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合集下载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3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3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

第3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点一| 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1.田纳西河的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加试要求)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1)早期开发:河流的开发利用限于航运。

(2)后果: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1.(2021 ·浙江7月学考)金沙江流域实施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交通便利B.环境优美C.水能丰富D.资金雄厚C[金沙江位于我国横断山脉地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2021·浙江7月学考)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优先开展高耗能工业的首要条件是()A.水能资源丰富B.铁路交通便利C.信息交流通畅D.地理环境优美A[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其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是水能资源的开发,因此可以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展高耗能工业,故A选项正确。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根底,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展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具体分析如以下图所示。

2.案例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开展河流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兴旺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兴旺,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兴旺大局部可通航,通往全国大局部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开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43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43张PPT)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三一轮复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 米。这里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 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 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杭州之肾 ”之称。 材料二 西溪湿地经历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 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千米,逐渐缩 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千米。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整个杭州市的市民都将受益匪浅。
(3)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长、 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生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态 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价 维持生物的多样 值 性 各种动植物的栖息地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能副食品、粮食、药材、

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价 航运

旅游观光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 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 系统。1公顷湿地生态系 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 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 的160倍。
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D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红树林、滩涂、水
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湖泊、河流、河口、沼泽、
4、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5、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6、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2021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021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湿地资源的形成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1.形成条件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2.举例(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1.(2021·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以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解析】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2021 ·安徽高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浙江考试标准]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退化。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1)荒漠化产生的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荒漠化极易产生扬尘,从而使附近地区沙尘暴天气猛增。

(2)荒漠化产生的综合治理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保护好现有的草林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二|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与类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即为湿地。

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水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功能。

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功能、效率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保护措施: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考点三|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1)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航运
南纳“四水”,北通长江,长期作为南方重要的 水运通道
பைடு நூலகம்
旅游观光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例 1 (2019·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 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 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 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湿地面积 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D )
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 年和 1965 年 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 年和 1962 年两 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 年当地政府 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 3~4 题。
3.1983 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B )
A.大面积围湖造田 B.疏浚出湖河道 C.泥沙大量淤积 D.地壳缓慢抬升

自然 原因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 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面积 不断减小
二、湿地保护 1.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 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 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如洞庭湖湿 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 能力。具体如下图所示:
3.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较高的_生__产__力___和丰富 的_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____。
4.湿地的生态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 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
护生物多样性等。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价值
表现
维持生物 多样性
洞庭湖区湿地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 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其中有许多珍稀物种, 如中华鲟、白鲟等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
CONTENTS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6-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考标解读 思维导图 主干回顾 释疑解惑 真题训练
-7-
一二三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目 录 (41.保)退护耕措还施湖、还林热、还点草,聚退田焦还沼归泽纳,平拓垸展行洪、以工代赈、
CO移N民T建EN镇T、S 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12
(1)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
下叙述错误的是(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目 录 BC..洞洞庭 庭湖 湖湖 入水 湖变 水浅 系热增加点,调蓄聚洪焦水的归能纳力上拓升展
CO第系N(并D(A12T)..)未洞人题E引发N,庭口洞起T生湖 增庭2S较0调 多湖世大面节,纪人变积洪中类化减水期大。小典的第洞规、能(庭模2湖题)力题湖围水下,水湖变洞试降系浅庭造,湖做变田调变化蓄评小洪的,水是析人的由为指能于原正力长因会江是下中(降上,游周植)围被河遭流破水关闭
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目录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CONTENTS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8-
考标解读 思维导图 主干回顾 释疑解惑 真题训练
-9-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12
(1)图中非湿地为( )
A.① B.② C.③ 命D.④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5-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考标解读 思维导图 主干回顾 释疑解惑 真题训练
-6-
一二三

浙江(选考1):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浙江(选考1):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14-
要点一
要点二
3.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 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但各湿地保护的侧重 点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
大河上游(如我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涵养水 国三江源湿地) 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

