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病了,子女为何还是怨恨
孩子记恨父母怎么化解
孩子记恨父母怎么化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当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对父母产生了负面的情感,如怨恨或愤怒时,这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孩子记恨父母的情况必须得到及时解决。
本文将介绍如何化解孩子对父母的怨恨,并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记恨父母:1.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情,长时间的过于强制、打压甚至虐待,形成代沟和负面的情绪,反感父母的行为和言语。
2.因为父母的行为或者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心理创伤和伤害,或者权衡利弊不愿意同意或遵从父母的意愿,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怨恨。
3.父母之间的争吵、离婚、多次搬家、疏离、忽视等等,也容易让孩子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需要稳定性和安全感,而家庭的不稳定导致他们难以获得这些感受。
解决方法:1.多沟通:父母首先必须正视孩子的问题,多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动态。
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面对自己的疑虑和愤怒。
通过定期对话,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建立更健康的家庭沟通机制,更好的解决矛盾和纠纷。
例如,王先生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怨恨时,经常与孩子进行长时间的对话,询问他们的感受、需要,并向孩子道歉并妥善处理孩子的问题,从而在培养孩子的信任感上获得了积极进展。
2.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帮助他们通过分析和改变自己的行为,认识家庭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在视角上尊重孩子的态度和立场,因为孩子和父母在价值和规范上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例如,刘小姐第一次成为单亲母亲,孩子因此对她怨恨,认为母亲不够充分关注他,不想依靠她。
为了解决问题,刘小姐既要认识到孩子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也要尝试找寻一些引导来建立亲子关系,还可以给孩子发现更多喜欢的事情和兴趣,来增加孩子充实的感觉。
3.改善个人行为:父母需要改善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只需明示亲情,增加相互了解,互相尊重并支持的口头和行为方面。
人老了,为什么有些子女希望老人早点去世?
人老了,为什么有些子女希望老人早点去世?现在许多子女已经把老人当做是种包袱,有一句话说的非常的对:50岁时,你开始厌倦世界;60岁时,却是世界厌倦了你。
当父母老了,在有些子女面前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就开始了厌倦父母。
这样的子女,生活中是有很多的,特别是有病痛的父母,有些子女是巴不得父母马上离开人世,自己图个清净安逸。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有很多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他们照顾老人是没有耐心的,希望父母早点离开。
基于这种原因,我分析了有以下几点:1:现在都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八九十岁的父母,子女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也是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该吃吃喝喝,到处游玩的时候,可发现自己还年迈的父母在家,有个什么病痛自己还得忙前忙后,晚年生活过得不自在。
2:自己也是六七十岁的人,有些事情上也是力不从心,也会叫自己的子女帮忙,而子女们也有工作,说不定还会对自己的父母抱怨,这些因素就会改变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想:这么大岁数了还活着干嘛!真是给后人添麻烦(他们不会想过自己也会老)3:现在很多父母大部分都跟随子女在城里居住,而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留在农村,若是出了一点小状况,这些六七十岁的子女还是得拖动自己的子女去帮忙;也就是说,一个老人出了状况,可以说是牵扯几辈人出动,因为他们都老了,一次、两次也许还不觉得什么,如果次数多了,心里就会很烦躁,因为他们觉得日子过的不清静和舒适。
4:对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现在活着就是等待死亡的到来,因为自己在子女面前,孙子辈的面前已经没有什么创造价值了,反而自己无时无刻会给他们添麻烦。
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岁数的时候都想着早点死,其实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他们清楚自己没有什么利益给子女了,也不想拖累子女,子女们也开始嫌弃自己。
所以,很多老人都说自己不想活太久,活着太痛苦了。
我相信很多人心里一定存在以上几点的思想。
在医院照顾老人的时候,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体会过,自己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把自己都拖得精疲力尽,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想老人早点去世,不就是不想太麻烦和辛苦。
儿子恨母亲是什么心理
儿子恨母亲是什么心理儿子恨母亲,也许是因为孩子本身心理不健康,有消极的想法,心胸狭窄。
因此容易有记仇的想法,会把母亲对他的好事而不见,而对母亲的逆耳之言的过激行为。
母亲当做仇敌出现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是父母给孩子太多,孩子不懂得珍惜,然后所经历的事也太少。
承受不住外界打击,没能有一种豁达的度。
那么,儿子恨母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1、用话语打击孩子自尊心比家庭暴力更厉害的,就是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虽然不如打在身上那么疼,但是给孩子心灵上面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之前打击教育很受父母欢迎,本来传统家庭就比较含蓄,很少对孩子夸奖或者表达爱,这个教育方式出来后让很多父母松了一口气。
夸孩子很难,讽刺挖苦孩子却脱口而出,父母本意是想让孩子一直进步,不要放松。
可是在孩子那里就是父母永远对自己不满意,自尊心从来不被父母看重。
如果伤害孩子太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成为亲子关系中无法修复的伤痕。
2、母亲失信撒谎母亲经常说话不算数,对孩子撒谎,但是又给孩子布置很多的任务,如果父母已经给了他们承诺,在孩子们完成了任务之后,父母们却不实现那个承诺。
每失信一次,在孩子的心里家长的威严就会减少很多,所以时间长了,再让孩子去完成一件事,他们就不会完成了,甚至失信多了他们就会怨恨自己的家长。
3、对孩子的打骂,让孩子心生怨恨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叛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乏男子气;也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等。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犯错,学习不好,劈头盖脸就对孩子一通指责和谩骂,父母对孩子的打骂会造成孩子形成记恨父母的心理。
如果儿子恨母亲,有可能是母亲有一定的缺点,最起码没有把儿子教育好。
有的孩子也是野心太重,太自私,对母亲的要求太过,母亲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就会仇母亲,所以孩子就要从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该如何正确的教育男孩子1、当孩子的好朋友作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一份责任。
但在培养孩子中,如果家长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去爱孩子,这样传递给孩子的爱,总会产生一条“缝隙”!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与孩子亲密无间地交谈,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传达命令的独裁者。
孩子仇恨父母是什么心理
孩子仇恨父母是什么心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很可能会出现对家长的逆反心理,同时也对父母表现出仇视的态度。
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用意,自身的矛盾致使疏远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
孩子仇恨父母的原因1、父母经常说话不算数,对孩子撒谎,但是又给孩子布置很多的任务,如果父母已经给了他们承诺,在孩子们完成了任务之后,父母们却不实现那个承诺。
每失信一次,在孩子的心里父母的威严就会减少很多。
2、长年累月地被父母撒气和指责,被各种扭曲的行为习惯所塑造,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人就只会从心底生出对父母的怨怼和仇恨,不愿回家,更不愿面对父母。
3、很多父母把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观念奉为真理,稍有不顺心就对孩子动手,才会有那么多从小被爸妈打到大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伤痕虽然长大之后不提,但是依然怨恨父母。
4、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一言一行都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不给孩子商量的余地。
时间长了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凡事都跟父母对着干,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孩子仇恨父母怎么教育1、人类本性最深层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每个人都乐意跟欣赏自己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
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真诚地欣赏和感谢别人。
2、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这就要求家长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3、对于那些经常忙于工作、忽略孩子成长的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和爱护。
如果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孩子内心逐渐得到满足,时间长了也就不存在对父母的敌对情绪了。
为什么孩子会叛逆到痛恨家长
为什么孩子会叛逆到痛恨家长
第一、受不了父母的管教
每一个人都是在别人的管教之下成长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管教之下慢慢长大的。
可是不管我们现在是孩子,还是家长,我们都是从一个小孩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肯定给予了我们一些管教。
父母在对子女有一些要求的时候,子女同时会对父母的某些行为和言行感到反感,这个时候一种厌恶的感觉就产生了。
二、认知产生了偏差
现在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父母生活的时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我们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认知偏差。
在认知平差的背后,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而矛盾如果具体到个人的身上,那么子女自然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
第三、不论是父母,还是我们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思考!独立的个体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但是,在生活中,父母难免会越位,也就是管太多。
这个时候,同样会生出矛盾,接着是讨厌的感觉!
第四、代沟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了隔阂
代沟的形成让父母与子女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从而使喜好接受西餐、速食面、外卖、郊游乐活的年轻一代愈益不喜甚至讨厌与刻板
煮三餐、不倒隔夜菜、不喝咖啡、成天絮叨省钱早睡的父母辈沟通交流。
为何父母病了老了,我们却仍然怨恨TA
注:1、每一个被压抑的东西,都在寻找机会表达。
弗洛伊德2、潜意识里没有时间性。
3、事情过去了,能量并没有过去。
4、我们需要经过心理成长来修复原生家庭的伤害,让一切模式和伤害到我为止,让一切从我开始,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也好,在咨询室也好,我们能看到很多子女对父母的情绪性感受和表达,比如豆瓣上著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几万人在里面吐槽父母曾经对自己伤害和虐待的各种花式。
有时父母躺在病床上,或者白发斑斑,垂垂老矣,孩子对父母的怨恨还是很多,不能释怀。
很多时候会和父母打架、互骂、争吵、抱怨、心理憎恨,远离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有时用钱去表达亲情,在情感方面却和隔离,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个空间,甚至不想说话。
在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这种现象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顺,没有良心,白眼狼,但这种现象却比比皆是,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着,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每个人和父母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爱恨交加的,“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寓意和感受分外深厚和沉重,里面有很多情绪情感性的东西,有些人甚至从某个年龄段开始从来没叫过“爸爸妈妈”这个词,而有的人却很亲切温暖的叫着“爸爸妈妈”。
此中到底隐含了什么能量和情绪,我们一点点去看看。
潜意识没有时间性,事情发生了,事情过去了,但能量并没有过去,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有时终其一生,都处于与原生家庭纠葛的状态中,由此我们需要去看到,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到底与父母发生了怎样的纠缠,而让这段情感如此缠绵煎熬又挣扎无法脱离?关系,最开始,是从你生下来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的。
“履霜坚冰至”,原初的关系模式和质量会和以后的关系模式有着莫大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降生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关系模式。
