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经济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研究
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95e9b0b84ae45c3a358c64.png)
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一、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方式古往今来,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不断满足和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资信物流等需要。
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具有一般性特征,经济发展过程也同样具有一般性特征。
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当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要素越多,经济要素成本越低,经济要素配置越活跃高效,经济发展就越快。
反之,经济要素少,经济要素成本高,经济要素难以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就慢,甚至停滞和衰退。
当市场中经济要素集中,经济要素充分涌现,必然会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自动实现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当经济要素成本低廉,必然形成价值洼地,经济要素在价值洼地自动实现高利润、低风险、快速高效配置,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
经济要素与水流有类似特征,如百川归海,水流最终向洼地汇集。
经济要素如水流一样一定向价值洼地汇集,在价值洼地实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制造价值洼地并填平价值洼地的过程。
一般说,经济要素富集,要素成本低,形成价值洼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就慢。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正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廉价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使劳动力成本极为低廉。
同时,消费者储存几十年的消费潜力被释放,使潜在的劳动力和消费者变为现实的劳动力和消费者,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
土地作为国有资产几乎被无偿征用,使经济要素中占成本比重很大的土地成本比别的国家低廉很多,形成要素价值洼地,促进经济要素快速高效配置,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世界最低廉的土地和最优惠的税收,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价值洼地,全球经济要素迅速向我国汇集并高效配置,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年深圳特区实行最优惠政策,要素成本几乎是全世界最低,成为世界和我国的价值洼地,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3de7a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2.png)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伟大国家。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正在不断朝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努力前进。
创新型国家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环境建设等措施,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国家。
在探讨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创新型国家需要注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其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型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度合作,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同时,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研发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输出。
此外,创新型国家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对于中国而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其次,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和保障,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型国家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鼓励人才流动和跨学科交叉研究。
创新型国家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优厚的待遇,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
同时,创新型国家还应该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育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对于中国而言,人才培养一直是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如“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鼓励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创新型国家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型国家的土壤和条件,对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学对创业和创新的启示
![经济学对创业和创新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8a308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e.png)
经济学对创业和创新的启示创业和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提高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创业和创新过程的框架和工具。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其对创业和创新的启示,并阐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市场机制与创业市场机制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创业密切相关。
市场的存在和运作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创业者通过识别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和创新,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风险和回报的平衡机制。
二、资源分配与创新经济学对资源分配的研究对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源的有效分配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例如,创业者需要获得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来支持他们的创新活动。
经济学家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思考创新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创新如何受限于资源的供应和分配情况,因此,有效的资源配置对于创新活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激励机制与创新能力激励机制作为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对于创业和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创业和创新的动力。
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创业者和创新者需要获得适当的回报和奖励,才能够持续地投入到创业和创新活动中。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市场竞争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场竞争能够促进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和个人需要不断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发现新的商机。
同时,市场竞争也为创新者提供了机会,因为竞争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会为创新者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因此,市场竞争是创业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因素。
五、政策支持与创新环境政策支持在创业和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合理的政策支持能够为创业和创新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7d7d0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a.png)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选取了几篇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成就、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作者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政府推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专注于制造业的发展、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规模等。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环境和全球经济的问题,如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差距扩大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应对这些挑战。
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创新和创业》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认为,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和创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企业家和创业者。
