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18张
合集下载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PPT共34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用 ppt.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高中语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ppt精品课件
•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 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 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阮籍诗的贡献
• 1.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 先河 • 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 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
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
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
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
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 阮籍和嵇康。
阮籍
• 字嗣宗,河南开封人 • 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 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 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 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
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幽独
• 视觉、感觉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杀父,天下之极恶,
而以为可乎?”
“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
禽兽不若。”
刘伶
• 一喝酒便大醉,醉后全身发 热——裸身——“我以天地 为栋宇,屋宇为裤衣,诸君 何为入我裤中?”
• 鹿车 + 酒 =“死便埋我”
刘伶
•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饮。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 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 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刘伶祝誓。伶 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 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 可听。”便饮酒进肉,隗 然已醉矣。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ppt课件
艺术特色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 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 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 受到诗人幽寂孤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 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 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 其具体的内容。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②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 诗风:悲愤哀怨,隐晦曲折。
品读与鉴赏
▪ 诗眼表现为诗歌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诗眼是 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品读与鉴赏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说说你对这两句的理解,这两句为我们展现了怎
样的一个夜境? ▪ 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
▪ 这条路上,笼罩的是东晋司徒集团的暗影;这条路上,洒下了 若干泪珠!为慈母,慈母身亡,他号哭,纵然呕血数升;为好友 嵇康,嵇康被斩,为正义而被斩,他着手是沉默,当行刑前, 嵇康弹起史无前例的《广陵散》,他只好大哭,用泪,居心泪 为友人送别;为生疏的兵家女孩,女孩好看而具才情,未及出 阁,得病身亡,他冒鲁莽轻率失地奔向灵堂,用泪为美妙的性 命送行。
▪
这条略,满意泪珠。
▪
泪流尽了,路上只有沉默,沉默得有点吓人。当名望高的
人裴楷前来走访,他只报以翻白眼。裴楷清楚,阮籍的人的生
活之路早已逾越了礼义的范畴,而他本人仍在礼义之内,所以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
❖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 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CHENLI
10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 视觉、感觉
CHENLI
1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 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 “北林”、“外野”——凄清幽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3
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如此忧思? 知人论世
CHENLI
14
❖ 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
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
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
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
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
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
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
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
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 哀……
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 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在空中徘徊,月 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
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优思独伤心”这表现
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C愁HEN闷LI 的心情。
CHENLI
6
❖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
《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
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
CHENLI
10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 视觉、感觉
CHENLI
1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 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 “北林”、“外野”——凄清幽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3
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如此忧思? 知人论世
CHENLI
14
❖ 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
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
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
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
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
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
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
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
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 哀……
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 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在空中徘徊,月 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
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优思独伤心”这表现
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C愁HEN闷LI 的心情。
CHENLI
6
❖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
《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
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PPT课件(湖北省省级优课)
杂诗十二首(其二)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比较欣赏
