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构造

合集下载

墙体结构构造知识

墙体结构构造知识
1、 在墙体开洞口部位设置门垛、 2、在长而高的墙体中设置壁柱。 3、设置贯通的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4、设置防震缝。
功能方面的要求
墙体应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功能要求。 (1)外墙保温与隔热
采暖建筑的外墙应有足够的保温能力,寒冷地区冬季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热量 从高温传至低温。
图6-4是外墙冬季的传热过程。 ■为了减少热损失,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②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③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 音能力, ④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3)墙体其它方面的要求 ①防火要求
1、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2、设置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 根据防火规范,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间距为150m, 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
(2)勒脚构造 构造要求: 1、做防潮层。2、要求墙脚坚固耐久。3、高矮、色彩等应结合建筑造型。 ■构造做法 一般建筑:勒脚表面抹灰:采用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 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
假石抹面。 高标准建筑:勒脚用坚固材料;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代替砖勒脚
(3)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房屋四周可采取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
防潮层的设置位置如图。
防潮层材料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
1:2水泥砂浆内掺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由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 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上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 防潮层。

墙体构造

墙体构造

(7)圈梁
圈梁: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作用: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 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震动荷 载等引起的墙身开裂。 类型:①钢筋砖圈梁, ②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 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构造上宽度宜与墙 同厚,当墙厚为240mm以上时,其宽度可为墙厚的 2/3。
勒脚
(2)防潮层
• 定义:墙体底部接近土壤部分易受土壤中水份的 影响而受潮,为隔绝土壤中水份对墙身的影响, 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潮层。 • 1)水平防潮层:在建筑物内外墙体室内地面附近 设水平方向的防潮层,以隔绝地下潮气等对墙身 的影响。比室内地面低60mm(位于刚性垫层厚 度之间)或比室内地面高60mm(柔性垫层)。 • 构造做法:① 油毡防潮层②砂浆防潮层③细石混 凝土防潮层
标准砖的尺寸关系
组 砌 方 式
无眠空斗墙
一眠一斗墙
4.砖墙的细部构造
(1) 勒脚

勒脚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 部位。勒脚经常受到地面水、檐口滴水 的浸溅,同时容易受碰撞,如不采取措 施加以防护,就会影响房屋的坚固、耐 久和美观。常见的构造做法是在勒脚部 位将墙体适当加厚或用石材砌筑,还可 在外侧抹水泥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 贴天然石材。勒脚的高度一般距室外地 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要求与窗台 平齐,如图所示。
(a)矩形截面;(b)L形截面;(c)组合式截面
(5)窗台
•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它的 作用是排除窗外侧流下的雨水和内侧的 冷凝水。 • 外窗台面层应用不透水的材料,并 应自窗向外倾斜。有悬挑和不悬挑两种 方式。 • 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 磨石及木窗台板等做法。内窗台台面应 高于外窗台台面。窗台的构造做法如图 4.13所示。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建筑构造——墙体详解

建筑构造——墙体详解

建筑构造——墙体详解墙体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撑和隔离的结构,对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墙体的构造和相关技术。

一、墙体概述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通常由砌筑材料制成,如砖、混凝土等。

其功能包括隔离、支撑、保温、防火等。

墙体的选择需考虑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二、墙体结构种类1. 砖墙结构砖墙结构是常见的墙体类型之一。

砖墙由砖块按一定顺序砌筑而成,常见的有砖混墙、空心砖墙等。

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粘结产生摩擦力来支撑重力。

2. 混凝土墙结构混凝土墙结构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以分为预制墙体和现浇墙体两种类型。

预制墙体通过提前浇筑和养护,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现浇墙体则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 钢结构墙体钢结构墙体主要采用钢柱和钢梁作为支撑结构,墙体采用轻型夹芯板等材料进行封闭。

钢结构墙体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大跨度建筑。

三、墙体构造技术1. 砌筑技术砖墙的砌筑技术包括选用合适的砖块和砂浆、砌筑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2. 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技术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养护等。

模板的搭设要保证墙体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的配制要控制好水灰比和骨料的选择。

3. 钢结构安装技术钢结构墙体的安装技术需要保证各个构件的精确安装,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钢材防止腐蚀。

四、墙体相关技术和材料1. 墙体隔热技术墙体隔热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常见的墙体隔热材料包括聚苯板、保温砂浆等,可以有效减少能量损失。

