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地基加固程序、规范和常用方法
地基加固程序、规范和常用方法一、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方法:地基加固需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及当地的土质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法。
既有建筑钢筋和基础加固前,应先对地基和基础进行鉴定,方可进行加固设计和施工.既有建筑地基坚实基础和基础的鉴定、加固设计和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二、地基加固一般程序:三、常用地基加固参考规范主要参考规范:《建筑设计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02《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2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测试方法》JGJ123-2000《建筑物抗震加固标准规范》JGJ116-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1四、地基加固常用分析方法1、注浆加固法注浆加固法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
一般用于防渗堵漏、提高石质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层沉降等。
压力注浆施工工序:钻孔→清管→打管→注浆→拔管→清管a、钻孔:电动钻孔机在布孔位置钻孔,钻至设计标高;b、清管:注水清理胶管、无缝钢管,检查能否确保注浆通畅;c、打管:分次按设计要求,将无缝钢管插至设计标高右方右侧;d、注浆:灰浆搅拌机搅拌水泥浆,吸入注浆泵内,通过胶管,注入无缝钢管。
2、树根桩法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石质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穿行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钻孔机具设备的选用:钻孔机具设备因根据基础类型、地质条件及训练场地合理条件合理选用,对软石膏可采用清水护壁,对粉砂必须采用碎石护壁。
树根桩常规做法:施工工艺流程:3、锚杆静压桩法沃苏什卡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樟叶。
4、不断加强基础底面积法对于经复核康孔县承载力差不多不大的地基基础,可采用增大基础六边形面积方法提高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土体应力,达到加固基础的目的。
5、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高速旋转注浆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和碎石土等地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
・ 7 9・
不 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
王 智 胜
( 大连市甘 井子 区城建建 筑安装工程公 司,辽 宁 ,大连 ,l 1 6 0 0 0 )
【 摘 要】 本文 主要 分析介绍 了几种在 预 压 法是 预 先对 土 层进 行 荷载 压 力处 及落距 、最后 下沉 量及相 应的夯击遍数和总 现代 建筑工程施 工中较 常采用的不 良地基 土 理 ,使软弱土层承受一 定的压力后进行部分 下沉量 ;大面积夯 时应按顺序 。
处 理 与 加 固方 法 ,主要 包括 置换 法 、预 压 法 、 沉 降,再进行夯实等处 理来提 高地基密实性 压 实与夯 实法 、挤 密法、灌浆法等 ,并就其 的一种地 基处理方法 。预压法 主要包括堆载 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 、降水法 、电渗法等几 各 自的施工技 术要点进行 了简要探讨 。 【 关键词 】 不 良地基 土;加 固处理 ;置 种技术方 式 换 法 :挤 密 法 2 . 1堆载 预压法 。 在建造建筑物之 前,用 临时堆载 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 载,给予一定 在 不 良地基土层上进行建筑工 程施工是 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 成大部分沉降 当前建筑 领域 中较常遇 到的一种情 况,这种 并使地基 承载力得到提高后 ,卸除荷 载再建 不 良地基土层一般有粘土 、 砂土等较为软弱 、 造建筑物 。其施工要 点为预压荷载一般宜取 不利于地基工程施工 的土质 层。按照技术要 等 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大 面积 堆载可采用 自 求 来讲 ,这种不 良地基 土是不能够进行建筑 卸汽 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 ,对 超软土地基 的 工程施工 的,但是 由于建设发展需要 ,必须 第一 级堆 载用轻型机械或 人工作业:堆载 的 要 在该土层上进行工程 作业 施工,为 了保证 顶面 宽度 应小于建筑物 的底 面宽度,底面应 基础和 建筑的稳定性 与安全 性,就必须要对 适 当放大 ; 不 良地基土层进行处理 与加 固,使其密实度 2 . 2真空预压法。 在 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 和 强度 增大, 以满足建筑工程 的地基施工技 砂垫层 ,用 土工薄膜覆盖且周 围密封。用真 术 要求 。 以下本文就来简要 介绍几种较为常 空泵对砂 垫层抽气 ,使薄膜下 的地基 形成负 见 的不 良地基土处理与加 固方法以及其施工 压 。随着地 基中气和水 的抽 出,地基 土得到 技术 。 固结 。为了加速 固结 ,也可采用 打砂 井或插 1 、置换法 塑料排水板 的方法 ,即在铺设砂 垫层 和土工 所谓 置换法 ,就是指将不 良地基 土层挖 薄膜之前打砂井 或插排水板 ,达 到缩 短排水 出后 ,再使用性质较好 的土料进行 填方, 以 距 离 的 目的 。 达 到建筑 工程对地基强度等级 的要 求。置换 2 - 3降水法 。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 少地基 的 法 是不 良地基土处理 中最有 效的施工技术方 孔 隙水压 力增加上覆土 自重应力 ,使 有效应 法 ,且施工较为简便 ,机械化 程度 高。一般 力增加 ,从 而使地基得到预压 。这 实际上是 包括 换填法、振冲置换法 以及 夯挤 置换法等 通过 降低地 下水位 ,靠地基土 自重来 实现预 几种方 式。 压 目的。其施 工要点为 当土层 为饱和粘 土、 1 . 1换填法 。这是最简 单的土层置 换方 粉土 、淤泥和淤 泥质粘性土时 ,此 时宜辅以 法 ,即将不 良土层挖去 ,再填 补新 的土料进 电极 相 结 合 。 行压实 ,从而达到技术要求 的建筑 持力层 。 2 . 4电渗法 。 在地基 中插入金属 电极 并通 这种方 法的施工 中,最需要注 意的施工要点 以直流 电,在直流 电场作用下 ,土 中水将从 是必须 要将所 有的软弱土层全 部挖 出,且要 阳 极 流 向 阴极 形 成 电 渗 。