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篇一:0沪科版7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第1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并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明白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结合生活情境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10℃,零下10℃,零下30℃.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和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20辆自行车.(1)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2)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1)能用我们已学过的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以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2)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你们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在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则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2千米应记作-2千米.后面的例子让学生来说(注意词的表达).在以上的讨论中,出现了哪些新数?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等数.像这样的一些新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一个“+”(读作“正”),如5可以写成+5.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例题讲解【例1】 (1)与去年相比,某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了10hm(公顷),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了5hm,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变,写出这三种农作物今年种植面积的增加量;(2)某市12315中心2011年国庆期间受理消费申诉件数:日用百货类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家用电子电器类比上年下降了20%,写出这两类消费商品申诉件数的增长率.22【答案】 (1)与去年相比,该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10hm,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5hm,油菜种植2面积增加了0hm.(2)与上年同期相比,消费商品申诉件数:日用百货类增长了10%,家用电子电器类增长了-20%.【例2】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答案】 (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增加-1kg,小强体重增加0kg.(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美国 -6.4%, 德国 1.3%,法国 -2.4%, 英国 -3.5%,意大利 0.2%, 中国 7.5%.四、巩固练习1.-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记作5℃,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m记作10m,那么-3m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达11 034米,可记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11 034米).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答案】 1.收入50元,-2℃,下降3m,-11034,+50m,-30m;2.0.05mm,-0.05mm.五、课堂小结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的量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如果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则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常将“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22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1课时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数轴画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类比、猜想,初步理解数与形的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提几个问题,看大家学得怎样.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教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二、讲授新课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思考并讨论:(1)25℃用正数表示;0℃用数表示;零下10℃用负数表示.(2)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3)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4)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5)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2.数轴的画法.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单位长度).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选择、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人为规定的,此外,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动态演示各种类型的数轴,认识并掌握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依据.三、例题讲解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例题.【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分析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这三要素缺一不可.【答案】都不正确,(1)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致.【例2】说出下图所示的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的数.【答案】点c在原点表示0,点a在原点左边与原点距离2个单位长度,故表示-2.同理,点b表示-3.5.点d在原点右边与原点距离2个单位长度,故表示2.【例3】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3.5;(2)-5,0,+5,15,20;(3)-1 500,-500,0,500,1 000.【答案】略.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第2课时相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会对含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由具体实例抽象概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熟练地求出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难点】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6与-6,-3与3,-1.5与1.5.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观察数6与-6,-3与3,-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学生归纳:每组中的每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它们所对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二、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1.发现并总结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理解: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0是唯一的相反数仍等于它本身的数.三、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是5的相反数.( )(2)5是-5的相反数.( )(3)5与-5互为相反数.( )(4)-5是相反数.( )【答案】(1)√ (2)√ (3)√ (4)3【例2】 (1)分别写出5、-7、-3、+11.2的相反数;(2)指出-2.4是什么数的相反数.【答案】 (1)5的相反数是-5.-7的相反数是7.-3的相反数是3.+11.2的相反数是-11.2.我们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4)=4,-(+5.5)=-5.5;同样,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例如+(-4)=-4,+(+12)=12.(2)-2.4是2.4的相反数.【例3】化简下列各数:(1)-(+10);(2)+(-0.15);(3)+(+3); (4)-(-20).【答案】 (1)-(+10)=-10;(2)+(-0.15)=-0.15;(3)+(+3)=+3=3;(4)-(-20)=20.四、巩固练习课本p10练习的第1~3题.【篇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计划(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制定日期:20##-教学进度表(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内容: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

七年级数学教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教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教案沪科版【篇一: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运算;2.初步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与变换;3.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概览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与概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章节包括:整数与有理数、代数式与方程、线与角、三角形与四边形、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整数与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及运算;2.代数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3.平面图形的性质及分类;4.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3.几何图形的证明与推理;4.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解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结合实际生活和案例,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3.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此处应提供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表,包括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分配)六、课堂互动与实践1.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3.组织数学竞赛和数学文化讲座,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七、作业布置与批改1.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八、考核与评价方式1.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等;3.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4.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概述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包括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初步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有理数:包括整数的性质、运算,分数的性质、运算等。

