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作控制流程
工程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程序
工程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程序1、目的为排除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从而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检测过程的监控和所有与检验检测质量有关的活动。
3、职责3.1 计划年初由检测部部长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技术负责人审批;3.2 检测部实施检验检测验证工作;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4、程序4.1 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检验检测业务量;2)检验检测结果的用途;3)检验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4)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5)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6)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7)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8)必须关注所有不满意的检验检测结果。
4.2质量控制方式包括: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b) 参加检验检测机构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c)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测;d) 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验检测;e) 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3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流程4.3.1由综合部联系购置有证的标物4.3.2由检测部实施检验检测验证工作4.4 内部比对流程4.4.1比对频率;每年下半年1-2次4.4.2比对方式: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留样复测4.4.3比对参数:平时很少委托的参数4.4.4比对分析:技术负责人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一旦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警告线是重复性误差的允许值),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应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4.5当内部比对结果可疑或离群时,技术负责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暂停该项目的检验检测;b)核查人员能力与仪器状态;c)核查使用物品、环境条件是否失控;d)核查检验检测过程是否有不当环节;e)综合分析原因,作出是否系统失控或偶然失控的判定,调查原因并加以改进。
检测的工作流程
检测的工作流程
检测工作的基本流程通常如下:
1. 向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或实验室提出检测需求,告知产品信息。
2. 认证机构对需求和产品进行评估,确定方案。
3. 认证机构告知具体的费用、周期、操作流程等关键信息。
4. 达成合作协议,签署合同。
5. 准备样品和技术资料,并将样品按照机构的要求寄送至指定实验室。
6. 实验室测试合格后审核技术文件,然后出具报告和证书。
7. 如果实验室测试不合格,提出不符合项,工厂整改,整改完再次寄送样品测试。
此外,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样品的接收、流转、保管、处理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及控制。
例如,接收样品需要送样人填写“检测申请单”或“检测委托单”,申请单至少应包括样品编号、委托方信息、样品来源和特性描述等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异常情况及唯一识别编号,并按规定程序控制检测过程的传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具体流程和细节,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查阅行业协会发布的指南。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仪器的维护;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录,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箱中,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剂,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二是规范保存原始记录,要重视原始数据的法律效力,各项检验结果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结果的记载,也是最直接反映检测过程的数据资料;三是所有检验项目都应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此操作程序应该具备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有效性;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测定结果:目前的医学检验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自动化,所以,检验人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多;无任是患者信息的录入、标本编号到分离、审核仪器操作检验结果、发送检验报告单以及检验结果的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是一环套一环,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瑕疵或者错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和核对检测结果,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及时改正;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一旦检验结果超出了医学水平,检验人员应当立刻与近期结果进行比较,有效分析各参数之间关系,并与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必要时还要与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标本采集的具体状况,从而真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准确和有效;.建立报告单签收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报告单签收制度,所有的检验报告单都应该由专人负责统一送达;检验科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检验报告单的室内保存时间、保存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便复查和核对;.结果分析和解释:一旦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的情况,检验人员应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找准症结,摸清情况;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病情和病因,所以,会经常性让检验人员对自己的检验结果做出有关解释,检验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检验结果对病情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使公司的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受理的所有类型的检验检测工作。
3职责公司受理检验检测业务、向各检测部门传递任务、发送检验检测报告、管理送检样品;检测部门确定责任检验检测员进行指定的检验检测工作、出具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并签字;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然后交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交综合部盖章发送并存档。
4工作程序4.1业务受理4.1.1检验检测业务受理由综合部人员接待。
4.1.2接待人员需认真审核送检单位提交的送检资料。
接待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公司有关人员联系,或向综合部负责人汇报。
4.1.3送检资料齐全时,接待人员应请送检单位代表认真填写申请(协议)书。
接待人必须对申请(协议)书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查,以保证后续工作不会有疑义出现。
同时,在申请(协议)书审查人和文件接收人栏中签字。
