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话题作文“距离”写作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主题作文练习(共6个主题,附写作指导)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良知与道德)(2023年湖北省高三三月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
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
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
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民族复兴,时代冲浪者)(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格局与突破)【2023届泉州市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材料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高中语文2023高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长短句+整散句)
高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一、长短句(一)概念1、长句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长句容量大,能使表达严密、准确、细致,使条理贯通。
其特点一是修饰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结构比较复杂。
2、短句与长句相反,指修饰成分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其特点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表意灵活、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
多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
3、长短句的作用长短句结合使用,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二)例句1.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
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2.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
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
3.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
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
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
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4.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
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
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
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5.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
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6.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最短的距离——善假于物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数学家说,最短的距离是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直线。
船夫却说,风向正好的风鼓起船帆,这时的距离便是最短的。
——尼采《尼采的心灵咒语》【试题来源】江苏省三县(通州区、海门市、启东)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最短的距离——善假于物也荀子在《劝学》中说过这样几句话:“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虽然文章中是在比喻学习的重要性,引申开来便是“借力”的奇效。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数学家说,最短的距离是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直线。
而船夫却说,风向正好的风鼓起船帆,这时的距离便是最短的。
尼采这段话意在告诫我们,生活中一定要善假于物,即抓住风,以扶摇直上!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六国论》一文,苏洵一遍遍地告诉我们六国破灭的可悲,我们便在六国的破灭中明白了借的力量。
楚、魏、韩有广大的土地,齐人有发达的经济,赵有骁勇善战,功勋显赫的将军李牧;燕虽小,却有义气与信念。
若是六国遵照船夫所言在抓住“风向正好的风鼓起船帆”,这时的距离便是最短的——保全各自的国家以绵延世世代代!”是啊,如果留个国家能够像枯藤与花朵那样,各自发挥所长,巧妙借力,精诚合作,那个秦国即使再怎么强大,应该也是可以打败的啊!爱迪生借助贝尔的模型发明了电话,福特借助本茨的内燃机发明了汽车,爱因斯坦借助麦克斯韦的理论提出了光的电子说……牛顿曾说:“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个又一个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无不提醒着我们:智者,要借力而行。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词,思考关键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确定文章的立意。
切忌随意替换关键词概念,随意拓展关键词范围,随意抽象关键词含义。
比如材料让你谈论如何实现你的理想,那你就不能只谈什么是你的理想。
材料关键词是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而你理解成了理想,实际上把关键词的范围扩大化了。
二、标题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
我们一向对好标题没有什么定义,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一窝蜂地流行什么标题,什么就是好标题。
显然,这些年大家对《人民日报》社评情有独钟,于是顺便也就对对仗似乎格外亲昵了。
其实,标题也是有风格的。
标题跟文章的风格相一致。
文章如果生动诙谐,文章就不妨叫《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
前一个题目妙在大词小用,后一个题目妙在巧用比喻。
如果是实实在在的实用类文本,那就叫《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也不见得水平低。
所以说,好标题的标准最好是要和文章的内容风格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和文章的内容保持一致。
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的文章标题是标题,内容是内容,二者可以不沾边,或者只反映文章的某个侧面。
一些标题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当然只是标题的一种类型。
