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合集下载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溶液酸碱性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2SO4=2 H++SO42-;HCl= H++Cl-;HNO3= H++NO3-。

一般命名为“某酸”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NaOH=Na++OH-;Ca(OH)2=Ca2++2OH-。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3.酸性溶液:含大量氢离子(H+)的溶液,有酸味。

如食醋、柠檬汁、西红柿等4.碱性溶液:含大量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有滑腻感和涩味。

如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5.中性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相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如食盐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知识解读】(1)酸: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电离出的阴离子叫做酸根,氯离子(Cl-)又叫盐酸根;②酸是由H+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③酸一般命名为“xx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叫做氢氧根离子;②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离子构成的;③碱一般命名为“氢氧化x”。

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Cu(OH)2-氢氧化铜。

(3)酸(碱)的溶液,一定显酸(碱)性;但是,酸(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

如纯碱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尝味道:有酸味的溶液显酸性;有滑腻感和涩味的溶液显碱性。

注意:只能用于鉴别生活中的可食用的物质,2.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仍为紫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不变色仍为无色,遇碱变为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电离出的H+(或OH-)发生作用,导致其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所以,①溶液变色时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②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汇总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学课程,而酸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酸碱知识对于高考化学考试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而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酸通过释放H+离子来增加水溶液的酸度,碱通过释放OH-离子来增加水溶液的碱度。

二、酸碱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呈酸性溶液,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与碳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溶液,能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能与银离子生成沉淀,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氢盐。

三、常见酸碱的性质及应用1. 强酸:强酸能够完全解离产生H+离子的酸。

常见的强酸有盐酸、硫酸等。

这些强酸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于实验室的化学实验以及工业生产中。

2. 强碱:强碱能够完全解离产生OH-离子的碱。

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强碱也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于工业生产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剂。

3.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四、酸碱的浓度计算酸碱的浓度通常使用摩尔浓度来表示。

摩尔浓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摩尔数。

1. 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浓度(mol/L)=摩尔数/溶液体积(L)。

2. 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方法。

通过向已知浓度的溶液中滴加精确测量的酸碱溶液,直到酸碱中和为止,从而确定未知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五、酸碱的pH值pH值是用于表示酸碱溶液酸度或碱度的指标。

其数值范围从0到14,pH值越小,酸度越大;pH值越大,碱度越大;pH值为7时,说明溶液是中性的。

六、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和变色规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知识点总结酸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许多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常见的物质。

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对于理解酸碱反应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

一、常见酸的性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下面是酸的一些性质:1. 酸的味道:酸具有酸味,例如柠檬酸味酸。

2. 酸的腐蚀性:酸能够腐蚀金属,如盐酸可以与铁反应产生氢气。

3. 酸与金属反应: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如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 酸的电离性:酸在水中可以电离产生H+离子,例如盐酸在水中电离成H+和Cl-离子。

5. 酸的指示剂:酸性溶液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如酚酞可以用来检测酸性溶液。

二、常见碱的性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以下是一些碱的性质:1. 碱的味道:碱具有苦味,例如苏打粉具有苦味。

2. 碱的腐蚀性:碱也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皮肤和组织。

3. 碱与酸反应: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 碱的电离性:碱在水中可以电离产生OH-离子,如氢氧化钠在水中电离成Na+和OH-离子。

5. 碱的指示剂:酸碱指示剂也可以用来检测碱性溶液,如酚酞可以由红变为无色来检测碱性溶液。

三、常见中性物质的性质中性物质是指不产生H+或OH-离子的物质,具有中性pH值。

以下是一些中性物质的性质:1. 中性物质的味道:中性物质通常不具有明显的味道。

2. 中性物质与酸碱反应:中性物质与酸碱反应不会产生气体,也不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3. 中性物质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中性物质会改变酸碱指示剂的颜色,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变化。

四、总结通过对酸、碱和中性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酸碱中常见物质的特性。

酸具有酸味、腐蚀性、电离性等性质;碱具有苦味、腐蚀性、电离性等性质;中性物质则具有中性的pH值,不具有明显的味道和颜色变化等特点。

高考化学常见酸碱

高考化学常见酸碱

高考化学常见酸碱一、酸的定义及分类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酸可以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是指由无机物质形成的酸,常见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

这些酸通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金属发生反应,并且具有酸性溶液的特点。

有机酸是指由有机物质形成的酸,常见的有机酸有乙酸、柠檬酸、醋酸等。

这些酸通常具有酸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溶液。

二、碱的定义及分类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碱可以分为无机碱和有机碱。

无机碱是指由无机物质形成的碱,常见的无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这些碱通常具有强碱性,能够中和酸,并且具有碱性溶液的特点。

