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1.07.01
•【字号】鲁农法字〔2021〕12号
•【施行日期】2021.08.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
《〈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行政处罚自由
裁量基准》的通知
各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厅各处室、单位:
《〈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本裁量基准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7月31日。
附件:《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7月1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9•【字号】鲁政发[2012]13号•【施行日期】201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意见(鲁政发〔2012〕1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强和创新渔船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渔业安全事故和违规事件发生,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加强渔船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渔船管理的重要意义渔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
渔船是渔业生产的重要载体,渔船安全是渔业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强化安全目标量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渔船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渔船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省渔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但是,受我省渔船数量多、水上运输日益活跃以及灾害性天气事件多发等因素影响,渔船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另外,由于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我省传统作业渔场受到限制,海洋捕捞能力严重过剩与渔业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缓解,违规捕捞、越界捕捞问题十分严重,渔船管理形势严峻。
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保障渔区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平安渔业、平安山东和生态省建设,促进渔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从推进科学发展、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外交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渔船安全管理列入重要日程,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87.09.01•【字号】•【施行日期】1987.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1987年9月1日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养殖业第三章捕捞业第四章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第五章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和渔业的监督管理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省管辖的内陆水域、海域、滩涂从事养殖、增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的,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海水、淡水养殖,调整近海、湖泊捕捞作业,积极开发外海、远洋渔业,保护增殖及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速发展渔业生产。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渔业科学技术研究的领导,健全渔业科研、教育、信息、技术推广等服务组织,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相结合的技术服务,推广先进技术,鼓励群众从事科研活动,提高渔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渔业工作。
市(地)、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
第二章养殖业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人合伙和个人,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水面、滩涂和涝洼地,大力发展养殖业。
凡尚未开发利用的海水水面和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内陆水面以及滩涂、涝洼地,都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各种有效措施,加速开发利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青岛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

青岛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正文:---------------------------------------------------------------------------------------------------------------------------------------------------- 青岛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1997年6月25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75号)第一条为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生产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所辖海洋捕捞、浅海滩涂养殖的船舶、设施、人员以及进出本市沿海渔港和渔港水域的渔业船舶、设施及其所有者、经营者。
第三条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青岛市及沿海县级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市和沿海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及沿海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第六条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的有效证书、证件,配齐消防、救生、助航、信号等设备,配备海图、航行记录,配足合格船员。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渔业船舶,不得从事渔业生产作业:(一)证书、证件不齐或过期;(二)航行、信号、救生、消防、通讯设备及锚、缆、封仓等属具不齐或失效;(三)船体、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不符合安全要求;(四)违章尚未结案;(五)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形。
严禁渔业船舶超载、搭客和装载危险品;禁止渔业船舶擅自改变作业性质。
第八条渔业船舶的船名、船号、船籍港经批准后,必须按规定刷写、固定标记;更改船名、船号、船籍港,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九条渔业船舶系岸或锚泊,必须按规定配备驾驶等值班人员,以保证安全和随时操纵,并采取有效措施防风、防火、防盗、防冻。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的快速发展,渔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渔业生产安全,中国政府制定了《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这个规定对于保障我国渔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发展,提升渔业质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的,是海洋经济产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渔船、渔港、渔民和渔业企业等方面的安全规范。
首先,对于渔船,规定要求所有渔船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必须配备完整的安全设施,如救生衣、救生筏、避雷装置、船员安全设备等。
另外,渔船运行时必须严格遵守航行规则,确保船只安全驶行。
在船只出现故障、火灾、撞击等事故时,船员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其次,对于渔港的管理,规定对于所有渔港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所有的建筑和设施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而且,渔港也应该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救生艇、消防设备等,确保一旦渔港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
此外,规定对于渔港的船只出入港进行管理,禁止无证船只进入港口,确保渔业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三,对于渔民的管理,规定必须对所有的渔民开展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渔业生产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等内容。