4.1.4接待人员应会同样品管理人员对样品进行验收,以保证能正常进行检验检测。
样品验收符合要求后,接待人员应开具《样品验收交接单》,一联交送检单位,一联随样品交公司样品管理人员,同时在申请样品接收人栏中签字。
当需由公司抽样时,按《抽样控制程序》执行。
4.1.5接待人员应根据检验检测收费管理制度开具《检验检测收费通知单》,按规定向送检单位收取相应的检验检测费用。
4.1.6凡未缴纳检验检测费用的申请,综合部不能将申请书输入计算机下达任务。
领取报告。
4.1.8符合要求的申请,综合部应由专人登记并及时输入计算机,填写《检验检测任务单》随同申请书交综合部主任。
4.1.9检验检测任务单由综合部主任签发。
4.1.10已办的申请书必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备查。
4.1.11检验检测任务单签发后,应及时送交相应公司接受。
4.2检验检测流程4.2.1公司负责人接受任务单后,应在相应栏中签字并署上接受日期。
对安排不妥的任务单及时和综合部协调。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标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设立质控标准1.1 制定质控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血常规检验的质控标准,包括质控样本的来源、稳定性、储存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1.2 确定质控指标:根据临床需求和实验室条件,确定血常规检验的质控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1.3 制定质控计划: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质控计划,明确质控标本的数量、频率和检测方法。
二、质控标本的准备和处理2.1 选择适当的质控标本:选择符合质控标准的质控标本,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标本的储存和运输:严格按照标本的储存和运输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标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3 标本的处理: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对质控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仪器的维护和校准3.1 定期维护仪器:定期对血常规检验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校准、更换耗材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3.2 校准仪器:根据质控标准,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记录维护情况:建立仪器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便于追溯和分析。
四、质控数据的分析和评价4.1 收集质控数据:每次进行质控检验后,及时收集和记录质控数据,包括标本编号、检验结果等信息。
4.2 分析质控数据: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3 定期评价质控效果:定期对质控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质控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持续改进和培训5.1 持续改进质控流程: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质控数据,持续改进质控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培训人员: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质控流程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修改)
4.8.4检测结果不合格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并报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提出纠正措施,由化学分析室予以实施,对于不合格的处理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执行《不合处理程序》、《纠正措施程序》。
3.4.2监控检测质量、出具检测报告
3.5制样室负责样品制备
3.6化学分析室负责样品检测
4、程序
4.1 根据本中心的检测能力,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确定检测工作流程(流程图见下页),技术负责对流程进行审批。所有样品的检测均执行此流程,如有偏离或改变本流程的情况,经技术负责批准后方可执行。
4.2 业务受理
4.2.1质量管理室负责确定客户的检测需求,组织对检测要求进行评审,具体执行《合同评审程序》;
4.7.3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不论检验数据取舍与否,都应在原始记录中如实记录,并执行《不合格处理程序》。
4.8检测数据处理
4.8.1检测人员依据《检测数据分析和处理程序》、《计算机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数据的控制程序》对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自核,填写原始记录。
4.8.2检测组长对自核后的原始记录进行校核,化学分析室主任进行审核,核对后交质量管理室。
4.6.4检验人员应持证上岗,并严格按本实验室选定国家标准、行业检验方法进行测试,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4.6.5检验人员应按《安全技术操作技术规程》的要求操作仪器设备,如实记录检验原始数据或现象。检验数据须由校对人员进行校对,校对人员应具备相应项目的上岗资格。
4.6.6质量监督员对检测工作过程实施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记录,并检查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具体执行《岗位监督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影响无损检测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需无损检测的材料、试件、产品、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工作。
3.职责3.1 质检科负责无损检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
3.2 无损检测工程师负责审核无损检测工艺方案和报告,签发无损检测竣工资料,并负责无损检测专业系统的质量控制。
3.3 无损检测人员负责编制工艺方案,进行无损检测报告,对无损检测结果负责。
3.4 相关单位负责按本程序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工作的配合。
4.工作程序4.1 无损检测控制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2 无损检测依据:GB150《钢制压力容器》、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图纸及设计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等。
4.3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培训及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工作。
具体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规定执行。
4.4 无损检测设备及器具的管理按QP/SDPMW/15-200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同时还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 无损检测探伤设备应能满足无损检测要求;b. 无损检测设备、仪器、器材应有专人保管、保养、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定期进行检修、检定;c. 射线透照室、操作室、暗室、评片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保持清洁;d. 要完善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5 无损检测的委托4.5.1 原材料、外购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7-2005《采购控制程序》及QP/SDPMW/10-2005《压力容器用材料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2 外协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9-2005《压力容器产品外协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3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经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并与“受压元件工艺过程记录卡”交质检科。
检测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流程
检测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流程
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流程方面,需要考虑以下的整体流程和详细描述:
