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
论《五经正义》的经典诠释方法与原则
论《五经正义》的经典诠释方法与原则作者:康宇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摘要:《五经正义》上承汉代经学,下启宋明理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孔颖达在书中运用经注并释的义疏体例,坚持宗一家之注而释经,并适时加以补充与完善,促成了南北经学“一统”局面的形成。
在诠释学的视域中,《五经正义》在训字疏经的同时,不断寻求文本解释义理上的突破,其“疏不破注”的释经原则,特质显明。
《五经正义》的出现,是唐初政治、学术、社会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出的治经范式、思维理路,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诠释学研究资源。
关键词:经学;《五经正义》;孔颖达;诠释方法;疏不破注唐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该书不仅集魏晋南北朝以来诸家义疏学成果之大成,更是经学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标志。
孔氏精心选取魏王弼和晋韩康伯注本《周易正义》、汉孔安国注本《尚书正义》、汉毛公传和郑玄笺本《毛诗正义》、汉郑玄注本《礼记正义》、晋杜预注本《春秋左传正义》等五部典籍为依据,撰修《五经正义》,并于唐高宗永徽年间以“官学”形式颁行全国,从而在规范儒家“五经”版本与文字的同时,亦对经义疏解给出统一规定。
至此,风行于前代的“南学”“北学”终得融合,长期存在于经学内部的家法、师法等门户之分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解,儒家经学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今天,在经典诠释学视域上考量《五经正义》,可以发现其内含诸多“理解”“体验”“解释”因子,尤其是它在解经过程中展示出的思维范式、方法理路、治经原则等,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诠释学研究资源。
一、《五经正义》的诠释体例与特质从成书背景上看,《五经正义》的出现既是经学内部统一的需要,亦是唐代政权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南北朝分裂的国家局面,使经学在传递的过程中,各地师法、文字各具差异,歧义纷纭,无有定论。
东汉郑、服之学流行于北,魏晋玄学之风盛行于南,这不仅妨碍了儒家经典的客观训解与传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儒学在社会中的学术权威。
论孔颖达_备包有无_的易道观
,
,
、
。
页
门
。
鉴 于 此 本 文 不 揣 邀 陋 对 其 备包 有 无 的易道 观 作 一 初 步 之 探 讨
,
,
“
”
所 谓 易 道 观 就 是 对 易 道 的 看法 和 理 解 而 易 道 有 广 义 和 狭 义 之 分 学
”
。
,
,
。
粗 略地 讲 广义 的易 道 是 指所
,
,
,
经 传 所 阐发 的独 特 的易 学 思 想 的体 和 用 的 理论 以 及 由 此 衍 生 的思 想 也 就 是 广 义 的 易 有涉 及 由《周 易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四 库 全 书 总 目提要 》 说
《系 辞 天 地 烟 组 万 物 化 醇 男 女 构 精 万 物化 生 , ’
下
的 过 程 而 生 化 出天 地 万 物 来
,
。
其 次 原初 的发 生 结 构 意 义 上 的无
,
。
,
。
所 谓原初 发生 结构 指 一 种构成 性 的存 在 之 域 它 是 一 种 生 成
・
,
性 架 构 和 原 则 而 不 是 一 种本 源 实 体 《系辞
, ,
,
,
,
。
”
经传通 过 其 卦艾 画 符号 及 其 其 二 是 指《周 易 》
。
文 字所 揭 示 的 宇 宙 万 物变 化 生 息 的 世 界 图 景 和 宇 宙 万 有 的 形 上 之 本 体 并 包括 辞 变 象 占及 其关 系 的
“ ” 理 论 历 代《周 易 》 注疏 的 主要 着 力 处 就 在 于 此 这 也 正 是 本 文 所 用 的 易 道 的 所 指
浅析孔颖达的乾坤观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 收稿日期:2002-11-21作者简介:王德贞(1967-),男,山东菏泽人,中共菏泽市委党校讲师。
- 1 -✧文学研究✧浅析孔颖达的乾坤观王德贞(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 菏泽 274030)摘 要:孔颖达在对东汉、魏晋、南北朝各派各家学说的引述、罗列中,提出了自己的乾坤观思想,此种乾坤观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这对“易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孔颖达;乾坤观;平等意识中图分类号:B2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01-03孔颖达按唐太宗之命撰《周易正义》,对东汉、魏晋、南北朝以来各派经师的注释进行了一次大总结。
他在引述、罗列各家说法时,提出了自己的易学观,特别是对乾、坤的理解,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对各派易学观点同时存在的合理性给予了一个理论基石。
这对易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乾、坤的由来,孔颖达认为乾坤是与天地并列的。
天地是体,乾坤是用,正如天地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一样,乾坤作为代表天地本性的符号也是自然而然具有最普遍的性质。
这也是反映孔氏乾坤观前提的公理性陈述。
魏伯阳的观点与孔颖达不同。
《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1](P174)魏注曰:“乾坤,其易之门户,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体。
”他笼统提出天地为乾坤之体,乾坤的体制取自天尊地卑之义,从而确定了乾坤地位的不平等。
孔注曰:“天以刚阳而尊,地以柔阴而卑,则乾坤之体安定矣。
”是说乾坤分别具有刚阳和柔阴的性质,他们是顺天地的德行,各安于其本性及地位。
相对于人而言天处于人之头顶,地处于人的脚下。
孔疏曰:“乾健与天阳同,坤顺与地阴同,故得乾坤定矣,……此经明天地之德也。
”意思是说乾坤是对天地所具有的性质的一种称呼。
周易的思想体例
《周易的思想体例》前言周易的研究有久远的历史。
以中国的情况论之,大致可以分为古代部分与现代部分。
古代部分又是传统的研究部分,这里面包括对周易经典的解释与发挥,既有义理的,又有象数的。
从解释的文本来说,历史上有三种最为基本和重要,即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和朱熹的《周易本义》。
这是因为,孔颖达的周易注疏是在集中了前代周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抉择而定的,从而使历史中的周易典籍的解释有了一个统一稳定的定本,这是基础工作。
具体情况在《周易正义》序中讲得很清楚。
但是孔颖达注易是偏重于义理一路,以王弼注为底本。
这样,在象数方面就不着重。
