所需纯度为99%的乙醇。
练习题三:气液两相的平衡问题描述:在精馏过程中,为何需要冷却管?解答:冷却管是精馏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蒸汽冷却成液体。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会被加热烧开,生成蒸汽。
通过冷却管,蒸汽可以被迫冷却,使其转变回液体状态。
这是因为在冷却管中,外界的冷却介质会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其迅速冷却。
冷却管的作用是实现气液两相的平衡,使得蒸汽能够重新转变为液体。
这样,在精馏过程中,液体和蒸汽可以不断地在不同的部分之间转移,最终达到有效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结语:精馏是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重要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精馏简答题目
题干(1)简述在恒定压强下,苯一甲苯混合液的t-x-y图中的两条曲线和三个区域的名称。
(2)简述精馏原理,说明实现精馏定态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3)简述精馏塔原始开车的一般程序?(4)简要叙述精馏塔内的操作情况。
(5)什么叫理论板?(6)简述蒸馏和蒸发的区别。
(7)简述蒸馏和吸收的区别。
(8)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及温度沿塔高如何变化?(9)简述泡罩塔的优缺点。
(10)简述筛板塔的优缺点。
(11)简述浮阀塔板有哪些优点。
(12)精馏塔中精馏段的作用?答:图中有两条曲线:下方曲线为t-x线,称为饱和液体线或泡点线;上方曲答案线为t-y线,称为饱和蒸气线或露点线。
两条曲线将t-x-y图分成三个区域: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称为液相区;饱和蒸气线以上区域称为过热蒸气区;两曲线答: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其得到分离的过程。
上升蒸气流和液体回流是造成气、液两相以实现精馏定态操作的必要条件。
答:按以下程序进行:①检查;②吹扫和清除;③系统水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④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⑤系统的置换;⑥系统开车。
答:由加热釜或再沸器产生的蒸气从塔底向塔顶上升,回流液从塔顶流向塔底,原料液自加料板进入,在每层塔板上气液两相进行接触,气相被部分冷凝,液相则被部分汽化。
这样,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越来越高,液相中难挥发组分越来越大。
最后,将塔顶蒸气冷凝,便得到符合要求的馏出液,将塔底的液相引出,便得到相当纯净的残液。
由此可见,蒸馏操作是一个传热与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
答:所谓理论塔板,是指在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十分充分、接触时间足够长,以致从该板上升的蒸气组成与自该板下降液相组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答:蒸馏和蒸发虽然同样是以加热汽化为前提,但两种操作具有本质的区别。
蒸发是分离挥发性溶剂和不挥发性溶质的操作,其结果是除去一部分溶剂而使溶液增浓甚至析出结晶;蒸馏则是为了分离溶剂与溶质都具有挥发性的溶液,在操作过程中它们同时汽化,其结果是使馏出液和残液的组成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分析:物系经全凝器从气态冷凝至液态,组成不会改变,但温度却从原来露点以上的温度降至泡点。
4—15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
答案:0.4
分析:由相平衡关系知 ,而全回流时操作线斜率为1,即 ,故
4—16连续精馏操作时,操作压力越大,对分离越,若进料气液比为 (摩尔)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 为。
由定义可见,在 、 为定值的情况下,原料的原状态焓值越低, 值越大。 值的改变使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曲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 值减小时,两线靠近,故所需理论板数增多。
4-4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
4-5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①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______; ②所得残液浓度______;③馏出物总量______。
答案:等于;容积效应和热效应
4—19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所需塔径应,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的变化过程。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上升
4—20精馏操作时,若进料的组成、流量和气化率不变,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_______,塔顶组成_______,塔底组成_______.
答案:
分析:精馏塔内塔底压强大于塔顶压强,故塔底温度高于塔顶温度;同一块理论板上,当气液两相达成平衡时,温度一致。
4-9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主要区别是①______; ②______。
答案:恒沸精馏添加剂应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萃取精馏中的萃取剂则应具有沸点比原料中组分的沸点高得多的特性
4-10 等板高度 的意义是____。若某填料塔的填料层高度为 ,完成分离要求共需22块理论塔板(包括塔顶的部分冷凝器和塔底的再沸器),则等板高度 。
答案:不利;0.2
分析:若进料汽液比为1:4,则液相占总进量的比率为 。 值既是进料的液相分率,又是热状况参数。
4—17当二元理想溶液精馏时,在 、 、 、 不变的条件下,最小回流比随原料中液相分率的减小,塔釜热负荷随原料中液相分率的减小。
答案:而增加;而降低
4—18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异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
塔内始终有逆向流动的液、气两股物流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意味塔顶必须有液相回流,塔底必须有产生回流蒸气的再沸器。例如将液态原料自塔顶加入,将气态原料自塔底加入或将饱和蒸气直接加入塔底等情况,均可替代回流作用。
4-8 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 ,液相泡点温度为 ;塔底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 ,液相露点温度为 。请将4个温度间关系用>、=、<符号顺序排列如下_____。
第一部分 概念题示例与分析
一、填空题
4—1 精馏过程是利用和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答案:多次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
4—2 最小回流比是指。
答案:塔板数为无穷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
4—3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 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答案:过热蒸气;最多
分析:5种进料状况中的 值是依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气液混合、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顺序由大变小的,这是由热状况参数 定义所确定的。
分析 ;
由 得
4-22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 ______,塔底 ______,提馏段操作线斜率_____。
答案:减少;增大;增大
分析:塔釜热负荷减少意味着蒸发量减少,当 不变时, 的减少导致 减少,即回流比 减小,故精馏段操作线斜率 减小,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加。塔板数不变时,两段操作线斜率的改变只能使 减小和 增大。
塔釜温度。
答案:减小;增加;增加
分析:同一物系,总压越高,物系中各组分的沸点及混合物的泡点越高。物系中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亦随总压升高而升高,由于轻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上升的速率低于重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上升的速率,故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变小。
4—14某精馏塔塔顶上升的温度为 ,试用>、=、<判断下列关系: ,
4-7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自塔顶向下的液流和自塔底向上的气流
分析:精馏操作的依据只能是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或者说相对挥发度不等于1,而不可认为是各组分间沸点的不同。对纯组分,当压力一定时,沸点低者挥发性大。但对混合溶液,由于一个组分的挥发性受其他组分的影响,故不能仅从沸点或蒸气压大小来判断其挥发性能,为此,组分的挥发度是以蒸气压与液相摩尔分数的比值来表示的。有些物系,各组分沸点虽存在差异,但在恒沸组成处,相对挥发度为1,不能用普通的精馏方法分离。
答案:增加;减小;增加;降低
分析:当 、 和 一定时,操作线斜率为 , 增加即 增加,同时 降低,故其斜率增大。
4-21总压为 ,100℃时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是 和 ,平衡时苯的气相组成为_____,甲苯的液相组成为_______,(以摩尔分数表示)。苯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______。
答案:0.241;0.567;2.40;
答案:与一块理论塔板传质作用相当的填料层高度;
分析:由于塔顶分凝器和塔釜均起理论板的分离作用,故塔内的理论板数不应包括此2块,即全部填料层只起了20块塔内理论板的分离作用。
4—11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 、 、 、 、 、 、 和操作压力 诸参数中,与解无关。
答案:进料流率
4—12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
答案:①简单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大于平衡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②两种情况的残液浓度相同;③平衡蒸馏的馏出物总量大于简单蒸馏的馏出物总量。
4-6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和______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
答案:沸点差很小;具有恒沸物体系;相对挥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