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模具维修保养基准制度范本

模具维修保养基准制度范本

模具维修保养基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明确模具维修保养的标准、程序和责任。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三、职责分配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模具维修保养工作的组织与监督。

2. 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模具检查、维护和简单的故障排除。

3. 维修技术人员负责模具的定期维修、保养和故障排除。

四、维修保养内容与标准1. 日常维护(1)操作人员需在生产前后对模具进行检查,确保模具各部件齐全、完好。

(2)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模具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处理。

(3)每日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和排水工作。

2. 定期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模具使用情况,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维修技术人员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去污、涂油,保持模具表面光洁。

(4)检查模具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5)检查模具的导向装置、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故障排除(1)操作人员在发现模具故障时,应立即停机,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维修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找出原因。

(3)维修技术人员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保养。

(4)故障排除后,操作人员应进行试运行,确保模具正常运行。

五、维修保养记录1. 操作人员应每日记录模具的运行情况,包括生产数量、故障情况、维修保养内容等。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收集、整理维修保养记录,分析模具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监督与考核1. 设备管理部门对模具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定期对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的模具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提高维修保养水平。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本制度的修改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规范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规范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规范文件编号:文件种类: 三阶文件制定日期: 12 / 02 / 2003版本: Rev 1.0 页次: 1/3一、目的:1.1使本部门组立及相关人员掌握模具维修与保养的方法和技巧,规范与管制模具维修与保养的作业流程?以保证生产的顺利稳定进行,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1.2.作为注塑部模具组立与维修人员上岗前教育训练之教材.二、范围:注塑部组立人员,其它相关人员.三、定义:无四、权责:注塑部模具维修组.五、作业内容:5.1模具维修作业流程图权责单位使用窗体品保部 [品质异常单]维修组 [模具维修记录表]NG品保文件编号:文件种类: 三阶文件制定日期: 12 / 02 / 2003版本: Rev 1.0 页次: 2/3OK5.2作业说明:5.2.1质量异常时,注塑部首先收到品保部门开出的[质量异常单],异常内容须写清楚.5.2.2生产单位主管根据异常情况判定是否停机修模.5.2.3维修组人员根据[质量异常单]所列异常内容对模具进行异常原因分析,然后确定修模方法,主要如下:(模具段)异常内容原因分析维修方法1.模仁设计尺寸异常. 1.敦促设计者改善.尺寸异常 2.模仁加工异常. 2.模仁尺寸确认,反修或重工.3.模仁损坏. 3.更换模仁.1.模仁间隙. 1.垫高模仁消除间隙.毛边 2.模仁损伤. 2.更换模仁.1.顶针头部或顶针孔有油污. 1.清洗相关部位油污 2.模腔内油污. 2.清洗模仁1.浇口太小. 1.增大浇口.2.模温太低. 2.水量减小.不饱模 3.排气不良. 3.增加排气或溢料井.4.难进浇. 4.增加进浇点.1.模仁未抛光. 1.抛光处理.粘模 2.模仁无脱模斜度或斜度太小 2.增加斜度或加大斜度.3.顶出力不够. 3.增加顶针.文件编号:文件种类: 三阶文件制定日期: 12 / 02 / 2003版本: Rev 1.0 页次: 3/3包风 1.模具排气不良. 1.改良进浇点或增加排气装置.1.模温过低. 1.增加模温.流纹 2.排气不畅顺. 2.增加排气.1.模温太低. 1.增加模温.气泡 2.浇口太小. 2.增加浇口尺寸.5.2.4模具组立维修人员在维修模具完成后,须及时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作为以后模具状况调查追踪的依据.5.2.5重新开机生产后,若产品异常消除且无新的异常发生,则模具维修作业完成.否则继续修模直至OK.5.3模具保养作业:5.3.1模具保养有以下几种情况?5.3.1.1大量量产中的模具:因为此时模具的排气?部分尺寸的稳定性?模仁强度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必须定期检查模具状况,以便生产的顺利进行.保养内容?a> 模具冷却系统是否顺畅,有无渗漏堵塞现象,如有则停机进行疏通和密封动作.b> 模具是否有排气不畅的现象,如有则须增加排气,以免影响产品质量.c> 模具导柱导套配合是否顺畅,有无定期上润滑油.d> 模具定位系统是否正常,有无偏差.e> 模具有无断PIN或模仁损伤等.5.3.1.2量产或试模后的模具保养内容:a> 检查生产中有无受损的模仁,及时更换以利下次生产的顺利进行.b> 模具若要放置一段时间,要把模具中残留的塑料清除,模腔清理干净,将冷却水道内残余水吹出,模面不能有水分存在以免生锈.c> 模具表面涂上防锈油,再放置于模具架上.5.3.1.3已经保养的模具但已超过三个月未曾生产:此类模具要定期查看有无生锈?发霉等.5.3.1.4以上所有保养内容都记录于[模具保养卡]六、相关文件:无七、使用窗体:7.1[模具维修记录表]7.2[模具保养卡]八、附件:无。