然而,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不足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并改善相关的制度和环境,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篇论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当前重点推动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通过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措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乡差距、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村金融服务等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相关的对策。
作者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进出口国,对全球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力。
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98d65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1.png)
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它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下、社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并适应本国的国情,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所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教育、创业等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变革在技术创新方面,发达国家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
例如在中国,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早已成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龙头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
它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并且在创新的基础上高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变革。
因为创新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也解决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问题,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因此,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这将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教育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契机。
发达国家往往注重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并通过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重新定义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美国大学科研机构既是科研人员的“摇篮”,也是知识密集型科技企业的“摇篮”,它们通过教育培养了众多能够创造并推广新技术的科技人才。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太过僵化,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学校的科研机构被限制在政府控制下,有利于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也大打折扣。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培养更多的人才,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的进程,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多的成果。
三、创业——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小型创业公司往往是通过科技创新带来变革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在硅谷兴起之前,许多为了作出重大改变所成立的小公司的旗帜是“改变世界”。
创业公司以创新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种“创新创业”的生态模式,国家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创业型经济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创业型经济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6d1de0079563c1ec5da7171.png)
为新创业 提供 了大量 的机会 。 神是创新的源泉。” 综上所述 , 创业就是指为了满足市场 低 ,
个 被新 商品或新 服务 引进 而分裂 的财 富 、将 资源 由现
势和信息优势 , 中小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 而 提高市场竞
充分 发展 。
存公司转移 , 新公司因此而成长的过程; 创业精神与既存 争性 、 培养企 业家 等方 面显 现 出更 多 的优势 , 因此 得到 了
【 收稿 日期】 081— 9 20— 11 【 简介】 作者 黄
商业化制度 、 利润分配制度、 股权激励制度等, 形成一个
鼓励人们创业的激励集。美国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 形
即创业型经济就是基于企业家的创意 、创新 与创业活动 成了以科技创业 、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
套发现和筛选机制 , 帮助美国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
企 业进入新 事业 、在 组织 脉络 中提 倡新 的产品创 意 和组
织的观点、营运过程中充满着创业哲学三个现象密切相 关。 otnn ni和 R br . sc Bsaat e j o o oeth rh提炼了公司创业精神 d ii
新业务 开创 、 创新 , 自我更新 , 动领 先 四个维 度 。可见 , 行
上的一 种经济形 态 , 它从制 度结 构 、 策 和战 略上支 持并 政 保 证经济创新 , 而促 进 中小企 业的不 断创生 与发展 。 从 表
() 持政策 。二 战后 , 多 国家政府 制定 了鼓 励创业 4扶 很
现为创业活动多, 创新发明与专利多,创业型中小企业
多。 创业型经济具 有较 高的创业 启动 与退 出率 , 较高 的研
的政策和措施 , 如增加 R D资金投入 , & 完善商业基础设 施, 通过有针对性的、 高效率的研发机构 , 加快技术成果 商业化进程 , 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 风险资本制度、 技术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acdf7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以色列创新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如今已成为世 界知名的创新型经济体,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以色列创新经济的特色与优势
特色
以色列创新经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注重研发和创新创业,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同时也非常注 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优势
以色列创新经济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风险投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为以色列创新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2
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 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国经济逐渐从以农业为主导转向以制造业和服务 业为主导,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了一大批 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人才流失问题
以色列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中国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国 内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人才流失问题有所改善。
企业竞争力比较
企业结构
企业创新能力
品牌与营销
以色列企业结构以中小型企业 为主,创新能力强,灵活性高 ,而中国则以大型国有企业为 主导,企业在规模和资源上具 有优势。
培养创新人才
以色列重视人才培养,善于吸引 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中国应加 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 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
以色列在市场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应进 一步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
扩大开放
以色列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借鉴。中国 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 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
![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f88dd876a20029bd642d86.png)
的靠 降低成 本 、 提高质 量 的战 略 已无 法在 竞争 中取 胜 。因此 , 原本 在经 济发 展 中追 随大企 业 的中小企 业 日益成 为社 会经 济活 动 的主角 。它们 更 能突破 传统 思 维 限制 , 动应 对 环 境 变化 , 合 组织 内部 资 源 , 主 整
将 创业 管理 和市 场所要 求 的柔性 战 略结合 起来 。正 是 由于这些 中小 企业 的诞 生 , 得 经 济从 大企 业难 使 以适应 的新 经济危 机 中走 出来 , 进 了创业 型经 济 的 出现 。 促
二 、 展 创 业 型 经 济 的 意以带来 就 业 的倍 增 效应 。 因为劳 动者在 创业 的 时候 , 但解 决 了 自己的就 业 问 可 不
・
55 ・
例如 ,0世纪 9 2 0年代 中后 期 , 由于 我 国企 业 改制 重 组 , 导致 了许 多工 人 下 岗 , 是 在 这 些失 业 人 员 中 , 但
很多人 不是 等着 国家 或企业 给 自己重 新分 配工作 , 而是 勇敢 地走 出去 , 苦 创 业 , 艰 不但 自己 当上 了创 业
第 1卷 1
第 6期
北华大学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EHU N V R IY( oi S i cs O R A F B I A U I E ST S c  ̄ c ne ) e
