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性激素六项解读 PPT
雌二醇(E2),月经期和早卵泡期通常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排卵前 有一个高峰,黄体期则维持较长时间的平台期, 月经来潮则迅速下降。 孕激素(P)在排卵前始终维持低水平。排卵后黄体逐渐成熟并分泌 大量孕激素。排卵后8-9天(就是周期的第22-24天)黄体达到成熟的 高峰。 这就是为什么大夫通常在月经期让你查的是内分泌五项,而不是六项。 因为排卵前检查孕激素没有意义。大夫建议你在月经的第22-24天抽 血查孕激素水平,目的是检查有没有排卵。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它们代表卵巢的功能。 这2种激素只有在排卵前1-2天突然出现一个高峰并维持暂短时间, 其 它时间都维持在较低水平。LH 峰值通常出现在排卵前的24-48小时, 这是我们LH试纸监测排卵的原因。 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没有明显的周期变化,通常在周期的 任何一天检查都是可以的。
正常育龄非孕期妇女的孕激素水平:
卵泡早中期:
小于1 ng/ml
晚卵泡期和围卵泡期: 1-3 ng/ml
黄体中期:
大于10ng/ml
妊娠期孕酮水平可预示胚胎发育。
妊娠3个月之前, P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 P小于5ng/ml预示胚胎可能死亡; P<15ng/ml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宫外孕; P≥25 ng/ml,可基本排除宫外孕; 正常早孕6周以上的妇女,P值通常≥25 ng/ml,维持在≥30 ng/ml的水平比较适宜。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2、孕激素P
非孕期 P是卵巢分泌的,主要是黄体分泌的。P在早卵泡期均值为 0.92±0.52ng/ml,排卵前始终维持< 2 ng/ml的低水平。排卵后黄体 逐渐成熟分泌大量孕激素,孕激素维持在高水平并持续10-14 天 。在 月经周期第22-24天测量P值,如果>3巢分泌。正常的基础值为0.29±0.14ng/ml。 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可能睾酮增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的人虽然睾酮检 测值不高,但是有高雄的表现, 比如座疮、毛发重、黑棘皮征等,这 可能是雄激素受体比较敏感等。 血液中的睾酮高或者高雄的表现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指 标。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必须有的指标。 高雄血征还要注意有否其它疾病, 比如分泌睾酮的肿瘤,或者肾上腺 皮质增生症等。
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促性激素来源
腺垂体:
FSH(卵泡刺激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卵泡的生长和睾丸的生精过程。 在月经周期中,FSH与LH同步变化,呈脉冲式释放。
LH(黄体生成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睾酮分泌。对女性在卵 泡期与一定量的FSH共同作用,促使卵泡成熟及雌激素 生成。排卵后,促进卵泡转变为黄体促其合成分泌孕酮。 LH呈脉冲式释放。晚卵泡期17次/24h,黄体中期7次/24h。
17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羟孕酮 雌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 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腺 垂体—卵巢轴。
▪ 下丘脑分泌的GnRH能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 ▪ 腺垂体分泌的FSH和LH能促进卵巢排卵和分泌性激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巢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的形成 ▪ 随着卵巢E2和P分泌水平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也呈相应的
周期性增值,分泌和脱落,即子宫周期,并出现每月一次的 出血现象,称月经。
▪ 一个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每次经期约3-5天,经血量约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性激素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性激素检测与临床疾病 第三节 性激素检测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DWPPT
性激素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龄、生理周期、生活方式等, 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波动,影
响对结果的解读。
诊断标准不统一
目前性激素检测的诊断标准尚未 统一,不同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 能采用不同的参考范围,导致结 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性激素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型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辅助解读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出现更加准确、便捷的性激素检测方 法,如通过尿液、唾液等非侵入性样 本进行检测。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通过检测促性腺激素(FSH)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等性激素 水平,可以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生育能力和评估绝经年 龄。
性激素检测在男性生殖健康中的应用
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
检测睾酮等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勃起障碍和早泄,并指 导治疗。
评估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如睾酮和促性腺激素,可以评估男性的精子质量和生育 能力,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诊断依据。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性激素检测将更加准确 、快速和便捷,为临床医学提 供更好的服务。