此外,规定对于渔民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和年龄等进行审查,确保渔民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进行渔业生产。
最后,对于渔业企业的管理,规定要求渔业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的渔业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符合国家的标准。
而且,规定也对渔业企业的生产设施、人员安全等进行监管,确保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安全可靠。
总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是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这个规定提供了非常清晰明确的渔业生产安全标准,压实了各方责任,并加强了对于渔业安全的监管。
我们相信,在这个规定的指导下,我国渔业将得以稳步发展,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及相关渔业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综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第五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六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配备本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保存有关安全生产的各类资料。
第九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等安全生产情况。
第十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具备一定的救援设施和救援队伍。
第十一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二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第十二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达到合格标准后,颁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应涵盖渔业生产设备的选用和维护、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安全生产措施等方面。
第三章事故应急救援第十五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具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健全相应的救援预案和组织体系。
第十六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第十七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能够及时迅速地处置事故。
第十八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九条渔业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

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责任,预防和控制各类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和《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约谈是指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或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渔安委)名义,就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或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与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同志进行谈话,听取其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或某一安全生产问题情况说明,并对其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督促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渔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工作。
第三条各市、县(市、区)和相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予以约谈:(一)发生重大及以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二)短期内连续发生2起较大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三)较大渔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超过控制考核指标进度的;(四)对渔业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性质恶劣的;(五)发生社会影响大、舆论关注度高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六)国务院安委会、省政府及省安委会、省厅及省渔安委督查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问题,以及省渔安委挂牌督办安全隐患久拖不整改的;(七)其他需要约谈的情况。
第四条被确定约谈的单位,由省渔安委办公室负责拟定约谈通知,报省渔安委主任或副主任签发。
第五条需要约谈市级渔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由省渔安委主任或授权副主任约谈,省渔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第六条需要约谈市级渔业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的,由省渔安委副主任约谈,省渔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第七条需要约谈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可由省渔安委副主任约谈,或经省渔安委主任、副主任授权,由省渔安委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约谈,省渔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第八条约谈结束后形成纪要,发被约谈单位,被约谈单位要按照纪要进行落实。
第九条被约谈单位应在约谈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约谈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省渔安委办公室。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篇)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生产要求:(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二)按有关规定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三)按照规定配备职务船员和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的其他船员,保证渔业船舶符合适航要求;(四)配备渔业船舶安全设施和渔业作业防护用品;(五)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船舶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经营业主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____实施交通、生产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并履行下列安全生产措施:(一)出航前,对渔业船舶进行安全检查;(二)在出航期间应当保持通讯畅通,保证船位监控仪处于开机状态,及时报告船舶动态;(三)执行安全值制度和航行、作业及锚泊的各项规则,做好航行日志的记录工作;(四)遇有大风时,应当及时____渔业船舶靠岸;(五)督促船员在作业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一)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工伤保险;(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了解渔船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正意见,在安全隐患未排除时,有权拒绝上船作业;(五)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要求赔偿;(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有关交通、生产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服从管理;(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四)参加事故抢救和救援;(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五、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____、海事管理机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____报告。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3.23•【字号】鲁农渔字〔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的通知鲁农渔字〔2023〕7号各市渔业主管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省委、省政府、农业农村部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省厅制定了《2023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3月23日2023年山东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2023年全省渔业渔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对标对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海洋强省建设和“十四五”目标任务,持续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力量。