其他标题比如《从×××说开去》,就是文章的一个引子。
但是如果你要把标题定位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那就必须把标题说全面。
否则就是犯了文题不符的毛病。
就像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的是你的文通字顺,表达正确,观点,结构,而不是你的文采一样,好的标题当然也不是看你是不是采用了对仗的形式。
三、结构文章贵在有文理。
结构是文章核心骨架,它决定着文章的筋络,血管,皮肤,形体的走向和样貌。
没有结构的文章不叫文章,叫文字。
文字不能叫一篇,应该叫一堆。
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决定文章的形式。
结构当然包括在形式当中。
我们以高考作文为例:如果材料是陈述评价类(意思是说材料已经给了足够的陈述和评价,观点已经定型,你只需要演绎就可以了),比如双奥之城材料,你的探究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最好采用并列式分论点结构模式。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高考作文是中国高中生最为重要、关注度最高的考试之一,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那么针对高考作文,如何进行写作呢?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广大高三学生有所帮助。
首先,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可以总结为三步,即:审题、构思、写作。
下面,我们详细地讲述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写好高考作文的第一步。
只有深刻理解文章题目,明确题目要求,才能确立写作的方向和思路。
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认真读题。
有时题目不够明确,甚至存在歧义,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组织,以尽量符合题意的方式完成作文。
2.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目中包含的关键词往往会涉及到问题的核心,例如命题、主题等,需要认真理解、熟练应用。
3.确认命题人的意图。
这一步主要是考虑是阐述问题,还是表现故事,还是阐明道理,以及在人物塑造、情感表现、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构思构思是高考作文写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构思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出如何展开文章,整合和深化已有的素材和知识,形成创意和思维,为接下来的写作作准备。
下面是几个有用的构思方法:1.列提纲。
提纲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思路的简要梳理,也是厘清文章脉络的重要方法。
2.搜集素材。
通过阅读、检索、采访等方式,收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信息素材,以增强思考和写作的深度。
在搜集素材时,需要注意信息来源必须可靠,内容必须真实具体。
3.进行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是一个有计划的思考过程,通过思维的层层深入,形成思维的层次性。
第三步:写作写作是审题和构思的产物,是表达和演绎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要立意。
写作必须要有态度、思想、情感和主题,留出自己的空间。
2.注意语言准确性。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必须为读者所理解,具有记忆性、感染力和创新性。
3.注意文章结构。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级词汇+写作方法+拟题大法)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一、高级词汇1.隐遁——隐蔽2.幽黯——暗淡3.舒展——发挥4.汇拢——聚集5.挣扎沉浮——陷入【示例】描写时代背景当西方文明的光泽隐遁在中世纪的幽黯里,中国则在宋代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在这个时代里,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舒展,而所有艺术种类的变化,都在苏东坡身上汇拢交织。
在政治漩涡里挣扎沉浮的苏东坡,虽然在艺术上并无野心勃勃的构想,却在无意间争得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首席。
——《苏东坡》6.缘分——关系7.貌不惊人——平凡8.吞吐、闭合——波动9.饱含——充满10.舒缓、激越、轻灵、凝重——奔流不息、平静【示例】描写自然追寻一座岛屿和树木之间的奇妙缘分,平凡的椰子有着最传奇的身世。
貌不惊人的红树林,在绝境中力挽狂澜。
退潮后,加入螃蟹和鸭子的队伍,与它们一起重新发现海滩。
——《航拍中国》鄱阳湖是其中容量最大的湖泊,它就像长江的肺叶,枯水期为长江提供水量补给。
当洪水到来时,鄱阳湖吸纳江河里多余的水,这么一吞一吐,帮助维持了长江水势的相对稳定。
——《航拍中国》汉江,千百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流淌,舒缓中时见激越,轻灵中饱含凝重。
汉江子民内心深处最虔诚的信仰,历经数千年的碰撞与交融,呈现出这条温润大江所特有的包容、丰富与多元。
——《汉江》11.“具体关联”——“关系”12.“门前冷落鞍马稀”——“冷清”13.“蒸腾的生活”——“社会环境”14.“理应”——“应该”【示例】论述传统的复兴议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成功转型”,社交媒体的经营,绝不仅仅是“公关”。
通过互联网,故宫不仅赢回了面子,更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
环顾四周,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于是恶性循环,愈显门前冷落鞍马稀。
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那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难受劲,故宫也不是完全没有体会过。
故宫的成功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灵的、文化的,它说明只要融入现代人蒸腾的生活,传统文化就能再发新芽。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2024年新课标1卷语文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写作指导:深层解读分析+范文
新课标1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分析、审题立意、行文结构、论点拟写、行文布局、语言优化、素材选用、论证方法+范文结构讲解示例材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指导:互联网的普及与问题的深度:不仅仅是答案的获取一、题材分析这篇作文材料主要探讨了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应用对人们获取答案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减少人们的问题。
这一题材涉及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是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审题立意审题时,我们需要抓住“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和“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两个关键点。
