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介绍之一19页
“入乡随俗”才能互利共赢——部分东盟国家矿业投资法规政策概览
![“入乡随俗”才能互利共赢——部分东盟国家矿业投资法规政策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22ebdc6b48d7c1c708a14599.png)
越南 : 日前 下文 致 各省 市 人 委会 主 席 。 传 达 政 府 总理 关
于 立 即检 查和 取 消 《 禁止 或 暂 禁 矿产 运 出本 地 规定 》 的 意
见。 认 为 这些 规定 不符 合 法律要 求 。
越南政府办公厅 日 前下文致各省市人委会主席 ,传达 政府总理关于立即检查和取消 《 禁止或暂禁矿产运 出本地 规定》 的意见 , 认为这些规定不符合法律要求。此外 , 各部委
2 0 1 3 年5 月, 越南财政部下发了《 关于修改出 口税 目表 中部分矿产品税率的通知》 。 其中, 磷矿( a p a t i t ) 、 锰矿( m a n g a n )
和锰 精 矿 ,以及 锰 含量 为 2 0 %以上 的含铁 锰 矿 和含 铁 锰精
矿 ,铜矿和铜精矿 ,铅矿和铅精矿 ,钛矿和钛精矿 ,以及 i n m e n i t 矿和 i n m e n i t 精矿 , 出口税率增加 1 O 个百分点 , 即从
和地 方 要 为矿 产深 加 工企 业 项 目解 决 原料 困难 ,按 规定 加 快矿 产 加工项 目的投 资进 度 。政府 办公 厅称 , 部分 省市 近期
从2 0 1 3 年起缅甸政府禁止一切翡翠原石毛料 出口, 转 而出口成品翡翠 , 把首都内比都打造成为翡翠贸易之都。
F L 法 律
“ 入 乡随俗 ’ ’ 才 能互利 共赢
东盟十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吸引力
![东盟十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吸引力](https://img.taocdn.com/s3/m/65de76f8c8d376eeaeaa31f5.png)
农业(占GDP13.1%)
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GDP45.9%)
进入东盟和中东澳新的桥梁、经济基础稳固、原材料产品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民族关系融洽
菲律宾
服务外包、电子工业、食品加工
廉价受过教育的懂英语的劳动力、劳动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
印度尼西亚
胶合板、藤条、木棉、胡椒、金鸡纳霜
农林渔、采矿、工业制造、旅游
缅甸
硬木、玉石
农牧
具有自然和人力资源、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市场潜力、政府支持外来投资
老挝
蕴藏60%以上的湄公河水力资源
农业
矿产资源多未开发、水电资源丰富、农业资源条件良好
柬埔寨
木材储量11亿立方米
农业、纺织、旅游
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国际公认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享受28发达国家普惠制待遇、吴哥古迹等旅游风景区
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充分开放、控制着关键的国际海洋交通线
泰国
大米、木薯出口全球之冠
农业是支柱产业渔业、制造业、旅游
政策透明度度、贸自由化程度高、工资成本低于发过国家、对华友好
越南
咖啡(世界第二)煤、铝、油气、木材储量丰富
农林渔
经济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可辐射整个东盟的地理位置、工资成本低于老东盟国家
东盟十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吸引力
国家
规模居世界
前列的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
投资吸引力
文莱
油气工业
政策透明度较高、市场化程度高、贸易和投资风险较低
新加坡
电子工业石油化工
生物制药、交通工程、精密工程、金融服务、资讯通信、旅游
政策透明度较高、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络广泛、法律体系健全、融资渠道多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探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eed40bf90f76c660371a36.png)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探析作者:郑慧礼徐洁香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09期摘要: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本文通过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赋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东盟十国的投资环境差异明显,其中投资环境最好的是新加坡,最差的是柬埔寨。
同时,还计算出了各一级指标权重,发现生产要素、经济环境等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明显。
因此,建议中国企业要因地制宜,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海外企业的扶持力度,各东道国也要提高自身生产要素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东盟十国;投資环境;模糊综合评价;一带一路一、前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倡议的结合体,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致力于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地区建立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从而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合作网络。
东南亚地区发展程度较高、华人华侨数量最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又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似,一直以来双方都保持着频繁的经贸往来。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东南亚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心所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之一。
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对东盟十国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特点等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各个国家的利润增长点和潜在风险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投资具有盲目性。
因而,评价和分析东盟十国的投资环境,有助于我国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同时也有助于东盟各国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水平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这一趋势引发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对东盟十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曹标(2016)从基本需求、经济效率、创新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东盟国家的现状,并综合三者得出了各国全球竞争力指数和排名。
东盟十国的投资与贸易须知
![东盟十国的投资与贸易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741887113c1ec5da50e2705f.png)
东盟十国的投资与贸易须知-广州盈腾展览文莱文莱工业与初级资源部依据法令,划定10个工业项目以及这些工业所生产产品为“先驱工业”和“先驱工业产品”,如飞机、食品、水泥、药品、铝业、轧钢、化工、船务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交30%的公司税:金额在50万~250万文元的,5年内免税;投资总额在250万文元以上的8年内免税;投资在政府建设的高科技园内的企业免税期为11年;投资"先驱工业"的公司,在建厂所需的材料、机械及文莱本地没有的生产原料,进口时可以免交关税。
文莱海关对少数进口商品实行进口许可制度,植物、农作物和牲畜需由农业局签发进口许可证(植物不能带土),印刷品由皇家警察局、宗教部和内务部发证,木材由森林局发证,大米、食糖、盐由信息技术和国家仓库局发证。
二手车由皇家海关发证,电话装置、无线电由通讯局发证,药品和毒药由卫生部发证,鲜、冷和冻的鸡肉、牛肉由宗教部、卫生部和农业局发证。
除了以上有关部门发放进口许可证,机动车、农产品、药品与药品相关的产品进口还需提供相关的原产地证书和检查证明。
禁止进口的物品:鸦片、海洛因、吗啡、淫秽品、印有钞票式样的印刷品、烟花爆竹等。
柬埔寨柬埔寨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较优惠的条件和保障:投资保障。
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外资企业自主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允许投资者从银行系统购买外汇汇往国外,用以清算与投资有关的债务。
鼓励投资。
鼓励在高新技术工业、旅游工业、农用工业产品的生活及加工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生产、依法建立的开发区等领域进行投资,并给予全部或部分免征关税及其他税务的优惠政策。
鼓励措施。
①纯盈利税率为9%;②8年免征盈利税。
亏损5年,亏损额准以盈利冲减;③分配投资盈利不征税;④产品80%以上供出口的投资项目、在特别开发区内投资的项目、旅游工业、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加工工业及家用工类、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生产等所需进口的建材、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等免征进口税;⑤出口货物免关税。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649b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9.png)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分析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对于东盟十国来说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集团,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投资合作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
