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资助情况及2011年度申报部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b00ac27ccbff121dd3683ac.png)
省基金申请工作安排
三、结题项目受理。3月1--5日,受理纸质材料一 式两份及电子文本。
四、 3月6-10日上报申请书草稿1份,进行形式审 核、科技督导组评议。 五、2007年拟申请重点项目、杰青的申请者,请 于3月11日前提交申请书1份,校内将组织进行评 议。
申请与结题工作安排
六、3月11-16日反馈审核意见、修改申请书。 七、3月19-21日集中受理基金项目申请材料(1份电 子版,2份纸质申请书,特殊说明的除外)。科技处 不受理个人提交的申报材料。 八、3月22-23日,科技处对申报项目进行查错、查 重、形式审查等工作。 九、3月24日上传申请数据及报表生成,办理学校申 报公函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年度申请中存在的问题与 2007年度申请注意事项
科技处项目科
俞建飞
一、2006年度NSFC申请中 存在的问题
2006年度我校NSFC项目申请中存在的问题
1、申请者未能按时提交材料(9份申请书)。 2、申请书中经费预算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 费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比例(17份申请书)。 3、申请书撰写比较粗糙,错误字较多,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过于简单。研究基 础部分写作不规范,在研基金项目及完成基金情况 未能认真填写。
2007年继续实行限项申请
▲本次受理期面上项目申请人只能申请1项, 每个项目的申请者限为1人。 ▲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申请或主持或参加 仅限1项。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申请与主持(含参加) 面上、重点、重大基金项目的数量(不包括 执行期一年及在一年以内的基金项目)累计 不得超过3项。
限项申请
▲在职研究生只可申请面上项目,并须征得导师 同意。 ▲青年基金的申请者限在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5 周岁,且未曾获得该类项目的资助。
最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填报说明
![最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填报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e3f596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b.png)
最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填报说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填报说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管理报告于4月1日-15日(16时以前)期间提交电子材料,有关说明如下:
1.表3.1年度材料审查与按时报送情况中,资助项目计划书是指集中
审批的项目计划书,不包括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应急管理等项目类型。
2.表
3.2 年度核准结题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直接经费)中,对于
预算执行率低于70%的结题项目加以说明,只需说明总体情况,无需逐个项目进行说明。
3.表4 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详细情况中,需先上传
相应管理制度文件附件后,方可编辑填写“制度类型、制度名称、发文号、制定日期和修订日期”等内容,若单位管理制度文件有涉密内容不便上传时,请上传管理制度封面后即可编辑填写上述内容。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55a1b604a6c30c2259019ec4.png)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ZD083 中国孟学史 11&ZD084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 11&ZD085 当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 11&ZD086 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 合研究
梁
涛 中国人民大学
王小锡 南京师范大学 陈卫平 上海师范大学 王中江 北京大学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 黄华新 浙江大学 胡大平 南京大学 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 吴松弟 复旦大学 吴佩林 西华师范大学 周晓光 安徽师范大学 朱玉麒 北京大学 张应强 中山大学 张新民 贵州大学 徐晓光 凯里学院 艾 冲 陕西师范大学
黄蓉生 西南大学 张康之 南京大学 宋 俭 武汉大学
薛进文 南开大学 石 磊 复旦大学
苏长和 复旦大学 荆学民 中国传媒大学 吴汉东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黄文艺 吉林大学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 李良明 华中师范大学 晏可佳 上海社科院 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 张玉安 北京大学
11&ZD081 法律文明史 11&ZD082 东方文化史 1
彭兆荣 厦门大学 王佑夫 新疆师范大学 张美兰 清华大学 黄德宽 安徽大学 曹广顺 中国社科院 邢福义 华中师范大学 喻遂生 西南大学
阿不都热 西提•亚 中央民族大学 库甫
张家骅 黑龙江大学 华 徐 涛 南京大学 蓝 首都师范大学
11&ZD134 《俄国通史》(六卷本) 11&ZD135 后冷战世界的民族冲突与治理特点研究 11&ZD136 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 11&ZD137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 11&ZD138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 11&ZD139 11&ZD140 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 新结合问题研究 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 研究
学校科技处工作总结
![学校科技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4622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1.png)
学校科技处工作总结学校科技处工作总结学校科技处工作总结xx年学校的科技工作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积极按照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学校“十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通过学校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技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多个领域又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性进展,为学校“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启动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科技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学校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管理和服务,并且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依靠学术专家的基本原则。
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就是按照学校“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年度科技工作要点,创造有利于提高学校科技水平的环境和机制,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项目管理、科研基地建设和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和突破,完成了年度工作要求。
xx年初,教育部举行颁奖大会,科技处被评为教育部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本年度正式以学校发文的形式出台了8个涉及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管理和成果及专利管理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管理,从而更加有利于学校科技的发展。
一,项目管理(一)我校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学校在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又获得丰收。
批准立项项目数比xx年增长73%,xx年批准立项项目数又比xx 年增长近35%。
本年度全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资助项目103项,资助经费2237.7万元,在项目数和经费数上首次分别突破100项和xx万元,项目数增加26项,经费数较上年增长674.1万元,增长率43%。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的统计,我校获得的项目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9位,其中,在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获资助项目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4位,在管理科学学部获资助项目数排名第2位(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并列),在信息科学学部获资助项目数排名第7位,在生命科学学部获资助项目数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排第10位。
通过争取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实力和水平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同时一批年轻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队伍已经形成。
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
![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8d21f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5.png)
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余剑武1,2何利华1,2 黄 帅1 尚振涛2 吴 耀2 段 文11.湖南大学,长沙,4100822.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082摘要: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改变了传统砂轮 硬接触”修整方法㊂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超硬磨料砂轮的电火花修整方法,为提高磨削效率和磨削精度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㊂基于大量文献的论述与研究,回顾了近三十年来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过程的各种研究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完整地阐述了电火花修整金属基超硬磨料砂轮技术的基本原理㊂以立方氮化硼(C B N )和金刚石磨料砂轮修整为主要应用,对不同电极㊁不同放电介质㊁不同放电参数以及现代工程理论辅助下的建模分析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绍,分析了现有电火花修整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及趋势㊂关键词:电火花修整;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T G 661;T G 580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132X.2015.16.022S t a t e ‐o f ‐t h e ‐A r t o f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S u p e r a b r a s i v eG r i n d i n g Wh e e l Y u J i a n w u 1,2 H eL i h u a 1,2 H u a n g S h u a i 1 S h a n g Zh e n t a o 2 W uY a o 2 D u a n W e n 21.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s h a ,4100822.