2. 墙体防火技术墙体的防火性能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墙体防火技术包括选用阻燃材料、设置防火墙等,以提高建筑物防火等级。

3. 墙体声学技术为保证建筑内部的良好声学环境,墙体的声学性能需得到重视。

采用隔音材料、中空墙体等方式可以降低噪音传递。

03 墙体构造

03  墙体构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3.2.3.7 构造柱
图3-25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
Page 51
3.2 砖 墙 构 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3.2.3.7 构造柱
图3-26 构造柱和圈梁设置的位置
Page 52
3.2 砖 墙 构 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3.2.3.7 构造柱
图3-27 构造柱与圈梁的连接
板筑夯土墙(即板筑墙)
3.1 概述
3.1.1 墙体的类型、作用与构造要求
3.1.1.2 墙体的作用
1
承重作用
2
分隔作用
3
围护作用
Page 12
3.1 概述
3.1.1 墙体的类型、作用与构造要求
3.1.1.3 墙体的构造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具有保温隔热性能 3.满足隔音要求 4.满足防火要求 5.满足防水、防潮要求
Page 47
3.2 砖 墙 构 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3.2.3.6 圈梁
图3-22 附加圈梁设置
Page 48
3.2 砖 墙 构 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3.2.3.7 构造柱
图3-23 构造柱设置位置(图中黑色方块)
Page 49
3.2 砖 墙 构 造
3.2.3 砖墙的细部构造
Page 7
3.1 概述
3.1.1 墙体的类型、作用与构造要求
3.1.1.1 墙体的类型
图3-2 墙体构造形式
Page 8
3.1 概述
3.1.1 墙体的类型、作用与构造要求
3.1.1.1 墙体的类型
5. 按墙 体施 工方 法分 类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⑵纵墙承重 优点:室内横墙间距可以增大,房间开间的划 分灵活。 缺点:横向刚度差。 适用范围: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 学楼等公共建筑。 ⑶双向承重
该方案房间布置较灵活,建筑物的刚度亦 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尺寸较大且房间类型 较多的建筑和平面复杂的建筑中,前者如教学 楼、住宅等建筑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高 而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长而薄的墙 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二、热工要求 1、外墙的保温 ⑴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① 增加墙体的厚度
墙体的热阻与其厚度成正比,欲提高墙身的热阻,可增加其厚度。
② 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2)按墙体材料分: 砖、砂浆→砖墙 石块、砂浆→石墙 现浇或预制→砼墙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不承重→幕墙 (3)按墙体构造方式可分为实体墙、空斗墙和组合墙。 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 空斗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
温一侧,即蒸汽渗入的一侧,设置一道隔蒸汽层。隔蒸 汽材料一般采用沥青、卷材、隔汽涂料以及铝箔等防潮
、防水材料。 ⑶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采取措施: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 抹灰层,加强构件的密缝处理等。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墙体构造
2、墙体的隔热要求 隔热措施有:
⑴ 外墙采用浅色而平滑的外饰面,如白色外墙涂料、
⑷部分框架承重 采用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共同承受
楼板和屋顶的荷载,这时,梁的一端支承在柱上,而另 一端则搁置在墙上,这种结构布置称部分框架结构或内 部框架承重方案。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 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 墙体构造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5 幕墙构造
7.4.1 围护结构的传热
1. 传热的方式与过程 建筑物是通过自身的围护结构来实现建筑室内与室外环 境之间的热量交换的。这种热量的传递过程,称为围护 结构的传热过程。
③ 石灰砂浆 由石灰、砂和水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其 强度和防潮性能较差,常用于强度要求不高、不受 潮的砌体和抹灰层。
砂浆的强度等级以其抗压强度进行划分,共分为五级:
M15\M10\M7.5\M5\M2.5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② 烧结多孔砖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进过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 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
砖的强度等级以其抗压强度进行划分,共分为五级: MU30\MU25\MU20\MU15\MU10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一般适用于多层砌体结构的非承重墙。
2. 砌块隔墙
砌块隔墙多采用轻质多空的材料砌筑。与烧结砖相比, 有自重轻、隔热性能好、块体较大等优点。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3.1 砌筑隔墙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与墙体的节能措施 7.5 幕墙构造
房屋建筑学
(3)钢筋混凝土过梁
房屋建筑学
第七章 墙体构造
7.1 概述 7.2 墙体构造 7.3 隔墙构造 7.4 建筑热工基本知识