模具维修作业安全规范

模具维修作业安全规范

正確: 正確
單人作業
錯誤: 錯誤
人員過多,存在安全 人員過多 存在安全 隱患
機床操作
工件裝夾緊固: 工件裝夾緊固
工件用專用夾 具夾緊
用手扶持,工件傷手 用手扶持 工件傷手
禁止!
機床操作
加工中測量工件必須停機: 加工中測量工件必須停機
正確: 正確 在工桌臺上測量工件
錯誤: 未停機測量, 錯誤 未停機測量 危險!
MSD(1)安全管理體系培訓 安全管理體系培訓
模具維修作業安全規范
講師:李愛民 講師 李愛民
核准﹕ 核准﹕
審核﹕ 審核﹕
編寫日期:2006年3月25日 年 月 日 編寫日期
編者﹕ 編者﹕

一 二

機床操作 模具維修作業
一.機床操作 機床操作
上班前點檢設備: 上班前點檢設備
看---設備是否完整 設備是否完整 試---運轉是否靈活 運轉是否靈活 聽---有無異常聲音 有無異常聲音 聞---有無異常氣味 有無異常氣味
模具維修
現場維修注意事項(3): 現場維修注意事項
正確: 正確 按下衝床緊急停止按鈕
錯誤: 錯誤
緊急按鈕未按下
模具維修
現場維修注意事項(4): 現場維修注意事項
正確: 正確 模具內應放置安全枕木
錯誤: 錯誤 模具內未放安全枕木
模具維修
模具維修注意事項(1): 模具維修注意事項
正確: 正確
用銅棒敲擊
機床操作
天車操作(2): 天車操作
正確: 正確
吊物平穩
錯誤: 吊物歪斜,易傾倒傷人 錯誤 吊物歪斜 易傾倒傷人
機床操作
天車操作(3): 天車操作
正確: 正確 使用專用螺絲吊模具

模具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3篇)

模具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3篇)

模具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模具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模具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模具工必须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违反本规程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条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模具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模具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条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模具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

第五条模具工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戴不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六条模具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第七条模具工必须依法参加劳动保险,享受法定的劳动保护和医疗救助。

第八条模具工必须遵守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

第九条模具工必须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巡检和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模具工,领导和主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通报批评、责令停工整改等。

第二章劳动保护第十一条模具工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头盔,保护头部安全。

第十二条模具工必须穿戴工作服,避免身体受到损伤。

第十三条模具工必须穿戴防护鞋,保护脚部安全。

第十四条模具工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止手部受伤。

第十五条模具工必须配备专用工具,严禁私自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

第十六条模具工埋头工作时,应养成经常休息、眺望周围环境的习惯,避免产生眼部疲劳。

第十七条模具工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和中暑。

第十八条模具工工作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避免产生颈椎和腰椎疾病。

第十九条模具工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进行工作,严禁随意操作和使用不熟悉的设备。

第二十条模具工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噪音过大、违规用电等危险行为。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二十一条模具工操作之前需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二十二条模具工操作机械设备时,应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模具维修作业规范