而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保存汉易著名,正好在象数方面对《周易正义》形成补充,所以是留存到现在的相当基本的一部文献,于是义理象数方面乃得以完全。
但是王弼死的时候年纪很轻,在学问的厚积上难免有一些问题,虽然孔疏选择王注为所本有一定的考虑,但其中的不足历来学者也多有议论。
当然,宋儒对孔疏周易的非议含有排释老的因素,孔氏《周易正义》与李氏《周易集解》基本代表了唐以前的周易解释情况和水平。
而宋以后理学时代最基本的文本解释却是朱熹的《周易本义》,虽然注解十分简易,但是代表了理学的基本态度与观点,而且是在吸收前人易学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如伊川易传等)。
明清以后,易学研究有强烈的朴学实证色彩,开始了另一个时代。
关于易学的发挥和旁支更为繁复,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比如《周易乾凿度》一书,郑玄注,有乾隆丙子(1756)雅雨堂版。
前有德州卢见曾序,就说到对待纬书的不同态度,认为先秦纬自有其价值,乾凿度就是一例。
但这还是就易义发挥的,像汉扬雄的《太玄》,更是直接仿照周易的形式自作的一部书。
但是从数上来说,《周易》是八八六十四数,而《太玄》是九九八十一数,只是《太玄》远没有《周易》那样自圆,无论是算法上还是文本方面,都有很多不对应的地方。
宋司马光为《太玄》详细作注,而他自己也作有《潜虚》一书。
孔颖达注疏的五部著作
孔颖达注疏的五部著作孔颖达(1915年-2009年),字九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
其中,他的五部注疏著作被视为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孔颖达注疏的五部著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介绍。
一、《论语集释》《论语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论语》进行的全面注释和解读。
这本书于195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成为学习《论语》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在《论语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个章节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读,阐明了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他不仅从文字上理解经典,更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每个故事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孔颖达注疏的《论语集释》不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论语》中的经典文本,还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他的注释风格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对于每个问题都能给出深入而有力的解释,使得这本书成为学习和研究《论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
二、《孟子集释》《孟子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孟子》一书进行的详细注释和阐释。
这本书于1964年首次出版,被誉为解读《孟子》最全面、最深入的著作之一。
在《孟子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段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他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思辨能力,对《孟子》中所涉及到的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阅读孔颖达先生的注疏,《孟子》这部经典文献变得更加深入浅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他的注释既保留了原文的风采,又加入了现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解读,使得这本书成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都能够受益的重要著作。
三、《大学集释》《大学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大学》一书进行的全面注释和解读。
这本书于1978年首次出版,被广泛认为是研究《大学》的权威著作之一。
在《大学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个章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解读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论《五经正义》的经典诠释方法与原则
2018年第6期(总第171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6ꎬ20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71哲学问题研究论«五经正义»的经典诠释方法与原则康㊀㊀宇(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80)摘㊀要:«五经正义»上承汉代经学ꎬ下启宋明理学ꎬ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ꎮ作者孔颖达在书中运用经注并释的义疏体例ꎬ坚持宗一家之注而释经ꎬ并适时加以补充与完善ꎬ促成了南北经学 一统 局面的形成ꎮ在诠释学的视域中ꎬ«五经正义»在训字疏经的同时ꎬ不断寻求文本解释义理上的突破ꎬ其 疏不破注 的释经原则ꎬ特质显明ꎮ«五经正义»的出现ꎬ是唐初政治㊁学术㊁社会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ꎬ其表现出的治经范式㊁思维理路ꎬ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诠释学研究资源ꎮ关键词:经学ꎻ«五经正义»ꎻ孔颖达ꎻ诠释方法ꎻ疏不破注中图分类号:B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8)06-0097-07收稿日期:2018-10-3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中西诠释学史比较研究 (17BZX072)ꎻ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 经学诠释学 (HDTDW201801)作者简介:康宇(1978 )ꎬ男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哲学博士ꎬ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ꎮ㊀㊀唐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ꎮ该书不仅集魏晋南北朝以来诸家义疏学成果之大成ꎬ更是经学由 分裂 走向 统一 