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认为分层教学不但能让教师较好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且能较好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化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更要坚信每个学生经过适当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学好化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能够尽量照顾少数学生,并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2.分层教学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

3.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对象,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成绩优秀;

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成绩中等;

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2.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以后,要以实现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对于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

①识记并领会.

②简单的综合应用.

③复杂的综合应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 层学生要达到三个目标;B层学生达到前两个目标;C层学生只要达到第一个目标.

3.授课分层

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本保障.对优等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等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对薄弱生则要求坡度小,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Cl2与H2O的反应,提出以下不同层次的问题,对C组学生设问:Cl2是什么颜色?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有无区别,其主要成分各是什么?对B组学生则问:将数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新制氯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氯水为什么不宜久置?对A组学生进

一步设问:Cl2和SO2均具有漂白性,向氯水中通入SO2后,氯水的漂白能力是否变强,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练习、反馈检测的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究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 A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和C 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类学生要努力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类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 类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分层教学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单差生、双差生转化很快,厌学的学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王继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摘要: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在有效时间内产生最大效益是高中化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利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加上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如: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倡导自由追问的教学环境,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的实验现象与预测的实验现象或理论知识并不相符的情况,这往往能激发学生很强烈的求知欲。随之学生会积极思考、不断提问,加以教师的引导,积极讨论,然后总结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Fe2+检验的教学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取少量FeSO4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己动手做实验,于是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得到预想的现象,可是有几组同学的溶液并没有变红,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就请这几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演示,再请其他学生观察问题在哪?大家很踊跃,有的说是:滴加顺序错了,有的说是:滴加的量不对。滴加顺序问题好解决,可滴加的量如何控制呢?让学生们继续做实验并做出总结出:氯气先氧化Fe3+后再氧化SCN-,在滴加的时候不能过量的结论。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作者:————————————————————————————————日期: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摘要]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高一化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高一必修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在会考和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初高中化学虽说在知识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重叠,但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化学知识存在比较明显的脱节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点,同时高中化学知识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有较强的不适应感,为此,本文探讨了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方法,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总结出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使刚刚迈入高中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的过渡。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原因分析;教材差异;衔接;学法指导 高中化学是在初三化学学习后的进一级层次的学习内容,是与初中新教材相配套的知识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如果单从新课标的要求和内容分析,总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出发,但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要求不同。一方面因为高中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普遍提高,由于我们的学生受中考制度的影响,再加上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学生技能和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化学不够重视,在开始很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造成许多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高一化学在内容上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化学技能、更好的树立科学的化学思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很快地适应,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6T07:13:29.16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2期作者:尹小东[导读] 就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分层教学更能削弱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减轻其学习化学的压力。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 860000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教学标准下,分层教学是当前高中的素质教育中探索的新型的授课方式。实行分层教学既可以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保证授课计划的顺利完成,这对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授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帮助。分层教学是减化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提高其素质,促进同学平等的受到最佳课堂教学的策略。下面,本文就结合高中化学的分层教学策略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就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分层教学更能削弱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减轻其学习化学的压力。在新课标的教学标准下,对化学实施分层教学来解决传统授课方式的弊端,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一些理论全面地分析在高中化学课堂当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以及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分层教学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同学们与化学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具体根据差异特点,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改变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适合同学们的不断地发展。课堂是化学分层的关键环节,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应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内容。在时间和方法上针对进行不同方面的课堂提问,进行分段备课,并处理好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向同学们展现出分层授课的魅力,引导他们做一些实验并让他们注意观察,以此来提高其学习兴趣。 一、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高中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将成绩相近的同学们分为一组,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虽然高中生在当前的学习阶段展现出的能力水平与知识储备能力还有所差异,导致他们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不能完全融入到老师的授课节奏和内容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将整个班级之间的氛围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水平的同学们设立专门的学习目标,这让学习困难的同学在学习化学时有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成绩。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化学的分层教学当中充分地扩展自己的思路,挖掘自身更多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保证对不同水平的高中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充分让他们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这样充分体现了在高中阶段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可以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它将水平相近的高中生安排到一起,可以保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在教授一些化学知识点时,让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和讨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在这种新的授课方式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层次高中生的水平,保证为其找到更加合适的化学学习内容,避免浪费大量的时间。二、实施高中化学分层学习的策略(一)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备课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阶段的课堂授课,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严格的按照高中化学的计划大纲,在应试教育的标准下,依据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合理的进行设计和安排,再对应着实施课堂的内容。然后,教师应该具体结合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的困难之处,对教材上的知识点也进行分层处理,以便达到最好的教授效果。化学教师应该更加明确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定位,将不同层次的高中生的化学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使高中生在学习时不能够完全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明确的找出适合每个阶段的高中生的具体案例去启发他们,使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化学的意义。在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课,利用分层的授课模式给同学们的学习方向做出一些引导,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具体的进行探讨。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心。(二)课堂授课和具体练习应该进行分层设计在高中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细节的设计,使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实施。老师在课堂教学,练习与课后作业的实施应该更加注重在每个层次中的实施,保证其都能达到教育计划的要求。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具体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成绩好的学生适当的帮助一些成绩较差的人,保证课堂结束后可以及时的进行消化,然后再提出一些较基础性的概念和容易理解的题型,帮助这些基础教学的高中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其他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些简单地研究,从而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准确性。例如,在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化学物质极其变化》一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分类与离子的反应,可以利用一些视频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感受到化学的奥秘。其次,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反应,讲解有关与氧化还原的知识,帮助他们进行更好地学习。结束语:

