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态养殖鸡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是在林场、果园、草场等生态环境下,以土鸡为饲养对象,舍饲和林地、果园等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料为辅,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鸡,产无污染的绿色蛋。
一、场地选择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一般天然次生林森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用于养鸡的防护林尽量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住宅区,远离其他养鸡场,环境安静、水源清洁,选择冠层较高、透光和通气性较好,林地间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林带。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其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二、鸡场建设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
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
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
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棚舍两边檐下设排水沟,棚的主要支架用钢丝固定。
棚内外饲养用的食槽或料桶、饮水器、照明灯具等依据养殖数量和日龄合理布置,保证每只放养鸡能及时采食和饮水。
如何养殖生态鸡范文

如何养殖生态鸡范文
一、养殖环境:
1、选择适宜的地形,尽量在山区密林的平坦处养殖,如果确实不得
不在低地的话,尽量避免低洼和泥泞的地形。
2、地形高度的要求:白天要比夜晚的温度高一些,如果鸡窝有半米
多高的话,可以满足低温要求,让鸡受到十足的护照。
3、地形宽度的要求:鸡窝的宽度通常是十米,宽度也是重要的考虑
因素,窝的宽度要满足鸡的活动空间。
4、地形深度的要求:鸡窝的深度一般来说是五米,可以满足鸡的生
活空间需求,更加适宜拥有更深的地底空间。
二、饲料:
1、选择饲料:选择适宜生态鸡的营养饲料,使用有机营养饲料更好,这样可以增强鸡的抗病力和抗环境能力,提高鸡的健康状态。
2、喂饲量:每只生态鸡每天应该喂食2公斤的营养饲料,根据不同
的年龄阶段,喂饲量不同。
一般来说,小鸡(0-6个月)每天喂0.5-1公斤,大鸡(6个月以后)每天喂1.2-2公斤。
3、投喂时间:生态鸡应该每天定时投喂,一般在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3点投喂,每次投喂应该两小时一次,这样鸡才能保持营养均衡。
三、水分管理:
1、水分投喂:生态鸡每天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建议每天投喂2-3次。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

天台养鸡生态养殖方法一、天台养鸡的场地准备。
1.1 场地规划。
咱想在天台养鸡啊,首先得好好规划下场地。
天台得有一定的空间,不能太拥挤。
一般来说呢,如果养个十几只鸡,起码得有个十几平米的地儿。
要把天台分成不同的区域,像休息区、活动区还有觅食区。
休息区得给鸡搭个简单的小窝,能遮风挡雨的。
这小窝不用太花哨,用些木板、竹子啥的搭起来就行,就像咱盖个小简易房似的。
活动区就得宽敞点,让鸡能撒欢儿跑。
觅食区呢,可以放些食槽和水槽。
1.2 安全防护。
安全可不能忽视啊。
天台四周得有个防护栏,这防护栏得结实,不然鸡一扑腾掉下去可就坏事儿了。
防护栏的高度啊,怎么也得有个半米往上。
这就好比给鸡圈了个安全的小天地,让它们在里面安心活动。
而且防护栏的间隙不能太大,别让小鸡能钻出去。
二、鸡的品种选择与饲养管理。
2.1 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很关键。
要是想养着吃肉,那就可以选些长得快的品种,像白羽鸡之类的。
要是想下蛋呢,就选那些产蛋量高的,比如芦花鸡。
咱选鸡的时候啊,得挑那些精神头足的,眼睛亮晶晶的,羽毛顺滑的鸡。
可别选那些病恹恹的,那就是个“病秧子”,养不活。
2.2 饲料供应。
饲料这一块也有讲究。
不能光给鸡吃那些加工的饲料,得搭配着来。
咱可以给鸡喂些自家种的菜叶子,像白菜叶、菠菜叶啥的,这就是给鸡改善伙食呢。
还有啊,剩米饭、剩面条也能喂鸡。
当然了,饲料得保证干净卫生,可不能给鸡吃发霉变质的东西,那不是坑鸡嘛。
除了吃的,水也得管够,水槽里得时刻有水,就像人不能缺水一样,鸡也离不开水。
2.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细心。
每天得去天台看看鸡,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被欺负的。
鸡舍得定期打扫,要是鸡舍脏兮兮的,那鸡能舒服吗?就像人住在脏屋子里也难受啊。
还要注意给鸡预防疾病,定期给鸡舍消消毒,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三、生态循环与环保。
3.1 粪便处理。
鸡拉的粪便可不能不管。
这粪便啊,其实是个宝。
可以把粪便收集起来,发酵之后用来当肥料。
咱可以用这些肥料去种些花花草草,或者种点菜。
鸡的生态养殖模式

规模化生态健康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养鸡,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是我国养鸡业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笼养鸡迅猛发展,但规模化生态放养鸡起步较慢。
所谓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就是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组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利用林地、草地、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现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