02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和流程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
血液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各种性激素的 含量,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
尿液检测
通过收集尿液样本,检测尿液中各种性激素的代谢 产物,以评估性激素的分泌情况。
未来研究应关注性激素与其他生殖健康指标的关系,以及性激素检测在预防和早期 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还需要加强性激素检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
响对结果的解读。
诊断标准不统一
目前性激素检测的诊断标准尚未 统一,不同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 能采用不同的参考范围,导致结 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性激素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型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辅助解读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出现更加准确、便捷的性激素检测方 法,如通过尿液、唾液等非侵入性样 本进行检测。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通过检测促性腺激素(FSH)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等性激素 水平,可以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生育能力和评估绝经年 龄。
性激素检测在男性生殖健康中的应用
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
检测睾酮等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勃起障碍和早泄,并指 导治疗。
评估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如睾酮和促性腺激素,可以评估男性的精子质量和生育 能力,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诊断依据。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性激素检测将更加准确 、快速和便捷,为临床医学提 供更好的服务。
02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和流程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
血液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各种性激素的 含量,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
尿液检测
通过收集尿液样本,检测尿液中各种性激素的代谢 产物,以评估性激素的分泌情况。
未来研究应关注性激素与其他生殖健康指标的关系,以及性激素检测在预防和早期 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还需要加强性激素检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
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孕酮(P):
孕酮系21碳类固醇,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首先来自卵 巢由正常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分泌发育卵泡中的泡膜细胞a产生一定量的孕酮。 主要生理作用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以防止流产。
临床意义:孕酮检测广泛用做确证排卵,以及对妊娠前三个月的妊娠意外, 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处理参考,血清孕酮增高常见于双胎或多胎妊娠,并 与胎盘分泌功能和胎盘体积有关。故双胎妊娠孕酮含量高于单胎,三胎又高 于双胎。另外,子宫内膜癌、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胎 儿宫内生长迟缓,血清孕酮也可增高。血清孕酮降低常见于无排卵性子宫功 能性出血,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症,早产,黄体功能不全,异位妊娠等。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睾酮(T):
是男性体内主要的和唯一具有临床意义的雄性激素,同时也是女性体内活性最强的雄 性激素,男性血浆中睾酮95%来自睾丸,肾上腺分泌很少。女性则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 泌,卵巢分泌很少。血浆中睾酮98%成结合型,游离睾酮仅占2%但只有游离态具有生 物活性。胎儿时期睾酮促进附睾、输精管和精囊的发育,青春期促使外生殖和第二性 征的生长发育影响精子的生成。睾酮测定可以做男性性功能减退或睾酮分泌不足诊断, 作为评价男性不育症项目。临床意义:血液睾酮含量增高常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真 性男性性早熟患者睾酮、FSH、LH均升高。女性多毛症、皮质醇增多症、完全性雄性 激素不应综合症等均可见不同程度升高,血液睾酮含量降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包 括先天性无睾症、睾丸萎缩等,双侧隐睾者睾酮明显减低,PRL升高;单侧隐睾者65% 睾酮减低。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不同程度 的睾酮减少。
适应症: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生殖道异常出血、妇科相关 肿瘤等等,需要常规检查性激素。 在男性,出现精液异常、阳痿、 激素相关肿瘤等,需要检查性激素。
(完整)性激素六项解读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P≥25 ng/ml,可基本排除宫外孕; 血液中的睾酮高或者高雄的表现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P在早卵泡期均值为0. 排卵后8-9天(就是周期的第22-24天)黄体达到成熟的高峰。
正常早孕6周以上的妇女,P值通常≥25 P<15ng/ml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宫外孕;
在月经周期第22-24天测量P值,如果>3 ng/ml估计可能有排卵。 P在早卵泡期均值为0.
