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利概况
云南水利概况
云南水利概况一、基本省情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连4省、邻3国”的地缘特点,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全省有25个县(市)分别与老挝、越南、缅甸接界,国境线长4060公里。
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514万人,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
二、水情和水利发展现状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立方米。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其中湖泊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水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
二是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三是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云南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久旱之后突然发生大洪水,旱涝急转、涝中有旱相互交替的情况较为突出,且灾害频率高、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损失程度深,防汛抗旱救灾形势非常严峻。
第1章 工程概况
第1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那兰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红河洲金平县境内藤条江下游河段,为藤条江干流五个梯级开发方案中的最后一个梯级。
水库正常蓄水位EL425.0m,总库容2.86×108 m3,电站总装机容量150MW,多年平均发电量6.46×108 MW.h,枢纽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坝,最大坝高109m。
枢纽由面板坝、左岸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导流隧洞、冲砂洞及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
1.2水文气象1.2.1自然地理藤条江属红水河系,为红河右岸较大的二级支流。
河流发源于红河县牛威乡宝洞山,流经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县,至金平那发附近流出国境,在越南境内汇入李仙江,然后在越池附近汇入红河。
中国境内藤条江干流全长173.3km,总落差1828m,平均坡降5.27%,流域面积4200.3km2。
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右岸有乌拉河、茨通坝河、荞菜坪河和金水河;左岸有平坝河、南板河、三家河、金平河、藤条河。
中国境内藤条江流域地处滇池东南,北部、东部隔哀牢山与红河为邻,西部及西南部隔哀牢山支脉与李仙江为邻,南部与越南接壤。
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垂直高差较大,流域平均高程1367.1m。
那兰电站位于藤条江下游金平县勐拉乡那兰村附近,坝址集水面积2816.1km2,多年平均流量115m3/s。
1.2.2气候特征藤条江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向南倾斜迎风坡面上的哀牢山区,地形起伏高差大,立体气候显著。
干湿季节分明。
11月~4月,受青藏高原和印支半岛北部干暖的南支西风气流控制,形成晴天多、日照充足、气温高、空气干燥的干季;5月~10月,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形成雨季。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115.2mm,雨季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80%。
流域降雨分布不均,整个流域处于云南省的多雨区。
流域内及流域附近观测气温共6处,观测年限4年~30多年,多年平均气温为11.1℃~22.6℃,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2.6℃。
云南十大民生水利工程简介
作, 确保工程4 年建成 的目标如期实现。
完成 陇川麻 栗坝 、 雄青 山嘴2 大 ( ) 楚 件 二
2 6 件小 ( ) 88 二 型病 险水库除险加 固工 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 。优先解决人
大( ) 二 型水库 : 容在 1 ~ 亿 立 库 0l
水 利行 业 能力建设 工程 。 进一 步加 方米 之 间 ; 中型水 库 : 库容在 l 01 ~. 亿立 方米 快 水 文站 网 建设 ,夯 实 水文 基 础设 施 ,
提高水文水资源和防汛抗 旱监测预警 之 间 ; 小( ) 一 型水库 : 库容在010 l . . 亿 -O 能力。加快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 、 农
云 南 十大 民 生 水 利 工 程 简 介
加强进度 、 质量安全 、 资金监 从 云 南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现 实 和 管理工作 , 管 , 力推 进骨 干水 源工程 建设 。 全 未 来 需 要 出 发 , 当 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 突 出 抓 好 以 下 “ 大 民 生 水 利 要 十 工程” 设 : 建
一
批 小型灌 区续 建配 套与节 水改 造 ,
7
继续抓好干支渠防渗工 程建设 ,大力 推广 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山 区小 型 水利 工程 。 围绕 山 区综
农 村饮 水 安全 工 程 简 介
农村 饮 水 安 全 工 程 是 指 为 满 足 农
合开发战略 , 以曲靖 、 楚雄 山区水 利发 展与改革示范区建设 为龙头 ,按 照省
程 项 目 , 动 重点 中小 河 流治 理试 点 。 启 云南 省 一 般 包 括 小 沟 渠 、 坝 塘 、 水 小 小 农 村 水 电及 电 气化 工程 。大 力 发 窖 、 水池 、 泵 站 等类 型 。 小 小 展 农 村 水 电 , 强 农 村水 能 资 源 管 理 , 加 加 快 推 进 “ 一 五 ” 电农 村 电气 化 县 十 水 建 设 , 极 争 取 中央 支 持 , 大 小 水 电 积 扩 代 燃 料 生 态 保 护 工 程 建 设 规 模 和 实 施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姓名:郭秋蓉专业:地理科学学号:1007072016摘要:云南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又相对缺水的特殊省份。
近几年来,云南连续遭受旱灾,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云南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使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水资源;云南;现状;可持续利用;挑战;对策0 引言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辖16个州(市)、127个县,3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596.62万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形成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居全国第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水能资源丰富,全年水能发电量居全国第2。
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全省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已威胁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1 水资源现状1.1.1水资源量云南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3,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4820.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2222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58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经1983年后对118个富水地段和50个主要盆地进行勘探,为742亿立方米/年。
冰川雪山静贮水量约10亿立方米。
湖泊静贮水量近300亿立方米。
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人省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入97.2亿立方米。
1.1.2 水质评价有资料统计,云南省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3.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18.4%;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占21.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5.8%。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2001版1999版一、概况二、水资源三、水利建设50年成就四、“九五”水利建设成就五、“十五”水利规划简况(一)自然地理1.位置、地理特征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广西两省(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及越南接壤。
全省国境线长4060km,其中1043km以河为界。
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是一个山区省份,全省总面积39.4万Km2,山地占84%,高原丘陵占10%,坝子(盆地、河谷)占6%。
境内横断山山脉纵贯滇西,乌蒙山、五莲峰山盘延滇东北。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点为西北部滇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东南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红河出境口,海拔76.4m。
