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下物理化学考试(2009.6)

合集下载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9.解: 这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为: W 有 = Gh= 100N× 6m= 600J …………( 1 分) 第一种方法所做的额外功: W 额 =( G 人+ G 桶) h= 420N× 6m= 2520J …………( 1 分) 第二种方法所做的额外功: W 额 =( G 动+ G 桶) h= 30N× 6m= 180J …………( 1 分) 第三种方法所做的额外功: W 额 =( G 动+ G 袋) h= 15N× 6m= 90J …………( 1 分) 根据公式: η= W 有/ W 总= W 有/( W 有+ W 额) 得…………( 1 分) η1= 600J/3120J ≈19%…………( 1 分) η2= 600J/780J ≈77%…………( 1 分) η3= 600J/690J ≈87%…………( 1 分) 通过计算进行比较可知: η1>η2>η3, 所以采用第三种方法较好。…………( 1 分) 30. 解:( 1)每天水对坝体增加的压强,由公式 p= ρhg得…………( 1 分) p= 1× 103kg/m 3× 10N/kg × 1.2m= 1.2 × 104Pa…………( 2 分) (2)直升机对挖土机所做的功,由公式 W= Fs 得…………( 1 分) W=W 重=Gh =mgh= 10× 103kg×10N/kg × 500m= 5× 107J…………( 2 分) 起吊功率,由公式 p= Fv 得…………( 1 分) P= Fv = Gv=mgv=10× 103kg× 10N/kg ×2m/s = 2× 105W…………( 2 分) (3)堰塞湖内的水越深, 水对坝体的压强越大, 坝越容易垮塌 (或水越深, 水的势能越大, 一旦溃坝,转化的动能越大,对下游的破坏越大) 。…………( 2 分) (4)挖渠导流,降低水位。…………( 2 分)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有机,含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有机,含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模拟试题 2009-6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Ag-108;N-14;Ca-40;Cl-35.5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A2.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3.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B. 先加入苯,再加浓硝酸,最后滴入浓硫酸C. 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最后滴入苯D. 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浓硫酸 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A .通过足量的NaOH (aq ) B .通过足量的溴水C .在Ni 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 2D .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 4(aq ) 5.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①② B . ②③④ C. ② D. ①②③④6.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① 取代反应② 加成反应③ 消去反应④ 水解反应⑤ 加聚反应,其中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⑤D .①③④⑤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 2—CH 2OH 。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D .在浓H 2SO 4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NO 2 CH 3 CH 2—CH 38.丁香油酚是一种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丁香油酚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B.与烧碱中和反应 C.与钠反应 D.能发生氧化反应9.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黄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10.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 O2和3.6g水。

2008~200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答案

2008~200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答案

2008~200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测试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8、速度、 压力作用效果。

9、电子、 质子、 中子、 电子10、压力、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11、2、 80。

12、70、 17.5km (或17500m )13、不变 变小。

14、10000(104)、 108、 下沉一些。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15、正确作出L1和L2各得1分,正确作出力臂但没标符号的扣1分。

16、正确作出F 浮和G 各得1分,其中向上的线段一定要大于向下的线段,否则扣1分,没标符号(或标错符号的)扣1分。

17、正确作出重力示意图得2分,凡是多作出其它力的扣1分。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18、(1)深度; (2)间隙(空隙); (3)小。

19、(1)弹簧测力计、 (2)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20、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且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五、计算题(共8分)21、已知:m=0.5㎏ a=10㎝=0.1m h1=25cm=0.25m △h=5cm=0.05mS2=100cm2=0.01m2求:(1)ρ=?(2)P1=?(3)F浮=?(4)P2=?解:(1)∵ V=a3=(0.1m)3=0.001m3∴ρ=m/V=0.5kg/0.001m3=0.5×103㎏/m3————————2分(2)∵ F1=G=mg=0.5kg×10N/kg=5NS1=a2=(0.1m)2=0.01㎡∴ P1=F1/S1=5N/0.01㎡=500Pa ——————————————2分(3)方法一:由于正方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F浮=G=5N方法二:由于V排=S2△h=0.01m2×0.05m=5×10-4m3,所以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5×10-4m3=5N———2分(4)∵ h2=h1+△h=0.25m+0.05m=0.3m∴ P2=ρ水gh2=1.0×103kg/m3×10N/㎏×0.3m=3000Pa —————2分答:……。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之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 的是2.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 相同,R 1<R 2,电路中的总电流最大的是A.丁B.乙C.丙D.甲A.家庭电扇B.电脑 C.台灯 D.电饭锅3.如下图是三线插头的照片,留心观察发现,与地线连接的那个插头比另外两个插头要稍长一些。