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途径

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8-07-16T15:42:33.7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作者:蒙慧娟梁昌祝[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法既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以分层教学法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法既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以分层教学法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优势显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具体应用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整合教学内容,达成因材施教的目的,实现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相互适应。 1、分层教学方法分析 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教学模式与思想,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达成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分层教学法可以照顾所有学生,教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帮助教师找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差生进步,优等生更优,达成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加深师生间的了解,改善师生关系。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教材内容深度、广度及要求都发生较大变化,很多高中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初中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2、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教学目标明确并划分学生层次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要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保证科学、有效的分层,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其中教师可遵循学生意愿自由组合或按照学生化学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分组。而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成绩进行分层。如,教师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安排一些测试性题目,对学生化学水平进行考查[2]。 例如,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对原子、分子和晶体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再进行分组。利用此法教师能更清楚了解学生对该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为高效分层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在分组时教师需要适当征询学生意见,避免因为组员关系不和谐而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从而阻碍学生学习。在分层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各层学生能力特点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学习,为共同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又如,在学习《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其分为A、B、C、(由高到低)三个层次,并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次学生,不仅要明确掌握氯水的组成成分,还要明确掌握其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微粒表现出的性质,能够自主设计相关实验验证不同微粒所具有的性质;而B层次学生需要掌握氯水的组成成分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与不同物质反应时微粒所表现出的性质;而C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明确掌握氯水的组成成分,理解氯水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2.2 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策略 在课堂开始前,主要是案例讨论的准备时期,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提出针对性的讨论思考题。同时,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教师所选案例进行资料搜集,案例和相关资料进行认真阅读,仔细分析,集思广益,并以此进行深入探索,确定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探寻更加完善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学习配位滴定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引用案例“水的总硬度测定法”,让学生根据我国对《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为参考,对自己生活领域内的生活用水和周围环境的水源进行实验验证[3]。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级的问题。如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适当发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第二层次的学生则适当延伸;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按照标准完成即可,充分考虑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3 作业分层分析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课内知识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教师布置作业合理、有趣、简洁,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教师既要重视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作业,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辅以个别作业,对一些后进生可利用他们好动手、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布置小实验、小创新等形式的实践性作业,给他们展现自己智能的机会,发掘、发扬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如对后进生主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帮助其正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态度,意识到自己更大的进步空间以及只要自身肯努力,很容易就能看到成效;而对于中等生,在对其进行鼓励并帮助其建立学习信心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正视和审视自身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计划;在面对优等生时,既要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还需要针对他们以往课堂表现和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从而突破学习上的瓶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考核做好准备。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实施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准,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发表时间:2013-05-14T14:02:43.26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4月供稿作者:宋娜[导读]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河北武邑中学(053400)宋娜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情形: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学生依旧是一听就懂、一用就错。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很难把握概念的真实意义,尤其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像的概念的学习中,如化学平衡、等效平衡、胶体等。并且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简单地把中学化学的学习转化为“学概念、用概念”。他们认为中学化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会不会解题,会不会用他们传授的“经验”进行解题。学生也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常觉得化学书本很容易学。书本上的概念很少,内容也不多,要识记的概念很少,要识记的笔记却有很多。对于解题,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是所谓的理解概念,即从概念的定义语言中讲清概念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概念的语言信息进行讲解,是从语言的角度构建概念的意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实质是语言学习,而非真正的概念意义的构建。 1 教师需要了解化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依据 根据同化理论的教学原则,概念的形成主要依据同化机制,根据同化的两个前提(新学习的概念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前位概念)组织教学。