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f o r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 G r i n d i n g ,C h a n gs h a ,410082A b s t r a c t :E D Do f s u p e r a b r a s i v e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w a s d e v e l o p i n g w i t h 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m a c h i n i n g(E D M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a n g i n g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w h e e l d r e s s i n g me t h o d s b a s e d o nh a r d c o n t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m a n y r e s e a r c h e r sw e r ew o r k i n g o nE D Md r e s s i n g m e t h o d s of s u p e r a b r a s i v eg r i n d i n g wh e e l a n d a c hi e v i n g a l o t o f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e s u l t s t o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p r e c i s i o n g r i n d i n g .B a s e d o n n u -m e r o u s l i t e r a t u r e s ,t h e r e s e a r c hf r u i t s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D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 i nt h e l a s t t h i r t yy e a r sw e r e r e v i e w e d .T h e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E D Md r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m e t a l ‐b o n d e d s u p e r a b r a s i v e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r e s s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C B Na n dd i a m o n d g r i n d i n gw h e e l s ,t h ee f f e c t so fd i f f e r e n te l e c t r o d e s ,d i f f e r e n td i e l e c t r i c s ,d i f f e r e n te l e c t r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a n dm o d e l i n g w i t hm o d e r nd e s i g n t h e o r i e sw e r e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 ED D t e c h n o l o g y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i n g di r e c t i o n sw e r e a l s od i s c u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 d r e s s i n g (E D D );m e t a l ‐b o n d e d ;s u p e r a b r a s i v e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d e -v e l o pm e n t s t a t e 收稿日期:201411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 X 04003‐101)0 引言近年来,光学㊁电子㊁通信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特别是光学玻璃㊁碳化硅㊁碳化钨等先进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以磨削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加工技术得到了高度关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水平[2]㊂精密加工脆硬材料等难加工材料的传统工艺 精磨㊁研磨和抛光,存在许多缺点,如工序繁多,工具耐磨性差,抛光液的处理比较麻烦,零件机械损伤比较严重等[3],故最实用的加工方法仍是用超硬磨料砂轮(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砂轮)进行粗磨㊁精磨,然而超硬磨料砂轮由于价格高㊁难修整[4‐6]而使得其应用受到阻碍㊂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对超硬磨料砂轮精密修整技术进行研究,该技术成为精密加工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㊂电火花加工(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m a c h i n i n g,E D M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拉扎连科夫妇的研究[7],它是利用电能和热能来熔化甚至气化传统切削方法难以加工的超硬材料的加工方法[8‐9]㊂另外,E D M 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不会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传统机械加工中的应力㊁振动等问题[10]㊂在20世纪80年代末,S u z u k i 等[11]首先提出电火花修整砂轮(e l e c t r i c a ld i s -c h a r g ed re s s i n g,E D D )技术,将E D M 技术完美地融合到了磨削领域㊂现在这项技术开始向加工精密㊁操作简易㊁成本低廉等方向发展[12]㊂E D D 技术修整砂轮过程中,由于砂轮自身存在旋转运动,且只作为磨削加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对E D D 的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其修整原理以及修整效果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㊂㊃4522㊃中国机械工程第26卷第16期2015年8月下半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 E D D技术原理E D D技术一般将工具电极作为加工工具(负极),金属结合剂砂轮作为被加工工件(正极),两极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和无序电弧放电[13],利用电能的瞬时局部高温将砂轮的金属结合剂熔化㊁气化或软化以达到砂轮的整形和修锐要求[14]㊂金属基砂轮通过不断腐蚀金属结合剂使磨粒重新突出㊂E D D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1)当脉冲电压施加于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时,两极间立刻形成一个电场,使得极间介质发生电离,形成放电通道[15]㊂(2)脉冲电源驱使通道内的电子高速奔向金属结合剂(正极),正离子奔向电极(负极),两种电荷不断冲击电极和金属结合剂㊂(3)电极和金属结合剂表面放电点的瞬时高温使得金属材料熔化甚至气化[8]㊂被蚀除的材料在通道中凝聚,形成蚀除产物㊂(4)在电火花修整过程中,有的嵌装在结合剂中的磨料会自行脱落,或使旧磨料出刃高度增大[15]㊂该过程被循环进行㊂电极与砂轮之间的电压和电流脉冲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特征如图2所示㊂电脉冲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有:U0(开路电压),U e(瞬时电压), i e(瞬时电流),τd(放电延迟时间),τo n(放电持续时间),τo f f(脉冲间隔时间),τc(脉冲周期)㊂图1 E D D工作机理示意图图2 极间电压和电流脉冲波形特征 修整过程中单个脉冲电火花放电能量为[16]E e=∫τo n0U e i e d t(1)式中,E e为单个脉冲放电能量㊂在一定加工条件下,单个脉冲电火花瞬间产生,且不受其他参数影响[17]㊂当两极之间施加连续脉冲电压时,其放电能量为E=∑n i=1E e(i)(2)n=T/τc(3)式中,T为电火花修整过程中的实际加工时间㊂㊃5522㊃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 余剑武 何利华 黄 帅等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放电能量理论上正比于加工量[18],即m ∝E e(4)式中,m 为每单个脉冲放电能量所对应的加工量,g ㊂故金属结合剂总蚀除量为m T =K c E e(5)式中,m T 为总的蚀除量;K c 为蚀除量与电能之间的转换系数㊂2 E D D 技术研究现状E D D 技术保持了E D M 技术的基本原理,但由于加工对象不同,仍存在很多差异㊂图3所示为近十年国内外在E D D 技术领域所出版的文献统计(检索并统计于‘科学引文索引(S C I )“㊁‘工程索引(E V 2-E I )“㊁‘中国知网(C N K I )“),可见利用E D D 技术修整超硬磨料砂轮的方法已受到一定的关注㊂根据研究结果,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㊂图3 近十年E D D 应用研究出版文献统计2.1 电极选择E D M 技术中所用的电极同样适用于E D D技术㊂S u z u k i 等[11]首先采用ϕ0.5mm 的黄铜丝电极对砂轮进行电火花修整,并将其与磨石修整后的砂轮进行对比,两者对氮化硅陶瓷的磨削力几乎无差别,这说明黄铜丝电极电火花修整效果显著;当然丝电极效率低,成形精度受丝电极直径影响大,为此S u z u k i 等[11]又采用成形石墨电极进行砂轮修整,同时切削刀具对磨损严重的石墨电极进行在线修形,确保砂轮修整精度高,利用修整后的砂轮对陶瓷进行磨削,成形结果好㊁精度高㊂在不同材料电极修整效率的比较中,W a n g等[19]将石墨电极和铜电极进行实验对比,结果显示铜电极的修整效率高于石墨电极的修整效率,但是修整过程中铜电极不可避免会发生电解,使得铜电极表面损耗严重,影响砂轮修整精度,故石墨电极更适合实验使用㊂然而,S a n c h e z 等[20]在利用石墨电极和铜电极修整大粒度磨粒砂轮后提出,石墨颗粒容易在磨料之间发生堵塞,影响磨粒出露,因此实际使用中更趋向于使用铜电极㊂L e e [21]也对铜电极修整砂轮进行了研究,采用1/3砂轮大小99%纯度的铜作为电极,修整的同时加工锰锌铁磁体,与无E D D 修整情况相比,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明显提高㊂2.2 放电介质选择采用E D D 技术对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进行修整时,不同的放电介质对修整过程有不同的影响,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研究㊂与E D M 技术相似,在实验中研究者们大多采用传统液体作为放电介质㊂S u z u k i 等[11]采用的是J a h n s o n 公司生产的磨削液[11]作为放电介质,其电阻率为83.2Ω㊃c m ,砂轮直接安装在磨床主轴上,避免离线修整后二次安装误差,实现了高精度整形㊂王先逵等[22]采用普通乳化液作为介质在磨床上进行在线修整,取得了满意的修整效果㊂S a n c h e z a 等[23]在实验中采用喷射液体介质方式对超硬磨料砂轮进行修整,并规划喷射路径与电极运动轨迹保持一致,以确保材料去除区域始终存在液体喷射,以防堵塞㊂除传统介质以外,王艳等[24]分别进行了气中电火花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和气介质下电火花线切割修整金刚石砂轮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气中放电修整㊁修锐金刚石砂轮的可行性㊂C a i 等[25]提出了一种在雾气中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的技术,其中介质分别采用了雾状乳化液㊁煤油和离子水,得出利用专用煤油的喷雾修整效率最高,雾状乳化液修锐的砂轮表面形貌最佳的结论㊂洪建军等[26]比较和研究了压缩空气㊁水雾气㊁雾状乳化油三种放电介质对修整过程的影响㊂试验结果表明:压缩空气为介质的修整速度最慢,表面质量最差;雾状乳化油为介质的修整效率及效果最好;水雾气为介质的修整效率与效果接近雾状乳化油㊂2.3 放电参数设计E D D 过程中的热特性问题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实验存在独立性以及实验参数的复杂耦合性等原因,使得这种热特性现象很难通过确定的电参数来解释㊂W a n g 等[19]对ED D 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选择适当的实验电参数可获得高修整效率的结论,适当的电参数一般为较大电流㊁较高电压㊁较低砂轮转速和低脉冲频率,占空比选为50%㊂L e e 等[21]在E D D 过程中设定了峰值电流㊁脉冲持续时间和脉冲间隔,进行持续修整,金属结合剂不断被去除,修整间隙变大,绝缘程度不断提高,电极和砂轮之间的电流不断减小而电压不断增大㊂X i e 等[27]通过不同介质下对比实验研究,发现放电间隙随开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速㊃6522㊃中国机械工程第26卷第16期2015年8月下半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度非常缓慢;放电去除量也随开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去除速度快㊂结合统计学的方法,S a n c h e z等[20]根据阿达玛矩阵设计方法进行了20组试验,将峰值电流㊁脉冲持续时间㊁修整持续时间等电参数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标准误差和t分布建立了回归方程,使用该方程仅用放电电流和脉冲持续时间就可计算并测定电极磨损量与砂轮材料去除量之间的比值㊂2.4 E D D技术与现代工程理论结合E D D技术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分析方法了㊂将E D D技术加以数学描述,形成一组可编程计算的数学模型,再将该模型在计算机中可视化,直观地分析大量物理数据,这一过程已得到学者们的认可并进行了深入研究㊂S a n c h e z等[20]通过测试磨削力的变化情况对粗磨粒砂轮的结合剂电火花去除机理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分析㊂X u等[28]根据修整参数变量建立了电极补偿模型公式,分析了砂轮形貌与轮廓,并用实验方法测量了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以评估修整后的砂轮㊂E D D作为一种热去除工艺,在修整超硬砂轮时,必须防止超硬磨粒发生碳化或石墨化㊂W e-i n g a r t n e r等[29]建立了一个热电模型,用于计算金刚石内部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E D D过程金刚石石墨化不容易发生,只有当磨粒周边被集中放电时金刚石才会被损伤㊂W a n g等[30]在进行气中电火花修整金刚石砂轮时,为了在特定条件(如电压㊁温度㊁热对流一定等)下选择最优参数,利用A N S Y S对温度分布作有限元分析,当切削深度和火花放电点与金刚石修整器之间的距离都在热影响区内时,修整器可以去除软化的金属结合剂㊂3 E D D技术应用不同超硬磨料的砂轮其应用范围也不同, C B N砂轮主要用于黑色金属材料磨削,而金刚石砂轮主要用于脆硬材料磨削㊂传统的金刚石笔修整法[31]或滚轮(C杯形砂轮㊁D C杯形砂轮)修整法[32]都会产生修整器的高磨损率,从而引起砂轮尺寸精度和轮廓精度的降低[33],使得整形㊁修锐工艺成为一个难题[34],限制了金属结合剂超硬磨粒砂轮的使用㊂E D D技术改变了传统修整方法并得到应用㊂3.1 C B N砂轮的修整实际生产中,一般有超过60%的结构零部件为圆柱形零部件,其中不乏一些精密部件,如滚轴㊁推杆和纤维套管等,这些零部件外表面要求精密高效处理㊂针对这一问题,O h m o r i等[35]利用电火花整形技术进行加工使得磨粒明显突出砂轮表面,该技术在无心磨床上进行了测试㊂经过电火花整形,得到了800号青铜铸铁混合结合剂C B N砂轮高精度轮廓,其直线度误差为6μm/ W50mm,圆度误差为2μm/ϕ150mm㊂为得到更高的修整精度,E D D技术很少应用于大粒度C B N砂轮,这是由于砂轮和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小于磨粒突出高度,在修整过程中,很容易引起非导电磨粒与电极的接触㊂O r t e g a等[36]提出了一套修整大粒度磨粒的专有技术,并将E D D修整完的砂轮与机械修整砂轮的方法作比较,前者可将磨削力降低50%,同时磨粒的较高突出使得进给切削深度加大㊂3.2 金刚石砂轮的修整脆硬材料的磨削首先考虑使用金刚石砂轮,但是金属结合剂砂轮用S i C滚轮法修整,效率极低,精度又差㊂王先逵等[37]用E D D技术对ϕ200 mm青铜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进行修整,部分磨粒在电火花爆炸力作用下或在周围金属熔化状态下脱落,修锐过程不氧化表面磨粒,修锐后仍能获得较好的磨削工件表面㊂在研究超细磨粒金刚石砂轮中,Z h a n g等[38]采用烧结方式制作500号铸铁基金刚石砂轮并进行E D D整形,能达到较高的修整效率和相对高的修整精度,用修整后的砂轮对氧化铝陶瓷进行孔加工,磨削过程稳定㊂L e e[39]利用E D D技术对4000号铸铁基金刚石砂轮修整进行了研究,并在修整的同时加工锰锌铁磁体,可以降低砂轮表面粗糙度和磨削力㊂C h e n 等[40]采用E D D方法将ϕ4mm圆柱形金刚石砂轮制成半球头形砂轮来磨削石英玻璃,并用该方法来保证磨削后砂轮的半球形几何精度㊂近几年也有学者开始研究大粒度金刚石砂轮的E D D修整㊂W a n g等[30]选用120号~140号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E