0-6岁这个阶段,那个时候父母本身的人格健全和成长水平,父母对自己是爱,还是恨,是憎恶还是冷漠,是暴力还是关爱,是强迫强制还是民主尊重,是自己抚养,还是交给他人抚养,有没有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有没有付出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孩子,有没有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去陪伴孩子成长,还是我期望我想要你怎样,你必须实现我的需要和期望,这些都有很大的关系的,决定了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和相处质量。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人老了,要做到“三不说、两不问,一件事情不靠前”,子孝女爱、媳顺婿敬。
自古有句话叫“远了香,近了臭”,小品里也说:“距离产生美!”老人如何与子女相处,其实是一门学问。
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的老人,安度晚年、幸福半生;不会处理事情的老人,给子女出钱、出力、出主意,最后不招人待见,被扫地出门孤独终老!如果发现子女慢慢讨厌自己,那么我们要反思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子女是不是没有良心的白眼狼;•第二:子女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误会;•第三:是不是自己的疑心太重;如果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那么本性纯善,本来应该孝顺父母的子女,真的开始慢慢讨厌自己的父母,问题可能出在了老人自己身上,需要检讨、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真的做了、说了让子女伤心的话,做了让他们嫌弃的事。
具体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四不说、三不问,两件事情不靠前”01、不要说:“大不了,我就去养老院”这句话是我大舅的脑血栓之前的口头禅,就像是一句预言一样,最后他真的被儿女送进了养老院,一个月不到2千包吃包住包治病。
条件怎么样,他的子女心里有数,我们也都不好言语,但是我妈去看过大舅几次,回来都默默地念叨:我老了,病了,不能动了,宁可安乐死,也不要去那里!大舅是一个非常强势、霸道的老男人,年轻的时候有点小权势,把子女工作安排得都很妥当,自己还有可观的退休金,按说他应该过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
但是,年轻时候的强势心态加上觉得自己对子女“有功”,他真的干涉了太多的事情。
大到子女找对象,我大姐处过2个相爱的男朋友,都被他生生拆散了,最后被大舅包办结婚,婚后不幸福,离婚了;小到孙子上哪个幼儿园,学什么兴趣班,他都要管。
儿媳妇让孙子学街舞,他非说街舞像流氓,冲进舞蹈班把孙子抱走了。
这些事情,闹得子女都对他怨声载道。
身边的人也劝他:你管这么多事,伤了子女的心;他们长大了,不用再处处听你的了。
有一天,你不能动了,还得指望他们管你呢!大舅只会横眉冷对一句话:“谁用他们!大不了,我就去养老院!看丢谁的脸!”大舅对子女也经常说这句话:“等我老了,我就自己去养老院,用不着你们!”就这样,大舅脑血栓后瘫痪了,子女一商量:既然“去养老院”,是老父亲这么多年的心愿,那就送他去吧。
孩子为何产生仇视父母的心理
孩子为何产生仇视父母的心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很可能会出现对家长的逆反心理,同时也对父母表现出仇视的态度。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对父母出现仇视的心态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孩子为何仇视父母1、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的确用传统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孩子,不排除一些家长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在教育孩子时使用暴力,或者是精神暴力,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而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是,家长的做法不一定特别过分,但因为孩子人格方面本身的问题而将父母教育中的过失放大,孩子的人格形成本身也是受其抚养人影响的。
2、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伤害的种种表现2.1、对于孩子的降临没有做好准备,有的在怀孕时就想打胎流产,不想把孩子生下来。
2.2、觉得孩子是个累赘,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内心里憎恨孩子,又没有办法,带着很强烈的情绪带孩子,有时还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2.3、孩子生下来后,没有母乳喂养,直接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或者月嫂带,自己去上班去了,孩子的依恋关系不稳定,建立在他人身上,没有在心灵上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联结,与孩子情感联结薄弱。
3、哪些表现会被孩子仇视3.1、唠叨:没有人能忍受像唐僧一样成天唠唠叨叨的行为,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不喜欢父母有事没事对着他絮絮叨叨,或者不管大事小事都在他面前的说。
对于孩子一些小失误或者小脾气,更加不要三番五次的重复提起。
父母一唠叨,孩子就嫌烦,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千万记住别对孩子唠叨。
3.2、指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不会犯错。
年龄尚小的孩子正处于快速学习的阶段,难免会有做的不好的时候。
这时候父母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的失误、缺点,你的指责可能会扑灭孩子积极学习的心。
3.3、专制:对孩子说一不二,从不询问孩子的意见,或者即使嘴上有问过,行动的时候还是依照自己的想法来,这种相处方式是不是很熟悉?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做父母的不可全权剥夺孩子的独立性。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应该适当减少和孩子的往来,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珍惜当下,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自己过得更幸福。
人老了,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老人担心的主要有二个问题:一是感情上很伤心,不愿意和孩子分开,这是人之常情,但不好解决。
另一个没有钱怎么养老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和子女打开窗户说亮话,要子女出一些赡养费就可以了。
我们院子的李奶奶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
李奶奶也60多岁了,一直在农村生活,后来,因为自己的儿媳妇生了孩子,请李奶奶来家里照顾月子,李奶奶来的时候想着,来了就不走了,照顾完月子,就留下来跟着孩子一起过日子,以后让儿子养老。
哪知道,刚住了不到半年,李奶奶就发现儿子和儿媳开始慢慢的讨厌自己,心里就觉得难受,晚上就偷偷给自己老公打电话,老爷子听李奶奶介绍了详细情况,劝李奶奶不用太难受,现在生活方式变了,问问孩子是什么个意思,如果孩子愿意一起过,就一起过,愿意单独过小家庭的生活,让他每个月给些赡养费就可以了,咱也可以过得很好。
她觉得丈夫讲得有道理,心情也好了很多,准备一起和儿子商量以后要不要一起过的事。
中国过去有几代同堂的传统,现代年轻人则享受到了小家庭的好处,子女做出哪种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应该用开放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子女讨厌自己的父母?有因就有果,当子女出现慢慢讨厌老人的时候,总会是有一些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不是昨天,是很久以前。
1.子女教育不好,父母的责任家长不是个个都是教育家,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导致最后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比如孩子多的家庭家长不能一碗水端平,出现了偏心的情况。