的标志ꎮ孔氏精心选取魏王弼和晋韩康伯注本«周易正义»㊁汉孔安国注本«尚书正义»㊁汉毛公传和郑玄笺本«毛诗正义»㊁汉郑玄注本«礼记正义»㊁晋杜预注本«春秋左传正义»等五部典籍为依据ꎬ撰修«五经正义»ꎬ并于唐高宗永徽年间以 官学 形式颁行全国ꎬ从而在规范儒家 五经 版本与文字的同时ꎬ亦对经义疏解给出统一规定ꎮ至此ꎬ风行于前代的 南学 北学 终得融合ꎬ长期存在于经学内部的家法㊁师法等门户之分的弊病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解ꎬ儒家经学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ꎮ今天ꎬ在经典诠释学视域上考量«五经正义»ꎬ可以发现其内含诸多 理解 体验 解释 因子ꎬ尤其是它在解经过程中展示出的思维范式㊁方法理路㊁治经原则等ꎬ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诠释学研究资源ꎮ㊀㊀一㊁«五经正义»的诠释体例与特质从成书背景上看ꎬ«五经正义»的出现既是经学内部统一的需要ꎬ亦是唐代政权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ꎮ南北朝分裂的国家局面ꎬ使经学在传递的过程中ꎬ各地师法㊁文字各具差异ꎬ歧义纷纭ꎬ无有定论ꎮ东汉郑㊁服之学流行于北ꎬ魏晋玄学之风盛行于南ꎬ这不仅妨碍了儒家经典的客观训解与传习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儒学在社会中的学术权威ꎮ当经学发展内受派别林立困扰之时ꎬ外受佛老侵袭信仰性动摇之际ꎬ其自身爆发出强烈的整合统一要求ꎮ与此同时ꎬ唐朝中央集权 大一统 政治初创ꎬ急需与之相匹配㊁能够让社会长治久安的学术思想生成存在ꎮ于是ꎬ两股力量的结合ꎬ共同促生了«五经正义»的问世ꎮ也正是此种原因ꎬ作为经典诠释学说的«五经正义»在解读原典时亦流露出多重意蕴ꎮ基于学术与政治双重 统一性 的需要ꎬ«五经正义»在撰修时专释一家注文ꎮ孔颖达显然参考了唐陆德明«经典释本»的选本ꎬ力推古文经学ꎬ并以颜师古 五经定本 为底本ꎬ排除经学内部之纷争ꎬ于众学中择优而定ꎮ可以看到ꎬ孔氏想要寻求的经学统一ꎬ既是经㊁传文本的统一ꎬ更是 义疏 本的统一ꎮ 义疏之体 繁荣于魏晋ꎬ义 兼具经之意旨和义理之义ꎬ 疏 则为疏解㊁疏通ꎮ其特点在于全面系统疏解原典ꎬ经文㊁注文并释ꎮ孔颖达推崇 义疏 ꎬ并严格遵循 疏不破注 的规范ꎮ除«周易正义»外ꎬ其他四部书均继承前人之 义疏 ꎬ辅以补充相应的参考与修订ꎮ就整体而言ꎬ«五经正义»在体例上贯彻为79经㊁注并释ꎬ不过ꎬ孔氏对诸经的经㊁注训解ꎬ详略有别:«毛诗»«尚书»正义较为完备ꎬ«礼记»正义次之ꎬ«周易»«左传»正义则时有略而不说者ꎮ究其原因ꎬ其与孔颖达移植于 五经 诠释中的政治义理思想观念相关ꎮ他说: 夫«易»者ꎬ象也ꎻ爻者ꎬ效也 [1]6㊁«书» 诫慎言行也 [1]110㊁ 夫«诗»者ꎬ率功颂德之歌 [1]261㊁ 夫«礼»者ꎬ经天纬地ꎬ本之则大一之初ꎬ原始要终ꎬ体之乃人情之欲 [2]1222㊁ 夫«春秋»者ꎬ纪人君动作之务 [2]1698ꎮ比较而言ꎬ对«易»«春秋»«礼»的诠释更易融入解释者时代精神要旨ꎬ并突显出«五经正义»旨在清除玄学轻名教思想的影响ꎬ重建礼乐秩序ꎬ以实现鼓舞全社会积极上进的目的ꎮ同时ꎬ«诗»«书»«礼»的注本作者均为汉代经学大师ꎬ而«易»«春秋»注本却为晋人ꎬ略用其说而加注己注则更不易触碰 疏不破注 的 红线 ꎮ值得一提的是ꎬ当遭遇原注本文字众多时ꎬ«五经正义»经㊁注抄录往往只标明起止ꎬ即经㊁注繁多者ꎬ正义仅取其首尾数言ꎬ置于疏前ꎬ以明所疏之对象ꎮ显然ꎬ孔氏在文本精简度的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ꎮ在训解经典正文时ꎬ«五经正义»秉承 义疏之体 ꎬ采用了 诠解 串讲 论难 案断 等多种形式ꎮ举例来说ꎬ«周易 中孚»: 中孚豚鱼吉ꎬ利涉大川ꎬ利贞ꎮ «五经正义»云: 中孚豚鱼吉 者ꎬ中孚ꎬ卦名也ꎮ信发于中ꎬ谓之中孚ꎮ [1]71此种 X者ꎬX也 与类似的 知 者 是 也 的形式ꎬ在«五经正义»中随处可见ꎬ释义简明ꎬ便于理解ꎬ谓之 诠解 ꎻ«尚书 尧典»: 克明俊德ꎬ以亲九族ꎻ九族既睦ꎬ平章百姓ꎮ 伪孔注: 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ꎬ以睦高祖玄孙之亲ꎮ «五经正义»云: 言尧能名闻广远ꎬ由其委任贤哲ꎬ故复陈之ꎮ言尧之为君也ꎬ能尊明俊德之士ꎬ使之助己施化ꎻ以此贤臣之化ꎬ先令亲其九亲之亲ꎮ [1]118«五经正义»在此除解释具体文本字义后ꎬ又联系整段之义讲解ꎬ使全文内容通贯ꎬ谓之 串讲 ꎻ«礼记 丧服小记»: 父在ꎬ庶子为妻ꎬ以杖即位可也ꎮ «五经正义»云: 父不主其妻ꎬ故其子得为妻以杖即位也 或问者云: 但以杖自足ꎬ何须言即位?言即位ꎬ如似適妇之丧ꎬ长子亦得有杖ꎬ祗不得即位耳ꎮ 答曰: 庶子为父母厌ꎬ下於適子ꎬ虽有杖ꎬ不得持即位ꎮ今嫌为妻亦得杖ꎬ而不即位ꎬ故明之也ꎮ [2]1499如此清楚地解释经典中 疑难 语句ꎬ谓之 论难 ꎮ«周易 乾卦文言»: 元者善其长也ꎬ亨者嘉之会也ꎬ利者义之和也ꎬ贞者事之干也ꎮ «五经正义»云: 文言者ꎬ是夫子第七翼也ꎮ以乾坤其易之门户邪 今谓:夫子但赞明易道ꎬ申说义理ꎬ非是文饰华彩ꎬ当谓释二卦之经文ꎬ故称文言ꎮ [1]14此处的 今谓 实为唐人删定文本之辞ꎬ谓之 案断 ꎮ在具体的文字训诂中ꎬ«五经正义»或引书以释之ꎬ或标示读音以释之ꎬ或引今语以释之ꎬ或直释其义ꎮ其中ꎬ«尔雅»常作为 正文 正训 的依据ꎬ以 释诂 的标识形式出现于«五经正义»之中ꎮ如«毛诗 周颂访落»: 访予落止ꎬ率时昭考ꎻ于乎悠哉ꎬ朕未有艾ꎮ 郑笺: 艾ꎬ数ꎮ «五经正义»云: 艾ꎬ历也ꎮ历ꎬ数也ꎮ转以相训ꎬ故艾为数ꎮ [1]598但当«五经正义»所需训文字在«尔雅»中找寻不到时ꎬ孔氏发明了 相传为训 经传常训 的做法ꎬ即或以其他经典曾有注为考证ꎬ或以文字释义经常使用为根据ꎮ如«尚书 大禹谟»: 后克艰厥后ꎬ臣克艰厥臣ꎬ政乃乂ꎬ黎民敏德ꎮ 伪孔传: 敏ꎬ疾也ꎮ «五经正义»云: 许慎«说文»云: 敏ꎬ疾也ꎮ 是相传为训ꎮ [1]135«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不腆敝邑ꎬ为从者之淹ꎬ居则具一日之积ꎬ行则备一夕之卫ꎮ 杜注: 腆ꎬ厚也ꎮ淹ꎬ久也ꎮ «五经正义»云: 腆ꎬ厚ꎮ淹ꎬ久ꎮ经传常训也ꎮ [2]1830如果各种证据皆难找寻ꎬ孔氏又提出 以意言之 的主张ꎮ如«毛诗 唐风山有枢»: 子有廷内ꎬ弗洒弗扫ꎻ子有钟鼓ꎬ弗鼓弗考ꎮ宛其死矣ꎬ他人是保ꎮ 毛传: 保ꎬ安也ꎮ 郑笺: 保ꎬ居也ꎮ «五经正义»云: 二者皆«尔雅»无文ꎬ传笺各以义言之ꎬ上云 他人是偷ꎮ 谓得己乐以为乐ꎬ此云 他人是保 ꎮ谓得己之安以为安故传训保为安也ꎮ笺以下云 他人入室 ꎮ则是居而有之故易传以保为居ꎮ [1]361当同一经文出现于不同篇章ꎬ但注释有异时ꎬ«五经正义»通常以 观经为训 进行疏解ꎮ如«毛诗 小雅角弓»: 尔之远矣ꎬ民胥然矣ꎻ尔之教矣ꎬ民胥效矣ꎮ 传无释ꎮ笺云: 尔ꎬ女ꎻ女幽王也ꎮ胥ꎬ皆也ꎮ «五经正义»云: 上章胥为相ꎬ此章胥为皆者ꎬ胥㊁相皆并«释诂»文也ꎮ上以王于族亲ꎬ故为相于之辞ꎻ此言天下之人非一ꎬ故为皆ꎬ观文之势而为训也ꎮ [1]490除上述常用训诂方法外ꎬ«五经正义»中还存有 依共文㊁连文而定其义 引申为训 依字型㊁偏旁义为训 依声为训 依时验为训 等诸多系统训释方法ꎬ作者考据用心之缜密ꎬ可见一斑ꎮ在对注文的疏解中ꎬ«五经正义»坚持宗一家89之注而释经ꎬ并适时加以补充与完善ꎮ其原则是:当经典原文旧注无解释文字时ꎬ孔氏引他人之说对之补充ꎮ如«周易 泰卦»: 上六:城复于隍ꎬ勿用师ꎬ自邑告命ꎬ贞吝ꎮ 其中的 隍 字ꎬ王注无释ꎮ«五经正义»便引子夏传云: 隍是城下之池也ꎮ [1]28当孔氏认为原注对经文的解说意义不足时ꎬ他常会以己释对之完善ꎮ如«周易 系辞上»: 神无方而易无体ꎮ 韩康伯注: 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为也ꎮ方㊁体者ꎬ皆系于形器者也ꎬ神则阴阳不测ꎬ易则唯变所嫡ꎬ不可以一方一体明ꎮ «五经正义»云: 凡无方㊁无体各有二义ꎬ一者神则不见其处所云为ꎬ是无方也ꎻ二则周游运动ꎬ不常在一处ꎬ亦是无方也ꎮ无体者一是自然而变ꎬ而不知变之所由ꎬ是无形体也ꎻ二则随变而往ꎬ无定在一体ꎬ亦是无体也ꎮ [1]75当遇到注文之意存有疑问时ꎬ孔氏要么表达出对注文正确与否的疑虑ꎬ要么避注文正误不提ꎬ而重新修订注ꎻ要么直言注文为误ꎮ如«礼记 礼运»: 故人者ꎬ其天地之德ꎬ阴阳之交ꎬ鬼神之会ꎬ五行之秀气也ꎮ 郑注: 言人兼此气性纯也ꎮ «五经正义»云: 鬼神之会者ꎬ鬼谓形体ꎬ神谓精气ꎮ祭义去: 气也者ꎬ神之盛也ꎻ魄也者ꎬ鬼之盛也ꎮ 必形体精气相会ꎬ然后物生ꎬ故云鬼神之会 郑下注鬼神谓山川也ꎬ此义未知孰是ꎬ故两存焉ꎮ [2]1422«左传 僖公四年»: 初ꎬ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ꎬ卜之ꎬ不吉ꎻ筮之ꎬ吉ꎮ公曰: 从筮ꎮ 卜人曰: 筮短龟长ꎬ不如从长ꎮ 杜注: 物生而后有象ꎬ象而后有滋ꎬ滋而后有数ꎮ龟象ꎬ筮数ꎬ故象长数短ꎮ «五经正义»云: 筮数 以上皆十五年传文ꎮ象者物初生之形ꎻ数者ꎬ物滋见之状ꎻ凡物皆先有形象ꎬ乃有滋息ꎬ是数从象生也ꎮ卜以本象金㊁木㊁水㊁火㊁土之兆以示人ꎬ故为长ꎻ筮以末数七㊁八㊁九㊁六之策以示人ꎬ故为短ꎮ [2]1790«尚书 禹贡»: 黑水㊁西河惟雍州ꎮ 伪孔传: 西距黑水ꎬ东据河ꎮ龙门之河在冀州西ꎮ «五经正义»云: 禹治豫州ꎬ乃次梁州ꎬ自东向西ꎬ故主梁州之境ꎬ先以华阳而后黑水ꎮ从梁至雍ꎬ自南向北ꎬ故先黑水而后西河 偏检孔本ꎬ必是误也ꎮ [1]146之所以如此细致详尽地解析经典文本ꎬ源于«五经正义»设计之初的历史使命ꎮ唐朝的统治者以及编撰者孔颖达ꎬ皆希望站在儒家立场上重建正宗的儒家经学ꎬ以期用统一的儒学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力维护国家政局的一统ꎬ从而彻底避免如前代那样由于经学原文及其注释文本分化零乱而诱发的时代思想及政治陷于混乱与困惑的可能ꎮ«五经正义»不仅要统一经典文字ꎬ还要从经学旨趣㊁师法家法㊁术业专攻方向等方面着手ꎬ结束三教之争对经学乃至儒学在社会权威性树立上所造成的伤害ꎮ因为孔氏相信ꎬ«五经正义»对经㊁注的疏理越详细ꎬ经学的发展便会越规范ꎬ进而为日后国家引导社会思想变迁㊁科举考试内容与形式固定创造有利条件ꎮ毫无疑问ꎬ«五经正义»开拓出中国经典诠释学说发展的新局面ꎮ首先ꎬ文献学方面建构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ꎮ在诠释实践中ꎬ孔氏既注经文ꎬ又释传注ꎬ开创出一种训释体例严密㊁内容全面ꎬ且以 阅读理解 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义疏体式 内容上系统完整ꎬ包罗不遗ꎻ形式上序次分明ꎬ体例严整ꎻ功能上意义外显便于阅读ꎬ可供大众传习ꎮ在注文释词中ꎬ«五经正义»探索出 义存于声 借声为义 等新式声训理论ꎬ为儒家上古文献中的 通假 理象找到了解释依据ꎮ在语法应用中ꎬ孔氏于«五经正义»依词义标准㊁ 语言环境标准 和词在句中分布区域标准 等ꎬ将汉语词类分为 义类 和 语助类 ꎬ树立了训诂式的语法学范式ꎮ其次ꎬ修辞观方面别具一格ꎬ创新不断ꎮ为了更好地诠释 五经 ꎬ孔颖达在训释文本时运用并发明出大量传注经文辞言之例ꎬ或有关于字句修辞ꎬ或关联于篇章结构ꎬ或关乎于文章风格技巧ꎮ这使得«五经正义»的修辞丰富而多彩ꎬ规矩而富于 新意 ꎮ如通过 变文 ꎬ有意地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ꎬ以使文词错落多变ꎬ避免诠释文字重复之弊ꎻ运用 对文 ꎬ揭示两词语在不同情境中ꎬ或意义相对有别ꎬ或意义统一相近的情况ꎻ利用 互文 互言 表达两种事物在理解中或全文整体意义中相互 著明 ㊁互以相通㊁彼此渗透补充ꎻ使用 重言 复言 ꎬ凸显字词特殊意义ꎻ以颠倒语序式的 倒文 ꎬ标明古人 倒言 现象ꎬ以便读者理解ꎻ采取 足句 修辞ꎬ或增复原文ꎬ或分别其文以足句ꎬ以使经典语句在语法㊁句法上完善完备等ꎮ此外ꎬ«五经正义»中还出现了 韵句 配文 篇章句 文势 张本 甚言 假言 比兴 等语辞现象ꎬ使得经典之诠释深入浅出㊁通俗易懂ꎮ最后ꎬ经典 还原 方面方法多元ꎬ五经 原义 得以恢复ꎮ不可忽视的是ꎬ«五经正义»修撰99的目的之一在于让经典的意义令人信服地昭然于天下ꎮ所以ꎬ孔颖达尤为注重疏通经注疑义以让经典原貌㊁原义完全呈于世人ꎮ又由于«五经正义»注释宗于一家ꎬ难免在注说中存在某些自身前后文不一致㊁本经注与他经注间意见相左㊁经注与«尔雅»训释矛盾㊁经注与史书记载有歧义现象ꎮ为了妥善纠正ꎬ孔氏做出了一番颇有意义的努力尝试ꎮ他于本经注之疑义者ꎬ在经注后标详细说明ꎬ使之情理通畅ꎻ于本经注与他经有异者ꎬ或阐明两者可相互替代ꎬ或直言一为正法㊁一为权宜ꎬ或指明两者相承ꎬ可兼存二说ꎻ于经注与«尔雅»㊁史书不同者ꎬ或寻其道理说明不同之由ꎬ或言境遇特殊之用法ꎬ为之疏解ꎮ为了让«五经正义»对 五经 的解释更具说服力ꎬ孔颖达还使用融会参证 方式ꎬ为经注之说找证明㊁论据ꎮ他或引 本经 ꎬ或引 他经 ꎬ或引子㊁史㊁小学ꎬ以证经典之言的 真理性 ꎬ树其权威意义ꎮ当然ꎬ在遇到经注自身确实无法自圆其说时ꎬ孔氏也适当地引入了一些 异说 ꎬ作为 对照 ꎬ供读者选择ꎮ㊀㊀二、诠释学视域下的文本释义解析如前所述ꎬ«五经正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ꎬ这注定了其不可能是一本单纯的经典文字注释学说ꎬ阐明圣言义理自然是其诠释活动的目标之一ꎮ尽管汉晋以来的经学家们讲究注疏之学ꎬ恪守文本ꎬ但儒学 重人文 ㊁积极入世的特点决定了其经典著述的作用必然体现于指导主体人生实践之中ꎬ而此过程必须经过文本义理的阐释与接受ꎬ方能真正产生实用效果ꎮ于是ꎬ以诠释学视角理解文本的必要性出现了 «五经正义»究竟要告诉世人怎样的义理?若想完整地找出答案需要 分经 剖析ꎮ首先ꎬ«周易正义»确定了 易道 的客观存在㊁变化规律及其作用ꎮ与其他 四经 之 正义 不同ꎬ«周易正义»是孔颖达在魏王弼㊁晋韩康伯«周易注»基础上另作的新疏ꎮ尤其在 卷首 部分中ꎬ孔氏阐述了易之学说中一系列的重要问题ꎬ形成了其在«五经正义»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学观点ꎮ综观«周易正义»ꎬ孔颖达将 易 的内涵阐释为 变易 ꎬ实为一种 变化 的哲学ꎮ他着重强调 一阴一阳之谓道 ꎬ并由此勾勒出自然生成的图式 太易ң太初ң太始ң太素ң浑沌ң万物ꎮ显然ꎬ其想将儒家 易 中的太易等形上概念与老庄的 道 范畴联系起来ꎬ援道入儒的思想倾向明显ꎮ既然 易道 有了万物本源的意义ꎬ那么对它的理解就不应只局限于象数ꎬ 取义 旨向亦不可少ꎮ换言之ꎬ主体在体悟深奥高妙的 道 的同时ꎬ更要积极地关注现实人生ꎮ为此ꎬ孔氏在对«周易»的疏解中较多地论证了如何成为 君子 的方法问题ꎮ其次ꎬ«尚书正义»揭示了明仁君治民之道与明贤臣事君之道的重要意义ꎮ孔氏为«尚书»作序言: 夫书者ꎬ人君辞诰之典ꎬ右史记言之册ꎮ古之王者ꎬ事总万机ꎬ发号出令ꎬ义非一揆ꎬ或设教以驭下ꎬ或展礼以事上ꎬ或宣威以肃震曜ꎬ或敷和而散风雨ꎮ得之则百度惟贞ꎬ失之则千里斯谬ꎮ枢机之发ꎬ荣辱之主ꎬ丝纶之动ꎬ不可不慎ꎬ所以辞不苟出ꎬ君举必书ꎬ欲以昭法诫ꎬ慎言行也ꎮ [1]110即«尚书»是上古帝王之文书与典诰ꎬ是古代政学之大原ꎬ其核心精神为 诫慎言行 ꎬ君与臣都要恪守ꎮ从构成«尚书»的五十八篇内容的注释上看ꎬ孔氏认为其主旨思想为天命论㊁民本论及诫慎论ꎮ其中ꎬ诫慎论乃是天命论与民本论的中介桥梁ꎮ为君者要 慎言行 ꎬ以仁德使百姓免遭虐政之苦ꎬ为臣者同样要 慎言行 以忠孝事君ꎬ助君施治民之道ꎮ至于为何在诸多«尚书»版本中选择«孔传古文尚书»ꎬ孔氏附言曰: 但古文经虽然早出ꎬ晚始得行ꎬ其辞富而备ꎬ其义弘而雅ꎬ故复而不厌ꎬ久而愈亮ꎮ [1]110即古文经文字平易ꎬ无穿凿附会ꎬ更贴近于圣贤原意ꎮ再次ꎬ«毛诗正义» 以文逆意 ꎬ在维护经义合理性基础上宣讲 教化 功用ꎮ孔氏疏解«诗经»讲究严格依照经文本身推求经义ꎬ但其具体在操作上并非完全 机械化 ꎬ而是时常将经文与事理结合起来ꎬ以不同的语境为背景释解字词的意义ꎮ显然ꎬ孔颖达已认识到诗歌与历史不同ꎬ是一种内含深意的创作ꎮ所以在«毛诗正义»中读者随处可见 假言 假说 设言 等用语以说明其文字不可只依字面意理解ꎮ孔氏十分重视挖掘«毛诗»中的性情思想ꎬ或以 尽物之性 描绘和谐社会理想ꎬ或以 性品 之说让人安于现世等级制度ꎬ或以 