插头在长度设计上的这种差异,主要是考虑下列哪一因素 A .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 B .有利于识别火线和零线插头 C .插入插座中更稳固D .操作时,可确保接地插头先接地4.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5.如下图所示,蹄形磁铁位于水平木板上。

当导体棒向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则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是 A .导体棒竖直向上运动B .磁铁和导体棒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C .导体棒不动,使磁铁向左运动D .对调磁铁的磁极,并使导体棒向右运动6.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B.灯泡会逐渐变得更亮 C .灯泡的亮度会越来越暗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C .中央电视台与潍坊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D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8.对右图所示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下端是N极B.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逆时针转动,静止后S极向上C.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顺时针转动,静止后N极向上D.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将减弱9.小明同学在家中拍到一张电能表照片,如下图所示。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08-09第二学期物化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8~ 2009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主考教师: 陈燕青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物理化学(一)》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若298 K 时,反应N O g N O g 2422()()=的-1r m 5398J mol G ∆=⋅$,则当p (N 2O 4)=p (NO 2)=1 kPa 时,反应将 ( A )(A)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 (B)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 (C)反应恰好达到平衡 (D)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2、石墨的燃烧热 ( B )(A) 等于CO 生成热 (B) 等于CO 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3、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A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4、液态苯在一绝热刚性的氧弹中燃烧,其化学反应为:C 6H 6(l)+7.5O 2(g)=6CO 2(g)+3H 2O(g),则下面表示准确的是 ( B )(A )ΔU=0,ΔH<0,Q=0 (B )ΔU=0,ΔH>0,W=0 (C )ΔU=0,ΔH=0,Q=0 (D )ΔU ≠ 0,ΔH ≠ 0,Q=05、 在270K 和大气压力下,一定量的过冷水凝结为同温同压下的冰,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分别为 ( B )(A) ΔS sys <0,ΔS sur <0 (B) ΔS sys <0,ΔS sur >0 (C) ΔS sys >0,ΔS sur <0 (D) ΔS sys >0,ΔS sur >0 6、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A) )(,,B C n p T B C n V ≠⎪⎪⎭⎫⎝⎛∂∂ (B) )(,,B C n p S B C n H ≠⎪⎪⎭⎫⎝⎛∂∂ (C) )(,,B C n V p B C n G ≠⎪⎪⎭⎫⎝⎛∂∂ (D) )(,,B C n H T B C n S ≠⎪⎪⎭⎫⎝⎛∂∂7、已知反应3O 2(g)=2O 3(g),在298 K 时Θ∆m r H =-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8、 在某反应条件下,反应)()(21)(322g SO g O g SO =+的标准平衡常数Θ1K =0.54。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材料属于导体材料的是()A.石墨B.玻璃C.橡胶D.锗2、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电能的单位的是()A.焦尔B.伏·安/ 秒C.伏·安·秒D.千瓦·时3、下图为几种常见的用电器,它们的额定功率最接近800W的是()4、实验室有一种电池,小华为辩认其正负极设计了几种方案。

其中不可以...判断的是()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6、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C.电磁波是一种资源,人们应该合理使用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7、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发现导线的绝缘部分破损时要及时更换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用铁丝或铜丝来代替保险丝D.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及时切断电源8、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是()A.洗衣机B.电饭煲C.电冰箱D.电视机9、将小电动机M与小灯泡按如下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M的转轴上绕线,然后A B C DA.家庭电扇B.笔记本电脑C.台灯D.电饭锅2用力拉线,使小电动机M 转动,发现小灯泡发光。

