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用】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学校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1教材分析:在同学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肯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援助同学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同学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同学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第一,形成温度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试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同学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说明,同学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精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同学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精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运用温度计。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同学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育同学的记录技能,特别是连续观测并记录的技能,通过指导同学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同学发觉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同学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试验结束后,还要求同学通过争论来说明这个现象,这是培育同学科学分析和推理技能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的温度改变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对科学讨论有爱好,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到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预备:演示试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试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认识温度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同学站起来。

2023~2024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教案

2023~2024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教案

2023~2024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以及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于温度的科学概念和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温度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温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概念的建立2.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温度的存在和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运用温度知识进行解释。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实验材料等。

2.课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学过哪些与冷热相关的知识?”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冷热与温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温度的存在,并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课件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探究实验方法以及形成规 范操作的意识。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 暖、加热、制冷等,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 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没有具体、精确地比较, 也没有对冷热变化过程的敏锐感知,本课借助工具测量,用数字、图像 直观而具体地将冷热变化展现给学生。
3、实验设计 ①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 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5、实验讨论 (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明确: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 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本课教材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 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二、说学情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关注并认识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学会用皮 肤这种感官去感知,也知道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的温度, 会读数并记录温度数据,正确地使用温度单位。
板块三、拓展延伸 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 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 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 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新教材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与温度》的内容包括了对温度的认识、温度的测量以及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等方面。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探究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温度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他们在温度计的使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无法准确读取温度计的刻度等。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探究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的探究。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沸腾、冰块融化等,引出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温度的定义,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度计的使用。

3.实验:学生进行实验,如热水和冷水混合实验,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计的使用。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入理解温度的影响。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6.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金坛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金坛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金坛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温度以及温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温度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在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的影响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概念的理解。

2.温度影响因素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视频。

2.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各种物体等。

3.作业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生活中各种温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通过实例说明温度的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如何影响物体的。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温度的影响因素。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医疗等。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温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温度现象,写一篇小论文。

1.冷热与温度 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四年级科学下册 苏教版

1.冷热与温度 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四年级科学下册 苏教版

1.冷热与温度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冷热和温度是物体的属性;2. 能够用手触摸物体,分辨它们的冷热程度;3. 知道温度在实验中怎样测量,并用℃表示;4. 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冷热与温度”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冷热、如何判断冷热以及温度和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具体操作1) 导入:老师引领学生们观察并描述窗户玻璃上出现的水珠冷热现象,引导学生们认识冷热是物体的属性,并通过事物现象导入温度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老师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并介绍温度计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练习:①翻转教师抛出的一枚硬币,手感冷的同学表示“正面”、手感热的同学表示“反面”,反之亦然。

②根据家里的温度计,游戏环节。

根据温度计所示的数字,学生们通过“猜温度”游戏来测验自己猜测温度的准确度。

③在课堂上分小组,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冷热和位置进行整理,做到头脑中有整体观念。

④设计实验。

学生们可以利用热水和冰块的不同温度感受不同的学科(科学与物理),结合教材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感受、心得。

4) 反思与总结学生们可以用画画的方式展现这节课上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互相分享彼此的感想,学习更多真知。

四、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2、用手触摸物体,感受其冷热3、温度在实验中的表示-℃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五、教学反应:1.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操作,对冷热和温度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为下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2. 学生们通过游戏和实验,获得了更深入的知识和认识,并培养了探究和实践能力。

3. 互动讨论环节,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认识到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温度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体验法:让学生亲手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感受温度差异。

第二章:温度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教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热胀冷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及其原理。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

进行热胀冷缩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3 教学方法: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热胀冷缩实验。

观察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四章:温度与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温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章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冷热与温度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提出与冷热与温度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5.3 教学方法:回顾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或口头总结所学内容。

提问法: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六章:温度与气候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现象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与气候的关系。

金坛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集体备课)

金坛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集体备课)

三、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1.提问:刚才的测量中大家所测的热水来自于这个保温瓶,谁来帮我测测刚倒出的热水温度?为什么跟你们所测温度有差别?2.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3.提问: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说说你的猜想,要想证明猜想我们还需要做一个验证实验,你会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4.讨论: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5.探究实验: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如图安装好测温装置;(2)倒完热水后立即把温度计放入水中开始测量(温度计最高点数据,记为0分钟时的温度)后开始计时;(3)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连续记录6次。