模具维修作业规范
模具老化,精度下降
更換模具導向零件,提高模具精度
4.14不脫料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模具成型處避位不夠
加大避位
內導柱拉傷,或沖子拉傷,引起脫料板活動不順
更換新導柱,修配沖子及脫料板拉傷部位
脫料板受力不均勻,活動不順
重新分布脫料彈簧,條件允許,重新分布上模沖頭
頂料銷分布不均
重新分配頂料銷
頂料銷脫料力不夠
更換強力彈簧或加大預壓
四.模具常見問題點及處理對策
4.1廢料跳屑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凸凹模間隙過大
將沖頭研磨成斜度或弧度;沖頭上裝頂料銷;
沖頭前點焊;調整凸凹模間隙
沖頭或模板磁性過大
沖頭或模板退磁
沖頭過短
適當加長沖頭
脫料結構失效
修復脫料結構
刀口損壞
翻新沖頭或刀口入塊;或更換備品
刀口和廢料間產生真空吸附
改變刀口平面形狀,或適當減小沖床速比控
※※目錄※※
章節
內容
頁次
目錄
1
修訂履歷
2
1
目的
3
2
模具維修常用工具
3
3
模具維修注意事
3
4
模具常見問題點及處理對策
4-9
5
附件
9
APPROVED
CHECKED
PREPARED
BY
DATE
※※修訂履歷※※
REV.
DCN NO.
修訂內容
發行日期
備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木模修理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障施工现场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木模修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木模修理工、工人、监理人员等。

第三条木模修理工应熟悉本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性。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第四条木模修理工在进行施工前,应了解现场情况,并查看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倾倒物,高处作业等。

第五条木模修理工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第六条木模修理工应了解木模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方法,掌握维修木模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第七条木模修理工应在施工现场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第三章施工的输送第八条木模修理工在进行木模施工前,应将木模运至施工现场。

第九条木模修理工在运输木模时,应使用专用木模运输工具,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第十条木模修理工在运输木模时,应注意平稳运输,避免碰撞、倾覆等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木模修理工在运输过程中,应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遵守交通规则。

第四章施工区域管理第十二条木模修理工在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第十三条木模修理工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以防止滑倒等事故。

第十四条木模修理工应保持施工区域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第十五条木模修理工应定期检查施工区域的设施设备,如支撑架、立柱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五章施工操作规范第十六条木模修理工在操作修理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发生故障。

第十七条木模修理工在进行木模修理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安全规程操作,遵循安全操作步骤。

第十八条木模修理工在进行木模修理时,应配备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木模修理工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防止木屑、油污等物质积聚,导致滑倒等意外发生。

第二十条木模修理工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动线规划,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工厂模具修理管理制度范本

工厂模具修理管理制度范本

工厂模具修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厂模具修理管理,提高模具修理质量,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模具的修理工作。

第三条模具修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节约的原则。

第二章模具修理组织管理第四条工厂应设立模具修理部门,负责模具的修理工作。

模具修理部门应具备专业的模具修理技术和设备。

第五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模具修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对修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建立模具修理档案,记录模具的修理情况,以备查阅。

第三章模具修理质量管理第七条模具修理部门应根据模具的损坏情况,制定修理方案,并进行技术评审。

第八条模具修理部门应按照修理方案进行修理,并严格控制修理质量。

修理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模具符合生产要求。

第九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定期对修理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改进修理工艺和技术。

第四章模具修理安全管理第十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制定模具修理安全规程,并对修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一条模具修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修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模具的安全。

第十二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定期对修理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模具修理环境保护第十三条模具修理部门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做好模具修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四条模具修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修理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油污等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五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对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第六章模具修理费用管理第十六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建立模具修理费用管理制度,合理控制修理费用。

第十七条模具修理费用应按照工厂的相关规定进行报销和审批。

第十八条模具修理部门应定期对修理费用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降低修理成本。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工厂所有。

模具维修管理规范(含表格)

模具维修管理规范(含表格)

模具维修管理规范(IATF16949/ISO9001-2015)1.目的:规范生产部生产用模具维修的作业规范。

2.范围:生产过程中所有需维修模具。

3.职责:3.1需求部门提出模具维修申请。

3.2项目开发部负责模具维修报价与下达任务指令,与维修记录备案。

3.3项目开发部负责模具维修方案,落实具体的维修内容。

4.模具维修申请4.1已投产模具因为损坏、品质提升、等原因需要对模具进行维修时,申请部门填写《模具维修申请单》4.2《模具维修申请单》填写中要注意以下问题:4.2.1充分收集模具上的所有问题,不要产生遗漏问题。