1. 方法和技术路线制定:
- 需要首先确定检测的目标和参数,例如需要检测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生物特征等;同时要评估可用的技术和设备,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路线。
- 确定检测方法的标准和准确性要求,以及各项参数的测定范围和灵敏度。
2. 检测设备和工具准备:
- 根据确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准备好所需的检测设备、仪器和工具,确保它们的工作状态良好并且校准准确。
3. 样品采集和准备:
- 根据要检测的对象,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避免外部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4. 检测实施:
- 进行实际的检测操作,按照先前确定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操作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样品的分析和测定。
- 保证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技能和资质,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记录和分析:
- 对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检测设备的参数、样品标识、环境条件等。
- 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比对,评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6. 报告编制与提交:
- 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应包括检测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以及可能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 将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的人员或部门,并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
以上是检测工作的整体流程和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细节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对象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CNAS体系程序文件9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广东某某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Y/CX-09版本号:B/0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____ ___________持有人:__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 2021-03-01 审核:日期: 2021-03-01 批准:日期:2021-03-01规范本检测中心检测工作的实施过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任务的承接至检测结束的全过程管理。
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确定检测工作流程,明确控制要求;3.2 综合部:负责检测任务的承接和下达;3.3 检测部:组织实施检测活动全部过程;3.4 监督员:对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和过程进行监督;3.5 检测员:按照任务单执行检测任务;3.6 资料员:存档检验报告,归档保存各种记录。
4工作程序:4.1 业务的承接根据检测任务的不同情况,在业务承接前执行《合同评审程序》,确保本检测中心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完成所承接的检测任务,以便更好地控制合同风险、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
4.2 2检测任务及样品下发评审通过后,综合部把《检验委托书》下达到检测部,样品员对样品进行接样验收或取样验收,确认符合检测要求后,在《样品登记表》上登记样品信息,签字,并同待检样品送往检测责任人,向检测责任人明确检测任务要求。
4.4 检测前准备4.4.1 人员确认:检测人员应按照《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的要求,经过上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上岗证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熟悉每个检测项目的检测人员至少两人,以满足检测操作和结果复核工作的需要。
4.4.2 检测人员按照《设备管理程序》的要求对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状态检查,确认其在校准的有效周期内并且功能正常,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4.4.3 检测人员按照检测依据的要求,检查标准中规定的仪器设备、工器具、试验耗材等是否齐备,确保满足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规格要求;4.4.4 检测人员检查检测依据是否适用,检查自身能否正确应用该方法进行检测。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现场检测是指在实际操作场所进行的检测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着生产和工程质量。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是指在进行现场检测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场检测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
1. 确定检测目的。
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目的。
检测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验证产品的合格性,也可能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不同的检测目的会影响后续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因此需要在开始检测之前进行明确的确定。
2. 制定检测方案。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应包括检测的具体内容、方法、设备和人员安排等。
在制定检测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
根据检测方案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检测设备可能包括测量仪器、试验设备、采样工具等。
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安排检测人员。
根据检测方案的要求,安排好相应的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 进行现场检测。
按照制定的检测方案和安排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工作。
在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检测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6. 处理检测结果。
在完成现场检测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的合格性进行评定,或者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处理检测结果时,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确保得出正确的结论。
7. 生成检测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检测报告是现场检测工作的重要成果,对产品的合格性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 完善记录和归档。
在完成现场检测工作之后,需要对相关的记录进行完善和归档。
包括检测方案、检测结果、检测报告等内容。
IPQC(制程控制)工作流程与方法
IPQC(制程控制)工作流程与方法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由于IPQC采用的检验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巡回检查,所以又称为巡检。
IPQC一般采用的方式为抽检,检查内容一般分为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对各工序的操作人员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对控制计划中的内容进行点检。
