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选1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选1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选1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基础训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篇2课文分析:是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开头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说起;接着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再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而现代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自己亲身的经验都在显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期望。
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课堂设计(简案):一、导入:经常看到媒体上长篇大论地说中国学生是典型地“高分低能”,你怎么看?为什么?……引出课文学习。
二、读课文,思考:什么叫“格物致知”?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三、整理分析本文中用到的事实论据:①王阳明:格竹失败——原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埋没了古人说“格物致知”的真意义。
②作者本人:只顾埋头读书,研究时吃尽了苦头——原因: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不重实验。
四、问题探究。
五、梳理结构,明确论点、论据、结论。
六、总结下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篇3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观点和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格物致知是一种求知的精神和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们探索真理的基本态度。
这一精神观点强调通过实证、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真知,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学习或依赖盲目的信仰和传统观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指我们应该以客观、批判和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探索世界,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积累知识和经验。
格物致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提到了“君子不器”和“学而时习之”等观点,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真知和智慧,同时也可以培养德行和优秀品质。
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后来的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弘扬。
当时的科学家、哲学家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并进一步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得真知。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另外,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也与现代科学方法有密切的联系。
现代科学研究强调基于体验和实践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推翻假设,从而获得真正可靠的知识。
这与格物致知的精神是相通的,都强调实证和实践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的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是应有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
我们应该通过直接观察和实践来获取事物的真实情况和本质特征。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证明我们的假设,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2. 理性和批判思维应有格物致知要求我们以理性和批判的思维方式对待和分析问题。
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传统观念和权威,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实事求是应有格物致知注重实事求是,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偏离实际情况。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从客观和全面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事物。
4. 反思和总结应有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炼和归纳经验和知识,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和理论。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智慧。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
一、说教材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作者解决生字词,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二、说教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分析归纳法;讨论法;讲解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学法: 1. 勾画圈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分析归纳法:分析归纳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类事物共性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理性认识的一种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是: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出在哪里?美籍华人丁教授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引出课题并解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 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 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整体感知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 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举例论证。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 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举例论证: 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课堂练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 论证 。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常见论证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 本论 、结论 。 论证的方式: 立论 、 驳论 。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 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 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依据: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 书即可得到真理; 具体表现: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整体感知
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 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原⽂ 我⾮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特别荣誉奖。
我⽗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的,我受的教育的⼀部分是传统教育,⼀部分是西⽅教育。
缅怀我的⽗亲,我写了《怀念》这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接触到不少中国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家谈谈学习⾃然科学的中国学⽣应该怎样了解⾃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的《⼤学》⾥这样说:⼀个⼈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是适应⼀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学》本⾝就说,格物致知的⽬的,是使⼈能达到诚意、正⼼、修⾝、齐家、治国的⽥地,从⽽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家都知道明朝的⼤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天王阳明要依照《⼤学》的指⽰,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的⽵⼦。
于是他搬了⼀条凳⼦坐在院⼦⾥,⾯对着⽵⼦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宣告失败。
这位先⽣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真理是“圣⼈”从内⼼领悟的。
圣⼈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般⼈。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 ——朱棣文
朱棣文(1949—),男,1949年生于美国密苏 里州,祖籍江苏太仓。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他是 第一位可以控制、移动一粒原子的人。1997年10 月因利用激光冷却气体,使冷却的原子陷在原子 捕捉器内的方法获得技术上的突破而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得主——崔琦
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第 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畅所欲言
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 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 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 思考,作出回答。
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
B.由于 因此 虽然 却
C.不但 而且 不论 都
D.不仅 并且 然而 却
② ④ ③ ①
4.指出下面句中引号的作用。(8分) A.引用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表否定 (1)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 从内心领悟的。( D ) (2)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A ) (3)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C ) (4)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B )
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 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 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 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丁肇中( 1936~),美 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 安阿伯。 1962 年获哲学博士 学位。 1969 年后任马萨诸塞 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 能物理学研究。 1974 年领导 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粒子( J/ψ 粒子),并导致 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 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 于 1976 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6~12)
分析问题
(2~12)
解决问题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1.“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 性的发现”?