如果我们把化学概念看成一个图式的话,构成化学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或通道。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化学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化学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但那紧紧只是从物质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在初中化学原有图式的基础上从“物质得氧或失氧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 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心理障碍。概念教学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鲜明的感性材料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利用典型实验引入化学概念,如学习“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概念时,老师可选择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事例,然后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分析“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概念。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也使学生清楚掌握每个概念的关键之处。此外,对一些难以用具体实物或实验来表达的概念,可借助于模型、挂图、投影、幻灯等教具使学生获得形象的感性认识;或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3 化学概念教学应该考虑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因素 对高中学生而言,从注意特征来说,有意注意已经成为主要记忆方式,但又很不稳定,极易受到学科局限、学习环境、个人好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移。脆弱的心理因素,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周围的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胶体、原子轨道、杂化等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个人认识,核心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实验或“不一致事件”等多种途径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概念。创设情景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或学生对其具有一些模糊认识,这样的问题才更能引起学生的个人认识。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简短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由所谓的“常识”问题提出,如萃取、反应热、沉淀溶解平衡等,甚至在课题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在分析感性材料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感知到的现象与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换句话说,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实验直观、语言直观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注意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要指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注意概念教学的层次性,不断深化和发展概念。 最后,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笔者提出如下教学策略:①灵活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材料知识;②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③前后衔接,温故知新,实现概念同化;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原有概念,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⑤突出强化对概念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加深记忆;⑥横向联系,纵向梳理,建立概念知识网络;⑦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教学过程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他们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学生牢固地、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综合地运用化学概念,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10T14:55:35.36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作者:涂翔 [导读] 高中化学课外的作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涂翔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发展。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保障化学知识的有效传播,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布置相应的化学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化学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化学课外的作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作业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作业分层 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重点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高中化学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在这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却没有进行创新和改变,还是用传统的统一的、刻板的方式设计作业,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及其设计原则 (一)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设计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并且在课外能够通过作业再一次巩固和复习课堂上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传统的作业布置,通常都是统一的以班级为单位,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限制了教学的有效发展[1]。作业分层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学的实际内容,想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布置和学生当前知识相吻合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并在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的来说,分层作业设计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成长。(二)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 分层作业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布置,因此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层次性。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层布置。具体应该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能力作业以及提高型作业,从而分配给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练习。除此之外,也应该根据学生在化学方面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比如,善于动手的就安排实验性质的作业,善于理论的就安排书面作业,让学生各尽其能,量力而行,显示出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形式。其次,引导性。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应该具有引导性。高中化学作业应该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引发联想的功能,为学生创建情景,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业中得以发挥。最后,主体性。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应具备主体性,也就是强调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可以设计多种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相应的作业。 二、高中化学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措施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 每一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对于优生而言,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能够很大的完成;但是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而恰恰当前的作业布置都是统一的,就是不管优生和差生安排同样的作业,这就会导致学困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或者优生觉得作业太过于简单,起不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分层[2]。