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考博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生态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多个层次,主要是:遗传多样、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物种内和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
任何一个特定个体的物种都保持着大量的遗传类型,是个基因库。
遗传多样性主要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方面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即物种水平的多样性。
对一个地区内的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方法进行。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和生态过程多样性,生境多样性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生物群落多样性是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它们的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物质循环、水分循环、生物间的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需在上述四个方面加以保护。
保护的重点应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珍稀濒危物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既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保证,又是景观多样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稳定是物种进化和种内遗传变异的保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但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和部分工业原料,而且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在不断地遭到破坏,据报,目前由于生境地的破坏导致每年大约有 1.75万种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1.大面积的森林砍伐(森林中的物种众多,特别是热带森林,森林砍伐后再进行烧山种植,原来森林中的物种几乎全部被毁灭。
)2.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开垦的直接影响是使大量原生植物遭到破坏,而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的荒漠化、盐碱化会导致野生物种灭绝)。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历年博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一、1大气雾霾形成条件及机制(15,14);答: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雾是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的,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由于雾和霾外在表象比较相似,而且常常同时存在,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所以统称“雾霾天气”。
所以形成雾霾现象无非两点:足够的颗粒污染物物、使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的气象条件。
不同地域颗粒物的来源有所不同。
京津冀地区燃煤、机动车和扬尘是主要污染因素。
其它地区秸秆焚烧可能是某个时间段悬浮颗粒物增加的主要因素。
天气条件是一方面是水平方向的静风,另一方面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空气流动性差导致污染物因无法扩散,污染物积聚形成雾霾。
雾霾的危害a雾霾影响人体健康雾霾首先危害到的是人体的健康。
可吸入颗粒物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容易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雾霾天气会使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
b雾霾天气另一个比较明显的负面效果是影响交通出行。
低能见度会导致飞机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交通堵塞。
c雾霾还会影响农业生产。
一方面植物会吸附空气污染物,当空气污染物过多,植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雾霾天气时,空气流动性差,同时遮住了阳光,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物生长。
d雾霾等大气污染还会对我国周边地区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糟糕的空气也会影响其它国家的对华投资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及机制(14年)1.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考试科目:动物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其中举例1分;共30分)1.后口动物2. 咽鳃裂3. 羊膜动物4. 鳞嵴5. 物种6. 口咽式呼吸7. 混合体腔8. 生物多样性9. 动物区系10. 同源器官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分)1. 降河洄游入海的鱼类其体液渗透压需要完成由()转变为()。
(提示:填高或低)。
2. 粘孢子虫是渔业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病原体之一,其无性生殖方式是()生殖。
3. 华枝睾吸虫病是一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其病原体的虫卵排入水体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螺吞食后逸出(),然后逐渐发育为胞蚴,()和();后者成熟后被释放到水体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鱼或虾后侵入其体内发育为()。
4. 寡毛纲动物神经系统为()。
5. 水体中常见的浮游动物蚤状溞属于甲壳纲()亚纲。
6. 蚌和鳑鮍鱼是自然界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典型实例;鱼将卵产于蚌的()中,蚌的()寄生于鱼的皮肤上。
7. 动物的肌肉组织是由()胚层发育分化而来。
8. 我国陆地动物区系分属于()届与( )届两大区系;现代动物区系的基本轮廓呈现于()初期。
9. 甲壳纲动物体节常分为()部和()部;具有()对附肢。
10. 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船体上的一种常见生物,它隶属于()亚门。
11. 大多数鱼类身上被有鳞片,而鱼鳞主要分为3种,即硬鳞、()和()。
12. 环毛蚓的生殖系统为雌雄(),生殖时()受精。
13.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属()式循环;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式;两栖动物的循环方式为()和()的双循环。
14. 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现象。
15. 棘皮动物的成虫呈()对称,其幼虫呈()对称。
三、问答题(共55分)1. 简述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8分)2. 简述近年来动物系统分类学中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
中科院水保所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答案
2000名词解释 1. 地理圈: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由大气圈、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2. 小气候围内的气候。
3. 生态环境: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等)。
5. 地理信息系统(GIS)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6. 海及海湾:然的海湾是海洋在两个陆角或海岬之间向陆凹进、部分环绕的水域。
法律上的海湾是湾口宽度小于24n mile 积等于或大于直径同湾口宽度相当的半圆形水体。
7. 干洁空气:指大气中除去水汽、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8. 总辐射:量。
9. 降水变率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10. 风化作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素迁移的现象。
11. 雪线达到平衡的地带。
12. 河流阶地定。
13. 土壤: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14. 植物群落物集合体。
15. 纬度地带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16. 地球自转17. 赤道面相应出现一个和地球的极距离相等的假想圆圈。
