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人的四大特征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远古时期,福建省境内聚居着一群以崇拜蛇为主体的原始民,先秦典籍称之为“闽”人。
作为族称,大约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相当于中原夏朝)。
后来闽人逐渐繁衍于福建各地乃至周边地区,形成许多不同支系的部族。
这些不同支系的部族,经历长期的兼并或联盟,最后产生了七支具有一定实力的区域部落集团,或称七个小方国,所以,先秦典籍又把这七个支系的闽人聚居地称为“七闽”地。
七闽的地域涵盖今福建全境,浙江南部的温台处三州,广东东部的潮州、梅州和江西铅山县一带,今台湾省也是闽族居住地。
越族势力达到闽地,应在楚威王灭越之时(公元前334年),“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台湾通史》更明确指出:“楚灭越,越之子孙迁于闽,流落海上或居湖。
”说明越国败亡之后,越国贵族率越人入闽。
越人以其强大的武装力量、政治势力、社会组织和先进的生产力控制了闽族社会组织,影响着闽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到了战国晚期,在原“闽”的地域内,形成了无诸领导的闽越国和摇领导的东瓯国。
闽和越结合为闽越族,闽越国和闽越文化才真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闽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闽越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狭义的是指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文化,也就是闽越国的文化。
闽越族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
据中国较早的文献记载,在尧舜时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已与闽越地区的原始部落有联系。
如《尚书•尧典》曰:尧“申命羲叙宅南交,曰明都”。
《大戴札记•少间篇》亦曰:“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扶交趾。
”这里的“南交”、“交趾”等名称,指的都是闽越及岭南越族地区。
尧舜是中国夏朝以前传说中的人物,大抵是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下的一位部落联盟酋长。
尽管“宅南交、抚交趾”的具体内容今日已不可详知,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闽越地区与中原地区在远古时期互相交往史实的一些朦胧记忆。
自商周时期起,闽越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商朝初年,伊尹受汤之命下令四周少数民族各以其土特产来朝贡,其中有“正南瓯邓、桂园、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闽越老祖宗的那些事儿
闽越老祖宗的那些事儿作者:来源:《小火炬·阅读作文》2014年第02期我们的家乡福建,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在很久以前,它和周边的浙江、广东、广西地区等一起被称为“百越之地”,居住着种族繁杂的土著居民。
所以福建地区的先民也属于越族的一支,被称为闽越族,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理念。
到了西汉时期,福建第一个诸侯国—闽越国诞生了,闽越国盛极一时,通过今天考古发现的一些遗迹,可以感受到闽越国的雄伟气魄。
“闽”的由来大家都知道福建的别称是“闽”,“闽”的写法是门内一条虫,门是声旁,“虫”指的是蛇,古人把蛇也称作长虫。
在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
”咱们的老祖宗们是崇蛇的种族,把蛇作为部落的图腾。
一直到今天,这种崇蛇习俗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保留。
闽越族先民的生活习俗“水行山处以船为车”由于福建靠海,闽越人的生活环境多与水有关。
与中原广大地区有很大的不同,闽越人驾驶着舟船航行在江河湖海之上,创造着自己的理想家园。
武夷山船棺就为我们展现了闽越人独特的生活习俗。
他们把死后的棺材做成了船的形状,这是先民们临水而居、生死不离舟楫的最好写照。
→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闽越族先民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而不用冠带绑束,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所以就被称为“断发”。
同时,先民们还喜欢在皮肤上刺青各种象形图案,大多是龙蛇的造型,以规避水中的“蛟龙”之害。
“半悬空吊脚楼”福建地区气候潮湿,还有很多猛兽和毒虫。
这种干栏式建筑的下部用木柱支撑,木桩上再架梁,整个房子呈现“半悬空”的状态,这样可以使空气流通以减少潮湿和防止蛇虫猛兽的危害。
同时,这样的房子上面可以住人,下面可以圈养禽畜,非常方便。
→闽越国再现1958年,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考古人员发现了闽越王城遗址,从此,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闽越国,不再只有史籍上的只言片语,这个依山而建、周长2186米、占地面积达48万平方米的汉代城址,让闽越国的历史变得生动而具体起来。
各地区面相差异(蜀相眼,闽相骨,浙相清)看看自己家乡人有什么特点?