从南到北,平均每公里海拔升高6m。
境内地面起伏不平。
2.气候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干湿分明,水平分布迥异,垂直分带明显,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云南的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日温差相对较大,尤其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而“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俗语主要在海拔1500~2000米范围内。
云南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省内各地各季起止时间,南北可相差5个月以上,同一时期各地有不同的季节。
如4月滇中尚是春暖季节,滇南已是炎热夏季,滇北高寒山区仍为寒冷冬天。
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则形象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受高原季风气候影响,云南省有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雨季一般在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暴雨频繁,易产生洪涝灾害;旱季一般为11月至次年4月(部分年份可能延迟到6月中旬),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并会出现长时间连续无降水现象,易发生冬、春、夏连旱。
3.行政区划云南省辖16个地(州)市(5个地级市、3个地区、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28个县(市、区)。
高一地理澜沧江知识点
高一地理澜沧江知识点澜沧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也是亚洲第四大河流。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云南、西藏、缅甸等地,最终注入中国的南海。
澜沧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也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介绍澜沧江的流域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流域特点澜沧江流域横跨中国和缅甸两国,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其地势起伏较大,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主要由高原和山脉组成,中游地区为山地和丘陵地形,下游为平原和近海河口平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游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势陡峭,河流湍急。
整个流域气候多样,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高山气候为主。
二、水文特征澜沧江流域水势汹涌,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都较大。
受青藏高原山地、冰川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澜沧江流域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呈现出大雨季和小雨季的特点。
由于地形的变化,澜沧江河道断陷和纵谷的形成,使其河流段呈现出急流、瀑布和险滩等自然地貌景观。
此外,澜沧江还是藏缅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主要的水源地之一,以其特有的冰川和高山湖泊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澜沧江在地理、经济和生态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澜沧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以水稻和茶叶种植为主要农作物。
其次,澜沧江上游的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
此外,澜沧江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了水电发电的条件。
中国多个大型水电站都建在澜沧江上,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然而,澜沧江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推进,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流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综上所述,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河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价值。
了解澜沧江的流域特点和水文特征,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一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十大民生水利工程简介
云南十大民生水利工程简介云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设施相对薄弱等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云南省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以下为您介绍云南十大民生水利工程。
一、滇中引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
它旨在从金沙江引水至滇中地区,解决滇中地区长期缺水的问题。
工程线路全长约 664 公里,途经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等地。
这一工程建成后,将为滇中地区的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该工程通过从牛栏江引水入滇池,实现改善滇池水环境和缓解昆明城市用水紧张的双重目标。
工程不仅提升了滇池的水质,增强了滇池的生态修复能力,还为昆明市区提供了应急备用水源,对于保障昆明的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中型水库建设工程云南省积极推进大中型水库的建设,如清水海水库、德泽水库等。
这些水库的建成,增加了蓄水能力,提高了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防洪减灾的作用,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了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放心的水,云南省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通过新建、改造供水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饮水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五、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云南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包括修建灌溉渠道、泵站、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
这些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江河治理工程针对云南省内部分江河存在的防洪标准低、河道淤积等问题,实施了江河治理工程。
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建设防洪排涝设施等措施,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对沿岸地区的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红旗河工程2020最新消息
红旗河工程2020最新消息红旗河工程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红河州,是云南省最大的水坝工程之一。
该工程旨在解决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提供可靠的洪水控制和灌溉系统。
随着2020年即将结束,让我们来看看红旗河工程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成就。
首先,红旗河工程在2020年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
今年,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其电力供应系统。
新建的电站已经投入运行,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这对于当地农村地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次,红旗河工程还在2020年大力推进水利建设。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工程在过去一年中重点关注灌溉系统的建设。
新建立的灌溉渠道和设施覆盖了更广阔的农田面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农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以上的成就,红旗河工程还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
工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水生态的恢复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清洁的生活水源,也为保护该地区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红旗河工程还积极参与了社会公益事业。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工程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工程运输队伍积极参与物资的运输工作,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此外,工程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为当地的贫困地区捐赠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红旗河工程在2020年的取得的这些成果离不开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努力。