6.数据分析:(1)提问:你能从原始数据中一眼看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吗?要想找到规律我们需要计算后进行比较。

(2)我们还可以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描点连线。

坡度陡缓各表示什么含义?7.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

8.实验反思(1)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怎样的?温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2)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3)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下降减慢。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4)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9.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测温仪器。

10.总结与拓展【板书设计】1.1冷热与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冷热与温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2)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各种物体。

2. 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淇淋、热水袋等,引导学生关注冷热与温度。

(2)提问:你们对冷热与温度有什么认识?2. 探究冷热与温度的概念(1)教师出示各种物体,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冷热程度。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3.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 测量物体温度(1)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冷热与温度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如冬天保暖、夏天降温等。

五、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对冷热与温度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与冷热与温度相关的现象,如冰熔化、水沸腾等,让学生解释这些现象。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温度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如农业种植、医疗保健等。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以及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0~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全部教案(共4节)

2020~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全部教案(共4节)

2020—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1.《冷热与温度》教案【课标落实】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温度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和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温度计的使用和温度变化的现象。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热水和冷水的比较,引起学生对冷热与温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5.拓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冷却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案(2021新版)

1.冷热与温度【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教材通过“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学习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这三部分来帮助学生认识“冷热与温度”;从结构上看,这一单元探究的都是生活中的一般的热现象及简单的规律。

《冷热与温度》中形成的温度的概念和使用温度计的技能,是后几课及至整个单元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对温度的感知,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能,然而这种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觉层面,容易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存在差异。

为此,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引向可测量的温度,教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测量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身边各种不同温度计,拓展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了解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以达到准确测量温度的目的,增进学生了解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暖、加热、制冷等,学生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对很多冷热现象,并没有刻意地关注,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当教材引领学生聚焦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冷热现象时,当他们面对熟悉的现象而产生迷茫时,探究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这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自动手的过程使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能很好的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基础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度的定义,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第二章:感觉冷热2.1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冷热,了解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体对冷热的感知,介绍舒适温度范围的概念。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对冷热的感知。

第三章:冷热与物体的变化3.1 学习目标:观察和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融化、凝固和沸腾。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融化、凝固和沸腾现象,解释冷热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引导学生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热量的传递4.1 学习目标: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

4.2 教学内容: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式,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例子。

4.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量的传递,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传递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温度计的使用5.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和记录温度。

5.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六章: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6.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如室内、室外、极地等。

6.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环境下的温度特点,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温度与季节7.1 学习目标:了解季节变化对温度的影响,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特点。

7.2 教学内容: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分析季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冷热与温度》课件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1《冷热与温度》课件
33
冷热 与
温度 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
观察水的冷热 使用温度计 热水变凉规律
34
热胀
冷缩 布置作业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35
29
冷热 与
温度 巩固运用
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4.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C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30
冷热 与
温度 拓展提升
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 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 ,读数更方便。
每一刻度1℃
13
冷热 与
温度 实验探究
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 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 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14
冷热 与
温度 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歌谣
20
冷热 与
温度 实验探究
③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 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时间
(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摄氏度)
21
冷热 与
温度 实验探究 ④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22
冷热 与
新温知度讲解实验探究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冷热 与
温度 拓展提升
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的概念,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温度的概念和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温度的含义,并建立起冷热与温度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冷热与温度之间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讲授法:在课程导入和总结环节,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温度的概念和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讲解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

第一单元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水温,自己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明确:春:暖夏:热秋:凉冬:寒2、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明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

二、讲授新课一、观察水温1、你能判断出1号杯和3号杯,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明确:我们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

2、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明确: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

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

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明确: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

二、观察温度计1、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包括液泡、液柱、刻度等。

2、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温度的。

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温度单位:摄氏度(℃)【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摄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

后人为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3、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回答:①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②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③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明确:4、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2023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

2023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

202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

3.通过分析图表,觉察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觉察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预备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

学生分组材料:试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1.同学们,的一学期开头了,欢送大家再次来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来。

这节课,首先请大家阅读一首小诗。

2.出示小诗:夏天,妈妈冬天,爸爸在阳台上洗了一盆衣服。

在院子里提了满满一缸水糟了,水结成了冰。

里面有我马上要穿的花裙子呀! 坏了!咦,花裙子怎么干啦? 缸怎么破啦?3.学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教师引导:同学们,花裙子为什么会干呢?缸乂为什么会破呢?聪明的同学确定会知道这些与温度有关。