比如在教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巩固基础,并且熟悉各个元素的符号和特点等等。对于优生,作业的设计就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比如利用熟悉化学键,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作业的分类 作业大提升可以氛围三类:即常规作业、应用作业。在作业布置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前将要布置的作业先分类。常规作业一般指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难度较低。这类作业可以统一布置,让学生在课外夯实基础。应用作业主要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比如对于优生来说,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对于差生来说,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样也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兼顾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感受,更有利于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作业的分层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实施作业分层设计,通过作业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裴泓莉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所教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换课堂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而,高中化学教学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更具弹性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更新知识储备。新课标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素养,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化学教育多数情况下仅有四年的教学时间,其具体分配为初中一年,高中三年,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就是缺乏基础化学知识教学的学生,这就使得教 [摘要]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化学教育多数情况下仅有四年的教学时间,其具体分配为初中一年,高中三年,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就是缺乏基础化学知识教学的学生,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合适的高中化学知识教育、化学学科素养教育。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角度出发,对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对于任何学科教学而言,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不可能是面对相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群体,学生之间必然有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基础知识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为所有学生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但教师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层次进行划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推荐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创刊于1989年,属化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化学类综合性学术月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Ulrich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化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药学文摘》收录期刊。本刊理论与应用并重,信息量丰富,可读性强,覆盖面宽。 一、教学中注重教学灵活性,重视学生学习差异性 对于任意一所高中而言,其在招生时显然都不可能只招收某一地区或某一层次的学生,这就使得高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各有特色的,既可能存在极具有挑战思维的学生也可能是具有极强应试学习能力的学生,这就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灵活性,在重视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教师所要面对学生的第一个差异: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对于化学这一学科而言,其属于高综合性的知识学科,学生想要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不仅仅需要牢固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学科实验能力与科学探究思维等综合性能力,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其在初中学习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可能仅仅只满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化学知识的传授外,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参考。比方说怎样才能将化学实验做好,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并且怎样通过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社会中去。将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 题。下面我就来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 题。 一、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的实验心理障碍,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锢学生潜力的发挥,阻碍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真知。 例如:轻视化学实验的心理 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时,会问教师:“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学生中也时有冒出“考试只要求笔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语。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可做可不做,到考试时背背记记就会考得出的。在他们看来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 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健康的大脑机能基础上,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而轻视化学实验的问题是违背了学生科学认识的原则,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为人材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削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开设课外实验,例如:无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测定大气中固态沉降物含量,快速测定血液中CO含量等的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可给他们带来学习化学的情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实验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优势,只有在用化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使化学知识经验不断地内化,才能使学生健康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学习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再则,要淡化对分数的追求,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拉回到素质教育的轨 道上来。 抗拒性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在做固态物溶于水的搅拌操作时,会故意用玻棒把烧坏敲得叮当响;有的在用固态物制气体实验中,故意将已冷凝在试管口的水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至使试管破裂;有的故意用鼻直接嗅闻气体,也有的不愿做规定实验,却要做其他实验等等.这是学生在化学 实验中表现出的抗拒性逆反心理, 抗拒性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其从事的活动产生困扰时,心理倾向活动会产生反向作用,导致行为向着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倾向尤为突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倾向活动往往会造成实验失败、仪器破损,或者实 验环境受到影响.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 中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讲清理由,使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变化,灵活地运用逆反心理的潜在心理术,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来一个180’大转弯.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经常用直接嗅闻试剂气味的力?法区别试剂,还理由实足地说,体检时就是直接嗅闻气味.在一次课外实验中,我们将这些学生带到通风橱边,让他们用嗅闻气味的方法做区别物质的实验,井告诉他们使用通风橱的方法.结果这些学生

