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无线充电标准V

合集下载

无线充电法规标准

无线充电法规标准

无线充电法规标准
无线充电的法规标准有以下几点:
1.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
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不超过50W。

2.规定适用于移动、便携式以及电动汽车(含摩托车)的无线设备,
并要求“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50W,辐射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3.额定传输功率大于22kW但不超过120kW的电动汽车(含摩托车)
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19-21kHz频段,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22kW的电动汽车(含摩托车)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79-90kHz 频段。

QI无线充电实用标准V1.0版

QI无线充电实用标准V1.0版

Q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

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

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范。

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 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 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 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无线充电标准V.版

QI无线充电标准V.版

Q 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

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

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范。

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标准v1.2.4最新版本来了定频调压方案或将受益

qi标准v1.2.4最新版本来了定频调压方案或将受益

qi标准v1.2.4最新版本来了定频调压方案或将受益近日,WPC无线充电联盟在其官网发布了最新Qi标准,版本号为v1.2.4,此协议将在2018年3月8日开始强制执行,这意味着此后无线充电产品将需要按照Qi v1.2.4标准过认证,而不是此前的Qi v1.2.3了。

随着Qi这一最新标准的发布,定频调压方案或将受益。

Qi协议的主要变化(注:BPP:Basic Power Profile,EPP:Extended Power Profile)关于苹果7.5W发射端认证方面,相对于Qi v1.2.3,Qi v1.2.4有以下更新:1. 该TX类型MP-A11在Qi v1.2.4正式纳入Qi标准。

2. 在Qi v1.2.3版本下,该类发射端通过的是BPP+FOD Extensions认证,而在新发布的Qi v1.2.4下,对发射端认证等级进行了简化,会通过EPP(MP-A11)认证。

综上,新协议强制执行后,苹果7.5W发射端需要通过的Qi认证的类型为EPP(MP-A11)。

市面无线充电发射器方案解读目前市场上无线充电发射器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的为中低端发射器,采用的方案为变频架构和定频调占空比架构。

变频架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工作频率从而调节发射功率,在某些发射频段会对手机电路造成一定干扰。

目前市场上变频架构的发射器一般采用A11或A11a,只能通过BPP 认证。

此类发射器功率一般都大于5W小于10W,没有Q值检测电路,在FOD(金属异物检测)性能方面要明显逊色于过了BPP+FOD Extensions和EPP认证方案的发射器。

有些发射端在A11/A11a基础上通过固定工作频率调节占空比的方式来支持苹果的7.5W快充。

此架构瞬态响应较差,基于此架构发射器一般也没有Q值检测电路,在FOD检测方面会比较差,也不符合EPP要求,也无法通过EPP认证。

定频调占空比架构作为一种中国式创新,该方案胜在高性价比,一定程度上也能让用户用较低的价格享受苹果快充的体验,但无法做到对手机零干扰。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第一篇:Qi无线充电协议概述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和普遍。

除了传统的有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也开始逐渐普及。

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由无线电力联盟(WPC)制定和发布。

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具有安全、方便和高效等优点。

它定义了一组标准通信协议、电气特性和外部机械尺寸,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当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时,充电器会向充电设备发送信号。

充电设备接收信号后,会开始充电。

Qi无线充电协议支持两种充电模式:基本充电模式(5W)和增强充电模式(15W)。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Qi无线充电协议充电的设备不需要插入电线,但充电器需要插入电源插座。

此外,使用Qi无线充电协议的充电器和充电设备必须符合WPC发布的标准,以确保安全和兼容性。

总之,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方便、高效和安全的充电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的标准化和普及将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的充电体验。

第二篇:Qi无线充电协议的工作原理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之间通过电磁耦合进行能量传输。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器被称为发送器,充电设备被称为接收器。

发送器中包含一个交流信号发生器,在工作时产生一个高频交流信号。

接收器中包含一个线圈和一个整流电路。

当接收器被放置在发送器上时,线圈会从发送器中获得交流信号,整流电路将信号转换成直流电能以供充电设备使用。

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了一种叫做“基于负载的调制”(load modulation)的通信协议。