该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 B .此时的电动机是电源C .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D .电动机M 转动转速越快,灯越亮10、如下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用双手同时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____V ;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是____V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7.下列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CaCl CBr4 CF2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 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 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A
D 交 电流的的发射 谱是连续谱 B 氢原子 谱说明氢原子 发 特 频率的 C 氢原子 谱说明氢原子能 是 立的 D 氢原子 谱的频率 氢原子能 的能 差无 7 电动势 E銓内阻 r 的电源 值电阻 R1銓R2 滑动 阻器 R 连接 如 所示的电路 滑动 阻器的触头 中点滑向 b 端时 列说 法 确的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 数都增大 B 电压表和电流表 数都 小 C 电压表 数增大 电流表 数 小 D 电压表 数 小 电流表 数增大 8 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 虚线表示 电场力作用的带 电粒子 的 动轨迹 粒子 过M点 再 过N点 判 A M 点的电势大 N 点的电势 B M 点的电势小 N 点的电势 C 粒子在 M 点 到的电场力大 在 N 点 到的电场力 D 粒子在 M 点 到的电场力小 在 N 点 到的电场力 9 带电粒子 入 室会使 室中的气体电离 而显示 动轨迹 是在 匀 磁场 室中 察到的粒子的轨迹 a 和 b 是轨迹 的两点 匀 磁场 B 垂直 面向 粒子在 动时 质 和电 而动 能 渐 少 列说法 确的是 A 粒子 地之 a 点 再 过 b 点 B 粒子 过b点 再 过a点 C 粒子带负电 D 粒子带 电 10 某人骑自 车在 直道路 中的实线记录了自 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象 某 学 了简 计算 用虚线 作 处理 列说法 确的是 A 在 t1 时 虚线 的 比实 的大 B 在 0 t1 时间内 虚线计算 的 均 比实 的大 C 在 t1-t-2 时间内 虚线计算 的 均 比实 的大 D 在 t3-t-4 时间内 虚线 的是匀 动
1 0n
发生了 B 素
27 13
Al+ 2 He→+ 0 n 是中子
31
4
1
列判断 确的是

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物 理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都宇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主观试卷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介质Ⅰ的折射率n 1=34,介质Ⅱ的折射率为n 2=2,当光从介质Ⅰ射入介质Ⅱ时,若O 为入射点,则图中直线ab 表示[ ] A 、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B 、法线C 、反射线D 、三种都可能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块横截面呈扇形的玻璃砖,折射率为2,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 面上,经过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返回,∠AOB 为135°,圆的半径为r ,则射入点P 距圆心O 的距离为[ ]A 、4rB 、2rC 、︒5.7sin rD 、︒15sin r3、如图所示,在折射率大于玻璃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着一个长方体玻璃砖,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束光线,相互平行且相距为d ,斜射到长方体的上表面上,折射后直接射到下表面,然后射出。

已知图中a 为红光、b 为紫光,则[ ] A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大于d B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 C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小于d D 、两出射光线将不再平行4、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 、Q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和x=。

P 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 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班 级 考 号 姓 名OAC B Oyt/s甲 Oyt/s乙 5、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 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画出),AB 为直角边 ABC=45°;ADC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 边的中点。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2008~2009学年第⼆学期)2008 —2009 学年第⼆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分数⼀⼆三四(1)四(2)五(1)五(2)五(3)五(4)五(5)总分评卷⼈复核⼈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考试⽤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 7 ⽉ 1 ⽇上午考试地点:注意事项1、学⽣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清洁。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考⽣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信息后,表⽰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考试中,本⼈所提供的个⼈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签名:⼀、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Fe 2+/Fe = -0.445VFe 3+(aq) +3e -→Fe(s) φ?Fe 3+/Fe = -0.040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Fe 3+/Fe 2+ 值为:()(A )0.770V ;(B )0.405V ;(C )-0.485V ;(D )-0.770V 2、在298.15K 及p ?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完成⼀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20kJ ,放热9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A )30;(B))-210;(C )210;(D ) -90 3、如图,在⼀玻璃管两端各有⼀⼤⼩不等的肥皂泡。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 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8.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8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9.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 B.0.017mol/LC.0.05mol/L D.0.50mol/L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 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 和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nlnqw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nlnqw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2009/7/5全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I 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06年8月,冥王星被宣布逐出太阳系行星家族。