D D修整,修整效率是机械修整效率的两倍,且修整质量较高㊂3.3 E D D技术的衍生应用E D M作为非传统材料去除的典型方式,被不断深入研究,发展至今日趋成熟,已被应用于非导电超硬材料领域㊂K o n i g等[41]利用在非导电工程陶瓷上涂覆的方法使其导电值达到约100Ω㊃c m㊂类似地,许明明等[42‐43]在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表面涂覆导电介质,达到了满意的修整效果㊂I w a i等[44]则在实验中将超细铜粉混入陶瓷结合剂,同时与金刚石颗粒一起制成砂轮毛坯,并㊃7522㊃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 余剑武 何利华 黄 帅等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成功利用E D D技术将其修整成精密陶瓷结合剂砂轮㊂一些基于电火花原理的新的加工方式也不断出现,其中,线切割电火花(w i r e‐c u t E D M, W E D M)技术是E D M技术应用拓展最为成功的一种技术[45],这种技术同样也符合一种工具电极对金属结合剂砂轮放电的形式,所以也被称为丝电极放电修整技术(w i r ee l e c t r i c a ld i s c h a r g e d r e s s i n g,W E D D)[46]㊂R h o n e y等[47]利用W E D D 技术修整砂轮并同时加工陶瓷材料,修整后砂轮中的金刚石保持性好,磨削力减小20%~40%㊂K o n r a d等[48]提出应用W E D D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修整切削深度小,金属结合剂去除率高,电极丝和砂轮的相对运行速度大并使热损伤尽量降低㊂T a m a k i等[49]提出了基于电火花原理的新的修整方式 接触式放电修整(e l e c t r o c o n t a c t 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E C D D)技术,舍去了脉冲电源和自动控制放电间隙装置㊂X i e等[50]利用E C-D D技术实现了脆硬材料的有效磨削,并指出砂轮磨粒的突出受放电电流和放电脉冲的影响很大㊂L u等[51]采用实验验证了E C D D的修整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修整参数和放电效率㊂4 E D D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磨削技术正朝着高效率㊁高精度以及超高精度方向深入,因此对磨床㊁砂轮㊁磨削工艺提出了高要求㊂超硬磨料的出现一方面为高精度磨削提供了一种思路,推动了磨削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超硬磨料砂轮修整㊂利用E D D技术修整砂轮在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其研究的主要领域如图4所示㊂目前的E D D技术还有很多的局限性㊂例如:以电火花腐蚀砂轮金属结合剂,在保证高修整精度的同时修整效率不高;基于热能的作用来蚀除金属结合剂,那么热能同样会作用到电极和磨粒,因此如何保证电极损耗小㊁磨粒无损伤以及金属结合剂的高去除率是需解决的问题;修整过程是一个动态随机过程,电极和砂轮之间存在电场㊁流场,且放电间隙不均匀,因而对修整过程实时监测的辅助性要求高;该技术需要专门的修整装置,在现有的数控磨床上加装电火花放电装置,虽然避免了偏心和砂轮不平衡问题,但是还不能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失去了其实现企业需求的意义㊂因此,为使E D D技术适应现代机床发展的要求(高效㊁高精㊁自动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问图4 E D D主要研究领域(括号内数字对应本文章节号)题解决的突破口㊂4.1 砂轮组织研究砂轮是由多种材料经烧结而成的复合体,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结合剂和磨粒㊂E D D技术适用于导电金属结合剂砂轮,但受限于弱导电甚至非导电结合剂砂轮,如树脂结合剂砂轮㊁陶瓷结合剂砂轮等㊂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通过检测砂轮表面磨粒的有效出刃高度来评价E D D技术㊂因此,不同于电火花直接加工工件,E D D技术更需要分析并认识砂轮修整后磨粒有效出刃高度及其分布与金属结合剂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两者在电参数作用下的热影响,开展并深入对现有砂轮材料的特性研究,包括导电㊁导热等问题,寻找并确定砂轮旋转运动下合理的材料去除机理,为探索高效㊁高精㊁低成本㊁工业应用性强的放电修整技术做好理论准备㊂4.2 新型智能电源研究电源是实现E D D技术的重要硬件之一,而目前在E D D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仍然沿用非常简单的E D M电源㊂与E D M加工工件不同,E D D加工中砂轮作为被加工对象,在蚀除金属结合剂的同时应使磨粒不受损伤㊂为此,探索砂轮在不同的组织结构㊁不同的金属结合剂类型等情况下的修整电参数设置,根据修整精度和修整效率设计和细分放电回路,修整中在线检测修整过程,自动反馈并调整电参数设置,进一步提高砂轮修整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操作简易方便与自动化,是目前E D D技术电源研究的重要方向㊂㊃8522㊃中国机械工程第26卷第16期2015年8月下半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3 E D D工艺数据库研究超硬磨料价格昂贵,砂轮修整时间长,这些因素都会使砂轮修整过程投入大量人力㊁物力㊁财力㊂合理选择和优化修整工艺参数是提高修整精度和效率的关键㊂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环境和数据存储功能为砂轮修整研究提供了便利㊂针对电火花修整砂轮技术,首先需要对已经积累的数据工艺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修整工艺建模并优化工艺参数,以此为基础建立电火花修整工艺数据库㊂在数据库的支撑下,修整系统能推理出合适的放电参数,指导电火花修整超硬砂轮㊂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自适应控制功能以及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系统越来越被重视,数据存储㊁提取和管理等操作变得更容易㊂因此,E D D工艺数据库的研究为实现超硬砂轮电火花修整自动控制软件开发打下了基础㊂虚拟计算环境建立不同于实际问题,它是通过经验积累来自动提高工作性能的,因此参数设置应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以确保修整过程的可靠性,提高具体实验结论的参考价值㊂4.4 小型智能化修整装置研究砂轮修整的目的是使被磨损的磨粒重新突出,恢复或保持砂轮原来较好的形貌㊂大多数研究人员将砂轮安装到磨床主轴上再进行结合剂去除,这样可以实现高精度,避免了离线修整后砂轮二次安装出现偏心与不平衡㊂然而实验室装置大多为研究人员自主配置加装,还未达到工业生产所要求的自动化水平,因此,需要开发电火花修整在线或在机修整装置㊁检测装置,实现砂轮边磨削边修整或磨削与修整都基于同一次砂轮安装,提高修整效率㊁修整精度,同时实时监测砂轮形貌㊁火花放电间隙㊁磨削力等参数,保证修整质量并对修整质量实时评价,及时修正㊂装置应小型化㊁集成化㊁智能化,通用性强,安装与卸载方便㊂5 结语超硬磨料砂轮传统修整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高效㊁高精以及超高精磨削技术的发展,产品精度要求的提高迫使研究人员实现技术革新㊂E D M技术的发展带动了E D D技术的发展㊂然而超硬磨料砂轮作为被加工对象,以及E D D技术作为辅助装置作用于砂轮,需要进行新的探索㊂砂轮作为复合材料,其物理化学特性受到高温㊁挤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适用于旋转砂轮的新的电气或非电气工艺参数,通过仿真预测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手段分析砂轮结合剂的放电通道㊁去除机理,优化不同的工艺参数使得修整效率和修整精度得到改善是十分必要的㊂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给E D D技术自动化发展增加了可行性,大大提高了E D D技术的可控性㊂但是超硬磨料砂轮的电火花加工修整技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实现高效㊁高精㊁智能㊁工业性强的修整装置是今后超硬磨料砂轮电火花修整技术发展的方向㊂参考文献:[1] 郭东明,刘战强,蔡光起,等.中国先进加工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J].数字制造科学,2005,3(4):1‐36.G u oD o n g m i n g,L i uZ h a n q i a n g,C a iG u a n g q i,e t a l.C r u c i a lT e c h n i c a lP r o b l e m si n C h i n a’s A d v a n c e dm a c h i n i n g,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a n dR e l e v a n tE q u i p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J].M a n u f a c t u r e S c i e n c e,2005,3(4):1‐36.[2] 雷源忠,黎明.关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基础性研究的策略构想[J].中国科学基金,1996(1):27‐30.L e iY u a n z h o n g,L iM i n g.S t r a t e g y f o r t h eB a s i cR e-s e a r c h o n D e v e l o p i n g A d c a n c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J].B u l l e t i no fN a t i o n a lS c i e n c eF o u n-d a t i o no fC h i n a,1996(1):27‐30.[3] S a l e hT,R a h m a n M S,L i m H S,e t a l.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a n U l t r a p r e c i-s i o n E L I D G r i n d i n g M a c h i n e[J].M a t e r i a l s P r o-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2007,192‐193:287‐291.[4] 胡德金,蔡兰蓉,贾妍.超硬磨料砂轮电加工修整技术及其最新进展[C]//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长沙: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2007:142‐146.[5] T o n s h o f fH K,K a r p u s c h e w s k i B,M a n d r y s cT,e ta l.G r i n d i n g P r o c e s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T h e i rC o n-s e q u e n c e s o n M a c h i n eT o o l sC h a l l e n g e s a n dO p p o r-t u n i t i e s[J].C I R PA n n a l 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g y,1998,47(2):651‐668.[6] 陈根余,谢小柱,李力钧,等.超硬磨料砂轮修整与激光修整新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02(2):8‐12.C h e nG e n y u,X i eX i a o z h u,L iL i j u n,e t a l.S u p e r a-b r a‐s i v e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D r e s s i n g a n dL a s e rT r u i n gP r o g r e s s[J].D i a m o n d&A b r a s i v e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2002(2):8‐12.[7] 今井祥人.电火花加工 学以致用[M].郭常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 刘志东.特种加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T s a iH C,Y a nB H,H u a n g F Y.E D M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C r/C u‐b a s e dC o m p o s i t eE l ec t r ode s[J].I n t.㊃9522㊃电火花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发展现状 余剑武 何利华 黄 帅等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J.o f M a c h i n e T o o l sa n d M a n u f a c t u r e,2003,43(3):245‐252.[10] K a l p a j i a n sS,S c h m i d s rSR.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P r o-c e s s e df o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t e r i a l s[M].4t h e d.N e wJ e r s e y:P r e n t i c eH a l l,2003. [11] S u z u k iK,U e m a t s u T,N a k a g a w aT.O n‐m a c h i n eT r u e i n g/D r e s s i n g o f M e t a lB o n d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sb y E l ec t r o‐d i s c h a r g eM a c h i n i n g[J].C I R PA n n a l 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1987,36(1):115‐118.[12] C h e nD Z,T i a n Y Y.F o r m D r e s s i n g o f M e t a l‐b o n d e dD i a m o n d W h e e l[C]//P r oc e ed i n g so 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y m p o s i u m o n E l e c t r o‐m a c h i n i n g(I S E M)I X.N a g o y a:J a p a nS o c i e t y o fE l e c t r i c a l‐M a c h 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s,1989:18‐21. [13] K i mJD,L e eES,L e eCY.C r a c k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t h eE f f e c t o f I n‐p r o c e s sE l e c t r o‐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i nG r i n d i n g S i n g l eC r y s t a lM g O[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 o fM e c h a n i c a l S c i e n c e s,1995,37(6):569‐583.