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ab912a80eb6294dc886cb6.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c5a875db14e852459fb5717.png)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教育学]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学]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f010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1.png)
评析: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一观点虽然并非布鲁纳首创,但由于他以自己对知觉和思维过程的独到研究,使发现学习有了科学的基础。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编码系统不仅能够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而且"能够超越一定的信息,即产生创造性行为,或者是有所创造"。
这种提法和思想观点在其他学习理论中是不多见的。
这体现了布鲁纳把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看得十分重要。
而且人的创新性思想观点的产生确实与已有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的结构形式有关。
布鲁纳的这种论述是可取的。
(2)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
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将来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十分重要的。
(3)布鲁纳主张采用诚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复杂、高深、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儿童。
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将来尽快地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布鲁纳的这些解释、提法和要求体现了他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的思想。
这种思想是非常积极和可取的。
2、布鲁纳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则主要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的。
这样,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
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实际上,人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和原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概括表述。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内容,而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成分则必定是基本概念和原理。
3、布鲁纳在他的教学论思想中所提出的螺旋式课程结构、为学生安排最佳学习经验、为学生的理解组织知识内容、为学生呈现知识的最佳顺序、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程序以及重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正确地运用奖励与惩罚等教学思想和措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都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及能力同步进行的正确思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亦有进一步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5e4eda0066f5335b81217e.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1207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d070c3bb4cf7ec4afed0ee.png)
三、新知识的学习环节
•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1. 新知识的获得:个体利用已有经验,在新知识和原有的 认知结构间建立联系,进行区分。以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 事物及意义的过程。 2.知识的转化: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概括,用新知识重 建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3.对知识的评价:检查对新知识的分类是否适当、问题解 决是否正确,新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等,并在以后的学习 中进行进一步调整。
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综合分析能力。
2.有利于对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3.强调对直觉思维的培养。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2.形象表征 ——在这一 时期(6-10岁),开 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 。它依靠物体停留在 记忆中的心理表象或 依靠图片、照片获取 知识。这意味着求知 方式已开始进入抽象 阶段。
3.符号表征——在这一时期 (10岁之后),语言符号 日益成为思维的重要工具, 个体通过语言等符号来标 志事物获取知识。符号表 征是认知的最高形式。
四、发现学习
• 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 发现学习: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 • 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的头 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 强调学生的发现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 可以通过自主地发现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获得新知识。
食物
水果
蔬菜
肉类
苹果
香蕉
桔子
青菜
萝卜
土豆
猪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羊肉
牛肉
二、认知的表征
布鲁纳认为,个体不是直接对刺激进行 反应,而是首先将环境中的事物转化为 内在的心理事件,这就是认知表征的过 程。个体的认知表征贯穿于知识学习的 整个过程,分为三给阶段: 1.动作表征 ——在这一时期,(0-6岁) 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 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 的 。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e2f12fbb4cf7ec4bfed0b8.png)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1915— )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他于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行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受完形说、托尔曼的思想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理论又是有区别的。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动物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的认知是知觉水平上的认知,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认知是抽象思维水平上的认知。
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
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布鲁纳非常重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他认为,无论教师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理论 托尔曼 布鲁纳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理论 托尔曼 布鲁纳](https://img.taocdn.com/s3/m/49b8093ca58da0116d174978.png)
三、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杰洛姆.布鲁纳 (Jerome.Seymour.Bruner 1915-至今)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 知心理学的先驱,是结构主义教 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 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 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 强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数学 上的应用。
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
• 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 结果形成“认知地图”。(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 内部变化)
学习结果
• 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 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 体的领悟。有机体一旦产生认知地图,它就可以从任何 方向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不过有机体会选择一条最短 的或需要最少劳动量的路线,这被称为最小努力原则。
1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2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3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4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5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目录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符号理论 三、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推理性期待,是指由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 而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2、位置学习
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
通道按长短分成等级。 通道1优于通道2,通道2 优于通道3。若通道1在A 点被堵而不通,则白鼠走 通道2。当通道1在B点被 堵时,若白鼠“顿悟”通道 2同通道1一样被拦住,它 们就走通道3。
(一)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 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 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2c21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6.png)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
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88f4856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b.png)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
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
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
发现学习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应科学对待。
1.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布鲁纳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教学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
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2.直觉思维。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学生的发现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所谓“直觉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虽然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答案,但由于“直觉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因此它就可能转变成“发现学习”的前奏,对学生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3.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
布鲁纳十分重视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心向的影响作用。
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反射),而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他说:“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在内部认识结构的改组与扩展,它不是简单的由刺激到反应的连接,而是在头脑中不断形成、变更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布鲁纳反对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张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信息提取。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281e2a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b.png)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
简言之,按照布鲁纳的观点,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1.教学目标---确立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特别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必须培育成绩出色的学生,而且必须协助每一个学生赢得最出色的理智发展。
2.教学原则---遵循“动机—结构—序列—强化”的原则布鲁纳指出,教学理论必须考量三件事:学生的本性、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知识赢得过程的性质。
因此他明确提出了适当的四条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教师要利用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②结构原则:既必须挑选适度的知识结构,又必须挑选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式,并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推动学生自学。
③序列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等现状选择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
④加强原则:恰当提供更多加强,以便使学生尽早晓得自己的自学结果。
3.教学内容---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自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即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以下好处:第一,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构成或它的逻辑组织,有助于理解这门学科;第二,学生了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第三,把教材组织成一定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第四,如果给学生恰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可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4.关于教学方法---倡导辨认出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即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dc27f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此外,布鲁纳还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他主张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挑 战学生思维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还提倡跨学科学 习,认为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案例
以下是几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理论:
1、科学课程:在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他们 自己发现并理解科学原理。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光合作 用和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物理和化学现 象的本质。
四、总结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理论强 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这一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 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发现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 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将继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二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 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教育者的焦点。本次演示将以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 该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最后,教师对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实验结果,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通过上述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其认知能力,同时形成性评价也为教师提 供了及时反馈和指导的机会,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bff2c585fbfc77da269b1b4.png)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e621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8.png)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
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练,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
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因此,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
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分别是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②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③程序原则。
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6dc20702020740be1e9b53.png)
一 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就是说,当 学生根据事物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特 征来对它们分类时,它们形成的就是合取 概念。
就如同, 数学中的“P且Q”命题。只有P命题对,Q 命题也对,我们才能说此命题成立。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两腰相等的三 角形。
3 守恒聚焦(保守性聚焦) 最合乎逻辑,对记忆和推理能力只施以少量的紧 张性,但又能获得该概念。采取这种策略,每次 提出的假设都集中在一个属性上。
4 聚焦投机 (冒险性聚焦) 聚焦投机策略和守恒聚焦策略的不同在于,这种 假设同时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
你感觉这是 什么?