陶渊明 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
孟子提出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 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 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 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 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 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意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作业
再次品味这两首诗,并背诵。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 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 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 “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 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 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 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畔。 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 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即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 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 而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 理解诗作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 本意。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
作为铺垫,“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 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晚风、冷席的意象, 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 “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 的凄寒心境。
比较欣赏
陶渊明 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
孟子提出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 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 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 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 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 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意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作业
再次品味这两首诗,并背诵。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 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 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 “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 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 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 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畔。 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 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即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 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 而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 理解诗作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 本意。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
作为铺垫,“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 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晚风、冷席的意象, 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 “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 的凄寒心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PPT课件
▪ 面对白色恐怖,一批头 脑清醒的士人远离政治,笑 傲林泉,高谈阔论,企图以 不跻身仕宦的方式来保全生 命,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
-
3
竹林七贤
▪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4
▪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
▪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 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 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
18
阮籍诗的贡献
▪ 1.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 先河
▪ 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 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
24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 视觉、感觉
-
25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咏怀》其一
阮籍
-
1
▪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 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 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 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 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
2
▪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 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 政。司马氏集团一方面高举 屠刀,一方面为笼络人心, 强调礼法,提倡忠孝。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 它。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伟大 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 我不能说只要坚持就能怎样,但是只要放弃就什么 了。有压力,但不会被压垮;迷茫,但永不绝望。 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你花时 么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没有彩排,每 是现场直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要 事,成功之前,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成功之后不 其他人都会知道的。这就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效应 最宝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能奢侈的,莫如浪费 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困境,悲观的人因为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一面。人 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偶遇不幸或挫败只能证 时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够。如果把才华比作
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 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 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 步兵”
•
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
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
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
《咏怀》其一
阮籍
•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 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 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 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 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
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