当接收器放置在发送器上时,发送器将通过变化输出信号的幅度来传输通信信息。

接收器会通过改变电流的负载来对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传输通信信息给发送器。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设备可以通过发送器发送一个请求充电的信号。

发送器接收到请求信号后,会向充电设备发送一个允许充电的信号。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标题:了解和应用“Qi认证标准”简介:本文将介绍“Qi认证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其在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应用,并强调遵守文章中提到的要求,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合规性。

正文: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Qi认证标准”被认为是保障无线充电设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Qi认证标准”,以及为什么它对无线充电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Qi认证标准”的含义。

Qi是一种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电力联盟)制定和管理。

该标准确保了无线充电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使得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种Qi认证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Qi认证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无线充电设备,但并非所有设备都能保证高效、安全地进行无线充电。

通过遵守“Qi认证标准”,制造商可以确保其设备能够与其他认证设备互通,并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充电体验。

然而,我们在撰写本文时需要注意一些要求,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合规性。

首先,标题必须与正文内容相符。

我们不能使用误导性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而在正文中却没有提及或讨论相关内容。

其次,文章内容中不能包含任何网址链接或其他广告信息。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进行营销活动。

第三,我们必须避免引发版权或其他侵权争议。

在撰写过程中,应使用原创的或合法的引用,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用标注。

第四,文章标题、简介和正文中不能包含任何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

我们应该保持文章的专业性和中立性,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引起争议或冒犯读者的词语。

最后,文章正文不能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段落不完整等情况。

我们需要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语句通顺,段落结构合理,以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总结起来,“Qi认证标准”在无线充电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Qi认证标准”的概念和应用,强调了撰写文章时需要遵守的要求,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合规性。

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PMA、Qi、A4WP

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PMA、Qi、A4WP

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PMA、Qi、A4WP无线充电会成为未来手机、可穿戴产品、小家电等重要的充电方式,甚至可以可以作为电力传输。

但是不同的手机之间,不同厂商之间,以及手机和电动牙刷之间如果不能兼容充电,那么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麻烦!跟我们家用电一样,大多数都是220V,或者110V,无线充电也有自己的标准,目前主要是三种,两大阵营!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 (A4WP)标准。

WPC和AirFuel,已构成无线充电标准的两强格局。

无线充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标准组织,分别是A4WP,PMA以及WPC。

WPC推出的Qi标准于2008年成立,是行业内成立最早,用户和会员数是最多的组织,处于商用化的领跑地位。

PMA和A4WP均是2012年成立的,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在三大阵营中,A4WP采用磁共振技术,WPC和PMA采用磁感应技术。

WPC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是100-205kHz,而PMA则使用频率为277-357kHz的电磁波。

2015年,A4WP与PMA在宣布合并,并更名为AirFuel 联盟,联手力拼无线充电市场。

至此,无线充电标准之争也从三足鼎立(WPC、A4WP、PMA)格局演变为两强争霸态势(WPC、AirFuel)。

1. Qi标准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

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

其次,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Qi采用了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

目前Qi在中国的应用产品主要是手机,这是第一个阶段,以后将发展运用到不同类别或更高功率的数码产品中。

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

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

译文说明译文说明:本文为《QI无线充电标准V1.0版本》的译文,本译文由:《QI无线充电标准V1.0(1)》《QI无线充电标准V1.0(2)》《QI无线充电标准V1.0(3)》《QI无线充电标准V1.0(4)》《QI无线充电标准V1.0(5)》《QI无线充电标准V1.0(6)》《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A1)》《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A2)》《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B)》《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C)》《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共11个章节组成(未包含原文声明和目录)。

因译者水平有限,不保证所有内容都翻译正确属实,符合原文,凡有异议之处,请参见原文: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olume I: Low Power Part 1: Interface Definition Version 1.0 July 2010。