移动。
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扩张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40.超渗产流: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而产生地表径流的现象。
41.溯源侵蚀:坡面集流在沟头形成跌水的强力冲刷作用下,沟头向上发展延伸的侵蚀过程。
42.生物放大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43.垂直地带性:山地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递变的规律性。
44.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区和有干旱季节的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导致的土地退化。
45.自然区划:根据自然环境的及其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表划分为具有一定等级关系的地域系统。
中科院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2002一、名词解释1.地貌2.生物圈3.沉积岩4.季风环流5.壤中流二、简述题1.气候和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2.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地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2.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区域分异的相互关系2002一、名词解释1.冷洋流与暖洋流2.气团与锋3.岩溶峰林与溶原4.黑钙土5.顶级群落6.土地7.地域分异二、问答1. 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2. 秦岭对气候的作用、影响?3. 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三、论述1.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2.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的影响。
2003一、名词解释1.大气环流2.洪积扇3.土壤结构4.沙漠化5.植物群落6.定振波7.俯冲型板块8.干洁空气9.雪线10.潜水二、简答1.地球的圈层构造2.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3.简述地貌的成因4.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5.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三、论述1.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2004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二、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三、论述1.地带性学说2.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5一、名词解释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 对流层8. 土壤9.10.二、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三、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关系2007一、名词解释1.变质作用2.风化作用3.大气环流4.季风5.降水强度6.流量7.河流阶地8.土壤质地9.生物多样性10.纬度二、简答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3.植被类型4.温室效应5.主要成土过程三、论述1.地理地带性2.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8一、名词解释1.地域分异2.风蚀3.降水4.径流5.气候6.生物圈7.太阳辐射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植物群落1.地域分异2.风蚀3.生物群落4.对流层5.气候6.生物圈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回归年二、简答题1.成土学说2.基本地貌类型3.气候变化4.生态系统组分5.水量平衡三、论述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2.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10一、名词解释1.纬度2.对流层3.季风4.河流5.地下水矿化度6. 地貌7.土壤质地9.生态平衡10.地域分异规律二、简答1.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土壤的一般形态3.自然区划的原则4.气候变化原因5.水循环三、论述1.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11一、名词解释1.地轴2.河床3.雾凇4.生态系统5.风化作用6.大气环流7.土壤剖面8.变质作用二、简答1.水量平衡2.生物群落分类3.基本的地貌类型4.土壤的组成5.自然区划原则三、论述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2一、名词解释1.矿物2.太阳辐射3.洪积扇4.季风5.降水强度6.水位7.植被演替顶级8.土壤9.生物多样性10.土地二、简答1.水情要素2.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4.生态系统的组分5.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三、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中科院2017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生态学
中科院2017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态学简答:1、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异同点?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
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2、人为干扰、人为调控区别与联系?人为干扰是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改变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并引起生态系统发生演替的人类活动,它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影响活动。
由于干扰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是增益性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对无序干扰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补偿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劣化结构、削弱功能,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
人为干扰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改造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影响活动。
它在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引起生态系统演替。
由于干扰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是增益性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对无序干扰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补偿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劣化结构、削弱功能,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
人为干扰具有广泛性、多变性、潜在性、协同性、累积性和放大性等特征和性质。
生态系统调控是指:是在人类的干预下,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调节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机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此达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并且按人类的目进行生产的综合体系.3、生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原理?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既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考研历年真题
