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生物
2019高考生物二轮必做2018高考生物试题真题试卷全国新课标卷3卷试题理综生物真题含答案解析

选择题 【详解】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 ,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 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 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 可以合成ATP,D正确,所以选C。 【点睛】光合作用虽然暗反应消耗了ATP,但光反应阶段利用光能合成 了ATP;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不是产物。
3卷
选择题
3卷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增殖、生物膜、细胞膜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细 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有将 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3卷
选择题 3.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D )
3卷
A. 细胞外K+43;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 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 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 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 、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点睛】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要注意 静息状态时,即使钾离子外流,膜内钾离子的浓度依然高于膜外。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Ⅲ)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1. 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存在于蓝细菌中B. 三者都含有DNAC. 三者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 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 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皮肤血管舒张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 用酒精擦拭皮肤4.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 250、500、0B. 250、500、250C. 500、250、0D. 750、250、07.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
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2018 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读(新课程word 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样氨基酸含量同样,但摆列次序不一样,其原由是参加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98 字A. tRNA 种类不一样B. mRNA 碱基序列不一样C.核糖体成分不一样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一样【解读】此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观察蛋白质的构成、构造、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简单得分。
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同样。
2.以下对于细胞癌变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合时能够无穷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构造有显然差异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引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挡细胞发生异样增殖【解读】此题主要观察细胞癌变的知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理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度;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挡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致使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74字A.血浆浸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添C.下丘脑浸透压感觉器遇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会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作用减弱【解读】此题主要观察水盐均衡的相关知识。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致使机体脱水时,会致使血浆浸透压高升、下丘脑浸透压感觉器遇到的刺激加强、抗利尿激素增添,从而致使肾小管和会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作用加强。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批增添,对此现象的剖析,错误的选项是()96 字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加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彩直接刺激神经中枢惹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变【解读】此题主要观察反射、条件反射及喜悦产生、传导等知识,拥有较强的综合性。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批增添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着迷经→脑干→传入迷经→唾液腺。
2018高考生物考纲解读《新课标下的生命科学》

(2)1/8
1/4 (3)0.01
1.98%
高考试题——设置新情境→核心素养靠拢 2017全国卷II· 4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 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 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C 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 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 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 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2017全国卷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 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做好小专题的整理,适用于每个老师的快速成长
(2015·天津高考)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 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 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 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 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B
2017全国卷II·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 是 B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 节
2017全国III·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 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 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 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 用引起的
三年高考2018-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实验分析和设计含解析_2256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1.(2018全国Ⅰ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C2.(2018天津卷,5)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Ⅱ)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1. 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 脂质、RNAB. 氨基酸、蛋白质C. RNA、DNAD. DNA、蛋白质2.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 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 血浆渗透压升高B. 产生渴感C.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 ①或②B. ①或④C. ②或③D. ③或④6.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7.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考试大纲考点分解chenlin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考试大纲考点精析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生物组2017.12Ⅰ、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精品解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常见的类型有: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成熟个体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细胞凋亡的意义: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详解】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C错误;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故选B。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
2018-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I卷)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和答案解析(新课标3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三、非选择题:29.(8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2018届最新高考生物知识点全解