好㊁恶㊁喜㊁怒㊁哀㊁乐 六情 之辨以证 五性六情 ꎮ此外ꎬ孔氏在此还提出 诗人救世 的主张ꎬ认为 变风所陈ꎬ多说奸淫之状者ꎬ男淫女奔ꎬ伤化败俗ꎬ诗人所陈者ꎬ皆乱状淫形ꎬ时政之疾病也ꎬ所言者ꎬ皆忠规切谏ꎬ救世之针药也 诗人救世ꎬ亦犹是矣ꎮ [1]261进而既肯定了«诗经»的社会实践价值ꎬ又指明诠释«诗经»亦可找到拯001救时弊的途径道理ꎮ综观«毛诗正义»ꎬ其想要强调 教化 功用的思想非常明显ꎮ孔氏在为«诗经»作序即指出ꎬ诗歌的功能在 论功颂德 ꎬ更在止僻防邪 ꎮ他想通过解诗让其中词句中的义理 发于情而用于政 ꎬ以 诗教 让人们遵守封建统治秩序ꎬ并且引导民情ꎬ使人学会由恶向善ꎮ再次ꎬ«礼记正义»通过对礼的形成和作用论述ꎬ达成 尊儒术 ㊁重规范㊁政治一统等思想的宣传ꎮ在文本注释中ꎬ孔氏用 经纬天地 ㊁ 太一之初 界定 礼 ꎮ也就是说ꎬ 礼 的起源有二:一是 太一 ꎻ二是 人情 ꎮ因其与 太一 的密切联系ꎬ所以它具有 经天纬地 的 大本 作用ꎻ因其与 人情 关系相连ꎬ所以它亦有规范人情的作用ꎮ孔氏认为ꎬ礼在治国安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ꎬ其在政治层面具体表现为礼仪制度ꎮ礼通过 名物度数 ㊁乐典仪礼社会秩序得以维系ꎬ而人们也通过学礼而学会修身之道达成自身和谐ꎮ孔氏特别强调了儒道二家道德有着本质不同ꎬ故不可以老庄思想诠释儒家 礼义 ꎬ并指出社会稳定需要统治者运用儒家的 以礼治国 思想ꎮ孔氏在«礼记正义»中肯定了 王制统天下 的 大一统 思想ꎬ且通过礼乐制度的论述提出为诸侯定制㊁天子无亲迎之礼等命题ꎬ力主君主为政ꎮ需要说明的是ꎬ孔颖达释 礼 只取«礼记»而不取«周礼»«仪礼»ꎬ原因在于他认为«礼记»乃为儒家礼学之精华ꎬ实合 六经 之教ꎬ况且时人喜读«礼记»已成习尚ꎮ最后ꎬ«春秋左传正义»定«左传»为一尊ꎬ依 以史解经 为思路ꎬ强调 以史为鉴 ꎮ孔氏在«春秋左传正义序»中ꎬ将«春秋»一书的性质定为记录政务历史的 是左史所职之书 [2]1698ꎮ在孔氏看来ꎬ«春秋»三传存在兴替过程ꎬ«公羊»«谷梁»汉代大兴ꎬ而至隋唐«左传»渐成 显学 ꎬ故疏«春秋»以«左传»诠释为主ꎮ孔颖达循六朝旧疏以解«左传»ꎬ运用 以经喻解 以史喻解 以传文喻 的形式ꎬ以 史 的视角给予疏解与定位ꎬ并且批判了其中的某些误漏与失实ꎮ其总的指导思想是ꎬ«春秋»与«左传»为一体ꎬ解«春秋左传»必须有 史源考证 参见互释 ꎬ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需使用孟子的 以意逆志 方法ꎬ唯有此ꎬ方能真正理解«春秋»ꎬ使 此«春秋»之大旨ꎬ为皇王之明鉴也 [2]1698ꎮ仔细剖析可以发现ꎬ孔氏对 五经 的注解虽形式不同㊁内容各异ꎬ但就整体而言ꎬ各经正义反映出的思想观念却有着内在一致性ꎮ其一ꎬ对汉代 天人感应 神学目的论进行了选择性继承ꎮ«五经正义»屡引谶纬之说已是不争的事实ꎬ如«周易 系辞上»中的 河出图ꎬ洛出书ꎬ圣人则之 ꎬ«五经正义»疏: «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ꎬ洛以流坤吐地符ꎬ河龙图发ꎬ洛龟书感ꎬ河图有九篇ꎬ洛书有六篇 [1]75ꎮ«尚书 尧典»: 日中ꎬ星鸟ꎬ以殷仲春ꎮ «五经正义»疏: 天道左旋ꎬ日体右行ꎬ故星见之方与四时相逆ꎬ春则南方见ꎬ夏则东方见ꎬ秋则北方见ꎬ冬则西方见也ꎮ此则势自当然ꎬ而书纬为文生说ꎬ言春夏相与交ꎬ秋冬相与互ꎬ谓之母成子ꎬ子助母ꎬ斯斯文文假妄之谈耳ꎮ [1]118众所周知ꎬ汉代 天人感应 等神学诠释思想在经历了魏晋学者的批判后ꎬ已呈衰微之势ꎬ而孔氏疏注却一再对之引用ꎬ原因为何?当将之与其时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时ꎬ缘由便自然清楚了ꎮ李唐初建ꎬ统治者需要 君权神授 思想的传播维护政权ꎬ极力想要塑造出一个宗教信仰性的君主崇拜ꎮ«五经正义»的编撰本身自有其政治目的ꎬ引谶纬以示 天人感应 的合理性ꎬ无疑是孔氏的高明之处ꎮ不过ꎬ孔颖达对谶纬并非完全接受ꎬ而是采取适当批驳ꎬ所谓 纬文鄙伪ꎬ不可全信 ꎮ这亦显示出其对 天人感应 的神秘迷信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ꎮ其二ꎬ在坚持儒学为宗的前提下ꎬ兼收佛老思想ꎮ孔颖达疏解 五经 的儒学立场是显明的ꎬ其曾言: 今既奉敕删定ꎬ考察其事ꎬ必以仲尼为宗ꎻ义理可诠ꎬ先以辅嗣为本ꎻ去其华而取其实ꎬ欲使信而有征ꎮ [1]6为了坚守儒学的旗帜ꎬ其主张排斥佛道思想对儒学的侵扰ꎮ于«周易»ꎬ他说: 原夫易理难穷ꎬ虽复 玄之又玄 ꎬ至于垂范作则ꎬ便是有而教有 [1]6ꎬ即凸显儒家之 有 ꎻ于«诗经»ꎬ他将 诗 的作用设定为 歌功颂德 止僻防邪 的儒学教化ꎻ于«礼记»ꎬ他着力言说其明人伦秩序之功能ꎮ显然ꎬ孔氏想要还原 五经 儒学本色ꎬ建构一门纯正的儒家经典诠释学说ꎮ然而ꎬ在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年代ꎬ孔氏的理想实难实现ꎬ他的解经不可能完全抛弃佛老的印记ꎮ举例来说ꎬ释«周易 乾卦»中的 乾ꎬ元亨利贞 ꎬ«五经正义»疏: 天者ꎬ定体之名ꎻ乾者ꎬ体用之称ꎮ故说卦云: 乾ꎬ健 者ꎬ言天之体以乾为用 [1]13ꎮ体㊁用二字即出自释氏ꎻ«礼记 月令»中的 曾子问曰: 丧有二孤ꎬ庙有二主ꎬ礼与? 孔子曰: 天无二日ꎬ士无二王ꎻ尝郊社ꎬ尊无二上ꎬ未知其为礼101。
古书阅读孔颖达释文的标志
古书阅读孔颖达释文的标志古书阅读:孔颖达释文的标志在古代,书籍是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存储器,它们留给我们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文学、哲学、宗教和历史的著作都是文明的标志。
在那个时代,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源头,也是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承者,它们启迪人们的思想,塑造了他们的性格。
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人的思想,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而孔颖达释文的出现,曾经标志着古书阅读的一个新时代。
孔颖达是明朝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师。
他精通儒家经典和史书,并且特别擅长注释和释义。
孔颖达的著作,主要是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作品的注释,这些注释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
孔颖达对古书的注释,一开始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当时的文化传统,人们一直认为原文就是最好的解释。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这些古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简单地读原文并不能帮助他们完全理解文本的含义。
这时,注释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很多人开始向它们寻求答案。
孔颖达的注释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是因为他不仅仅拥有深厚的学养,更重要的是他注释的风格十分独特。
他在注释中不断地解释、诠释、比较,甚至还以自己的智慧创作出一些新的词语和短语。
他的注释承载了他深刻的见解,有时候甚至会在古文本之外交流他的看法。
这些注释可以说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有自己的思路、逻辑和风格。