科学家估计其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固体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冥王星上不会有大量氧气存在B .这种固体氮与地球大气层中的氮气是同一种物质C .一氧化碳与甲烷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冥王星上可能存在生命D .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来说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2、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 )A .质谱B .红外光谱C .紫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B .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 .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115C ~C 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18C 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5.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2,2,3,3-四甲基丁烷B CH 3OHC 甲苯D CH 3COOCH 3 6、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①与②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②与③ 7、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Cl 溶液时,先量取10 mL 1 mol·L-1的NaCl 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线B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加入到浓硫酸中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D .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8、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物理化学08-09下A卷

物理化学08-09下A卷

物理化学08-09下A卷新乡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过程,则系统的ΔS (),环境的ΔS amb ( )。

① > 0 ② < 0③ = 0 ④不能确定2. 101.325kPa 时,1dm 3水中溶解氧0.04889dm 3(STP 体积)形成稀溶液1,其凝固点为T f ,1;同样条件下,1dm 3水中溶解氢0.04889dm 3(STP 体积)形成稀溶液2,其凝固点为T f ,2。

则T f ,1( ) T f ,2 。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无法比较 3. 试比较下列几种状态下,水的化学势的大小。

(a) 373.15K 、101.325KPa 、H 2O(l);(b) 373.15K 、101.325KPa 、H 2O(g); (c) 373.15K 、2×101.325KPa 、H 2O(l);(d) 373.15K 、2×101.325KPa 、H 2O(g). (a)()(b), (c)()(d),(a)()(d)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无法比较4. 化学反应A(s)+B(g)=2C(g), Δr H m ﹤0, 反应达平衡时,增加系统压力,平衡将()移动;压力一定时,加入惰性组分, 平衡将()移动;容积一定时,加入惰性组分, 平衡将()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将()移动。

①向左② 向右③ 不移动④ 不确定5. 393.15K 时在抽空容器中装入纯NH 4HCO 3(s),按下式分解并建立平衡: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

则系统的组分数为(),自由度数为()。

① 0 ② 1 ③ 2 ④ 36. 某系统由A 态变到B 态,经历两条不同途径,热、功、热力学能变化、焓变分别为Q 1、W 1、ΔU 1、ΔH 1和Q 2、W 2、ΔU 2、ΔH 2 ;则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有()① Q 1 = Q 2 、W 1 = W 2 ② ΔU 1 =ΔU 2 、ΔH 1 =ΔH 2③ Q 1 + W 1 = Q 2 + W 2 ④ ΔH 1 +ΔU 2 =ΔH 2 +ΔU 17.下列各式,哪个表示偏摩尔量()① (?G/?n B ) V 、P 、n C② (?A/?n B ) V 、T 、n C③ (?H/?n B ) S 、P 、n C ④ (?U/?n B )T 、P 、n C8. 在同一溫度下,反应⑴ NO(g)+1/2O 2(g)=NO 2(g) 与⑵ 2NO(g)+ O 2(g)=2NO 2(g)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Kθ1和K θ2,则两者之间关系为()。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图 1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1.人类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 A .夸克 B .中子 C .电子 D .质子 2.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偏向刻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则下一步 操作正确的是 A .在右盘中减砝码 B .在右盘中加砝码 C .向右移动游码 D .平衡螺母向左调 3.医用氧气瓶的容积为0.2m 3,当装入质量为20kg 的氧气,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 的密度为 A .200kg /m 3 B .100kg /m 3 C .50kg /m 3 D .50g /cm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B .底面积越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越小 C .体积越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小星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力大小,它们设计 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 A .把两球分别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 .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 .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 .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硬度 6.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船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下列哪个实验 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用弹簧测力计测手的拉力 C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 .在跑步机上跑步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舞 B .夏天,玉兰飘香 C .秋天,落叶纷飞 D .冬天,瑞雪飘飘 8.在装满水的敞口容器侧壁上开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如图1中描述正确的是 9.如图2所示物体A 在重物B 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A 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A 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B 受到的重力与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3是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用甲、乙两种材料做成的 质量相等的正方体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的密度大B .A 的体积大C .A 对地面压力大D .A 对地面压强小 11.如图4所示,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12.同一小球先后放入足够多的水和酒精中,静止后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N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5N , 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处的状态可能是(ρ酒精=0.8×103kg /m 3)A .都漂浮B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C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下沉D .在水中下沉,在酒精中漂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空气的密度1.29__________。