有机碱是指由有机物质形成的碱,常见的有机碱有胺类物质。

这些碱通常具有碱性,能够和酸反应形成盐和水。

三、酸碱的性质和反应(一)酸的性质和反应1. 酸具有酸味。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如柠檬酸、醋酸等。

2. 酸能够形成酸性溶液。

酸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例如酚酞溶液是酸性溶液时呈现红色。

3. 酸和金属反应。

酸能够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例如,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4. 酸和碱反应。

酸和碱能够中和产生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5. 酸和金属碱反应。

酸和金属碱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二)碱的性质和反应1. 碱具有苦味。

碱性物质具有苦味,如氢氧化钠。

2. 碱能够形成碱性溶液。

碱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例如苏丹红溶液是碱性溶液时呈现红色。

3. 碱和酸反应。

碱和酸能够中和产生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 碱和金属反应。

碱和金属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氢氧化钠和铝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

5.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完整版)高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酸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下面是高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的知识
点总结:
1. 酸碱的定义
- 布朗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
电子对的物质。

- 列维斯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接受或分享电子对的物质,碱是
能够提供或分享电子对的物质。

- 亚里士多德酸碱理论:酸味来自酸性物质,碱味来自碱性物质。

注意:各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2. 酸碱的性质
- 酸的性质:酸味酸性,能腐蚀金属,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的性质:苦味碱性,能中和酸,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电离反应:酸、碱在水中电离成离子,形成溶液导电。

- 水中的自离子化:水分子自离子化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4. 酸碱指示剂
- 酸碱指示剂是用于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学物质。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酸碱性状分别为:红色/无色、橙色/紫红色、黄色/蓝色。

-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5. 酸碱化合物的命名
- 酸的命名:按元素名+酸字,或酸根离子+酸字。

- 碱的命名:原子基团+氢氧化。

以上是高中化学酸碱知识的简要总结。

这些概念对于理解溶液性质、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相关实验和应用都非常重要。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

高考化学酸碱知识点酸碱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酸碱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相关内容。

一、酸碱的定义及特点1.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质子)的化合物或离子。

酸呈现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如柠檬和醋)。

2.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或离子。

碱呈现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如肥皂水和氨水)。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此过程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二、酸碱的理论1. 阿尔尼热斯理论(Arrhenius Theory):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在水溶液中,酸和碱相遇会发生中和反应。

2. 布朗酸碱理论(Bronsted-Lowry Theory):酸是指可以给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可以接收H+离子的物质。

此理论扩展了酸碱概念,可以适用于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

三、酸碱的常见性质和分类1. 酸的性质:a) 酸的气味和酸味:酸有特殊的气味,如硫酸等。

酸也呈现酸味,如柠檬汁等。

b) 酸的电离和导电性:酸在水中电离产生H+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c) 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活泼金属(如锌、铝)反应会产生盐和氢气。

d) 酸与华盐的反应:酸与华盐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

2. 碱的性质:a) 碱的苦味和腻感:碱有特殊的苦味和腻感,如氢氧化钠等。

b) 碱的电离和导电性:碱在水中电离产生OH-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c) 碱与酸的中和反应: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四、常见的酸碱及其溶液的pH值1. 强酸和强碱:a) 强酸:完全电离产生H+离子的酸,如盐酸(HCl)和硫酸(H2SO4)。

b) 强碱:完全电离产生OH-离子的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钡(Ba(OH)2)。

c) 强酸溶液的pH值通常在0到1之间,强碱溶液的pH值通常在13到14之间。

高一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

高一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

高一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类物质,它们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一化学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并深入了解这些酸碱盐的知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酸的性质。

酸是一类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它们通常有酸性味道,可以和金属产生气体,能够溶解碱性物质等。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酸就是柠檬汁、果酸等。

与酸相对应的是碱,碱是一类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碱的特点是有碱性味道,可以与酸中和反应,能够中和产生水和盐。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碱就是肥皂、洗衣粉等。

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就是盐。

盐是一类可以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的离子化合物。

它们通常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

盐既可以是无机盐,如氯化钠、硫酸铵等,也可以是有机盐,如醋酸钠等。

在生产和生活中,盐被广泛应用,例如为改善食物的味道,作为调味品,也用于某些化学工艺中。

了解了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酸碱溶液的浓度。

在化学实验中,酸、碱的浓度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

pH 值的范围是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

pH 值小于7表示酸性溶液,而pH 值大于7则表示碱性溶液。

浓度越高,pH 值越小,溶液越酸性;而浓度越低,pH 值越大,溶液越碱性。

通过pH 值,我们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并产生盐。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

这种反应是一个常见的中和反应,也是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的反应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食物加工、环境保护、药品制造等。

例如,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调节食物的口味。

例如,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可以调节食物的酸碱度。

此外,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如处理酸性废水、中和酸雨等。

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而物质的酸碱性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以增进我们对化学世界的了解。

