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_2
小学语文教案 (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案 (合集15篇)小学语文教案 (合集15篇)小学语文教案 1 教学目的设计1、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进步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设计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浸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组块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老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提醒了深入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兴趣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寓言两那么寓言两那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那么寓言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老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入的道理。
〔老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那么寓言故事。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那么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根据寓言内容,考虑问题,读懂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2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老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风光,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
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同时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良,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机密。
【教学重点】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光学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叶片气孔细胞玻片标本等、实验记录单。
老师: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插图、亮堂光圈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师:(幻灯出示橡树树皮细胞图片)我们先来看屏幕,谁知道这是一张什么图片?看起来像什么?(幻灯出示图片的相关说明: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构造,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问题1:图片上一小格一小格的像个小房间的叫什么?问题2:细胞这个名字,是谁最早取的?问题3:细胞是科学史上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通过什么发现细胞的?师:想不想看看罗伯特。
胡克的古董显微镜?(幻灯出示罗伯特。
胡克的显微镜)(板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借助课本,自学显微镜的构造名称师:今天我们也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
(出示洋葱)见过洋葱吗?问题:这是一块小洋葱,假如把它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你猜想会看到什么?师:怎样才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至于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要观察细胞之前,我们先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翻开课本页,两人一小组,借助手中的显微镜,小组讨论学习显微镜各个局部的名称,并考虑对应的作用。
(出示显微镜插图,全班一起完成,并大概解释各构造的作用)三、借助微课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1、播放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名称,那么到底怎么使用显微镜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视频过程中,要考虑,显微镜使用有哪些步骤。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1【教材分析】本册书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其中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围绕“摘抄”这一话题展开,是对单元目标的交流总结;词句段运用包括双人“得”句式的用法和顶针修辞的使用;书写提示针对的是笔画“撇”“捺”的练习;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是本单元日积月累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摘抄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营造学习氛围1.师:同学们,咱们班谁的作文写得最好?2.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的方法吗?3.师:她把摘抄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了习作中,这是她能写出好文章的秘诀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们感受到“摘抄”的好处与重要,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进行“摘抄”的热情,提高学生对“摘抄”的重视程度。
二、师生交流,归纳摘抄技巧1.这个单元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就是向同学们在介绍“摘抄”,本学期你摘抄了哪些好词好句?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
2.生交流摘抄的好词好句。
3.摘抄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增加积累,提高语感,你是如何做摘抄的呢?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做摘抄的方法和技巧?预设一:在读书的时候,我喜欢边读边画出喜欢的句子。
读过全篇文章之后,再把这些句子誊写在本子上。
好,边读边画再誊写。
你做事很有条理。
预设二:我喜欢把好词佳句背诵下来。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通用20篇)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通用2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
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当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情感目的: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当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的: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当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当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3、分析^p 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三〕讨论明责任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3、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可以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并进一步考虑: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4、老师在搜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
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老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五〕品质升华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2、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当一件详细的事情〔可以多人承当一样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因为谎言可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可是有些谎言却是善意的,能给人带来关心和温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关心和温暖。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强调“匹”的读音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1、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先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勾画一下。
然后指名说,出示课件a、认真读读课文,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b、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2、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先自学思考,然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3、全班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是谁对谁说的?用意是什么?(师提示:句子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含着的意思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完后再读句子)对青年说的话。
“我”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
表面上是关心马,实际上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
)过渡:我们知道,原本无马,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残疾青年却假称有马,于是他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板书:善意的谎言)那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
优质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案例(模板15篇)

优质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案例(模板15篇)编制教学计划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教辅资料等,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呈现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以供您参考和借鉴。
优质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案例(模板15篇)篇一一、教学目标:。
1、感受改革开放给我过城镇带来的繁荣景象和欢乐气氛。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初步学会给多义字据词定义的方法。
3、会用“兴致勃勃”写一句话,会用“有……有……还有……”写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揭示课题。
3、你从那些地方看出这是节日的景象?二、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填空:全文共()自然段。
第1自然段总写节日的大街是一条()的河,()的`河;第2自然段写节日大街()时的景象;第3自然段写节日大街()时的景象。
(2)插图上画的是课文哪一部分的内容?三、自学课文,检查自学。
(1)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正音,分析难写易错的字。
四、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通过读通后明确单元训练目标和操作步骤。
五、讲读课文。
第一段。
齐读后讨论:。