4、黄体生成素LH 也是评价卵巢功能的指标之一。 基础LH水平应该是<10IU/L。LH在排卵前24-48小时有一个高峰,均值为52.98±24.35 IU/L。 突然升高的LH分泌到尿中,维持数小时消失,然后排卵发生。 因此如果我们在尿中用LH试纸测到阳性,那么可能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就排卵了。 除了监测排卵的用途以外, LH和FSH测定还可鉴别中枢性或卵巢性闭经。 LH和FSH>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卵巢性)闭经,即绝经; 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如席汉综合征; 血LH/FSH比值>2~3或LH>25 IU/L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参考诊断指标之一。 (注意LH 及LH/FSH比值并不是诊断多囊卵卵泡期和围卵泡期: 1-3 ng/ml
黄体中期:
大于10ng/ml
妊娠期孕酮水平可预示胚胎发育。
妊娠3个月之前, P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
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没有明显的周期变化,通常在周期的任何一天检查都是可以的。
P小于5ng/ml预示胚胎可能死亡; E2>9pg/ml,为性腺功能启动的标志,青春期前测定可辅助判断是否为性早熟;
二、如何抽血?
除了孕激素(P) 以外, 其它五项的抽血时间应该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见血算是 第一天),这时候查的结果代表一个人的基础激素水平。 通常空腹、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半小时以上, 避免激素水平因为运动而产生波动。 孕激素(P)应该在月经周期的第22-24天抽血(见血算是第一天)。 睾酮(T)和泌乳素(PRL)不受月经周期的限制,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天抽血均可。 泌乳素抽血最好在上午9:00至10:00之间, 抽血之前静坐半小时以上方好。 如果你闭经3-6个月以上, 并且没有怀孕,你可以任何一天抽血均可。 如果你已经怀孕了, 那么通常只查孕激素和雌激素(和HCG), 其它激素就不必查了。
P在早卵泡期均值为0. 排卵后8-9天(就是周期的第22-24天)黄体达到成熟的高峰。
正常早孕6周以上的妇女,P值通常≥25 P<15ng/ml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宫外孕;
在月经周期第22-24天测量P值,如果>3 ng/ml估计可能有排卵。 P在早卵泡期均值为0.
4、黄体生成素LH 也是评价卵巢功能的指标之一。 基础LH水平应该是<10IU/L。LH在排卵前24-48小时有一个高峰,均值为52.98±24.35 IU/L。 突然升高的LH分泌到尿中,维持数小时消失,然后排卵发生。 因此如果我们在尿中用LH试纸测到阳性,那么可能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就排卵了。 除了监测排卵的用途以外, LH和FSH测定还可鉴别中枢性或卵巢性闭经。 LH和FSH>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卵巢性)闭经,即绝经; 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如席汉综合征; 血LH/FSH比值>2~3或LH>25 IU/L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参考诊断指标之一。 (注意LH 及LH/FSH比值并不是诊断多囊卵卵泡期和围卵泡期: 1-3 ng/ml
黄体中期:
大于10ng/ml
妊娠期孕酮水平可预示胚胎发育。
妊娠3个月之前, P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
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没有明显的周期变化,通常在周期的任何一天检查都是可以的。
P小于5ng/ml预示胚胎可能死亡; E2>9pg/ml,为性腺功能启动的标志,青春期前测定可辅助判断是否为性早熟;
二、如何抽血?