本文将从“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十国投资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东盟十国的投资环境现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投资合作上的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东盟十国简介东盟成立于1967年,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十个国家组成。
东盟国家总面积约为48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6.2亿,经济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东盟地区位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备较强的经济潜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东盟十国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旨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东盟十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战略,享有诸多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合作倡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计划。
这些合作举掖将为东盟十国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东盟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投资机会。
中国作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非常密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双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东盟国家将能够更好地利用中国市场的资金和技术,提高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东盟国家的发展和市场潜力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三、东盟十国投资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盟国家普遍重视引进外资,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资投资的政策和措施。
东盟金融的发展
![东盟金融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f75d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d.png)
东盟金融的发展一导言东盟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1989年和1990年甚至超过了著名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NIEs)。
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系列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从外部来说,198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经历的经济周期高峰造成了对东盟出口制成品的强烈需求。
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日本和亚洲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货币的相对升值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的大量外流,为的是寻求能提供为生产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所需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地点。
从内部来说,东盟各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其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它们不再继续依赖农业、初级商品和进口替代工业,不再把这些方面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是鼓励在很大程度上由外国直接投资提供资金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
结果,东盟国家有能力利用世界经济的有利环境,使198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10%。
附件A简短地叙述了80年代后半期东盟地区的主要经济变革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过去几年里人们时常把东盟各国实际经济(译注1)取得的迅速发展,归功于这的它们的实际经济改革计划。
然而,金融改革和不断金融革新几乎总是与实际经济的改革齐头并进地完成的。
由此而导致的金融业的成长,使得东盟各国能够有效地把日益增多的本国储蓄和外国流入的资金引向为这些国家有生气的实际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并起到了中间媒介的作用。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要强调东盟金融业的发展,阐述它在80年代后半期所发生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2]。
我们通过文献中的国别分析,描绘出了东盟国家存在的三种情景:①从80年代早期以来,印度尼西业和泰国所进行的金融改革导致了这两个国家金融的大大深化,使得随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能够有效地得到筹措。
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原先是英国的殖民地,那里流行自由放任的统治哲学。
一开始它们的经济就比较开放,金融体系在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19bf4c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6.png)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投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化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东盟地区成为了中国企业追求国际化的首选之地。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国家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面对这些风险,中国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确保投资的稳健和持续性。
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
政治风险可能包括政策变化、政府干预、政治动荡、暴力冲突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政治风险,中国企业需要积极融入当地政治环境,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建立政治关系,争取对投资的支持和保护。
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政治风险的影响。
二、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所引发的风险,包括通货膨胀、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
在东盟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风险。
为了应对经济风险,中国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制定灵活的营销策略和资金管理方案,以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风险。
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获取有关经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信息,以减少经济风险对投资的影响。
三、金融风险为了应对金融风险,中国企业需要优化资金结构,采取多元化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敞口。
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和产品,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
企业还需要做好汇率风险的管理,通过货币市场工具和外汇衍生品等方式,降低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四、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的不完善所引发的风险,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诉讼等问题。
在东盟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给中国企业的合同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及“走出去”战略建议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及“走出去”战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0c83b3bee06eff9aef8071f.png)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及“走出去”战略建议摘要:2011年,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为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相互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继续推进投资合作的潜力巨大。