孔颖达的注释不仅仅是对古书文本的解读,它们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们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了解古人思想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现代研究者,在研究古代文献时,会发现许多问题只有在了解了孔颖达的注释之后才得以解决。
孔颖达的注释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古人的世界观。
当然,作为读者,要深入理解孔颖达的注释并不是容易的事。
对古文本的理解需要历史、人文、语言、哲学、宗教等众多因素考虑。
而对于那些没有学过中文或者没有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人,读懂这些注释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
孔颖达易学生命美学思想简论
第 4期
林国兵 , 等 : 孔颖达易学生命美学思想简论
% 73%
有 至乐 !。老子 及后来 的庄 子等 , 主 张自然 无 为 , 他们所追求的 至乐 !, 侧重 于以人事合天地 自然之道, 侧重于人事的自然而然的品格。在某 种意义上 , #礼 记 % 乐记 ∃所描 绘的天 人之 和的 无声之乐 !, 重在王道教化, 重 在圣人统治下的 社会人伦之和。魏晋玄学, 虽经有无之辨而将常 人无法企及的儒道两家于天地人模式中所体现的 超越人格及 至乐 !拉回到现实中, 但也剥去了它 们赖以存在的律历融通这一思想基础 , 虽然它在 那时难免有神秘成分。 孔颖达在高层 次上恢复 卦气理论 , 认为 律、 历、 易象与义的要义均在阴阳二气的变转。传统 的律历融通思想的神秘色彩被剥离 , 哲理性被突 出。昔日的天地人模式在气本论基础上演奏出新 的乐章。万事万物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下自然而 然 , 由无到有 , 无为无不为, 演绎出丰富的宇宙图 景。这一图景, 构成了唐及其后艺术家的艺术世 界。这是一个以感性形象体现造化的真精神的境 界 , 是一个 元气淋漓、 气韵生动的 境界。如 顾况 #范山人画山水歌 ∃: 山峥嵘 , 水泓澄。漫漫汗汗 一笔耕 , 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 , 物中有 声。复如远道望乡客, 梦绕山川身不行。 ! 从范 山人的山水画创作及顾况对山水画的评论看, 把
万事万物、 人伦社会 , 二者共同构 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感 应之道遍布 于宇宙万 物的各个层 面。心物彼 此感受对方的节奏和生 命。人心 感万物所生的念虑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本性的指引下成为审美之情 , 生生之宇 宙由此而成为人情化、 审美化的宇宙。 关键词 : 孔颖达 ; #周易正义 ∃; 咸卦 ; 生命美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8078( 2007) 04 0071 05
儒学人物:孔颖达
儒学人物:孔颖达孔颖达(574~648),字冲远、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
孔颖达出身官宦人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曾从时之名儒刘焯问学,以精通五经称于世,对南北朝经学之"南学"、"北学"均有颇深造诣。
尤明《左传》、郑玄注《尚书》、《毛诗》、《礼记》和王弼注《易》,兼善历算、能属文。
隋炀帝大业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文治"成了当务之急。
"锐意经术"的唐太宗,有鉴于儒经文字多有异同,经义师说多门且繁杂而歧见纷出,颇不利于政治上的一统。
乃命颜师古统一经典文字,成"五经定本"。
此时,孔颖达已升迁国子监祭酒,总管"六学"训导之政令,唐太宗便命孔颖达来主持统一经典章句的义疏。
孔颖达与马嘉运、颜师古、杨士勋、贾公彦、司马才、王德韶、朱长才朱子奢等多人,参酌南北经义之歧见,以南学为主,成《五经义赞》。
对《五经义赞》之名,唐太宗不太满意,于是下诏改为《五经正义》,并将它交付国子监,作为试用教材。
其卷数记载颇不一致,《贞观政要》和引日唐书·孔颖达传》作一百八十卷,《旧唐书·儒学传》和《册府元龟》作一百七十卷,今一般从前者。
所谓"正义",即对五经传注作疏解,其体例大体上是一致的。
先用"正义曰"标目,以总括章节经文义旨,然后各随经文解释,以阐发义理。
再用"注某某","注某某至某某"等标志,对注文进行具体的诠释。
在诠释经注的同时,或辨章句异同,或解释词语,或考证名物礼制,或讲明语法修辞等等。
这样,综合古今,考订异说,定于-尊,以其义旨符合唐王朝的封建统治需要。
《五经正义》所取注疏是:《周易正义》十四卷:主王弼注,其中《系辞》取晋人韩康伯注;《尚书正义》二十卷:主孔安国《传》(即伪《孔传》);《毛诗正义》四十卷:主毛公《传》、郑玄《笺》;《礼记正义》七十卷:主郑玄《注》;《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主杜预《集注》。
历史上孔颖达是谁
历史上孔颖达是谁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系孔子嫡孙,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孔颖达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孔颖达的简介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
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
唐朝经学家。
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
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孔颖达的生平公元581年,孔颖达8岁,北周外戚、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为文帝。
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
史称他“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悟性特佳。
还在少年时代,孔颖这便明悉了服虔所注《左传》,郑玄所注《尚书》《礼记》,所笺《毛诗》,王弼注《周易》;于儒经之外,还旁及诸子,兼善历算之学;更长于属文,彬彬焉俨然一少年老成之儒士矣! 少年时代,孔颖达曾师从当代大儒刘焯为学。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与孔颖达同郡。
刘焯聪敏沈深,学通五经及诸家注解,并对《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以及天文推步,测量山海之术,有精到的研究,著作有《五经述议》,见解独到,多所创见。
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与当时另一位博学宏儒刘炫,同称“二刘”。
当时儒学南北分裂,经籍散亡,学者求师无门,一些精通汉师家法的老师宿儒,如徐道明、熊安生之徒,早已谢世,于是,“二刘”便出类拔萃,秀出其间,遂为后生钻仰之名师。
“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隋书·儒林传》)孔颖达就是这千里负笈的佼佼者。
孔颖达的大经学思想及现代转型