除了孕激素(P) 以外, 其它五项的抽血时间应该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见血算是 第一天),这时候查的结果代表一个人的基础激素水平。 通常空腹、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半小时以上, 避免激素水平因为运动而产生波动。 孕激素(P)应该在月经周期的第22-24天抽血(见血算是第一天)。 睾酮(T)和泌乳素(PRL)不受月经周期的限制,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天抽血均可。 泌乳素抽血最好在上午9:00至10:00之间, 抽血之前静坐半小时以上方好。 如果你闭经3-6个月以上, 并且没有怀孕,你可以任何一天抽血均可。 如果你已经怀孕了, 那么通常只查孕激素和雌激素(和HCG), 其它激素就不必查了。
性激素6项的临床意义课件
卵巢:分泌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分泌少量雄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等)。
分泌少量雌激素。 •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 含量极少(nmol/L、pmol/L) •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体结合,效能放大1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泡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14天,此期的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期和增生期。 • 卵泡期开始时,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正值月经期(约第1-5天),此时血中的E2、P均处于
低水平。E2、P对腺垂体分泌的FSH、L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中GnRH、FSH、LH释放 逐渐增多,促进卵泡发育,继之血中E2逐渐升高。 • 约在月经周期第8-14天,卵巢中只有一个卵泡生长变快,其余逐渐退化,成熟卵泡分泌的 E2进一步增多,在E2作用下子宫内膜表现增生期变化。此时由于E2正反馈作用,E2明显 升高,到排卵前1天(第14天),E2升至第一个最高峰。由于E2正反馈作用,下丘脑分泌 GnRH和腺垂体分泌FSH、LH也明显增多,从而形成LH高峰。LH达到顶峰12h后即发生排卵。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睾丸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 • 腺垂体分泌的FSH与L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 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 ➢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作用。 •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抑制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也可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分泌少量雌激素。 •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 含量极少(nmol/L、pmol/L) •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体结合,效能放大1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泡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14天,此期的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期和增生期。 • 卵泡期开始时,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正值月经期(约第1-5天),此时血中的E2、P均处于
低水平。E2、P对腺垂体分泌的FSH、L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中GnRH、FSH、LH释放 逐渐增多,促进卵泡发育,继之血中E2逐渐升高。 • 约在月经周期第8-14天,卵巢中只有一个卵泡生长变快,其余逐渐退化,成熟卵泡分泌的 E2进一步增多,在E2作用下子宫内膜表现增生期变化。此时由于E2正反馈作用,E2明显 升高,到排卵前1天(第14天),E2升至第一个最高峰。由于E2正反馈作用,下丘脑分泌 GnRH和腺垂体分泌FSH、LH也明显增多,从而形成LH高峰。LH达到顶峰12h后即发生排卵。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睾丸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 • 腺垂体分泌的FSH与L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 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 ➢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作用。 •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抑制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也可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性激素六项 PPT课件
3/7/2019
9
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
1、FSH、LH 增高常见于性腺原发性 病变,如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育不全、 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曲细精 管发育障碍、完全性(真性)性 早熟。 2、FSH、L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或下 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假性)性早熟。
3/7/2019
性激素六项
伴随女性终生的性腺轴即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HPOA),其主要生理功能 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这种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 反馈调节完成的。
3/7/2019
1
卵泡生成激素(FSH) 体生成激素(LH) 雌二醇(E2) 孕酮(P) 睾酮(T) 催乳激素(PRL)
3/7/2019
2
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
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 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 度 ,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 排卵后期2-10U/L。 FSH值低 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 合征 等。 FSH值高 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 发性闭经等
3/7/2019
3
促黄体生成素(LH)
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 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血LH浓度 ,在排 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 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 下,见于席 汉综合征。 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 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 据之一。