不 让 水 在 阳极 补 充 保持坑边 的稳定;在填料时要选择优 质的土 而从 阴极 的井 点用 真空抽水 ,这样就使地下 料 ,且 需分层 夯实。 水位降低 ,土 中含 水量减少。从而地基得到 1 . 2振冲 置换法 。利用 专门的振冲机具 , 固结压密 。电渗法还 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 在高压水射流 下边振边冲 ,在地基 中成孔 , 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 的固结。 再在孔 中分批填 入碎 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 成 3 、 压 实 与 夯 实 法 桩体 。该桩体 与原地 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达 压实与夯实法也是在 处理不 良地基土层 到提高地基承 载力减小压缩性 的 目的。其 施 时较常用到 的一种地基 处理加固方法 。主要 工注意事项 为碎 石桩的承载力和沉 降量很 大 包括表层压实法 、重锤 夯实法 以及强夯法等 程度取决 于原地 基土对其的侧 向约束 作用 , 几种,其 中重锤夯 实法 与强夯法的应用范 围 该约束作用越 弱,碎 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 , 较为广泛 ,且夯实效果较 好,是最常使用的 因而该方法用于 强度 很低的软粘土地基 时必 地基 加固处理方法 。 须慎重行事 。 3 . 1表层压实法 。 采用人工夯 ,低能夯实 1 _ 3夯挤置换法 机械 、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 比较疏松的表 利用沉 管或夯锤 的办法将 管( 锤) 置入土 层土进 行压实。 也可对 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 。 中 ,使土 体 向侧边挤 开,并在 管 内( 或夯坑) 当表 层土含水量较高 时或填筑 土层含 水量较 放 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 高时可分层 铺垫石 灰、 水泥进行压实 , 使土 成复合地基 ,由于挤 、夯使土体侧 向挤压 , 体得 I ! l I I 固。 地 面隆起 ,土体超静孔 隙水压力提高 ,当超 3 . 2重锤夯实法 。 重锤 夯实就是利用重锤 静孔隙水压力 消散后 土体强度也有相应 的提 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 能来 夯实浅层地 高 。其施工注意 事项 为当填料为透水性好 的 基 ,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 为均匀 的硬 壳层, 砂及碎石料 时,是 良 好 的竖向排水通道。 获得一定厚度 的持力层 。施工前应试夯 ,确 2 、预 压 法 定有关技术参数 ,如夯锤 的重量、底面直径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1地基处理是在建筑物建造前对土壤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施工过程。
在不同的土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方案会有所不同。
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灌注桩灌注桩是一种通过将混凝土灌入预先钻好的`孔洞中,再在孔洞顶端加固而成的地基处理方式。
灌注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基承载力,稳定土体,抵抗地震力和拉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对土壤进行钻孔,然后将钢筋放入孔洞中一端伸出,最后将混凝土灌入孔洞中,待固化后加固。
二、搅拌桩搅拌桩是通过对土壤进行钻孔搅拌,然后将泥土质料与水泥按比例配制混合,灌入孔洞并振实制成的。
搅拌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软土地基。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对土壤进行钻孔,然后将混凝土灌入孔洞中搅拌,待混凝土固化后加固。
三、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是一种使用钢筋和混凝土制作的桩基础。
它能够通过在桩与土壤之间形成的摩擦力提高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钢模具制作桩模板,填充混凝土并放入钢筋,待钢筋混凝土固化后加固。
四、沉桩沉桩是通过将钢制桩管插入土壤中,采用压缩空气将土体从桩管中排出,将钢桩管压入土壤中实现加固的。
沉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安装钢制桩管,然后注入压缩空气,将土壤压缩并排出,压实土壤和钢管,待固化后加固。
五、挖土加固挖土加固是通过对原有土体进行挖掘,然后将加固材料加入土中以提高土体稳定性的加固方法。
挖土加固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挖掘处理,然后加入加固材料并振实土体,使其可承受大压力。
以上几种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是常见的几种,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选择。
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加,地基处理施工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工程过程。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加固规范要求及实施技巧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加固规范要求及实施技巧在土建工程中,地基加固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增强土地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从规范要求和实施技巧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土建工程中地基加固的相关内容。
一、规范要求地基加固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与评估:在进行地基加固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与评估工作。
这包括对土壤类型、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地基的实际情况。
2. 设计方案:地基加固的设计方案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充分考虑工程的要求,确保加固效果。
设计方案应包括加固的具体方法、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内容。