孩子在幼年时期无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成年之后,就会出现对家长表现出不友好的情绪,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但结果都是一样,小时候家长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长大以后,就会爆发自己的不满。
老年人生病为什么不愿意去医院
心理问答丨心理•情感同时.大多中国父母具有强烈的为子女"牺牲的精神.总是希望能多为子女分担困难而不愿意给子女添麻 烦。
因此很多老年人认为生病忍忍就过去了,"说不 定过几天就好了’’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想法。
殊不知. 并不是任何病都可以忍的.有些病确实有自愈性.但 是大部分疾病并不会自然变好.往往是越忍越严重。
同时还有一些老年朋友.由于自身医学知识缺乏, 存在"偏方治大病"心理,宁愿相信偏方也不愿去正 规医院诊治.导致病情的贻误。
对于以上老年朋友可 能存在的心理原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改善。
如果老年人是为省钱不愿意去看病.子女可以给 父母购买一些适合的医疗保险。
买保险可以增加老年 人的安全感,让老年人觉得治病不是在用自己的钱. 而是保险公司在付钱.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为省钱不愿看病的老年人主动去看病。
如果是老年人害怕去医院.对医院不熟悉是很重 要的因素.人们总是对不熟悉的事物抱有害怕心理。
因此可以请身边一些常去医院就诊的老年朋友和父 母聊聊.详细讲解一下医院的就医流程和手续。
了解 了就医时的具体细节,会增加老年人对医院的熟悉感, 减少恐惧。
而对怕查出病的老年人.要使其知晓不会 因为不检查就没病.检查可以帮助及早预防和治疗。
如果父母已经患有疾病但是抱有"侥幸"忍耐的 心理.可以向父母讲一讲身边人因为忍着不肯就医导 致病情加重的事例.让其可以感受到忍并不是解决问 题的办法。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有这样经历的 老年朋友帮忙劝说.同时家人再多找一些在医院治好 病的成功案例,增加父母的就医信心。
董薇老年人生病为什么不愿意去医院?您好!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母亲今年72 岁了,一年多以前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当时医生建 议手术治疗。
但考虑到我母亲还患有糖尿病、高血 压,我们选择了保守治疗,治疗后需定期去医院复 查。
虽然我母亲按时服药,但一到复查的时候她就 找各种理由推脱。
孩子为什么讨厌父母有哪些原因
孩子为什么讨厌父母有哪些原因大量家长反映,孩子慢慢长大,却对自己的态度渐渐冷漠的问题,甚至讨厌自己。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孩子为什么讨厌父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孩子讨厌父母的原因1、孩子们普遍反感的做法——唠叨说到对父母的反感和不满,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
他们说:“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他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自己,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觉得烦。
”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
父母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孩子,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谈话指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易于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2、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骂有孩子说:“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气为什么那么差,稍不顺心就会发作。
我在家里,只要他看不顺眼,不问青红皂白逮住就大吵大骂,根本就不许我解释、申辩。
我实在反感爸爸的做法。
”看,孩子是如此不喜欢脾气暴躁、方法简单的家长。
所以,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应当加强自我修养,尽量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为一丁点小事大动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为发火的对象。
当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
千万不要简单粗暴,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3、动不动就埋怨、指责,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班或者全年级甚至全校、全世界最优秀的。
他们对于孩子的表现,这也不合心,那也不满意;而且老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孩子,但是他们恰恰忘了这样做不仅引起孩子的反感,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反而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成长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
为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
龙源期刊网
为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42期
小路的妈妈在退休后不幸患上老年痴呆。
本来和蔼可亲、勤劳善良的妈妈像换了一个人,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了敏感多疑,甚至还出现了被害妄想。
她经常怀疑家里来了陌生人,有时还会拿起刀去杀“坏人”。
小路一直尽力地照顾母亲。
一年两年,小路觉得还能忍。
但是,在母亲患病5年之后,她突然感到特别无力,“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竞说,其实“久病床前無孝子”也反映出患者家属的状态。
老人在患病初期,儿女也许能理解和接受,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付出多少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老人也会感到被照顾的温暖和支持。
但如果老人不幸患上了慢性疾病,特别是像痴呆或重性精神疾病等治愈希望渺茫的疾病时,儿女们不论如何付出,也看不到病情的缓解,看不到患者的进步。
长此以往,儿女们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劳的。
有的儿女甚至也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情绪,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
长时间照顾慢性疾病老人,子女也会处于长期的应激状态,“3年、5年、10年……要让他们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的确很难,再孝顺的孩子可能也会有身心疲惫和倦怠的那一天,很多家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奈地将老人送到养老院。
而这一天一旦出现,别人就会觉得这个孩子不孝顺,却没有考虑到他所承受的巨大的身心压力。
”
所以,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尽量让家属轮流来照顾老人。
刘竞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照顾老人,那最好给照顾者适当放个假,调剂一下自己的心情。
(《北京晚报》)。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人老了,子女讨厌自己,这种情况很常见。
然而,不被讨厌的老人也有很多。
同样是辛苦养育子女一辈子,为何老了之后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呢?为什么会被子女讨厌?1、人老了,体力不如以前,能出力的地方有限,能为子女们帮得上忙的场合更是凤毛麟角。