广东东山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物理试题

广东东山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物理试题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考试题2009、7、8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简谐运动属于A.匀变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变速运动2.A、B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A振子移到A的平衡位置右边10cm,把B 振子移到B的平衡位置右边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A.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B.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A、B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无法判断A、B运动的方向的关系3.甲、乙两个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分别为f和5f,都在频率为2f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振子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2fB.甲振子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C.乙振子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2fD.乙振子的振幅较小,振动频率为5f4.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动是波的成因,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的振动速度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s 时,质点的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6.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声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B.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C.若观察者远离波源,则波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D.若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小7.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述错误的是A.质点振动频率为4HzB.在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C.在5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D.t=1.5s和t=4.5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cm8.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v=25cm/s, 向左传播B.v=50cm/s, 向左传播C.v=25cm/s, 向右传播D.v=50cm/s, 向右传播9.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振荡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变化的磁场10.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 0.5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列波的波长为5mB.此列波的频率为2HzC.此列波的波速为2.5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负方向传播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给5分,部分选对的给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给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8 -- 2009 学年二学期时间110分钟物理化学课程40 学时 2.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化工、制药、应化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下列关于连串反应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串反应进行时,中间产物的浓度一定会出现极大值(B) 连串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净生成速率等于零(C) 所有连串反应都可以用稳态近似法处理(D) 在不考虑可逆反应时,达到稳定态的连串反应受最慢的基元步骤控制2.某反应,无论作用物的初始浓度是多少,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无论作用物的消耗浓度为定值,则该反应是( )(A) 负级数反应(B) 零级反应(C) 一级反应(D) 二级反应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B) 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 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D)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4. 若向摩尔电导率为1.4×10-2S·m2·mol-1的CuSO4水溶液加入1 m3的纯水,则稀释后CuSO4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将( )(A) 降低(B) 增高(C) 不变(D) 不确定5.电极电势可以改变电极反应速率,其直接原因是改变了( )(A) 反应的活化能(B)电极过程的超电势(C)活性粒子的化学势(D) 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6.当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极将发生极化。

当电流密度增大时,通常将发生( )(A) 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增高 (B ) 原电池的负极电势增高(C) 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减少 (D) 无法判断7. 已知V 0360Fe Fe 3./-=Θ+E ,V 771023Fe Fe ./=Θ++E ,则Θ+FeFe 2/E 等于 ( ) (A) 0.735V (B) 0.807V (C ) -0.44 V (D) -0.699 V8.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反应为H + + OH - === H 2O ( )(A) Pt, H 2(g) | H + (aq) || OH -(aq) | O 2(g), Pt(B) Pt, H 2(g) | NaOH (aq) | O 2(g), Pt(C ) Pt, H 2(g) | NaOH (aq) || HCl (aq) | H 2(g), Pt(D) Pt, H 2(g,p 1) | H 2O (l) | H 2(g, p 2), Pt9.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有很多种形式,而最常见的是bpbp +=1θ,但它不适用于( )(A ) 多种分子同时被强吸附 (B) 单分子层吸附(C) 物理吸附 (D) 化学吸附10.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强一定 ( )(A) 等于零 (B ) 不等于零 (C) 大于零 (D) 小于零11.溶胶与高分子溶液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分散相粒子大小不同 (B) 渗透压不同(C) 外观颜色不同 (D )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12. 下列关于电泳现象的各种阐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泳和电解没有本质区别 (B) 外加电解质对电泳的影响很小(C) 胶粒的电泳速度与一般离子的电迁移速度差别很大(D) 胶粒的电泳速度外加电场的电位梯度无关二、填空题(共16分)1. (3分) 链反应是由链的、链的和链的三个基本步骤构成的。