在以WORD文档形式表现的译文中,所有的图表、公式及非常规符号均未得到体现,详细内容请参见原文: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olume I: Low Power Part 1: Interface Definition Version 1.0 July 2010或由“李聪安好-设计”(译者之一)翻译的译文,搜索词条为“QI无线充电标准”。

免责声明:本产品(译文)为译者个人所用,并无条件提供给读者使用。

所翻译内容仅供参考,译者对本产品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无故障发生都不作担保。

在适用法律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译者不承担因读者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引起的或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意外的、特殊的、惩罚性的或其它任何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因营业中断、信息误解等而造成的损害)。

再次声明,《QI无线充电标准》为WPC内部保密资料,此译文仅供译者个人使用,并无条件提供给读者使用,读者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形式。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众多移动设备都需要定期插到电源插座上补充电量。

大部分智能手机电池的续航时间都很少能超过一天,所以带来了频繁充电这个让人烦恼的后勤问题。

相信因为手机没电而耽误事的情况每个人都遇到过。

如果电池技术和移动设备的耗电情况没有突破性进展的话,那么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至少可以让充电这件事变简单呢?理想的情况是,只要把手机放在一个设备上就可以充电,像电动牙刷的无线充电盘一样。

但是与牙刷相比,移动设备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电能。

快速充电磁场间的通信除了能量,两个磁场之间还需要发送数据。

将移动设备放置到充电板上时,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就会通信。

发射器每400ms发射一个脉冲,如果电压保持不变,就不会传递能量。

如果电压下降则意味着有qi标准的接收器存在。

之后,发射器会发射一个更强的脉冲唤醒接收器。

此时脉冲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量转让协议,它告诉发射器现在的接收器需要多大的电量以及以什么样的频率传递能量波等信息。

然后在传输阶段每32ms发射一个脉冲,保证可以及时修复控制器模块发射出的错误数据包。

如果电池充满了电,接收器就会发射一个“结束功率传输”的包,然后发射器将停止能量传递。

1.1版本的qi标准很有可能被更广泛地普及,但不会成为大一统的标准。

因为不仅苹果不支持qi标准,三星和高通也计划推出自己的无线充电标准,而且英特尔也将在2013年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超极本,后两者的方案在技术原理上都不同于qi的共振感应技术,因此是否能与qi标准兼容尚不明确。

但是如果英特尔和三星能够在符合qi标准的情况下带来更好的技术,则很有可能统一所有无线充电标准,真正让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取得重大突破。

qi产品认证标准

qi产品认证标准

qi产品认证标准
Qi是一个成熟的开放标准规范,旨在帮助消费者使用最先进的技术。

Qi认
证产品需要通过兼容性和安全测试,Qi的Logo是兼容和安全的象征。


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

系列测试验证充电器与其他Qi手机兼容,同时还可保证产品安全可靠,可防范
受伤、防范设备损坏(硬币变热、损坏手机、损坏NFC卡)等。

Qi认证类型如下:
1. Qi-BPP认证:产品支持5W以下功率,使用Qi协议,必须过BPP认证。

2. Qi-EPP认证:产品支持5W以上功率,使用Qi协议,必须过EPP认证。

通过qi认证标志识别qi认证:使用qi标准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能源效率。

只有通过独立实验室测试的产品才能使用qi认证标志,并被视为是“qi认证”的产品。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qi
标志来判定产品是否通过qi认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Qi官网或咨询专业技术
人员。

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

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

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
Qi是目前全球首个无线充电标准,可广泛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

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可以让我们抛弃拖着长线的充电器,在无线的状态下为手机充电。

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主要利用电磁技术,在发射器将电流转化为电磁,手机通过内置芯片接收器将电磁转化为电流为手机充电。

在目前出现的几种无线充电技术中,Qi的充电效率与有线充电方式非常接近,达到了70%以上,而Qi的充电站的待机耗电量则已经降低到微瓦水平。

2010年08月31日无线充电联盟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引入中国,该标准可在无线充电联盟网站下载。