《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省长兴中学杭伟华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新作业 2006年秋季,浙江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2012年秋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行为,在关注“如何教”的同时更关注“如何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点关注。 作业的功能多数情况下被误解。传统作业只被认为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生活实践;作业形式单一,基本全是书面作业,缺少实践型、能力型的作业;作业方法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对学生能力要求低。然作业的功能远不止于此,有效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完成一次知识的探究、方法的提炼、思维的碰撞,有效的作业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可以成为教师反思教学的依据,可以成为提升课程意义的平台。 2.班级集中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很难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班级集中授课制的课堂教学要求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着统一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内容基本统一,然而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总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能在实际教学中使得教学设计符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作业,作为一种在教师要求下进行的课外活动。它没有象课堂教学那样有组织的集体形式,因此作业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校情、班情、生情进行设计,作业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容易使得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储备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方法,培养新能力。 3.化学作业资料存在与教材不匹配的现象 目前,我省使用苏教版《化学》教材。当前,在图书市场中高中化学教辅资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封面标榜“苏教版配套”,实质上是人教版的翻版,这些教辅材料存在不少问题,如习题内容与教科书不配套,不少是人教版的内容;习题内容要求与《指导意见》不一致,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作者:黄学敏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0期 摘; 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如何更好地讲授化学概念呢?很多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看似陌生,实则似曾相识。在讲授新概念时,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既给教师指明的方向,又要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不同的化学概念教学中,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基于同化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所谓同化就是让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同化理论不仅是一种学习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论。它能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有效途径。同化的过程,学生既巩固了原有概念,也对新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丰富了概念的意义。 案例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之处:第一,因为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明显可以建立的联系,导致概念难被学生接受;第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只认得得失氧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深刻理解反应的特征以及本质。所以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那还得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说起。“氧化”起初只是认为跟氧气的反应,氧气也是人们认识最早和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在英文“氧化”一词中就有生锈的意思,后来逐步扩大到对硫、氯等的研究,发现很多物质跟硫、氯反应也有相似的现象(硫化、氯化)。这也就说明了氧化反应并不局限于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现仍以氧化—还原来代表有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一类的反应。化学概念是发展的,学生的已有概念对新内容的融入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概念的演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认为分层教学不但能让教师较好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且能较好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化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更要坚信每个学生经过适当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学好化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能够尽量照顾少数学生,并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2.分层教学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 3.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对象,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成绩优秀; 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成绩中等; 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2.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文/蒋斌国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合理地进行分层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所需求的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就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展开讨论。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化学教学;因材施教;应用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不同,把学生分开、分批、分层的一种科学管理化的教学策略,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目的相同,都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在学科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中心安排不同的任务,配置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重点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重视部分“尖子生”或“差生”,做到更为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同时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态,更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气氛,教育出拥有高专业素质和优良品质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班级为单位的层次化化学教学;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的分层次教学任务。

一、以班级为单位的分层次化学教学根据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程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但在体现差异性的同时,不能以“差异性”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学生。另外,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也应当配置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类型的'教师,例如脾气急躁的老师应当配置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而不是理解速度较慢的学生,而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当配置较为耐心的老师。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配合合适的教师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分班,将知识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到一起,比较容易安排合适的教学任务。知识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不会感受到压力过大,优劣明显。这样通过利用分层次教学的优势,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解决了满足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量的问题。另外,学校在进行分班工作中还应当注意保持学生个性,分班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不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等,综合考虑后再做出科学合理的分班。分班之后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选用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这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并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分班制度能够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业上有适当的压力,同时良性竞争的环境下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对于学习热情的保持,分层教学也保证了不同知识程度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二、每个学生学习阶段的分层次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