考点三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 59
考点四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60 专题八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62
考点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5 考点二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6 考点三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8 考点四 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及水和无机盐 ....................................................................... 10 考点五 生物组织中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测 ....................................................................... 14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16 考点一 病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 16 考点二 生物膜系统 ............................................................................................................... 17 考点三 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18 考点四 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 21 专题三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 22 考点一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考点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22 考点三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 23 考点四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23 专题四 酶与 ATP .......................................................................................................................... 25 考点一 酶的本质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25 考点二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 27 考点三 探究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 29 考点四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37 专题五 细胞呼吸 ........................................................................................................................... 39 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 ....................................................................................... 39 考点二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 41 考点三 有关细胞呼吸的实验与探究 ................................................................................... 43
2018-2020历年真题参考答案(生物)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 麦芽汁琼脂 高压蒸汽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 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 (3) 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 CO2,CO2 使面包松软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 不变 (2) 小于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3) 相同 不同
(4) 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分化 小植株
一、选择题 1.D 2.B 三、非选择题
2019 年全国Ⅲ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3.A 4.A 5.D 6.A
第 6页
天学网 清北名师团
29. (1) 蛋白质 核酸 叶绿素
(2) 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 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 NH4﹢和 NO3﹣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 NO3﹣剩余量小于 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 NO3﹣;若营养液中 NH4﹢剩余量小于 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 NH4。
2019 年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D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9. (1) 增强
第 4页
天学网 清北名师团
(2) 降低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 减少 (3) 取 ABA 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 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二)选考题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 牛肉膏、蛋白胨 X (2) 下降 不能降解 X 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 X 的细菌能够增殖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能量 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38.[生物——选修 90-95℃ 氢键 (3) Taq 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00分)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6.00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6.00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6.00分)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6.00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6.00分)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二、非选择题7.(9.00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
2019新课标Ⅰ卷解读【生物】

2019生物新课标Ⅰ卷解读回归教材题型百变——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一、教材的知识之间要建立联系2019年高考生物学科试题遵循基本规律开展,促进基础教育实施。
更加注重必修三本教材之间的综合运用,引导基础教学,抓住核心、稳住基础、建立联系。
新课标Ⅰ卷第1.3.4题紧贴教材进行设计,例如第1题考察细胞凋亡的知识点,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命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第3题考察植物光合作用,联系生活进行解答;第4题是必修三的基础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是重点内容,重点考察。
二、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必修课高考更加重视教材的回归,不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纠正教学方向,推进素质教育。
高考生物继续加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有助于改善现存的“读教材做实验”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Ⅰ卷29题给出相对完整的实验流程,要求补充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客观上可引导教师重视实验教学,以推进生物学科素质培育目标的实现。
三、表达能力决定分数高低高考生物对于文字类问题的考查有利于不同综合能力水平考生的区分,有助于高校的梯度选才,还有利于改善目前学生语言表达与文字书写能力整体薄弱的状况。
新课标Ⅰ卷第31题重点考查生态学内容以及运用科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此类解释与分析的考查有助于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与培养。
四、备战2020年高考,我们应该主抓基础与基本题型分析2019年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基础类问题占了55分,考察核心素养的题占了18分;而传统意义上的综合题占了17分;由此我们得到的备考启示为:稳抓基础,重点转变在解答题的标准语言回答问题,尽量避免由于语言不规范而引起的失分;另外注重实验探究及设计类习题的练习,转变解答思路,冲击2020年高考。
三年高考2018-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_2252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8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答案】A【解析】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A正确;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B正确;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C正确;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错误。
2.(2018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A【解析】空气中的氟里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
可见,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正确,B、C、D均错误。
3.(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
4.(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正确;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B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正确;生物多样性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D错误。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分析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在题目设置和内容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特点,考查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情况,深受考生和教师的关注。
下面就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进行具体分析,看一看其中的亮点和难点。
一、题型设置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一共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据了主要的题量,解答题则占据了少量的题量。
这种题型设置使得试题更加多样化,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包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填空题则更注重考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和运算,提高了解题的难度。
解答题则更注重考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了解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内容考查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所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新课程标准,考查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但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内容,使得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情况。
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涉及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了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需要考生对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认真学习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包括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殖繁殖和生长发育等,需要考生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包括了基因和遗传规律的内容,需要考生对遗传知识进行透彻理解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了生物的适应和生态平衡的内容,需要考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三、解答技巧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II卷生物试题在解答技巧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考生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要注意审题和答题的技巧,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要仔细审题,理清思路,避免因考虑不全面而导致答案错误。
2019年高考试题新课标卷生物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环境浓度,导致红细胞不断吸水而涨破。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2.【答案】B【解析】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酶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观察曲线图看出,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说明甲酶能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从酶的化学成分上来看,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甲酶也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RNA;乙酶的活性不断降低,说明能被该种蛋白酶降解,其本质为蛋白质;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及特点等知识。
镁是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色素的重要组成元素,若幼苗在缺镁的培养基中培养,会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反应强度降低,生成的ATP及[H]的量也随之降低,而后暗反应强度也会降低。
作业帮高中生物知识点