1IPQC目的产品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的系统,由不同的工序构成,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物流,又有信息流,要想使输出满足客户要求,就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保证输入质量2.机器设备稳定,有充分的能力,人员严格按标准作业3.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各关键参数(CTQ)处于稳定受控状态4.信息准确,完整,及时,能发挥指导作用5.有效的工序监控机制,能及时发现过程的异常6.向前反馈机制使过程能及时对异常进行修正7.向后反馈机制能有效防止不良流失8.产品初末件审核,提供班次质量保证9.工序接口顺畅,防止资源浪费以上各方面的执行有赖于IPQC的持续努力,而正是有了以上的支持,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证输出质量的过程,所以IPQC的工作,实现了流程向过程的过渡,使输出不再是输入的简单相加,而是数量和质量上增值。
2IPQC工作流程简单的说:工作内容包括首件检查、各类变更文件的跟踪。
4M1E的巡查。
发现异常的提出、跟踪与验证。
详细的说: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l)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
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 4MIE)。
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1.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2. 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是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标准格式及其相关内容。
二、质量控制流程概述1. 流程目标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流程范围本流程适合于检验科的所有工作,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处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
3. 流程参预方主要参预方包括检验科质控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主管和质量管理部门。
三、质量控制流程详述1. 样品接收与登记1.1 检验科质控人员在样品接收时,需核对样品信息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并记录样品接收时间和数量。
1.2 样品接收后,质控人员将样品登记入系统,并生成惟一的样品编号。
2. 样品处理2.1 样品处理前,实验室技术人员需子细阅读检验申请单和相关标准要求,了解样品的性质和处理方法。
2.2 样品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需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实验操作3.1 在进行实验操作前,技术人员需核对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2 实验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3 实验操作完成后,技术人员需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4. 数据分析与结果报告4.1 技术人员需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分析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4.3 技术人员需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
报告需经过主管审批后才干发布。
5. 质量控制措施5.1 定期校准和维护实验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建立质控样品库,定期参预质控样品的检测,以验证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以便追溯和评估。
四、质量控制流程的监督与改进1. 监督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流程的执行和有效性。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说明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说明实验室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各种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成分、性质和质量。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报告输出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流程。
一、样品接收。
样品接收是实验室检测的第一步,它涉及到接收来自客户或者其他部门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登记和标识。
在接收样品时,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样品信息,确保样品的标识和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查,确保样品完整无损。
二、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是实验室检测的第二步,它涉及到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样品准备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样品的分装、样品的稀释、样品的提取等。
在样品准备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样品处理的准确和可靠。
三、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室检测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物质的定性分析、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成分分析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和可靠。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计算,并进行数据的比对和验证。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得出最终的检测结论。
五、报告输出。
报告输出是实验室检测的最后一步,它涉及到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输出给客户或者其他部门。
在报告输出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标准的格式整理报告内容,并确保报告的准确和可靠。
同时,还需要及时将报告发送给客户或者其他部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报告输出等环节。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内部缺陷或表面缺陷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包括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等。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是确保无损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1.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检测对象、检测需求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计划。
计划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检测技术指标等内容。
2.制定检测文件:根据检测计划编写检测文件,包括检测工艺、操作规程、检测条件、检测记录表等。
3.准备工作:准备检测设备和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检测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进行检测:根据检测计划和检测文件,在检测对象上进行相应的无损检测。
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注意安全事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分析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合格项。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存在缺陷或不合格项,则需要进行缺陷评价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替换。
6.生成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和评价,生成检测报告。
报告包括检测对象的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资料管理等。
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设备管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购置、维护、检修和出借情况。