2.代数式:学习代数式的概念、性质,进行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3.方程与不等式:初步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概念,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4.函数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初步认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三、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有理数(XX课时)●第二章:代数式(XX课时)●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XX课时)●第四章:函数初步(XX课时)●复习与测试(XX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函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教学难点:●代数式的化简与变形●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函数图像的绘制与理解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范例式教学: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

●强化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

六、习题与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需要合理布置习题和作业:1.习题选择:挑选具有代表性、难易适中的习题供学生练习。

2.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布置适量且有针对性的作业。

3.错题订正: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教案标题: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整数、有理数、分数等;2. 掌握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包括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等;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2.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3. 算式的变形和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 算式的变形和运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和技巧;3.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子、分母的含义;4.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技巧。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应用题和探究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较难的拓展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数学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9
例 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 5 倍. (2)甲减去乙数的差与甲数的相反数的积.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和的立方.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 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按 照先读先写的原则, 解 ( 1)5(m+n) (2)( m-n)( -m) ( 3)m2+n2 (4)( m+n) 3 (5)( n+m)( n-m) 练习 练习 9.2 1 补充练习 设甲数为 x,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 5. (2)乙数比甲数的 2 倍小 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 7. (4)乙数比甲数大 16%. (5)乙数与甲数的积是 16. 例3.如图,一个长方体的高为h,底面是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8
4.9 减去 y 的的差 . 5.x 的立方与 2 的和 . 6.y的 5 倍与 7 的和的一半。 7.x 的 3 倍与 y 的商。 分析:( 1)题目中的语句包含了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 2)如何表示相反数和倒数? ( 3)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添括号? ( 4)一半怎样表示? 解 ( 1)3a+2 ( 2) ( 3) ( 4) ( 5)x3+3 ( 6) ( 7) 讨论:书写代数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 ( 1)弄清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一般按“先读先写”的原则列代 数式。 (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前面,乘号省略不写,字母与字母 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 ( 3)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时,用分数线表示。
7
难点: 1、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 地写成代数式。 2、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把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 示。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设某数为 x,用 x 表示下列各数: (1)比 x 大 5. (2)比 x 的 2 倍小 3 (3)x 与 3 的和除以 x 的商 (4)x 与 5 的和 3 倍. 2.用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 式. 合作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些代数式,说明所写的代数式中包含了哪些运 算,并说明代数式的运算顺序。 二、讲授新课 . 例 1 用代数式表示 : 1.比 a 的 3 倍还多 2 的数 . 2.b 的倍的相反数 . 3.x 的平方的倒数减去的差 .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教学目标】1、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使每个学生竟可能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学会自主学习,形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好氛围,并养成好的作业态度以及及时订正的习惯。

3、在统一考试中,争取达区平均水平,消灭极差率,提高合格率,提升优良率。

【教材分析】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

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数的通性、通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解方程(组)的基础上再学习整式,使学生逐渐体会代数的思想。

通过数到式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表述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在分式这章中,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而在数学思想上主要学习类比的思想,通过类比分数的有关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运算法则。

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试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操作试验,理解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有关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作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教学措施】1、注意平时多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规范以及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上课提倡积极动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在学生中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带动起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上既有竞争也有团结互助的友谊精神。

4、课后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补缺补差。

5、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上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认真备课,虚心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

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要有一切为了学生利益着想的奉献精神。

【教学进度表】一第九章整式。

第1节整式的概念9.1~9.2。

二9.3~9.4,第2节整式的加减9.5。

三9.5~9.6,第3节整式的乘法9.7。

四9.8。

统一练习五9.9~9.10六阶段复习。

统一练习七第4节乘法公式9.11~9.12。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1.理解有理数、实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四则运算;2.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3.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4.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概览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理数:包括整数的性质、运算,分数的运算,以及有理数的运算。