无论是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还是推进投资合作,都需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了解该国的自然、经济、政治、政策、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预期效益。
本文依据国际投资环境理论建立了一套东盟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对东盟各国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对话关系,当年的双边贸易额仅为79.8亿美元。
但在双方政府和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下,至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9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不过,相对贸易的快速增长,双边投资额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东盟国家是中国的近邻,适合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初期发展的”区位就近选择”原则。
其次,东盟大部分国家资源丰富,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较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再次,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为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事实证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相互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继续推进投资合作的潜力巨大。
就我国目前经济实力而言,可以发展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
投资环境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外部条件,对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及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有着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还是推进投资合作,都需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了解该国的自然、经济、政治、政策、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预期效益。
本文建立东盟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推进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东盟各国外商矿业投资法规政策概览
![东盟各国外商矿业投资法规政策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42e218e3551810a6f52486f0.png)
产 、合 资 、以 产 品 分 成 协 议 的形 式 与 菲 律 宾 控 股 公 司 合 作 开 发 资 源 。 其 中 ,菲 律 宾 至 少 要 占 6 % 0 证 持有 人 在 行 使 权 利 时对 土 地 所 有 者 造 成 的所 有 损 失 ,要 进 行 合 理 的补 偿 和 赔 偿 。为 确 定 权 利 金
交 纳权 利 金 。如 果 许 可 证 持 有 人 未 能 履 行 上述 义 务 .议 长 可 以宣 布 吊销其 许可证 。 马 来 西 亚 的矿业 管 理 由各 州 各 自为政 ,但 总
和 利 用 矿 产 资 源 。该 国 法 律 允 许 外 国投 资 者 在 其 国 内设 立 合 资公 司 、子 公 司 、分 公 司 以及 代 表 机 构 等 经 济 组 织 机 构 。 外 国投 资 者 可 与 菲 律 宾 人 按 法 律 规 定 的持 股 比例 组 建 合 资 公 司 ,股 东 应 为 5
和 种 族 ,在 法 律 面前 一 律 平 等 。 用 于 投 资 土 地 的 所 有 权 。必 须 由柬 埔 寨 籍 自然人 或 法 人 投 资 者 拥
满 足 每 年 最 低 勘 探 支 出 的 要 求 ,采 矿 租 约持 有 者
在 进 行 矿 产 开 采 前 必 须 先 对 矿 山进 行 可行 性 研 究
或 服 务 价 格 进 行 管 理 。 柬 埔 寨 对 外 商 投 资 矿 产 资
源进 行 管 理 的 主 要 依 据 是 《 埔 寨 王 国投 资 法 》 柬 。 根 据 该 法 规 定 ,除 《 法 》 规 定 有 关 土 地 所 有 权 宪 不适 用 于 外 国投 资 者 外 ,所 有 的投 资 者 不 分 国籍
纳 租 金 和 矿 山使 用费 ,以完 好 、有 序 、熟 练 、专 业 的方 式 开 始 工作 和运 营 。在 开 发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913c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d.png)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渐密切,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双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提供参考。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在2019年达到了约25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逐步提高。
而在东盟国家中,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中国企业投资最多的三个国家。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主要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能源资源等领域。
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特点1. 地缘优势: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利,这一优势为中国企业赴东盟地区投资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2. 市场需求:东盟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消费品、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3. 工业转移:中国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加等因素,在东盟国家寻求更具竞争力的生产和发展环境,以实现工业转移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4.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5. 合作机制: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经贸合作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开展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1. 双边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外交和人文关系对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
稳定的政治关系和友好的外交环境为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信心。
2. 市场前景: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前景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东盟国家不仅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还具备丰富的资源、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3. 法律法规: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起着重要作用。
这包括投资准入、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和保护。
东盟国家投资法律环境分析
![东盟国家投资法律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68150576c66137ee0619a0.png)
Ke r s: EAN t n ;n e t n a e vr n n ; n lss y wo d AS a o n is iv me t lw n io me t a a y i s
投 资 法 律 环 境 主 要 是 指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针 对 外 来 投 资 活 动 所 制 定 的 有 关 法 律 、 策 以 及 采 取 的 政
Ab t a t F v u a l n n a o r be f co s f ri v s me ti E sr c : a o r be a d u fv u a l a t r e t n AS AN a o sa d i e eo ig c a a t r t sf e p tf r r o n n n t n n s d v lpn h r c ei i f u wa d i i t sc i o n t i a e h o g n l ig t ee v r n n fiv t n .Th t d o h n et r o ma e c re td iin On y wh n i ・ hs p p rt r u h a ai n h n i me to n e me t z o s e s u y i f rt e iv o s t k o r c e so s s c l e n v t r a e g o r s ft e r l e a n o ii f t e h s o n r s e o s h v o d g a p o h ea d lws a d p l e o h o t c u ty,q n t e an g o r f d e a e t e r k a h t cs a h y g i o d po i a v d h i tt e s t n s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b3a140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c.png)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趋势呈上升态势,而在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同国家的风险和挑战。
了解和应对不同国家的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国家风险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政治风险在东盟国家,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是中国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风险。