从今日开头,我们就来探究第 1 单元一一冷和热。

5.冷和热到底与什么有关呢?〔与温度有关。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 1 个话题一一冷热与温度。

板书课题:1 冷热和温度二、探究活动一:感受水的冷热差异,形成温度的概念1.教师出示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和一杯冰水,提出要求:教师这里有三杯水,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还有一杯是温水,请同学们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 5秒钟之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2.出示课本第 2 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试验的方法及要求。

学生分小组活动,依据要求体验手指插进热水、冷水、温水的感觉。

教师巡察,了解学生活动状况,并强调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要进展体验。

3.全班沟通,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活动的感受,预设:放入热水中的手指再放入温水中,会感觉到冷,而放入冷水中的手指再放入温水中,会感觉温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小企鹅的追问下很快明白,光凭手指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水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水的冷热需要使用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做热水变凉实验,发现水温下降的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其中的规律。

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为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先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在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观察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材最后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这些温度计虽然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但它们都能测量温度。

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温度计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选择的依据与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特殊需求有关。

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

3、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2、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二、讲授新课(一)、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1、你能判断出1号杯和3号杯,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我们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

)2、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

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

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

)(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1、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包括液泡、液柱、刻度等。

)2、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温度的。

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温度单位:摄氏度(℃)【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摄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

后人为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3、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回答:①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②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③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4、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资料】歌谣测量温度要注意,轻拿轻放不易碎;液泡全插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等到液柱不动时,视线要与液柱平。

5、读数甲乙“甲”温度计是(),“乙”温度计是()。

6、练习使用温度计: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

(三)、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变化的规律1、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请做出自己的假设。

2、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3、实验设计①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③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2分测量水温,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④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4、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5、实验讨论(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3)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我的预测是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

)(四)、课堂练习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俯视B.平视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

A.27℃B.33℃C.25℃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4、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五)、拓展提高:观察各种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

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六)、作业布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阅读资料(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感官不能准确判定物体温度,必须借助实验用的温度计。

我们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探索出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

附: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温度计温度逐渐下降,由快到慢。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练习一、填空题1、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用()来测量温度。

2、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与液柱上表面保持水平。

3、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用眼晴可以看出一杯水的冷热。

()2、同一个人的左右两只手,包住同一只装有水的杯子外壁,感觉到杯壁冷热程度相同。

()3、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摸摸就可以了。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都可以用体温计来测量。

()5、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A.俯视B.平视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A.27℃B.33℃C.25℃3、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4、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5、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右手感觉热些。

这一现象表明( )A.物体的令热程度叫温度B.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C.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6、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为准确的是( )A.用手触水杯外壁B.看杯口“白气"的多少C.用温度计测量四、连线题科学老师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仪器,你能帮老师认出它们的名称及作用吗?请试着连连看。

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三脚架测量温度支撑均匀受热装水加热五、综合题1、小明在课后继续研究了温度与水的状态的关系,他准备了三个相同的烧杯,在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热水,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自来水,还有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碎冰块,然后将这三个杯子相隔一定的距离放置在桌面上。

(1)小明准备用温度计测量热水,自来水和碎冰块的温度变化,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填字母,下同)。

A.把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或冰块中,但不碰到底和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B.温度计放入后要马上记录好开始的温度C.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

(2)小明在读温度计时,正确的方法是()。

(3)小明观察到放热水的烧杯上面还在不停地冒“白汽”,而放冰块的烧杯外面却有很多小水珠。

下面关于这些“白汽”和小水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些“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珠B.这些“白汽”和小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C.这些“白汽”和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变化没有关系2、下表是某同学连续测量—杯热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1)根据推测,8分钟时的温度可能是()℃。

(2)通过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A.一直缓慢降低B.先降低,后不变C.先降得快,后降得慢(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温度是25℃,两个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冷热程度、温度计;2、稳定、视线;3、液泡;4、先快后慢。

二、判断题1、✘;2、√ ;3、✘;4、√ ;5、√。

三、选择题1、B ;2、A ;3、C ;4、A;5、C ;6、C。

四、连线题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三脚架测量温度支撑均匀受热装水加热五、综合题1、(1)A ;(2)B ;(3)C 。

2、(1)59 ;(2)C ;(3)25。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知识点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结构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温度单位:摄氏度(℃)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