各地区面相差异(蜀相眼,闽相骨,浙相清)看看自己家乡人有什么特点?蜀人相眼。
闽人相骨。
浙人相清。
淮人相重。
宋人相口。
胡人相鼻。
江西人相色。
鲁人相轩昂。
太原人相重厚。
军师府。
蜀人相眼古代巴蜀之人,眼相多为“纵目”,即眼尾向上挑,或者眼球外凸,如同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一般,因此遇到巴蜀之人,不宜据此轻易下结论。
现代,经过历次屠杀和民族融合,这句话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闽人相骨福建多山,交通不便,相对封闭,因此闽人的骨骼发展方面相对滞后,相面时不要看重骨骼;浙人相清江浙一带,人多清秀,因此不以浙人本身应该具有的清秀,作为吉论;淮人相重淮河一带人多敦实厚重。
因此不以淮人敦实厚重,就以吉论;宋人相口宋人,即现在的河南人,古人认为,河南人善辞令,因此相面时不必仔细分辨嘴部的特征;江西人相色江西人因气候环境原因皮肤不好,因此不以此论吉凶;鲁人相轩昂山东人多高大雄伟,因此不能以身材挺拔,气宇轩昂,便论吉;胡人相鼻北方游牧民族,身处苦寒之地,山根均高,鼻梁窄而少肉。
因此相面时不以此论吉凶;太原人相重厚山西人长年饮食以面食为主,身材多厚重,因此不能以此论吉。
同样,白种人/寒带地区人山根高,鼻梁窄,眼眶深陷;黑种人/热带地区山根低,鼻梁阔,嘴唇厚;黄种人/温带地区,面相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理论来源:《神相全编》《神相全编》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汉的中国典籍文化中,集古代各时期著名相学家论述和著作大成的一书,几乎概括了中国相术的所有领域,成为自明、清以来最流行的相术技法大全。
为宋代陈抟秘传,明代袁忠彻订正。
(共三卷、三期分享完成)卷首-1-相说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看仓库之丰满,观阴阳之盛衰,看威仪之有无,辨形容之敦厚,观气色之喜滞,看体肤之细腻;观头之方圆,顶之平塌,骨之贵贱,骨肉之粗疏,气之短促,声之响亮,心田之好歹,俱依部位流年而推;骨格形局而断,不可顺时趋奉,有玷家传。
闽越文化
远古时期,福建省境内聚居着一群以崇拜蛇为主体的原始民,先秦典籍称之为“闽”人。
商周时期,闽族发展壮大,战国中后期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闽越族。
闽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闽越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狭义的是指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文化,也就是闽越国的文化。
传说闽越国灭亡后,其族人为躲避汉人,或“亡入海”,或逃进山里,或居“沼泽中”,于是有了“居山谷者为畲族,水居者为蜑民”的说法。
闽越地区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历史的原因,闽越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而是直接接受汉字。
闽方言则以地域划分的语言称谓,如闽南话、闽东话及闽北话等,闽南话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音;福州话则是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闽北语又称“建州话”,以建瓯话为代表,是中国汉语八大方言之一。
另外,闽越人在衣食行住方面也有独特的习性。
他们聚居在沿海、沿江地方,习惯于水上生活,喜欢居住干栏式房屋。
而闽越部落的蛇图腾最能充分说明他们的文化习俗特性。
闽越部落信奉龙,认为龙即是蛇,很多族民就以蛇为标志,求得龙的保护。
因为这个缘故,闽越人有着断发、文身、拔齿等习俗。
闽越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十八万年左右,人类已在原闽越土地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新石器时代,闽越地区的先民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陶和纺织;青铜时代,闽越先民们已进入文明社会。
万寿岩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境内活动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埋藏在山上现存的船帆洞、灵峰洞等溶洞之中。
至于福建东部沿海的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器、骨器,则可以反映出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
从考古学家发掘的资料显示,闽越王无诸修建的冶城就在福州的新店古城。
该城位于陆路进入福州的必经之道──北郊莲花峰峡口下的新店高台地上,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始建于战国晚期,汉初作出了大规模扩建,唐、五代至宋还在修补使用。
当地炼铁炉的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最早的炼铁炉考古证据之一,说明闽越王无诸已经掌握炼铁技术并制造兵器,战斗力很强。
闽越族
一、古代闽越族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