2.代数初步:学习代数式、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应用。

3.几何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4.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代数式的化简与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几何图形的证明题、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时间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每个章节设置相应的教学时数,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推进和完成。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数学概念和问题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等方法学习数学。

六、学生活动与实践1.设计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和乐趣。

2.开展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如制作数学模型、进行数学调查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3.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本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

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____=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 上海七年级数学暑假课程大纲 课程讲次目录

沪教版 上海七年级数学暑假课程大纲 课程讲次目录

核心目标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利用整式概念求解问题的方法 了解同类项的意义,掌握合并同类项及整式加减运算方法 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运算 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多项式乘单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
则。 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几何背景。
掌握利用提取公因式和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掌握利用十字相乘和分组分解因式的方法. 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以及同底数幂除法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讲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第21讲 第22讲 第23讲 第24讲 第25讲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第29讲 第30讲
课题名称 暑期衔接-整式的概念 暑期衔接-整式的加减 暑期衔接-幂的运算 暑期衔接-整式的乘法 暑期衔接-乘法公式 暑期衔接-因式分解之提取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暑期衔接-因式分解之十字相乘法与分组分解法 暑期衔接-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加减与乘法综合 因式分解之巧选分解方法 整式的混合运算及化简求值 暑期衔接-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暑期衔接-分式的运算 暑期衔接-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分式的性质及运算综合 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组)的解法 不等式(组)的应用
新课 小专题
新课 新课 新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零的条件。 掌握分式的运算。
备注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小专题 小专题 小专题 新课 新课 新课 小专题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新课 小专题 小专题 小专题 新课 新课

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为《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该教材内容丰富,覆盖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涵盖了现代数学的一些概念和思想。

教材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

2.教材难度整体来说,教材难度适中,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教材特点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材中也包含了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1.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研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

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③学会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④学会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⑤学会通过课堂合作、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鼓励学生在研究数学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最终,让学生在研究数学中收获快乐,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是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数轴和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内容。

第二章是代数初步知识,包括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合并同类项等内容。

第三章是方程(组)初步知识,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第四章是三角形,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第五章是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包括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等内容。