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也就是让鸡自由采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再辅以科学的人工补饲,严格限制或禁止饲料添加剂、化学药品、激素或者是抗生素的使用。
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
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这是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具有以下8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能生产出优质鸡肉、鸡蛋,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
第三,能降低鸡场建筑费用。
第四,减少疾病发生。
第五,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减少植物虫害。
第七,缓解林牧矛盾和农牧用地矛盾。
第八,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放养鸡的产品质量优势在于,生态放养条件下的鸡蛋品质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蛋黄颜色变深、蛋壳厚度提高,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而对人体有益的磷酯类物质含量却显著提高,同时蛋清变得浓稠,其中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放养鸡与现代化品种笼养的鸡肉品质相比,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影响鲜味的肌苷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而影响嫩度的肌肉纤维直径细,肌纤维密度高。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有学问所谓生态养鸡,就是把鸡群放养到自然环境中,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良品质。
目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更加广阔。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
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特点。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用简易的木结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具有坚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为防止兽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闭要严实,地面要夯实,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舍内地面,并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造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为防止各种灾害和敌害侵袭,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1.5~2米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也可密集埋植树枝篱笆,配合栽种葫芦、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离阻挡;种植带刺的洋槐枝条、野酸枣树或花椒树,阻挡人、兽的效果最为理想。
周边活动半径以不超过50米为宜。
4.适当训练在育雏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4周龄脱温后,只要天气合适,室内外温差不是很大,都应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闲地上,通过约束训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延长活动时间,直至鸡群能自由活动。
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以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按时回舍补充料水,在放养的初期,就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有经验的养殖户,常使用敲锣、吹哨子、敲脸盆等方式,以合适的响声,配合可口的食物,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
5.防治疾病野外生态养鸡虽然空气新鲜,鸡群活动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虫等无污染的饲料,机体健康,但如果不按时预防,疫病照样会侵害鸡群。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生态草鸡养殖6要点
1、选择场址:一般选择林地、茶园、果园和山坡地。
林地以天然林为最佳,人工经济林仅次于天然林。
山坡地要求坡势平稳,背风向阳,有充足水源。
养鸡场周围要求没有大的污染源,距离居民点、医院、屠宰场1公里以上。
2、选好品种:蛋肉兼用型鸡种、蛋用鸡的公雏以及农村的草鸡都可用为生态鸡的品种。
3、配制饲料:饲养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有机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面。
天然饲料主要有各种昆虫、成熟的籽实和天然饲草等。
4、育雏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育雏,但以3-5月份育雏最好,这时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育雏成活率高,同时,春雏性成熟早,生长速度快。
5、育雏要点:育雏以平地、网床为主,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雏。
着重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育雏密度要适宜,以80-100只/平方米为宜。