3. 施工程序:在地基加固的施工中,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应包括地基处理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加固完成后的验收要求等。
4. 监测与验收:地基加固完成后,应进行监测与验收。
监测包括定期对加固后的地基进行观测,以确保加固效果稳定可靠。
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加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实施技巧实施地基加固时,需要掌握一些实施技巧,以确保加固效果最佳:1. 地基加固方法选择: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法。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浇注灌注桩、振动加固、喷射注浆等。
2. 施工工艺优化:在进行地基加固的具体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优化。
比如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选用合适的振动频率等,以确保加固材料的均匀分布和充实。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加固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效果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固层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强度等。
4. 注意安全问题:地基加固作业涉及到大量设备和机械操作,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
严格使用防护装备,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地基加固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灵活运用实施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基加固效果稳定可靠,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土石混合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技术
土石混合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技术地基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土石混合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类型。
它由土壤和石块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与加固技术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一、地基处理针对土石混合地基的处理,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土质特性等因素,为后续工程处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接下来,对土石混合地基进行清理、压实和平整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加固工作。
清理是指将地基表面的杂物、残渣等清理干净,确保后续处理的质量。
压实是通过使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将地基中的土石混合物压实,使其具备一定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平整处理是指将地基表面进行平整,消除高低起伏,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加固技术1. 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土石混合地基加固技术。
通过打入钢筋混凝土桩或木桩等,将地基的承载力传递到较深处的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这种加固技术能够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适用于土石混合地基存在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2. 增浓加固增浓加固是在土石混合地基中注入适量的水泥浆液或土浆,通过浆液的固结作用,改善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加固技术适用于土石混合地基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塑性较大的情况。
3. 土工格栅加固土工格栅加固是一种利用土工格栅材料将土石混合地基进行加固的技术。
土工格栅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土壤中形成一种多层结构,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加固技术适用于土石混合地基需要提高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情况。
4. 土工布加固土工布加固是通过铺设土工布在土石混合地基表面,形成一种隔水、增强和固结的屏障,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这种加固技术适用于土石混合地基中存在较严重的土壤流失和侵蚀情况。
加固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包括土石混合地基的特点、荷载条件和地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的加固技术可以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一、填充法填充法是指通过向地基土中填充一定的材料,增加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填充材料有碎石、沙土、砂土等。
填充法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理地面:清除地面上的杂物、沉积物和植物等。
2.挖土: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地基土的一定深度,为填充材料的加入留出空间。
3.添加填充材料:将填充材料逐层加入到挖土的空间中,每一层都需进行均匀的压实。
4.压实处理:使用振动器等设备对填充材料进行振动压实,以增加填充材料的密实度。
二、加固法加固法是指通过在地基土中施加一定的荷载或者增加一定的支护结构,以改善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法有钻孔灌注桩、悬臂墙、排土桩等。