Vo . No. 1 1l 6 De 2 0 c. 01
21 0 0年 1 2月
别 商业机 会 , 织各 种资 源提 供产 品 和服务 , 组 以创 造 价值 的过程 。其 主要 特 征表 现 为 : 高水 平 的创业 活
新型创业小组模式对我国公司创新的启示
![新型创业小组模式对我国公司创新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e2d43d805087632311212b5.png)
新型创业小组模式对我国公司创新的启示2001-09-21当前,我国的公司创新活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研发部门发起,生产、市场等部门加以配合,这通常被称为公司内部开发模型(InternalCorporateDevelopmentModel,ICD);二是利用外部风险投资模式(ExternalVentureCapitalModel,VC)。
实践证明,无论ICD模式还是VC模式,对于推动公司创新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世界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又在二者之间探索一条新途径——成立“新型创业小组”(NewVenturesGroup,即NVG)。
这种以公司创业投资完成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新方式对推动我国公司创新的发展、科研院所的市场化进程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型创业小组与其他公司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NVG从设立之初就给自己确定了介于ICD和VC之间的发展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由公司主导的以ICD为基础兼有许多VC特征的新型创业投资方式。
与前二者相比,NVG具有如下特点:1.独立性不同ICD以研发部门作为创新的源泉,而研发部是与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并列存在的,资金完全由公司提供,服从公司的统一领导,独立性很小;VC由不同投资人或机构联合投资组建,具备法人资格,有完整的独立性;而NVG也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在法律地位上与公司平等,类似于总公司下设的一个子公司。
虽然NVG在项目转化阶段也可以吸收外部资金,但其最初的科研费用(种子资金)却完全由公司提供。
正因如此,NVG独立性不像ICD那样强,某种程度上要服从公司的调控。
在实践中,NVG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经营性的。
也就是说,公司享有契约规定的受益权,可以根据控股权对它进行监督,却并不拥有剩余控制权。
2.投资范围不同ICD只是在符合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寻找战略机会,研究开发领域一般在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内;VC多涉足高科技产业,可以同时对几个不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而不受任何的外部限制;而NVG在此方面更类似于VC,通常在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投资。
郑风田个人简历
![郑风田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9ab0719527d3240c8547efb3.png)
郑风田个人简历简介(Brief Bio)郑风田,男,1965年10月生,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与McGill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项目,1996-1997年在荷兰商学院(The Netherlands Business School)学习现代管理,2000—2001年赴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经济系任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三农”问题,食品安全,涉农企业管理与战略。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福特基金会公共政策项目、中加农业、中荷农业合作等研究项目十几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他刊物40多篇。
出版专著5部,代表性专著为:《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2003年获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奖)。
还兼任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中国农垦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西与河南等地方政府和企业专家顾问。
详细简历(Detailed CV)近年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最近几年作为主持人主持的部分研究项目及完成情况如下:1.全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农村对抗性冲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核心成员)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食品类企业采纳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动力机制研究,2005-20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我国农民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生成环境与形成机制研究,2004—2006,已结题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核心成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2006—200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核心成员):流域管理视角下的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2007—20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环保约束下企业竞争力与绿色战略研究 (主持人),2000-2002,已结题.7.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研究-——-——社会资源动员机制研究(一般项目07B J Y085)2007—20088.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研究(艺术学一般项目07B G47),2007—20089.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中国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战略(主持人),2002—2005,已结题婚1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城市化中失地农民的创业问题研究,2005—200711.福特基金会公共政策竞争项目(主持人):中国农村中小企业簇群研究,2002—2004,已结题,12.中国发展基金会(主持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评估,2005年,已结题13.我国科技创业政策研究(主持人),北京市科委软科学项目,2005年,已14.欧盟项目(主持人):中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估,2004—2005,已完成研究报告15.国家科技部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课题(专题主持人):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2003—2004,已完成,主要内容已公开出版,包括在《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陈锡文、邓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加拿大合作项目(专题主持人):2004—2005,我国食品安全链研究,已完成研究报告1份)17.江苏永钢集团:永联现象研究(主持人),2004-2005,已完成研究报告18.荷兰INCOTEC公司与荷兰种业协会(主持人):中国种业市场与中荷种业合作前景研究,1997—1999,已经完成。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型大学之路及对我国的启示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型大学之路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2ebf2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0.png)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型大学之路及对我国的启示高明;史万兵【摘要】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开创的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相结合的模式,正在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大学的榜样.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外部建设与企业、政府和军方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的组织转型实现了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通过回顾麻省理工学院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历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大学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变革、准确定位、努力争取自治权、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在大学内部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等.【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2【总页数】5页(P170-173,179)【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型大学;自主创新【作者】高明;史万兵【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1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的发展,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欧美大学率先引入创业精神并内化于师生心中,逐步演化出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
伯顿·克拉克通过考察欧洲五所创业型大学的转型道路,认为“一所创业型的大学,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
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1]。
亨利·埃兹科维茨从“三螺旋”的视角研究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认为创业型大学是“经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其成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兴趣日益增强,使得大学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2]。