作业帮高中生物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是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概述: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包括能量的产生和消耗,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过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在遗传信息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序列,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
- 基因的连锁与重组,以及多基因遗传。
5. 生物进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生物进化的核心。
- 物种形成的过程,包括突变、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
6. 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7. 人体生理学:- 人体的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8.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 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9.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10.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国际公约。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要注意生物学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物理、地理等的交叉,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 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 3 个科目的 成 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 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 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 属高校当地招生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 年起取消 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 地区加分政策。2014 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 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7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把这句话送给在高中踽踽独行的同学们,只要心存希望、心 有牵念,理想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更别忘了在高中奋战的日 子,“作业帮·一课”一直都在你的身边。
作业帮·一课教研团队 2018 年 3 月,于春意盎然的北京
2
目录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第一章 高考改革政策…………………………….1 第二章 2018 高考生物大纲……………………18 第三章 高考生物大纲解读…………………………….22
2014 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从 2014 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 施。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 度,考生 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 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3 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 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 思想政 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 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 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 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2、不分文理科 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 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 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 目的成绩,150 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 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 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14 个科目, 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 就不
9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低 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 2013 年的 6 个百分点 缩小至 4 个百分点以内。
7、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 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 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 优秀农村学生。2017 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 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 制。
2017 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 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 目标。
14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按“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说,高考事关重大、涉及面 广,我们要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试点先行、有序 推进的原则,充分考虑现有改革基础,充分考虑相关实 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 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审慎操作,做好试点工 作,逐步推开。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要按照“三 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确保目前在校 高中生不受影响。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介绍,到 2015 年 底,增加使用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基本完成。辽宁、江 西、山东 3 省份今年已使用全国卷;安徽、福建等 8 省 份已申请明年起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从 2014 年 的 15 个增加到 2016 年的 26 个。 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2018 年地方性加分项目仅有 35 个,比 2014 年的 95 个降低了
9、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
各 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 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 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建立规范的 学 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 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 实 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 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 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的指导意见。
3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一、高考改革政策具体内容
1.1 高考改革历程
2011 年 1 月 5 日,《学习时报》刊登了教育部部长袁 贵仁的文章《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文章 中明确了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 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2010 年 7 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 未来 10 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 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 其中。
5、2015 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 进行
8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规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 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主要选 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 年起推行 自主 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推行高考成绩公 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 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 式,增 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 年起在有条 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基于此,我们“作业帮·一课”教研团队,精心准备、用心研发,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编写了《2018 新高考新课 标权威解读》,为同学们从专业角度解读回答了以上四个问题,助同 学们一臂之力!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3 年,教育部印发的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 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 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随着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畅通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5 年继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 3 个专项计划,录取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较 2014 年增长 10.5%。
于是,2013 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 深入总结 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 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
1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新的 文件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 缺一不可。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 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 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
4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能”的考试方式。针对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要建立校长 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 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 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 就职单位了解。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高考改革 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 改革方案。
10、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11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 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 入高职院校。2015 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 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 年成为主渠道。
11、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 转换
8、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 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 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
10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 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1.2 高考改革内容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 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4 年 9 月 4 日正式 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
1、2015 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5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 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 建设。
同学们务必要清楚,“理论”“文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很好 的理解并解读它们,才能够真正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学习, 帮助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国学者李叔同在《晚晴集》中写道: 世界是一个回音谷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你大声喊唱 山谷雷鸣 音传千里 一叠一叠 一浪一浪 彼岸世界都收到了
13
1.3 改革意义
一是科学选拔人才。 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是维护社会公平。
新高考新课标 权威解读
1.4 实施时间
2014 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 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 专项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