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全册教参

人教版全册教参

目录13.1 分子热运动 (1)13.2 内能 (4)13.3 比热容 (6)14.1 热机 (10)14.2 热机效率 (13)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5)15.1 两种电荷 (18)15.2 电流和电路 (21)15.3串联和并联 (24)15.4 电流的测量 (27)15.5 串、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9)16.1 电压 (31)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4)16.3 电阻 (37)16.4 变阻器 (40)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2)17.2 欧姆定律 (44)17.3 电阻的测量 (47)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电路中的应用 (49)18.1 电能 电功...52 18.2 电功率 (54)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8)18.4 焦耳定律 (60)19.1 家庭电路 (63)19.2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6619.3 安全用电 (69)20.1 磁现象 磁场 (71)20.2 电生磁 (74)20.3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77)20.4 电动机 (80)20.5 磁生电 (83)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85)21.2 电磁波的海洋 (88)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91)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93)22.1能源 (97)22.2 核能 (99)22.3 太阳能 (101)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04)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第1节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光年: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 ,南北约5 500 km 。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格是1 mm 。

毫米:米:千米: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物质的尺度——欢迎大家来到微观世界!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0~80 μm ;一个细胞的长度大约在10 μm ;光学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 μm 。

比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高1 000 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的发丝微米:纳米:在这个尺度下,我们可以数清楚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当堂反馈课后练习解析答案)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当堂反馈课后练习解析答案)

参考答案知识梳理预习感知知识点1 1. 方向性 2. 条件有限知识点2 1. 二氧化硫 2. 内能热热岛效应 3. 水土流失沙漠化 4. 放射性知识点3 1. 利用率理想能源 2. (1)短期内(2)自然界 3. (1)丰富(2)便宜(3)成熟(4)安全、清洁课堂练习当堂反馈1. A【解析】风能使用后还能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石油,使用后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A正确。

2. C【解析】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所有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所以能量的转化顺序为太阳—树林—燃煤电厂—空调,故选项C正确。

3. D【解析】“PM2.5”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形成的,当煤炭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粉尘等,造成空气污染,而太阳能、风能、水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大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D 符合题意。

4. C5.太阳能木柴【解析】太阳能来源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会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而大量耗用木柴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6. 不变方向【解析】能量在转移或转化的过程中是守恒的,汽车刹车的过程,能量的总和不变;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来驱动汽车,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同步练习易学精练1. B【解析】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属于二次能源,选项A错误;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B正确;煤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后将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废物,会污染环境,选项C错误;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具有方向性,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因此会有能源危机的发生,选项D错误。

2. C【解析】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只有选项C是可以实现的。

3. A【解析】可再生能源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并且清洁、无污染,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故选项A正确;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但不应该关闭,应该合理的利用,故选项B错误;由于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无节制的消耗能源会造成能源危机,故选项C错误;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水能可以从自然界不断地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D错误。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化学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化学

绝密★启用前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化学S:32 Cl:35.5 K:39 Ca:40 Cr:52 Fe:56 Ba:137 Ce:14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气 .B.煤炭C.天然气D.石油2.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Cl2 B.SO2C.NO2D.O2 ..3.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D.NaNO3溶液4.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A.H2B.CO2C.NH3D.NaOH.5.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识是()A.B.C.D.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玻璃B.蒸馏水.C.漂白粉D.空气7.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石成金 .B.水落石出C.滴水成冰D.拨云见日8.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35Cl和37Cl B.CH3CH2OH和CH3OCH3 .C.O2和O3 D.H2O和H2O2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是相对应的是( )A .苏打——NaHCO 3 B .胆矾——CuSO 4C .酒精——C 2H 5OH .D .生石灰——Ca(OH)210.在含有大量K +、OH -、CO 32-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NH 4+B .Al 3+C .Ca 2+D .SO 42- . 11.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 23592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这里的“235”是指该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 数 C .电子数D .质量数 . 12.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碳酸钙受热分解.C .镁条溶于盐酸D .浓硫酸溶于水13.实验操作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