第六章是探索规律,包括图形的变化、图形中的规律等内容。

第七章是数据整理与初步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内容。

第八章是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内容。

第九章是投影与视图,包括投影、视图等内容。

此外,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还包括第十章的课题学习等内容。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与对基准的理解.难点:正数、负数的意义以及对基准的理解.对有理数的分类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 1.1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在知识结构上与以前的知识相连接,体现了数学的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1课时数轴【教学目标】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古代部落酋长上任时先在绳上打个绳结表示财物往来.从0开始,如捕获一只羊就在红绳结右边顺次打一个结,每向其他部落借一只羊,就在红绳结左边顺次打一个结,你能解读图中A,B,C处绳结的含义吗?2.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机器人走步取物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问题及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初步感知数轴.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在组内讨论解决.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预习相反数的内容.【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课时数轴1.数轴2.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教学反思】从历史与现实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究.在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2课时相反数【教学目标】1.了解相反数的意义.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3.给出一个数,能说出它的相反数.【重点难点】重点:相反数的概念.难点:相反数的识别及理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课时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0的相反数是0.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教学反思】借助数轴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得出了相反数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优势,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第3课时绝对值【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理解绝对值与相反数的联系.3.通过对正数、负数、0的绝对值的学习,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绝对值的意义.难点:绝对值的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设计】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O 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__,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________.生:口答.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师:由上面的问题可以知道,10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10到原点的距离也是______,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______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________.这时我们就说10的绝对值是10,-10的绝对值也是10.师:你能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生:思考答出:-3.8的绝对值是3.8;17的绝对值是17;-613的绝对值是613等.师:引导学生总结: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师: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1)式子|-5.7|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个单位,记作________.【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a |=⎩⎪⎨⎪⎧a (a ≥0)-a (a <0)【教学反思】通过数轴设置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数轴得出绝对值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并巩固知识.1.3 有理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解决具体问题.2.经历探索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难点:探索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的过程,熟练地应用解决具体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3有理数的大小1.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教学反思】从学生已经学习的数轴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出了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1.4有理数的加减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呢?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生:小组讨论之后分别列出算式:(1)(+2)+(+3)=+5.(2)(-2)+(-3)=-5.(3)(+2)+(-3)=-1.(4)(+3)+(-2)=+1.师:引导学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师:用课件出示以下5个问题:(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________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________.如图所示.(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了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________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________米,写成算式就是____________.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教学反思】通过足球比赛这个实际例子引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轴,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优势,引导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非常恰当,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1.4有理数的加减第2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3.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究,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4.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探究得出减法法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1.4有理数的加减第3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省略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难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省略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3课时加、减混合运算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转化,这样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就转化成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让学生认识到引入负数后加法的两个运算律仍然适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对计算器的使用,因为品种很多,程序和方法不尽相同,所以留作课下作业进行探究.1.5有理数的乘除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问题1:1.计算:①(-5)+(-5);②(-5)+(-5)+(-5);③(-5)+(-5)+(-5)+(-5);④(-5)+(-5)+(-5)+(-5)+(-5).2.猜想下列各式的值:(-5)×2;(-5)×3;(-5)×4;(-5)×5.3.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情境,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以便形成知识迁移,出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课,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问题2:如图,一只蜗牛沿数轴爬行.它现在位置恰在数轴上的点0.(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积的符号的特点,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什么变化?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新知识是________.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数学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今天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留给我的疑惑还有________.及时有效地回顾小结,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3题,教材第32页练习第1,2,3题.【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5有理数的乘除第2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究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0不能做除数.3.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5有理数的乘除第3课时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板书设计】第3课时 乘、除混合运算1.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也可统一化为乘法运算.2.含加、减、乘、除的算式,如没有括号,应先做乘除运算,后做加减运算;如有括号,应先做括号里的运算.3.乘法运算律⎩⎪⎨⎪⎧ab =ba (ab )c =a (bc )a (b +c )=ab +ac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3.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难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教学过程设计】法则吗?生: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师: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师:用多媒体出示乘方的定义: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乘方运算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a的幂的指数.a n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n个a相乘的结果.因此a n可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如图所示.师:用多媒体出示:例如,在幂52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52读作________(或5的平方)或5的2次幂.23读作________(或2的立方)或2的3次幂.生:完成填空.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43页习题1.6第1,2题.【板书设计】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12.3.乘方法则:非0有理数的乘方,将其绝对值乘方,而结果的符号是:正数的任何次乘方都取______;负数的奇次乘方取________,负数的偶次乘方取________.0的正数次方是0.【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探究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试做,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第2课时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知道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都可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1.6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知道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都可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1.7近似数【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3.了解近似数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教学过程设计】。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第一节正数、负数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轴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

2. 掌握表达式的概念,掌握用加、减表示正、负数的方法。

3.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正数、负数的相反数的求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数轴的意义,会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

2. 了解相反数的概念,计算正数、负数的相反数。

教学难点
1. 正数、负数的相加减。

2. 熟练掌握正数、负数相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数轴,数轴的作用。

2. 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正数和负数,看谁表示得最准确。

3. 引出正数、负数的概念,并介绍数轴上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

4. 让学生进行练,练用加、减法表示正数、负数。

5. 引出相反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练掌握正数、负数的相反数的求法。

6. 老师做几道练题,并让学生自主完成练。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
课堂练
1. 在数轴上表示 -5、3。

2. 计算 -4 的相反数。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题 P1。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轴的使用方法、正数、负数的概念以及用加、减表示正数、负数的方法。