这时候,子女们的处境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
他们的心情时好时坏,不只是讨厌你,就连自己的孩子哭闹任性时,也会表现得很烦。
2、家庭成员多,经历压力大,但是赚钱的人少。
面对这样的处境,除非你是退休工人,或者自己做生意,不然无法帮助他们减轻负担。
不仅如此,如果你的开销很大的话,还会增加他们的压力。
3、子女长大了,很多事情不希望老人插手。
如果老人非要过问太多,就会让人很讨厌。
即便心里知道是为自己好,但碍于面子,还是喜欢自己当家作主。
总结起来就是,老人无法出力、也无法出钱,还爱多管闲事,子女们不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
被子女讨厌了怎么办?首先,老人要摆正心态,再弱小的个体也有发光的场合。
干不了大事,承担不了重活,可以做点家务(扫地、下楼扔垃圾等),或者帮忙接送孩子。
能干一点是一点,子女就能轻松一点。
而且,别等着被吩咐,要积极主动点,勤劳的人不容易被讨厌。
其次,节省自身开支。
尤其是男性,少吸烟、少喝酒,就会省下不少钱。
退一步讲,对自己身体也好。
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吃好、喝好、睡好,照顾好自己就行,年轻人的事情咱不管,他们需要了自然会来找帮忙。
自己身体健康、快乐,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少给子女找麻烦。
儿子怨恨母亲是什么心理
儿子怨恨母亲是什么心理儿子怨恨母亲是对母亲不满的反抗心理。
儿子怨恨母亲,可能是因为儿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他身上具有叛逆的个性特点,这个时候对母亲的反抗是出于母亲管束自己,自己又无力反抗的心理,等到孩子过了青春期,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能够取得独立之后,他对母亲的怨恨就会转为感恩之情。
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化解儿子内心对母亲的怨恨呢?首先,家长应是让孩子进行宣泄,释放对母亲的怨恨和不满。
比如可以让孩子摔东西,打沙包之类的,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让其能够释放心中的不满,把母亲过往的伤害和怨恨全部发泄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多年的苦闷和难受得到释放,让心情能够舒缓一些。
其次,家长应该多抽时间主动跟孩子沟通。
儿子怨恨母亲,其实是受一些事情的诱导。
作为父母应该多抽一些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
先了解真正使他们怨恨的原因,并耐心地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慢慢去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从而帮助孩子走出仇亲期。
然后,家长需要尊重孩子,做事多与孩子商量,给孩子主动权。
当儿子已经产生对母亲的敌对情绪时,家长可以尝试多跟孩子交流沟通,问问他们的意见,确定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什么,然后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孩子觉得自己得到关注和尊重,重新建立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敌对情绪自然就消失了。
最后,家长要调整家庭关系,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父母经常吵架,孩子长期在家庭关系紧张的氛围中生活,会变得对家庭生活不再期待,对父母失望和厌恶。
家长应考虑孩子的感受,调整自己的家庭关系。
即便有矛盾,家长应当尽量控制情绪,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儿子怨恨母亲的原因1、母亲失信撒谎母亲经常说话不算数,对孩子撒谎,但是又给孩子布置很多的任务,那么孩子在母亲每失信一次中,逐渐减少心中对母亲的威严。
所以时间长了,你再让孩子去完成一件事,他们就不会完成了,甚至失信多了他们就会怨恨自己的母亲。
2、过于对比一般家里有多个孩子的,父母总是会习惯性比较哪个孩子更优秀,更听话,对待孩子们也表现得不是很公平。
人老没人管,瘫痪在床无人理,如何生存?
人老没人管,瘫痪在床无人理,如何生存?每个人都想在年老的时候有孩子陪伴,甚至儿孙满堂,满是欢声笑语。
但是,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幸福的。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很多人都会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人老了没人管,人病了没人理会。
甚至你求孩子来照顾你,孩子却把你的话当耳边风,直接把你无视。
这是人间的常态。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有些时候,对你最狠的人,往往是你的枕边人和你的孩子。
因为他们和你最亲,也就最容易把你抛弃,甚至伤害你。
身边很多长辈抱怨,说自己年老之后,夫妻不和,孩子不孝顺。
不仅如此,自己的孩子还觊觎着自己的钱财,让自己难以做人。
就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人到晚年,当人时运不佳,瘫痪在床无人理会,那将如何生存呢?这两个老人用他们的一生阐明了一个道理,让人感到扎心。
刘伯:整日来床边辱骂的孩子,心最狠近段时间回到乡下,听到左邻右舍都在讨论一个事,让我感到惊讶。
我问了问,是谁家出了事。
后来才明白,以前的邻居刘伯,他被儿子“欺负”了。
五年前,刘伯是酒店里面的清洁工。
他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活,没赚到什么钱,只有一块烂地,以及一套老房子。
可天有不测风云,刘伯有一天在工作的途中晕倒了。
幸亏同事发现及时,不至于酿成大祸。
但是,刘伯却因此中了风,半身不遂,后半生只能瘫痪在床上过日子。
对于刘伯来说,他除了眼睛能转动几下之外,四肢基本上没有什么知觉了。
可他的儿子和二儿子,却把老人家当成是负担,认为是刘伯连累了他们。
所以他们把刘伯当成了皮球那般去踢。
而刘伯自己,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大儿媳和二儿媳她们算得很精,她们约定,说每个人都到老房子这边照顾公公一个星期。
如果不来照顾的,直接让他别拿老人家的遗产。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两家只能是照干了。
当大儿子去到老人家身旁时,闻着那股臭味,不禁有点想吐。
而且,他发现刘伯的大小便都需要自己去倒,不禁怒气大发,骂刘伯连累了自己。
刘伯虽然行动不便,可他却双手轻微环抱了起来,流着泪,乞求孩子别再骂了。
孩子埋怨父母是什么心理
孩子埋怨父母是什么心理第一种是从小被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这一类子女由于从小不论要什么,父母都会满足,没有教会他感恩,也没有教会他凡事要有个度,因此长大以后,在这类子女眼里,自己要什么,父母就理所当然的要满足自己。
甚至对于身边的人,他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一类子女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熊孩子”。
第二种是从小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经常被父母忽视,从而形成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一直觉得父母不在乎自己,不关心自己,心结打不开,加上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未有过很好的沟通,总产生矛盾,心中难免有所抱怨。
孩子埋怨父母怎么办日常生活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刻画在小孩的脑袋里,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忽略孩子,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会有自己的工作、朋友等,而他们的世界就只有家人,因此他们会时刻关注的家人的喜怒哀乐,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将阳光、积极的情绪带给他,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以后也会有一个积极的状态。