3/7/2019
8
参考范围
名称 结果 参考 范围 卵泡刺激素(FSH) 3.85~ ~ ~8.78Miu/mI 睾酮(TTE) 0.0~ ~ ~0.75ng/mL 黄体生成素(LH)2.12~ ~ ~10.89mIU/Ml 催乳素(PRL) 3.34~ ~ ~26.72ng/mL 雌二醇(E2)24~ ~ ~114ng/L 孕酮(PGN) 0.31~ ~ ~1.52ng/Ml
读懂性激素六项检查-PPT文档资料
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
(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
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早黄素化。
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 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 (15ng/ml)。仅有1.5%的患者
一 不孕不育检查
先查丈夫,再查妻子
先检查丈夫,简单又经济。武大中南医院男科主任李世文为不孕不育 患者总结了第一个窍门。有些人认为不生孩子肯定是女方的原因,总 是把女方查来查去。其实不然,李教授说,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极其 众多,总体上来讲由妻子单方面造成的不孕占50%,男性单方面的原 因占30%,双方共同的原因占20%。如果外观检查无异常,男方首先 做精ye检查(100元左右)。如果精ye检查正常,基本上可排除男方造成 不育的可能,则可从女方着手找原因。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 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 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
期水平。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第4页/共101页
性别和年龄: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
悬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 时开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 渐增加。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第5页/共101页
分泌节律: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 低,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女性由卵巢分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波动。
第8页/共101页
男性青春期前的发育
出生时,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只比女性略高一点,睾 酮会有3个月的持续升高,然后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 直到青春期开始促性腺激素,FSH和LH较低,且FSH > LH早在6-8岁时,肾上腺就开始分泌雄烯二酮,脱氢 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预备青春期 的到来。这三种激素都可被转换成睾酮或双氢睾酮作 用于靶组织。
第14页/共101页
孕酮(Prog)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重要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 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妊娠期间主要作用于胎 盘,是维持妊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类固醇激 素。
第15页/共101页
理化特性和作用
理化特性:孕酮属于21碳类固醇激素,是合成
一切类固醇激素的中间产物。妊娠期间主要由 胎盘合体营养细胞层分泌,孕早期上升较慢, 13周后增快,20周更快,足月时达到高峰。血 浆中孕酮绝大部分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 孕酮主要在肝脏中降解、灭活。
的1/10;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或孕妇吸烟量过大,营养
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者,E3值下降,孕妇应用糖皮质
激素治疗,如胎儿情况好则停药后2-3天,E3值可恢复
上升。
第32页/共101页
性别和年龄: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
悬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 时开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 渐增加。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第5页/共101页
分泌节律: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 低,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女性由卵巢分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波动。
第8页/共101页
男性青春期前的发育
出生时,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只比女性略高一点,睾 酮会有3个月的持续升高,然后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 直到青春期开始促性腺激素,FSH和LH较低,且FSH > LH早在6-8岁时,肾上腺就开始分泌雄烯二酮,脱氢 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预备青春期 的到来。这三种激素都可被转换成睾酮或双氢睾酮作 用于靶组织。
第14页/共101页
孕酮(Prog)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重要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 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妊娠期间主要作用于胎 盘,是维持妊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类固醇激 素。
第15页/共101页
理化特性和作用
理化特性:孕酮属于21碳类固醇激素,是合成
一切类固醇激素的中间产物。妊娠期间主要由 胎盘合体营养细胞层分泌,孕早期上升较慢, 13周后增快,20周更快,足月时达到高峰。血 浆中孕酮绝大部分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 孕酮主要在肝脏中降解、灭活。
的1/10;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或孕妇吸烟量过大,营养
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者,E3值下降,孕妇应用糖皮质
激素治疗,如胎儿情况好则停药后2-3天,E3值可恢复
上升。
第32页/共101页
演示文稿女性激素的临床意义课件
PRL由腺垂体嗜酸性的PRL细胞合成和分泌。 PRL分泌不稳定,情绪、运动、性交、饥饿 及进食均可影响其分泌状态,而且随月经周 期有较小的波动,具有与睡眠有关的节律性; 入睡后短期内PRL分泌增加,下午较上午升 高。因此,根据这种节律分泌特点,应在上 午9~10时空腹抽血。PRL显著升高者,一次 检查即可确定;PRL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 二次检查,不可轻易诊断高泌乳素血症 (HPRL)而滥用溴隐亭治疗。
有雄激素活性,额外益处不明显。
第二十三页,共94页。
第三代的孕激素
第三代的孕激素: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 诺孕酯