[14] M o h r iN,S a i t oN,H i g a s h iM,e t a l.AN e wP r o c e s so fF i n i s h M a c h i n i n g o nF r e eS u r f a c eb y E D M M e t h-o d s[J].C I R P A n n a l 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1991,40(1):207‐210.[15] L e eES,A h nSO.P r e c i s i o nS u r f a c eG r i n d i n g o fM n‐Z nF e r r i t ew i t hI n‐p r o c e s sE l e c t r o‐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IE D D)[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M a-c h i n eT o o l s&M a n u f a c t u r e,1999,39(10):1655‐1671.[16] 黄兆祥,熊天渝,王世民.电火花放电能量测量及放电过程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2,3(4):394‐399.H u a n g Z h a o x i a n g,X i o n g T i a n y u,W a n g S h i m i n g.S p a r kE n e r g y M e a s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P e r f o r m-a n c eA n a l y s i s o f S p a r kD i s c h a r g eP r o c e s s f o rE l e c-t r i c S p a r k I g n i t i o n[J].J o u r n a l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T h e r m o p h y s i c s,1982,3(4):394‐399.[17] M a r i nG,P a v e lK,M i l e n k oS,e t a l.I n f l u e n c eo fD i s c h a r g eE n e r g y o n M a c h i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E D M[J].J o u r n a l o fM e c h a n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n o l o g y,2012,26(1):173‐179.[18] S h a oJ,Z h a n g Y Q.S t u d y o nt h eP o s i t i v eE D MB a s e do nt h eF i e l dE m i s s i o nT h e o r y[J].A p p l i e dM e c h a n i c s a n d M a t e r i a l s,2014,494/495:424‐427.[19] W a n g X K,Y i n g B G,L i u W G.E D M D r e s s i n go fF i n eG r a i nS u p e rA b r a s i v e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J].J o u r n a l o f M a t e r i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1996,62(4):299‐302.[20] S a n c h e zJ A,O r t e g a N,L o p e z D L N,e ta l.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E l e c t r o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E D D)P r o c e s so fL a r g e‐g r i tS i z eC B N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s[J].A d v a n c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2006,29(7/8):688‐694.[21] L e eES.S u r f a c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t h eP r e c i s i o nG r i n d i n g o fM n‐Z nF e r r i t ew i t h I n‐p r o c e s sE l e c t r o‐d i s c h a r g eD re s s i n g[J].J o u r n a lof M a t e r i a l sP r o-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2000,104(3):215‐225.[22] 王先逵,应宝阁,刘为刚,等.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电火花整形[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5(2):19‐23.W a n g X i a n k u i,Y i n g B a o g e,L i u W e i g a n g,e ta l.M i c r o s c o p i cS t u d y o fE D M D r e s s i n g f o rD i a m o n dP o w d e r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J].A v i a t i o n P r e c i s i o n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1995(2):19‐23.[23] S a n c h e z a JA,P o m b o I,C a b a n e s I,e t a l.E l e c t r i-c a lD i s c h a r g eT r u i n g o fM e t a l‐b o nde dC B N W h e e l-s u s i n g S i n g l e‐p o i n t E l e c t r o d e[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 o f M a c h i n eT o o l s&M a n u f a c t u r e,2008,48(3/4):362‐370.[24] 王艳,邓琦林,胡德金,等.金刚石砂轮修整新技术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3(5):1‐5.W a n g Y a n,D e n g Q i l i n,H uD e j i n,e ta l.S t u d y o n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o fD i a m o n d W h e e lD r e s s i n g[J].E l e c t r o‐m a c h i n i n g&M o u l d,2003(5):1‐5.[25] C a iL R,L i M,Y a n g H,e ta l.E l e c t r i c a lD i s-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 M e t a l‐b o nde d D i a m o n d G r i n d i n gW h e e l sw i t hV a r i o u sM e d i u m s[J].J o u r n a l o fE n-g i n e e r i n g M a n u f a c t u r e,2013,227(1):102‐108.[26] 洪建军,蔡兰蓉,胡德金.不同介质中电火花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8(6):27‐30.H o n g J i a n j u n,C a iL a n r o n g,H uD e j i n.A nE x p e r i-m e n t a lC o m p a r eo nD i s c h a r g e M e d i u m s U s e df o rE l e c t r i c a lD i s c h a r g e M a c h i n i n g(E D M)o f M e t a l‐b o n d e dD i a m o n d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J].E l ec t r o m a-c h i n i n g&M o u l d,2008(6):27‐30.[27] X i e J,T a m a k i J.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D i s-c h a r g e M ed i u m s U se df o r E l e c t r o‐c o n t a c t D i s-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 o fM e t a l‐b o nde dD i a m o n dG r i n d-i n g W h e e l[J].J o u r n a lo f M a t e r i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2008,208(1/3):239‐244. [28] X u M M,L i DD,H uDJ,e t a l.L a m i n a t e dM a n-u f a c t u r i n g a n d M i l l i n g E l e c t r i c a l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i n g o f M e t a l‐b o n d e d D i a m o n d G r i n d i n g W h e e l s[J].J o u r n a l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n u f a c t u r e,2012,226(B1):137‐144.[29] W e i n g a r t n e rE,R o t hR,K u s t e rF,e t a l.E l e c t r i-c a lD i s c h a r g eD r e s s i n g a n dI t s I n f l u e n c eo n M e t a lB o n d e dD i a m o n d W h e e l s[J].C I R P A n n a l s‐M a n u-f a c t u r i ng T e ch n o l o g y,2012,61(1):183‐186.[30] W a n g Y,Z h o uXJ,H uDJ.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o fD r y‐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A s s i s t e d t r u-㊃0622㊃中国机械工程第26卷第16期2015年8月下半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结题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结题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212eea37a6c30c2259019e6c.png)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11
申请须知中的变化
7.取消部分项目类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 目、科普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年 科技活动项目和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
8.原科学仪器基础研究转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 设备研制专项合并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9.原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更名为重点国际 (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1
六、ISIS系统运行情况
2014年申报工作准备:
除面上项目外其他项目需在线填报:依托单位(或二级 单位)管理人增加申请人角色、申请人填写申请书。学校将 为二级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人员用户名密码,由各二级管理部 门审核添加在线申请人角色。(在线添加申请人截止时间为2 月27日,2月28日学校将取消二级部门添加人员功能,全校将 不再添加任何项目及人员)
201x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结题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处
1
主要内容
一、2013年我校申请与资助情况 二、2013年及以往申报时出现的问题 三、2014年新变化、注意事项及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 四、项目申请书填写中过程中注意事项 五、ISIS系统运行情况 六、申请及结题日程安排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6
六、申请及结题时间安排
2019年4月18
谢谢你的观看
27
结题时间安排:
结题报送材料时间:2014年2月19日报送科研处 报送材料: 1、纸质文件两份(项目负责人签字,其他盖章部分由学校科研处
(2)同一年度内,已经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申请人,不 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eed2d37f1922791788e805.png)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81项)批准号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备注10&ZD056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衣俊卿中央编译局 10&ZD057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负责建国后部分)陈 夕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建国后部分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负责建国前部分)金以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建国前部分10&ZD058中国经学史姜广辉湖南大学 10&ZD059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伍雄武云南师范大学 10&ZD060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刘大钧山东大学 10&ZD061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林乐昌陕西师范大学 10&ZD062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汪信砚武汉大学 10&ZD063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 10&ZD064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 10&ZD065中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尹 鸿清华大学 10&ZD06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孙利天吉林大学 10&ZD067湖湘文化通书朱汉民湖南大学 10&ZD068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刘志友新疆大学 