根据三明万寿岩灵峰洞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漳州、清流、三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人工石铺地面等,证明福建早在18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创造出远古文明。
当时的原始人类,大多选择靠近江河两岸的台地和滨海的丘陵上居住。
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5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已经广泛分布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流域和边海岛屿地区。
这些原始人类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已经创造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闽文化。
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时代的文化比较,既有一些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从福建原始人类的经济生活内容看,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渔猎、采集与农业经济结合,形成多形态的经济结构,可以为原始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促进人体成长发育;二是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
根据考古的发现,福建原始人类除从事农业、渔猎外,还从事手工业劳动,主要有陶瓷业、纺织业和造船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不利于交换经济的发展;三是锄耕农业获得高度发展,却始终没有向犁耕农业过渡,而且畜牧业也不发达,社会前进步伐较慢。
到了周朝,形成七个大部落,史称“七闽”。
与“七闽”关系较密切的是浙江的于越族。
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族有人进入福建定居。
如铸剑能手欧冶子,曾受越王派遣,带领助手在闽北(今松溪县)湛卢山建炉,铸造质量优良的宝剑。
福州市的冶山和欧冶池,相传也是欧冶子铸剑地。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为楚所灭,不愿臣服于楚的于越贵族和平民向福建迁移。
于越首领无诸统一“七闽”,自称闽越王。
原先比较落后的七闽迅速发展成为百越诸族中最强大的一支。
七闽和于越族融合而形成闽越族;七闽的分布,除今福建、台湾外,还包括浙江南部(古代温、台、处三州)、赣东地区以及广东的潮梅地区。
闽越族的风俗习惯和汉族有很多不同之处。
从闽越族的汉化看闽台族缘关系
从闽越族的汉化看闽台族缘关系福建师大历史系徐心希福建福州 350007内容提要:闽越族为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百越族之一支。
闽台地区是其活动的主要区域,至今保存有大量闽越族考古文化的遗址和遗物。
考古学意义上的闽越文化证明了闽台两地族缘相通。
两地闽越族先后经历了华夏化进而汉化的复杂过程。
福建地区的闽越族汉化的下限为唐末五代时。
台湾闽越族的汉化则延续时间更为长久。
关键词:闽台地区族缘闽越族汉化春秋时期,中国的南方分布着百越族。
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经过漫长的磨合与融会,战国时在“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形成了扬越、干越、瓯越、闽越、南越、雒越等部族。
闽台地区是闽越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闽越族文化长期受到来自中原的华夏族文化的熏陶,因而在坚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许多来自中原的先进文化因素。
这就为闽越族在秦汉时期及其后的汉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1]。
随着中原华夏族融合为汉民族,闽越族自身的汉化也就更为深刻。
一、闽台两地闽越族文化分布基本情况福建境内闽越文化遗存已发现60余处,主要是近10年来在全省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城市建设施工中发现的。
1.闽北地区:发现闽越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首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汉城遗址,面积47.3万平方米。
该遗址为1959年普查时发现,并作试掘。
70年代至80年代多次发掘。
发现夯土城墙实测周长2896米,大型建筑基址、城门、宫殿祭祀基址、居住区、冶铁遗址、道路、水井、排水系统、烽火台等,并有大量建筑材料、青铜与铁制的兵器、生产工具等。
这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城。
此外还在武夷山市黄柏村梁园后山、三姑村长头垅、华侨农场北庙下山遗址发现闽越文化遗存,均出土西汉时期陶、瓮、罐、盆等遗物。
[2]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大王磅山汉阳城遗址约20万平方米;南浦镇仙楼山越王台遗址约1 7万平方米;临江镇绵城村遗址约9万平方米;石排下村的临浦城,残存500米长的土垣。
[3]建阳市将口镇新建村平山遗址约5万平方米。
福建土著是闽越人:福建人身上,为啥没有闽越人基因?