以下将介绍一个常用的加固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1.设计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土中确定钻孔灌注桩的位置和布置方案。
2.钻孔:使用钻机在地基土中钻孔,钻孔的直径和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3.清洗孔眼:钻孔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孔眼,以去除底泥和泥浆。
4.植入钢筋:将钢筋逐段植入孔眼中,保证与周围土体的良好连接。
5.灌注混凝土:向孔眼中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用振动棒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6.防止冻融损坏:对于寒冷地区,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融损坏。
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和施工工艺还有很多种类,不同的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和加固方法。
在实施地基土处理与加固工程时,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地制定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筑物的建设愈发普遍,也带来了不良地基土的问题。
不良地基土是指地基土壤在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或人类工程活动下引起的物理、化学、结构上的改变造成的,主要分为以下类型:软基地基、巨石地基、砂土地基、老高沟、压实填土等。
这些不良地基土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放任不管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的风险。
为此,需要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处理和加固,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一、处理方法:1.软基地基软基地基处理的主要手段是加固,加固的方法有加压注浆、灌注桩、混凝土悬挂桩等。
而在程序上,应先进行超前预制方案,随后则应进行地表和地下工作。
在地下工程中,需要对深部进行预处理。
2.巨石地基巨石地基的处理方法要么是将这类土地开垦后进行加固,要么是利用大型起重机进行石头的清除,同时对基础的深度进行深层加固。
3.砂土地基砂土地基为最常见的不良地基土之一,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原位加固或加固壁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和选择材料,实现最佳的加固效果。
4.老高沟处理老高沟的关键在于对其环境、空气、水流等实际情况甄别,精准识别结构类型,采用管道及堵孔的方式进行加固。
5.压实填土对于这类地基,我们可以利用单桩、组桩、超后吊压或加压注浆等方法进行加固或加强。
二、加固工艺对于不良地基土的加固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判断其地质情况及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加固方案。
第二步,模拟或仿真施工,对方案进行检验和审核,确保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三步,按计划进行实际施工,先进行地下加固,后进行地表加固,并持续进行检验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三、加固材料加固材料是不良地基土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选择应基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特点和性质。
常用的加固材料有灌浆、轻质配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一、置换法(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
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
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
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
要是采用真空的方式对地基形成 了压力, 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的密实度和承 重力 , 其原理跟堆积法 比较相似 , 但是相对于堆积法更具有技术性。 施工人员 要先对地基进行密封, 并采用真空设备排除地基内的空气使得地基的表层处 于 一种 真空 的情 况 , 在 这 种情 况 下 , 地基 也 就会 相对 的静止 , 不 受气 压 以 及地
、
置换 法
( 1 ) 换 填 法
在对地基进行加固中, 我们可以选择换填法 , 该种方式可以对地基进行 很好的加固, 使得土质之间的密实度加大, 并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很好的支撑 , 使得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在进行换填法的工作中, 要注意对土质 的考察 , 并使得整个地基的边坡 得以很好额加固。在加固完成以后也要对其质量进行测试 , 从而保证加 固的
加固以后就可以形成 了一个问题 的机构 , 该结构可以有效的保护地基 的安全 性, 提高地基的质量 , 并实现了对地基的有效的加固。 施工人员在进行振冲置换法中应该注意该方式的适用范围, 如果在施工 中地 基 的土 质是 比较疏 松 的 , 那 么在 进行 振 冲法 中就 容 易 导致 对 的稳 定 性受
有效 性 。 ( 2 ) 振 冲置 换 法
提高了地基的质量 , 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注意对施工材料的选择 , 要保证持续的真空状态 就必须保证覆盖的材料达到合格的标准 , 并对该真空 的形态进行养护 , 一旦 进入 了空气那么真空的形态也就无法保证 ,从而也降低了我 国地基 的质量 , 无法 对 地基 进行 加 固 。 所 以施 工 人员 要 实现 对整 个地 基 的周 围 的环 境进 行考 察, 排除可能影响真空持续性的因素 , 并对地基的表面进行清理 , 防止一些杂 物 进人 真空 的范 围中 , 影 响 了真 空的 质量 , 降低 了地 基 的承 受 能力 。
第二章地基处理及加固
1、机具设备 强夯施工的机具设备主要有起重设备、夯锤、脱钩装置
等。起重设备多采用自行式、全回转履带式起重机,起重 能力多为10~40t,由于起重能力较小,一般采用滑轮组 和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近年来普遍采用在起重机臂杆端 部设置辅助门架的措施,这样既可以防止落锤时机架倾斜, 又能提高起重能力。