Qi标准5V USB供电无线充电主控芯片-WP5010规格书,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Qi标准5V USB供电无线充电主控芯片-WP5010规格书,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WP5010,Qi标准5V无线充电器控制IC特色●智能无线电源传输控制●符合Qi标准A5和A11方案,5V供电●动态输入功率调整,适合电脑和笔记本USB口驱动●金属异物检测功能(FOD),使用安全●过压、过温、过流保护●充电状态和故障状态的LED 指应用范围●与Qi兼容的无线充电器-手机和智能电话-手持式设备-工业工具-汽车和其它车辆-桌面充电接口说明WP5010是符合无线充电联盟(WPC)Qi 标准的无线充电器控制IC,实现了单机无线充电器的全部功能。

芯片按照Qi标准1.1版中的A5和A11发射器方案设计,采用5V供电电压。

芯片会自动检测符合Qi标准的接收器,与接收器建立数据通信,并智能管理无线电源传输。

为了增加应用灵活性,设计了动态输入功率调整功能,通过无缝优化首先输入电源上可用功率的使用,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持续监测已建立的电源传输效率,WP5010支持金属异物检测,从而防止由于在无线电源传输路径上错误方式金属物体而导致温度急剧上升的状况。

如果在电源传输期间发生任何异常状况,WP5010会自动进行处理并指示,这保证了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功能图和效率曲线电气特性极限参数直流特性(TA=25℃)器件描述功能框图COM1COM2VSNS ISNS TSNS BUZZERPWM1PWM2LEDT1T2ENHB引脚说明No. Name I/O Description应用说明线圈和匹配电容发射器线圈和匹配电容Qi标准已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照规定选择线圈和匹配电容,不可随意更改。

WP5010适用于A5和A11方案,请参照Qi标准文档选择所需要的线圈。

匹配电容对发射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线圈的匹配电容应为400±5%nF,电容耐压值应不低于50V。

应选择C0G/NPO或相当材质的电容,不推荐使用X7R材质的电容。

由于400nF并不是标准容值,可采用4个100nF电容或者1个180nF和1个220nF电容并联。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摘要:1.认证标准的背景与意义2.Qi 认证标准的介绍3.Qi 认证标准的优势4.Qi 认证的应用领域5.我国对Qi 认证的推广和参与6.对智能设备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前景正文: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Qi 认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一种安全、高效、兼容的无线充电标准,Qi 认证标准为各类电子设备的充电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认证标准的背景与意义Qi 认证标准是由无线充电技术联盟(WPC)制定的,该联盟成立于2008 年,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无线充电技术。

Qi 认证标准的诞生,标志着无线充电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为智能设备的充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2.Qi 认证标准的介绍Qi 认证标准是一种针对无线充电设备的认证体系,包括了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两个方面的认证。

通过Qi 认证的设备,可以实现一定距离内的无线充电,用户只需将设备放在充电底座上,即可轻松完成充电。

3.Qi 认证标准的优势Qi 认证标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Qi 认证标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IEC 60364-4-5 安全标准,确保了设备的安全性;其次,Qi 认证标准支持多种设备充电,具有高度的兼容性;最后,Qi 认证标准采用了电磁感应技术,使得充电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4.Qi 认证的应用领域目前,Qi 认证标准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手表、耳机等电子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Qi 认证标准将有望拓展至更多领域。

5.我国对Qi 认证的推广和参与我国政府对Qi 认证标准的推广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了WPC 的相关活动。

我国企业也在加紧研发和生产符合Qi 认证标准的无线充电设备,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6.对智能设备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前景Qi 认证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智能设备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摘要1. 引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高效、便捷的充电方式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插拔不便、易断电等问题,而无线充电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qi无线充电标准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2. 无线充电的背景与优势3. qi无线充电协议的工作原理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

它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充电器(基站)和充电设备(移动设备)。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组件的工作原理。

4. qi无线充电协议的技术规范4.1 通信协议 qi无线充电标准使用一种基于射频(RF)的通信协议,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来实现充电设备与充电器之间的通信。

该通信协议支持数据的双向传输,可以实现充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和充电器的状态监测。