一、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抓好水产品稳产保供(一)持续稳固水产养殖面积。
落实重要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制度,指导各地依法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推动养殖证核发全覆盖。
优化近海养殖布局,组织开展海上养殖容量评估试点,科学评价水域滩涂承载能力。
(二)多元化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稳步推进深远海养殖试点,研究促进深远海养殖发展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培树“一水一策”典型案例。
积极拓展盐碱地渔业养殖空间,因地制宜推广渔农综合利用模式。
科学利用稻田水资源,支持沿黄地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三)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
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
组织实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和病害测报,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完成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落实白名单制度,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条例

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条例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条例是为了加强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保护渔民和渔业资源安全的一项法规。
本文将从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现状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渔业是山东省的重要产业,对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渔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安全生产是渔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渔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范渔船损失和溺水事故的发生,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质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现状在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渔船装备老化、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小渔船缺乏航行和通信设备,安全隐患较大;另一方面,渔民安全意识不足,违章操作、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较为常见,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
三、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措施为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山东省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首先,加强渔船安全监管,要求所有渔船按规定进行年检和定期维修,规定渔船必须配备救生设备和通讯设备,并明确划定禁渔区域和禁渔期。
其次,加强渔民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渔民安全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对渔业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渔业和销售假冒伪劣渔产品的行为,维护渔业市场秩序。
四、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山东省的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有所改善。
一方面,渔船装备更新换代迅速,许多渔船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通信设备,提高了渔船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渔民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违章操作和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障渔民和渔业资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渔船安全监管、渔民教育培训和渔业市场监管等措施,山东省的渔业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改善,为山东省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希望山东省能持续深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渔业安全水平,推动山东省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4.28•【字号】鲁农海监字〔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农海监字〔2021〕8号各沿海市人民政府,各沿海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强化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1〕1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2021年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海洋伏季休渔有关规定(一)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除单一作业类型为钓具外的其他所有作业类型渔船,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
(二)小型张网渔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
(三)我省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海域特殊经济品种海蜇、毛虾,底拖网禁渔区线外侧海域特殊经济品种太平洋褶柔鱼的专项捕捞生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执行专项捕捞许可制度,严格实施限额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及定港交易、船舶定位报告管理,具体方案由省农业农村厅另行制定。
(四)钓具渔船在海洋伏季休渔期间,应当严格按照捕捞许可证规定的作业类型、场所、时限和渔具数量进行作业,不得从事非钓具类型的渔业捕捞活动和转载、收购、运输渔获物等行为。
(五)按照《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休渔渔船应当在船籍港休渔,不得擅自转移停泊地点。
严禁外省籍渔船休渔期间在我省港口和管辖海域停靠。
(六)所有主机功率44.1千瓦(含)以上的渔船在航行、移泊和停港过程中,须全程开启北斗导航和船位监测终端设备,严禁擅自关闭、屏蔽、拆卸、出借和转让。
(七)在承包的增养殖区域内,利用渔船采捕自繁自养贝类以及运输养殖活鱼等渔业资源的,由县级渔业主管部门制定管理办法,逐级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8.16•【字号】山东省政府令第122号•【施行日期】2001.08.16•【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业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李春亭二00一年八月十六日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沿海水域从事渔港安全监督、渔船安全检验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渔港安全监督、渔船安全检验工作。
山东渔港监督机构和山东渔船检验机构具体负责渔港安全监督、渔船安全检验工作。
县(市、区)渔港监督、渔船检验机构负责本辖区内渔港安全监督、渔船安全检验工作;省内其他渔港监督、渔船检验机构,根据山东渔港监督机构和山东渔船检验机构确定的管辖范围行使安全监督管理权。
山东渔港监督机构和山东渔船检验机构,负责对县(市、区)及省内其他渔港监督、渔船检验机构的业务领导。
第二章渔船检验和登记第四条渔船和船上有关航行、作业安全的重要设备必须经渔船检验机构检验,取得检验证书。
发生影响渔船安全的海损事故和涉及渔船安全的修理、改装、更换重要设备以及改变作业性质、航区的,应当重新向渔船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第五条渔船必须按照渔船检验机构的规定配备合格的消防、救生、通讯、导航、号灯、号型、声响等安全设备。
第六条渔船取得检验证书后,应当向渔船所有人居住地渔港监督机构申请渔船所有权登记和国籍登记,确定船籍港,领取渔船所有权证书和国籍证书或者登记证书。
每艘渔船只能取得一个船籍港。
第七条每艘渔船只能取得一个船名号,船名号由渔港监督机构按照规定编排。
山东渔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山东渔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山东省渔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一、渔船安全生产责任1. 拥有渔船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做好渔船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渔船安全可靠。
2. 渔船船长应当对渔船的设备、装载物和作业人员进行查验,确保渔船作业符合安全规定。
3. 渔船船长和渔民应当掌握渔船航行规定和应急处理方法,做好航行前的安全检查和航行期间的安全督导工作。