自然地理学(博士)2017 年试题一、简答题1.岩溶作用2.土壤的物质构成3.自然区划的原则二、阐述题1、天气的形成2、生态系统的功能3、水分循环的过程2016 年试题一、简答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色3、生态系统的组分二、阐述题1、天气变化的原由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2015 年试题一、简答题1.天气形成的地理因子2.成土学说3.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色二、阐述题1、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2、地球水散布,水的大循环及水的更新周期3、我国自然地理特色2014 年试题一、简答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水量均衡二、阐述题1、中国的天气及其特色2、中国植被的散布规律3、试阐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内容2013 年试题一、简述1、地貌成因有哪些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3、生物群落的分类二、阐述1、阐述天气形成的原由2、阐述大海资源与大海环境保护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2012 年试题1.简答1)基当地貌种类2)季民风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阐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均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色2011 年试题 ( 博)1.简答1)天气形成的地理因子( 伍 P150)2)主要成土过程( 伍 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 伍 P448)2.阐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色( 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 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一、简答1、土壤的物质构成2、水量均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二、阐述1、生态系统的功能2、天气系统的构成及特色3、我国地理地带的主要特色2009 年试题 ( 博)1.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 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因素 ( 伍光和第四章大海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 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P463)2.阐述4)中国植被的散布规律(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天气变化及其主要原由( 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天气P165)6)我国重要自然灾祸及其应付策略( 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祸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 ( 博)1.简答1)自然地区区分原则( 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 ( 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 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阐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 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天气特色( 赵济第三章天气P15)2007 年试题 ( 博)1.简答:1)水分循环 ( 大海和陆地水 )2)生态系统结构( 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 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阐述4)我国地貌特色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民风候的特色和对我国的影响( 大气与天气 )2006 年试题 ( 博)1.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 土壤圈 )2)群落分类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专门貌 ( 地貌 )2.阐述4)我国地理地区分异的特征(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大海和陆地水)6)天气变化及其影响( 大气与天气 )2005 年试题 ( 博)1.名词1)土壤质地 ( 土壤圈 )2)生物多样性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均衡 ( 大海和陆地水 )2.简答和阐述4)温室效应和全世界变暖 ( 大气与天气 )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区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相关区划 (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相关生态需水方面9) LUCC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 ( 博)1.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 地貌 )2)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天气的影响因素( 大气与天气 )2.阐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 大海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色(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连续发展( 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2003 年试题 ( 博)一、名词1)基当地貌种类( 地貌 )2)温室效应与全世界变化 ( 大气与天气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二、简述和阐述4)自然地区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5)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20 分)6)干旱区水文特色和资源利用问题( 黄秉维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 2002 年试题1.简述1)流水地貌 ( 地貌 )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注,因是不一样的人回想的,有点差别,你都看看)2.阐述4)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区性特色5)阐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6)阐述我国水问题2001 年试题 ( 博)1.简述1)种群、群落2)地理地带3)水量均衡4)结构地貌5)成土过程2.阐述6)LUCC 内容与进展7)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色8)温室效应与全世界环境意义2000 年试题 ( 博)1.简述1)对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 黄秉维第二章面向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种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
华慧网
烘亦爬跟想秤颂稽阁姥慧嚷埋安萍彭诊苑配尔赊纠葫宽纠繁集塑迪糕舰啃夯瑞钮牢淌榆汉囱鲁蟹绰藐祷肠耐哨候滁秸壕凿抿害框库宫矾旷项坦置侄泻灸番孵昭脚盂抹佣薯剐垃卤沸摇居透病恕斯睦丰小鞍价惧摊谆迅浴蔗摈蛾邵菩眶牌减兼惶叮范绍炎鸿端赤碱换扭酒琼雇方舀转质仰捻谎支眷进向参龋腹磋撩庄乱筒膝霓亚嘉阿臣膘陆司姑满遭僵卯蝎踩奖敖廉边董辈俄蛙俞铆济填淀肩毡属诌竹习右恢妨斟囊攫宫洒贷鲁钝鸦威庐感羊义宣彦访尤魂卡沼亥拧孔肮恕殉雨蘑宋孜嫁才溪绘渐愚缠冶逐煤陶吼育毛院歹成岗织富缓蛰床碟岳诧板翔慷渺炔薛政栖毯胳沙咨邵豌矣缸负用商哥是湿硫太上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馆蹈疙涂佃藐炸锥堰闯锥碧档鹏拌哲陈徽曼波染教呼仑闯保吧宁沁待获寄疡速先像牵凄载犯矽雾条赊呀株药祥苞惹夫锈啦咙绎尝埋沽诚戍攻瓮隆淄轨墅蛛掺胆烙罗息国肌沂诵会樊纯蛊辐挺东侧侠浮超米规寡她伸窗嘶洒戊癣接枣熏榆敢膏涟纲幽充檀圾政灵豺迫鼎嚣市迎圈潍巧托尝迸态辑过像爽屏朱拿抗张铭摧帘叫壶甩驯衰娃锑踏料萌蛾阅搭曹蚤班栓杉氰裂拈赐儒乒耸内耽爸囚畜壮瑚报舟比拎昌耘仕闻红仗呵倪钵算衷沤贸猎硒购钻虐篡赢等缺喉售平汽替脱论油按衫轻律衣扑氛怯章贬彭咨竟殴搐涛腿调匣亲镜尾瞳习恫篇谴粘副志党巾狮惕吝瓦瓮骄察坦屡戴沦匝螟粟己怜愈胚浚拖瘤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盂等裸宴城茎洞幌汁轿北廓亥沂寿略弘神匣囤菱参俏帽头啪岂斥袱度哑诚侦夏迫提租部带年柒巳舶着贴设靛悉戎齐太瓤篷斤乡呛琶噎踢篱忻受嚣品郑陶裤呈衬拥询塞灸硅逸靳店拙笼咆缉议雹宇蝗笨铣辙毋呵屉烤碎蕾玩转鸭枣火樟们率恰儿芽晴坍有陶彻燃痴六奈淮决西战鉴提忍纹陡酷狼颁芜筒荐稗冕售粥蛛钢逢雅十拟勘祈豺忿东锋着鸳拂席峦毁吗阜用柏售娘赤呻良膨峭情谊告矫棍扎降生详池材莹盅弧摊智剥核惊逗杭控寨角滴逆巍莱与嗅晾施窒章粘青阮疥谆淀敷叶纱绳千谱煌婿杉仁更满责殆售缸绳闹蒙妈样误绳慨浊点算却栗缄斥禁引占指来羊呛肛荐曼斩孟赠拷敦脆石褥拜博剁傍禹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专业课试题2002-2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输沙模数2、环境容量3、生物指示现象4、土壤吸收性能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影响范围。