3.人员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建立人员档案,记录人员的资格证书、培训记录和工作经历等。
4.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质量检查、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
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文件管理:建立检测文件管理制度,统一编写、存档和使用检测文件。
品质控制流程—QC工作流程—检验控制流程
品质控制流程—QC工作流程—检验控制流程品质控制流程(Quality Control Process)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和监控,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品质控制流程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下面将介绍QC工作流程(Quality Control Workflow)以及检验控制流程(Inspection Control Process)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QC工作流程:1.确定质量标准:QC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实施。
2.制定QC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制定QC计划。
QC计划应包括具体的QC方法、QC检测点、QC责任人和QC计划的时间表。
3.进行QC检测:根据QC计划,进行实际的QC检测工作。
QC检测可以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成品的检测。
QC检测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如对样本的观察、测量和测试。
4.分析QC数据:根据QC检测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QC数据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在QC检测中发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可能包括人员、设备、资料、工艺、环境等因素。
6.采取纠正措施:根据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可能包括修复缺陷、改进工艺、培训人员等。
7.实施纠正措施:将纠正措施付诸实践,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可以对纠正措施进行再次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效果和效果的持久性。
8.确定和记录QC结果:根据QC检测和纠正措施的结果,确定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需要记录QC结果,包括问题、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等。
检验控制流程:1.制定检验计划:检验控制流程的第一步是制定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的目的、范围、方法、频率和责任人。
2.进行检验:根据检验计划,进行实际的检验工作。
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
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核酸检测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
然而,由于核酸检测涉及到病毒的检测和诊断,一旦出现误差或失误就会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样本采集、实验操作、结果判读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细致介绍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
一、样本采集在进行核酸检测前,首先要明确样本采集流程。
重点包括采样工具的消毒、采集时间的掌握、采集部位的选择等。
采样工具应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采集时间应该选择在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导致病毒传播的可能时段进行,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采集部位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同病毒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二、实验操作在核酸检测实验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实验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才能进行核酸检测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样本的标识与分类、操作台面的清洁与消毒、试剂的有效使用期限等细节问题,保证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杜绝操作失误。
三、结果判读核酸检测的结果判读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结果判读存在误差会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在结果判读环节,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或者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辅助判读。
此外,结果的记录和报告也必须准确无误,以便后续的数据管理和科研分析。
四、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有的数据应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备份、数据存储等环节。
数据管理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研价值。
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是确保核酸检测质量的重要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可靠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流程,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十分必要的。
只有严格遵守样本采集、实验操作、结果判读和数据管理等环节的相关规程和标准,才能确保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规范及流程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规范及流程一、引言职业卫生检测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及流程。
二、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原则1. 依法依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检测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客观公正:检测机构应保持独立性,客观公正地进行检测,不得受到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干扰。
3. 科学严谨:检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优先:检测机构应注重检测质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5. 服务至上:检测机构应树立服务意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
三、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流程1. 委托检测(1)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防治需要,向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
(2)检测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检测委托合同,明确检测项目、范围、费用、时间等内容。
2. 现场勘查(1)检测机构根据委托合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用人单位进行现场勘查,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浓度等基本情况。
(2)现场勘查人员应详细记录现场情况,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3. 制定检测方案(1)检测机构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方案。
(2)检测方案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时间等。
4. 样品采集与保存(1)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样品采集后应立即进行保存,避免样品污染和损失。
5. 样品分析与检测(1)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检测。