(1)这句把节日的大街比做什么?句中“河”指什么?(2)这条何有什么特点?圈出有关的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六:小结课文。
1、小结课文。
2、布置作业: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讲读课文,词句训练。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到大街上的哪个地方?用“。
”圈出。
(2)大街上的人们是怎么样的?节日大街的装饰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分别用“—”忽然“~~~~”划出有关词语。
按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词语: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装饰一新。
(3)课文是怎样写节日大街商品很多的?找到有关句子划下来。
(5)白天,节日的大街是热闹、繁荣、欢乐的,该怎么读呢?(6)拼拼读读,看谁读好第2节?2、讲读第三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如今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忆旧知、学习新知、大胆理论、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才能进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1〕七月的,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2—4〕气候进入天山: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鱼儿再往里走:密林山走进天山深处:花〔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五、“积少成多”栏目放录像:看,这是我国的著名景点岳阳楼、颐和园、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涧。
在美妙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句,其中“楹联”是最具魅力的一种表达形式,至今,在景点还能读到。
出示书上楹联,学生朗读,配合画面畅谈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六、作业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
2、给出一周时间,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在参与社会调查的根底上,学习撰写建议书。
2、引导学生根据习作题目和文字提示翻开思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
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游览顺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写下来。
4、倡导学生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详细描绘。
教学过程一、学习建议书。
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
2、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p ,组织学生讨论:建议书给写给谁〔部门〕,写些什么内容?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
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
二、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阅读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美妙的文章,引领我们欣赏了一幅又一幅内涵丰富的画面。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介绍出来,然后彼此交换阅读,从中增加见识,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哪次游览印象最深?〔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
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
那这篇习作,如何到达这一点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吧!〔生:我认为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比方《海上日出》的2、3自然段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生:我觉得应该按我们游览的道路来写,先到那儿,再到哪儿。
一一写出来。
〕是的,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叶圣陶爷爷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按游览顺序这样安排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金华城——罗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如此这般,游览顺序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2、如今,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然后自主选择在括号里填一填。
〔〕〔〕〔〕〔〕3、讨论。
假如一次游览去了五六个景点,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对,在尊重游览经历的根底上,要有选择地写一些景点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
在游览中,景点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
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观。
无管那种,只要你感觉它是这处景点的代表作,是你喜欢的,那么就应该好好观察,并在习作中抓住其特征进展详细描写。
如何把景物特征写的详细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建议:1、描写景物的色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
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
用语言再现景物色彩,将会使读者犹如亲眼所见。
演示文稿出示:〔1〕天空中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茎是棕色的,非常坚硬,好似是自卫的武器。
瞧,那碧绿的叶子,犹如块块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得意、诱人。
2、描写景物的形状。
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事物。
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捕捉到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景物的形状就是你不可无视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写假山石形状的奇特:湖边有许多假山石,人们可以坐在上边歇息。
这些假山是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狮,正准备扑向猎物;有的像一只活泼得意的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有的像白玉无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上面两段话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护栏”上的图案和山石的各具神态。
〔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
填表:景物特点详细描写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二、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用时:两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歌曲激趣,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么?生:60秒师:对,像这样数1、2、3,数到60下,就是一分钟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一起来听首歌之后再一起讨论。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师:一分钟长吗?你们在一分钟内能做些什么事呢?生答复师:是啊,一分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今天我们的远远因为贪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二非常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2.交流:如今你们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一起和生字宝宝交个朋友吧钟零闹哈欠迟叹〔标上拼音〕师:这些生字去掉帽子了,你们还能认出他们吗?〔去掉拼音读〕师:大家都读得真棒啊,有几个生字宝宝的名字特别难读,我想考考大家,有谁愿意承受挑战,一起来选一选师:大家可真厉害啊,你们如今都是这些生字宝宝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字宝宝归类一下,老师要看看我们班谁最火眼金睛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室。
〔2〕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迟、叹、悔、钟。
〔3〕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4〕猜谜语识字:大门里面是市场——闹走了一尺远——迟4、做游戏识字师:如今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了,看谁摘的苹果最多,开火车读5、引导学生组词师:如今这些生字宝宝要手拉手一起去找朋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看你能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小组读〔三〕合作读文,初步感知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汇报读。
指名读全文。
〔四〕分析^p 字形,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迟”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
3.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字和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闹钟丁零哈欠迟到决定懊悔叹气3.小实验:学生看课件,给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生字。
4.指名学生介绍,一分钟自己记住了多少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5.生活拓展:一分钟人们能做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2.集体读课文,再交流。
〔三〕深化感悟,明白道理1.过渡: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元元非常懊悔。
2.默读课文,考虑:从课文哪里看得出元元非常懊悔?3.小实验:学生看课件,给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生字。
4.指名学生介绍,一分钟自己记住了多少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5.生活拓展:一分钟人们能做什么事。
〔四〕拓展延伸1.续讲故事《元元的第二天》2.名言警句〔五〕书写生字1.师范写生字“闹钟”、“哈”、“叹”。
2.生练习书写生字,并组词。
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的:1、学生学会掌握口述读书体会的方法。
2、通过一段话正确地表述自己读书的感受,重点讲述爱在哪里。
教学设计:一、激趣入题1、故事导入:讲“凿壁借光”、“映雪夜读”。
2、交流自己看的书。
说说自己最喜欢看什么书?二、例如学法:1、例如:我先来说,我最爱读《东方之珠》这一课。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____“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三大景观,展观了____的繁华和美丽,学了这一课,我真想飞到____,一睹“东方之珠”的风貌。
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出。
2、讨论方法:⑴请想想讨论要注意什么?①开头语。
②详细内容,包括书名、作者、精彩片断主要内容等等。
⑶结尾完好。
⑵接着发言应怎样说呢,应该用上“你说得很好,我也来谈谈。
”三、举行小小读书交流会:请学着上面样子,在小组内介绍你爱读××。
做到介绍清楚,内容正确、感想贴切、态度谦虚,比比谁说得好!1、小组练习,大组汇报。
2、师生评议,评选读书之星。
四、作业:利用假日小队开展一次“好书交流会。
”小学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