由于东盟国家的政局变化较为频繁,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政策的频繁变动,对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
一些东盟国家存在着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执行的不一致性,这也为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应对:1.加强政府关系。
中国企业在投资东盟国家时,应当尽量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当地政策制定的过程,以便在政策变动时,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
2.多元化投资。
在东盟国家投资时,企业可以选择多个国家进行分散投资,这样可以分散政治风险,降低风险的影响范围。
3.加强政治风险的预警和评估。
企业在投资东盟国家时,应当加强对政治风险的预警和评估,及时了解当地政治信息,以便在有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经济风险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及外部环境差异较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风险。
一些东盟国家存在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通货膨胀率高、汇率波动大等问题,这些都对企业的投资经营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应对:1.合理规划资金结构。
在东盟国家投资时,企业应当合理规划资金结构,降低债务风险,避免由于外汇波动等因素而导致资金损失。
2.严格控制成本。
企业在投资东盟国家时,应当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经济风险。
3.加强市场研究。
在投资东盟国家时,企业应当加强对当地经济环境的研究,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形势,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三、法律风险东盟国家的法律环境复杂多变,部分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存在问题,法律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给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应对:1.遵纪守法。
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时,应当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e4ca11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b.png)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东盟国家因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市场潜力巨大而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企业投资。
投资东盟国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是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东盟国家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政治动荡是影响投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缅甸和泰国等国政局不稳定,可能引发政策变化和社会动荡,对企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这一风险,中国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了解当地的政治状况和风险,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中的风险之一。
东盟国家的法律体系相对薄弱,法律执行不完善,对中国企业的权益保护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中国企业可以与当地律师事务所合作或雇佣专业法务人员,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同时在投资前进行充分尽职调查,评估当地法律环境的风险。
东盟国家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方面面临较大的风险。
东盟国家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企业在进入东盟市场之前,应做好市场调查和竞争分析,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制定适合的市场营销战略。
在产品推广和销售方面,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来降低市场风险。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还面临一些其他的风险,如外汇风险、文化差异等。
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风险,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以及制定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
为了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中国企业可以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与融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各国投资环境分析
![各国投资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731b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1.png)
各国投资环境分析投资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和外商投资的条件。
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对世界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环境对于投资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
政策稳定、透明度高、对外资开放的国家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外资的吸引,实行低税率和简化审批流程等政策,使其成为亚洲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相反,一些政策不稳定、政府干预过多的国家则容易造成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阻碍外资的流入。
例如,阿根廷在多次政策变动后,外商投资者对该国的投资信心大幅下降。
其次,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外资的投资意愿。
经济增长率高、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往往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市场规模的庞大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而经济衰退、市场饱和的国家则容易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和避险情绪,导致外资的撤退。
例如,希腊在经济危机期间吸引的外资大幅减少。
法律环境也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具有健全法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往往更容易吸引外资。
例如,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为完善,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投资。
然而,一些国家的法律环境并不完善,存在着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这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
例如,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外资企业在该国的投资意愿有所减弱。
最后,市场环境也是影响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潜力,对于吸引外资起着关键作用。
市场规模大、潜力足够的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以欧洲为例,欧盟作为一个综合市场,其市场规模庞大,能够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
而一些小型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对于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较弱。
综上所述,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影响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
各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同,因此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存在差异。
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分析、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分析、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9e8ae29ccbff121dd36835e.png)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7c5b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分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然而,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千差万别,了解并分析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并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有关投资策略的建议。