4. 渔船船长和渔民在渔船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渔船操作规程,防止渔船侧翻、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5. 渔船船长和渔民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救生衣、救生圈、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
二、渔港安全生产责任1. 渔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渔港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渔港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渔港渔船进出港的规定和安全操作要求,并进行培训和督导,确保渔港操作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渔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渔港演练和应急救援演习,提升渔港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 渔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渔船进出港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渔船的安全进出。
5. 渔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渔港安全隐患。
三、渔民安全生产责任1. 渔民应当参加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渔业生产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渔民在渔船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渔民应当做好人身安全的防护工作,如佩戴救生衣、系好安全绳等。
4. 渔民应当随身携带必要的通讯工具,确保与外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求助和接受援助。
5. 渔民在发现航行危险或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渔船船长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四、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1.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渔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2.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
3.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渔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责任的追究和赔偿。
渔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度,对渔业经营者进行定期考核。
2.考核结果作为渔业经营者享受政策支持、资质认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3.渔业经营者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积极配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4.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渔业经营者应按照要求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渔业经营者应制定详细的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应急资源等内容。
2.渔业经营者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应急操作流程和应急设备的使用。
3.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渔业经营者开展联合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的能力。
4.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章制度不一致的,以本规章制度为准。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规章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十二、渔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
1.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鼓励渔业经营者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渔业船舶、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2.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渔业经营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
3.渔业经营者应当依法报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
4.渔业经营者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总结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
六、法律责任
1.渔业经营者违反本规章制度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3.渔业经营者应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渔业安全生产设备更新、维护、培训及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东省政府令第284号——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山东省政府令第284号

山东省政府令第284号——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正文:----------------------------------------------------------------------------------------------------------------------------------------------------山东省政府令第284号《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11月10日省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郭树清2015年1月9日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渔业船舶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水域内渔业船舶的设计、制造、维修以及在本省登记渔业船舶的航行、作业、停泊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渔业船舶管理实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推行船型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经营组织化和管理信息化。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渔业船舶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渔业船舶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渔业执法队伍建设,协调解决渔业船舶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和管辖水域内渔业船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渔业船舶的载客、载货等营业运输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气象、国防科工、海事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渔业船舶管理的相关工作。
渔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渔业村(居)民委员会和渔业经济组织应当明确相关机构或者人员,落实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职责。
第二章制造、改造与维修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引导使用标准化渔业船舶,提高渔业船舶安全适航性,促进渔业船舶节能减排。
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

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2018年)正文:----------------------------------------------------------------------------------------------------------------------------------------------------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2002年7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42号公布根据2018年1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修订)第一条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管辖区域内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的亲体、幼体、卵子、孢子及其赖以繁殖生长的水域环境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第四条采捕自然生长和人工增殖的水生动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第五条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品种实行重点保护。
具体保护品种及其采捕标准名录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执行。