二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1周龄以内温度保持30-32℃,2周龄温度保持28-30℃,以后每周下降2℃,相对湿度保持60-70%为宜。
三是合理的光照,育雏期间,前5天每天保持23小时光照,5天后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四是适时开食补水。
6、围网放养:雏鸡在育雏舍内饲养21-30天,体重达150克以上时改为舍外放养,适时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
遇到雨雪天气要推迟放出时间或不向外放出鸡群。
7、免疫接种:生态草鸡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4个月以上,同时与外界接触广泛,应根据实际情
况,有计划地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手册之一

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手册之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对于无抗生素养殖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而在肉鸡养殖领域,如何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保持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手册旨在介绍一种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高效、健康地养殖肉鸡。
二、养殖环境建设1. 建设合理的养殖场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要求养殖场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
合理规划场区,保证鸡群间距适当,避免密集养殖引发交叉感染。
2. 清洁和消毒定期清理鸡舍内的饲料、粪便和死鸡等杂物,确保鸡舍环境干净整洁。
选择无毒、高效的消毒剂进行鸡舍的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3. 饲养设备选择合适的饲养设备,比如喂食器、喝水器等,确保鸡只能够正常进食和饮水。
定期对饲养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三、饲料管理1. 均衡营养合理配置饲料,保证肉鸡获得均衡的营养。
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满足肉鸡的生长需求。
2. 添加天然抗菌剂可以添加天然抗菌剂,如益生菌等,在饲料中起到抗菌作用。
这些天然抗菌剂能够增强肉鸡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3. 精准投喂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投喂饲料。
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1. 观察鸡只健康状况定期观察鸡只的健康状况,注意发现异常情况。
如发现鸡只出现异常行为、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 加强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提高肉鸡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禽病的发生。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发现病患鸡只及时进行隔离或处理。
控制饲养环境中的潜在感染源,如老鼠、蟑螂等害虫的预防和控制。
五、生态养殖模式1. 采用自然养殖方法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强调利用自然养殖方法,减少人为干扰。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肉鸡生态养殖规程

肉鸡生态养殖规程肉鸡生态养殖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以提高养殖效益和肉鸡的健康品质。
下面将介绍肉鸡生态养殖的规程。
一、养殖场选址肉鸡生态养殖的场地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人口密集地,保证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等。
二、养殖设施建设养殖场应配备适宜的养殖设施,包括鸡舍、饲料储存室、卫生间等。
鸡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保温和采光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饲料储存室要保持干燥,防止发霉和变质。
卫生间要定期清洁,防止疾病传播。
三、饲料管理肉鸡生态养殖的饲料应选择优质、无污染的饲料,避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等添加剂。
饲料应按照肉鸡的生长需要进行配比,合理搭配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四、水源管理肉鸡生态养殖过程中,水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应确保饮水器的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因水质污染导致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保持水质的新鲜和充足,以满足肉鸡的饮水需求。
五、疾病防控肉鸡生态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关键。
应定期对肉鸡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杜绝病原体的滋生。
在发生疫情时,要及时隔离患病鸡只,防止疾病传播。
六、环境保护肉鸡生态养殖要注重环境保护。
应合理利用饲料和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养殖管理肉鸡生态养殖要注重养殖管理。
应定期对肉鸡进行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
要保持鸡舍的整洁,定期更换鸡褥,避免积肥和异味的产生。