4.2 充电规范充电器功率范围:qi无线充电标准规定了充电器的充电功率范围,包括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模式。

充电效率要求:qi无线充电标准要求充电系统的效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减少电能的损耗。

充电距离:qi无线充电标准对充电距离有一定的规定,根据不同功率的充电器,可以支持不同的充电距离。

4.3 安全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还定义了一些安全要求,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例如充电器和充电设备需要支持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以避免电器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常见的qi无线充电设备6. 常见问题解答6.1 qi无线充电设备是否能与其他充电设备兼容?是的,qi无线充电标准是一种通用标准,几乎所有支持qi充电的设备都可以兼容使用。

6.2 qi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如何? qi无线充电技术支持不同功率的充电器,充电速度取决于充电器的功率。

快速充电模式可以提供更快的充电速度。

6.3 qi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距离有限吗?是的,充电距离与充电器的功率有关,一般情况下,充电距离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

QI无线充电标准中文版V1.13

QI无线充电标准中文版V1.13

线圈之间的距离,其屏蔽[mm] 线圈之间的距离的接口和表面[mm] 通讯比特率[千赫] 共振频率[千赫的检测[j]. 操作频率[千赫] 二次谐振频率[千赫] 初级线圈电流调制深度(马) 电力接收器输出电流(马) 初级线圈电流(马) 中英电感的阻抗匹配网络[μH] 初级线圈自感μH][m].北京: 第二组线圈自感(手机)[m].北京:离基站μH] 第二组线圈自感(移动设备上μH 基站)[] 通过对电力收到总额的接口表面(W) 通过对电力传输总额的接口表面(W) 功率控制 Hold-off 时间(ms) 通讯的时钟周期μs][m].北京: 最大的过渡时期的通讯[μs] 整流电压[V] 电力接收器输出电压[V] 17 公约 这部分定义符号和惯例 1.7%应用于该系统的描述无线能力转让。 1.7.1 交叉引用 除非另有、交叉引用表示在这个文件或部分所列文件 13,指节段以及引用其中所含的子章节。 1.7.2 翔实的文本 除了部分被标记为信息,所有信息文本是用斜体印出的词。 1.7.3 条款大写 所有条款与资本的开始部分定义 1.4。作为例外,包的名字字段定义第 6.3 条。 1.7.4 符号的编号 真正的数字是代表了使用数字 0 - 9、小数点、任意一个指数的一部分。此外,一个积极的和/或负面的
1.7.5 单位的物理量 对单位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SI)。在一个字节。 1.7.6 一点订购图示的一个字节就是这样,从事是左边,lsb 在右边。图 1-1 定义的点位置的字节。 1.7.7 字节数 这个字节序列中的氮字节被称为 B0,B1,…,Bn-1。B0 字节的第一个字节的对应。Bn-1 字节序列对应; 最后字节顺序。图示的是这样的,B0 字节序列在上面的左侧,字节 Bn-1 在较低的右边。 1.7.8 Multiple-bit 领域 除非不那样显示,多一点场数据结构描述一个无符号整型值。在一个 multiple-bit 领域跨越多个字节, 从事的 multiple-bit 场坐落在字节,最低的地址,这个领域的 multiple-bit lsb 位于字节以最高的地址。(信息)图 1-2 提供的一个例子,两个字节 6-bit 领域。18 运营商。这段 180 定义操作系统采用无线通信电源转换,描述了较 常用。常用的运营商他们平常的意义。Exclusive-OR 增加这个符号的”代表 exclusive-OR 操作。 1.8.2 连续 “| |’的符号代表着连续两个咬弦。最终在一起的咬弦位于右边的操作从事直接跟 lsb 的左手边的操 作。2 系统概要(信息)。 操作装置,符合本系统描述无线权力转移依赖平面线圈之间的磁感应强度。区分两种装置,即装置提供 无线 power-referred 为基础 Stations-and 设备,无线电力消耗,简称移动设备。电力传输总是从一个基站到移动设 备。为了这个目的,一个基站包含一个 subsystem-referred 作为电力 Transmitter-that 包括一个初级线圈, 1 和移动设备包含一个 subsystem-referred 来作为一种力量接收-包括一个次要线圈。事实上,主要的线圈和 二次线圈形成的两半芯共振的变压器。适当的屏蔽的底部的脸线圈的顶面第二组线圈,以及近间距的两卷,确保 电力传输时发生的可接受的效率。此外,该屏蔽最小暴露的磁场。通常,一个基站 surface-referred 具有扁平的 Surface-on 接口的一个用户可以把一个或更多的移动设备。这保证了垂直的间距和线圈小学第二组线圈足够小。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概念为横向对齐的初级线圈和二次线圈。在第 concept-referred 为指导 Positioning-the 用户必 须积极的第二次卷卷,放置在恰当的移动设备接口的位置。为了这个目的,手机提供一个对齐的援助适当的大小、