10&ZD069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范金民南京大学 10&ZD070贵州山地文化研究黄才贵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0&ZD071东北地域文化研究张福贵吉林大学 10&ZD072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樊和平东南大学 10&ZD073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邹崇理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10&ZD074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刘克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10&ZD07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苏少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ZD076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王先明南开大学 10&ZD077中国当代社会史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 10&ZD078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龙登高清华大学 10&ZD079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陈始发江西财经大学 10&ZD080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 10&ZD081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韩小忙陕西师范大学 10&ZD082中国古代的族群凝聚与国家认同研究罗 新北京大学 10&ZD083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吴春明厦门大学 10&ZD084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曹天生安徽财经大学 10&ZD085高句丽、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研究魏存成吉林大学 10&ZD086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 10&ZD087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段 渝四川师范大学 10&ZD088《元史》会注考证刘迎胜南京大学 10&ZD089湖北出土未刊布楚简(五种)集成研究李天虹武汉大学 10&ZD090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朱凤瀚北京大学 10&ZD091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李守奎清华大学 10&ZD092《民国史料丛刊·续编》编纂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 10&ZD093《荆楚全书》编纂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 10&ZD094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潘 光上海社会科学院 10&ZD095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徐 岩人民教育出版社 10&ZD096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49)王建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10&ZD097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源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姜义华复旦大学 10&ZD098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陈晓明北京大学 10&ZD099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 10&ZD100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叶舒宪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0&ZD101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刘毓庆山西大学 10&ZD102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吴承学中山大学 10&ZD103《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 10&ZD104《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戴建国上海师范大学 10&ZD105《全明戏曲》编纂及明代戏曲文献研究黄天骥中山大学 10&ZD106《全西域诗》编纂整理与研究王星汉新疆师范大学 10&ZD107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负责理论研究)叶嘉莹南开大学负责理论研究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负责抢救整理)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负责抢救整理10&ZD108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 10&ZD109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安平秋北京大学 10&ZD110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石 硕四川大学 10&ZD111新疆少数民族既佚与濒危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陈世明新疆大学 10&ZD112《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武 寅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 10&ZD113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 10&ZD114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陈支平厦门大学 10&ZD115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王铁铮西北大学 10&ZD116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王一丹北京大学 10&ZD117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 10&ZD118出土古文献语料库建设研究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 10&ZD119陕西金文集成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0&ZD120马王堆汉墓简帛字词全编刘 钊复旦大学 10&ZD121甲骨文基础字形整理研究曹锦炎浙江大学 10&ZD122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乔全生山西大学 10&ZD123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赵丽明孙宏开清华大学 10&ZD124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黄 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ZD125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孔江平北京大学 10&ZD126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杨亦鸣徐州师范大学 10&ZD127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王克非北京外国语大学 10&ZD128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研究马重奇福建师范大学 10&ZD129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负责汉民族部分)崔乐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负责汉民族部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负责少数民族部分)白晋湘吉首大学负责少数民族部分10&ZD130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程章灿南京大学 10&ZD131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梅新林浙江师范大学 10&ZD132中国档案事业史周雪恒中国人民大学 10&ZD133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研究 冯晓青中国政法大学 10&ZD134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朱学芳南京大学 10&ZD135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吴 笛浙江大学 10&ZD13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谭力文武汉大学 。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26dd61f121dd36a32d82e5.png)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分支学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中药药理学基础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为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1 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项目申请与资助概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与中药药理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中药神经精神药理(H2808)、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H2812)、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H2813)、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H2814)以及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等8个三级学科。
自2010年以来,中药药理学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3 021项,资助490项,占中药学科(H28)资助项目总数的30.8%,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54项、青年项目176项、地区项目60项。
累計资助经费20 066万元,占中药学科(H28)这三类项目资助经费的30.6%,其中面上项目13 470万元、青年项目3 876万元、地区项目2 720万元。
4年来,中药药理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与中药学科的总体趋势[2-4]大体一致: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每年获资助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总数分别为106,135,129,120项。
资助项目数量经历了2011年较大增长之后,2012年后连续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项目尤为显著。
与资助项目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中药药理学科的资助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的资助经费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青年项目则在2010—2013年间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C.生命科学部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C.生命科学部2010年](https://img.taocdn.com/s3/m/8b7bdf51f01dc281e53af0a6.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C.生命科学部2010年C01微生物学C0101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C010101细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2放线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3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C010104病毒资源与分类C0102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C010201微生物生理与代谢C010202微生物生物化学C0103微生物遗传育种学C010301微生物功能基因C010302微生物遗传育种C0104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0105环境微生物学C010501陆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2水生环境微生物学C010503其他环境微生物学C0106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1植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2动物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603人类病原细菌与放线菌生物学C0107病原真菌学C010701植物病原真菌学C010702动物病原真菌学C010703人类病原真菌学C0108病毒学C010801植物病毒学C010802动物病毒学C010803人类病毒学C010804噬菌体C0109支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C010901支原体C010902立克次体、衣原体等C02植物学C0201植物结构学C020101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C020102植物形态与发生C0202植物分类学C020201种子植物分类C020202孢子植物分类C020203植物地理学C0203植物进化生物学C020301植物系统发育C020302古植物学与孢粉学C020303植物进化与发育C0204植物生理与生化C020401光合作用C020402生物固氮C020403呼吸作用C020404矿质元素与代谢C020405有机物质合成与运输C020406水分生理C020407抗性生理C020408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C020409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C020410种子生理C0205植物生殖生物学C020501植物配子体发生与受精C020502植物胚胎发生C0206植物资源学C020601植物资源评价C020602 