福建土著是闽越人:福建人身上,为啥没有闽越人基因?福建很多地方的民间传说,描述福建土著是白头发、白皮肤,眼睛很害怕阳光照射——这个很扯,这是在说今天还存在的白化病人。
即使从尊重病患的角度,都不应该用这个传说给孩子讲故事。
现代的福建人几乎都是古代中原华夏族的后裔,几乎没有任何闽越人的基因,那闽越人去哪了?从古人类到闽越人考古发现,在闽越人之前,原始人类在福建繁衍生息了数十万年:20-40万年前,学会打猎,打制尖锐的石头剥兽皮;甚至可能已经懂得用火。
18万5千年前,能够用一些“先进”的武器,猎得一些大型动物。
5-10万年前,能够狩猎捕食的动物种类已经十分丰富。
7千-1万7千年前,会手工磨制一些精致的工具或装饰品。
6千年前,学会了制陶,陶器上还有精美的装饰花纹。
5千年前,开始捞食海鲜,尝试种稻子,养猪养狗,出现原始农业。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了越国,许多越国人逃离故土进入福建,与闽族土著相互融合并产生了闽越族。
当年的闽越人,长相特征、习俗和现在的福建人几乎大不相同。
好大的“越”夏朝的时候就有“于越”的称呼,越是对南方诸族、未开化或不了解的地方的泛称。
闽越族出现的时候,中原人就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统称为“百越”,大致吴越是江浙沪一带,福建是闽越,广东是南越,广西是骆越;又称百越民族为“南蛮”——这里的“蛮”最初指的是村庄。
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土跨越长江南北两岸,也长期被中原各诸侯国嘲笑没文化。
现在看来,把南方称作“越”,实在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无知无奈或或者偷懒行为。
一直到西晋,学者臣瓒在解释《汉书》的时候,还在说“自交趾(越南北部)至会稽(苏州)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晋朝前的一笔糊涂账到西晋末年中原民众大量迁徙到福建之前,中原人对福建、对百越族的描述几乎单凭想象和及其混乱的,拿现在的闽南话说叫画虎兰。
不了解归不了解,中原的知识分子向来对于四邻有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谈到南方的话题甚至都带有歧视色彩。
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研究
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研究.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收稿日期]2007-11-17[作者简介]魏苏宁(1979-),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
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研究魏苏宁(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图腾崇拜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以及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对蛇存在着图腾崇拜的民族中,闽越人对蛇的图腾崇拜具有代表性。
人们从敬畏到一般崇拜再到图腾崇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闽越人对蛇有着一份特殊的敬意,闽越人崇拜蛇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闽越人;蛇;图腾崇拜中图分类号:K892.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23(2008)01-0050-0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第10卷第1期2008年3月Vol.10 No.1March 2008图腾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商人、印第安语翻译者朗格(J.K.Long)1791年出版的记述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生活的游记。
而最早将其引进我国的是清代学者严复。
“图腾”意思为“它的亲族”。
当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人开始探寻本氏族的起源,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血缘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往往把它们作为该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因而把它作为该氏族的标志或图徽[1]。
一在上古时期,中国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蛇图腾崇拜。
被中华民族视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二神在多部古籍中都被画作人面蛇身,他们的尾巴紧紧相绞,象征着蛇繁育了人类。
如《史记·三皇本纪》:“伏羲氏,蛇首人身,女娲氏,亦蛇首人身。
”《列子·黄帝》:“伏羲氏,女娲氏蛇身人面。
”汉代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2]在众多对蛇存在着图腾崇拜的民族中,生活在古代福建的闽越人以蛇为图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为何闽越人这么爱蛇?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被称为闽越人。
闽越人崇拜蛇图腾,他们不仅以蛇为形文身,更以蛇画船,祈求蛇神保佑行舟平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此加以解释:“闽,东南越,蛇种。