一、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概览1.1政治稳定和法律体系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法律体系是企业进行投资的基础。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政策变动频繁,法律执行效果不佳,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政治稳定,法律体系完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1.2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
一些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能力较强,给投资者带来了广阔的机遇。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经济落后,市场潜力有限,对投资者来说相对风险较大。
1.3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对于企业投资很重要。
交通畅通、物流发达的国家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二、重要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分析2.1中国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并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机制。
然而,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够平衡,在一些基础设施和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2.2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中转国,巴基斯坦在交通物流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该国政治相对稳定,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进行投资。
然而,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不稳定,政策不够稳定,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3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拥有人口数量庞大的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该国的政府效率相对较低,法律执行力度不够,投资环境相对复杂。
此外,印度尼西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
2.4俄罗斯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东盟十国投资指南之一
![东盟十国投资指南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9af6a978b52acfc789ebc9ac.png)
时间:2010年4月1日至5日(河内市),4月29日至5月3日(岘港市),7月10日至17日、9月16日至19日(胡志明市),10月13日至17日(芹苴市)。
5、雇用当地劳务:根据越南《投资法》和《劳动法》有关规定,外资企业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录用当地劳动力,并可根据生产需要及有关法律规定增减劳动力数量;劳资双方需签署劳动合同。
(三)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越南基础环保法规为《资源环境法》、《土地法》等。
目前,越南政府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其国内任何工程开工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保检查,环保部门还定期对企业的环保情况进行检查,不达标的将马上进行停工整顿并予以处罚,同时对部分行业征收环保税(如矿产开发)。所得环保费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用于环保支出。
2、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和稳定。越南在一些新兴政策法规方面还不完善和稳定,例如越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欠缺,越南国内盗用商标现象较严重,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3、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越南政府部门普遍办公效率较低,报批手续繁杂,周期一般较长。此外,腐败现象在政府部门当中较为普遍,除按规定应交的各种费用外,一些非正常开支难以避免。
(一)双边贸易
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210.48亿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中方出口163.01亿美元,进口47.47亿美元),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越南出口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钢材、纺织原辅料、成品油、钢坯、肥料。自越南进口主要商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橡胶、铁矿砂。
5、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者根据其它投资优惠政策法规文件的规定享受最高的优惠政策待遇。
五、投资领域
越南政府于2007年9月26日发布了2006年至2010年吸引外资计划清单。越南工业部确定着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纺织、皮革鞋类、农林水产加工)、工业生产资料(化工、机电、电力、煤炭)和高新技术工业(电子及通信工程)等三大产业。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d05b1c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e.png)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及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东盟地区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东盟地区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一定的国家风险,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充分了解并应对这些风险,以保障投资利益。
本文将重点针对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国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企业参考。
一、政治风险在东盟地区,政治形势相对复杂,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稳定性、外交政策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同,可能会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带来政治风险。
一些东盟国家政策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可能导致投资项目面临政策变化、政府插手等问题。
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法律体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企业需了解并遵守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因政治因素对投资项目产生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当地政治形势和法律法规,选择政治稳定、法治健全的国家进行投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避免与政府产生纠纷,提高政治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经济风险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着一定的经济风险。
一些国家的法治环境相对薄弱,市场监管不健全,存在行业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现象,这也会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产生经济风险。
应对措施: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经济环境和市场规模,选择市场潜力大、市场发展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进行投资。
在投资项目中,严格遵守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行业监管政策,避免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影响,提高经济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文化风险东盟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可能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产生文化风险。
一些国家对外商投资持有保守的态度,对本土文化和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的保护意识,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文化隔阂和不适应现象,影响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基于东盟五国的实证研究
![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基于东盟五国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4a26d1d15abe23482f4dd1.png)
、
、
。
,
,
,
表 指 标 名称
面积
( 平方公 里 )
1
东 盟 五 园 投 资 环 境 指 标 体系及 相 关 数据
。
,
泰国
5 13 1 1 5
柬埔 寨
18 10 3 5
越南
329 566
缅甸
678033
老挝
2 3 14 0 0
一
。
、
年 末 总人 口
( 百万 )
一
65 2 33
.
14 16 3
.