笔者通过考察美国创业型大学,发现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它所开创的教学、科研和创新为一体的模式正在成为美国大学的榜样。
本文通过回顾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为建设创业型大学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启示概要
![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启示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3211d93a0116c175e0e481c.png)
一、创业投资的基本认识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是一种向处在发展阶段、具有高成长潜质的企业投入权益资本,并为之提供创业管理等增值服务,以期通过该企业发展和资本增值获取高额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
其特征是:投资对象一般是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创业企业;采用权益资本而非借贷资本,在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间建立起适应创业企业内在需要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机制;投资者不仅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本金,而且提供技术咨询、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甚至员工培训等经营服务,主动参与管理;对退出机制要求较高。
创业投资是一种支持创业活动的金融投资制度创新,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融资方式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为最需要资金但又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
创业投资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克服了逆向选择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以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的中小企业最为突出。
二、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8年以前。
1985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序幕,资金来源为政府出资。
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着我国创业投资业的起步。
第二个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在当时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和随后国家七部委制定出台的政策推动下,及受到互联网泡沫和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影响,涌现出了数百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资金来源包括各级地方财政、民间资金和外资,金融机构除了少数证券公司以外基本未进入。
大批国际创业投资基金和公司涌入中国,为刚起步的中国创业投资业注入了新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规范化的风险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了我国创投业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约从2005年开始进入。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c03d4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9.png)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熊彼特是20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他以他的创新理论闻名于世。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涉及创新行为和经济循环的关系,突出了现代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探讨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概述熊彼特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创新是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推广,熊彼特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根源。
同时,他也认为,创新不仅仅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或技术,而是一个商业行为。
创新包括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和分配等各方面,创新是企业综合能力的表现。
因此,熊彼特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实行创新,而这种创新是指创新行为。
熊彼特认为,创新可以产生三种利润效应。
第一种是新产品或服务享有创造性的垄断地位,并通过高价格实现利润。
第二种是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利润,通常是采用新技术和流程。
第三种是创造新市场,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
其中第一种利润效应最为重要,因为创新行为是引起新产品或服务的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动力。
熊彼特还提出了纯创新和组合创新的概念,前者是指基于新技术或新想法所产生的全新产品或服务,后者则是通过将已有技术或想法组合产生的新产品或服务。
熊彼特指出纯创新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组合创新则更适用于非技术领域的服务行业。
总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不同方面描绘了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经济效益,深刻阐明了创新的策略和方式。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1.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企业保持竞争力,带动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依据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熊彼特认为,市场需求是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创新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企业应更加重视市场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以此来指导自身的研发和创新。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逻辑与经验启示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逻辑与经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d24f8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c.png)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逻辑与经验启示一、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逻辑1. 封建经济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地方封建势力为基础,以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为核心,极度缺乏市场经济,严重依赖官僚体系的管理和调控。
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以封建领主和农民之间的剥削关系为基础,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稳定和延续。
2.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殖民侵略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中国的新兴资本家开始在城市和农村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市场经济逐渐兴起,企业和商品开始脱离地方封建势力的管理,成为自主的市场主体。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成为主导力量,政府对资源进行计划调配和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现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转变,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成为主体,市场经济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干涉。
4.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了经济体制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扩大了私有经济的比重。
国有企业逐步实行股份制改革,集体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市场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迈进。
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缺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经济的竞争,保障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但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和活力,导致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而且政府对资源的过度调配和管理,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
2. 改革开放的务实进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体制和利益格局,激发了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市场经济的规范和监管: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市场经济也存在产权不清晰、信息不对称、资源外流等问题。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47374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b.png)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区域经济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地方发展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目标。