夯锤的质量应根据加固土层的厚度、土质条件及落距 等因素确定。夯锤的材料可用铸钢(铁)或在钢板壳内填 筑混凝土。夯锤形状有圆形(锥底圆柱形、平底圆柱形、 球底圆台形等)和方形(平底方形),方锤落地时,
2、施工要点 1)正式施工前应做强夯试验(试夯)。根据勘察资料、
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和建筑类型,在拟建场地 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区段作为试夯区。试夯结束待 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夯前、夯后试验结 果,确定强夯施工参数,并以此指导施工。
第一节 地基处理及加固
一、换土地基 二、强夯地基 三、重锤夯实地基 四、振冲地基 五、地基局部处理及其他加固方法简介
一、换土地基
当建筑物的地基土为软弱土、不均匀土、湿陷性土、膨 胀土、冻胀土等,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 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常采用换土法 (也称为换土垫层法)处理。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 层挖去,然后换填密度大、强度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 并分层夯(振、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换土法的处 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以内时较为经济合理。
2)强夯前应平整场地,周围做好排水沟,标出夯点布 置并测量场地高程。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采取人工降水 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或在地表铺一定厚度的 砂砾石、碎石、矿渣等粗颗粒垫层,其目的是在地表形成 硬层,支承起重设备,确保机械设备通行和施工,同时还 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离,防止夯击时夯坑积水。
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题: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引言:土工布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合成材料,通过在土壤工程中应用可以有效加固地基,提升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旨在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专业、准确的知识和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地基调查与勘测:使用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全面了解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土工布加固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设计土工布加固方案:结合地基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工布加固方案,明确土工布的材料规格、层数、摊铺方法等。
二、施工工艺1. 地基预处理:a. 清理表层土壤:将地基表面的杂质、泥土和悬浮物清理干净,确保土工布能与地基牢固结合。
b. 压实和平整:使用振动压路机等工具对地基进行压实,使其均匀平整,确保土工布的均匀摊铺。
c. 水分调控:合理控制地基的含水率,过高的含水率会影响土工布的摊铺与固结效果。
2. 土工布的摊铺:a. 材料选择: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工布,确保其材料质量和性能稳定。
b. 摊铺工艺:土工布应从地基起点开始匀速摊铺,避免褶皱和堆积,保证土工布与地基的紧密结合。
可采用重叠或接缝方式交接,以确保整个区域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3. 土工布与土壤的结合:a. 压实:在土工布摊铺完成后,使用振动压路机等压实设备对土工布及其周围土壤进行压实处理,提高结合强度。
b. 固结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在土工布上部覆盖固结材料,如砂石、碎石等,以提高土工布的稳定性。
保证固结材料厚度均匀,避免沉积。
三、质量控制1. 施工验收:a. 查验土工布材料:检查土工布的规格、型号、承载能力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b. 摊铺质量检查:检查土工布的摊铺均匀性、紧密度以及重叠、接缝等是否符合要求。
c. 压实效果检查:通过场地实测、观察和试验等方法,验证压实效果是否达标。
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和处理。
2. 保护措施:a. 覆盖保护:对完成的土工布施工区域,及时覆盖维护材料,以防日晒、雨淋等不利因素对土工布产生影响。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可行,满足工程要求。
2. 材料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设备,如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人员安排等。
4.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二、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土方开挖,注意保持地基土的稳定性,防止地基沉降。
2. 地基处理:针对不同地基土质,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压实、加固等。
3. 钢筋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绑扎、焊接、安装,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尺寸符合要求。
4. 混凝土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满足要求。
5. 桩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6. 地下连续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确保墙体垂直度、厚度、钢筋间距等符合要求。
7. 地基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进行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8. 施工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缝的防水、防渗、防裂等性能。