家长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怨愤,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孩子平等共处,试着让自己有耐心的听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论想法如何,都要耐心的接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耐心的引导孩子。
对于孩子埋怨父母,家长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他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需要开解引导孩子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语气要温和,不要大喊大叫,暴躁如雷,孩子说出来已经是说明他想听你的建议,而不是一票否决。
要帮助孩子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原因后,就开始抱怨,并且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对不合理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讲清楚。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帮助子女克服父母无法解决的问题。
人到老年,自己的儿女不孝敬,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到老年,自己的儿女不孝敬,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到老年,自己的儿女不孝敬,晚景凄凉,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感情都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
其实,造成儿女不孝敬的根本原因,无非有一下三点:
1、老人自己就不孝敬自己的老人,自作自受。
有的老人,自己年轻时,认为自己的老人是累赘,从不孝敬。
岁月轮回,等到自己老了,没有养成孝敬老人的家风,儿女上行下效,也开始不孝敬自己。
有一个老人,儿子对他不孝,张口大骂。
老人气不过,说:“你骂我,我是你爸爸”!儿子还口道:“我骂你还算好的呢,你年轻时,还打过我爷爷呢”!一句话,噎得他哑口无言。
2、老人过度溺爱自己的子女,教育不当。
有的老人,过度宠爱自己的子女,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自己吃尽千辛万苦,却舍不得儿女受一点委屈。
以致儿女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私自利、霸道刁蛮的性格,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没有爱心,有朝一日,自己不中用了,自然会遭到儿女的嫌弃。
3、老人年轻时做父母不称职,对儿女缺乏爱心。
有的老人,年轻时虽已为人父母,却不称职,没有尽到抚养、教育儿女的义务,本身自己的品行就存在问题,不是好人。
所以,儿女长大后,双方没有一点感情,父母在儿女的心目中,印象极差。
这样的父母,儿女根本就没有什么恩情可感,老了以后,想让儿女孝敬,也就成为一种奢望。
为什么父母年龄越大儿女越嫌弃?其实错不在儿女,可惜老人不明白
为什么父母年龄越大儿女越嫌弃?其实错不在儿女,可惜老人不明白生活中有很多的儿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非但没有尽心尽力的孝顺赡养,反倒是对父母多番嫌弃。
每当人们听到这样的案例,都忍不住要痛斥一番,觉得这样的儿女实在是太过不孝。
但是大家所不知的是,生活中有些子女之所以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嫌弃,并非是因为不够孝顺。
而是因为老人太过于不讲道理,让人没有办法心甘情愿的孝顺他们。
为什么父母年龄越大儿女越嫌弃?其实错不在儿女,可惜老人不明白!李女士今年45岁,与丈夫风风雨雨走过半生,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十分深厚。
如今子女们也都长大成人,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唯一让她感到头疼的可能就是家里那个难缠的婆婆。
李女士的婆婆在年轻时是一个脾气非常火爆的人。
那时候,李女士才刚刚生下孩子不久,就被婆婆逼着起来洗衣做饭,料理家事。
如果她反抗,便会被扣上不孝顺的头衔。
因为她性子柔软,不想丈夫为难,所以对于婆婆的种种恶行,李女士都选择逆来顺受。
这样的忍耐并没有换来老人的谅解,反倒是变本加厉。
以至于丈夫和小姑子都劝解她,不要惯着婆婆,要不然以后更难过。
终于婆婆因为常年生气,脾气暴躁,一次发火后不小心中风,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了。
李女士因为心疼婆婆年纪大了还要如此痛苦,照顾得也就越发细致体贴。
某一天,因为急着出门,李女士没有等到饭放凉就端给了婆婆,告诉她让她放凉之后再吃。
没想到的是,婆婆一把将热腾腾的汤饭泼向李女士,导致她身上多处烫伤。
丈夫知道这件事后,连夜将老母亲送往妹妹住处,不想再让妻子受母亲的责难。
只不过小姑子才照顾了一段时间,便不堪忍受。
因为母亲太过于跋扈和不讲道理,自己做什么都不合他的心意,还要被她扣上“老了被儿女嫌弃”的不孝罪名。
令人叹息的是,这位老人最终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儿女嫌弃。
老人被儿女嫌弃的原因:1、倚老卖老生活中倚老卖老的老人比比皆是。
很多老人仗着自己年纪大,觉得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都比年轻人要丰富。
所以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的给儿女灌输自己的思想。
父亲生病了,但我不愿意管
父亲生病了,但我不愿意管父亲的角色字代表着太多意义,“父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伟大,责任心的形象,可惜我投错了人家,我的父亲是个千年不遇的混蛋,请原谅我如此的形容他。
从小他也没管过我们兄妹,对待妈妈还有我们除了打骂就是谎话连篇。
妈妈离开后,家也没有了,妹妹一直跟在我身边,这七年来我是又当妈又当爸的,还好我有个好老公,他从没有因为这些跟我抱怨过一丝一毫。
我生三个小孩,这个所谓的外公连一颗糖也没买过,更别指望一个红包或者别的了,我儿子现在两岁了,连外公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真是讽刺呀。
每次打电话来就是要钱,这几年压力也大,所以很少给,过年的时候又打电话来要钱,说他要来陪我们过年,还说生病了,我就打了车费回去,让他快快来,我带他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又是骗我的,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把戏,真的好累。
今天他的一个哥们,打电话来说,我不孝顺,连自己的父亲也不管,我真的不愿意解释太多,他到处说我是如何的虐待他,也许我的那些关心和钱,都丢给狗吃了。
电话中的我们又争吵起来,这几年我越发的不能容忍他这些行为,我数落着他这些年所说的谎话,他却不以为然,总是认为理所应当的,最后我们不欢而散。
我真的不愿意管了,兄妹三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在管,出钱出力,母亲的后事,所有的一切都落在我肩上,我真的累了。
真希望能出一种法律,如果父母没有把子女养到成年,子女可以不承担赡养责任,也许有人会说,那毕竟是我的父亲,可是眼里只有钱的父亲,我真的不知道应该要如何孝顺?他双手双脚健在,人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年龄,60多岁,我认为他可以养活自己,所以我真的不想管了,我只想等他百年归天的那一天才回去管,也许多年后我会有愧疚之心,但我真负担不起这样的父亲,他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
如果是你们,面对一个连自己老婆死都不管父亲,自己的子女都是靠自己活下来的,会像我一样,有这样的决定,还是会继续满足呢?我并不认为我不孝,我认为孝顺有两种,一种是愚孝,另外一种是感恩的孝顺,何况,我从13岁就开始养他到现在,我认为就算是亲情的那一份债务,我也还够了。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很无助句子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很无助句子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很无助句子如下:
1、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你身体难受,我心里难过,为了我,你要快点康复啊!