第六条在网次或者航次渔获物中未达到可捕标准的重点保护品种,海水产品不得高于25%,淡水产品不得高于5%。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捕捞省重点保护品种的苗种和禁捕的怀卵亲体;因养殖、科研等特殊需要捕捞的,应当向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交下列材料:(一)养殖证或者科研立项审批材料;(二)捕捞品种和数量;(三)捕捞区域和时间;(四)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收购、运输、销售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品种的苗种及禁捕的怀卵亲体。
渔业行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渔业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渔业从业者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渔业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渔业生产单位、渔业船舶、渔业设施以及渔业从业人员。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依法管理,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3. 实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安全责任1. 渔业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安全责任。
2. 渔业船舶、渔业设施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应确保船舶、设施安全,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3. 渔业从业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
五、安全生产措施1. 渔业生产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要求。
2. 渔业船舶、渔业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安全性能。
3. 渔业船舶、渔业设施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衣、救生筏、灭火器等。
4. 渔业从业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5. 渔业生产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事故报告和处理1. 渔业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2. 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3. 事故单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事故调查。
4. 事故调查结束后,事故单位应按照要求整改事故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奖励与处罚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各级渔业生产单位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山东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

山东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txt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自己孩子不简单。
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
山东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2006年9月29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保护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及沿海水域从事渔业港口规划、建设、经营和渔业船舶设计、制造、改造、修理、使用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及沿海水域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的管理工作。
渔政、渔港监督、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经贸、公安、财政、交通、信息产业、工商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环境保护、气象、海事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应当遵循安全、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渔业港口建设和渔业船舶设计、制造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二章渔业港口管理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及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同省发展改革、交通、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事等部门编制全省渔业港口布局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和港口布局规划、防洪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渔业港口建设应当符合全省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山东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

山东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东省政府令141号有替代的新的文件吗没有找到说明其失效的文件,说明其还是在法定效力内的,同时这种规定一般是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令或者《安全生产法》的修订而修订的,现在安全生产法没有开始正式修改,这个规定也不会修改的2、新修订的山东省主体责任规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哪些职责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二)参与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三)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并进行考核;(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五)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六)监督检查本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资质、条件的审核工作,督促检查承包、承租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七)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八)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九)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单位规定的其他职责。
3、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于2017年进行了修正,最新抄条例于2017年5 月1 日起施行。
具体第14条的规定如下: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袭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一千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知照规定设置安全总监,并建立安全生产委道员会。
安全总监专项分管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事项。
4、山东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安全生产以什么监管为主属地监管。
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规定-

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规定正文:---------------------------------------------------------------------------------------------------------------------------------------------------- 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规定(1991年8月3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青岛市管辖的海域、滩涂从事养殖、增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以及从事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有关的其它活动,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海洋渔业生产应贯彻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把海洋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强滩涂、海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调整捕捞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外海、远洋渔业。
第四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网络建设,鼓励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海洋渔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条青岛市水产局是本市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的海洋渔业工作。