九年级物理教学课时安排

九年级物理教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双向细目表(新课程)章新课程内容标准节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13.1分子热运动1课时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扩散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3.2内能(1、2),(3、4)2课时1.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3.热量的概念及单位4.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

13.3比热容(1、2)(3)2课时1.比热容的概念,比热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九年级——物理教学九年级——物理教学双向细目表(新课程)章新课程内容标准节知识点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2.4.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4.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4.3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4.4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5.1两种电荷1课时1.摩擦起电现象,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能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和领悟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3.验电器的构造在,作用及工作原理,电荷量的单位。

4.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导体和绝缘体,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15.2电流和电路2课时1.电流的形成条件,电流方向的规定2.通过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

电路的组成。

3.电源和用电器4.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15.3串联和并联1课时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画出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2.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根据已有知识。

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三级主题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三级主题课程标准
3.2熔化和凝固
3.3汽化和液化
3.4升华和凝华
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l.1.4 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
1.2
物质的属性
1.2.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2.4.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21.2电磁波
2.5
电和磁
2.5.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5.1电荷摩擦起电
例1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5.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20.1磁现象 磁场
2.5.3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13.2内能
例l 试管中的水蒸气把橡胶塞弹出(实验时注意安全),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了橡胶塞的机械能。
3.2
机械能
3.2.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例l 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2.2.2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3运动的快慢
活动: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攘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7.1力
7.2弹力
7.3重力
8.3摩擦力
例2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思创教育--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思创教育--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能
机械能 内能
内能
这些机械能、内能无法再转化回可以被利用的能源。
例2
火力发电厂把煤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供生产和生活用。
化学能
电能
内能
内能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机械能多种 形式的能后,这些能量无法再变回能源。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 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热量从低 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量。 例如电冰箱就需要消耗电能。
汽车尾气造成 空气污染和城市热 岛效应。
燃料燃烧产生 的大量二氧化碳, 加剧了地球的温室 效应。
燃料燃烧还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和 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酸性气体形成酸雨造成危害
酸雨侵蚀后的汉白玉石柱
想想议议
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对环境是否会造成破坏呢? 在下表中,用“√”表示大量耗用该类能源对 环境会有明显破坏,用“×”表示对环境不会造成 明显破坏。
第二十二章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主讲:刘权
思创教育辅导中心
第二十二章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主讲:刘权
思创教育辅导中心
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想想议议 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地球上的 能量就不会减少了,为什么还需要节 约能源?
例1
我们从石油中提炼出汽油,内燃机把能源中储 备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内能。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在能源使用中对环 境的破坏。
自2012年6月1日 起,北京的机动 车燃油进行了最 新一轮的升级, 升级后的燃油更 加环保,可以改 善大气质量。
2.发展新的理想能源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2.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和能源消耗的趋势,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认识伴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4.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特征。

【学习重点】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学习难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导学指导】一.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阅读课本178—1180页的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

2.目前人类主要的能源是能源。

3.从课本图22.4—1、22.4-2、22.4-3、22.4-4你可以分别看出什么问题?答:4.资料: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水平计算,还可以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

这段资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答:5.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和的加剧。

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和。

6.完成课本“想想议议”中的表格。

7.未来的理想能源要能够大规模替代、和等常规能源。

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②;③;④。

二.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1.我们经常使用的能源有()A.煤石油潮汐能B.天然气水能C.核能太阳能水能D.煤石油天然气2.下面的几组能源,你认为哪一组可以看成是理想能源()A.煤石油太阳能B.太阳能核能天然气C.太阳能核能风能D.核能潮汐能地热能3.目前我国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A.煤和右油B.太阳能C.风能和水能D.核能三.要点归纳,提高认识。