三、质量验收1. 材料验收: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四、施工安全管理1.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总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通过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审查: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地基基础形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处理和施工要点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处理和施工要点◎于巳城(作者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地基的加固处理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强夯法,该方法施工复杂度不高、易于操作,可以对多类土质进行加固处理,不仅所需的设备机械化程度高,而且工期较短,性价比高,所以目前强夯法在加固地基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效果显著。
强夯法是利用重量为数吨甚至数十吨的重锤在自由落下时对地基实施反复的冲击和振动,地基土壤在重夯下密度、应力、孔隙水压力等发生变化,其强度与均匀程度提升,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得以降低,并且湿陷性、可压缩性以及膨胀性也大为缩减,这对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大有助益。
一、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工程涉及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经济利益,首先它提高了土地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其强度可提高2-5倍左右,地基土的压缩性降至原来的0.1-0.5范围内,地基更加均匀稳固,这有助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扩展;其次它有效地防止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墙身开裂、房屋倾斜甚至倒塌等危险现象发生的几率。
二、强夯法的加固处理及施工要点1.清理、平整场地。
由于夯击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夯坑等地面变形,因此在施工前应明确地面标高,利用机械设备完成平整地基的工作,另外,为降低强夯对施工区域已有的地下设备和建筑的影响,应在施工之前完成对相应区域内的地下设备状况及位置的调查,尽量避免在其附近区域进行强夯,设置安全距离,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规划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破坏。
一定情况下,还需在场地表面铺设垫层,从而利用此层稍硬的表面材料来支承施工时所需的重型机械,以保障重型机械的移动和作业,垫层铺设材料的选定还应考虑其排水性,排水性好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垫层铺设要均匀,其厚度依据场地情况而定,通常为1米上下,垫层的铺设不仅有助于扩散夯击能,而且还能加大地表面和地下水位之间的距离,降低夯坑积水等现象的发生概率。
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谢海林①Xi Hal ; e in 徐长林②X h n l i uC a gi n
( ①伊 春市 广 易集 团建筑 设计 有限责 任公 司 , 春 130 ; 伊 500 ②伊 春市 广 易集 团北 华建筑 安 装有 限责任 公 司 , 伊春 130 ) 500
( )i u uny G opCnt co e g o, t. i u 500C i ; ( Yc nG agi r os utnD s nC. Ld, c n130 ,h a  ̄ h u r i i Yh n ( Ycu uny GopB i aC nt c o s l et o,t. i u 50 0C i )  ̄ i nG agi ru e u osutnI t l n C . d, c n130 ,hn ) h h r i n am L Y h a 摘要 : 重点介 绍常 用的 不 良地 基土 处理 方法 以及具 体施 工 工艺 。
Absr t h o tac :T e c mmo to fu f v rbl e lg a ete t n n eno c me ta d c n t cin tc iu r te s d n meh dso na o a e g oo y b s r ame ta d ri re n n o sr to e hnq e : 良地 基 土; 理方 法; 工工 艺 不 处 施
Ke r s na oa l e lg s te t n ; o sr cin tc n q e y wo d :u f v r beg oo ybae;rame tc n t to e h i u u
中图分类号 :U 7 T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6-3 12 1 0 — 1 1 O 10 - 1 (0 0)9 0 3一 1 4
土方回填施工中的地基处理与加固措施
土方回填施工中的地基处理与加固措施地基处理与加固措施在土方回填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确保了施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土方回填施工中的地基处理和加固措施。
一、地基处理1. 土方回填前的地面准备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除表层植被、清理垃圾和障碍物,确保地面平整。
2. 挖掘坑槽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在地基上挖掘坑槽。
坑槽的深度和宽度根据土方回填的要求和地基的性质而定。
挖掘坑槽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土方回填和加固材料的安置。
3. 硬化地基在土方回填施工之前,地基需要进行硬化处理。
这通常包括夯实地基、处理软弱地层以及填充和加固地基。
4. 夯实地基通过使用夯实机械,可以保证地基的均匀密实。
夯实地基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适应土方回填的重量。
5. 处理软弱地层如果地基中存在软弱地层,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改良地基和加固地基。
改良地基可以通过使用灌浆材料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 填充和加固地基在完成地基硬化之后,可以进行填充和加固工作。
填充一般使用选定的填土或回填土方,将其均匀分布在地基上,并进行夯实。
加固措施可以包括使用填料材料如碎石、砂土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加固措施1. 使用加筋土墙当地基存在较大的水平或垂直力时,可以采用加筋土墙进行加固。