84 156
,
、
作 出综 合评 价 ; 成 本 评 估 法 ( R u g m a n 19 8 1 ) 这 方 法 是 把 投 资环 境 的 因 素 均 折 合 为 数 字 作 为 成本 的 构 成 对 此 英 国 经 济 学 家拉 格 曼提 出 了 拉 格 曼 公 式 ; 相 似 度 法 ( 郭 文卿 等 1 9 9 4 ) 该 方 法 以 若 干 特 定 的 相 对 指 标 为统 尺 度 运 用 模糊 综合 评 判 的 原 理 确 定 评 价 标 准 值 得 出 个 地 区 在各 指 标 上 与 标 准值 的 相 似 度 据 以评 判 该 地 区 投 资 环 境 的优 劣 但这 些 评 价 方 法 大 都 在对 各 评 价 要 素 权 数 的 处 理 方 面 往 往 只 是 简单 地 请 专 家 打分 而 个 人 的 知 识 水 平 认 识 能力 均 不 相 同 对 同 事物 也 有 不 同 的偏 爱 程 度 很难 完全 排 除 人 为 因 素带 来 的偏 差 这 就 使 得 专 家 的打 分 不 甚 确切 不 甚 完 全 本 文 试 图 以另 视 角 即 使 用 多 元 统 计 分 析 中 的 因子 分 析 法 优 点 在 于 因子 分 析 模 型 中各 综合 因子 的 权 数 是 根 据 综合 因子 的方 差 贡 献 率 大 小 来确 定 的 方 差 越 大 的变 量
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内容
![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5eb519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2.png)
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内容说起中国东盟投资协定,可能有些人脑袋里会马上浮现一堆法律条文和商务术语,但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各国之间找个更好玩的“合作游戏”来一起赚钱。
怎么说呢?就像你和朋友约好了一个拼团买东西的活动,大家一起出钱,大家一起省钱,不仅买到好东西,还能把价格压得更低,最后大家都开心。
最近,我有个朋友小李就是做东南亚贸易的,他总爱在聚会中跟大家分享一些东盟投资的“内幕”。
有一次,他在家里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聚会,朋友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商业,结果聊着聊着他就开始兴奋地讲起了中国东盟投资协定的事。
小李虽然平时嘴巴挺能侃的,但他一提到东盟合作时,眼睛就特别亮,仿佛自己得到了什么秘密武器一样。
他说的那个时候,他刚签了一个东南亚的投资项目,刚好就是在这个协议的框架下完成的。
“你们知道吗,东盟那边的市场可不小,人口基数大,而且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投资优惠政策,”他一边往杯子里倒酒,一边兴奋地讲,“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这次合作简直是‘一拍即合’。
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正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们中国有实力,有技术,大家一合作,简直就是各取所需。
”听起来好像没啥大不了,但实际情况比小李讲的还要复杂一点。
东盟这些国家,从老挝到印尼,每个国家的投资需求都不一样,法规也有差异。
而中国和东盟国家签这个协定,就像是有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让投资双方少了很多“找不到对方位置”的困扰。
这个框架主要是帮助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者保障,二是市场准入。
简单点说,就是保证你投进去的钱不容易被吞掉,另一部分是你可以顺利进入当地市场,赚到钱。
说到这,我还记得小李当时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有个客户,原本想去泰国投资一个旅游项目,但一直因为当地的法律环境不清晰、税务政策复杂而犹豫不决。
后来,他找了相关专家咨询,才知道这个东盟投资协定中就有一条特别适用于这种情况的条款:“投资者在成员国的基本待遇应当不低于东盟国家本国投资者的待遇。
”简单讲,就是你去投资,不会因为是外来投资者就被“看不起”,待遇还会和当地的企业差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盟各国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介绍之六缅甸一、缅甸基本国情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海岸线长3200公里。
面积:676578平方公里。
首都:内比都(Nay Pyi Taw),人口:约6112万(2012年),其中首都人口约92万。
华人华侨约250万。
全国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
语言: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和英语。
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
重要节日:独立节:1月4日;建军节:3月27日;泼水节:4月13日。
缅甸国家元首:总统吴登盛(U Thein Sein),2011年2月4日在联邦议会选举中当选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统,3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