智库时代·271·智库理论孔颖达的大经学思想及现代转型梁晓辉(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摘要:在经学的研习和传承中,孔颖达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大经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指导实践。
本文从《五经正义》视角研究了孔颖达的大经学思想,并分析了孔氏“大经学”视角对传统经学现代转型的启示。
关键词:孔颖达;《五经正义》;传统经学;现代转型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4-0271-002孔颖达,字冲远,又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今属河北),隋末唐初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
幼年时期熟读经传,少年时期师从当代大儒刘焯,长于词章,曾撰《孝经注疏》,与魏徵合撰《隋史》,与朝贤修订《五礼》。
孔颖达是儒学集大成者,隋末唐初被尊为名师鸿儒,其人生性耿直、作风清廉、敢于直谏,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和信任。
唐太宗时期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诸职,还兼任太子中允,太子右庶子。
其奉诏主撰的《五经正义》令其播名于史。
随着传统文化主体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和文化自信的逐步增强,经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源泉和根基日益得到重视,如何为当今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精神给养是经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孔颖达作为著名的经学家和学者,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继承古训、推陈出新的“大经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品格以疏解经,不仅对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哲学、伦理、教育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为传统经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从《五经正义》看孔颖达的大经学思想(一)历史“大语境”视角分析唐初政治统一呼吁文化统一。
和历代王朝一样,唐朝政权建立以后,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开始寻求文化治国、精英治国。
儒家本身具有的入世哲学和责任担当成为唐王朝用来维护统治的首选。
然而,东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动乱造成很多儒家经典散佚,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又使儒学分为南学和北学,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导致纷繁复杂的儒学疏作晦涩难懂、文理乖错。
孔颖达就别卦间关系提出的观点
孔颖达就别卦间关系提出的观点孔颖达,他可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这位三国时期的学者,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在解读易经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话说回来,易经那东西,真不是随便能看懂的。
它的奥妙,不是随便翻翻就能搞定的,里面的哲理深得很。
可是,孔颖达他却能够抓住其中的“别卦”关系,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知道,孔颖达的思想可不是摆在那让你随便理解的,他的观点一出来,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弄得那些学者们议论纷纷。
说起“别卦”,就好像那个心思缜密的朋友,嘴里总是带着一两句深不可测的话,让你琢磨半天,最后竟然突然明白了。
你看,易经的卦象变化,是那么复杂,看得让人头晕眼花。
可孔颖达却觉得,别卦之间有一种特别的关系。
别卦,就是两卦之间,换个角度看,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之间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仔细一琢磨,你会发现它们的关系竟然是那么的微妙,就像是两个人表面上并不熟悉,实际下一秒就能心有灵犀一样。
孔颖达在解读易经时,他并没有死板地把每个卦象拿来对照,一点点分析,而是从一种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
他认为,别卦的联系就像是命运的奇妙安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每一次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循着某种规律走的。
要说孔颖达他到底怎么理解别卦关系的,这其中的微妙,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他看待别卦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地认为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的象征,而是认为这两者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甚至是“互为依托”的。
你想啊,别卦嘛,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彼此之间好像在玩一种你追我赶的游戏。
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似乎你永远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正是这种看似对立的关系,竟然能产生一种和谐。
孔颖达说,这种关系就像是阴阳互补,正所谓“阴阳相依,方得始终”。
这句话大家应该听过吧?简而言之,就是两者相互依赖,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
这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很多事,大家在一起虽然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但正是这种差异,才让整个团队更有活力,才不至于一潭死水。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林忠军
【期刊名称】《文史哲》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就文本而言,古代易学有重文本符号和重文本意义两种倾向,从而导致象数易和义理易两种不同的诠释学;而易学诠释活动,汉唐清代偏重文本本意,宋明偏重心理创造;从易学诠释学承传看,易学诠释是以批判为特色的解构,惟有解构才使得易学整合发展成为可能.