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也需要一支经验丰富、高效协作的团队。
2020年,工程团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程的按时完成和高质量交付。
展望未来,红旗河工程将继续致力于为当地地区提供可靠的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服务。
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还计划加大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省水资源
云南水资源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高原季风气候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
因此,使云南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
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8条,分属长江(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依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常年自产水资源量2222亿立方米(地表水1482亿立方米占66.7%,地下水740亿立方米占33.3%),排全国第三位,过境水量多年平均1943亿立方米;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元江以东、云岭山地以南,其中较大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泸沽湖为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
从时间变化上看,5-10月的雨季水资源充足,旱季则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雨季开始前的2-4月是云南水最少的时候,出现了春旱或者初夏干旱和夏秋暴雨时常带来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自然灾害。
因此,在时间上分布上严重不均。
从空间变化上看,在季节变化的基础上,由于横断山脉的深度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较高,但“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利用程度较低,带来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等生产要素匹配不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其中尤以工程性缺水最为突出,从而使云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但由于地形缘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其总量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15% ,居全国第三位;水电可开发容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地理水文环境
第五章水文环境云南地域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为主;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系(图5-1)。
又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一节水系与河流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一、云南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图5-1),具体说明如下:1、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二、主要河流介绍1、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怒江(萨尔温江)水系。
1.1河流概况又称潞江,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怒江州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
云南省勐乃河流域水文数据
云南省勐乃河流域水文数据流域概况勐乃河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属于伊洛瓦底江水系,为伊洛瓦底江一级支流、中缅界河穆雷江的上游河段。
勐乃河发源于昔马乡以东尖峰山(海拔2685.5m),河流流向大体从东北向西南,流经昔马、那邦两个乡镇后,在那邦镇阿困附近与羯羊河汇合称为穆雷江(汇口处高程为242m),而后出境流入伊洛瓦底江。
整个流域呈四边形,主要支流有棕包河、南伞河、黑泥塘河、灰河等。
流域位于北纬24°40´~24°50´和东经97°34´~97°50´之间。
勐乃河汇口以上流域面积为258.1km2,从河源至汇口干流河道长度46km,落差2138m,平均比降约为46.5‰。
那邦水电站坝址集水面积195.9km2,厂址集水面积255.9 km2。
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覆盖率达72%,多为深山森林区,枯枝落叶层厚。
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河水终年长流不断。
人类活动影响小,水土流失情况不严重。
勐乃河流域图见图2-l。
流域以北的勐典河,以东的大盈江均为伊洛瓦底江支流,见图2-2所示。
气象勐乃河流域主要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面,具有降雨集中,大暴雨多,干湿季节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涝的特点。
流域内有昔马气象哨,仅进行降雨量、气温观测。
昔马气象哨建于1976年,至今有二十余年资料,其中1984年、1990年、1996年有部分月份缺测。
根据对昔马气象哨实测资料的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960mm,一般情况下七月降雨量最大,其多年平均值为1115mm;一月降雨量最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4mm。
降雨量集中,5月~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2.4%。
历年实测降雨量均在3000mm以上,1998年为实测年降雨量最大的年份,降雨量达到5146mm。
最大日降雨量为359mm,发生在1997年6月21日。
昆明滇池简介概况
昆明滇池简介概况
滇池,亦称昆明湖、滇海,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部。
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第二大湖,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
滇池原为古滇池,又名昆池、昆明湖。
《滇载记》记载:“滇有昆池,在县(今昆明市区)北六十里。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筑昆明城以居之。
”
滇池是云南省的天然淡水湖泊,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高原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面积447平方公里(一说为42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7米。
湖面海拔2062米,最深处达20米,蓄水量约为215亿立方米。
滇池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四周被二高山所环抱,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量966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因其水域面积广大(达1662平方公里)且形状不规则(形似人耳),故又有“云南高原明珠”的美称。
滇池是昆明地区的主要水源地和城市主要水源地之一。
也是我国南盘江、北盘江、金沙江水系的发源地。
—— 1 —1 —。
元明清时期云南水利概述
元明清时期云南水利概述吴连才【期刊名称】《《保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8)004【总页数】7页(P17-23)【关键词】元明清; 云南水利; 概述【作者】吴连才【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7.4元明清三朝600余年的时间里,云南水利完成了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由昆明、大理等局部地区至全省各地拓展的转变,水利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现有关于这期间云南水利的研究成果,多以断代研究和局部研究为主。
元代云南水利研究主要集中于赛典赤开滇过程中的水利政绩,代表性成果有方铁《赛典赤治滇评述》[1]、诸锡斌《赛典赤赡思丁与云南水利开发》[2]、黄权生等的《元初赛典赤在云南的水利建设和历史影响研究》[3]等;明代云南水利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对水利开发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代表性成果有史云群《明初云南安定局面的出现和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4]、方慧等的《明代云南地区的水利工程》[5]、李建军等《论明代沐氏家族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6]等;清代云南水利研究成果是元明清三朝中最为丰富的时期,研究水利制度的代表性成果有《清代水利兼衔制度研究》[7]等,研究水利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清代前期云南农业发展初探》[8]等,研究地方官吏水利政绩的有《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水利事业》[9]《清代云南督抚群体的初步量化探究——兼论该群体对云南水利发展的促进》[10],此外还有研究整个清代云南水利问题的拙著《清代云南水利研究》[11]。