2、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世间好吃的太多,怎么能放弃!所以轻易不要生病!
3、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4、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最怕闻听父母病,莫道费用会惊心,女儿上班不得停,一身款货未不清!
5、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生死离别,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要坦然面对!为了下一代不在卑微,我们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6、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一个人,在你需要帮助时,帮助你,在你生病时,陪着你,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7、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父亲生病了,希望明日康复,说什么话也抵不过在床边的一刻陪伴!
8、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子女的我很无助,对于生活,平安健康是我们最大的渴望,不想要病来如山倒的束手无策,不想要孤独面对病痛的绝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老了病了,为何子女还在怨恨注:1、每一个被压抑的东西,都在寻找机会表达。
弗洛伊德2、潜意识里没有时间性。
弗洛伊德3、事情过去了,能量并没有过去。
阿苏4、很多时候外人很难伤到你,但父母一句话有时可能就会让你暴怒,让你烦躁,让你焦虑。
5、我们需要经过心理成长来修复原生家庭的伤害,让一切模式和伤害到我为止,让一切从我开始,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6、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伤害,反思自己的过去种种,真诚的对孩子说声对不起,那真是善莫大焉。
7、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8、元亨利贞,履霜坚冰至。
《易经》开宗明义,这篇文章不适合所有人,所有的家庭,只是适合一些有这种情况的家庭,大家不要泛化,只是就家庭中有这种情况的人的一种表达。
从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的故事开始讲起,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的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
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
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
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也好,在咨询室也好,我们能看到很多子女对父母的情绪性感受和表达,比如豆瓣上著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几万人在里面吐槽父母曾经对自己伤害和虐待的各种花式。
有时父母躺在病床上,或者白发斑斑,垂垂老矣,甚至父母去世了,子女对父母的怨恨还是很多,不能放下,一直耿耿于怀。
很多时候会和父母打架、互骂、争吵、抱怨、心理憎恨,远离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有时用钱去表达亲情,在情感方面却和隔离,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个空间,甚至不想说话。
在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这种现象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顺,没有良心,白眼狼,但这种现象却比比皆是,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着,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关系是从父母开始的关系,最开始,是从你生下来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的。
“履霜坚冰至”,原初的关系模式和质量会和以后的关系模式有着莫大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降生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关系模式。
0-6岁这个阶段,那个时候父母本身的人格健全和成长水平,父母对自己是爱,还是恨,是憎恶还是冷漠,是暴力还是关爱,是强迫强制还是民主尊重,是自己抚养,还是交给他人抚养,有没有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有没有付出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孩子,有没有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去陪伴孩子成长,还是我期望我想要你怎样,你必须实现我的需要和期望,这些都有很大的关系的,决定了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和相处质量。
每个人和父母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爱恨交加的,“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寓意和感受分外深厚和沉重,里面有很多情绪情感性的东西,有些人甚至从某个年龄段开始从来没叫过“爸爸妈妈”这个词,而有的人却很亲切温暖的叫着“爸爸妈妈”。
此中到底隐含了什么能量和情绪,我们一点点去看看。
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是复杂的,既爱又恨,既依恋又排斥,潜意识是一个真实的全方位的记录状态,每一件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都会在潜意识里留下痕迹,都会在情绪情感中体会感受到,当伤害达到某种程度时,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就会从爱震荡到恨,但又对自己对父母的恨不能接受,非常的难过,我怎么能恨把我辛辛苦苦养育大的父母呢?会很内疚和自责,但是对于父母的憎恨和怨气却又不会消失,分外的纠结。
反思起来,觉得有内疚又愧疚,但和父母在一起,又忍不住那种愤怒和怨恨,总是在相处中不时的爆发出来,好像在说,你也受受我当初的感受是什么,你也尝尝那种滋味是什么,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报复当初伤害过自己的父母。
事后又会难过愧疚,不停的自责,但是停不下来这个重复的模式。
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伤害的种种表现1、对于孩子的降临没有做好准备,有的在怀孕时就想打胎流产,不想把孩子生下来。
2、觉得孩子是个累赘,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内心里憎恨孩子,又没有办法,带着很强烈的情绪带孩子,有时还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3、孩子生下来后,没有母乳喂养,直接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或者月嫂带,自己去上班去了,孩子的依恋关系不稳定,建立在他人身上,没有在心灵上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联结,与孩子情感联结薄弱。
4、夫妻关系恶劣,在家要不天天吵架,要不就是冷战,孩子处在惊恐焦虑的状态中,又无能无力去改变。
5、将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发泄的渠道,将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打骂孩子,还说都是因为你,有时是无来由的谩骂和殴打6、父母好玩,天天出去跟朋友玩,打麻将,将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又不准他出去玩,孩子恐惧孤单,有时还彻夜不归,留着孩子独守空房。