植物引种驯化C020603植物种质C020604 植物化学C020605 水生植物与资源C0207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C03生态学C0301分子与进化生态学C030101分子生态学C030102进化生态学C0302行为生态学C030201昆虫行为生态学C030202其他动物行为生态学C0303生理生态学C030301植物生理生态学C030302动物生理生态学C0304种群生态学C030401植物种群生态学C030402昆虫种群生态学C030403 其他动物种群生态学C0305群落生态学C030501群落结构与动态C030502物种间相互作用C0306生态系统生态学C030601 农田生态学C030602森林生态学C030603 草地与荒漠生态C030604 水域生态学C0307景观与区域生态学C030701景观生态学C030702区域生态学C0308全球变化生态学C030801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802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C0309微生物生态学C0310污染生态学C031001 污染生态学C031002毒理生态学C0311土壤生态学C031101土壤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C031102土壤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C0312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C031201生物多样性C031202保护生物学C031203受损生态系统恢复C0313生态安全评价C031301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2外来物种的入侵与生态安全性评价C031303 生态工程评价C04动物学C0401动物形态学及胚胎学C0402动物系统及分类学C040201动物分类学C040202 动物系统学C040203 动物地理学C040204 动物进化C0403动物生理及行为学C040301 动物生理生化C040302 动物行为学C0404动物资源与保护C0405昆虫学C040501 昆虫系统及分类学C040502 昆虫形态学C040503昆虫行为学C040504昆虫生理生化C040505昆虫毒理学C040506 昆虫资源与保护C0406实验动物学C040601实验动物C040602模式动物C05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C0501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C050101生物大分子结构计算与理论预测C050102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测定C050103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C0502生物化学C050201蛋白质与多肽生物化学C050202核酸生物化学C050203酶学C050204糖生物学C050205无机生物化学C0503蛋白质组学C0504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401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C050402跨膜信号转导C050403物质跨膜转运C050404其他膜生物化学与膜生物物理学C0505系统生物学C050501生物模块C050502生物网络的结构与功能C050503生物网络动力学C050504生物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控制C050505生物系统功能与预测C050506系统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及新方法C0506环境生物物理C050601电磁辐射生物物理C050602声生物物理C050603光生物物理C050604电离辐射生物物理与放射生物学C050605 自由基生物学C0507空间生物学C0508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C06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C0601植物遗传学C060101 植物分子遗传C060102 植物细胞遗传C060103植物数量遗传C0602动物遗传学C060201动物分子遗传C060202动物细胞遗传C060203动物数量遗传C0603微生物遗传学C060301原核微生物遗传C060302真核微生物遗传C0604人类遗传学C060401 人类遗传的多样性C060402 人类起源与进化C060403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C060404 人类表型性状与遗传C060405人类细胞遗传C0605基因组学C060501基因组结构与分析C060502比较基因组与进化C060503基因组信息学C0606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C060601组蛋白修饰及意义C060602 DNA修饰及意义C060603染色体重塑及意义C060604非编码RNA调控与功能C060605转录与调控C0607生物信息学C060701 生物数据分析C060702生物信息算法及工具C060703生物信息的整合及信息挖掘C060704生物系统网络模型C060705生物环路的模拟与构建C060706生物信息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C0608遗传学研究新技术与方法C07细胞生物学C0701细胞、亚细胞结构与功能C0702细胞生长与分裂C0703细胞周期与调控C0704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C0705细胞衰老C0706细胞死亡C0707细胞运动C0708细胞外基质C0709细胞信号转导C0710细胞物质运输C0711细胞呼吸与代谢C0712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方法C08免疫学C0801免疫生物学C080101分子免疫C080102细胞免疫C080103免疫应答C080104免疫耐受C080105免疫调节C0802免疫遗传学C0803生殖免疫学C0804黏膜免疫学C0805疫苗学C080501疫苗设计C080502疫苗佐剂C080503 疫苗递送系统C080504 疫苗效应及机制C0806抗体工程学C080601抗体与功能C080602 重组与改型C080603 抗体的高效表达系统C0807免疫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C09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C0901心理学C090101 认知心理学C090102 生理心理学C090103 医学心理学C090104 工程心理学C090105 发展心理学C090106 教育心理学C090107 社会心理学C090108 应用心理学C0902神经生物学C090201分子神经生物学C090202 细胞神经生物学C090203 发育神经生物学C090204 系统神经生物学C090205 计算神经生物学C090206 视觉神经生物学C090207听觉神经生物学C090208嗅觉神经生物学C090209触觉神经生物学C090210痛觉神经生物学C0903认知科学C090301认知的脑结构及神经基础C090302认知语言学C090303学习与记忆C090304注意与意识C090305认知模拟C090306认知科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方法C10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C1001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C100101细胞与分子生物力学C100102骨、关节与运动系统生物力学C100103心、血管组织生物力学与流变学C100104软组织生物力学C1002生物材料C1003组织工程学C100301组织工程皮肤C100302组织工程骨和软骨C100303组织工程神经C100304组织工程血管与心肌C100305组织工程肌组织与肌腱C100306组织工程肝、胆、胰C100307组织工程肾与膀胱C100308干细胞移植与组织再生C100309人工器官C1004生物电子学C100401生物信号检测与识别C100402生物信号功能分析C100403生物传感C1005生物图像与成像C100501生物系统成像C100502生物信号与图像C100503生物信息系统C100504生物系统检测与成像的器件及仪器C1006仿生学C1007纳米生物学C1008生物系统工程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11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C1101细胞生理学C110101 细胞膜生理功能C110102 细胞代谢与自由基C110103 细胞间相互作用C1102系统生理学C110201 循环生理C110202 血液生理C110203 呼吸生理C110204 消化生理C110205 泌尿生理C110206 内分泌生理C110207 外分泌生理C110208 生殖生理C110209 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生理C1103整合生理学C110301 生物的调节与适应C110302 应激与代偿C110303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调节C110304 内分泌与代谢调节C110305 造血调控与微环境C110306 水、电解质平衡与调节C1104衰老与生物节律C1105营养与代谢生理学C110501 糖、脂代谢C110502 蛋白质代谢与肝脏代谢C110503 骨与钙、磷代谢C110504 微量元素代谢C1106运动生理学C1107特殊环境生理学C1108比较生理学C1109整合生物学C1110人体解剖学C1111人体组织与胚胎学C12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C1201发育生物学C120101性器官与性细胞发育C120102卵巢功能与卵子成熟C120103精卵识别与受精C120104体外受精与植入C120105着床与胚胎早期发育C120106组织、器官的形成与发育C120107组织、器官的维持与再生C120108细胞的分化与发育C120109核质互作与重编程C120110模式生物C120111成体干细胞C120112胚胎干细胞C120113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与自我更新C120114干细胞定向分化机理C120115 体细胞重编程C120116体细胞克隆C120117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C1202生殖生物学C120201 胚胎着床及妊娠识别C120202 妊娠的维持和妊娠期生理C120203 分娩与泌乳C120204 性别决定与性腺发育C120205 辅助生殖工程C120206 环境与生殖健康C120207 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13农学基础与作物学C1301农学基础C130101农业数学C130102农业物理学C130103农业气象学C130104农业信息学C130105农业系统工程C1302作物生理学C1303作物栽培与耕作学C130301作物栽培学C130302耕作学C1304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C130401稻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2麦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3玉米及其他禾谷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4大豆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5油菜及其他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6棉麻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7薯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8糖料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09饲料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410其他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305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C1306作物分子育种C1307作物种子学C14植物保护学C1401植物病理学C140101植物病害测报学C140102植物真菌病害C140103植物细菌病害C140104植物病毒病害C140105植物其他病害C140106植物抗病性C1402农业昆虫学C140201植物害虫测报学C140202粮食作物害虫C140203油料作物害虫C140204园艺作物害虫C140205经济及其他作物害虫C140206植物抗虫性C1403农田草害C1404农田鼠害及其他有害生物C1405植物化学保护C140501农药毒理学与有害生物抗药性C140502植物病害化学防治C140503植物害虫化学防治C140504其他有害生物化学防治C1406生物防治C14060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C140602植物害虫生物防治C140603其他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C1407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C1408植物保护生物技术C15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C1501果树学C150101果树生理与栽培学C150102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C150103果树分子生物学C1502蔬菜学与瓜果学C150201蔬菜生理与栽培学C150202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C150203蔬菜分子生物学C150204瓜果学C1503观赏园艺学C150301观赏作物生理与栽培学C150302观赏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C150303观赏作物分子生物学C1504设施园艺学C1505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C1506食用真菌学C1507植物营养学C150701植物营养遗传C150702植物营养生理C150703肥料与施肥科学C150704养分资源与养分循环C150705作物-土壤互作过程与调控C150706农田水土资源利用学C16林学C1601森林资源学C1602森林资源信息学C160201森林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C160202森林灾害监测的理论与方法C1603木材物理学C160301材性及其改良C160302木材加工学C160303人工复合木材C1604林产化学C160401树木化学成分分析C160402造纸与制浆C1605森林生物学C160501树木生长发育C160502树木抗逆生理学C160503树木繁殖生物学C1606森林土壤学C1607森林培育学C160701森林植被恢复与保持C160702人工林培育C160703种苗学C160704复合农林业C1608森林经理学C160801森林可持续发展C160802森林分类经营C1609森林健康C160901森林病理C160902森林害虫C160903森林防火C1610林木遗传育种学C161001林木种质资源C161002林木遗传改良C161003林木育种理论与方法C1611经济林学C161101经济林重要形状形成及调控C161102经济林栽培生理C161103林木果实采后生物学C161104茶学C1612园林学C161201园林植物种质资源C161202城市园林与功能C161203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C1613荒漠化与水土保持C16130防护林学C161302森林植被与水土保持