【总页数】6页(P68-73)
【作者】林忠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1
【相关文献】
1.孔颖达易学诠释学原则及意义 [J], 刘玉建
2.易学诠释学模式下的北宋理学 [J], 谷继明
3.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 [J], 刘玉平
4.诠释学视野下的郑玄易学研究 [J], 王毅
5.孔子易学思想形成的内在理路——以诠释学为视角 [J], 孙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颖达《周易正义》之“象”论及其美学蕴涵
作者: 刘顺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2-8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象;意;分层;譬喻;生存美学
摘要:孔疏"象"论用"象以为体"、"象之分层"对治王弼《易》注"意以为体"、"因意分层",从而弥补王注轻象的不足,进而调和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
孔疏"象"、"义"并重,此可见之于其所定"不可一例求之"、"不可定于一体"之取象原则。
孔疏的象论之象具有较强的诗性特征,名词词性上的象概有四指,即物象、卦象、义(意)象、大象。
《周易》孔疏中所蕴涵的诗学思想同样在其象论中有所展现,即作为诗兴、譬喻、易象相同的象喻思想。
以象为喻为孔氏的理论自觉,通过易象与诗之比喻的沟通,孔氏将《五经正义》中的诗学思想整合为一体。
而其频繁提及"兴必取象"亦可看作唐代早期官方诗学理论中对于"兴象"关系的系统论及,此于唐诗"兴象玲珑"当有莫大之影响。
此外孔疏论象之精微处可与老庄之道相通,此即"忘(己)象得(大)象"。
"象"论虽只是孔氏诗学思想之冰山一角,但对于理解孔氏诗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嫡孙孔颖达生平简介
孔子嫡孙孔颖达生平简介孔颖达系孔子嫡孙,其编订《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
他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
他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嫡孙孔颖达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孔颖达生平简介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旧唐书》《新唐书》俱有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4)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仕宦之家。
曾祖孔灵龟,官拜北魏国子博士;祖父名硕,为北魏南台治书侍御史。
他为官正直,头戴饰懈豸(神羊)的法官帽子,威重严明,“权豪为之屏踪”,“风俗以之肃清”。
父孔安,北齐青州法曹参军,执法公平,志在宽简。
这确实是一个有地位、有名声的富贵之家。
但与南北朝的膏粱世胄不学无术异趣,孔颖达并无半点纨绔子弟的习气,也不希冀凭藉父辈的门前步入官场。
孔颖达的幼年时代正是南北朝对峙时期。
他出生于北周时期,政教清明,局势稳定。
一些较开明和有远见的士大夫,在魏晋以来门资恩荫的惊梦之余,开始重视教育。
如当时自南朝进入北朝的名士名宦颜之推,即告诫子孙:“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仕宦之族,缙绅之家,相率督课子孙,教以儒业。
于是,在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度里,居然儒雅重文之风,不让衣冠文物荟萃的江南王朝。
孔颖达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又赶上这样一个重教育兴文化的时代,可谓兼得天时与地利。
他聪明颖悟,自幼便耳濡目染以礼乐为特征的儒家文化。
孔颖达是哪个朝代的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代的呢?孔颖达出生在北周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都十分公正,,因为从小家教很好,没有沾染半分的纨绔子弟的习气。
孔颖达出生的北周政治清明,到了魏晋时期后,开始注重教育,身在世家的孔颖达自然天时地利,他十分聪明,领悟能力很好,对儒家思想把我的十分精准。
孔颖达:论“易”之三名
孔颖达:论“易”之三名[导语] 唐孔颖达撰《周易正义》,主魏王弼、晋韩康伯注,为义理易之代表。
孔颖达特于《卷首》总论“易”义与《周易》文本诸问题。
其首论即论“易”之三名,此论对于我们理解《周易》的基本思想颇有帮助。
孔颖达在此论中指出“易”是“变化”之总名,分而言之又含三义,即《易纬·乾凿度》和郑玄所谓“易简”、“变易”、“不易”。
“变化”必在此三义中方能展开。
孔颖达在论中尤其批评了周氏、张氏、何氏等学者对三义中“易(简)”一义的误解,而特标“易简”之义。
并由“三义”之“有”溯至形上之“无”,以“易理备包有无”,圣人乃作《易》垂教,以断天地、广利用、理人伦、别庶物、明王道,宇宙自然、社会人伦于是无不谐矣。
以下是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论‘易’之三名”原文,读者诸君可自悟解。
孔颖达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
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
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既义总变化,而独以“易”为名者,《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又云:“易者,其德也。
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穴,不烦不扰,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变易’者,其气也。
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能消者息,必专者败,此其‘变易’也。
‘不易’者,其位也。
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蕴邪?”又云:“易之门户邪?”又云:“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
摘要:孔颖达编撰的《周易正义》是唐代易学诠释学的代表作。
孔疏从王弼易学基本原则出发,吸纳了汉易象数学方法,以其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对《周易》的体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对《周易》所蕴涵的原理,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解释。
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深刻影响了唐宋时期易学和哲学的发展,成为汉易向宋易过渡的桥梁。
关键词:孔颖达;易学诠释学;汉易;王弼易学-da‘s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Abstract: Zhou Yi Zheng Yi compiled by KONG Ying-da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about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 The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ive styl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Departing
by adoptin
I Ching learning established by scholars of the Han Dynasty, KONG formed his own unique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pattern of Zhouyi, the 8 tri-grams and 64 hexagram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dwelling in Zhouyi. K ONG‘s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 had mad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 Ching learning and philosoph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bridged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 Ching
Hermeneuties on I Ching learning; I Ching learning of the Han Dynasty; WANG
唐代孔颖达面对文本《周易》,面对汉代象数易学、魏晋王韩易注等作品,他“奉敕删定,考察其事”,确定的主旨为“以仲尼为宗”,主张“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
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通”[1]。
孔颖达《周易正义》
是易学解释学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朱熹对《周易正义》评价不高,认为孔氏负责编撰的《五经义疏》,《周礼》最好,《诗》、《礼记》次之,《书》、《易》为下。
[2]《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孔疏不仅“墨守专门”,唯王弼注是从,而且“至于诠释文句,多用空言”,“亦非考证之疏矣”。
这些说法是否公允呢?让我们仔细品味《周易正义》便知。
一、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易》之为书,原本于象数,发为义理。
孔颖达对《周易》体例的理解,既不似汉代人大讲互体、飞伏、卦变、纳甲等,而主张以王弼说为主;又不同于王弼派,不仅讲取义,而且讲取象。
孔疏卷首即言“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
汉代人普遍认为,《周易》古经是神意的产物,天人感应的结果。
如《礼纬·含文嘉》云:“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
”这样,八卦的由来就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孔疏并不否定河图洛书说,认为河图洛书也不过是天文地理的图式化,“伏羲虽得河图,复须仰观俯察,以相参正,然后画卦”。
圣人仅有河图洛书
是不够的,须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并把河图洛书与实际的万物之象相互参正,才能设画造卦。
“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正如《系辞传》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孔疏引《易纬》对圣人画卦作出解释,曰:“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明确肯定:“圣人设画其卦之时,莫不瞻观物象,法其物象,然后设之卦象”。
孔疏认为八卦“备天下大象”。
以类取象,分别以天地雷风山泽水火表征八大类事物。
然而,万物不仅具有外部形状,还有内在生成变化之理。
“八卦虽有万物之象,其万物变通之理,犹自未备”,于是将八卦两相重叠,遂为六十四卦。
卦有象,爻亦有象,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便各具特定的象征实体,这样“更重而有六画,备万物之形象,穷天下之能事”。
“万物之形象”即自然之象,“天下之能事”即人事之象。
《大象传》所论物象,正是包括这两部分,先释每卦上下体所代表的自然之象再比附
论人事义理。
对卦爻辞的诠释,孔疏基
本上依据《易传》,主要是《彖》《象》两传
的说法。
[2]此二传既讲取义,又讲取象,还讲爻位,体例不尽一致。
为了调和这些说法,尤其是纠正王弼等人鄙视取象的偏见,孔疏对《周易》体例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圣人名卦,体例不同,或则以物象而为卦名者,若否、泰、剥、颐、鼎之属是也,或以象之所用而为卦名者,即乾、坤之属是也。
如此之类多矣。
虽取物象,乃以人事而为卦名者,即家人、归妹、谦、履之属是也。
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万象,人有万事,若执一事,不可包万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总万有之事。
故名有隐显,辞有踳驳,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
故《系辞》云:‘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不可为典要”,韩康伯注为“不可立定准”。
孔疏这段话明确主张易包罗万象万事,不能局限于一象一事,反对将《周易》体例单一化、绝对化。
以此为指导思想解释了六十四卦卦名的由来,概而言之,卦名来自取象,但所取之象不一。
有取之于物象者,有取物象之作用或性质者,有取之于人事者。
孔颖达认为取象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