”意思说的就是地处东南的古闽越人信奉蛇为图腾,并把蛇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代表符号,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
蛇王庙闽人蛇崇拜在八闽大地广泛存在,表现为各种文化形态,如广泛存在的蛇王宫、蛇王庙。
福建在晋代就建造有设神庙,《搜神记》载:“庸岭下北有巨蛇,长八丈余,围一丈,里俗惧以为神,立庙祀之。
”在闽越国主要城址之一的福建崇安汉城,考古发掘了两件富有代表性的遗物,一件是封泥,其上篆刻的类似蛇形的文字,可能为“闽”字,它生动地反映了闽与蛇的文化渊源关系;另一件是铜铎残片,其间刻有三角形的蛇头,形象逼真,它的存在或意味着蛇图腾崇拜在闽越国时已具有国家祭祀的色彩。
福建闽侯至今仍有洋里、青竹境和蕉府行宫三座供奉蛇王的宫庙,连江品石岩蛇王庙也供奉着蛇王“蟒天洞主”。
此外,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福庆堂,主祀“连”、“萧”、“张”三蛇王。
在樟湖蛇神崇拜的习俗中,当地人每年七夕都要举行迎蛇赛会。
樟湖坂游蛇在福建现存的崇蛇民俗活动中,南平樟湖坂一带的蛇王节仪式活动最为典型。
该仪式活动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时间为清晨5、6时之间到下午4、5时之间。
整个仪式分五个环节。
一、出行:男子们集结在连公庙,抬轿、领旗、拿蛇,各就其位,铳响为号,向镇里走去。
二、迎神:镇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守候在门前、路旁,妇女们手持一把香和大量的鞭炮,迎接神像和活蛇队伍的到来。
三、换香:当神像和当年最大的活蛇乘坐的彩轿来到各家门前时,妇女们燃放鞭炮,虔诚跪拜后,向走在神轿两旁、手执大把香火的男子交换三支香。
然后,妇女们把交换得来的香分别插在自家的大门、院内、灶头等地方。
四、游蛇:游蛇队伍由上百名男子组成,他们手里各握一条大小不一的的活蛇,边走边舞动手臂,将蛇盘在自己的胸颈背腕,缓缓前行,直至走遍每一条街巷。
闽南人
闽南人性格特点泉州人急性,豪爽,团结,敢拼敢赢,晋江人敢为天下先,惠安石雕享誉全球,安溪茗茶香飘万里,都是走出去,人称闽人“门内一条虫,门外一条龙”,从泉州即可见一斑。
泉州人豪爽但略有差别,鲤城人豪爽中带点傲慢,晋江人豪爽中带点霸气,南安男人豪爽中带点城府,安溪人豪爽中带点狡黠,惠安人豪爽中带点率性,永春豪爽中带点刚直,德化人豪爽中带点纯朴,有人戏称说,晋江人什么钱都敢干,南安人什么钱都敢赚,安溪人什么人都敢骗,永春人什么人都敢战. 漳州是鱼米之乡,以农为主,人民富庶,比较自给自足,因此漳州人性格总体比较温厚平和,人都比较善良,民风纯朴,当然山区和平原的人性格会有些差异,其他差异并不明显,大体上说,芗城人比较抒情,龙海人比较雅实,长泰人比较精明,华安人比较朴茂,平和人比较急迫,云霄人比较功利,漳浦人比较粗爽,南靖人比较敦厚,诏安人比较文质。
厦门是个海港城市,风景秀丽,历史上的鼓浪屿曾是万国租界,外国领事馆和商埠较多,欧风东渐,所以厦门文化基因里除了闽南人精明外多了点洋味,多了点优雅,多了点骑墙,到过厦门的人都感觉得到厦门的舒缓安逸、温文尔雅,全不像泉州的浮躁近利,漳州的保守平和,岛外郊区的同安人像泉州人,海沧人则像漳州人。
闽南厦漳泉三地给人的感觉是,老大漳州务农,老二泉州经商,老三厦门天生就是个温柔乡里的“playboy”,闽南话叫“倜傥仔”(tetuoga)。
闽南名人:陈嘉庚(英文名:Tan Kah Kee,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又名甲庚,字科次,华侨企业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生前曾为全球华侨领袖,爱国人士。
卢嘉锡,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他的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从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绩。
闽越人与古汉语
最早开发晋江的汉人——秦之军民的后裔带来的是上古汉语,由于他们与闽越人朝夕相处,免不了会受闽越语的影响,多少吸收了闽越语的一些成分。
但是总的说来,晋江汉人已是主体,闽越遗民不少而且分散,兼之文化较低,因此汉人终以压倒多数的板块迁移方式使汉语占有主导地位,最终取代闽越语。
今天,我们分析晋江方言,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古闽越语的遗迹。
泉州方言的一些动物名词往往带有一个没有实义的词头。
例如“苍蝇”叫“胡螓”[h ?24sin24]。
《梦溪笔谈·杂志》说:“闽人谓大蝇为胡螓。
”这里的“胡”字并非“胡萝卜”的“胡”字的意思。
“胡”上古汉语读音为匣母鱼部[gax],这个古音跟德宏傣语的动物名词语音相近。
此外,如“蟑螂”叫[ka44tsua?24],“跳蚤”叫[ka44tsau55]、“泥鳅”叫[k ?44liu44]、“蚯蚓”叫[kau24un55]、“蚂蚁”叫[kau55hia41]、“蝼蛄”叫[dau24pe?4]。
以上这些动物的词头跟德宏傣语的动物名词词头[ka]非常接近,这些很可能就是古闽越语的底层沉积。
泉州方言中还有一些动植物名词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式也保留古闽越语的特征。
例如:泉州称一种常见的鱼叫“巴*”[pa44la?44]。
今壮、侗、傣语均谓鱼为[pa]。
巴la?44即la?44鱼。
又如“荸荠”,泉州叫“马荠”[be44tsi24]。
这第一个音节也是古越语果子类名词的遗存。
古越语称果子一类词为[ma],“荸荠”今武鸣壮语叫[matai]即“地下的果子”,广州话叫“马蹄”[mat*I],正是用的古越语词。
而泉州方言中的“荠”则是汉语成分。
这是汉越二语的全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词素的词序排列也同于“巴la?44",均为修饰语后置。
