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课标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三第三章 地理信10名师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选修3 第3讲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选修3 第3讲
《昭陵六骏》《马踏匈 奴》
〔针对训练1〕
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 和雕塑,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图甲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导学号 12892303
Hale Waihona Puke (1) 观 赏 石 窟 的 主 要 方 法 有 __选__择__观__赏__位__置____ 、 __抓__住__景__观__特__色____ 、 ___以__情__观__景___。
举例
“鸟语花香”
黄山的“石猴观海”、巫峡的 “神女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
【规律技巧】(1)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间观赏的效果不 同。应选择观赏的位置和时机,达到最佳效果。(2)以情观景是景观欣赏的最高 境界。以情观景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与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关。不同文化 背景的观赏者面对相同的观赏对象也会有不同的观赏结果;即使同用一个观赏 者在不同的心情下观赏,结果也有差别。中外著名自然景观及其观赏位置的选 择如下表所示:
[答案] (3)应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原因:金秋十月是观赏胡杨林的最好季 节;夕阳西下是观赏霞光的最佳时机。
[解析] 第(1)题,石窟的观赏需要选择特定的位置,抓住景观特色,以情 观景。第(2)题,风蚀蘑菇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景观,需要在特定的位置进行 观赏,才能感受其壮美。第(3)题,感受金色胡杨之美和夕阳霞光需要把握观赏 的时机,才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观赏到自然美景。
北方皇家园林
南方私家园林
建筑特色 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 规模较小。建筑色彩素淡,以黑
红黄为主色调
白为主色调
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 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必修3 第3章 第1讲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必修3 第3章 第1讲

图表精析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 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不同地理事 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常见的统计图有柱状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饼状)统计图以及一些变式统计图等,是高考试题 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情概览
考纲解读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区域能源、矿 产资源的开发 与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
煤炭资源开发的 优势条件评价; 能源的综合利用 和环境保护
2016新课标Ⅱ,36题, 24分 2015北京卷,36(4)题, 8分 2014课标Ⅰ,1题,4分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___煤__炭__的__加__工__转__换_________。 ①建设___坑__口__电__站____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___冶__金___工__业____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___焦__炭____。
点拨:“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的影响 利:增加经济收入。 弊:加重水资源危机、加重大气污染。
第三步:总结趋势,分析问题 分析能源构成变化的原因、意义。由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能源结构构成及 变化情况,分析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不同的能源构成反映不同的问 题,注意结合具体区域、具体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有针对 性的解决措施。
(3)根据能源消费比重推断区域能源生产特点 一般来说一个区域消费最高的能源就是该区域蕴藏最丰富的能源和开发利 用最成熟的能源。 (4)根据能源结构的变化推断社会产业的变化 重工业地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随着传统工业被新兴工业和能耗低的新 技术工业取代,能源消费比重递减,特别是一些污染中的能源消费比重降低。

最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3第3章 章末攻关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3第3章 章末攻关课件ppt

(2)字迹潦草。漂亮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可给阅卷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遇到龙飞凤舞、字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的,阅卷教师则难以“踩点给 分”;字迹过小或过大也不好,过小不容易辨认,过大导致作答空间不够, 特别是采用网上阅卷方式的省区的考生,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3)观点不明,要点不全。阅卷时间紧,阅卷教师不可能慢悠悠地欣赏长篇大 论。要在几秒钟内浏览完答案,给出评分意见。因此考生作答一定要答题规 范、要点完整、逻辑清楚、脉络清晰。
①城市(人口)集中;②教育繁荣;③交通便利;④经济发达;⑤文化交流需求大。 (5)①流量较大,流速较快;②水位季节变化大人教版课件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书写不规范 问题描述
高考地理试卷中,综合题作答需要大量的文字书写,在阅卷过程中,考生的
一份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表述明确的试卷会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反
之,则可能出现“无必要失分”。这些失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出现错别字。考试作答不能出现错别字,特别是专业名词、重要地名等的
书写,更是阅卷中严格把关的地方,若出现则会扣去一定分数。
案例分析
(2010· 重庆卷)(节选)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盈利性教育
机构。图1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2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4)图1中,孔子学院(堂)集中分布在A国的________地区。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 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5)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2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 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错因点评:在回答第(5)小题时,部分考生将“汛期”写成“讯期”等,说明考生 “不明确汛期的科学含义”,故不给分。
再者,回答一些区位因素时必须用词正确才能够得分,比如有的考生在回答第(4)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内容整理(复习用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内容整理(复习用资料)

地理必修3
一.教材目录
二、《地理3(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三.教材中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举例)
四.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一览
五.教材中内容延伸情况一览
六.案例的选择原因简析
一.教材目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图例
二、《地理3(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三.教材中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举例)
四.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一览
五.教材中内容延伸情况一览
六.案例的选择原因简析。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必修三总复习(共108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必修三总复习(共108张PPT)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农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类 活 动

主要粮食 作物
水稻(主)\油菜、 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 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
水产业较为发达 宜发展畜牧业
界线A
B A
C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大体位于400毫米等 降水量线以东、秦岭 -淮河以北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 游地区,甘肃东南部 和江苏、安徽北部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 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 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西南各省
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环境影响
因环境污染减少, 环境质量提高 经济对自然资源 的消耗减少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环境影响 因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3)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两个不同的区域(A和B) 两种不同的影响(积极和消极) 两个不同的方面(社会经济和环境)
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
3、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说明区域不同发展 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 原因分析

动的影响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 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讲义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讲义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的划分:(1)按单一指标划分(2)按综合指标划分(3)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4)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等3、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3知识拓展1、综合比较我国北方和南方——以秦岭和淮河为界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领域:(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章末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章末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3

关系,可知此时福岛吹西北风;福岛东侧有日本暖流流经。第(3)题,读图
知,d地该工业部门Ⅰ至Ⅱ时期原料、能源运输成本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和 劳动力成本升高,这会导致工业布局逐渐远离原料和能源地,趋向市场。 第(4)题,a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属于混合农业,其特点主要包括种植业 、畜牧业比重相当、农产品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大、机械化水平高等。
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而评价类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劣势进行 全面论证,二是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缩小了答题范围。但要注意审
题,抓住限定词,弄清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
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
[例 ]
(2012年北京西城区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伏尔加河,概述鄂毕河的河流特征。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
(2)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自然条件。 2010年9月,全长1 000千米的中俄原油管道(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 道中国支线)工程全线竣工,12月19日正式进油投产,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 进入新阶段。 (3)在中国、俄罗斯两国中任选其一,说明上述合作对该国的积极影响。 (4)简述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 (5)概括俄罗斯矿产资源优势,并指出在开发利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解析]
第(1)题,注意本题既要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也要考虑其水系特
征。第(2)题,该题考查区位理论的应用。农业区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方面考虑。整个俄罗斯纬度位置较高,注意重点考虑该处的
热量条件。第(3)题,中国为石油进口国,俄罗斯为石油出口国。对进口国 影响主要是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 构,改善环境质量等;对出口国主要是促进其石油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第(4)题, 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主要是人资源优势从图中可以读出,注意从种类、分布、储量等方面说 明;矿产资源开发易导致植被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