C161303植被与荒漠化C1614林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17畜牧学与草地科学C1701畜牧学C170101畜禽资源C170102家畜遗传育种学C170103家禽遗传育种学C170104畜禽繁殖学C170105单胃动物营养学C170106家禽营养学C170107反刍动物营养学C170108饲料学C170109畜禽行为学C170110畜禽环境学C1702草地科学C170201草地与放牧学C170202草种质资源与育种C170203草地环境与灾害C170204牧草生产与加工C1703养蚕学C1704养蜂学C18兽医学C1801基础兽医学C180101畜禽解剖学C180102畜禽组织胚胎学C180103畜禽生理学C180104动物生物化学C1802动物病理学C1803兽医免疫学C1804兽医寄生虫学C1805兽医传染病学C180501病原学C180502流行病学C180503兽医传染病的预防C1806中兽医学C1807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C180701动物药物学C180702兽医药理学C180703兽医毒理学C1808临床兽医学C180801兽医外科学C180802兽医内科学C180803兽医产科学C180804兽医临床诊断学C180805兽医治疗学C19水产学C1901水产基础生物学C190101水产生物生理学C190102水产生物繁殖与发育学C190103水产生物遗传学C1902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C190201鱼类遗传育种学C190202虾蟹类遗传育种学C190203贝类遗传育种学C200303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再利用C190204藻类遗传育种学C190205其他水产经济生物遗传育种学C1903水产资源与保护学C190301水产生物多样性C190302水产生物种质资源C190303水产保护生物学C190304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恢复C1904水产生物营养与饲料学C190401水产生物营养学C190402水产生物饲料学C1905水产养殖学C190501鱼类养殖学C190502虾蟹类养殖学C190503贝类养殖学C190504藻类养殖学C190505其他水产经济生物养殖学C1906水产生物免疫学与病害控制C190601水产免疫生物学C190602水产生物病原学C190603水产生物病理学C190604水产生物疫苗学C1907养殖与渔业工程学C190701高效养殖工程学C190702水产增殖、捕捞与设施渔业C1908水产生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C20食品科学C2001食品科学基础C200101食品生物化学C200102食品营养学C200103食品检验学C2002食品加工学基础C200201食品油脂加工C200202制糖C200203肉加工C200204乳加工C200205蛋加工C200206水果、蔬菜加工C200207食品发酵与酿造C200208食品焙烤加工C200209调味食品C200210食品添加剂C200211饮料冷饮C2003食品加工技术C200301储藏与保鲜C200302食品机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结题申报动员大会PPT参考课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结题申报动员大会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8aa0db52ea551811a6876f.png)
2021/3/10
授课:XXX
16
项目类别及限项规定一览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数限为3项)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包 括地区联合资助项目)
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科学仪器项目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中的重大 国际(地区)合作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3、申请人同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申请面上项目、青年 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计入面上项目限项 范围的其他各类项目合计限为1项。
4、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除重大 外)、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国际学术会议项目、 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数学 天元基金、科普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 年科技活动专项项目、执行期小于等于12个月的委主任基 金和科学部主任基金以及特殊说明的专项项目等,不参加 限项检索。
2、项目负责人填报结题报告时,须使用“成果在线” ()方式收集本项目的发表论文和 专利等成果,待发表的论文不要列入。
3、基金项目负责人须在2010年2月22日至2月26日前, 报送结题报告的电子和纸质文件。
2021/3/10
授课:XXX
12
2010年国家基金申报及结题工作须知
2021/3/10
授课:XXX
14
限项规定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申请或参加重大、重点项 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合计限为1项,在研的项 目组成员不得申请或参加申请新的同类项目,也不能因申 请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经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退出项 目后的1年内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新的以上类型项目。
13
2
海南 41
994
2010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2010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af2a49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2.png)
2010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
金资助情况介绍
詹世革;甘春标
【期刊名称】《力学进展》
【年(卷),期】2010(40)5
【摘要】@@ 经力学专家评审、数理科学部工作会议及基金委员会委务会审议,2010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确定.现将有关信息公布如下:rn(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突出激励创新、稳定支持和超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资助模式,确立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资助系列.
【总页数】12页(P589-600)
【作者】詹世革;甘春标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北京,100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北京,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7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J], 詹世革;白坤朝;张攀峰;王建山;曹东兴
2.2016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J], 詹世革;张攀峰;孙中奎;王建山
3.2014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J], 詹世革;张攀峰;王立峰;许向红
4.2013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J], 詹世革;张攀峰;王立峰;许向红
5.2018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J], 詹世革;白坤朝;曹东兴;王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及评分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2af42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1.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及评分标准什么情况上会:(ABCD的计分方式)国家自然基金总分数计算公式如下:总分数=综合评分+资助建议综合评分=(A*4+B*3+C*2+D*1)/ 评议份数资助建议= (A*4+B*2)/ 评议份数A、B、C、D表示相应评级份数综合评分满分4分,资助建议满分4分,满分8分面上项目:总分大于5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
专家组会评:综合分大于3.2分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
无需讨论综合评分资助建议5A 4 44A+1B 3.8 3.6基本无需讨论4A+1C 3.6 3.23A+2B 3.6 3.2上会的3A+B+C 3.4 2.82A+3B1A+4B 3.2 2.45B 3 22A+2B+C 3.2 2.4极少量看学科和学部吧3A+2C 3.2 2.44B+C 2.8 1.61A+3B+1C 3 2C多于2个的项目,虽然分值可以,但是争议太大了1A+2B+2C 2.8 1.63B+2C 2.6 1.8其它就不列出了青年项目:总分大于5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专家组会评:综合分大于3.2分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青年基金(3个评审专家):无需讨论综合评分资助建议3A 4 42A+1B 3.67 3.33基本无需讨论2A+1C 3.33 2.671A+2B 3.33 2.67上会的1A+1B+1C 3 23B 3 2极少量看学科和学部吧2B+C 2.67 1.33C多于2个的项目,争议太大了1B+2C 2.33 0.67其它就不列出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决算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决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927c8ad484254b35eefd347d.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决算表
结题种类(正常中止撤销提前结题)批准号:单位:元
(1) 经费支出按以下顺序填写:1.科研业务费2.实验、材料费 3.仪器设备费;需逐项填报(单价万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应逐项填报名称、型号、规格及制造单位)4.实验室改装费5.协作费 6.项目组织实施费(管理费)。
(2) 此表由项目负责人填报,抱所在单位科学基金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审计部门审计签署意见后随项目总结一并归档备查。
(3) 中止、撤销、提前结题的项目亦填报此表。
(4) 结题种类请在相应项下打“√”。
(5) 此表可复制。
项目负责人财务主管人审计负责人
(签章)(签章)(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566669a06bec0975f465e25f.png)
工作单位
1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制度研究
胡平
教育部考试中心
2
近代鲁东乡村防卫研究(1912-1937)
杨焕鹏
鲁东大学
3
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
付海晏
华中师范大学
4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
谭刚
西南大学
5
两晋宗室制度研究
张兴成
上海师范大学
6
宋史礼志辨证
汤勤福
上海师范大学
7
清实录研究
谢贵安
张朋
上海社会科学院
32
道体的失落与重建——《庄子》、郭《注》、成《疏》比较研究
李延仓
山东大学
33
神仙信仰现象学引论——对几部早期道经的现象学读解
余平
四川大学
34
发展实践论——实践哲学视域的现代社会发展观
雷龙乾
陕西师范大学
35
泛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机制研究
王习胜
安徽师范大学
36
布迪厄哲学思想研究
宫留记
河南大学
7
世界民族•亚洲
王树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8
世界民族•非洲
葛公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9
世界民族•欧洲
穆立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
世界民族•美洲大洋洲
朱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1
藏族本教史善说宝库
刘勇
西南民族大学
12
清江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现代表述研究
彭怀祖
南通大学
党史·党建(3项)
序号
申请成果名称
201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
![201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e4eebb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6.png)
201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摘要:1.引言:介绍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的背景和重要性2.名单概述:列举部分重要项目及其研究领域3.项目特点:分析2010年立项项目的整体特点和趋势4.项目影响:阐述这些项目对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5.结论: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展望未来社科研究的发展正文:【引言】在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揭晓,这一重要名单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资助机构,旨在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本文将分析2010年立项名单的概况、项目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名单概述】在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中,涵盖了众多研究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
部分重要项目如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3.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4.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5.信息化与数字鸿沟问题研究【项目特点】2010年立项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项目研究内容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2.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研究中,多个学科相互交融,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3.注重实证研究:立项项目强调实证分析,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