它反映了汉藏语系古越语和古汉语语法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此外,今天泉州方言中还保留着一些古闽越语词。
如“抛”(柚子)[p…au44],温州写作“橐”,绍兴写作“脬”,福州写作“*”,但《说文》和《广韵》以上诸词皆无“柚子”一义。
闽越文化概说20140609
闽越文化概说闽越文化是福建地区上古时代的居民创造的地方文化。
根据《史记》、《汉书》记载,福建当时的居民是闽越人,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也就是闽越文化。
这个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是指自旧石器时代闽越族先民创造的上古土著文化至汉唐时期闽越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相互融合、互动产生的混合型文化,大致分为三大历史时期:前闽越文化,为闽越文化之萌芽阶段,时间上包括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闽越文化,为闽越文化之形成与发展阶段,时间上包括商周时期至闽越国亡;后闽越文化,为闽越文化之与中原文化融合及其转型阶段,时间上包括汉代中叶以后至唐末。
狭义的是指已在文献中明确记载的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文化,换句话也就是闽越国的文化。
其中汉代闽越国时期,其文化达于鼎盛,彰显于世。
从地域上说,闽越文化是以闽越族人分布范围或活动区域为依托,主要以闽江流域为中心,扩及浙、粤、赣等地的部分地区。
闽越文化是在商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进步因素融合而成的新的文化型态。
先进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和传统的“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相结合,“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发达的制陶工艺,独具特色的建筑业,历史悠久的纺织业和造船业,是其物质文化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以干鱼祭祀,断发纹身,以蛇为图腾,长住娘家,迷信鸡卜,拔牙饰齿,则构成了其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
由于闽越(或称“闽”)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许多历史文献都没有记载,需要通过考古来搞清楚。
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到目前已经解决或揭示出了许多环节,但这一民族发展脉络中还有不少环节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来填补空白,来逐步完成。
学界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闽越文化,也就是秦汉这个重要时期,闽越人所建构的精神和物质文化。
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从已发现的闽越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历史文献的一些记载,我们已初步探索到秦汉时期闽越文化的发展状况,由此而探索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架构。
话说闽南人(2019版)
话说闽南人(2019版)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尽管内部分化成诸多的亚文化,闽南文化在整体上依然可以说是一种个性鲜明、影响巨大、起因多元、内涵丰富、流播深远的地域文化类型。
由于其与台湾所谓本省人的福佬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一直都是地域文化研究中的热点。
那么,作为闽南文化的传承者,闽南人的身上又有什么样的特质?我想,要认识闽南人,首先要摆脱中原中心论的干扰,这种中原中心论的干扰自古而今,已经根深蒂固,主要体现为强调闽南人是纯粹的衣冠南迁或披甲南征的中原人后裔,闽南文化是纯粹的汉族文化。
这种陈腔老调反复说,仿佛说一万遍就会成为真理。
显然,不排除这个干扰,很难真正读懂闽南人。
这种说法,严重忽略了汉人来到闽南地区时,闽南已经有众多原住民的事实。
即使闽南人的父系可能确实有较多来自北方的血缘成份,即使闽南文化的核心当中确实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元素,如语言、民居等。
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明显具有质的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思维上的对立关系。
大家知道,台湾的文化土壤主要有四层,最表层的是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层是儒家文化(包括变异的儒家文化——日本文化),底层是福佬文化(百越文化与中原殖民文化结合而成的闽南文化,也有人称为河佬文化、河洛文化、鹤佬文化),深层是原住民文化。
由于原住民文化已经式微,所以对台湾社会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前三种文化。
其中,浮在台湾文化表层的甜美可口的“奶油”是近代西方文化,这种文化数百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富有活力的文化形态,其对台湾的影响,始于葡萄牙人对台湾的发现,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物质生活上。
这里就有必要探讨一下闽南人的特质。