叠衣板
Warren(1970)音素恢复效应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 子,如: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table. 在每个句子中,*表示某个字母缺失。
3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 系来下定义的概念。 例如,正方形不仅仅只是四边形,并且有四 条边的长度必须要相等,同时四个角必须 是相等的内角。这里正方形的大小或者颜 色都是无关属性。
二 概念获得的策略
概念获得的研究以两个假设为前提。 1 人们形成概念,是为了简化来自环境的信 息,并通知如何对其作出反应。因此,概 念的获得等同于类别的确立。 2 为了减轻认知的张力,确保精确而又迅速 地获得概念,人们必定会采取某些策略。 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习得、 保持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决策的方式。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814b3771711cc7931b71615.png)
发现学习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 1 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 2 提出假设
3 上升到概念
4 应用
(三)发现学习的特点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 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 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 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 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 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3.强调内在动机; 4.强调信息提取。
局限性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并且对 人工概念的形成做了比较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布鲁纳却没有从事原理 学习的实验研究;直至今日,原理学习的实验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 能不说是一项缺憾的事情。 2.布鲁纳提出"编码系统"可以产生出新的创造性信息,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对新信息产生的心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这使得我 们对学生创造件的培养仍然是无所适从,成为可信而不知如何使之然的事 情。 3.布鲁纳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但是,发现学习确有费时费力的缺 陷。而且,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应该强调发 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相互配合和有效的补充。 布鲁纳学习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与它的贡献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相比,自 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指出它的缺陷和不足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研究,从 而完善学习理论。
1 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 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 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 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 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 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 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 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有以下三个特点: a 是对不明确情境的感知 b 多数采取映像的方式 c 非语言的过程
10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0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be0f72aed630b1c59eeb516.png)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1915- )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acquisition)新信息;(2)转换(transformation)。
人们可以通过外推(extrapolation)、内插(interpolation)或变换(conversion);(3)评价(evaluation)。
一、知觉理论在他看来,知觉过程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转换成意识、知识、情感或其他东西的行动。
知觉具有两个特征:第一,知觉具有归类和推理的性质。
他断定,像认知理论所需要的一样,知觉理论需要一种能够归类和推理的机制。
布鲁纳赞同赫布的论断,认为知觉的某些基本单位或认同性是天生的,内源的,而不是习得的。
第二,知觉具有各种不同的真实性。
他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1)初步归类(primitive categorization);(2)搜索信息(cue search);(3)证实检索(conformation check);(4)结束证实(conformation completion)。
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他还强调,对刺激输入归类的精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觉准备状态(punctual readness)。
知觉准备状态是指某一类别的可接受程度,而可接受性是根据某一类别对刺激输入加以编码的难易程度来界定的。
有两个因素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个体的期待与需要。
二、归类理论布鲁纳从对归纳的分析中引出了他最重要的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的信息。
他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这一观点来源于他的归类理论。
因为在他看来,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
归类,就是要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件和人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独特性对它们作出反应。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495faecaeaad1f346933f4d.png)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J.S.Bruner)最为知名的一本书是1960年出版的《教学过程》。
一、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他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因此,探讨智慧生长的一个最有用的概念是表征或表征系统。
布鲁纳的这个模式的观念是在许多方面与皮亚杰的“内部结构”的观念相似的。
我们在看布鲁纳和皮亚杰的著作中常常遇到“认知结构”、“模式”、“内部模式”“内部结构”、“图式”、“编码系统”、“再现表象”等概念。
实际上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都是外部信息进入主体以后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据。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一)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而学习表征它们。
以后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在他们最初生长的几年中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怎样爬、走路、玩玩具,一般地利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
在这个时期,儿童通过做和通过看别人做什么而学习。
告诉他怎么做,只有在儿童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并看到别人也做出来时才有帮助。
这个阶段,动作将从内部再得到再现(这就是所谓再现表象的意思)。
(二)映象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
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在这点上,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的事的想象力(远见)去想象。
这些表象之对于所却觉的事物,很像照片与现实。
因为照片是与现实的经验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三)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
其二是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是程序原则、结构原则、强化原则、动机原则。
读完这条理论,我深有感触: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框架,这样才能从一定的高度俯瞰教材。
在呈现教材时,教师要保证教材要有新异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方法多样化。
这条理论的动机原则很是启发我。
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以物质回报奖励学生。
很多学生是缺少内部动机的,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何学习,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三种动机,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从事教学活动要有理论的指导,这样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