一、酸的性质酸是一类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性质:1. 酸味:酸通常具有酸味,例如柠檬汁、醋等。

2. 蓝色石蕊试纸的变红:将蓝色的石蕊试纸放入酸溶液中,试纸会变成红色。

3. 与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4. 金属腐蚀:酸可以腐蚀金属,例如硫酸可以与铁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铁。

5. 改变酚酞指示剂颜色:酸溶液会使酚酞指示剂从无色变成红色。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

二、碱的性质碱是一类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性质:1. 苦味:碱具有苦味,例如氢氧化钠(烧碱)。

2. 变红石蕊试纸的变绿:将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入碱性溶液中,试纸会变成绿色。

3. 与酸中和反应:碱和酸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4. 皂化作用:碱可以与脂肪酸反应,生成皂类物质。

5. 改变酚酞指示剂颜色:碱溶液会使酚酞指示剂从无色变成蓝紫色。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碱被广泛应用于肥皂制造、水处理、制药等领域。

三、中性物质中性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它们的酸碱度在pH7左右。

当酸和碱中和后,生成的产物通常是中性物质。

例如,水就是由酸(H+)和碱(OH-)中和后生成的产物,其pH值为7。

四、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于检测物质酸碱性质的化学试剂。

它们能够根据物质的酸碱度变化而改变颜色,从而帮助我们判断其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石蕊以及溴酚蓝等。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物质的酸碱度的变化有关。

例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是无色的,在中性溶液中呈现浅紫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

五、应用领域酸碱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以下几个例子所示:1. 农业: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一、单选题1.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pH 最小的是A .HClB .H3PO4C.(NH 4)2SO4 D.NaCl2.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A .0.9% 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3.某溶液改变一个条件,酸性一定增大的是A .酸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B.使溶液中c(H +)增大D.稀盐酸露置于空气中C.使溶液中c(OH -)减小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 7的溶液B.c H c OH 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盐溶于水得到的溶液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nnnnA .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 cm分别插上一小块铜片和铝片,把铜片和铝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触耳机的两极,能够从耳机中听到“嘎嘎”声B.将两朵红色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白醋和纯碱稀溶液中(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 ,几天后花的颜色有明显变化C.将适量的食醋加入内壁有水垢的水瓶中,缓慢转动水瓶,一会儿水垢慢慢脱落D.向25 mL 沸水中滴加5~6 滴稀的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6.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则0.1 mol/L 的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A .HCN B.HF C.CH 3COOH D.HNO27.根据生活经验,下列物质按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 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② 厨房去油污清洁剂③ 食醋④ 肥皂⑤ 食盐A .①②⑤③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②⑤④D.①③⑤④②8.常温下,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 点,水电离产生的c(H+)< 10-7 mol/L B.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9.根C.a、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D.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据下列实验事实判断所测液体样品最有可能是纯水的是A .室温下测定其pH 等于7B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其沸点为100°CC.电解,产生H2、O2 的体积比为2:1D.室温时为无色、无味的液体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A .CH3COOHB .CH3COONa C.CH3CH2OH D.NH4Cl二、综合题11.25℃时蚁酸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2× 10-4,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 =2 ×10-7、K a2=2×10 -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0.1 mol·L-1 HCOON的a 水解方程式 ________ ,并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序 ______________ 。

(2)25℃时蚁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计算反应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 。

依据计算结果判断该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___________ (填“正反应完全”“逆反应完全”或“不完全”)。

(3)废水中的蚁酸根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除去变成与环境友好的物质,写出其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 。

该电极材料选用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石墨B.锌C.铜D.银三、推断题纯碱工业始于18 世纪末,至今已有两百多年。

在纯碱工业史上,比利时人索尔维,中国人侯德榜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图是1861 年索尔维发明的制碱法中物质转化关系图,其中I~IV 代表四个主要化学反应,a~i代表除H2O 以外不同的物质。

若不计其他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只有e、g、hB .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只有c、f、iC .每消耗1mol a,同时消耗0.5mol bD .每消耗1mol h ,同时消耗0.5mol i13.从母液中析出的NaHCO 3中含有NH 4Cl ,需洗涤后再进行灼烧。

若省略洗涤操作,则最终对所得纯碱纯度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无明显影响B.NH 4Cl 杂质含量上升C.NaCl 杂质含量上升D.NaOH 杂质含量上升14.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 侯氏制碱法"大大推进了纯碱工业的发展,其最重要贡献是()A .找到了新型高效的催化剂B.充分利用了能量C.提高了纯碱产品的纯度D.提升了Na+的利用率1.A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溶液的酸碱性,再在酸性溶液中比较氢离子浓度。