墙体构造

墙体构造

(四)散水与明沟 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
明沟:在外墙四周或散水外缘设置的排水沟。
做法: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见
图)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明沟通常
采用素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石砌筑,并用 水泥砂浆抹面。(见图)
(五)变形缝

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薄均匀。常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
错砌筑。每排列一层砖称为一皮。常见的砖墙砌式 有全顺式(120墙),一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 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十字式(240 墙),两平一侧式(180墙)等(如图)。
砖墙的组砌方式
三、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包括门窗过梁、窗台、勒脚、散水、


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的材料
以及同一材料的强度等级有关。作为承重墙的墙体,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高而
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长而薄的 墙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二)热工要求


1、伸缩缝(或温度缝)
伸缩缝是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
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建筑物的竖向将 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垂直缝隙。有关规范规定砌体结构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m。伸
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40mm。


2、沉降缝
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筑物某些部位 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1)沉降缝一般在下列部位设置: 当同一建筑物建造在地基承载力相差很大时;建筑物高度或荷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概述墙体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墙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墙体的分类、构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内容。

墙体分类墙体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分类:1.砖墙2.石墙3.混凝土墙4.钢筋混凝土墙5.干挂石材墙6.钢结构墙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墙体构造材料包括:•砖•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墙体建造过程墙体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施工:墙体建造开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

这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等工作。

2.墙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墙板的定位和标记。

3.材料准备:根据墙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构造材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墙体搭建:根据墙体构造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墙体搭建工作。

比如,砖墙可以使用砖块进行砌筑,混凝土墙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抹灰和粉饰:墙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和粉饰工作,以平整墙面,并提高墙体的美观度。

6.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加墙体的防潮性能。

7.粉刷和涂装:最后,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涂装,以增加墙体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墙体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方法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施工工艺:1.砖墙施工工艺:墙体砖块的选材和搭建,砌筑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2.混凝土墙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技术,模板的搭建和拆除,墙体厚度的控制等。

3.干挂石材墙施工工艺:石材选择和加工,墙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干挂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4.钢结构墙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组装和焊接技术,墙体的固定和支撑方式,防腐处理和涂装等。

墙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墙体具有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和构造材料。

•墙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构造分类

墙体构造分类

墙体构造分类
一、按材料分类
1. 砖墙:以烧结粘土砖为主,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的承重墙以及维护结构。

2. 石墙:采用天然石材砌筑,具有耐久性好、质感自然等特点,常用于建筑的承重墙和基础。

3. 土墙:以土壤为主要材料,通过夯实、压实或混凝土浇注而成,主要用于基础、地坪以及一些简易房屋的外墙。

4. 玻璃墙:以玻璃为主要材料,通常用作分隔或装饰,现代建筑中多用于需要良好采光和景观的场合。

5. 金属墙:以各种金属材料(如钢板、铝板、铜板等)制成,主要用于工业建筑、钢结构建筑的外墙或装饰。

二、按功能分类
1. 承重墙:主要承受建筑物的垂直荷载,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非承重墙:不承受垂直荷载,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

3. 保温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4. 隔音墙: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常用于对隔音要求较高的房间。

5. 防水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漏。

三、按施工方法分类
1. 实心墙:全部采用砖、石、土等材料砌筑而成,墙体厚度较
大,保温隔热性能好,但自重大。

2. 空心墙:采用空心的施工方法,内部填充轻质材料,减轻自重,且保温隔热性能好。

3. 复合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如保温、隔音、防水等性能较好。

4. 装配式墙:由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施工速度快,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建筑节能。

墙体的基本构造(课堂PPT)