一、元代云南水利发展元代在云南设立行省后,为巩固其统治,采取措施推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为云南水利事业大发展创造条件。
赛典赤到任后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12],大规模地推动水利建设。
大理国末期到元初,滇池区域水利损毁严重,赛典赤到云南时,滇池海口淤塞,池水淹到昆明城,使周边土地被淹后废弃。
塞典赤派劝农使张立道专责进行滇池水利的恢复工作,张立道调遣二千多人疏浚海口河道,使滇池水外泄,水位降低,减轻了周边地区水患,三年后生产得以恢复[13]。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水文1、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说明如下:⑴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⑵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2、湖泊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为11.3米,蓄水量为15.931亿立方米。
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海拔1887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属水资源缺少地区,且年际变化大,存在连续丰水、连续枯水长周期变化的特点。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湖面海拔1966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
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县的18个乡镇。
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
云南水利概况
二、水情和水利发展现状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
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8条,分属长江(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依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常年自产水资源量2222亿立方米(地表水1482亿立方米占66.7%,地下水740亿立方米占33.3%),排全国第三位,过境水量多年平均1943亿立方米;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元江以东、云岭山地以南,其中较大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泸沽湖为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
由于云南处于低纬高原,干湿季节分明、时空分布不均,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冬春容易发生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夏秋暴雨时常带来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加之横断山脉的深度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较高,但“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利用程度较低,带来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等生产要素匹配不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其中尤以工程性缺水最为突出。
云南既是水资源量丰富的大省,又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匮乏的穷省,全省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蓄丰补枯”来解决尖锐的水供需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在水利部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和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了兴水利、除水害、保水土的群众性水利建设热潮,使水利发挥了农业命脉的作用,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抗御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0多年来,全省水利水电建设累计投入594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0多万件,其中大中小型水库5296座,总库容96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40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456.8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47千公顷;建成江河堤防803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6.2千公顷;解决了2107万人饮水困难;地方电力装机达317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亿度,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76个,地方电网覆盖了全省82%的面积,保证了全省农村64%的人口和92%的农业生产用电。
云南省主要自然水域信息资料
云南省主要自然水域信息资料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
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长江,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踏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
六大水系中,南盘江-珠江,金沙江-长江为国内河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澜沧江、元江是国际河流,分别流经老、缅、泰、柬、越等国入海。
如此复杂的水组合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
云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其流向由北向南,与国内多数江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不同。
现将六大水系简述如下。
金沙江-长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
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
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经德钦县进入云南流于横断山区,而后进入滇中高原、滇东北与四川西南山地之间,最后从水富县流入四川境内,自宜宾以下称长江。
金沙江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是云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沿江形成众多的以江河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一是,“三江并流”即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共同在滇西横断山区内相互逼近、并行南下的极为壮丽的景观。
“三江并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是,“金沙劈流”。
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坡陡谷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峡谷长16公里,从江面至两岸雪山蜂顶高差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三是长江第一湾。
它位于丽江县石鼓乡,在这里北来江水受岩石阻挡,掉头急转向东北,形成V形大湾,江面宽阔,适于渡江,相传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以济”都是以此为渡口。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
具体做法
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鼓励企 业采取清洁生产方式,推广生态农业等。
成功案例介绍
成效
显著改善了流域水质,恢复了水生态功能,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成功案例二
水资源调配工程
水域生态修复困难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水域生态修复工作面临很大 困难。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法律法规不健全
01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水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
依据。
管理机构不健全
02
水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应对水资源
问题。
缺乏统一管理
03
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01
合理配置水资源
根据各地区的需求和生态保护要 求,合理配置赤水河流域的水资 源,确保可持续利用。
02
提高用水效率
03
修复水生态系统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 、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效率,减少 浪费。
采取措施修复赤水河流域的水生 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 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水资源管理与科技创新
01
02
03
人口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对水资源 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