4.2.2对维修需要达到的目的明确可量化,需要时附样件或相关文件。

4.2.3工艺组接到申请后,填写维修方案。

4.2.4生产模具由生产计划填写需求时间,新模具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需求时间。

4.2.5《模具维修申请单》交各部门会签后生效,下达给模具主管。

5.维修实施5.1模具主管收到《模具维修申请单》后,根据拟定的维修方案和需求时间,制定维修计划下达给模具组长。

6.维修实现6.1维修负责人完成模具维修后,对照《模具维修申请单》提出的问题点,核对是否实施,有无遗漏。

7.维修结案7.1模具维修完成后,工艺组确认上机时间,跟进试模过程。

并与相关人员在《模具维修申请单》维修结果确认栏签字确认。

7.2根据维修过程和维修过程和结果,更新到《模具履历表》。

8.模具异常生产8.1模具异常生产类型如下:A:模具异常生产塑件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但可增加工序(如整形,修披锋等)可满足质量要求。

B:模具异常生产对塑件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且无法增加工序修复的,无法满足塑件产品质量要求,(但不会造成客人退货)。

C:会造成塑件生产不良率偏高。

8.2无法修复的模具由项目部提出讨论会的申请,急于生产的模具由生产部提出讨论会申请,经副总经理批准,召集:生产部生产主管、品质部、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开会研讨是否需要异常作业;8.3讨论会申请单位需做好《模具异常生产申请表》记录存档,讨论记录内容如下:A:模具异常生产类型B:针对不同异常生产类型,采取的处理对策方案C:讨论各单位会签意见,如果意见不能统一时,由总经理决定。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模具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总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质量或生产,应及时送到工模具厂修理,并详细填写好相应的修理通知单,工模具厂才能根据填修内容进行问题处理。

模具修理后由专业厂进行首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二.修理流程:1.修理通知单的确认送修单位必须准确填写修理通知单,将模具及时送交工模具厂修理,通过技术员登记后并确认模具实物已到修理现场,然后签字确认并安排修理(编制修理工作号和修理人员安排)。

2.确定问题修理技术员根据修理通知单内容、样件的实际状态,把修理问题在现场跟修理人员详细讲解清楚并作相应标识。

3.模具的拆卸与清洁3.1模具的拆卸注意事项:3.1.1拆卸部件必作相应标识,标识必须唯一,不得重复;3.1.2镶块或冲头拆卸时,必与相应安装位置作一一对应标识字符;3.1.3防反措施,拆卸后必作一定标识,以免安装出错;3.1.4拆卸后部件必须摆放整齐,螺钉,弹簧,胶垫须用盒装好3.1.5对主要工作部件应作防护措施,如凸凹模刃口、冲头、型芯、型腔,防止他人不小心损伤。

3.2模具拆卸后必须清洁干净,并作一定的保养。

4.模具的检查除对送修单位修理问题的检查确认外,必须自己检查所有部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修理技术员作相应问题处理修理。

其它检查,如模具修理模具单图号和模板所打字头是否一致,若有异议,请核查清楚后加以更正;铸件模具是否挂有铭牌,若无铭牌必须补做铭牌;各部件所涂颜色是否清晰,若不清晰需加涂装,保持模具原状态。

5.修理问题分析确认根据制件和模具实际状态,分析修理问题的根源:5.1弄清模具的损坏程度,查明损坏根本原因,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最终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5.2确定合理修理方案后,指定专业修理人员进行修理,负责修理的技术员作相应的技术指导工作。

6.修理方案的实施措施在修理过程中,应根修理问题的实际状态作相应合理的修理方案:6.1现场修理:生产现场若出现小问题或故障,由冲压调试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理(必要时由工模具厂修理人员现场配合修理),若现场无法处理的,应及时送工模具厂进行修理;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维修模具操作规程(3篇)

维修模具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模具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高效,提高模具维修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模具维修人员及相关人员。

三、职责1. 模具维修人员:负责模具的维修、保养及日常检查。

2. 车间管理人员:负责模具维修工作的监督、指导及安全检查。

3. 相关人员:负责提供必要的维修工具、材料及配合模具维修工作。

四、操作规程1. 模具维修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模具的损坏情况,确定维修方案。