鸡群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度拥挤和争抢。
八、养殖技术培训为了保证肉鸡生态养殖的效果,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管理技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鸡的人工生态养殖方法

人 工 生 态 养 殖 方 法 ,特 别 是 涉 及 一 种 林 下 人 丁 种 植 牧 草 进 行 鸡 的 生 态 养 殖 的 方 法 。在 鸡 的 养 殖 方 法 中 ,大 多 是 采 用 笼 舍进 行 高 密 度 饲 养 ,在 拥 挤 的 恶 劣 的 饲 养 条 件 下 ,鸡 的免
的时 间 进 行 恢 复 和 生 长 ,保 持 牧 草 可 以 长期 利用 。
建 植 技 术 、适 宜 的 栽 畜 量 、优 质 牧 草 的采 食 量 、放 牧 养 鸡 轮
牧 技 术 等 系 统 研 究 ,集 成 了林 下 种 草 放 牧 养 鸡 的 生 态 养 鸡 模 式 .改 变 了传 统 的 养 鸡 模 式 和 观 念 。 一 是 人 T 种 植 优 质 牧 草 作 为 养 鸡 的 主 要 饲 料 来 源 ( 变 了 鸡 不 是 草 食 家 禽 , 以草 养 改
根 据 鸡 的消 化 特 点 和 采 食 习 性 以及 草 地 的 耐 践 踏 和 持 久
性 ,确 定 牧 草 中豆 科 牧草 占 7 % ,禾 本 科 牧 草 占 3 %。 将 豆 0 0
科 牧 草 白 叶 和禾 本 科 牧 草 黑 麦 草 的 种 子 按 照 7 :3的 重 量 比混 合 ,在 果 园地 建 植 放 牧 草 地 ,放 牧 草 地 中 白j 叶 牧 草 占 7 % ,黑 麦 草 占 3 % ,然 后 将 建 植 好 的 放 牧 草 地 用 鸡 网 隔 成 O 0 4个 放 牧 小 区 。每 个 放 牧 小 区 的 面 积 为 一 亩 ,在 一 个 小 区 中
时 间进 行恢 复 和生 长 ,保 持 牧 草 可 以 长期 利 用 。
32 实 施 例 2 .
为 了 解 决 上 述 技 术 问 题 ,采 用 如 下 的 养 殖 方 法 :建 植 放 牧 草 地 ,使 草 地 中豆 科 牧 草 占 7 %,禾 本 科 牧 草 占 3 % ,将 0 0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不同于传统的养鸡模式,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趋势。
一般有两种形式,生态散养鸡模式和生态集约化养鸡模式。
生态方式饲养出来的鸡野味浓郁,肉质鲜嫩,有嚼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欢迎。
生态散养鸡一般是利用草地、农闲地、林地或者果园等地进行规模化的生态养鸡。
这样鸡的活动范围比较广,还能觅食到昆虫等野外的天然食物。
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其他抗生素,养出纯天然的绿色、安全的生态散养鸡。
生态集约化养鸡是指在集约化的环境中,通过人工的措施,达到生态养鸡的要求。
一般在鸡所吃的饲料或食用水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物,可以保证鸡舍内没有别的异味,提高鸡的成活率,还能减少鸡患病,让人工饲养管理起来更加轻松。
生态方式养鸡需要配合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使其可以发酵鸡粪
等污染物,让鸡粪等转化为肥料,达到环保的效果。
日常保健的时候只能使用草本保健药,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各类添加剂,也不能使用有残留的、影响食用安全的化学消毒剂。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生态养鸡是指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介绍生态养鸡的技巧。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生态养鸡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进行合理的防风防雨措施。
2.做好栏舍设计:栏舍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保证鸡只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注意保温通风,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
3.建立合理的水源: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并定期更换饮水器,避免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传播。
4.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鸡只的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阶段,配置合理的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饲养管理1.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定粮喂养,避免过饱过渴,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
2.规律作息:确保鸡只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
3.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污物和异味,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4.合理繁殖:合理进行鸡群的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种鸡进行繁殖,增加鸡只的遗传优势,提高鸡群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三、疾病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鸡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鸡只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