立意上,可以从科技进步对人们问题解决能力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探讨技术进步是否真正减少了问题,或者只是改变了问题的形式和性质。
三、行文结构1.开头:简要概述材料内容,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并没有真正减少问题,而是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和解决途径。
2.正文:分论点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人们可以快速找到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减少。
相反,它可能导致人们忽略问题的深层原因,满足于表面的解答。
分论点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等,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问题。
分论点三:尽管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但它不能替代人类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真正的问题解决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创新。
3.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不断探索和创新。
四、论点拟写•分论点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对问题解决的表面化影响。
•分论点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024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
2024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
一、开头段。
1. 话题引入,引出本次作文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 话题阐述,简单陈述本次作文的话题,为下文展开做铺垫。
3. 观点表明,明确自己的立场,表明对于本次作文话题的观点。
二、中间段。
1. 论据一,陈述第一个论据,用事实、数据等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 论据二,陈述第二个论据,用事实、数据等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 论据三,陈述第三个论据,用事实、数据等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4. 反驳,针对可能存在的不同观点或质疑,进行适当的反驳。
三、结尾段。
1. 总结观点,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2.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指出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呼吁行动,号召读者采取行动,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具体建议。
以上是2024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模板进行作文的写作,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优质课件】高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真题透析
【审题解析】
北京卷命题重视与新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的联系。大作文(1)是在新 教材必修上册“学习之道”单元学习任务基础上的深入转化,体现出对 任务背后探究与反思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的理解和重视。
大作文第(1)题为“学习今说”,考查考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学 习”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 意义。题目给出了“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 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的提示,引导考生多角度关注今 人与古人对学习认识的异同,做到常谈常新。
备考建议
①加强写作中的思辨色彩、情感色彩, 学会谋篇布局,学会选取素材;研究 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部分,在细 节上加以提升,使作文具有亮点。 ②切实做好作文训练。熟悉高考作文 评分标准,对照标准落实;并以评分 标准审视自己的作文,发现问题,加 以解决。
贰
高考作文真题透析
真题透析
【例1】【高考真题】2022年天津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给高 一学生的一封信
话题+任务驱动型
2019 新课标卷Ⅰ
演讲稿“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任务驱动型 ”
新课标卷Ⅱ
青年与国家,应用写作
任务驱动型
卷Ⅲ
毕业前最后一课
漫画型新材料作文
备注
①任务驱 动作文,一 般有明确任 务指令。 ②材料作文 ,一般有名 言、故事或 人物事迹。 ③多元,指 材料多个, 如多个关键 词、多个名 言、多个事 件。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 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 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 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考语文写作方法指导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⑤排比议论式
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⑦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⑧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⑨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技术运用
(二)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方向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方向
①思想方向
A.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要培植现代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治(规则)意识、科学意识、人文意识。
C.五大理念引领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②思维方向
A.用一分为二的观点,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事物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看问题时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漫漫人生路,如同一场马拉松,所有人都为了成功而奔跑着。但显而易见,跑在最前面的人往往是最苦痛苦的。(引)领跑者眼中没有对手,没有障碍,却有那漫长的路和随时面临被超越的危机感,未知是恐怖而痛苦的。(议)但再苦,我也要当领跑者。(提)