墙体的基本构造(课堂PPT)
圈梁:加强砌块建筑的整体性 3、设构造柱:芯柱
26
3.2.4 墙体的细部构造
一、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 ➢ 作用: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给窗间
墙;装饰立面。
27
1.平拱砖过梁
——将砖侧砌而成,灰缝上宽下窄使侧砖向两边倾 斜,相互挤压形成拱的作用。 ➢ 优点:钢筋、水泥用量少。 ➢ 缺点:施工速度慢,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
宽度应小于1.2m。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
28
29
2.钢筋砖过梁
——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能受弯矩、 的加筋砖砌体。
➢ 此过梁外观与外墙砌法相同,清水墙面 效果统一。但施工麻烦,仅用于2m宽以 内的洞口。
30
31
3.钢筋混凝土过梁
➢ 矩形截面过梁施工制作方便,是常用的形式。 ➢ 过梁宽度一般同墙厚。 ➢ 跨度不受限,适用于门窗洞口的宽度较大或洞
按尺寸分:大(h>980mm) 中(h=350-980mm) 小(h=180-350mm)
按形状分:实心、空心
24
常见水泥砌块
•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
25
砌块墙的构造
1、砌块墙的拼接:错缝搭接 2、过梁与圈梁
过梁:起联系梁和承受门窗洞口上部 荷载作用,调节砌块
19
圈 梁 和 构 造 柱 的 设 置 示 意 图
20
提高砌体墙稳定性的措施:布 置构造柱和压砖槛——降低高 厚比
压砖槛:每隔一定高度在墙身 浇筑小梁
斜砌
21
22
3. 防火墙
作用:截断防火区域的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具体要求见书 P145页
23
砌块材料及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测题
一、填空题: 板筑墙 1.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有 叠砌墙 、 和装配式墙等。 2、根据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 75 间距为 150 m,三级为 m ,四级为 m。 100 240×115 ×53 4、标准粘土砖的规格是 ,按其抗压强度分为 五级,分别是 、 、 、 、 。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 处;屋盖处间距不 大于7m;楼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构造 柱对应部位
4φ 10 200mm
屋盖处及每 层楼盖处; 各层所有的 横墙 4φ 12 150mm
配 最小配筋 筋 箍筋最大间距
(七)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 圈梁
构造柱的设 置位置?
构造柱 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电梯间四角等




4、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BC )。 A、山墙 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内墙 E、空体墙 5、墙体按所处位置分为( AD )。 A、外墙 B、纵墙 C、山墙 D、内墙 E、横墙 6、在砖混结构建筑中,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 式有( ABDE )。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山墙承重 D、纵横墙承重 E、部分框架承重
一、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斜槎
直槎
back
二、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包括:
墙身防潮层、 勒脚、散水、构造柱、 窗台、门窗过梁、圈 梁等等
(二)明沟与散水
1.散水(散水坡、护坡)
作用:将地面雨水排向远处
做法: 通常是将素土夯实,铺上 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 60~80mm.散水应设3% ~5%的 坡度,宽度一般 为600~1000mm.
E.承重墙




11、增加外墙隔热能力可采用( ACD) A.重量大的材料 B.重量轻的材料 C.光滑平整的材料 D.浅色的材料 12、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可采用( ACDE) A.选用热阻较大的材料作外墙 B.选用重量大的材料 作外墙C.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轻)的材料作材料 D.防止外墙产生凝结水 E.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13、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 B ) A、120mm B、115mm C、100mm D、125mm 14、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 长度在1500mm以内时,应尽量符合砖模即( C )。 A、115mm B、120mm C、125mm D、240mm
MU30 MU25 5、砌筑砂浆通常有 MU10

MU20

MU15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

6、砂浆按其抗压强度分为五级,分别


M15

M10
、 M7.5 、
M5
、 M2.5 。
水平防潮层
7、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 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 在靠土一侧的垂直墙面设 8、勒脚常用的材料做法有 ,并 、
2.按承重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3.按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等
4.按施工方法分:叠砌墙,板筑墙,装配式墙
三、墙体的构造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何保障墙 体的强度和 稳定性?
强度:材料的强度等级,截面尺寸 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横截面尺寸, 砂浆的强度等级,加固措施等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隔墙的类型
(1)块材隔墙
普通砖隔墙半砖隔墙 砌块隔墙 多孔砖或空心砖
2.轻骨架隔墙
骨架 面层

3.板材隔墙
轻质条板隔墙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 复合板材隔墙
三.隔断
镂空式隔断和玻璃隔断
大空间里的灵活分隔隔断
作业:墙身构造设计
1.设计条件
今有一建筑物,外墙采用砖墙(墙厚 由学生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自定),墙上有 窗。室内外高差为450mm。室内地坪层次 分别为素土夯实,3:7灰土厚l00mm,C10 素凝土层厚80mm,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2.设计内容
要求沿外墙窗部位纵剖,直至基础 以上,绘制墙身剖面(见示意图3.43)。 重点绘制以下大样。比例自定。 (1)窗台; (2)勒脚及其防潮处理; (3)明沟或散水。
3.图纸要求
用一张A4图纸完成。图中线条、材料等, 一律按建筑制图标准表示。
4.说明
(1)如果图纸尺寸不够,可在节点与节点之 间用折断线断开; (2)图中必须注明具体尺寸,注明所用材料; (3)要求字体工整,线条粗细分明。
垂直防潮层 抹面
。 、
贴面