3.禁用或谨慎使用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药物滥用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4.定期检测: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了解鸡只的身体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生态养鸡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一种养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的技巧可以对生态养鸡有所帮助。
生态养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生态养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生态养鸡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法。
在进行生态养鸡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养鸡需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避免选在生态脆弱区域,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选择养殖场地时要确保附近没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以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质。
2. 生物多样性:生态养鸡的理念是尽量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选择鸡品种时要考虑到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品种,优先选择本地鸡或本地适应性良好的鸡种。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品种,防止出现疾病传播和遗传缺陷。
3. 使用有机饲料:为了保持生态养鸡的品质,应尽量使用有机饲料。
有机饲料不含化学物质和转基因成分,能够保证鸡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
有机饲料可以包括有机谷物、草料和蔬菜等。
4. 自然饲养:生态养鸡应尽量让鸡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和饲养,以提高鸡的免疫力和福利。
为鸡提供自由走动和采食的空间,合理设计养殖场地和鸡舍。
应尽量避免使用笼养方式,而是选择自由放养或舒适的圈养方式。
5. 防控疾病:生态养鸡时要注意疾病的防控。
要定期给鸡进行健康检查,确保鸡的健康和福利。
选用健康的、疫病耐受能力较强的鸡种,避免混养、过密养殖和风险区域的引进。
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病鸡和合理的免疫接种等。
6. 码头处理:生态养鸡的鸡舍和养殖场地应采取良好的排污和垃圾处理措施。
定期清理和处理禽粪,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合理利用禽粪,可以进行发酵堆肥,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
7. 社会责任:生态养鸡应注重社会责任和良好的商业道德。
要遵守养殖规范和法律法规,不进行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不合理的养殖方式。
尊重鸡的生命权益,保证其福利和生存环境,并与当地社区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生态养鸡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的养殖方式。
在进行生态养鸡时,我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用有机饲料、自然饲养、防控疾病、合理处理排污和垃圾、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事项。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一、选择生态养殖鸡模式1.林下养鸡林下养鸡, 即在林园放养。
传统果林或山林树下杂草丛生, 而且果林锄草费用较高, 将鸡养殖在果林下,可以达到果园增产的目的。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鸡群在林下活动,会采食野草、昆虫, 帮助林间松土、除草、除虫; 二是鸡粪可以用作果林的生态肥料, 培肥沃土, 减少果林施肥; 三是林下养鸡, 鸡的口感独特,可以提高养鸡经济性。
2.稻田养鸡稻田养鸡, 就要密切结合水稻各个时期的生长习性, 了解水稻病虫害和鸡苗的生长繁殖贵旅, 放养在稻田里, 吃掉落的稻穗或者是稻田里的杂草、草籽、昆虫, 辅以其他农家饲料,帮助鸡群生长。
3.蔬菜大棚养鸡蔬菜大棚养鸡, 夏天为凉棚, 冬天可保温, 冬天利用鸡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大棚吸收到的光热进行互补。
蔬菜生长吸收鸡排出的二氧化碳, 鸡粪也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从而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养殖鸡技术方法1.品种选择可以选用无疫病地方的土鸡鸡苗或培育的优质鸡苗, 当地散养成功的、严格净化的鸡苗最好, 原则上要求鸡苗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采食好、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鸡苗, 否则不容易养殖成活。
2.养殖场地选择和鸡圈修筑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污染少、水源足、交通便捷的地方。
鸡圈可以就地选择修建, 鸡圈地基高于四周, 周围修建排水沟, 充分保障鸡圈的干燥,防止动物疫病扩散, 饲养场地周围要建围栏或围网。
3.不同阶段鸡群的管理(1) 育雏阶段。
雏鸡刚刚孵化,对环境很敏感, 抵抗能力差, 不能直接放养, 此阶段宜集中管理和饲养。
(2) 中、大鸡管理。
仔鸡要慢慢增加户外养殖时间, 让鸡群逐渐适应环境, 一人在路上撒饲料开道, 控制投放量, 引导鸡在野外觅食。
放养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 雨天不适宜放养,其次要注意防止鸡的天敌。