【详解】在四种溶液中, HCl 、H 3PO 4、(NH 4)2SO 4溶液显酸性, NaCl 溶液显中性,而在显酸性的溶 液中只有 HCl 是强酸,故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 HCl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 pH 最小。

答案选A 。

2.B【解析】【详解】 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若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会加重病症。

而氯化钠溶液、葡 萄糖溶液显中性,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应用。

故选 B 3.A 【解析】 【详解】A. 酸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反应: 故 A 符合;B. 升高温度可以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 降低温度可以抑制水的电离,使溶液中D. 稀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溶质 HCl气体,溶液的酸性会减弱,故 D 不符合; 故答案为 A 。

4.B【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溶液一定呈中性可知, 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 运用水的离子积常数和盐类的水解 分析。

【详解】14A 、pH 7 的溶液,不一定是常温下, 水的离子积不一定是 K w 1 10 14 ,溶液中 c H 、 c OH 不一定相等,故 A 错误;B 、溶液呈酸碱性本质,取决与溶液中 H 浓度与 OH 浓度的相对大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一定显示中性,故 B 正确; C 、由强酸与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若氢离子浓度物质的量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的量不相等,反应后溶液不会显示中性,故 C 错误;参考答案2H 2SO 3+O 2=2H 2SO 4,溶液酸性增强, pH 减小,c(H +)增大,但溶液仍为中性,故 B 不符合; c(OHD、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则盐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故 D 错误;答案选B。

【点睛】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因此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

5.D【解析】【详解】A. 酸性溶液中Zn、Cu 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通过,所以能够从耳机中听到“嘎嘎”声,故 A 正确;B. 不同酸碱性条件下,花朵会变色,所以将两朵红色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白醋和纯碱稀溶液中(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花的颜色有明显变化,故 B 正确;C. 将适量的食醋加入内壁有水垢的水瓶中,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水垢会慢慢脱落,故 C 正确;D.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的制备过程为:向25mL 沸水中滴加5~6 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为止,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 D 错误。

故选: D 。

6.B【解析】【详解】对于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c(H +)越大。

c(H +)大小关系:HF >CH 3COOH>HNO 2> HCN;正确答案选 B 。

7.D【解析】【详解】根据生活经验,洁厕灵(HCI) 、食醋均显酸性,pH 均小于7,但洁厕灵的酸性比食醋强,故洁厕灵的pH 比食醋的小;食盐显中性;肥皂、厨房去油污清洁剂均显碱性,pH 均大于7,但厨房去油污清洁剂的碱性比肥皂强,故厨房去油污清洁剂的pH 比肥皂的大;故上述物质水溶液pH 逐渐增大的顺序是①③⑤④②;故选 D 。

8.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象中出现的拐点判断哪个表示的是什么溶液的滴定曲线,然后根据加入Ba(OH) 2 的体积多少及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及浓度大小。

【详解】A. 根据图知,a点为Ba(OH) 2溶液和H 2SO4恰好反应,曲线①表示硫酸滴定曲线,②表示NaHSO4的滴定曲线。

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抑制水电离,所以 b 点水电离产生的c(H+)< 10-7 mol/L , A 正确;B. Ba(OH) 2溶液和H 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 Ba(OH) 2=BaSO 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 2=BaSO4↓ +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 a 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 2溶液和H 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 2 溶液和NaHSO4 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正确;C. a 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 d 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 C 正确;D. c 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硫酸氢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 、Na2SO4,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②中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发生的反应及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是解本题关键,意: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易错选项是B,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识图能力。

9.B【解析】【详解】A. 室温下pH 等于7 的液体不一定是水,不水解的盐溶液如氯化钠等在常温下也是中性的,其溶液中的pH=7 , A 项错误;B. 纯净物才有固定的熔沸点,纯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是一个定值100℃, B 项正确;C. 电解时产生H2、O2的体积比为2:1 的溶液可以是硫酸钠、氢氧化钾、硫酸等,不一定是电解水, C 项错误;D. 氯化钠、氯化钾、氢氧化钾、硫酸钠等大多数溶液常温下是无色的,室温时为无色的液体不一定是水, D 项错误;答案选B。

10.B【解析】【分析】判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先分析物质是酸、碱还是盐,若为盐,再具体考虑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据此来分析作答。

【详解】A. CH 3COOH 属于酸,溶于水电离出H+,水溶液显酸性,故 A 项错误;B. CH 3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发生水解,CH 3COO- +H 2O CH 3COOH+OH -,水解出OH -,溶液显碱性,故 B 项正确;C. CH3CH2OH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不能电离,水溶液显中性,故C项错误;D. NH4Cl 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发生水解,NH 4++H2O NH3? H2O+H+,水解出H+,溶液显酸性,故 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