石砌
三种。
二、选择题:

1 .横墙承重方案一般不用于( A )。
A 、教学楼 B 、住宅 C 、小旅馆 D 、宿舍
2 .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A )。 A 、空间组合较灵活 B 、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C 、整体刚度好 D 、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 3.外墙外侧墙脚处的排水斜坡构造称为( B )。 A 、勒脚 B 、散水 C 、踢脚 D 、墙裙


7.施工规范规定的砖墙竖向灰缝宽度为( D )。 A.6-8mm B.7-9mm C.10-12mm D.8-12mm 8.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B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一顺一丁 D.全顺式 9.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A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全顺式 D、一顺一丁 10.( B )的墙脚称为勒脚。 A.内墙 B.外墙 C.横墙 D.纵墙
八、门垛和壁柱

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 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 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门垛长度一般为120mm或 240mm,过长会影响室内使用。

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 (如240mm厚, 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 (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 体共同承担荷载和稳定墙身。壁柱的尺寸应符合 砖规格,通常壁柱突出墙面120或240mm,壁柱 宽370或490mm 。
施工速度快
明框玻璃幕墙

分类:
隐框玻璃幕墙
点式玻璃幕墙 全玻璃幕墙
明框玻璃幕墙
构造特点:骨架结构,固定玻璃
隐框玻璃幕墙
半隐框玻璃及铝板幕墙
构造特点
玻璃在铝框外侧,用结构密封胶 将二者粘接,幕墙的荷载主要靠密 封胶承受
全玻式玻璃幕墙
石材幕墙
二、隔 墙 隔墙的作用 分割室内空间
块材隔墙 轻骨架隔墙 板材隔墙
3.满足隔声性能
(1)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2)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 振动;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
的减振和吸音能力;
(4)在有可能的情况下, 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四、墙体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纵横墙承重
4.局部框架承重
圈梁设置要求及配筋
圈梁设置及配筋
设 6、7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 处隔层设置; 计 烈 度 8度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 处 9度 屋盖处及每 层楼盖处
沿外墙及内纵墙 圈 梁 设 置 沿内横墙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 处隔层设置;屋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楼盖处间 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 应部位
4φ 8 250mm
1.砌块的分类
2.砌块墙的排列与组合
2.砌块墙的构造
加固措施: 1.砌块墙的接缝处理

2.增设圈梁和构造柱
砌块墙构造柱
一、幕墙 幕墙是建筑围护结构,不承重 1.组成:骨架结构 镶嵌板材 2.分类:玻璃幕墙,金属幕墙, 石材幕墙
(1)玻璃幕墙

组成
支承结构 玻璃

优点: 轻巧美观,不易污染,
明沟
散水
2.明沟
作用:将雨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井
做法:明沟通常采用素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
石砌筑,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防潮层的位置 (a)防潮层太低(b)防潮层太高 (c)防潮层位置正确
(1)水泥砂浆抹面,刷冷底子油一道,再刷热沥青两道。 (2)用掺有防水剂的砂浆抹面
上结课的主要内容
1.墙体的作用,类型,设计要求 2.砖墙的组砌方式,常见厚度及砖的模数 3.砖墙的细部构造(勒脚,散水,防潮层)


1.一砖墙是什么样 的墙体? 2. ±0.000一般指 建筑物哪部分的标 高?
1.作用:
外窗台:防止雨水积聚窗下、侵入墙身和向室内渗透。 内窗台:为造:
过梁
(3)钢筋砖过梁:在门窗洞口上部砂浆层内 配置钢筋的平砌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
附加圈梁
(1)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增加墙体厚度,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在靠室内高温一侧,设置隔蒸汽层,防止 水蒸气进入墙体
(3)防止外墙中出现空气 渗透
选择高密实度的墙体材 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 强构件间密缝的处理。
1、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 度与墙厚的比值,高厚比越小,构件稳 定性越差。( ) 2、墙体隔蒸汽层应设在靠室外温度较 低一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