加筋土墙是由钢筋和土壤组成的结构,能够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 设置挡墙挡墙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措施,可以用于阻挡土方回填或表层土体的侧向移动。
挡墙可以是混凝土墙、钢板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结构。
3. 垫层处理在土方回填施工中,垫层起到缓冲和分散载荷的作用。
垫层可以是压缩砂、细砂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层,在土方回填之前铺设在地基上。
4. 注浆加固注浆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土方回填中的加固措施。
通过注入硬化材料如水泥浆、聚合物或其他填充物到地基中,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与加固
隙体积随之减少,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提高。堆载预压法包括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
按堆载材料分为自重预压、加载预压和加水预压。
按加压程序可分为单级加荷和多级加荷。
加载预压
加水预压
⑵ 真空预压法
是在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埋设垂直排水竖井, 再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之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 通过埋设的排水竖井,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抽气使地表砂 垫层及排水竖井内形成负压,使土体内部与排水竖井之间形 成压力差。压差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不断由排水竖井排出, 从而使土体固结。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
深层搅拌机定位启动后, 叶片旋转切削土壤,下沉至 设计深度后缓慢提升搅拌机, 同时喷射水泥浆与软粘土强 制拌和,待搅拌机提升到地 面时再原位下沉提升搅拌一 次,使浆土均匀混合形成水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泥土桩。
SMW工法桩
SMW工法桩是深层搅拌 桩的一项新工艺,以多轴型钻 掘搅拌机钻掘,在钻头处喷出 水泥系强化剂与地基土反复混 合搅拌,各施工单元之间采取 重叠搭接施工,在水泥土混合 体未结硬前插入H型钢或钢板 作为应力补强材,形成一道具 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 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
CFG桩破桩头施工现场
桩 施 工 现 场
CFG桩和 桩间土通 过褥垫层 形成CFG 桩复合地 基
CFG
⑵ 挤密碎石桩
又称振冲碎石桩,是用振动或 冲击荷载将底部装有活瓣式桩靴的 桩管挤入地层,在软弱地基中成孔 后,再将碎石从桩管投料口处投入 桩管内,然后边击实、边上拔桩管, 形成密实碎石桩,并与桩间土体形 成复合地基。
夯锤上气孔
圆柱形夯锤高宽 比过大,容易偏 锤,要慎用
圆锥形夯锤底 面积小,会形 成很深的夯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2007-12-04 20:17:08| 分类:E工程文扎阅读781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关键词:地基处理施工工艺一、置换法(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
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
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
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施工要点: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
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
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
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4)电渗法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中水将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渗。
不让水在阳极补充而从阴极的井点用真空抽水,这样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减少。
从而地基得到固结压密,强度提高。
电渗法还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结。
三、压实与夯实法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
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
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3、强夯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
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其施工工艺流程:1)平整场地;2)铺级配碎石垫层;3)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4)平整并填级配碎石垫层;5)满夯一遍;6)找平,并铺土工布;7)回填风化石渣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
一般在大型强夯施土前,都应选择面积不大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以便取得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四、挤密法1、振冲密实法利用专门的振冲器械产生的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土体的结构逐步破坏,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
由于结构破坏,土粒有可能向低势能位置转移,这样土体由松变密。
施工工艺:(1)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提升振冲器至孔口。
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4)向孔内倒人一批填料,将振冲器沉人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