二、缅甸经济基本情况近年来缅甸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08年-2010年经济增长率仅分别为3.6%、5.1%和5.3%,而2011年经济增长率上升至10.4%,财政年度GDP为453.8亿美元,人均GDP为800美元。
2010/2011财年,缅甸政府持有的外汇总额为60.7亿美元。
2011/12财年,通货膨胀率约为4.2%。
货币名称:缅币(Kyat)。
2012年4月1日起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前汇率约为1美元≈890缅币(2013年5月)。
三、缅甸主要产业情况(一)农业农业作为缅甸经济的主体,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9.9%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各种豆类等。
2011/12财年出口豆类129.6万吨、大米70.7万吨0(二)畜牧、渔业2009/10财年畜牧业和渔业年均增长率为12%,2010/11财年,缅甸出口鱼类产品14.45万吨,明虾1.85万吨;2011/12财年,缅甸出口鱼类产品18.82万吨,明虾1.88万吨。
(三)林业缅甸全国森林覆盖率达41%。
占世界60%的柚木储量,国际市场上75%的柚木均产自缅甸。
缅甸还盛产檀木、鸡翅、铁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
缅甸每年主要向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出口20多万立方的柚木。
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
竹类品种97种。
藤木32种。
(四)能源截至2012年3月底,外国企业在缅石油天然气领域投资109个项目,投资额达140.63亿美元,占外商在缅甸投资的34.55%。
我国的中国石化SINOPEC、中国石油CNPC、中海油CNOOC、北方石油NORTH PETRO等公司都已与缅签署油气勘探开发区块。
(五)采矿业缅甸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铜、铅、锌、银、金、铁、镍、红蓝宝石、玉石等。
截至2012年3月底,我国在缅矿业领域投资额达22.79亿美元,项目主要有中国有色投资的达贡山镍矿项目以及北方工业公司投资的蒙育瓦铜矿项目。
(六)加工制造业:缅甸全国共有525家本国企业和155家外资企业。
主要为: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企业,等。
(七)电力目前,缅甸已建有18个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千瓦;1个火电站,装机容量12万千瓦;15个天然气发电站,装机容量71.4万千瓦。
预计将来,缅甸将建有电站94个,总装机4387.2万千瓦,年发电量2253.9亿千瓦时。
我国在缅投资和拟投资的水电项目已超过20个,总装机容量达4147.6万千万。
四、中缅经贸合作(一)双边贸易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缅贸易额为65亿美元。
其中中国出口48.22亿美元,中国进口16.78亿美元,贸易顺差31.44亿美元。
据缅甸中央统计局统计,2011/2012财年,缅中贸易额达到50.01亿美元,其中缅甸从中国进口27.86亿美元,出口22.1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统计,近年来,中国对缅甸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化学纤维短纤、钢铁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中国从缅甸进口商品主要为:木材及木制品;矿产品,等。
(二)中国对缅甸外投资中国积极扩大对缅甸投资,推动大项目合作。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累计为19.47亿美元,其中,2010年当年的直接投资流量为8.76亿美元。
2011年,中国对缅甸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18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中国对缅甸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1.82亿美元。
达贡山镍矿冶炼厂是最大中方投资企业。
(三)承包劳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4月,我国在缅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7.9亿美元。
在工程承包项下派出劳务1.7万人。
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铜矿露天采场剥离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承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中缅石油管道码头及附属等。
五、投资环境(一)外汇管理从2012年4月开始,外国人在进人缅甸时,可携带不超过10000美元或相当价值外币而不必向海关申报。
缅甸外汇市场汇率为:1美元现钞兑换约820缅币,1美元外汇券兑换约820缅币。
目前,缅币和人民币尚不能直接结算。
缅甸外汇管理规定,未经外汇管理局负责人的许可,任何人在国内不得买卖、借贷、兑换外汇;国家规定缅币不得出入国境。
但在中缅边境地区,根据贸易部(91)7号令,边境贸易可使用人民币和缅币。
(二)经营成本1.水价:缅甸国民用水价格约为55缅币/立方米,外国人用水价格则为1美元/立方米。
城市里也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以及家庭住户使用自备水井取水。
2.电价:缅甸居民用电约为35缅币/度,工业及商业用电约为70缅币/度。