闽南人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并非完全是南迁的贵族或难民的后裔,当然其中确实有不少人是,如福建漳浦县一个叫赵家堡的地方便发现了宋代皇族的后人,他们是从海路逃难而来。
不少人很可能只是出于自我保护或者攀龙附凤的目的才自称是中原移民罢了。
闽越人因何与大海分不开
闽越人的造船技术曾达到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可以划船从平潭到台湾、马来西亚,目前在国外一些沿海地区的考古挖掘,甚至将闽越人的足迹扩大到整个亚洲和部分欧洲。
他们在海上来去自由,使当时外来政府非常困扰。
他们可以在船上呆三个月,大海才是他们真正的土地。
据说闽越人还可以只依靠石头沉重就可以潜水到200米深处,和鲨鱼搏斗。
亚洲沿海最重要的古时节庆──开洋节和谢洋节,都是源自闽越族文化。
据史书记载,东南越族是一个“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的民族,先秦、秦代和汉初东南越人的造船业在当时中国各民族中居领先地位,这是早已为大家所公认的历史事实。
闽越人擅长造船,精通航海术,水战经验丰富。
一些学者认为,福建海洋文明的兴起,也和闽越王分不开关系。
福建的畲族与闽越人
福建的畲族与闽越人福建,旧称七闽,勾践之越国败亡后,越人后裔进入福建,建有闽越国,是为百越的一员;古籍又载,闽,东南蛇种,或称是南蛮的一种。
因此,古代的福建不管是越还是蛮,如果能完好流传至今,必然会以少数民族的形式存在,再不济也可能有汉化的遗存。
然而,在福建,真正属于福建特色的少数民族却仅畲族一个,为数不少的回族更多的是海洋时代的阿拉伯、波斯后裔,自然不能算入福建土著范围。
闽越王城所在,南太武山从今天基因及源流的角度看,福建畲族与楚蛮更接近,而台湾高山族则近于百越,他们与已经民族融合的福建汉族共同构成了福建人的绝大部分。
如果不是文字上的民族别,或许没人会知道汉畲之别,更罔论汉越之异,换个角度说,所谓民族别,无非是文化别的认同而已,血缘差异在中国似乎一直不是重点,人们更关注的是姓氏所带来的祖先认同,而在福建历史中,汉族姓氏却一直存在于畲与越之中,可谓毫无区别。
一、畲族中的汉姓民国时期,傅衣凌先生在1944年发表的《福建畲族考》中考证并列举了历史上畲族先辈曾用过的汉姓共有十七个,这个数字被后来人扩充至五十八个。
其中发生在闽南的有11姓:南宋1个(李),元代6个(陈、吴、刘、罗、许、张),清代3个(谢、辜、章),袁姓时间不详。
邮票中的畲族形象闽北4姓:元代2个(黄、聂),明代1个(程),清代1个(何)。
闽东15姓:李、吴、韩、朱、林、陈、杨、连、赖、魏、孔、冯、洪、邓、邱,以上均在明清时期。
其他地区,包括闽西、闽中、兴化等地及不明区域者至少还有31姓。
二、闽越人中的汉姓西汉早期,汉武帝迁徙闽越人于江淮后,闽地土著几乎一夜之间消亡,但随着时间推移,福建人口又开始显现和活跃。
由此知,在三国时期的冶县及建安郡(以上均指福建)范围内,已间断有土著发生叛乱,其汉姓包括了吕、秦、张、詹、黄、常等姓。
闽越王城博物馆以至于北宋初期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讲到闽县时,特别说明“越州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种,谓林、黄是其裔”。
闽南人的体质特征
闽南人的体质特征张兴华;郑连斌;宇克莉;胡莹;程智;王杨;薛虹;邓维;时蕊【期刊名称】《人类学学报》【年(卷),期】2015(34)4【摘要】在福建漳州地区调查了322例男性(城市男性为149例,乡村汉族男性为173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为164例,乡村女性为193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闽南人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1)闽南人有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眼裂多为狭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直鼻背,颧部突出度多为微弱型;鼻基部男性多呈水平,女性多呈上翘;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较宽;男性耳垂多为圆形,女性多为三角形;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红唇男性薄型率、中等型均较高,女性薄型率最高,发黑,肤黄、眼褐。
2)总体说来,闽南人头面部测量指标值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
3)从指数均数来看,闽南人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狭面型,狭鼻型。
城市女性为狭头型,城市男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为中头型。
闽南人头面部指数值更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
4)从体部指标值和体部指数来看。
闽南人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
闽南人体质介于南亚与北亚类型族群之间,男性相对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女性相对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
【总页数】12页(P516-527)【关键词】活体观察;活体测量;闽南;汉族【作者】张兴华;郑连斌;宇克莉;胡莹;程智;王杨;薛虹;邓维;时蕊【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84【相关文献】1.成年人形态体质指标变化的年龄特征——中国成年人体质变化的年龄特征研究之一 [J], 孙飙;王梅2.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特征分析及其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J], 常芸馨;谢琴3.中职学生的综合体质特征及体质测试方法探究 [J], 王文江4.朝医四象体质身体质量指数、形态特征及相关指标的研究分析 [J], 王晓欧;金贤国;崔美玉;段园娜;南姬5.朝医四象体质身体质量指数、形态特征及相关指标的研究分析 [J], 王晓欧;金贤国;崔美玉;段园娜;南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越后代特点