1.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近三四十年来,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化石能源作为目前人类主要的能源面临枯竭,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2.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3.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第二,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教学案例
2.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地展示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
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的利用和节约,培养实践能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能源的敬畏之心,认识到能源的宝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意义。
3.结合讨论结果,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文。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能源利用和开发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创生活情境,如家庭用电、汽车行驶等,让学生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设计实验情境,如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风能驱动小车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如“为什么需要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优势?”等。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主要讲述了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能源的性质、利用和开发,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课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会通过展示各种能源图片,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多样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各种能源的性质、利用和开发,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以便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发文机关法规文号颁布日期1995-01-05 生效日期1995-01-05国家计委办公厅国家科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的通知(1995年1月5日)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共同制定了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了“九五”以至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现将《纲要》印发你们,请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编制各自计划时予以安排。

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5-2010)导言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

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量的矿物燃料,是我国能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能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迄今尚有:1.2亿人口没用上电;5-8%的人口未解决清洁饮水;约8000万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此外,由于农村燃料短缺,造成森林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把他们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为边远偏僻和海岛等缺电无电地区提供照明、电视、水泵等动力能源,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随堂检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随堂检测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近年来,全球都在密切关注信息、能源和材料的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C.电动机线圈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

活动现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也正式发布亮相。

火炬由银色和红色两种配色构成,采用氢作为燃料,外壳由重量轻、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制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炬红色部分可以吸收红光B.火炬的氢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C.碳纤维材料可以增大火炬的密度D.握紧火炬时,手对火炬的压强增大3.小亮从网上购买了一个神奇的灯——磁悬浮灯,将灯座的电源适配器连接至家庭电路中,悬浮在灯座上方的灯泡没有线连接,竟然发光了,如图所示。

该灯具采用先进的无线电传输技术使悬浮物中的半导体芯片发光,无需电池供电,灯座和灯的里面都有磁体。

以下关于这个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悬浮灯”不需要电池供电就能发光,说明它不需要消耗能量B.电能属于一次能源C.“磁悬浮灯”之所以能悬浮,利用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D.半导体芯片的电阻为零4.以下各种获取电能的途径中,对自然环境(空气、土壤、水源、噪声等)的潜在威胁最小的是()A.核能发电B.火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风车发电5.下列有关能源、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核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C.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倒车定位的D.汽车上的GPS定位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6.关于水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污染不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原因B.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C.淡水污染严重,海水基本没有污染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7.人类社会发展与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卷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能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导航是依靠声波传递信息的B.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C.声波、可见光及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D.核电站是利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发电的2.关于太阳能凉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电能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C.电动机: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D.电池板:将太阳能主要转化为电能3.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环保,下列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是()A.废旧电池对环境没有污染B.空矿泉水瓶随意丢弃C.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不节约用水D.购买商品时用布袋替代塑料袋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B.石油、风能、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手机微信摇一摇可以抢红包,靠电磁波传递信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最先发现电和磁之间有联系,托里拆利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值B.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板、压敏电阻、光敏电阻都用到半导体材料C.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微波、红光、紫外线、激光都是电磁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B.“摩擦生热”创造了能量,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新能源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100%D.水力、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质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7.2020年2月,某品牌混动版全球首款“太阳能动力”量产汽车首发上市,这是首次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车顶搭载到混动车型上。

关于太阳能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B.图中车顶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车内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D.太阳能汽车外形呈流线型,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大8.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时代,以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9.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用的措施或用到的器械中,许多都利用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针的针筒抽取药液,没有利用大气压强B.测量体温的红外测温仪,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C.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D.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消耗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10.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5G手机折叠屏的柔性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微波炉是直接利用电流的磁场来加热食品的C.煤、石油、天然气和电能是常见的一次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11.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总量会发生变化D.地球上的地热能和潮汐能都来自太阳12.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C.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利用电磁波通信D.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熔断器的熔丝13.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任务。

人民日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人民日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姜大明2015年12月08日04: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战略部署,这是未来5年以至更长时期我国资源利用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贯彻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科学把握我国资源国情,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确保“十三五”时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破解我国资源、环境和发展难题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2.3%,但消耗了世界22.4%的能源、47.3%的钢铁,水资源产出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2%。

这说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与此同时,我国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已逼近“天花板”,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只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才能有效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

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少、质量不高,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普遍偏低。