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

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

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技术,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无线充电技术中,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信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是什么。

Qi标准是由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制定的一种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它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感应线圈和磁场来实现无线充电。

目前,大部分主流手机厂商都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因此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之一。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有哪些优点。

首先,它的便捷性是无可比拟的,用户只需将手机放在充电器上,就可以实现充电,无需再使用充电线,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其次,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标准,因此兼容性非常好,用户可以放心地选择任何一款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进行使用。

此外,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充电线故障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然而,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因此充电效率相对有线充电会稍低一些。

其次,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无线充电器,因此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在选购时需要格外留意,以免购买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

首先,用户在选购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用户在使用时要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另外,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也要定期清洁充电器和手机的接触点,以确保充电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综上所述,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选购和使用时,用户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充电效果和安全性。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Qi(发音为“chee”)是无线充电的一种标准。

它是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的一种无线充电协议和技术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能够相互兼容。

Qi标准使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一个无线充电器(发射器)和一个无线充电设备(接收器)之间的电磁场交互作用,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实现设备的无线充电。

Qi无线充电标准支持的功率范围从1瓦特到30瓦特,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移动电源等设备提供无线充电功能。

它可以通过电磁感应、谐振耦合或者电磁辐射等方式实现无线充电,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

目前,许多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如苹果、三星、华为等都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用户可以通过方便地将设备放置在支持Qi 标准的充电器上实现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标准

无线充电标准

无线充电标准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它摆脱了传统充电方式的束缚,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充电体验。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无线充电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无线充电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包括Qi标准、PMA标准和A4WP标准。

其中,Qi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

PMA标准由Power Matters Alliance制定,得到了星巴克、戴尔等公司的支持,主要应用于公共场所的无线充电设备。

A4WP标准由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制定,其特点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双向无线充电,被认为是未来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消费者应该首先关注设备是否支持自己所在地区的无线充电标准。

其次,消费者还应该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与自己的移动设备完美匹配,同时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充电。

最后,消费者还需要考虑无线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以确保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不会对自己和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除了以上几点,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还应该关注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仍然是该技术的瓶颈,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来进行选择,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总的来说,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它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充电体验。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无线充电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需要谨慎选择,以确保设备的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几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无线充电技术,从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无线充电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

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

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范。

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 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 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 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发射器:在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规范特别说明的能产生近场感应电能的特殊设备。

发射器带有标识,以直观地告知用户本发射器符合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规范。

通信和控制单元:电能发射器和电能接收器上用于控制电能传输的功能单元。

(资料)实施的角度来看,通信和控制单元可以分布在发射器和移动设备的多个子系统中。

控制点:接收器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的联合,其他参数要视一个特定的接收器实施而定。