7、逼着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逼迫孩子去学习钢琴、武术、各种补习班、舞蹈之类的,把假期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没有玩耍的时间。
(孩子自己的主动的喜欢除外)8、用各种规则强行规范孩子,你要懂礼貌,你要守规矩,你要讲卫生,你要懂事,你要主动叫人,一点都不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理解去强行要求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感受。
9、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你就这个样子,你得学学人家。
让孩子无地自容,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还无穷无尽,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10、否定性的评价和诅咒。
你这个样子,跟你爸一样,没有出息。
你以后能有什么用,你就是个废物,你总是让人失望透顶,我真后悔生了你。
11、不停的精神折磨和谩骂。
你这个蠢猪,你这个背时鬼,你真是烦人,你就是阎王派来折磨我的,我真希望没有生你。
12、高标准和高要求。
一定要孩子考第一名,一定要表现优秀,一定要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达到了就各种夸奖表扬奖励炫耀,没有达到就各种贬低讽刺打击责骂,孩子心理很苦。
13、夫妻离婚,因为孩子的抚养权和后续问题争吵不休,甚至拿孩子作为武器和工具去攻击对方,孩子既要承受没有父母的痛苦,又要夹在中间很痛苦。
很多人不敢结婚,其实与父母的婚姻榜样有关。
14、不停的在孩子里面上演家庭战争,将夫妻关系的苦水往孩子身上倒,不停在孩子面前说伴侣的不是,让孩子对婚姻和亲密关系产生恐惧,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性别认同。
15、父母有不良的嗜好,比如酗酒、吸毒、赌博、打牌打麻将之类的,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有时酒后打人骂人,输钱之后将情绪发在孩子身上。
16、父母有家庭暴力倾向,将孩子往死里打,很多孩子身上还有童年时被虐待的伤疤。
17、孩子长大后,不放手,控制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情感、工作、婚姻、育儿强行插手,不给孩子独立成人的机会,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什么都要管,导致孩子内心非常的愤怒和反感。
18、用各种手段去要挟孩子。
比如生病、情绪、抱怨、诅咒,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
这种东西太多了,写都写不完,没有提到的大家根据自己的原生家庭情况补充,可以加在后面的评论里,也可以给其他人一个很好的了解机会。
相关链接:三、父母老了病了,但不一定变了古人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听到最苛刻的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意思是老而无德的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觉知,深刻反思成长,原来的模式一般都不会变,会一直延续到老到死。
所以父母老了,只是年龄上的老去,并不等于心灵上的成长,甚至有些人倚老卖老,更加可恶。
1、人老嘴不老:不停的唠叨抱怨孩子。
2、人老心不老:对孩子的控制之心不死。
3、人病要求更多:有的甚至用病要挟孩子,我都病成这样了,你还不快找个媳妇结婚,还不快点生孩子。
4、对孩子界限的践踏。
以父母自居,强行去干涉孩子的生活,婚姻,事业,工作。
5、不想孩子长大。
不把孩子当成人看待,一直想让孩子变成他的孩子的状态。
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大了。
6、年纪大了,脾气和性格没有变化,有时甚至变本加厉。
说出来的话更伤人,做出来的事更气人。
7、想做家庭的太上皇,使用自己的权威和资源去企图去控制孩子。
父母的这种状态,跟子女相处,会导致孩子内在很矛盾的情感状态出来的,有父母,但有时不能和父母好好相处。
四、时间过去了,能量没有过去精神分析研究表明,潜意识没有时间性。
时间是发生在意识层面的,潜意识里过去现在未来是交错凝缩在一起的,没有时间性。
事情发生了,时间过去了,但能量并没有过去。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有时终其一生,都处于与原生家庭纠葛的状态中,由此我们需要去看到,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到底与父母发生了怎样的纠缠,而让这段情感如此缠绵煎熬又挣扎无法脱离?孩子很多时候对父母的怨恨不单单只是指向当下,而是很多过去的伤害是勾连在一起的,凝缩成一个情结,每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所有曾经的情绪和感受都会涌上心头,分外的难受。
在童年时,对于孩子来讲,父母是孩子的天和地,特别是婴幼儿的时候,无法脱离自己的抚养者而生存,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如同钉子一样钉子孩子的心里,这种伤害和能量无法通过道理去化解的,一个人承受着父母对孩子的身心伤害,有些父母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会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要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孩子无辜的被动的承受着这些伤害,有时还不能哭泣去表达,因为哭会让父母很烦,导致遭来更大更多的伤害和羞辱,只能一边承受着伤害,一边把眼泪咽到肚子里,心底却是熊熊的怒火在燃烧,默默的在心理诅咒和反抗,希望某一天自己能够长大了,要不就是离开,要不就是毁灭自己,要不就是要你们好看。
五、对父母的攻击的感受的两面性当一个人对父母攻击时,同时也会自我攻击,因为你在攻击你最重要的人,如同攻击自己,而且会因为对父母的攻击而自责。
特别是涌现出恨父母,父母去死的念头时,会分外的有罪疚感,更加的难过,仿佛自己是个罪人,是个没有良心的人,但内心的这种想法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
而且父母是你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一,养育自己长大,在恩、爱、恨中无法平衡,也无法面对这样的自己。
有些人甚至想,我要是傻傻的不要想什么,忘记过去,该有多好?每个人都是妈生的,但每个妈都不一样。
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但真的就对孩子好吗?为了你好,就等于不会伤害孩子,不会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那可未必。
因为童年时,父母从身体和心理层面都是强大的,孩子是弱者,有些父母会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头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要出人头地,你要给父母争气,你不要让我们丢脸,你要成绩好,你要品行好,你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你要比别人优秀,你要在外人面前有礼貌,对孩子的要求每个家庭不一而足,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各种要求,比较过分的会用暴力和精神威胁去控制孩子,强迫孩子去做父母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孩子本身的意愿,孩子因为无力反抗,只能压着愤怒去做着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希望以后能够脱离这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