2. (1分) 反应速率与体系中各物质浓度标度的选择。

(填“有关”或“无关”)3. (1分) 对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而言,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增加量比活化能小的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增加量。

(填“大”或“小”)4. (2分)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电解质溶液。

5. (1分)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成比。

(填“正”或“反”)6. (2分) 常用的甘汞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L-1甘汞电极三种,它们的相对电极电势分别用E B、E M和E G表示,则在298K下,E B E M E G。

(填“<”或“>”)7. (2分) 表面活性剂是加入量就能显著溶液(或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8. (2分)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与固体表面吸附气体的明显区别之一是溶液表面可以产生吸附,这是因为σ溶质σ溶剂。

(填“正”或“负”和“>”或“<”)9. (2分) 溶胶中胶体粒子的粒径在1~100 范围内;溶胶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产生了作用。

三、(10分) 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4.3×10-5S·m-1,在同温度下加入AgCl,并达饱和后溶液的电导率为1.550×10-4S·m-1。

若在1V·m-1电场作用下,Ag + 和Cl-离子在无限稀溶液中的迁移速率分别为5.6×10-6 cm·s-1和6.8×10-6cm·s-1,计算该温度下Ag + 和Cl-的离子淌度及AgCl的溶度积。

设离子活度系数均为1。

四、(16分) 五氧化二氮的分解为典型的一级反应,分解产物为NO 2和O 2,下面的复杂反应历程推断较之单分子反应历程推断来得正确。

试按复杂反应历程推导分解速率方程式,并写出表观速率常数与各元反应速率常数(k 1、k 2、k 3等) 的关系式,及表观反应活化能与各元反应活化能(E 1、E 2、E 3等)的近似关系式。

3252NO NO O N +−→−1k ,5232O N NO NO −→−+2k ,)(NO O NO NO NO 2232慢++−→−+3k ,232NO NO NO −→−+4k五、(14分) 反应Zn(s) + CuSO 4(a=1) ==== Cu(s) + ZnSO 4(a=1)在电池中进行,298K 下,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1.0934V ,电动势温度系数1K V .)(--⋅⨯-=∂∂410294T TE 。

⑴写出该电池表达式和电极反应;⑵求该电池反应的△r G m Θ、△r S m Θ、△r H m Θ和Q r 。

六、(10分) 用电解沉积Cd 2+ 的方法分离某中性水溶液中的Cd 2+和Zn 2+。

已知该溶液中Cd 2+和Zn 2+的浓度均为0.1mol·kg -1,H 2在Cd 和Zn 上的超电压分别为0.48 V 和0.70V 。

试问在298.15K 时分离效果怎样?有没有氢析出干扰? (设Cd 2+和Zn 2+的活度近似等于浓度;已知V .Cd /Cd 240260-=Θ+E ,V .Z /Z 276280-=Θ+n n E )七、(10分) 配制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其稀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0-4mol·L -1时,表面张力下降了3×10-3N·m -1。