检测单元:用来检测发射器表面接收器的存在的发射器功能模块。

数字码:用来检测和识别电能接收器的电能信号。

免定位:无需用户将移动设备的有效区域与发射器的有效区域对齐的将移动设备放置在发射器接口表面的方法。

制导定位:为用户提供反馈以将移动设备的有效区域与发射器有效区域对齐的将移动设备放置到发射器接口表面的方法。

接口表面:发射器或者接收器上靠初级线圈或者次级线圈最近的表面。

移动设备:无线电能传输标准所规定的能利用近场感应电能的移动设备。

在执行此标准的移动设备的表面应有可见的’LOGO来告知用户这个设备执行的是本标准。

工作频率:电源信号的振荡频率。

工作点:初级线圈电压的频率、占空比、幅值的参数组合。

数据包:接收器用于与发射器通信的数据结构。

数据包包括:序言字节,头字节,消息字节和一个校验码。

数据包由其所含信息的类型得名。

电能转换单元:能将电能转换为电能信号的发射器的功能单元。

电能接收单元:能将电能信号转换为电能的接收器的功能单元。

电能接收器:如无线电能传输标准所述能获取近场感应电能并能控制其输出能力的移动设备的一个子系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接收器需要与发射器交换其电能需求信息。

电能信号:包围在初级线圈和可能存在的次级线圈中的振荡磁通。

电能传输协议:一组表征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电能传输需要的边界条件。

任何不满足条件的冲突都会导致停止电能传输。

电能发射器:本标准描述的基站的子系统,能产生近场感应电能,并能控制与接收器的电能传输。

初级(线圈)单元:一个或者多个用来在有效区域产生有效的高能近场感应电能的线圈的组合。

初级线圈:发射器上用来将电流转化成磁通的元件。

次级线圈:接收器上用来将磁通转换成电能的元件。

屏蔽罩:发射器和接收器上都有元件,用来将磁场限制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

1.5缩写AC 交流电AWG 美国线规(美国的电线标准,规范中规范的电线型号的线径、绝缘强度等)DC 直流电lsb 最小有效值msb 最大有效值N.A. 空,不适用PID 比例积分差分(控制方法)RMS 均方根UART 通用异步(数据)收发器1.6符号C d次级线圈的并联电容[nF]C m阻抗网络中的匹配电容[nF]C p 初级线圈串联电容[nF]C s次级线圈串联电容[nF]d s线圈与屏蔽罩之间的距离[mm]d z线圈与接口表面的距离[mm]f clk通信频率[kHz]f d 谐振检测频率[kHz]f op工作频率[kHz]f s二次共振频率[kHz]I m初级线圈电流的调制深度[mA]I o接收器输出电流[mA]I p初级线圈电流[mA]第1.8节定义了本系统说明无线电力传输所使用的不太常用的操作符。

常用的操作符通常有自己的含义。

1.8.1异或符号“”表示异或运算。

1.8.2连接(“加”)符号“| |”表示的两个位字符串相连。

在所得到的结果中,右手侧的操作数的MSB(最高有效位)直接跟在左手侧的操作数的LSB(最低有效位)。

2系统概述(资料)符合此系统说明无线电源传输设备的运行依赖于平面线圈之间的磁感应。

两种器件是有区别的,那就是提供无线电能的设备----基站----和消耗无线电能的设备----移动设备。

电力总是从基站传送到移动设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基站包含一个子系统,称为功率发射器----它包括一个初级线圈,移动设备包含一个子系统,称为功率接收器----它包括一个次级线圈。

实际上,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别对应着一个空芯变压器的两半。

位于初级线圈下面,次级线圈上面,两线圈的闭合处的合适的屏蔽罩能确保一个可以接受的功率传送效率。

此外,该屏蔽减少了用户暴露于磁场中。

通常情况下,一个基站具有一个平坦的可以放置一个或者多个移动设备的表面----接口表面。

这确保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垂直间距足够小。

此外,关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水平对齐有两个概念。

在第一个概念,称为制导定位,用户必须通过调整移动设备上的接口表面来对齐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

为此目的,移动设备提供了一个符合它的大小,形状和功能的辅助对准(标记)。

第二个概念,称为自由定位,不要求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对齐方式。

自由定位利用初级线圈阵列来产生只在次级线圈的位置处磁场。

自由定位的另一种实现使用机械手段来移动次级线圈下的一个单一的初级线圈。

图2-1说明了基本的系统配置。

如图所示,功率发射器包括两个主要的功能单元,即一个功率转换单元和一个通讯和控制单元。

该图明确地显示了初级线圈(阵列)作为电力转换单元的磁场产生元件。

控制和通信单元按照功率接收器的请求调节传输功率。

图中还显示了一个基站可以包含多个发射器,以便同时服务于多个移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功率发送器只能服务于一个电能接收器)。