第三代孕激素相比以前孕激素有更强的孕激 素受体亲和力,因而抑制排卵作用更强。与 性激素球蛋白结合能力弱,使血中游离睾酮 减少,因而无雄激素作用,蛋白同化作用弱, 无雌激素活性,有抗雌激素。能够提高血浆 HDL水平。
闭经的第一项实验性治疗是孕激素实验,应 该首先使用,该患者闭经是由于无排卵所致, 不应该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而是在诊断 明确的基础上,采用达英-35
第三十页,共94页。
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
治疗目的: 1近期目标:调节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 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 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 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 mm,血E2达1100
pmol/L(300 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
有雄激素活性,额外益处不明显。
第二十三页,共94页。
第三代的孕激素
第三代的孕激素: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 诺孕酯
第三代孕激素相比以前孕激素有更强的孕激 素受体亲和力,因而抑制排卵作用更强。与 性激素球蛋白结合能力弱,使血中游离睾酮 减少,因而无雄激素作用,蛋白同化作用弱, 无雌激素活性,有抗雌激素。能够提高血浆 HDL水平。
闭经的第一项实验性治疗是孕激素实验,应 该首先使用,该患者闭经是由于无排卵所致, 不应该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而是在诊断 明确的基础上,采用达英-35
第三十页,共94页。
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
治疗目的: 1近期目标:调节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 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 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 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 mm,血E2达1100
pmol/L(300 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H与FSH在月经周期中呈“同步变化”,常同时检测 。
• 其正常参考值: • FSH(IU/L)滤泡期 5~20;排卵高峰 12~30;黄体
期 5~15。 • LH (IU/L) 滤泡期 2~30 ;排卵高峰 40~200;黄体
期 0~20。
卵泡期检测
• 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 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 状态”。
• 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 。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
如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 备功能差,这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 ,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
如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 存的卵泡,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
如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 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 ,可先行降LH治疗;
• 在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
• 滤泡期:0.14~1.61μg/L。排卵期后明 显上升,黄体期达:2.41~31.2μg/L, 并与血中E2的增加平行。妊娠足月时可 高达: 150~200μg/L。
• 血清孕酮的升高:见于葡萄胎、轻度妊 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多胎、 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 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卵巢颗粒层膜 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
• 孕酮的降低:见于先兆流产、黄体功能 不良、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在月经周期第18~26天 ,测三次血P,如均小于15.9 nmol/L (5ng/ml)可诊为黄体功能不健。
• 睾酮(T)
• 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雄激素。女性主要 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 。女性中高水平的睾酮一般见于多毛症 、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 、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
PRL在人体内主要是发动泌乳,使已充分 成熟的乳腺小叶向腺腔内泌乳。对乳腺 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在妊娠中期与雌 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协同作用 。对卵巢激素的合成、黄体生成及溶解 有一定作用。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有重 要作用,特别是对胎儿肺的形成。在机 体的应激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PRL的分泌受下丘脑的控制。正常的哺乳 和对乳房的机械刺激也能导致PRL的释 放,身体和情绪的应激反应、低血糖、 睡眠也可引起PRL升高,能抑制性腺功 能,因此,它也为测定不孕症的一项重 要指标。在育龄妇女,血清中PRL增高 可引起“非产性”溢乳、闭经及月经失 调等。
• 在月经第3天测量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 )的浓度,可用来预测受孕能力。
• 如果FSH高于15mIU/mL,则代表着生育 能力较差,
• 如果高于40mIU/mL,在临床上代表着卵 巢功能衰竭。
促黄体生成素(LH)
LH的分泌受下丘脑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HRH)的控制,并随血清中雌激素、 孕激素的水平变化而变化。绝经后妇女 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 解除了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故血清中 LH升高。
• 血清E2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 的指标:如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原发性 或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等。在不孕症患者 中,血清E2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 的治疗, 如用克罗米芬、LH释放激素( LHRH)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是非 常有用的。
• 在体外受精(IVF)中,对卵 巢进行过刺激时,通常每天对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 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最 佳的调整,也需要检测血清E2 浓度。
杨晓红 2017.3.