• 鹿车 + 酒 =“死便埋我”
刘伶
•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饮。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 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 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刘伶祝誓。伶 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 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 可听。”便饮酒进肉,隗 然已醉矣。
_咏怀八十二首(其一)ppt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 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 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 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 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 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 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 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 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 承受着的重压。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仍是继续写 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 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 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 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 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 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 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 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 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 “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失望和愁闷的心情。
Hale Waihona Puke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 酣饮为常”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 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 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 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 实景 • 把这“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 看成是时代之夜: 时代之夜 黑夜里, 众人皆醉我独醒” 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诗歌鉴赏
•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 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 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 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 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 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 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
朱建斌1311707612@
•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竹林七贤:指的 是三国魏正始(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年间 (240年—249年)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 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称。) •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 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朱建斌1311707612@
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 环顾四野,忧思难解。这首诗通篇写忧,却未 名言。请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态 度,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 词表示忧伤。 [3] [4]
朱建斌1311707612@
• 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有一段话:
• 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 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 实之,则凿矣。
• 这是说阮籍的《咏怀》诗常常是同样一个意思,他前面说了,后面又 说,有时前后说法还不一致。由于他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所以他写 出的诗也显得“反复凌乱”,而且他诗里的比兴与寄托也常常使你不知 从何而起,找不出明晰的头绪来,他内心的悲哀与他外在表现出来的 和平安宁等各种感情杂集在心中,这就使我们读他诗的人不能够弄清 楚他最后的意趣是什么。可如果你一定要用一个具体可见的时事来证 实,非说这首诗是指曹爽,那首诗是指司马懿……那未免就太过于穿凿 拘束了。
•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竹林七贤:指的 是三国魏正始(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年间 (240年—249年)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 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称。) •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 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朱建斌1311707612@
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 环顾四野,忧思难解。这首诗通篇写忧,却未 名言。请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态 度,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 词表示忧伤。 [3] [4]
朱建斌1311707612@
• 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有一段话:
• 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 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 实之,则凿矣。
• 这是说阮籍的《咏怀》诗常常是同样一个意思,他前面说了,后面又 说,有时前后说法还不一致。由于他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所以他写 出的诗也显得“反复凌乱”,而且他诗里的比兴与寄托也常常使你不知 从何而起,找不出明晰的头绪来,他内心的悲哀与他外在表现出来的 和平安宁等各种感情杂集在心中,这就使我们读他诗的人不能够弄清 楚他最后的意趣是什么。可如果你一定要用一个具体可见的时事来证 实,非说这首诗是指曹爽,那首诗是指司马懿……那未免就太过于穿凿 拘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 词表示忧伤。 [3] [4]
朱建斌1311707612@
• 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有一段话:
• 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 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 实之,则凿矣。
• 这是说阮籍的《咏怀》诗常常是同样一个意思,他前面说了,后面又 说,有时前后说法还不一致。由于他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所以他写 出的诗也显得“反复凌乱”,而且他诗里的比兴与寄托也常常使你不知 从何而起,找不出明晰的头绪来,他内心的悲哀与他外在表现出来的 和平安宁等各种感情杂集在心中,这就使我们读他诗的人不能够弄清 楚他最后的意趣是什么。可如果你一定要用一个具体可见的时事来证 实,非说这首诗是指曹爽,那首诗是指司马懿……那未免就太过于穿凿 拘束了。
朱建斌1311707612@
•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竹林七贤:指的 是三国魏正始(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年间 (240年—249年)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 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称。) •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 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
朱建斌1311707612@
关于“名教”
• 名教,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 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朱建斌1311707612@
