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在中国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各以其自身立场阐发各自的儒学思想,而且儒学宏富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演变亦使研究者对儒学的了解颇感困惑,从而引发了许多误解和争论。其实,无论儒学经历过多少时代,我们对儒学的理解首先应该弄清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学的目的、儒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此契入最应紧紧扣住经世精神及其意义来了解、体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

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所谓“经世”,即“经世致用”。“经世”有时写作“经济”,即“经国济世”,意义相同。“经世”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迗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经世”概念最早见之于《庄子•齐物论》,其言有

曰: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对于这里提到的“经世” 一词的含义,学者说法不一,如章太炎认为应解作“纪年”;梁启超则以济世致用之义视之,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为诸生订立学约十条,其中第九条即为“经世”,并解释道:“庄生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凡学焉而不足为

世用者,皆谓之俗学可也。”查“经世” 一词,历史上也有用为“入世”的同义词,以与佛教“出世”观念相区别,如南宋陆九渊谓:“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故近世学者有认为庄子之言是“由道家出世的观点,反衬出儒家的入世精神。”庄子“经世”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姑且可以置之不论,但经世观念确实代表着儒家入世和通过为政以达到致天下于太平、登万民于圣域的态度与抱负。

儒家的经世并不是因职责所需而体现的。刘师培认为儒家的经世精神渊源有自: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亲民治事、化民成俗本为司徙应有天职,儒家由此转化而成学派。刘氏所说在孔子以前也许是事实,但到孔子时,儒家的经世已绝非为了“尽职”,而是作为儒者或社会良心承担者无可旁贷的责任。这从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可以得到证明,如孔子阐述其最为强调的“仁”的观念时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迗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有弟子问何为儒家的理想人格__ “君子”,孔子的回答也是经世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

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的“修己”是要“安人”和“安百姓”,“修己” 只是起点,“安人”、“安百姓”才是终极目的。儒家所追求的最理想的道德境界“仁”,其充分的体现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迗而迗人”。由此可见,儒家所关心的并不是一己的安乐,而是其亲友、以至天下百姓的安乐。唯其如此,经世也就成了儒学的一大前提。孔子和孟子都是身体力行的真正儒者:孔子周游列国,虽四处碰壁,却仍矢志不移,目的不是为了一己荣辱,而是为实现其“安人”、“安百姓”的社会理想;孟子游说诸侯实行王政仁道,为的也是天下万民的安乐。他们开启并人格化了的经世精神,在《大学》中被进一步肯定。《大学》有认为是子思或曾子的作品,而其内容则可说综合了先秦儒家政治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建立了一个首尾完整、体系严密的理论架构,对儒学在后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大学》开宗明义便道破了其全部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领,只有“明德”、“亲民”,才能迗致“至善”之境,这实际是重申并发挥了孔子“修己”以“安人”的基本观念。然而,儒家以“安人”、“安百姓”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经世精神,

在汉以后开始发生变化。刘师培《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说》云:

自《史记》立儒林传,班与二史沿之,然后以通经为儒。夫两汉经生,均以师法相教授,与儒者教民之事亦复相符。惟其所教授者,在于先王之成绩,与化民成俗之义殊。名之曰儒,盖有儒名而无

其实也。

他以儒名指经生,当然是很狭义的说法,但他注意到至汉代对“儒”的界定已有所变化,则无疑是符合实际的。汉以前的儒都是“立身行己,诵法先圣,务以通经适用”的知识分子,而到汉代则开始有了因专职授经而被称为儒者之士人。这从《史记》、两《汉书》的“儒林传”中可见。《史记》有《儒林列传》一卷,《史记正义》引姚承云:“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综理古文,宣明旧艺,咸勤儒者,以成王化者也。”而《后汉书》的作者在《儒林列传》引言中则称是篇所录为“能通经名家者”。就是说,汉代史书儒林传所选录的尽皆能“通经”的职业儒者。当然,在汉及其后历代史乘中称为“儒”的多是指传授儒家经典的博雅之士,但这并不表示从此便没有了经世之儒,相反地,儒家经世精神在汉代及其后仍然得到继承和发扬。深受内蕴着这种精神的儒家经典的薰陶而成长起来,并将所学用来为民谋利的儒者,在汉及其后的历朝历代都并不乏其人。

儒家所重视的经世精神真正受到冲击和考验是在宋代开始比较明显的。

清代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子部•儒家类一”收录《孔子家语》、《荀子》、《孔丛子》、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桓宽《盐铁论》、刘向《新序》和《说苑》、扬雄《法音》、王符《潜夫论》、荀悦《申鉴》、徐幹《中论》、傅元《傅子》、王通《中

说》、唐太宗《帝范》、林慎思《续孟子》和《仲子》、张弧《素履子》、司马光《家范》、范袓禹《帝学》、王开袓《儒道编》等儒家著作共21种,卷末附案语云:

以上诸书,皆在濂洛未出之前。其学在于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也。其涌法圣人,求艺别专一先生号召天下也。中惟王通师弟,私相标榜,而亦尚无门户相攻之事。今录之,以见儒家初轨,与其渐变之萌蘖焉。

此谓所收作品如《新语》、《帝范》等皆属“修己治人” 之学,当无异议;其对王通之微词,亦非毫无根据。至于说自濂洛之学出,儒家修己治人的大旨才为之一变,转为讲论理气心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了。

无可否认,儒学在汉代以后已开始有式微迹象。汉代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但当时所重者仍是典章礼乐,并不是孔子、孟子、《大学》等提倡的“修己安人”之学。唐代佛学大盛,儒学衰微愈甚,虽有韩愈、李翱别出心裁地建立“道统”之说,又有孔颖迗撰《五经正义》,力

奋发以重振儒学权威,但仍未能给儒学带来转机,“儒门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