4.青年学者参与度高:青年学者在立项项目中占据一定比例,有利于培养社科研究新生力量。
【项目影响】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中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学术研究体系,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学术团队的建设,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科研究领域的地位。
【结论】总之,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反映了我国社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单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04f540d763231126edb1183.png)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60 20 23 52 60 22 28 22 23 68 65 55 60 50 58 26 23 24 60 54 65 57 60 200 21 22
23 25 23 24 61 60 60 60 54 60 57 62 61 60 24 23 24 24 60 60 60 63 58 26 25 62 6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1
2012-1-1
2014-12-31
18
陆迁
39
2012-1-1
2015-12-31
19 20 21
姚顺波 刘天军 张强
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视角的造林补贴 G030501 面上项目 标准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效率评价及效率提 G030504 面上项目 升机制研究 苦楝青霉属内生菌中杂萜类天然产物 青年科学基 B020405 金项目 及其化学防御功能研究 碱土金属二茂铁羧酸功能配合物抑制 青年科学基 小麦病原菌生长代谢作用的生物微量 B030803 金项目 热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论文(著)所有作者排序、论文(著
)名称、期刊(出版社)名称、发表(
出版)时间。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9
项
目
研究团队
存在问题 科研力量薄弱
人次 8
要合理,支持研究内容。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亲笔 签字。
结构不合理(例 6 如:青年基金应 以青年骨干为主)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如:“用……方法(手段)进行……研究,探索/证明……问题, 对阐明……机制/揭示……规律有重要意义,为……奠定基础/提 供……思路”。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25
立项依据
为什么提出本项研究?
目前有谁在研究?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进行研 究的?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他们的研究对你要开展的 研究有什么启发?
内容重复,已经应用 4
要从学术思想角度提出可行性分析 预期结果不明确
3
,不能仅就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方面 进行介绍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优 势的综合,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与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2 不一致
2109年5月19日
不合理
感谢你的观看
2 7
项目
存在问题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是解决学术性问题,避
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0
项
目
存在问题
人次
研究对象
缺乏新意
4
明确国家支持的重点,仔细阅读 研究对象不清楚 1 项目申报指南。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1
项目
存在问题
技术路线
比较简单
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
设计不合理
“技术路线”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 不清晰、不具体
到“可行性较强”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
7
要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避免内容 工作量过大
10
庞杂或空泛,重点不突出。
简单,深度不够
12
不要泛泛空谈学科交叉,申请者 不具体、笼统
16
要阐明拟申请项目的交叉点在哪里, 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对 基础研究而言,填补国内空白不是特 色与创新。
科学意义和学术思想力 6 度不够
与题目关联性不强
2
感谢你的观看
16
项
目
存在问题
人次
工作基础
不够
36
没有前期研究积累
14
工作基础是指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
员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以及已经
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不是指所在单位的
研究集体或者导师的工作。
对已发表论文,要求列出全部作者姓 名、论文题目、发表的年份、期刊号、页 码等。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15
项目
年度计划
存在问题 不合理,重复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 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 写出研究报告。
预期成果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 要与“研究目标”写的相吻合。强调质 量。例如“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论文XX篇”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 。
人次 0
2109年5月19日
1.从科学问题切入,简要论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并 引出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
2.从研究方向展开,较详细地分析国内外在本方向 的研究进展,引出阐明机理或发明新方的关键问题所在。
3.围绕关键问题,详细论述国内外以往的研究结果、 当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后提出目前尚 未解决的问题。
2109年5月19日
无科学意义
5
4 3
主要 问题
5
必须阐明申请者拟开展本项研究工作的充足理 由以及理论和学术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要显示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工作, 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文献除外)。参考文 献最好今年的。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6
项目
存在问题
人次
研究内容
没有创意(创新)
38
偏应用研究
5
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 重点不突出
2
一、2010年我校获得资助情况
项目申请与受资助在基金委各学部的分布情况
35
30
29
25
申报
25
20
数
20
15
10 8 6 5 0 2 20 20 00 10
2
3
8
5
0
5 1
4 0
3 0
10
受资 助数
0
工程生生生生生生生生与命命命命命命命命材医管信地化科科科科科科科科料学理息球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科科科科科科部部部部部部部部学87654321学学学学学部部部部部部处处处处处处处处
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技术路线”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
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避免评
语“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人次 7 5 10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2
可行性分析
是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是否能顺利进行作一说明,要 有理有据,要正确、合理、可行,同时应具有创新性,使评 审专家相信你设计的方案或路线是行得通的,能够完成你的 预期目标。
感谢你的观看
4
二、2010年我校申报项目存在主要问题
项
目
立项依据
存在问题 不充分
人次 10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 研,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 的情况。列出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指出需解 决的共性问题。
研究进展了解 不够,分析不 全面,缺重要
文献
介绍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本人的研究
17
工作条件
项目
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 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以及利 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计 划与落实情况。
要注意研究条件的特色不能完全代表 项目的研究特色,更不能代表新颖的学术 思想。
存在问题 一般 研究条件差、仪 器设备不足
介绍不清
人次 9 5
4
2109年5月19日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资 助情况及2011年度申报部署
科技处
2011年1月6日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
分四个部分: 一、2010年我校获得资助情况 二、2010年我校申报项目存在主要问题 三、2011年申报工作安排 四、2010年度基金项目申请自查表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29
2.科学问题提出的途径 (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 (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 (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 (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 (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 (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 (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 (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 (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出; (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 (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
感谢你的观看
18
简历
项目
存在问题 个人简历重点不突出
人次 8
申请者简历必须包括申请者和 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 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 主要论著和获得的学术奖励情况及 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要列出相
简历与项目组成员不一致 5 (例如:申请书中相应部 分有多篇论文是申请者所 属实验室的工作,但并没 有参加项目人员的署名)
20
项
目
经费预算
要合理,按照管理办法。
存在问题
人次
不合理(例如:无 6 合作单位最好不要 出现协作费;各类 支出比例不符合要 求等 )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21
申请书撰写注意事项
在选题确定之后,应理顺以下几个问题: 立项依据:why提出本项研究? 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what?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how开展研究? 研究基础:why由你来研究?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22
22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
重要性 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 ———————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 其他 —————————10%————10%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27
4.对拟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成熟的方法要简要介绍,重点阐明可以应用于本研究的 依据。 新方法要详细介绍其原理,并阐明可以应用于本研究的 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必须对项目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的 原理、流程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十分清楚,绝 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移植。 5.提出本项目的研究设想,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6.把自己的工作基础放在立项依据中
对本学科、分支领域、研究方向的发展有何贡献?对科
技、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立项依据的论述与研究内容要紧密联系; 准确评价自己的工作、同行的工作; 注意参考文献的时效性,参考文献应反映申请者对研究
状态的了解。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26
26
立项依据撰写方法:要紧紧围绕本次申请项目的 主题。
已掌握的研究方法 材料来源 实验条件 前期工作基础 项目组人员结构。
2109年5月19日
感谢你的观看
13
项目
存在问题
研究方案
可行性不强
研究要尽量具体。避免成为 试验实施方案。注意保护知识产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