• 魏之得天下是篡夺来的,司马炎之得天下当然也是篡夺,可就正是这些不讲道德礼 法的人,反而更要标榜儒家的尧舜,因为尧舜是禅让的。禅让是主动让位给有贤德 的人,篡夺是以武力夺取帝位,这本来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可如果是假借禅让而 实行篡夺,就同时把那个禅让的美名也破坏了。而且从汉朝以来,社会上表面都很 重视“孝道”,你看汉朝的皇帝都加个“孝”字:孝武帝、孝文帝,都是在标榜忠孝的。 总之,道德礼法的美名都被那些有权势的人假借去不遵守任何礼法,不尽应尽的本 分,因此中国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礼法就逐渐变成片面的了,这已不是儒家 的本意了。儒家是说每个人都应有每个人所持守的道德和分寸,可到后来都变成有 权位者的片面控制了,结果君就可以什么道德都不讲,而臣却一切都要遵守;父子 之间,则天下无有不对的父母,父亲什么都是对的,儿子什么都要遵守;夫妻间, 丈什么都可以不守,妻子却什么都要遵守,这就形成了礼法的缺陷。何况中国的法 治也是有缺陷的,如果那些执法者利用法来谋私利同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不管礼 治,还是法治,一定都要对那种不守礼与不守法的人真正“治”办才可以。而中国一 向缺乏这样一种严格的、健全的体制,这是一个最大的缺点。魏晋之间,就因为这 些礼法、道德的美名被有权势者利用了,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风气,就是名士 们特别是阮籍、嵇康等人之反对名教、嘲讽礼法。
朱建斌131170 • 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
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 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 吧!” (详见《晋书·阮籍传》) • 青白眼 • 阮籍不经常说话,却常常用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 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 • 蔑视礼法 • 阮籍好酒,他家旁边就是酒店,女主人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 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人家旁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的 行为。魏晋时期,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一次, 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面对旁人的闲话、非议,阮籍 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吗?” [23] • 阮籍遭丧母
朱建斌1311707612@
时代背景
• 从东汉到魏,从魏到晋的政治更替,一般说起来是假禅让之名而行 篡逆之实。魏文帝曹丕之得天下是汉献帝让位给他的,晋之得天下, 表面上也说是魏禅让给他的,其实那都是假借禅让的美名,实行的 是篡逆的事实。社会道德的价值观念完全崩溃了,政治上假禅让之 名而行篡逆之实就是利用道德的美名来掩饰极不道德的丑行。这就 使社会心理出现了两极的倾斜,一方面是在上位的标榜道德,实际 是假借和利用道德。另一方面是士人们的反对名教,反对这种虚伪 的道德。与此同时,正当斗争里也出现了两歧的分化,有些看重眼 前权利禄位的,都归向了司马氏;另外一些固守正统观念的仍然效 忠于曹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朱建斌
11311707612@
朱建斌1311707612@
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 环顾四野,忧思难解。这首诗通篇写忧,却未 名言。请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态 度,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朱建斌1311707612@
作品注释
• ①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 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 ②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薄帷,薄 薄的帐幔。鉴,照。
• ③孤鸿:失群的大雁。 • ④号:鸣叫、哀号。 • ⑤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 ⑥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
朱建斌1311707612@
• 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有一段话:
• 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 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 实之,则凿矣。
• 这是说阮籍的《咏怀》诗常常是同样一个意思,他前面说了,后面又 说,有时前后说法还不一致。由于他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所以他写 出的诗也显得“反复凌乱”,而且他诗里的比兴与寄托也常常使你不知 从何而起,找不出明晰的头绪来,他内心的悲哀与他外在表现出来的 和平安宁等各种感情杂集在心中,这就使我们读他诗的人不能够弄清 楚他最后的意趣是什么。可如果你一定要用一个具体可见的时事来证 实,非说这首诗是指曹爽,那首诗是指司马懿……那未免就太过于穿凿 拘束了。
朱建斌1311707612@
•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竹林七贤:指的 是三国魏正始(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年间 (240年—249年)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 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称。) •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 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
朱建斌1311707612@
关于“名教”
• 名教,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 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朱建斌1311707612@
• 魏之得天下是篡夺来的,司马炎之得天下当然也是篡夺,可就正是这些不讲道德礼 法的人,反而更要标榜儒家的尧舜,因为尧舜是禅让的。禅让是主动让位给有贤德 的人,篡夺是以武力夺取帝位,这本来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可如果是假借禅让而 实行篡夺,就同时把那个禅让的美名也破坏了。而且从汉朝以来,社会上表面都很 重视“孝道”,你看汉朝的皇帝都加个“孝”字:孝武帝、孝文帝,都是在标榜忠孝的。 总之,道德礼法的美名都被那些有权势的人假借去不遵守任何礼法,不尽应尽的本 分,因此中国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礼法就逐渐变成片面的了,这已不是儒家 的本意了。儒家是说每个人都应有每个人所持守的道德和分寸,可到后来都变成有 权位者的片面控制了,结果君就可以什么道德都不讲,而臣却一切都要遵守;父子 之间,则天下无有不对的父母,父亲什么都是对的,儿子什么都要遵守;夫妻间, 丈什么都可以不守,妻子却什么都要遵守,这就形成了礼法的缺陷。何况中国的法 治也是有缺陷的,如果那些执法者利用法来谋私利同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不管礼 治,还是法治,一定都要对那种不守礼与不守法的人真正“治”办才可以。而中国一 向缺乏这样一种严格的、健全的体制,这是一个最大的缺点。魏晋之间,就因为这 些礼法、道德的美名被有权势者利用了,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风气,就是名士 们特别是阮籍、嵇康等人之反对名教、嘲讽礼法。
朱建斌131170 • 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
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 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 吧!” (详见《晋书·阮籍传》) • 青白眼 • 阮籍不经常说话,却常常用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 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 • 蔑视礼法 • 阮籍好酒,他家旁边就是酒店,女主人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 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人家旁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的 行为。魏晋时期,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一次, 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面对旁人的闲话、非议,阮籍 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吗?” [23] • 阮籍遭丧母
朱建斌1311707612@
时代背景
• 从东汉到魏,从魏到晋的政治更替,一般说起来是假禅让之名而行 篡逆之实。魏文帝曹丕之得天下是汉献帝让位给他的,晋之得天下, 表面上也说是魏禅让给他的,其实那都是假借禅让的美名,实行的 是篡逆的事实。社会道德的价值观念完全崩溃了,政治上假禅让之 名而行篡逆之实就是利用道德的美名来掩饰极不道德的丑行。这就 使社会心理出现了两极的倾斜,一方面是在上位的标榜道德,实际 是假借和利用道德。另一方面是士人们的反对名教,反对这种虚伪 的道德。与此同时,正当斗争里也出现了两歧的分化,有些看重眼 前权利禄位的,都归向了司马氏;另外一些固守正统观念的仍然效 忠于曹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朱建斌
11311707612@
朱建斌1311707612@
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 环顾四野,忧思难解。这首诗通篇写忧,却未 名言。请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政治态 度,说说诗人为什么而“忧”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朱建斌1311707612@
作品注释
• ①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 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 ②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薄帷,薄 薄的帐幔。鉴,照。
• ③孤鸿:失群的大雁。 • ④号:鸣叫、哀号。 • ⑤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 ⑥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