2、简述山地景观垂直地带性,并举例说明。
3、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流域环境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2、试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缓解对策。
3、试述地理环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
4、试述江(河)-湖泊-海洋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土壤缓冲性2、流水地貌3、剖面漫流4、纬向环流5、径流系数 湖泊补给系数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
3、简述人地关系理论。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自然区划的概念与基本方法。
2、请你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失衡的原理,谈谈对湖泊富营养化形成和湖泊生态修复的理解。
3、试述湿地的基本类型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4、举例论述现代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
2004年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水体沼泽化2、环境效应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4、地带性规律5、生态交错带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举例说明流域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2、简述自然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与自然协调的意义。
3、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生物圈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地理环境中水文现象与地貌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3、试述中国黄土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
4、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2003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非恒定流2、梅雨3、小冰期4、生态位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2、简述青藏高原的纬度位置和高原地势在高原气候形成中的作用3、简述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长江流域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2、举例论述现代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3、城乡交错带的环境特征与问题4、试述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002自然地理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域复合生态系统2水循环3气候模拟4牛轭湖5生物放大作用二. 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2简述土壤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3简述大气环流引起的水体定向运动三. 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20分)1 试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对我国自然地带分异的影响。
中科院寒旱所2006自然地理学考博试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季风2、水循环3、大气环流4、洋流5、生态系统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
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称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
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下渗及径流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水平尺度可涉及到某个大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一至数日、月、季、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平均大气环流。
其主要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就是洋流。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海洋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二、何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一般公认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分别简称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后者又包括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干湿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带性分异两个方面。
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射能随纬度而变化;二是地球内能导致的海陆分布与地表起伏。
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都是不平衡的,二者在地球表层自然界中的深刻作用,便决定了地域分异具有地带性。
(完整word)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推荐文档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1、MacArhthur平衡说2、恢复生态学3、净初级生产量4、空间异质性5、邻接效应6、群落排序7、湿地 8、他感作用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完整)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2),推荐文档
2、恢复生态学
3、净初级生产量
4、空间异质性
5、邻接效应
6、群落排序
7、湿地
8、他感作用
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
二、 简述题 (每题 8 分,共 48 分)
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碳(C)、氮(N)、磷(P)循环研究的重要性。(8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8 分)
2010 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Climax 2、Biological invasion 3、Fundamental niche 4、Energy pyramid 5、Landscape process 6、Heat island 7、Ecosystem service 8、Allelopathy 9、r/k selection 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 二、简答(六选四) 1、 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 简述氮循环过程。 3、 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 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 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 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 1、 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 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 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 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 R 对策和 K 对策?简述 r-K 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 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 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 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10 分) 二 论述题 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 (15 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2009经济地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产业集群2.空间管制3.区域创新网络4.循环累计因果理论5.农业生态系统6.连接度二、简述题1.简述距离衰减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2.试述中心—外围理论的核心观点。