多样性
主要目的是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 黄河三角洲湿地 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环境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15-
要点一
要点二
【典例1】 近年来,被誉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区持 续干旱。下图为鄱阳湖区2000—2010年枯水期统计图(单位: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要点一
要点二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17-
解析 第(1)题,图中数据显示,鄱阳湖水位低于12米的天数由2000 年的129天变为2010年的218天,水位低于10米的天数由2000年的50 天变为2010年的174天,说明总体上枯水期变长。第(2)题,湿地的生 态价值体现在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清除和转化毒物和 杂质,净化天然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解析 第(1)题,图中四幅景观图中,①地有芦苇,属于水湿环境,② 为水库,④为人工池塘,属于湿地;③有海豚,属于深海,不属于湿地。 第(2)题,湿地的主要功能或用途应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把湿地当 做扩大耕地和扩建城区的对象,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从长 远看是得不偿失的;湿地的水资源多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属于容 易利用的水资源。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3.湿地问题的思维模板 (1)湿地的形成条件答题模板: ①气候条件:蒸发量小、降水量大。②地形地势条件:地势低洼,地表水 汇集。③水系条件:支流多、地表水丰富。④地质条件:地表水不易下 渗。⑤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高。
12/10/2021
(2)湿地的功能答题模板: ①生态功能:调节气候、防洪、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等。②经济 功能:水运、提供农副产品、旅游等。③美学和科研功能。
地理(浙江选考专用)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2/10/2021
考点清单
考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资源的功能
12/10/2021
2.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以洞庭湖为例) (1)洞庭湖湿地的破坏原因:围湖造田;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湿地的保护措施:退田还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产养殖业;发 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移民建镇。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方法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方法诠释 1.湖泊面积变化的分析思路
分析湖泊变 化期限长短
分析湖泊分 布地区特点
12/10/2021
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 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年或几十年来 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 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 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 耕还湖的结果;短期内干旱地区内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入湖河流 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 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2.外流湖萎缩的分析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 湿地资源问题与开发保护1.湿地概况(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加试要求)(1)调蓄洪水,洪水期水进入湿地,可以降低河道和湖泊的水位;枯水期水从湿地中流出,补充到河流与湖泊中。

(2)自然界中的水源地。

(3)物种的资源库,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

(4)地球之“肾〞,生态环境的净化器。

3.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原因及危害(加试要求)(1)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长江和“四水〞在洞庭湖相互顶托,水流速减缓;“四水〞进入洞庭湖后,湖面开阔,水流减慢;洞庭湖和长江之间水流交换不通畅等,这些都是洞庭湖淤积的重要原因。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长规模扩大,生产方式不合理,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湖区泥沙淤积;湖床抬升;为了扩大耕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湖泊萎缩。

(2)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后果与治理①后果:洪涝灾害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恶化。

②治理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制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生态移民,调整农业生产构造;加强中心城镇根底设施建立,扩大城镇人口容量;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等。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

以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完成1~2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开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聚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1.D[乌梁素海湿地位于河套平原东侧,来自于黄河的灌溉用水,流经河套平原后的剩余水最后聚集于乌梁素海,河套灌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农业,需要有充足的灌溉用水,但应有灌有排方能防止出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1.框图解析湿地资源的功能2.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一样,具体分析如下:(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流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4.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分析(1)不同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修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修养水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④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⑥理顺关系、协调开展、综合治理。

(2021 ·浙江10月选考)×104×104平方千米。

完成下题。

1.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A.生物多样性增加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D.通航能力减弱A[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蓄洪能力增大,湖水来自冰雪融水,湖泊盐分浓度应降低;通航能力提高。

故A项正确。

]2.(2021·浙江1月学考)近十几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有一定增加,这会使西北地区()A.夏季气温升高B.生物多样性增加C.地质灾害减少D.大气降水减少B[由于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治理,西北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沼泽湿地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课后限时训练(三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1·浙江7月学考)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能够()A.提供水资源B.调蓄洪水C.调节气候D.净化污染物D[肾的主要功能降解排放体内废物,因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能够净化污染物。

](2021 ·浙江7月学考)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重要的调蓄库。

读“2021~2021年南四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表示减少,单位公顷),完成2~3题。

