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建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的几点思考
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作为一个集行业监管、景区管理、产品营销、游客服务和旅游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以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主体,构建四个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即智慧管理体系、智慧服务体系、智慧营销体系和智慧统计体系,渗透旅游行业整体产业链,打造旅游行业新生态系统。
标签:智慧旅游体;系云计算;大数据;建设;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系统。智慧旅游体系正在催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同样也深刻改变着旅游业的运行方式。相对于旅游产业爆发式的快速发展,旅游部门的行业指导方式已明显滞后于旅游产业信息化的需要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笔者就建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谈点浅见。
一、武汉市建设智慧旅游体系的必要性
(一)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是武汉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石。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一座交通便利、生态优美、历史厚重、物产丰富的旅游城市。武汉旅游消费呈现散客化、个性化、网络化等趋势,对旅游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政府市场监管难度日趋加大,急需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旅游行业诚信体系、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行业统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化游客流监控、旅游灾害预警与应急等技术未来将会有新的大发展。,建设以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主体,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统计为重点的武汉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和智慧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信息化、智慧化是武汉旅游转型升级和创建全域旅游的必经之路和战略选择。
(二)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是武汉建设旅游大数据技术的保证。
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可以结合武汉航空城建设,在武汉天河机场建武汉自驾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将武汉打造成华中地区自驾游集散中心。完善和发挥黄鹤楼的旅游集散功能,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接待服务、互联网服务功能。提升高铁武汉站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将其建设成为武汉东部旅游新门户。加快武汉科技馆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使其成为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和武汉水上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社会宣传,使其成为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旅游投诉等“一站式服务”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
二、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建设目标与措施
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主要是建设以武汉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主体,智慧服务、
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统计为重点,旅游基础数据库为基础的智慧旅游大平台。注重打造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旅游安全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环境,旨在进一步提高武汉旅游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夯实武汉市旅游管理的业务数据基础,提升旅游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为政府、企业和游客提高决策和咨询服务,助推武汉市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武汉市智慧旅游体系作为一个集行业监管、景区管理、产品营销、游客服务和旅游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以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主体,构建四个大数据支撑体系,渗透旅游行业整体产业链,打造旅游行业新生态系统。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实现以下目标内容:
(一)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
建设武汉市三级联动的大数据中心。一是市级大数据中心。主要做好全市旅游系统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汇聚、整合处理、共享交换和融合分析,规范统一的数据标准格式,建立共享机制,构建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信息服务提供数据的支撑体系。二是区级旅游大数据中心。接轨武汉市旅游大数据中心,为本区提供旅游数据支撑体系,重点为游客提供出游服务信息以及消费信息服务,包括景点、酒店、餐饮、娱乐、活动(地点)和朋友旅游团友等的位置信息,帮助游客更好地选择出游时间和落地后的消费选择。三是旅游企业大数据中心。主要为游客提供企业即时信息,如企业(景区、酒店、民宿、旅游商品星级购物点等)的级别、主要特色、价格范围、剩余房间数、餐饮特色、人均消费、优惠政策和客流量等,引导游客的出行计划,提高游客的出行质量和满意度。
(二)构建智慧旅游支撑体系。
通过武汉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要为武汉市旅游行业构建四个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即智慧管理体系、智慧服务体系、智慧营销体系和智慧统计体系。围绕旅游企业客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重点针对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小镇和旅游综合体五大平台以及全市旅游产品基地,整合流量监控、安全管理、客流监控、旅游投诉、野道治理和舆情监测,推进行业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协同。提高各类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构建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商品企业、旅游客运企业、休闲娱乐企业、乡村旅游企业以及旅行社等全市涉旅企业和产品信息体系,全方面为市民及游客及时提供出游服务信息以及消费信息服務,帮助游客更好地选择出游时间、落地后的消费选择和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三)培育大数据人才队伍。
创新旅游大数据领导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和集聚机制,联动政府、产业、企业、学术界、研究等方面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旅游大数据产业领导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旅游大数据事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
用,以及旅游企业集聚用好人才的主体作用,政、校、企联动订单式培养大数据经营人才,同时吸引大数据领军人才、复合型经营人才创新创业,为全市智慧旅游和旅游大数据建设提供运作主体经营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四)加强外部数据采集和利用。
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应加强与手机运营商的深入合作,实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采集全市范围的覆盖,准确反映游客的浏览路径、流动时间、主要滞留点、逗留天数等旅游信息拓展其它外部数据源的合作,把游客预订信息和旅游舆情监测内容纳入数据平台;在银联刷卡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数据源,加大对游客消费行为数据挖掘、建模,以支撑以游客为中心的精准营销。(五)加快内部数据整合和应用。
从武汉市旅游委员会机构职能范围入手,分析确定行业管理(导游、旅行社数据)、市场开发(推广促销数据)、政策法规(旅游统计数据)、规划发展(旅游投资数据)、旅游执法(旅游投诉数据)、旅游信息(信息咨询数据)等部门数据的应用类别,按照数据信息的逻辑相关,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整合、归并等,实现应用层面的联通、共享,从而保障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对可掌握的内部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数据应用效应。充分利用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及其它政务数据交换信息化环境,横向整合交通部门的涉旅数据信息,有效实现旅游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在提升建设中,充分利用本地域已经具备的信息化基础能力,按照系统集成的理念,将基于大数据的游客动态系统与上级单位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对接,将相关数据转为指数,从总结现状走向未来预测,真正实现实验室的大数据挖掘与研究功能平台建设方案。
(七)加快旅游咨询与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步伐。完善市—区—景区街区三级旅游信息咨询和发布体系。完善和拓展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市民之家、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将区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改造成为旅游体验咨询4S店;在城市重要交通窗口、地铁站点、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旅游街区以及其他商务政务中心等地段增设旅游信息咨询点。通过人员咨询服务、多媒体触摸屏、旅游图文和音像资料等方式向游客传播武汉旅游信息,方便游客出行。整合旅游管理信息资源,完善市级旅游基础数据库,建设公众信息发布和监控系统,全面推行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管理信息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系统、消费引导系统、投融资信息平台和呼叫系统建设。
(九)旅游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建立全市旅游安全监控中心和安全信息监控平台,进一步提高突发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旅游景区在人流密集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与交通管理、公安消防、卫生医疗等多部门联手合作,重点在旅游景区承载量动态监控、旅游公共场所安全预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形成信息共享与发布的联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