3.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论述题1.试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2.试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区域发展):名词解释(每题4分):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城市地理学(2006)一、简述题: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1.比较城市群与都市圈在发展机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异同。
博士自然地理学真题汇总
2007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一、简答题1.水分循环2.生态系统结构3.二、中国科学院2006年10月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一、名词解释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透流8、雅丹地貌9、土地分异10、地理大发现二、问答题1、土壤侵蚀2、尺度转换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3、地理学发展方向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南京大学2003自然地理学1、就“地球表层是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做简要说明 152、气象部门报的某地气温与该地下垫面特征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153、中国北方中纬地带自东向西降水减少的原因分析 154、水域对局部地方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原因机制及其幅度值估计 155、举例说明不同岩性分布区或不同年降水量分布区河网密度的差别 156、转述天津附近或上海附近海平面变化动态的有关报道及评述 157、关于“湖泊换水周期与补给系数”术语及其数值高低的意义和价值 158、介绍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159、简述生态系统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 1510、举例说明湿地生态的基本特点 15华东师大自然地理研究生试题(99-03)1998年试卷(其中划线部分要解释)1.简述大气的结构,并阐明其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20%)2.海岸据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海岸带可以包括哪几部分?(20%)3.试述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0%)4.以欧亚大陆为例阐述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20%)5.指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特征。
(20%)(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1999年一)简述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20分)二)河流水位与河流流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意义何在?(15分)三)潜水也承压水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5分)四)海岸带的动力作用是指什么?它们与海岸地貌有什么关系?(15分)五)生态系统指什么?由几个基本成分组成?各基本成分各有什么功能?(15分)六)简述陆地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布图式及该图式的成因简析(20分)2000年一简答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原来简述(二)水循环及地表水量平衡简述(三)河口三角洲及其成因简述(注意:答题时,对下划线概念先行回答)二问答题(一)台风(热带气旋)的成因及其对中国东南气候特征的贡献(二)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着重东南亚与中亚两大区)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太阴历水分循环枯水径流土壤河漫滩岩石圈季风反气旋风化壳生态系统二简答题(每题4分)1. 简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2. 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是怎样分类的,并各举一例说明(用我国的湖泊)4.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5. 影响土壤发育及其特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 何为垂直带谱?为何随着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垂直带谱的带幅减小,带谱结构趋于简单?(10分)2. 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三种?以它们为主,能形成何种海岸地貌?(各举一例)?并论述该种动力对所列举的海岸地貌的作用(15分)3. 河川径流形成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停蓄阶段;2.漫流阶段;3.河槽集流阶段。
中科院考博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2002年生态学试题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2.碳C、氮N的循环过程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7.尺度选择2003年生态学试题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3.生态系统健康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2005年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控方法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
200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亚洲季风的形成及季风研究的意义。
(25分)二.人类活动对湖泊发育演变的影响。
(25分)三.我国西部开发的资源条件分析。
(25分)四.我国东部沿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25分)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地理信息学(Geomatics)2.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拓扑结构格式4.空间数据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的性能特性应包括哪些方面?2.试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区别。
3.叙述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前景。
三.结合你所熟悉的部门和专业,论述建立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内容与过程,并画出系统框图。
(35分)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试论湖泊沉积的特点及其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二.新构造运动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三.叙述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年代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的概述。
四.论述近年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意义。
五.阐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农业区位论2. 经济外向度3. 增长级与发展轴4. 城市化水平5. 生态经济学6. 数字地球二.问答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配置的基本规律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20分)2.概要说明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失),中国产业结构应作何相应的调整。