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及交通建立用地水力设施用地水域沼泽未利用地2.2021~2021年南四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减少量最大的是()A.耕地B.沼泽C.水域D.水力设施用地3.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会使南四湖()A.蓄洪能力下降B.生物多样性增加C.纳污能力增强D.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2.B[第2题,此题考察我国湖泊湿地的萎缩。

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在所有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沼泽面积减少的最大,达1 908.72公顷。

水域面积减少(河流、湖泊等)次之,耕地面积也有所减少。

第3题,此题考察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和价值。

湿地的生态功能有:蓄水防洪、调节局地气候(大自然的空调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鸟类乐园)、分解和吸收污染物等。

] (2021·湖州市选考模拟)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是丹顶鹤的最正确越冬地。

以下图为丹顶鹤迁移路线图。

完成4~5题。

4.影响丹顶鹤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风向季节变化B.气候季节变化C.湿地水量季节变化D.栖息地面积变化5.盐城湿地越冬比迁移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更具优势的是() A.食物来源丰富B.人类活动较弱C.气候温暖湿润D.滩涂面积最大4.B[第4题,此题主要考察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

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外在的气候、食物等因素,也有鸟类内在的生理因素。

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在中高纬度地区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

其主要原因是低纬度地区气候季节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季节变化较大。

故B项正确。

第5题,此题主要考察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与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相比,盐城湿地纬度更低,冬季气候更加温暖湿润,适合鸟类生存。

故C项正确。

](2021·嘉兴二中模拟)在长江中游浅水处筑堤排水形成的田地叫作垸田。

读长江干流沿岸四个城市1月均温统计表,完成6~7题。

A.距冷空气源地的远近B.城市所处地势的上下C.城市所在纬度的上下D.北部山地屏障的强弱7.长江中游地区垸田开发的影响主要有()①蓄洪能力增强②粮食产量增加③洪涝灾害加剧④生物多样性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D[第6题,此题主要考察影响气温差异的因素。

由表可知,重庆1月均温高于武汉、九江、上海,这主要是因为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北方冬季风南下,而其他三地并无山脉阻挡,故D项正确。

第7题,此题主要考察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

由题干可知,垸田是长江中游浅水处筑堤排水形成的田地,垸田开发,使得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在河流浅水处筑堤排水,河床变窄,蓄洪能力减弱,洪水时容易出现洪涝,加剧了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故B项正确。

](2021·杭州六校联考)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完成8~9题。

8.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①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②围湖造田③气候异常,降水减少④湖滨土地沙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①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②建立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⑤节约用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8.A[第8题,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

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

第9题,治理乙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从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展分析。

应选项A正确。

]读我国某区域湿地分布图,答复10~11题。

10.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甲地湖泊众多的影响因素不可能是()A.降水量大B.多冰雪融水C.多洼地D.内流区面积广阔11.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湿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湿地退化较严重。

以下措施有利于修复乙地湿地系统的是()A.大力开展高原畜牧业B.甲处湖泊水调入乙区域C.退牧还草、围栏封育D.开展河谷农业,促进经济开展10.A[第10题,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内流区面积广阔,同时多洼地,多冰雪融水,因此湖泊众多。

该地区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要少。

第11题,退牧还草、围栏封育,可以保护植被,有利于修复湿地。

](2021·金华模拟)南海子公园是北京市“城南行动〞方案第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

历史上,南海子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

据此答复12~13题。

12.南海子湿地的作用表现在()①降解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等含毒物质和杂质②调节北京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北京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北京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下面关于南海子湿地的开展方向的表达,不可取的是()A.改善农业环境开展水产经营B.恢复万亩湿地重视京南水系C.恢复历史风貌开展特色旅游D.助力城乡建立带动京南开展12.B[第12题,南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城南,可排除④,其他选项可考虑湿地的功能。

第13题,开展农业,经营水产业,破坏湿地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14.洞庭湖是所在区域重要的淡水湖泊,对周围地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生态意义,以下图是洞庭湖不同时期的湖泊面积演变略图(阴影代表水域),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