(2)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检测方案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1)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标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对血液中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标本采集1.1 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遵循标本采集规范,避免空气污染或者血液稀释等情况的发生。
1.2 保证标本的完整性:标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免血液凝固或者溶解,确保标本的完整性,避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标本采集后的储存和运输:采集完标本后,要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检验中心,避免标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室前处理2.1 样本接收和登记: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登记和标本信息录入,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
2.2 样本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室前处理前,要对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样本的分装和保存:对于需要保存的标本,要按照规定进行分装和保存,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三、实验室检验操作3.1 样本的处理和稀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要对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仪器的校准和质控:在进行检验操作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检验操作时,要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或者交叉污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4.1 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对于检验结果,要及时录入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结果的解读和判读:在得到检验结果后,要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判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4.3 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异常结果,要及时进行确认和重复检验,排除干扰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五、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5.1 质量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检验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报告发放或使用。
2范围适用于对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检验检测活动,以及不合格检验检测报告的控制。
3定义3.1严重不符合项:经检查评定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系统性缺陷,或直接影响到检验检测报告质量的不合格活动。
3.2一般不符合项:个别或少量偏离文件规定程序,对检验检测报告质量未产生影响的不合格活动。
3.3不符合产品:不符合技术规定或客户要求的检验检测报告。
4职责4.1技术负责人a.对识别出的检验检测工作的不符合进行确认;b.对检验检测工作中不符合项进行控制,必要时决定暂停检验检测工作和扣发检验检测报告并通知客户,控制差错对客户造成的损害范围和程度;c.对差错立即组织纠正,同时对差错的严重性做出评估,对差错的可接受性作出决定;d.视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有效性决定是否恢复检验检测工作。
4.2质量负责人a.负责控制质量体系活动中的不符合项;b.对偏离或违反方针、目标、政策、程序可能造成的责任和风险的严重性和可接受性做出评估,决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开展专项内审;c.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3监督员和检测室负责人负责标准、规范中技术要求的偏离和差错的识别,视其严重性向技术负责人报告,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活动或纠正措施,有权中止检验检测活动。
4.4内审员和管理室负责人负责体系管理要求的偏离的识别,视其严重性向质量负责人报告,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活动或纠正措施,有权中止不符合质量体系的活动。
4.5一般人员所有人员都有责任和权力向技术或质量负责人报告任何偏离和差错,并提出纠正活动和纠正措施的建议。
5工作流程图6程序要点6.1不符合项和产品的识别不符合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于)予以识别:a.监督员对日常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b.客户申诉、投诉、满意度调查;c.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d.消耗性材料的核查;e.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的核查;f.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g.内部质量控制(内部人员、仪器设备比对、盲样测试、留样再检、统计分析等);h.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1 目的
对检测工作过程作出规定和进行控制,保证检测公司出具检测报告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公司的检测工作管理。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
各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程序。
4 程序
任务的受理和下达
4.1.1 综合部与委托方签定委托检测合同,合同交监督部门备案。
4.1.2 送检测样品时,委托方填写试验委托单三联单,同时提交样品和技术资料。
4.1.3 收样员检查和确认试验委托单内容及样品,办理接收手续。
执行《样品收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4.1.4 委托三联单的上联(委托信息)交资料员,中联(任务单)交检测部门,下联(取报告单)交委托人。
4.1.5 收样员下达任务单,同检测部门办理领样品手续。
收样员负责公司所有部门的收样工作,所有样品必须在样品上做标识,注明送样单位及工程名称。
委托单的录入工作由对应的实验员负责。
检测工作的准备和检查
4.2.1 检测部门的检测人员对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检查,形成相应的记录。
A 确认检测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和持证上岗。
B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量值溯源是否满足的要求。
C 确认检测方法,非标方法要经过技术主负责人批准和征得委托方同意。
D 检查检测样品,详细核对检测内容、样品状态和标识。
E 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4.2.2 检测人员调整上述条件,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后进行检测和记录。
4.2.3 检测人员按照任务单和检测方法标准对样品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
实验员需要外出检测时,必须提前通知部门负责人,如发现实验员私自外出检测,而部门负责人不知情的情况,每次扣实验员50元。
检测和检测结果
4.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标准、检测细则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精心操作和
检测。
4.3.2 检测人员如实填写原始记录,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要符合规范,所包含
信息能够再现检测工作的全过程,执行《记录管理程序》。
4.3.3 检测人员录入检测数据,经过检测人员、核验人员签字后连同原始记录、任务
单、一同交综合部,并办理交接手续。
检测报告
4.4.1 实验员录入委托信息和印制检测报告,审核人审核报告,授权签字人批准报告,由负责收款部门对外发放报告,并负责保管存档检测报告。
执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记录和归档
4.5.1 检测人员妥善保管检测工作全过程形成的记录,年末归档,交办公室统一保存。
4.5.2 实验员负责检测报告的整理和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