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海洋渔业工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设立渔政监督管理机构。
经同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可在重要海洋渔业区域、渔港和渔业乡镇设立派出机构或派驻渔政检查人员。
第六条胶州湾渔业水域和本市城市规划区沿海的滩涂、浅海养殖区和规定范围内的定置作业网区,由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区(市)的力量统一实施管理。
其他滩涂、浅海养殖区和规定范围内的定置作业网区,由所在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1989年12月25日发布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业职工、渔民生命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不受损失,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所管辖的海洋渔业船舶、设施、人员和其他进出我省沿海渔港和渔港水域的船舶、设施、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
第三条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行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渔工渔民的技术培训和遵纪守法、安全生产教育。
第五条省和沿海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沿海重点渔业乡(镇)人民政府,应建立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第六条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是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机关,按下列规定行使职权:
(一)各级渔港监督机构,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好渔港设施,维护渔港安全秩序;保护渔港水域不受船舶污染;对渔业船舶进行注册登记,依照规定征收港航费用;负责职务船员的考核发证和船舶进出渔港签证;监督管理渔用航道、航标,使其符合安全要求;发布航行通告;调查处理渔港水域内交通事故和其他沿海水域发生的渔业船舶之间的交通事故。
(二)沿海各级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在海上航行、作业的渔业船舶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第二章渔业船舶和船员管理
第七条渔业船舶必须按规定办理检验、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技术证书、航行签证簿、船舶国籍(登记)证书、渔业许可证、船舶户口簿和船民证等有效证书、证件,方可从事渔业生产。
第八条渔业船舶应按标准定额配备合格船员。
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无线电报务员、话务员、驾长、司机、机驾长,必须持有合格职务证书。
一百八十五马力以上渔业船舶的船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他渔业船舶的新船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应培训。
第九条渔业船舶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通信、助航、号灯、号型、声号、旗号等设备,并按规定设置和存放。
六十马力以上渔业船舶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五十九马力以下渔业船舶按《山东省小型渔船安全生产守则》的规定配备。
第十条渔业船舶的船名、船号、船籍港,必须经渔港监督机构批准登记后,按规定刷写、固定。
(一)六十马力以上的渔业船舶,国营、集体企业所有的,由所属单位刷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所有的,由渔港监督机构指定的船厂刷写。
(二)五十九马力以下的渔业船舶,由渔港监督机构发给统一制作的渔业船舶牌照,固定在规定的
部位。
渔业船舶更改船名、船号、船籍港,必须经原批准登记机关核准。
第十一条船舶进出渔港必须由渔港监督机构办理签证,并接收安全监督检查,服从渔港监督和港口调度人员的指挥。
严禁在港池内高速行使或争抢泊位;严禁在航道或禁止锚泊处停泊、张网或捕鱼。
第十二条渔业船舶系岸或锚泊时,必须留足值班人员,以保证安全和随时操纵,并采取有效的防风、防火、防盗、防冻、防煤气中毒措施。
第十三条严禁渔业船舶超载、搭客和装载危险品。
禁止渔业船舶擅自改变作业性质。
第十四条严禁渔业船舶超航区、超抗风等级作业。
(一)已在港内停泊的各类渔业船舶,听到五级以上风力预报或遇到五级以上风力时,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1.遇有五级以上风力,挂机渔船和木帆渔船不得出海;
2.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六十马力以下渔业船舶不得出海;
3.遇有七级以上大风,四百马力以下渔业船舶不得出海;
4.遇有八级以上大风,所有渔业船舶均不得出海。
(二)在海上作业的各类渔业船舶,听到或遇到前项规定的相应风力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有效的抗风、避风措施,禁止强行拖带航行。
第十五条渔业船舶在恶劣天气、岛礁区、狭水道、复杂海区航行和进出港时,船长必须亲自驾驶,并派人到船首了望。
第十六条六十马力以下渔业船舶,必须编队(组)作业或结伴生产,同出同归,相互照应。
第十七条严禁酒后驾船、开机。
渔业船舶在海上作业时,船上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禁止穿拖鞋作业。
第十八条从事外海生产的渔业船舶应严格遵守有关国际公约,遵守我国同有关国家的渔业协定,尊重邻国主权。
除有协议者外,不得进入邻国(地区)领海和禁捕渔业水域从事生产活动。
因避风、救急、割摆等特殊原因,确须停靠邻国港口的,事先应将前往港口、船名船号、船员人数、进港原因电告国内主管部门批准,尔后征得前往港口管理部门批准或认可,方可驶入。
第十九条渔业船舶、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有权禁止其离港,或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二)处于不适航或不适拖状态的;
(三)发生交通事故或渔业纠纷手续未清的;
(四)未按规定配备职务船员及航行和安全设备的;
(五)未向主管机关交付应承担的费用的;
(六)有其他妨害或可能妨害海上安全情况的。
第二十条新造、改造渔业船舶,必须经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严禁私自新造、造渔业船舶。
船厂新造、改造渔业船舶时,必须验明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签发的准造证明,凭准造证明施工。
第三章海难救助和交通事故处理
第二十一条渔业船舶遇难时,应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并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及出事原因报告就近的渔政渔港监督机构。
接到求救报告的渔政渔港监督机构,应立即报告
海上安全指挥机构,并迅速组织救助,有关单位及船舶必须服从调度指挥。
第二十二条海难现场附近的船舶,收到求救信号后,应迅速赶到现场,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和船舶,并将现场情况和本船船名、位置报告有关部门。
第二十三条因救助遇难船舶、人员造成经济损失的船舶,由被救助者给予适当补偿。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积极救助遇难船舶、人员者,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四条渔业船舶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除按第二十一条规定向就近的渔港监督机构报告外,并应在进入第一个港口四十八小时之内向渔港监督机构递交事故报告书和有关材料,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对渔港水域内的交通事故和其他沿海水域渔业船舶之间的交通
事故,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判明责任,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本规定同时又违反《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条例》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的,依照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可以并处警告,扣留或吊销证书、证件,罚款五十至二百元:
(一)未按规定配备号灯、号型、声号、旗号、消防、救生、通信设备的;
(二)未按规定刷写或固定船名、船号、船籍港的;
(三)在港内停泊未留足值班人员的;
(四)在海上作业不穿救生衣的;
(五)酒后驾船、开机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超航区、超抗风等级作业的,由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改正,可以并处扣留或吊销证书、证件和罚款二百至二千元。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对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海上作业的,必须先执行处罚决定。
第三十条拒绝、阻碍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纪律、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渔业船舶是指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以及属于水产系统为渔业生产服务的船舶,包括捕捞船、养殖船、生产运销船、冷藏加工船、油船、供应船、渔业指导船、科研调查船、教学实习船、渔港工程船、拖轮、交通船、驳船、环保船、渔政船和渔监船。
渔港是指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和供渔业船舶停泊、避风、装卸渔获物和补充渔需物资的人工港口或者自然港湾。
渔港水域是指渔港的港池、锚地、避风湾和航道。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所称"以上"、"以下",均包含本数。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自一九九0年一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