这些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发展自身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欧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案例中,探讨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经验,并总结对我国的启示。
一、欧美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1. 欧洲区域经济政策实践欧洲联盟作为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经济体系,其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为目标。
具体实践中,欧盟通过资金的调配和分配,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创新和科技研发。
此外,欧盟还通过建立跨国地域合作联盟,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与互联互通。
2. 美国地区经济政策实践美国以州为单位,通过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各州经济的发展。
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就业机会的扶持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等,旨在吸引投资和产业发展,改善地区的经济环境。
此外,美国还注重加强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地方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二、亚洲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1. 中国香港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中国香港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实践较为成功。
香港通过建设优质的物流体系、金融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政府还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2. 新加坡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新加坡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为目标,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和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的投资。
此外,新加坡鼓励人才培养和创新研发,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
三、澳大利亚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澳大利亚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注重发展地方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
例如,澳大利亚将农业、矿业等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支持地方农民和矿工的发展。
此外,澳大利亚还注重提升地方教育和医疗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地方居民生活条件。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创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创业生态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6880641ed9ad51f01df264.png)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创业生态的影响分析吴运迪(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 长沙)摘要:创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业在实现技术转化、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活力和促进增长、增加税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必须考虑和评估其宏观经济政策对创业环境和创业活动的可能影响,对于正在寻求转型的中国经济尤其如此。
本文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影响我国创业生态的复杂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
关键词:创业环境,创业生态,创业机会,宏观经济环境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与新经济相伴而生的创业型经济持续支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创新和发展。
同样,中国的发展和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业事业的持续开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创业给予了积极关注,不少地区提出“全民创业”的口号,创业活动在大学的实践也风起云涌。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近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急剧变化,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和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多方面因素正在对我国的创业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有必要从创业的角度对这些政策的复杂影响进行思考和研究。
本文首先阐释了创业型经济的意义,进而对我国当前的创业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创业生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1 创业型经济的意义创业活动作为创意和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新创企业和小企业贡献了95%的重大创新和大约50%的全部创新。
尽管新企业存活4年以上的比例不到50%,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和产生的影响对经济繁荣极为关键。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早在1985年就提出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这一概念,他指出:“(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美国境内的创业型经济形态是近代经济与社会史上所发生的最重要、最能给人希望的事件”,“现代经济的支撑力量已经不再是曾经为民众所熟悉的传统500强了,在市值最大的顶尖级公司中,有许多是一二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企业。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0adf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0.png)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简介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美国一直被视为新经济的引领者。
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创新和知识为驱动力的经济形态。
本文将探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 美国新经济的特点1.1 信息技术的崛起美国新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自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1.2 创新和创业文化的兴起新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美国的创新和创业文化为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使得大量的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3 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灵活,劳动力的流动性和适应能力强。
这种灵活性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竞争力。
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历程2.1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信息技术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信息技术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
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为新经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此时,许多创新型科技公司如微软、苹果等相继涌现。
2.2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互联网泡沫的兴起和破裂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
投资者疯狂追捧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许多公司的估值飙升。
然而,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破裂,许多公司破产或陷入困境,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2.3 2000年代中期至今:新经济的复苏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新经济逐渐复苏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公司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的领军企业。
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fe171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4.png)
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它们以迅猛的经济增长、强大的实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那么,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独到之处?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呢?一、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表现目前,新兴国家的崛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市场化改革。