最后,在图中所示的系统单元包括所述基站的所有其他功能,例如,输入功率配置,多个发射器功率控制和用户接口。

电能接收器包括一个电能拾取单元和一个通讯和控制单元。

类似发射器的功率转换器,如图2-1所示,明确说明了作为电能拾取单元接收电磁场的初级线圈。

电能拾取单元通常只包含一个次级线圈。

此外,移动设备通常包含一个单一的电能接收器。

通信和控制单元调节传输功率,以适合于连接到功率接收器的输出端的子系统所需求的功率大小。

这些子系统所代表的是移动设备的主要功能。

一个重要的例子,子系统是需要充电的电池。

本文档的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

第3节定义了两种基本的电力变送器设计方案。

第一种设计方案----A类----基于一个单一的初级线圈(无论是固定的还是可移动的)。

第二种设计方案----B类----基于初级线圈的阵列。

请注意,这个1.0版本的系统说明无线电能传输的第一卷第1部分,相对于实际功率变送器实现而言,只能提供有限的设计自由度。

其原因是,相对于基站的电能发射器的设计而言,移动设备的电能接收器有更多的设计设计要求和变性,例如,智能手机与无线耳机有很大的不同设计要求。

制约电能发射器的设计的原因以是能适用于最大数量的移动设备的互通性。

第4节定义了功率接收器的设计要求。

由于移动设备多种多样,这些要求已被保持在最低限度。

除了设计要求,附录A的两个设计实例补充了第4部分。

第5节定义的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方面。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交互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择,ping(发送捂手信号),识别配置,和功率传递。

在选择阶段,功率发射器尝试发现和定位放在界面的对象。

此外,功率发射器的尝试区分接收器和外来物体,并选择功率接收器(或对象)传输功率。

为了这个目的,功率发射器可随机选择一个对象并继续ping (包括随后的识别配置阶段)来收集必要的信息。

注意,如果功率发射器不将功率传输到接收器时,它应该进入低功耗待机操作模式。

在ping阶段,电能发射器试图发现对象是否包含一个接收器。

在识别配置阶段,功率发射器准备将功率传输到功率接收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功率发射器从功率接收器获取相关信息。

功率发射器将此信息与存储在内部的信息想结合,建立一个所谓的功率传输协议,其中包括对功率传输的各种限制。

在功率传输阶段,实际功率发生转移。

在这个阶段,电能发射器和电能接收器配合调节传输功率到预期的水平。

为了这个目的,电能接收器定期发出电力需求。

此外,电能发射器连续监测功率传输,确保电能传输协议不冲突。

如果发生协议冲突行为,电能发射器将终止功率传输。

各种电能接收器的设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调整所要求的传输功率水平。

三种常用的方法包括频率控制---初级线圈电流改变功率,频率依赖由于变压器的谐振特性----占空比控制----用驱动逆变器的占空比来改变初级线圈的电流幅值----电压控制----用驱动电压来控制初级线圈电流幅值。

这些方法的细节在第三节,总体误差控制策略在第五节。

这个方法是电能接收器传达它想要的工作点同实际的工作点的差给功率发射器,矫正初级线圈电流,减小误差。

接近于零。

本标准没有限制功率接收器如何得到工作点参数,如功率,电压,电流和温度。

这就为电能接收器留下了可选择的功率接收控制策略。

版本1.0系统描述无线电源传输,第1卷,第1部分,只是定义了电能接收器到电能发射器的通讯。

第6部分定义了通讯接口。

在物理面上,功率接收器与功率发射器间的通讯继续使用负载调制,这意味着功率接收器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它从发射器那里得到的功率(注意:这些层面不是固定的,依赖于真正传输功率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