(2)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材料及设备。

(3)熟悉模具的结构、性能及维修方法。

2. 模具维修过程:(1)安全防护:维修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2)拆卸模具:按照拆卸顺序,使用合适的工具,缓慢、平稳地拆卸模具。

(3)检查损坏部位:对拆卸下的模具进行仔细检查,确定损坏原因。

(4)修复损坏部位:根据损坏原因,采用焊接、打磨、更换零件等方法进行修复。

(5)组装模具:按照组装顺序,将修复后的模具组装好。

(6)试模:在组装好的模具上进行试模,检查模具的精度、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

3. 模具维修后的工作:(1)清理现场: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垃圾等清理干净。

(2)保养模具:对维修后的模具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

(3)记录:将模具维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记录在维修记录本上。

五、注意事项1. 维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 使用工具时,注意工具的保养,避免损坏。

3. 维修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

4.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进行模具维修。

六、附则1. 本规程由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模具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维修作业。

三、维修模具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模具维修需求,包括模具的型号、规格、损坏部位及原因等。

2. 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材料,如扳手、螺丝刀、钳子、砂纸、油石、润滑脂等。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新)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新)

7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7.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内模具修理作业。

7.2 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7.3 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7.3.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工作鞋要求防砸(静载荷为1吨)。

7.3.2 工作场地必须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油渍、水渍存在,地面必须防滑,须铺20—30厚的橡胶板。

7.3.3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焊接时必须戴防护帽、防护手套。

切割时必须戴护目镜、防尘口罩,塞耳塞。

7.3.4 不可直接用手触摸带棱角的工件,以免划破手指,不可触摸焊接、打磨后的工件,以防烫伤。

7.3.5 起吊模具的钢丝绳要求单根承重能力大于模具重量,吊环承重能力大于模具重量。

7.3.6 钢丝绳起吊时两绳挂钩处夹角应小于四十五度,钢丝绳不得与有棱角的物件磨擦接触,以免损坏钢丝绳。

7.3.7 放置模具时必须使其处于最安全的状态,不得悬空,打开模具修理完成后必须及时合起,吊环在模具中拧入的深度应自由旋转一周。

7.3.8 模具必须按计划认真保养,在模具修理时不得以硬物击打模具工作面。

7.3.9 雨天人容易犯困,工作时必须多方小心。

7.3.10 正常工作时间不允许喝酒,如果次日有工作安排,晚间不允许喝酒。

7.4 个体防护要求模具修理工应配备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防滑手套、眼护具等,并定期检修和更新。

7.5 严禁事项7.5.1 严禁行车带病吊装模具。

7.5.2 严禁模具长时间悬停在空中,模具横向移动时应尽量放低高度。

7.5.3 严禁站在行车正下方进行操作。

7.5.4 严禁非本岗位人员进行模具吊装作业。

7.6 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在发生模具伤人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止血并拨打120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概述木模修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木模修理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木模修理工作的人员。

2. 工作前的准备2.1 仔细阅读并遵守施工图纸和相关文件,了解木模结构、尺寸要求等。

2.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2.3 检查木模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

3. 木模修理操作3.1 首先要确保木模修理工作区域的平稳和牢固。

避免在不稳定的平台上进行木模修理工作。

3.2 在木模修理过程中,严禁站在杂乱的堆料上进行操作,以防滑倒或坠落。

3.3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修理工作,切勿使用过长或不合适的工具,以免造成伤害。

3.4 在修理木模时,注意避免与其他工人和设备发生碰撞,保持周围的安全距离。

3.5 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警觉,不得分心或疏忽大意,以防发生意外。

4. 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4.1 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之前,必须熟悉其正确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4.2 确保机械设备和工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用并上报检修。

4.3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严禁擅自进行改变或绕过安全装置的行为。

4.4 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和稳定的手握,避免手部滑脱或伤害。

4.5 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时,严禁饮酒、吸烟或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5. 废弃物处理5.1 废弃木模必须及时清理,不得堆放在工作区域内或通道上,以避免影响工作场所的安全和整洁。

5.2 废弃木模应放置在指定的区域内,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

5.3 处理废弃木模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划伤或破损其他物体,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6. 紧急情况处理6.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向周围工作人员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6.2 在遇到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进行撤离和救援,并与周围人员配合,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新)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新)