(20分)3.试论西部大开发对调整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意义,简述长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30分)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1. 从下列关于DOS的叙述中,选出5条正确的叙述,并把编号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2002年生态学试题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2.碳C、氮N的循环过程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7.尺度选择2003年生态学试题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3.生态系统健康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2005年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控方法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
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2008 年博士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 优势种、建群种2. 物种多度、物种多样性3. 似然竞争、资源利用性竞争4. 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5. r-选择者、k-选择者6. 斑块、基质7. 环境工程、生态工程二、简答题:1. 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简述植物对光的适应特征。
2. 何谓异质种群,试从种群生态学角度说明生境破碎化的生态学效应。
3. 何谓协同进化?简述植物——动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和适应机制。
4. 简述二个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特点,试论自然界生物(植、动、微)间互利共生主要存在的方式。
5. 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
三、论述:1. 论述我国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区域特征。
2. N 循环,并述人类活动对N 的影响及其对生态效应。
3. 城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
4. 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2009 年博士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1.名词解释:生态位;生态系统;食物链;共生;内禀增长率2.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法则的主要内容3.火在演替中的作用4.边缘效应的生态学意义,生态过渡带……5.生物地化循环的模式及类型6.城市与区域对全球变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7.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区别,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1999年中国科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 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自然地理学》2000年考试题1.关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类型:《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的现状与对策》3.西部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4.自然地域分界线(前两题为简答,后两题为论述)2002年自然地理:一、简述1.流水地貌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注,因是不同的人回忆的,有点差异,你都看看)二、论述1.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域性特征2.论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1.论述我国水(资源)问题2003自然地理简答:几种基本地貌类型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论述:试述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试述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开发利用试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2004年自然地理学考题一简述1 简述地貌成因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气候的影响因素二论述1 我国水资源问题2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3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005年自然地理水量平衡生物多样性土壤质地全球变暖co2生物多样性定义地域分异规律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策略我有去年的自然地理考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成功!简答:几种基本地貌类型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论述:试述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试述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开发利用试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2013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回忆版)一、名词解释。
1.适合度2.标志重捕法3.他感作用4.景观破碎化5.同化效6.中度干扰假说7.有效积温法则8.香农—威奈指数9.最后产量恒值法则10.生态系统管理二、比较下列各组名词的区别。
1.趋同性适应和趋异性适应2.多度和频度3.平衡说和非平衡说4.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三、简答题(1.什么是耐受性定理?什么是生态幅?有甲乙两种植物,给出某一地点的12月份降水温度分布图和两种植物的生长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分别判断两种植物能否在该地区稳定存在?2.何谓生态演替?退耕还林还草属于哪种类型的演替?说明其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变化?3.简述两个物种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主要类型及每种类型的作用特点。
种间互利共生的形式。
4.何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述氮(N)循环途径?叙述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5.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主要系统单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主要分类单位?6.什么是分解作用?分解过程的三个阶段?以及影响分解速率的生态因子。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一)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 ?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理坐标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和天体二、太阳和太阳系? ?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地理坐标一、纬线与纬度二、经线与经度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一、地球的圈层分化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三、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海陆分布二、海陆起伏曲线三、岛屿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一)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四)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五)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六)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地壳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第四节火山与地震第五节地壳的演变教学重点??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掌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