2014年,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石油为59%,铁、铜为70%,铝为50%。

不少地方新增建设用地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上限。

水资源空间匹配性差,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

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源禀赋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绿色发展是主动适应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约束的科学发展模式。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依托。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解读)(原卷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解读)(原卷版)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解读)(原卷版)1、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1)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急剧增长,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解决能源问题太阳能和核能。

(2)具体措施有:①节能降耗,从我做起:随手关灯、关电脑等,注意节约用水等等;②注意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③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绿色新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

2、能源的分类(1)从产生方式角度划分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2)从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潮汐能;然气)、核能;(3)从利用状况划分3、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和能源的现状(1)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要逆向转化或转移能量,就会消耗其他的能量。

自然界中的一切实际变化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朝某个方向的变化是可以自发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变化却是受到限制的,这时如果要使变化了的事物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定会对外界产生无法消除的影响,这就是自然界的不可逆性;(2)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就目前来看,全球能源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全球能源分布不均,各地能源品种、数量差异大;②石油危机日趋严重,煤炭资源日渐匮乏;③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发展问题.(3)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急剧增长,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能源危机具体表现在①能源转化的方向性:并不是所有的能源都能够被人类所利用.②能源分布的不匀性:地球上几乎全部的能源都来源于太阳,但是由太阳能转化成的各种能量形式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如在沙漠地带,太阳能充足,但却无人居住.③由于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枯竭,同时新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又未能建立而在交通运输、金融业、工商业等方面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统称能源危机;4、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对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形成大面积酸雨,改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些废料在数百年里仍将保持着有危害的放射性。

教学设计4: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4: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讨论等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个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能源革命这节的内容,现在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进步历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远古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能利用无私的太阳所赐予的天然能源--太阳能: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还不错。

进入21世纪,我们对能量转化技术的掌握是日趋成熟完善,对能源的利用也日趋合理,到底21世纪我们的能源发展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能源下可持续发展,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21世纪的能源趋势教师: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同学们看下图16.5-1,了解一下一个多世纪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学生看书,老师板书)学生看完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一些有关近年来能源消耗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叫学生讨论交流,21世纪的能源趋势是怎样的?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求是取之求尽、用之求竭。

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 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1. 土壤严重退化据联合国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2.温室效应升高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3.森林面积锐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在世界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4.水资源面临危机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和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灌溉.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5.海洋遭到污染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着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6.生物物种减少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1.9%.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2.6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9.自然灾害仍频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10.人口压力巨大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还推动了人口迁移.人们称之为“环境难民”.生活在“危急区”的居民是“环境难民”的主要来源.所谓“危急区”是指气候条件恶劣的高原或高山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巴西东北部、非洲萨赫勒地区、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之间干旱带、也门和印度德干高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危急区”人口达11.65亿.随着全球变暖,亚非拉一些岛屿、沿海地区以及河流三角洲将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这会促使更多的人弃家而走.人口增长将加重温室效应,加快全球变暖.仅这一因素就会使埃及16%、孟加拉国10%的人沦为环境难民.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就成为制止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环节之一.综上所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已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尚不能阻止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事业.为了保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创建一个人类共有的美好家园,发展中国家应该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2.练习类型:
-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能源分类、能源转换与效率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能源转换问题。
-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提问、学生分享等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
-针对能源转换与效率问题,选取一个实际案例,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4.研究性学习:
-分组研究我国能源政策,了解政策对能源结构、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撰写研究报告。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分析我国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家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能源分类、能源转换与效率等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各种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应用和贡献。
2.使学生理解能源转换和能源效率的概念,掌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能源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具备初步的能源科学素养。
-以家庭为单位,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出节能措施。
2.实践活动:
-调查身边的新能源设施,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一份节能宣传海报,通过图片和文字,向他人传递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理想能源 —— 太阳能
我国石油历史状况及前景
播放 暂停 前进 后退
结束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 气 污 染
播放 暂停 前进 后退
结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水 土 流 失
播放 暂停 前进 后退
结束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
满足条件: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 用;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产生 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