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强调营利性经济组织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渐从扩大规模为主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
2. 注重科技和教育投入。
新兴国家注重将技术、教育、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人才和技术的支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承受能力。
3. 开放与合作。
新兴国家发展借助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和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合作与竞争,通过参与全球经济与技术的创新,探索自身创新和升级的路径。
4. 加强地方经济建设。
新兴国家积极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将发展重心转向中西部地区,利用各地区的独特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二、从新兴国家经验中汲取启示1. 创新要突出价值导向。
新兴国家注重利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引领创新,通过跨学科和跨领域合作来实现创新,创新要突出价值导向,坚持创造产品和服务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信息化和社会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新兴国家将企业管理重心偏向信息化、社会化和服务化,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协调化、管理的科学化。
3. 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合力。
新兴国家地区间经济合作频繁,比如东南亚国家在地区间设立特区和经济合作区,在国际贸易中加强合作和协调,发挥区域间创造性的联合作用。
4. 加快金融改革,实现金融创新。
新兴国家加强金融改革,实现金融与实业协同发展、资本流动自由化、金融机构管理科学化等,既满足社会资本的融资需求,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论述亚当斯密对我创业观的启示和影响
![论述亚当斯密对我创业观的启示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23ae7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0.png)
论述亚当斯密对我创业观的启示和影响
【实用版】
目录
1.亚当斯密及其著作《国富论》简介
2.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影响
3.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
正文
亚当斯密,18 世纪苏格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原理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观念,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创业观。
亚当斯密认为,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当鼓励和保护创业活动。
他的这一观点,对我国的创业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强调了市场的自由和竞争。
他认为,只有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以市场化和竞争化为导向,鼓励和保护创业活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次,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强调了企业家的精神。
他认为,企业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创新和创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的创业环境,也是以培养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为重要目标,鼓励和保护创业活动。
最后,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强调了政府的角色。
他认为,政府应当通过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鼓励和保护创业活动。
我国的政府,也是以这种方式,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和保护创业活
动。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的创业观对我国的创业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尽管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亚当斯密的创业观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型经济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研究摘要:创业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创业型企业则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因此,若果要促进我国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又从形成高效增长机制、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合地区资源、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等方面,探究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了创新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即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创业文化、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借鉴外国成功经验。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经济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6)013-0000-02当今社会,创新型经济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
创业也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衡量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准。
创新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建立在创新经营的基础之上,它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创业活动和创新发明。
目前,创业也不再单纯的指创办新企业,许多现存企业也逐渐开展多样化的创业活动,以便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灵活性。
可见,创新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创新型经济的内涵1.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创新型经济是指生产性创业活动在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创业被视为推动积极发展的主要动力。
同时,创新型经济主要是通过创业者发现商机,并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
在创新型经济活动中,不断产生新经济部门、新创企业、新产业,各种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创新型经济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市场的变动性和多样性逐渐加强,大规模企业已经不再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形势,此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如果依旧依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发展策略,已经无法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角,它们灵活性较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积极打破旧有的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并整合优化资源。
正是这些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推动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2.创新型经济的特征首先,创新型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具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就业率较高,但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但在创新型经济模式下,将知识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保证了高工资水准。
研究表明,创新型经济具有鲜明的变革性、区域性,同时,高工资与高就业还能够并存,而这些特点也都以知识为基础。
其次,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创新能力较低。
但创业型经济将创新作为主要动力,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人员活动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人才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够顺应时代需求。
总体而言,创业型经济受到异质性、不稳定性、多样性等元素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管理型经济模式,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再次,在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运营方式更加灵活,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劳动力的控制方面,交易对象也多为各种企业,企业得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且多追求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联合主要是为了减少竞争者,但在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主要着力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和参与积极性。
同时,市场经济也更具不确定性,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各种各样的中小企业相继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合作性也逐步加强,企业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最后是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各种政策与规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自由发展。