并且掌握了正数、负数相反数的求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复习,掌握好这些内容。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从大纲的背景、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大纲的制定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内容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四个主要领域。

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变换,以及三维图形的认识。

在函数与方程方面,学生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简单的概率计算。

三、教学方法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大纲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四个主要领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科初中七年级的数学教学教案.docx

沪科初中七年级的数学教学教案.docx

沪科七年级数学教案第1 章有理数 ( §1.1 ~§ 1.4)第1 课时正数和负数 (1)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 .教学过程:1. 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 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 0; 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 ( 小数 ) 表示 . 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我们总共学过两类数:整数和分数。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有没有比 0 更小的数呢 ?二、探索新知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 3 页,第一幅图展示的是在冬日的某一天,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当天的温度,你能读出北京、上海、哈尔滨三座城市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吗 ?生:讨论交流2.师:第二幅是中国地形局部图,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 8844,在西部有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 155,这两个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你能说说8844,— 155 各表示什么吗 ?生:讨论交流3.师: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 具有相反意义。

零上和零下、海拔以上和海拔以下都具有相反意义 )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4.正数和负数师:①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 5℃用 5 来表示,零下 5℃呢 ?也用 5 来表示,行吗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 5℃是用― 5℃来表示的。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五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针,全面____教育方针,积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作为科任教师,更要帮助学生们了解学习技巧、方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教学章节的内容: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

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期教学,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继续做好培优工作,并做好配套工作。

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二)一、学情分析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一次学区联考和一次期末统考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科版七年级下数学“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频数分布”的章节内容教学。

沪科版七上教案 刘

沪科版七上教案 刘

沪科版七上教案刘沪科版七上教案刘主题:1.1正数和负数(1)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与有理数的广泛应用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在负数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理解正数和负数代表两个意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对基准的理解。

教学大纲设计:一、复习旧知新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师:我们的班级是14班,有59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个,占全班总人数的?问题1:刚才老师的介绍中出现了多少数字?它们是什么?你可以将这些数字与你以前学过的数字进行比较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老师:事实上,以前学过的数字主要有两类,即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只有整数和分数就足够了吗?2、 1. 设置情境并引入新知识引入负数问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3页(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输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在交换学生后进行交流,老师得出结论认为,之前所学的数字是不够的。

在图(1)中,上海的温度为6℃~9℃,北京的温度为-3℃~7℃。

这是什么意思?图2中,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高-155米又是什么意思?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在新号码前面加上“一”来命名?为什么是负数?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什么数量?学生必须理解这些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p-4),然后师生交流.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正数和负数的表达。

2正数和负数的含义(1)像7,,0.5,17等这样的数叫正数(为了强调正数,前面也可加上“+”号)(2)像-7,-131,-0. 5、-17等数字称为负数,负数前的“-”不能省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摘要:
一、引言
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思维与能力
3.情感与态度
三、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与运算
1.有理数
2.整式与分式
3.方程与不等式
2.几何与测量
1.平面几何
2.立体几何
3.测量与计算
3.函数与统计
1.函数的基本概念
2.函数图像与性质
3.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3.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
1.形成性评价
2.终结性评价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材
2.教具与实验器材
3.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
七、结语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实用的教学指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教学资源与工具等方面对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进行解读,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七年级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数的认识与运算、几何与测量、函数与统计等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包括:
(1)有理数、整式与分式的运算与应用;
(2)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3)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与性质;
2.思维与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七年级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具体包括: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律自强的品质;
三、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与运算
(1)有理数:包括有理数的分类、运算、性质和应用;
(2)整式与分式:包括整式的加减、乘法、除法和分式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应用;
(3)方程与不等式: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2.几何与测量
(1)平面几何:包括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几何图形的判定
与证明;
(2)立体几何:包括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测量与计算:包括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方法及计算;
3.函数与统计
(1)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2)函数图像与性质:包括函数图像的描绘、分析和应用;
(3)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及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总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
1.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期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检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