山越后代特点山越是指中国南方的一个古代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今天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区。
山越人在历史上以勇敢、顽强、独立自主的性格而著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越文化渐渐消失,山越后代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主要的特点。
一、勇敢无畏,不服输山越人的祖先曾经在长期的斗争中锻炼出了坚毅的性格,这种性格已经传承到如今的山越后代中。
他们勇敢无畏,不畏艰难困苦,总是敢于直面挑战和困境,不服输。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山越人历史上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山越后代的重要特征。
二、独立自主,保持自我山越人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自主的人,他们不屑于跟随别人的脚步,更愿意保持自我。
如今的山越后代也是如此,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他们总是善于主动寻找办法,不想过于依赖他人,总是维持自我,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
三、爱好自然,热爱家园山越人生活在山区,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
然而,他们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自然。
山越后代也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喜欢到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另外,山越后代对家园也十分热爱,他们通常乐于奉献,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四、以勤劳闻名,不怕吃苦山越人历来以勤劳、刻苦而著名,山越后代在生活中也不逊色于前人。
不怕吃苦的精神是如今的山越后代仍然坚持的贵重品质之一,他们为了生计、家庭和社区都肯下苦功夫,持之以恒,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
总之,山越后代在思想素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他们保持了山越人的勇敢无畏、独立自主、爱好自然和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也注入了新时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山越文化的基础精神,上下求索,实现自我发展和贡献,为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越位处浙江福建一带,水网纵横,多山多水靠海。
据史记考证,大部分由南部迁居至此,他们的头发都有明显的特点──棕红色,长年在深山老林狩猎,在江上捕鱼,使得眼睛特别深邃灵敏,身体矮小、面短、须发少、鼻形广,又受地理环境(多水潮湿、气候温和)等因素影响,确定了他们生活的习性:
断发文身
“断发文身”,意思是剪短头发及在身上刺上龙、蛇一类图案花纹,这是远古人类“图腾崇拜”的反映。
闽越人为甚么喜欢“文身”呢?古代越族的“文身”,是一种以龙蛇一类水族为图腾的遗俗。
上古时代,各图腾部落所属的人在成年时会举行一种保证永远不失信于图腾的荣誉仪式,而文身就是这个仪式的一个程序。
最初,闽越人文身,使自己与蛟龙相似,以求避免蛟龙的侵害。
渐渐地,由于尽量将自己装成像蛟龙的样子,他们逐渐相信蛟龙就是自己的保护神和祖先,产生了图腾观念,承认蛟龙是自己的图腾。
从此,文身带上了神秘的意味,人们沿袭这种习俗已不再是为了蒙蔽蛟龙,而主要是藉着这种图腾威灵的保佑庇护。
直到最后,图腾的意义渐渐变得淡薄,但文身的习俗却保留下来。
至于断发,则是闽越人对不断生长的头发采取的剪裁处理行为,本来是平常事,却在中原汉人的眼里视为奇风异俗。
中原人认为身体发肤等受之于父母,不能伤毁,否则就是不孝,所以只能蓄发而不敢剪断。
这是在儒家思想确立地位以后中原人才有的习俗,闽越国人显然没有受到这个影响。
凿齿
凿齿又称“拔齿”,即拔掉左右门牙或者侧齿,以为成年或婚姻标志。
拔齿是闽越人的另一种独特习俗。
在缺少麻醉条件的古代,强行将牙齿拔掉,无疑要忍受剧烈的痛楚。
所以,发展到后来,闽越人就以“饰齿”代替拔齿。
衣着
环境的影响还使闽越人的衣着奇特。
闽越国人喜欢“短绻不挎”和“短袂攘卷”。
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九嶷之南……短绻不挎,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挎”就是裤子,“不挎”就是没有裤档和裤腿,“短绻不挎”就是指用布简单地包扎下身。
“袂”就
是袖子,“短袂”就是短袖,“短袂攘卷”就是说穿短袖的衣服。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闽越人主要穿着短衣短裤,以方便涉水、游泳、划船。
居所
聚居在沿海、沿江地方,习惯于水上生活,善于驾舟在江河、海水中捕捞水产。
喜欢居住干栏式房屋,人们称之为“巢居”,早期为防兽防潮,在树干上搭巢,后发展为几棵树之间架层,最后成为部落,以防御自然灾害的袭击和外来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