此外,传统管理经济模式下,市场与产品都呈现出一定的确定性,这使得政策目标性更加明确。
但创业型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对其扶持力度加大,同时也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创新型经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这使得政府将部分权利下方,企业自主性更强。
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意义1.形成高效增长机制创业可以使新技术逐步转化成生产力,因此,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型经济是一种以创新为前提的新型经济模式,属于高级社会经济形态,它更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逐渐来临,创新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新型经济可以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推动有效创业机制的形成。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创业者可以尽快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并增强自身的创造性、回应性和适应性。
同时,政府也会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可见,在创新型经济模式下,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与宏观经济主体相互影响,形成高效增长机制。
创新型经济不只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内在机制,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2.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个体在创业过程中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难题,还能够以个体经营、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行企业改制,致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下岗人员,部门下岗人员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帮助其他失业人员进行在就业。
调查显示,每个个体工商户可以提供两个就业岗位,每个私营企业可以提供十三个就业岗位,可见,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
3.促进经济发展创业者独具的警觉性可以使他们及时发现市场中的一些“失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资源,并将其重新组合配置,之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由此可见,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资源优化的过程,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学家指出,美国正是拥有创业文化和创新文化才去的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系列的创业活动和充满活力的船业精神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研究表明,GDP的增长大概三分之一归功于创业活动,拥有较多创业活动与中小企业的国家具有较低的失业率,经济发展也更具活力。
企业的退出、进入都可以提高部门的生产率,影响公司分布,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
4.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专业化特征明显,创业活动、创新发明和专利都逐渐增多,经济发展潜力更大。
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新创企业内部,还在现存企业中普及,这就加速了知识要素、科技资源的流动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创业型经济形态中,各种新制度、新技术、新产业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创新型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1.完善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应当加强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引导他们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并通过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高校应当组建由企业家、大学教师、成功创业者组成的创业教育队伍,并制定特色化、系统化创业教育方案。
并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实际教学案例,增添创业教育的趣味性,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业实践平台,综合运用个别指导、具体咨询等形式,促使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
其次,政府也应当为社会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培训平台,加强对方向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建立省级、市级、县级培训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市场信息、创业策划、项目推介、创业培训等多样化服务,充分提升创业者的能力。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政策,但总体而言,仍旧存在受益面窄、扶持对象少等不足。
此外,许多创业扶持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政府必须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由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社会就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降低创业者的准入门槛,并拓展退出渠道,提供更多的创业便利。
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创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而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创业实践,促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3.拓宽融资渠道融资问题是制约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若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应加强社会、政府、企业、银行的协作,拓展融资渠道,采取多样化措施筹集创业资金。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创业企业的资金投入,构建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建企业创业基金,并以就业补贴、减少税收等形式对创业活动进行资金支持。
其次,要增强信贷融资。
完善融资担保体制是解决创业融资难题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多层次担保机制,完善新创企业信用制度。
再次,要构建风险补偿机制。
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建立创业企业信用基金,扩大融资渠道,并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民间借贷。
4.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应当积极引导企业内部的创业文化,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首先,要增强创业导向观念,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精神,且为员工提供创业机会和平台,鼓励员工进行多样化的创业实践。
其次,应当营造创业型企业文化氛围。
安慰创业失败的员工,并给予他们更多机会。
再次,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增强员工的创业意愿。
5.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首先,要增强对创业人员的政策倾斜,尤其对回乡创业者,应当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待遇,并根据他们对地方、家乡的影响和贡献,评选省级、市级和县级劳动模范,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和精神。
其次,要为创业者提供适当的场地,回乡创业者携带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创业,需要一定的场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转让、出让等形式帮助他们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也可以通过租赁模式获取一定年限的土地经营权限。
再次,要构建创业信息体系,不仅要采用电子政务、政府网站、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等策略,还要完善信息应用系统,规范信息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6.借鉴外国成功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创业型经济发展历史较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技术成果产业化、产学研结合、风险资本市场构建、创业教育、技术创新、税收优惠等。
因此,应当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条件,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合理发展我国创业型经济。
需要强调的是,借鉴外国经验并非一味的照搬和模仿,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进行适当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管理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许多大企业都开始缩减规模、精益生产、裁员、外包,以便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相较于这些大规模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更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我国必须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发展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并拓展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大发展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以便更好更快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