6
主
体
段
落
忌讳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结构。
距离作文800字
距离作文800字距离。
距离,是一种物理上的距离,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
物理上的距离可以用尺寸、长度、时间等来衡量,而心理上的距离则更多地与情感、关系、思想等因素相关。
无论是物理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都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物理上的距离,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
比如,两地相隔千里,需要乘坐飞机才能相见;比如,工作地点离家很远,需要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
这种距离,可以通过交通工具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来缩短,但在某些情况下,距离依然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距离,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彼此的相聚,更加懂得时间的宝贵。
心理上的距离,则更加复杂而微妙。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有时候,即使身处同一空间,我们也会感到彼此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能是因为沟通不畅,情感不合,也可能是因为彼此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沟通,才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在感情中,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与另一半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即使身处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屋檐下。
这种距离,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疏远,也可能是因为彼此的情感出现了裂痕。
而要想拉近这种距离,需要更多的关心、体贴和理解。
只有用心去感受对方,用爱去包容对方,才能够真正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感情更加紧密。
总的来说,无论是物理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它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让我们学会了理解,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去爱。
距离,或许是一种隔阂,但也是一种连接。
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生活中的真谛。
因此,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距离,用爱去拉近距离,让生活因距离而更加美好。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二元思辨性“远路与近路”》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16:二元思辨性“远路与近路”作文话题+题目+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下去却很远。
有些路看起来很远,走下去却很近。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属于二元思辨型作文题,我们要围绕路“看起来”和“走下去”的“远近”关系进行思考。
“看起来”是对路的远近的主观认知、主观感受;“走下去”是指实际行动、客观实践。
“远”和“近”是指事情过程的长短,途径的便捷和迂曲,所需时间的多和少,心理感受的好和差等等。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下去却很远”。
这是转折关系的句子,“看起来”是主观感受,“走下去”是自己的行动。
“近”和“远”是自己的感受和行动的反差。
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差。
看起来很近的路,走下去却很远,原因很多,有主观感受方面的原因,也许自己没有认清自己的前路,也许对自己选择的路欠思考,也许是没有经历过缺乏经验,过于自信,过于肯定自己等等;有行动方面的原因,也许前路有没有预料到的困境,也许偏离了方向,也许自己力有未逮准备不足,等等。
“有些路看起来很远,走下去却很近”。
原因很多,主观感受方面的原因是:对要走的路缺乏了解;有畏难的心里,错估了路途的长度等等。
行动方面的原因是:勇于面对困境,奋力前进,远转变为近;找准了前进的方向,事半功倍等等。
如果前后两句话连起来,可做这样的理解:对于道路,不因其看起来近而轻忽躁近,也不因其看起来远而畏惧倦怠,始终沉稳前行,最终都会到达终点,收获成果和喜悦。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立意:生命突围之路遥远,但是勇于求索实践,便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之旅看似慢慢,克服懈怠、懒惰等消极心理,切实而勇敢的行动,就能越来越接近终点,接近成功;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路途看似很近,其实很难,不可掉以轻心,方能笑到终点;梦想的实现似乎近在咫尺,其实路途慢慢,需要我们的坚守和执着。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高分作文写作指导(筋骨句+标题+论点)
高考语文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一、拟写作文筋骨句筋骨句即体现全文思想脉络的重要句子,包括标题、总观点句,分论点句;或核心话题句、重要问题句、体现分析思路的层次关键句、结论句等。
如何拟写筋骨句?(一)准确审题,确定立意,根据立意拟写标题,根据标题,拟写总观点句,根据总观点句拆分分论点,拟写分论点句。
【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青年需加强修养,端正思想,以“义”为目标,并付诸行动,以实现理想。
思考:以下筋骨句不能紧扣立意的是哪项?【筋骨句】1.题目:三美致远,理想可期以德修身,乃人立身之本。
以学正思,厚积方能薄发。
以义明志,求真还需务实。
2.题目:时代千帆竞发,青年奋楫启航正思之,求之于内,青年以修身为舟。
明志之,心怀大义,青年扬理想之帆。
笃行之,奠而后发,青年击奋发之楫。
3.题目:万里纵横理想在,青春不负盛世情路漫漫,道阻险,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路遥遥,道阻长,唯有自信可绘精彩画卷。
路迢迢,道阻跻,唯有奋斗能创盛世安澜。
4.题目:理想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震山河欲入理想殿堂,必须修身矫思夯基础。
欲入理想殿堂,必须立义为的明方向。
欲入理想殿堂,必须实干献身谋国强。
5.题目:以修养为弓,发理想之矢铸造高修养之弓,为追寻理想凝聚力量。
铸造正思想之箭,为追寻理想端正方向。
树立高道义之的,让理想绽放夺目光华。
6.题目:修身矫思追理想立义实干向远方追逐理想,迈向远方,当代青年应修身矫思。
距离为题的作文
距离为题的作文距离。
距离,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
它可以是两地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心灵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时间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哪一种距离,都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现象。