外国人用电则收取1.2美分/度,另视具体情况还要收取变电器损耗费、电表保护费、功率费等多项杂费。
3.油价:汽、柴油价格大体与中国接近。
65#汽油约6.2元/升、95#汽油约8.45元/升。
4.气价:目前市场罐装天然气价格约为3500缅币/缅斤(每缅斤约合1.6公斤,约合18元/公斤)。
5.人工工资:大中城市的强壮劳力日薪一般在1500至2500缅币之间,技工工资在2500-3500缅币之间;一般办公室文员的月薪约为5万至12万缅币,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月薪约为20万至50万缅币;工业区工人平均工资100美元/月。
小城市或城镇的劳动力成本则更低。
6.土地租金:缅甸不对外国人出售土地,但是外国企业或个人可以直接租用工业区土地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租用政府土地,如租用土地经营农业,土地租赁期一般为30年,并且可以延期,每英亩年租金为8至15美元。
7.房屋租金:缅甸政府不允许外国人购买当地房产。
许多外国公司选择租用酒店的房间办公,也有公司租用高档民宅开展经营活动,以140平米左右的房子为例,月租金在2000至4000美元不等。
8.建材:水泥4000-7700缅币/50公斤,钢筋68-82万缅币/吨,水泥砖85-105缅币/块。
9.内陆运输价格:以仰光至内比都(全程约400公里)为例,20尺货柜的运费约为65万至85万缅币,40尺货柜的运费约为85万至125万缅币,每吨散装货物的运费约为2.2万缅币至2.5万缅币。
(三)人员出入境及居住1.签证:外国人赴缅甸,须持有效护照及商务签证(Business Visa)进人缅甸。
缅甸商务签证有效期为70天,可办理延期。
如外国人在缅甸超期停留90天以内者,每超期1天需要缴纳罚金3美元,90天以上每天缴纳罚金5美元。
2.暂住证:外国人连续在缅甸居留90天以上者须到移民局办理暂住证(Foreigner'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_FRC)。
未办理暂住证的外国人,缅甸政府将不予办理签证延期,所有暂住证有效期到每年的11月30日自然截止,持证人须在当年的12月份重新办理。
3.签证及居留许可延期:凡属中国企业与缅甸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的承包工程项目或投资项目项下外派劳务人员,缅甸政府部门通常会协助办理中国劳务人员的签证以及居留许可延期。
(四)投资政策根据缅甸《外国投资法》规定,外商投资活动可以通过外商独资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与缅甸的个人、私有企业、合作社或者国有企业组成合资公司来完成。
在所有的合资公司里,外商至少要占到本公司35%以上的股份。
酒店以及房地产项目可以采取BOT(建造、运营和转让)方式,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开采则可以采用PSC(产品分成合同)方式。
缅甸投资委公布的外商投资的最低金额是:生产制造业为50万美元,服务业为30万美元,投资可以是货物也可以是现金的形式。
目前,由投资委根据投资数额来决定投资时间的长短。
《外国投资法》提供主权担保,保证投资委承认的合法企业在批准期间或延长期间将不会被国有化。
《投资法》同时保证,允许所有扣除应缴税款之后的资金收益可以返回投资人本国。
(五)投资领域缅甸政府欢迎外国企业到缅甸投资,其允许投资的范围广泛,包括农业、畜牧水产业、林业、矿业、能源、电力、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等。
1.农业:缅甸是农业大国,闲置土地和农村劳动力众多,逾60%的人口在农村,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产品均可以开发种植。
外国公司可以通过合资、独资形式与缅甸开展合作,作为合资公司外资最低要占到35%的份额。
土地可以出租,租赁期限可长达30年,期满后根据要求还可以续租5-10年。
可垦荒地的年租金为15美元/亩,农民的熟地不属出租范围。
2.畜牧水产业:缅甸有长达2832公里的海岸线,与之相连的是22.9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以及48.6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缅甸领海的渔业开采还相对较少。
缅甸渔业部从1989/90年开始批准渔业合作捕捞项目以及合资公司的建设。
缅甸渔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说具备了成为渔业大国的基本条件。
3.林业:缅甸有丰富的林业资源。
缅甸政府鼓励外国公司来缅甸建立林产品加工厂,但是要与缅甸国家木材公司合作。
缅甸外国投资法规定,外资可独资或与缅甸国营和私营木材公司合资进行林业开发合作。
合作公司中,外资占股份49%,缅方占51%,外资以机械设备和技术入股,利润按股比分成,缅甸政府保证年供应1.2万吨柚木和杂木;独资公司中,缅甸政府以土地、原材料入股,享有25%的利润股。
4.矿业:缅甸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矿产有铜、金、铅、锌、银、锡、钨、锑、铬、镍。
缅甸的矿产储量在亚洲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资源很少得以开发利用。
根据缅甸政府规定,外资企业有意向与缅甸开展矿业合作,需按程序直接与缅甸矿业部接洽,提出申请并取得相关许可证后才能视为合法。
以上程序不适用珠宝矿,缅甸珠宝矿不允许外国公司实验、开采,只允许珠宝加工。
5.石油和天然:缅甸《外国投资法》颁布以来,缅甸能源部邀请了许多外国石油公司来缅甸和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合作,以产品分成区块(PSC)、勘探/生产区块(EP)、提高采收率区块(IOR)、老油田恢复生产能力区块(RSF)等方式勘探开采原油和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