7 模具修理安全操作规程7.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内模具修理作业。

7.2 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7.3 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7.3.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工作鞋要求防砸(静载荷为1吨)。

7.3.2 工作场地必须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油渍、水渍存在,地面必须防滑,须铺20—30厚的橡胶板。

7.3.3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焊接时必须戴防护帽、防护手套。

切割时必须戴护目镜、防尘口罩,塞耳塞。

7.3.4 不可直接用手触摸带棱角的工件,以免划破手指,不可触摸焊接、打磨后的工件,以防烫伤。

7.3.5 起吊模具的钢丝绳要求单根承重能力大于模具重量,吊环承重能力大于模具重量。

7.3.6 钢丝绳起吊时两绳挂钩处夹角应小于四十五度,钢丝绳不得与有棱角的物件磨擦接触,以免损坏钢丝绳。

7.3.7 放置模具时必须使其处于最安全的状态,不得悬空,打开模具修理完成后必须及时合起,吊环在模具中拧入的深度应自由旋转一周。

7.3.8 模具必须按计划认真保养,在模具修理时不得以硬物击打模具工作面。

7.3.9 雨天人容易犯困,工作时必须多方小心。

7.3.10 正常工作时间不允许喝酒,如果次日有工作安排,晚间不允许喝酒。

7.4 个体防护要求模具修理工应配备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防滑手套、眼护具等,并定期检修和更新。

7.5 严禁事项7.5.1 严禁行车带病吊装模具。

7.5.2 严禁模具长时间悬停在空中,模具横向移动时应尽量放低高度。

7.5.3 严禁站在行车正下方进行操作。

7.5.4 严禁非本岗位人员进行模具吊装作业。

7.6 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在发生模具伤人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止血并拨打120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修模工操作规程

修模工操作规程

修模工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工作场所准备1.确认工作场所无明火,通风良好。

2.工作台面需干净整洁,无障碍物,能够固定模具。

3.将所需工具、设备以及修模所需的原料等材料清点完整。

1.2 个人防护1.穿戴工作制服,衣物应整洁。

2.根据需要穿戴手套,防护镜,口罩等防护装备。

3.长发遮盖住,不得盘起。

2. 修模操作2.1 切削准备1.确保模具被固定在工作台上并由确定剔齿器,定位器等夹紧。

2.将所需刀具与刀杆选择合适的尺寸,确认夹紧紧致。

2.2 切削工作1.启动切削设备,并确认设备运转正常。

2.根据所需切削方向与切削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

3.开始进行切削操作,要注意旋转方向以及刀具的安全距离,避免刀具跳动。

2.3 砂虫处理1.确认模具表面无沉积物。

2.把砂虫置于砂带内并启动设备。

3.根据所需砂光程度,选择适宜的砂纸,砂虫边缘不得过度开放。

2.4 抛光处理1.确认模具表面已磨光,无杂质。

2.选择合适的抛光液和抛光棉盘,启动设备,开始抛光。

3.抛光方向为平行模具表面,四个方向的时间应相等,力度均匀。

2.5 质量检验1.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瑕疵,切削表面是否光滑。

2.检查工作面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切削角度、半径等参数值是否符合设计。

3. 操作安全措施1.操作前要认真确认设备安全及工具的安全状况。

2.保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以及不要站在滚动方向上。

3.必要时在操作区域进行隔离或安全防护。

禁止未经许可在操作设备途中离开。

4.维护设备时要关闭电源,指令操作和人体表面接触电路禁止使用金属工具。

4. 操作记录每次修模维修完成后,需要对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维修开始时间2.维修内容和所用时间3.修理期间发生的问题和处理结果4.操作人员名称、检查人名称5.完成时间以及备注以上是修模工的操作规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始终注重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考虑。