对于距离,人们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并不是障碍。
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跨越千里之遥,与远方的亲人、朋友相聚。
即使身处不同的城市、国家,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进行交流。
但是,地理距离所带来的心理距离却是无法忽视的。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人们也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可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也可能来自于心灵的孤独。
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有时间与时间之间的距离。
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们与过去的距离越来越远,与未来的距离越来越近。
回首往事,我们会感到时间的飞逝,似乎还在昨日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回忆。
而对于未来,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因为它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时间的距离,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距离,是一个神奇而又微妙的存在。
它既可以让人产生隔阂和疏远,也可以让人产生思考和珍惜。
正是因为距离的存在,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坚固,让人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地处理距离,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存在。
无论是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还是与时间之间的距离,都应该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去对待,让距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作文:“距离”安阳市一中语文组张志全读下面的一首诗,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以“距离”为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距离施建石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异族也可成为兄弟【立意与构思】距离可以分为“有形的距离”和“无形的距离”。
事实上“有形的距离”因为太直白太具体,所以很难在这个立意上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而“无形的距离”因为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写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较,我们很容易想到应该选择“无形的距离”做文章。
接下来,我们就把分析的重点放到“无形的距离”这一方面来。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任选其一下手:一、赏析古今诗词中的名句。
可通过分析与距离有关的诗句的意境和情感来进行,目的是借对诗句的赏析来表达自己对“距离”的一些看法。
不过,在写作中要按照诗句的意境和情感分类,如:1.古诗词A、抒发个人情感的如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男主人公向难以相见的情人传递心声,尽管两人相隔遥远,可男主人公对伊人的思恋却是如此的近;元稹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所爱已失,两人的距离可谓远矣,然而爱之深挚专一又让这份美好的情思历历在目,思念的距离难道会是远的吗?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更让人感觉到近距离的痛:“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诸多的诗句无不证明了:在刻骨铭心的相思面前,有距即是无距。
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却恰好与“咫尺天涯”形成强烈的对比,正论证了友情可以穿越时空的距离。
也有体现亲情与距离的关系的,如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虽相隔千里,却能清晰的“看见”家中的情形。
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空的距离反而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亲情,在他们心中,有距也便成了无距。
B、由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情感的许多爱国诗人一生虽有报国的理想,却报国无门,对他们来说,国事虽距己甚远,可在心中,他们与国事紧贴在一起,也将时空的有距变为心中的无距。
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弃疾《清平乐》“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天下等等。
C、有关距离的哲理情趣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明了要增加观看的距离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
2、近现代诗A、表现爱情或友谊的距离观的这在有多种意象的朦胧诗中较常见。
如顾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
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
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
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因为爱恋,在诗人心中,世上最远的距离居然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和你虽面对面心却不能相通的距离!B、表现哲理思趣的如汪国真《旅行》“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充分说明了距离可以产生美。
而他的另一首诗《山高路远》“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则明白的告诉我们:距离是相对的。
C、表现民族情感的旅居诗人多爱写这类内容。
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海峡再宽,在作者眼中,它隔开的也不过是“这头”与“那头”,阻断不了的是浓密的“乡愁”再如洛夫的《边界望乡》“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看不见的远山能在诗人的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并迎面飞来把诗人撞成“严重的内伤”,而远隔海峡“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何以如此?乡愁!是乡愁让远距离缩短为近距离了。
〖小结〗这种思路能做到以文采来打动人。