请计算293K 下该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和表面张力。

已知293K 下纯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 N·m -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D)2.(B)3. (C)4. (B)5.(A)6.(B)7. (C) 8.(C) 9.(A) 10.(B) 11.(D) 12. (A)二、填空题(共16分)1. (3分) 引发 、 传递 和 终止2. (1分) 有关3. (1分) 大4. (2分) (极) 稀5. (1分) 正6. (2分) < <7. (2分) 少 降低 8. (2分) 负 , < 9. (2分) nm 散射三、(10分) 解:电势梯度为1 V·m -1时离子的迁移速率称作离子淌度,故Ag + : U + = 5.6×10-4 cm 2 ·s -1·V -1 = 5.6×10-8 m 2 ·s -1·V -1 (2分) Cl -: U - = 6.8×10-4 cm 2 ·s -1·V -1 = 6.8×10-8 m 2 ·s -1·V -1 (2分) ∵ λm,i =|z i |FU i (1分) Ag +和Cl - 的|z i |=1,所以-1288Cl Ag AgCl m,mol m S 01196.096485)108.6106.5()(⋅⋅=⨯⨯+⨯=+=+=---+-+FU U Λλλ (2分)3-664AgCl m,O H l 64OH l AgCl m,dm mol 106.1201196.01000103.41055.110001000103.41055.1100022⋅⨯=⨯⨯-⨯=-=⨯-⨯=-=-----Λc c Λκκκκ (2分) 102621059110612--⨯=⨯===+.).(-Cl Ag sp c a a K (1分)四、 (16分) 解:因为总反应为:2N 2O 5 ⇌ 4NO 2+O 2,所以tc t cd d d d O O N 22521=⋅- ∵最慢步骤为速控步骤,即 322NO NO 3O d d c c k t c = (3分) 根据稳定近似有:0d d 332NO NO 4NO NO 3NO =-=c c k c c k tc (2分) 根据平衡近似有:0d d 33232523NO NO 4NO NO 3NO NO 2O N 1NO =---=c c k c c k c c k c k t c (2分) 由以上方程解得:32O N 1NO NO 25232k k c k c c +=,代入速率方程得:52522O N O N O d d kc k k c k k tc =+=32312 (3分) 因此,表观速率常数32312k k k k k += (2分) 又步骤3为最慢步骤,所以 k 2>> k 3,则3231k k k k ≈, (2分) 故表观活化能 E = E 1+E 3-E 2 (2分)五、 (14分) 反应Zn(s) + CuSO 4(a=1) ==== Cu(s) + ZnSO 4(a=1)在电池中进行,298K 下,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1.0934V ,电动势温度系数1K V .)(--⋅⨯-=∂∂410294p TE 。

⑴写出该电池表达式和电极反应;⑵求该电池反应的△r G m Θ、△r S m Θ、△r H m Θ和Q r 。

解:(1)正极反应:Cu 2+(a =1) + 2e → Cu(s) (1分)负极反应:Zn(s) → Zn 2+ (a =1) + 2e (1分) 电池表达式: Zn| Zn 2+ (a =1) || Cu 2+(a =1) | Cu (2分)(2)根据能斯特公式有: V .lg .44CuSO ZnSO 0934********==-=ΘΘE a a E E (2分) 所以:△r G m Θ = -zE ΘF = -2×1.0934×96485 = -210993.398J·mol -1 (2分)11m r mr mol K J .).()()(---ΘΘΘ⋅⋅-=⨯-⨯⨯=∂∂=∂∆∂-=∆7882102949648524p p TE zF TG S (2分) △rH m Θ = △r G m Θ + T △r S m Θ = -210993.398 + 298×(-82.78) = -235661.838J·mol -1 (2分) Q r = T △r S m Θ = 298×(-82.78)= -24669.67 J·mol -1 (2分)六、(10分)解: 先计算各物质在电极上放电的电极电势,在Cd 电极上H 2的析出电势: V 894104807059160-pH 059160/Cd H Cd)/H H 22....(-=-⨯-=-=+ηE (1分)在Zn 电极上H 2的析出电势:V ...-pH ./Zn H Zn)(/H H 221141707059160059160-=-⨯-=-=+ηE (1分)而Cd 和Zn 的析出电势为:V 4316010205916040260/Cd Cd 2..lg ..-=+-=+E (2分) V 792401020591*******/Zn Zn 2..lg ..-=+-=+E (2分) Cd 和Zn 的析出电势都大于H 2的析出电势,所以没有H 2析出干扰,且Cd 优先析出(2分)当Zn 析出时,Cd 2+浓度应该降为:++-2Cd 20591*******c lg ..≤79240.-,解得+2Cd c ≤6.64×10-14 mol·dm -3 (2分)七、(10分) 解:依题意有1-1-1-)L (mol m N )(d d ⋅⋅⋅=⨯--=∆∆-=---301010343c c σσ (3分) 则根据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得:2-m mol ..d d ⋅⨯=⨯⨯=⨯-=--641021129331483010c RT c Γσ (3分) 因为 Δσ = σ0-σ, (2分) 所以,此浓度条件下溶液的表面张力为:σ =σ0 -Δσ = 0.0728 - 0.003 = 0.0698 N·m -1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