•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常 规检查,包括卵泡生成素(FSH)、黄体 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 )、睾酮(T)、泌乳素(PRL)。
• 雌二醇(E2)
• E2是雌性激素中活性最强 的一种,主要产自卵巢的 卵泡和胎盘,少量产自肾 上腺和睾丸。
• 雌二醇(E2)
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并受下丘 脑产生的黄体激素释放因子(LHRH)的 控制。育龄妇女的月经期内,血中FSH水 平随雌二醇和黄还见于原发性卵巢衰竭、妇女绝经后 期及性腺切除后。
• FSH下降提示下丘脑垂体轴机能异常,可 见于垂体功能障碍引起的闭经、Sheehan 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肾上腺肿瘤、 卵巢肿瘤等。
• 孕酮(P)
女性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孕 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 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 准备。
从孕酮浓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 的活动,因此血液中孕酮测定在临床上用 于监测未怀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 能,孕酮疗法监控及早期妊娠的评价等, 在判断黄体功能状态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 帮助查找原因。
• 催乳素(PRL)
催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所产生,成人 女性的正常值在 4~21μg/L 范围。高催 乳素血症: PRL>1.2 nmol/L (30ng/ml) 一般少于50ng/ml)不需治疗 ;PRL>2.0 nmol/L (50ng/ml) 应予治 疗;PRL>4.0 nmol/L (100ng/ml),提 示微腺瘤。
PRL过高的原因有:甲状腺机能减退、垂 体或下丘脑肿瘤、肾功能衰竭、手术、 服用某些药物(雌激素、利血平、甲基 多巴、安宁、酚噻嗪等)、性交等;
PRL减低的原因有:垂体机能减退、 Sheehan综合征、服用某些药物(溴隐 停、多巴胺等)。绝经后妇女的PRL下 降,低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的数值。
• 促卵泡刺激素(FSH)
临床LH升高常见于:卵巢早衰、更年期综 合征、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卵巢发育不 全、Turner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
LH水平降低,可引起不育,常见于:垂体 功能障碍、Sheehan综合症、垂体切除 、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症、神经性厌 食及使用雌激素后。
FSH与LH 皆由垂体前叶所产生,在月经 周期内呈脉冲式分泌,有明显的时间差 异。在女性,FSH可促进卵泡成熟,是 诊断不孕症的重要项目。月经中期的 LH高峰可促成排卵,在预测排卵时间 上具特殊重要性。
• 其正常参考值: • FSH(IU/L)滤泡期 5~20;排卵高峰 12~30;黄体
期 5~15。 • LH (IU/L) 滤泡期 2~30 ;排卵高峰 40~200;黄体
期 0~20。
卵泡期检测
• 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 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 状态”。
• 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 。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
如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 备功能差,这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 ,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
如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 存的卵泡,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
如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 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 ,可先行降LH治疗;
• 在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
• 滤泡期:0.14~1.61μg/L。排卵期后明 显上升,黄体期达:2.41~31.2μg/L, 并与血中E2的增加平行。妊娠足月时可 高达: 150~200μg/L。
• 血清孕酮的升高:见于葡萄胎、轻度妊 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多胎、 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 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卵巢颗粒层膜 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
• 孕酮的降低:见于先兆流产、黄体功能 不良、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在月经周期第18~26天 ,测三次血P,如均小于15.9 nmol/L (5ng/ml)可诊为黄体功能不健。
• 睾酮(T)
• 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雄激素。女性主要 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 。女性中高水平的睾酮一般见于多毛症 、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 、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