二.活用典故,旧瓶装新酒其实,有很多典故可以用来阐释有关“距离”的哲理,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把这些典故稍加演绎,写成故事新编的形式,旧瓶装新酒,那么一定能写出意蕴深刻的作文来。
比如曹丕与曹植的故事,我们可以演绎他们之间关于七步诗的故事。
兄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零距离,却被七步之距隔得如生死一般遥远!作文的重心可以放在对曹植写七步诗时的心理的刻画上,并最好在文尾用一些话紧扣主题,如“那一刻,我(曹植)看你(曹丕),身虽近,但心已远……”类似的典故还有玄武门之变中秦王世民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故事,明成祖朱棣与建文帝叔侄的故事等,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来说明亲情中的距离。
再如李煜的故事,我们可以在他的亡国之恨上做文章,在他亡国之后,身虽距故国遥远,可心却时时在故园中徘徊!这一类身离故国心系故国的典故很多,诸如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屈子行吟等,我们都可以拿来演绎,目的是为了说明距离隔不断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天河远隔的相思故事的演绎来说明距离使爱情更美好更久远。
〖小结〗这种故事新编,不仅能做到以文采来打动人,还能以情动人。
三.从熟悉的文章中挖掘“距离”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中体现了我们所写的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把这些材料挖掘过来。
如,我们可以写成:“距离是翠翠携黄狗于黄昏的渡口边对傩送的爱情守侯。
”(沈从文《边城》)“距离是中年润土对迅哥儿的那一声恭敬的‘老爷’。
”(鲁迅《故乡》)“距离是华老栓手中的人血馒头与夏榆坟墓上的花环的较量。
”(鲁迅《药》)以上是从中国的一些作品中挖掘出来的,我们也可以从外国的一些作品中去挖掘,写成如:“距离是路瓦栽夫人的‘一夜虚荣’与‘十年辛酸’的对比。
”(莫泊桑《项链》)“距离是金钱对菲利浦夫妇的亲情主宰。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距离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富妇与穷妇对汤中的盐的认识。
”(屠格涅夫《菜汤》)此类题材只须从学过的文章中提炼出要点,使之与话题有关就行,因而容易打开思路,发散思维,以便更好地作文。
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遐想1.可以由距离想到长幼之间的代沟问题。
你可以认为亲情能消除代沟,即在亲情面前,人与人的心灵没有距离。
据此可以拟出《心本无距》之类的题目来。
你也可以认为亲情再浓也是无法消除代沟的,即,就算在亲情面前人与人的心灵也是有距离。
据此可以拟出《心中的那道篱笆》之类的题目来。
2.可以由距离想到用人与感情的亲疏远近问题。
你可以联系到令狐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典故。
不过,这种思路已经归到2004年的高考题上,这里不再须赘述。
3.可以由距离想到友情或爱情这一方面,《别靠我太近》《相见不如怀念》《孤独的照片》等都是很好的文题。
总的来说,由距离想到人际关系这一方面,因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接近,所以,一般的学生都能有话可写。
这一思路较易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把主题归结到如下的任何一种上来:a有距是美。
b、无距是美。
c、适当的距离才是美。
〖小结〗这种思路能做到以情动人五.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遐想较理性的学生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着笔。
思路一、在古代,人们因敬畏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离,不能充分利用自然,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
而现代人因了解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近的距离,能充分享受自然利用自然,结果生产力发展迅速。
这些足以说明距离具有叠加性,即远距离能造成更远的距离,近距离则能造成更近的距离。
思路二、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角度来讲:古代人虽敬畏自然并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离,但也因此而没有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人虽了解自然并与自然保持较近的距离,但却因此而破坏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有了这种思路,我们就可以从人文的角度、历史的高度来突出人与自然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真美。
〖小结〗这种思路胜在以理动人。
〖作文优美片段〗示例一(起始段落):1、独步在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抬头仰望那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实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
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我们缺少一座沟通的桥。
)(我们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2、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做近,但是,远和近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大陆与台湾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未能走到一起。
3、当冬末梅花绽时,证明冬与春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这时你会说距离给了你希望;当手中的风筝线放出一段,证明风筝与天空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这时你会说距离使你放开眼界,当浪花努力的爬上浪头时,证明浪花与浪头近了一步,你会说距离使你在奋斗中勇往直前。
示例二(主体议论段落)4、距离并不意味着惧怕。
有的人看到横在面前的独木桥,就畏缩而不敢前行,这两岸的距离,最终成为他始终不敢逾越的鸿沟;有的人仰头看见高高的台阶,就哀叹过高而不肯举步,这台阶的距离,最终使他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这样的因惧怕而生的距离,有增无减;而惧怕也伴随着距离,与日俱增。
距离并不意味着放弃。
有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距离,自认为是天壤之别,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其实他忽略了:假若他不懈努力,这距离是完全可以缩小甚至消失的;有的人行至半山腰,已累得气喘吁吁,望着头上的山顶,他摇了摇头,它的半途而废,使他永远失去了“一览众山小”的机会。
这样因放弃而生的距离,让人们在为其惋惜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怒其不争”的愤慨!5、人生也是一种距离,你可以为了失败而哭泣,可以为了失败而痛苦,也可以为了苦闷而挣扎,但你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放弃就意味着你会离成功、幸福、快乐越来越远,拉开了你与坚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