在喂养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改变饲料投放、饲料配比等方式, 改善鸡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尽管生态养鸡会推迟鸡上市销售, 但所需的饲料减少, 鸡的单价有所提升, 使得农户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受损。
林禽互益生态养殖技术

林禽互益生态养殖技术林下生态鸡养殖是一种在林区自然环境中进行鸡群养殖的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能保证鸡的生态性,实践证明,在放牧两年后,与对照区相比,放牧散养鸡对各林区的林木胸径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一、建设鸡场和鸡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一般需要选择在林间草地或者天然次生林附近。
建设鸡舍的位置应该隔绝污染源,保证养殖场地有充足的水源,且向阳背风,较易实现取水和排水。
鸡舍以及活动范围的大小应该根据所养殖的鸡只数量来决定,一般,两个人可以养殖2000只左右的生态鸡,鸡舍的面积可以控制在85m2左右。
鸡舍内部,需要有较为充足的光线照射,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地势也应该较高,具有较好的通风性,方便清洁消毒。
生态鸡的活动范围应该根据13m2/只来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活动场地四周应该用塑料网或铁丝网围护起来,在网外可以挖出一圈50Cn1左右的深坑,这样能有效实现排水防护。
在活动场地内部,应该保证其平整度,然后根据鸡数量来堆放相应的沙堆,为鸡提供沙浴和采食。
同时,在鸡舍内应该设置栖架,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安装两层栖架。
在鸡舍内放置充足的饮水和喂食器皿。
二、合理选择雏鸡在进行雏鸡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较好防疫效果的孵化场,也可以在农村养殖户中购买本地鸡自然孵化的鸡仔,然后根据相关的健康标准来对鸡仔进行选择。
可以选择具有整洁羽毛、腹部柔软有弹性且大小适中、叫声清脆、好动的鸡仔,然后再将选择好的鸡仔运回育雏舍。
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鸡仔进行定时检查,避免鸡仔因为环境不适应而生病,还要防止因为运输被闷死或者压死情况的发生。
在鸡仔被运输回鸡舍之后,要进行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保证其是健康的状况下在进行混养。
皖南地区可选择品种主要有淮南麻黄鸡、淮北麻鸡、固始鸡、皖南三黄鸡等优质蛋肉兼用型土鸡。
这些本地鸡都是适合放养的活泼好动、抗病力强、耐粗饲养、体型小,适合市场需求。
亦有根据轻型鸡和肉用鸡两者不同而有所侧重选取。
轻型鸡勤快、爱动、活泼、有利于觅到天然食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其缺点就是易丢失。
土鸡生态养殖要点

土鸡生态养殖要点首先,土鸡生态养殖要选用适宜的鸡种。
优质的土鸡品种应该具备耐寒耐热、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等特点。
常见的优质土鸡品种有乌骨鸡、黑黄土鸡等。
其次,土鸡生态养殖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鸡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床料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另外,鸡舍应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合理的采光设施,以保证鸡群的生物钟正常运作。
在鸡舍周围种植绿化植物,可以吸收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土鸡生态养殖要采用自然饲养方式。
养殖户应根据土鸡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尽量利用自然饲草、杂草、昆虫和小动物等作为主要饲料。
此外,适量添加有机肥料和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鸡群生长发育。
第四,土鸡生态养殖要加强鸡群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为了保持鸡群的健康和增加食欲,鸡群应有足够的空间供它们自由活动和觅食。
养殖户可以设置适当的户外放飞区,让鸡群在自然的环境中奔跑、觅食。
户外放飞不仅可以增加鸡群的运动量,还可以促进鸡群的自然行为模式,提高鸡肉的质量和口感。
第五,土鸡生态养殖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养殖户应加强鸡群的免疫力,在鸡舍内外定期消毒,定期给鸡群进行预防性接种和体检。
同时,要对鸡群进行适当的分群管理,避免鸡群感染疾病。
最后,土鸡生态养殖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养殖户应合理利用鸡舍产生的粪便和副产物,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和农田施肥。
鸡粪可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养殖户还应定期清理鸡舍,减少废弃物的积累和环境污染。
总之,土鸡生态养殖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动物福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只有在保证鸡群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土鸡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土鸡生态放养的基本模式

土鸡生态放养的基本模式一、散放饲养这是鸡群放养模式中比较粗放的一种模式,是把鸡群放养到放牧场地内,在场地内鸡群可以自由走动,自主觅食。
这种放养模式一般适用于饲养规模较小、放牧场地内野生饲料不丰盛且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
二、分区轮流放牧这是鸡群放牧饲养中管理比较规范的一种模式。
它是在放牧养鸡的区域内将放牧场地划分为4~7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用尼龙网隔开,先在第一个小区放牧鸡群,2天后转入第二个小区放养,依此类推。