PRL在人体内主要是发动泌乳,使已充分 成熟的乳腺小叶向腺腔内泌乳。对乳腺 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在妊娠中期与雌 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协同作用 。对卵巢激素的合成、黄体生成及溶解 有一定作用。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有重 要作用,特别是对胎儿肺的形成。在机 体的应激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PRL的分泌受下丘脑的控制。正常的哺乳 和对乳房的机械刺激也能导致PRL的释 放,身体和情绪的应激反应、低血糖、 睡眠也可引起PRL升高,能抑制性腺功 能,因此,它也为测定不孕症的一项重 要指标。在育龄妇女,血清中PRL增高 可引起“非产性”溢乳、闭经及月经失 调等。
• 在月经第3天测量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 )的浓度,可用来预测受孕能力。
• 如果FSH高于15mIU/mL,则代表着生育 能力较差,
• 如果高于40mIU/mL,在临床上代表着卵 巢功能衰竭。
促黄体生成素(LH)
LH的分泌受下丘脑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HRH)的控制,并随血清中雌激素、 孕激素的水平变化而变化。绝经后妇女 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 解除了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故血清中 LH升高。
• 血清E2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 的指标:如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原发性 或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等。在不孕症患者 中,血清E2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 的治疗, 如用克罗米芬、LH释放激素( LHRH)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是非 常有用的。
• 在体外受精(IVF)中,对卵 巢进行过刺激时,通常每天对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 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最 佳的调整,也需要检测血清E2 浓度。
杨晓红 2017.3.
•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常 规检查,包括卵泡生成素(FSH)、黄体 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 )、睾酮(T)、泌乳素(PRL)。
• 雌二醇(E2)
• E2是雌性激素中活性最强 的一种,主要产自卵巢的 卵泡和胎盘,少量产自肾 上腺和睾丸。
• 雌二醇(E2)
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并受下丘 脑产生的黄体激素释放因子(LHRH)的 控制。育龄妇女的月经期内,血中FSH水 平随雌二醇和黄还见于原发性卵巢衰竭、妇女绝经后 期及性腺切除后。
• FSH下降提示下丘脑垂体轴机能异常,可 见于垂体功能障碍引起的闭经、Sheehan 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肾上腺肿瘤、 卵巢肿瘤等。
• 孕酮(P)
女性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孕 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 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 准备。
从孕酮浓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 的活动,因此血液中孕酮测定在临床上用 于监测未怀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 能,孕酮疗法监控及早期妊娠的评价等, 在判断黄体功能状态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 帮助查找原因。
• 催乳素(PRL)
催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所产生,成人 女性的正常值在 4~21μg/L 范围。高催 乳素血症: PRL>1.2 nmol/L (30ng/ml) 一般少于50ng/ml)不需治疗 ;PRL>2.0 nmol/L (50ng/ml) 应予治 疗;PRL>4.0 nmol/L (100ng/ml),提 示微腺瘤。
PRL过高的原因有:甲状腺机能减退、垂 体或下丘脑肿瘤、肾功能衰竭、手术、 服用某些药物(雌激素、利血平、甲基 多巴、安宁、酚噻嗪等)、性交等;
PRL减低的原因有:垂体机能减退、 Sheehan综合征、服用某些药物(溴隐 停、多巴胺等)。绝经后妇女的PRL下 降,低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的数值。
• 促卵泡刺激素(FSH)
临床LH升高常见于:卵巢早衰、更年期综 合征、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卵巢发育不 全、Turner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
LH水平降低,可引起不育,常见于:垂体 功能障碍、Sheehan综合症、垂体切除 、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症、神经性厌 食及使用雌激素后。
FSH与LH 皆由垂体前叶所产生,在月经 周期内呈脉冲式分泌,有明显的时间差 异。在女性,FSH可促进卵泡成熟,是 诊断不孕症的重要项目。月经中期的 LH高峰可促成排卵,在预测排卵时间 上具特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