对于不同的模具和设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模具维修技术标准

模具维修技术标准
6 拉延、成型(整形、翻边)类模具的专业修理
6.1 型面、压料面的修理 ①拉延、成型型面出现拉毛现象,要对拉毛区域进行研磨、抛光;并对经常出现拉毛的区域进行冷植焊处理。 ②拉延、成型型面出现啃伤现象,对伤坏部位进行补焊处理,并研磨型面达原技术状态;并进行冷植焊处理。 6.2整形、翻边面的修理 ①整形、翻边面出现拉毛、啃伤现象的,与型面、压料面的修理方法相同。 ②整形、翻边发生断裂、开裂的:小的裂纹可以补焊修理,断裂和大纹裂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6.3 导向面的修理 ①导向间隙超过规定值,导板后面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②局部拉毛和磨损的,平磨加工后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6.4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 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与冲裁类模具的修理相同。
8 其它零部件修理的技术标准
8.1 斜楔装置: ① 导滑面接部分不少于70%。 ② 导滑间隙:冲裁类不能超过0.05毫米;成型类不能超过0.1毫米。 ③ 弹簧、弹簧定位杆工作正常。 ④ 滑动面润滑良好,斜契滑动自如。 8.2气动装置: ① 各开关无损伤或变形;气动管路通畅。 ② 控制阀、气动管路和连接部分无松动漏气。 8.3 顶料机构:运转正常。 8.4 废料滑:道畅通无变形、无堵塞;废料盒齐全。 8.5 标记、标识外观: ① 铭牌内容填写齐全,准确,清晰;钢模字印,须准确、清晰、排列整齐。 ② 各部件按要求涂漆. ③ 模板上下平面磕碰伤处修研平整。
3 现场修理
3.1生产现场:若出现小问题或故障,由工装制造车间修理人员到模具使用现场,根据情况修理,恢复模具正常工作状态。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 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3.2 现场修理模具的验收:现场试冲,制件合格,由冲压操作员工和刃、刃口钝化的修理 ①崩刃、啃坏的部位需进行补焊修理,选择与母体材料相近的焊条补焊,补焊必须牢固可靠;刃口钝化的,对刃口面进行平模或手工修磨。 ②模块断裂、开裂、模块刃口强度不够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4.2冲头、镶嵌凹模损坏的修理 ①冲头出现折断、弯曲、啃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圆凹模刃口不允许补焊。 ②镶嵌凹模出现裂纹、刃口损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4.3压料机构、卸料机构损坏的修理 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更换,对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修理;更换的零件要与原零件的型号和规格相同。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木模修理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确保木模修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工作前的准备第二条木模修理工进行修理工作前,应确保工作场所设施设备完好,检查工作现场和木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条木模修理工在工作前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

第四条木模修理工从事木模修理工作前,应熟悉木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木模修理工作的风险和防护措施。

第三章施工安全措施第五条木模修理工在修理工作期间,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第六条木模修理工在修理工作期间,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工作现场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第七条木模修理工在使用工具和设备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操作性,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修理工作。

第八条木模修理工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不得私自进入或操作与其工作无关的区域设施。

第九条木模修理工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屏蔽火源、保持工作现场清洁,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十条木模修理工在工作期间,如发现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十一条木模修理工在工作期间如遇到伤病,应立即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接受及时的急救处理。

第十二条木模修理工在工作期间如发现木模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工作,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五章惩罚措施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木模修理工,工地负责人有权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责令停工、罚款等。

第十四条对于因违反本规程造成他人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木模修理工,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逾期需重新制定或修订。

第十六条对于本规程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规定进行处理。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1. 工作前准备1.1 确保所有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1.2 定期检查并更换损坏或磨损的工具和设备。

1.3 确保所有工作区域干燥、清洁和整洁。

1.4 确保所有修理工具和设备的储存位置安全可靠,以防止意外伤害。

1.5 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工作靴。

2. 高处作业安全2.1 在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务必检查梯子、脚手架或其他升降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其他系固装置。

2.3 高处作业时,禁止站在不稳定的表面上,如倾斜的梯子或移动的脚手架。

2.4 高处作业进行时,必须确保周围没有杂物或障碍物,以防止意外跌落。

3. 电气设备操作安全3.1 在进行任何电气修理工作前,务必断开电源并使用适当的标识警示其他人员。

3.2 使用绝缘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电气修理工作,并确保所有设备及线路处于安全状态。

3.3 避免同时接触多个电路,以减少电击的风险。

3.4 在进行电气维修工作时,必须戴上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并确保双脚保持干燥。

4.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4.1 在机械设备运行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所有保护装置和安全设备完好。

4.2 在维修或更换机械零部件时,务必关闭设备并断开电源。

4.3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机械维修,并遵循相关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规程。