这种模式可以让每个放养小区的植被有一定的恢复期,能够保证鸡群经常有一定数量的野生饲料资源提供。
三、流动放牧这种放养鸡群的方式相对较少,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个较大的场地中或不连续的多个场地中放牧鸡群。
在某个区域内放牧若干天,将该区域内的野生饲料采食完后,把鸡群驱赶到相邻的另一个区域内,依次进行放牧。
这种放养方式没有固定的鸡舍,而是使用帐篷作为鸡群休息的场所。
每次更换放牧区域都需要把帐篷移动到新的场地并进行固定。
四、带室外运动场的圈养在没有放养条件的地方,发展生态养鸡可以采用带室外运动场的圈养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划定的范围内按照规划原则建造鸡舍,在鸡舍的南侧或东南侧、西南侧,划出面积为鸡舍5倍的场地作为该栋鸡舍的室外运动场。
运动场内可以栽植各种乔木。
在一些农村,有闲置的场院和废弃的土砖窑、破产的小企业等,这些地方都可以加以修整用于养鸡。
这种生态饲养方式使鸡群在白天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在运动场活动、采食、进行沙土浴。
鸡舍内采用网上平养或地面垫料平养方式,供鸡群夜间或不良天气时在室内活动与休息。
采用这种养殖方式要考虑为鸡群提供一个舒适、干净、能够满足其生物习性的环境。
鸡舍的通风、采光、保温、隔热、隔离效果要好。
鸡舍内要设置栖架以满足鸡只栖高的习性。
采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也要考虑青绿饲料的来源,因为在养鸡过程中需要经常在场地内撒一些青绿饲料让鸡群采食。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天然草原、森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草原和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草原、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
下面就把: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好生态鸡品种按照生产要求选择所需品种,当地的鸡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已成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可以选择饲养;商品蛋用型鸡种最好选择海兰白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或罗蔓褐壳蛋鸡作为生态蛋鸡品种。
二、选好饲养场址生态养鸡的养殖场地选择草原牧地、天然林地、农家田地等地饲养;要求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牧草和林地,其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鸡舍按照每平方米10只,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平方米1只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围起来。
三、饲养管理1.抓好育雏时节生态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由于此期气温逐渐上升,光照充足,对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
鸡可以户外活动时正好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使鸡可得到充分的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灾害和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要求每日饲喂5~6次,保证清洁饮水。
2.抓好幼雏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时改为小围栏散养,有目的地训练它的条件反射。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会回来吃食、饮水。
在此期间,抓住时机锻炼鸡只觅食饲料和捕食昆虫的能力,经过4~6周的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增强了觅食的能力并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后,就可以准备放养了。
3.抓好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生态散养蛋鸡8~20周龄这一时期为育成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生态养殖鸡?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畜产品要求越来越多,而现在人们更重视产品质量,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和安全。
因此,为了人们吃上优质的鸡蛋和鸡肉,满足市场需要,生态养殖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鸡的生态养殖就是将传统的养鸡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利用山林、草场、果园、农田等天然资源放牧育成及成年土鸡,并给予适当的饲料补充。
实现放养与舍饲相结合,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严禁使用激素和抗生素饲料。
鸡群自由运动,大自然空气新鲜,鸡群体质健康。
通过科学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实现
标准化生产,使土鸡肉、蛋达到无公害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
同时通过放养,控制植物虫害、草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培肥土壤,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鸡生态养殖,一般都是利用果园、林地、草场、农田,这些场地原本就有人员管理,现在因地制宜放养土鸡,不需另投劳力,同时鸡群在其间活动,控制了草害、虫害,省却了林间、田间管理人工、农药、肥料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