经济发展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工业 、农业等各行业对水资源 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剧 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季节性缺水
由于降雨量季节性分布不 均,导致某些季节水资源 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
随着工业发展,大量废水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质。
2020云南水利定额
2020云南水利定额1.引言1.1 概述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水利建设成为云南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云南制定了一套水利定额,以确保各项工程建设在水资源合理配备的基础上进行。
云南水利定额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规定,对于推动云南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涉及到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云南水利定额的主要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配置。
通过制定定额,可以明确不同地区和不同工程的水资源需求和分配。
这有助于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利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制定云南水利定额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需要考虑到云南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部门通过调研、专家评审和社会各界意见征求等方式,确保定额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云南水利定额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定额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未来,云南水利定额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水利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监测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水利定额是云南省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推动云南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定额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逻辑顺序,它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介绍云南水利定额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云南水利定额的背景和制定过程。
2.1 云南水利定额的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云南水利定额的背景信息,包括云南省的地理特点和水资源情况,以及水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水利概况
一、基本省情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连4省、邻3国”的地缘特点,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全省有25个县(市)分别与老挝、越南、缅甸接界,国境线长4060公里。
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514万人,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
二、水情和水利发展现状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立方米。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其中湖泊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水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
二是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三是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云南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久旱之后突然发生大洪水,旱涝急转、涝中有旱相互交替的情况较为突出,且灾害频率高、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损失程度深,防汛抗旱救灾形势非常严峻。
四是水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承载能力低,防污治污任务重。
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主要河流有近40%的水体严重污染;“九大高原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星云湖、滇池外海和草海常年处于中度、重度污染状态,近一半的湖泊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水利部的关心帮助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南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掀起兴水利、除水害、保水土的水利建设热潮。
三、水利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及建设重点
在治水思路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在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了玉溪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丽江拉市海引水等重点水利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力度;扎实推进部省合作共建曲靖市和楚雄州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全民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相继作出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加快中小水电发展、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与改革、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特别是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利建设动员大会,白恩培书记、秦光荣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动员部署,明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建设总体思路和任务,并决定从2007年起,在保持原有投入增加的基础上,连续4年每年再筹集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加快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
州市县也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全省完成水利水电建设投资继2003年突破50亿元后,2007年又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已达到146亿元。
在深化改革方面,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全省纳入改革范畴的1028件水利工程初步建立起了符合省情、水情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同时,我省利用重点小㈠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契机,把水管体制改革范围延伸到集体产权乡镇管辖的小㈠型水库,全省913座小㈠型水库已全部出台改革方案,统一收归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水价改革由水管单位试点向示范区建设拓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得到初步调整,2004年开始对水电企业全面征收水资源费。
全省已有4个州(市)和63个县(市、区)组建了水务局或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能。
全省30%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达到9011个。
在强化管理方面,我们在年度目标任务责任书中,把管理类考核指标总分值上升到了与建设类等同的水平。
先后颁布了《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发布了《云南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坚持每年向社会发布《云南省水资源公报》、《云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
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开展了中小水电资源开发秩序和“四无”水电站清理整顿、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秩序清理整顿、取水许可和供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大力推进水利综合执法试点。
深入
推进曲靖市、玉溪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沾益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元谋县水权水市场试点工作,公布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