4.4 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划定安全距离,以防止意外伤害。

5. 化学物品安全操作5.1 在进行与化学物品相关的修理工作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

5.2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面具。

5.3 在进行化学物品存储和处理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标签和容器使用方法。

5.4 在处理有害化学物品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通风设备,并避免进食、饮水或吸烟。

6. 火灾安全操作6.1 在进行易燃物修理工作时,必须远离明火、明火源和其他火源。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木模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木模修理工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其操作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木模修理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木模修理工应熟悉本规程内容,遵守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四条木模修理工作过程中应遵守“先安全,后工程”的原则,注重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

第五条木模修理工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第二章工作前准备第六条木模修理工应检查工作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完好和适用。

第七条木模修理工应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木模修理工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九条木模修理工应了解作业区域的地形、楼层和高差,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和动线。

第十条木模修理工应按照施工计划,分析木模修理的难易程度和风险,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第三章安全操作流程第十一条木模修理工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第十二条木模修理工应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木模修理工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木模的稳定,防止倒塌和滑倒等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木模修理工在修理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因工具失效或不当使用导致伤害。

第十五条木模修理工应注意操作时的力度和角度,避免因过度用力或不当动作导致损伤。

第十六条木模修理工在操作时应严禁吸烟、玩手机等行为,确保专注于工作。

第十七条木模修理工在操作高处时应注意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稳定的立足点和可靠的扶手。

第十八条木模修理工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碎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第十九条木模修理工应注意与其他工人的沟通和协作,避免相互干扰和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章紧急情况处理第二十条木模修理工在紧急情况下应冷静处理,避免慌乱导致进一步伤害。

第二十一条木模修理工发现有可疑气味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QC/RE-KA3326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
目的:为了堤升产能及品质,提高效益,而强化模具管理。

一、各厂商提供给冲压的模具按照模具移交单冲压部指定专职人员对模具定位,脱料状况、外型、模具结构,以及冲制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等项目进行严格检查。

合格进入模具仓库并随模建立模具档案,对该模具各种使用状况、生产量,维修状况记录在档案卡内。

从而作为对模具考核的重要依据来评估模具质量。

二、模具仓设专人专责管理,对仓库
内存放模具都依照合格管理座标定位来摆放各机种模具,并且仓管按需要及时对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模具状况信息来维护模具良好状态。

三、使用者按照工作单来模具仓领取相应之模具,并在模具档案卡上登记领取人姓名、用途及时间,待模仓管理员确认后予以领出使用。

四、生产课领出模具时应严格按要求选用合适冲床架模具,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调整好模具并达到作业指导书之相关要求,认真做好首检制品后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出现有关模具方面问题而影响品质、顺产,安全的,如:作业员发现应报告带线长或组长,再由线长或组长开出停
线通知单,在原因叙述栏内详细叙述问题状况,然后来通知模修课长或组长,模修课长或组长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参照相关文件,在停线通知单"处理措施"栏内填写维修方案。

并在停线通单责任单位栏上签上责任者姓名,以及在相应栏内填写预计修毕时间,然后将停线通知单给模修技术员检修模具。

五、模修员接到需维修"停线通单"后,应认真查阅通知单内"处理措施"栏内修理方案,参阅作业指导书,制品图并根据工厂修模设备及工具之实际情况。

再动手检修模具,修理完毕后应报告课长或组长,课长或组长严格检查无误后将结案状况填写在停线通知单相应栏内,并确定维修时间
然后交给生产课生产。

六、生产课将工令单生产完后,应严格填写模具状况表,将OK模具还回模具仓库。

并在模具档案卡相应栏内写上归还姓名、时间、工单生产量。

如有在这批工单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过不良状况需改善的,将模具状况表随同模具一起交给模修课长或组长,模修课长或组长根据生产课提供之模具状况改善建议,再确定保养修改方案后,模修技术员检修后报告课长或组长,待确认OK后入模具仓,并在模具档案卡相应栏内填上维修人员姓各、及入库时间、归还人姓名交模具仓库。

七、模具仓管员将入仓之模具及模具档案卡归放到原处,完成整个模具运作过
程。

模修课
此处可填写公司名称/地址/位置
Company name / address / location can be fill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