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6)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三方面的要求,基本参数应通过现场制桩试验确定。
(7)施工场地应预先开设排泥水沟系,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池底部厚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沉淀池上部比较清的水可重复使用。
(8)最后应挖去桩顶部lm厚的桩体,或用碾压、强夯(遍夯)等方法压实、夯实,铺设并压实垫层。
2、沉管砂石桩(碎石桩、灰土桩、OG桩、低标号桩等)利用沉管制桩机械在地基中锤击、振动沉管成孔或静压沉管成孔后,在管内投料,边投料边上提(振动)沉管形成密实桩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3、夯击碎石桩(块石墩)利用重锤夯击或者强夯方法将碎石(块石)夯人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人碎石(块石)反复夯击以形成碎石桩或块石墩。
五、拌和法1、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旋喷法)以高压力使水泥浆液通过管路从喷射孔喷出,直接切割破坏土体的同时与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换作用。
凝固后成为拌和桩(柱)体,这种桩(柱)体与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挡土结构或防渗结构。
2、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
它利用水泥浆体、水泥(或石灰粉体)作为主固化剂,应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送人地基土中与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桩(柱)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水泥土桩(柱)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固化剂与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固化剂的掺人量及搅拌均匀性和土的性质是影响水泥土桩(柱)性质以至复合地基强度和压缩性的主要因素。
施工工艺:①定位②浆液配制③送浆④钻进喷浆搅拌⑤提升搅拌喷浆⑥重复钻进喷浆搅拌⑦重复提升搅拌⑧当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为0.65-1.Om/min时,应重复搅拌一次。
⑨成桩完毕,清理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桩机移至另一桩位施工。
六、加筋法(1)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
它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各种类型的产品,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层土体之间,发挥加强或保护土体的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2)土钉墙技术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
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
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
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
(3)加筋土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的拉筋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拉筋是一种水平向增强体。
一般使用抗拉能力强、摩擦系数大而耐腐蚀的条带状、网状、丝状材料,例如,镀锌钢片;铝合金、合成材料等。
七、灌浆法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
灌浆的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石灰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
根据灌浆的目的可分为防渗灌浆、堵漏灌浆、加固灌浆和结构纠倾灌浆等。
按灌浆方法可分为压密灌浆、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化学灌浆。
灌浆法在水利、建筑、道桥及各种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八、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1、软粘土软粘土也称软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
它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于海相、泻湖相、河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
多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
常见的软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质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I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
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
孔隙比一般为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
由于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2)力学性质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
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
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
压缩系数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5MPa-1,压缩指数约为0.35-0.75。
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
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
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