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 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 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继续支配中 国一些读书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2)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 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原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②、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③、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④、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③、利用网络查询作者情况及有关写作背景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准备】一盆河沙,三个完整的乒乓球,三个切成两半的半瓣乒乓球,一个剪去四分之一的乒乓球。
课前将乒乓球埋于河沙之中,所有的乒乓球都现出完整的半球于河沙外。
【演示】上课时,出示准备好的道具,让学生观察,然后问:谁能说出有多少个乒乓球?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准确答案?(让学生自由猜,准许学生上讲台凑近看或把乒乓球一个个翻开看。
)【导语】面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光用眼睛看表面就下结论。
有的同学则能动手,用行动探个究竟。
这种实践精神、实验精神就是丁肇中所说的格物致知精神。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属什么文体。
2、作者简介运用多媒体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有关图片。
(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前,周长27公里;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
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3、自学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领悟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一帆风顺不知所措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梳理课文结构,找出中心论点自学课文,分组讨论,列出课文提纲。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中心论点即课文题目。
【多媒体出示版书】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全课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 机结合
3、运用对比
主题归纳:本文以王阳明 和作者自己的实例为论据,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 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思考课后第一题:
含义:王阳明”格物“不 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 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 这样做远离了格物致知的 真正意义。
思考课后第三题:
看6—11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学发展的历史
2、实验的过程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 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造成11段最后一 句所说的现象的 原因是什么?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 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验, 埋没了格物致知精神的真 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 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 讨。
第三部分(6-12)分析格物致 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13)得出结论——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 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格物致知”传统 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 哪里?
“格物致知”传统意思 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 知识。
出自儒家经典《大学》。
丁肇中认为“格 物致知”的真正 意义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说 说我们为什么需要 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 神: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 轻实验,而新的知识要通 过实地实验证明,所以需 要培养实验精神,需要格 物致知精神。
13段第一句是什么 句?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13段,思考什 么是实验精神?
本文采用了三种说理方 法: 1、引用古语
1、 2、
3、 4、
1、强调实地实验对新 知识获得的重要性,起 强调作用。
2、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 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的过程。“不是……而 是……”强调“而是”后 面的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著名的思想理论,它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掌握宇宙规律,及时地把握和改善自身的言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要坚持格物致知的思想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认为,要掌握宇宙规律,就必须以“格”字为中心,努力探索细密的现象,反复思考,从总体到局部,生动对比着去发现规律,以认知宇宙真理,达到自然的至善境界。
二、主张自觉修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要先理解宇宙规律,而后自觉改善自身的表现,以培养本身的修养。
只有通过修养,才能获得格物致知,从而实现理想的实现。
三、主张尊重自然法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认为,宇宙之大,自然之深,人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界。
因此,要深入研究自然,尊重自然法则,以把握真理,实现理想。
四、强调以德报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认为,以爱心去报怨,用善念去报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努力实现理想。
以上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的是要秉持修养,尊重自然法则,以德报怨的思想,以获得更好的实现人生理想。
- 1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初中语文精品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学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三、文化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
《四书》指《》《》《》《》;《五经》指《》《》《》《》《》。
四、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可以不回答)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2遍。
2.思考: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有什么现实意义?五、搜集整理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六、我的预习收获和疑惑收获:疑惑: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检测(共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本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丁肇中()授予()遵照()彷徨()()实践()不知所措()2、形近字┏授:授予┏措:措施┏致:招致┗受:接受┗错:错误┗至:极至3、词语解释【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荣幸】荣耀而幸运。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清谈】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藏手于袖,在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
【一帆风顺】本指帆船一路顺风。
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
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激变】课文中指急剧变化。
也指因刺激而生变乱。
4、文学(文体)常识丁肇中,当代第一流的________。
一九七六年他获得了________奖。
本文是作者于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大会上接受________奖时发表的演讲。
【参考答案】1、丁肇中(zhào)授予(yǔ)遵照(zūn)彷徨(páng huáng)实践(jiàn)不知所措(cuò)4、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特别荣誉二、课文学习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明确】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明确】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
列出本文的提纲吗?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
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研读文本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
有什么弊端?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6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
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六、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