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文论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科)》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科)》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仁学 B.礼学C.诗学, D.义学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
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灵籁” B.“物籁”C.“神籁” D.“天籁”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C.识 D.力4.《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诗评 B.诗体C.诗法 D.诗辨5.“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
A.地域的范围 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C.诗歌的内涵 D.诗人的精神情怀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 D.《人间词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 B.理性C.感性 D.目的性8.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的看法在总体上是( )的。
A.文化主义 B.实证主义C.殖民主义 D.女性主义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10.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 )与作品的关系。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判断题(1~5题)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
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
“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答案]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答案]对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错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答案]对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汇总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参考答案1、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在叶燮的理论中, “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形成的学说堪称“心”学。
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 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 以及艺术地表现“理” 、“事” 、“情”的能力。
所谓“胆” ,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
所谓“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
所谓“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
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
四者之中, 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
四者又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 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
总而言之,“才、胆、识、力” 四者不可分割, 而且相互联系, 相互滋润, 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
诗人做诗, 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严羽的“识”是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的。
所谓“识”,就是识别诗的正路、高格、要义,以汉魏晋以及盛唐之诗为师法的典范和臻至的目标。
这就需要诗人或者诗歌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别能力,能“识”出诗歌艺术水准的高低,也就成为学诗者的首要条件。
“识”是“入门正”和“立志高”的基本条件。
首先 , 学诗者需要辨别诗家各体。
其次 , 学诗者还需识别诗中“第一义” 。
再次, “识” 是学诗者主体修养最重要的因素, 关系到其对诗歌的审美欣赏与判断能力。
严羽认为, “识” 包含了“入门须正”和“立志须高”,这是学诗者必须具备的真识。
在严羽这里,作为审美判断能力的“识”力 ,其属于诗歌创作主体有别于客体的内在能动性, 在内涵上被赋予了独特的诗学规定性。
《文论专题形成考核》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考核》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譬喻联想2、社会作用教化功能审美情感3、继承革新4、余味滋味韵味5、诗辨6、识7、水浒传西湘记8、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9、这段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术人生的文学时期宋元戏曲考中国小说史略二、简答题1.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言”和“意”的关系,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庄子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普遍、无限、绝对、最高、本根性的,因此,“道”是不能作为一个有形色名声的具体的东西来加以描述和规定的,“道”是不可“言”的。
既然“道”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惚兮恍兮”,而“形象”之内的有形、有名的事物又是微乎其微、极其有限的,那么人类的语言注定只是认识到有限事物的外在表现,势必无法透过有限事物的外在表象而洞悉事物总体性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既然“言”不能表达“意”中之“道”,因而“言”也就必然不能尽“意”了。
人类的思想也是无法完整地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2.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答:“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简单地说,“四外”或者“韵味”,首先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韵内”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出来的、读者可以感知的东西;“韵外”则是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表面意义之外所蕴含的的意味,这种意味往往是一种只可以意会却不可以言传的“大意”,一种“化境”,它需要读者凝神体味,“品而得之”。
对于诗歌而言,“韵内”与“韵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相互涵化,“韵内”是基础,“韵外”为升华,只有“韵内”工细、到位了才有可能自然通向“韵外”的境界。
3.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答: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形考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D)。
A.苏雪林B.郭沫若C.郑伯奇D.周作人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 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5.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B.徐玉诺C.郑振铎D.叶绍钧6.洪深在2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是(C)。
A.《卖梨人》B.《贫民惨剧》C.《赵阎王》D.《五奎桥》7.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8.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A)。
A.郑振铎B.恽代英C.邓中夏D.瞿秋白9.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C)。
A.《绣枕》B.《女儿身世太凄凉》C.《酒后》D.《资本家之圣诞》10.“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D)。
A.张爱玲B.苏青C.凌叔华D.梅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判断题(1〜5题)“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 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
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
“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答案]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答案]对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错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答案]对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D)。
A.苏雪林B.郭沫若C.郑伯奇D.周作人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 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5.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B.徐玉诺C.郑振铎D.叶绍钧6.洪深在2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是(C)。
A.《卖梨人》B.《贫民惨剧》C.《赵阎王》D.《五奎桥》7.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8.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A)。
A.郑振铎B.恽代英C.邓中夏D.瞿秋白9.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C)。
A.《绣枕》B.《女儿身世太凄凉》C.《酒后》D.《资本家之圣诞》10.“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D)。
A.张爱玲B.苏青C.凌叔华D.梅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文论专题答案一、填空题1、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折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互相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3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通变”指的是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所谓“通”,即会通,侧重于对过去经验继承;所谓“变”,指适变,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
因此,“通变”一说具体讨论的是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关(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滋味)”说着名。
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
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从而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立了“(韵味)”说。
5、《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个部分组成,其中“(诗辨)”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
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湘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其中尤其以《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最为着名。
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这《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上。
8、从戏曲自身特点出发,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
最新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2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文论专题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放大”研究。
A.孔子“兴观群怨”说B.庄子“言不尽意”说C.司空图“韵味”说D.严羽“妙悟”说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质 B.习C.识 D.力3.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 D.《人间词话》4.司空图的“韵味说”,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创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譬如苏轼的“( )”说就是例证。
A.形神 B.妙悟c.神韵 D.境界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C.意象的 D.直觉的6.鲁迅先生曾将( )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相并举而论道:“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严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 ),解释神质,色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
”A.《诗的艺术》 B.《判断力批判》C《美学》 D.《诗学》7.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识、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
A.康德 B.黑格尔C.泰纳 D.克罗齐8.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 B.理性C.感性 D.目的性9.如果我们将( )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国开(电大)《文论专题》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文论专题》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判断题1.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2. “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3. “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4. “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
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
“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5.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6.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7.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8.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不平则鸣”说、韩愈的“发愤著书”说等。
(×)9. 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10.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11. 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论专题形考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论专题形考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题目1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
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接受能力的作用。
选择一项:对题目2 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选择一项:对题目3 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选择一项:对题目4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选择一项:对题目5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选择一项:对题目6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就是例证。
选择一项:C.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题目7 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
选择一项:A. 兴题目8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选择一项:D. 四学题目9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国开【吉林省】01544《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六才子书”包括《离骚》、《庄子》、《史记》、()。
a. 《西厢记》
b. 《杜工部集》
c. 《孟子》
d. 《水浒传》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杜工部集》, 《水浒传》, 《西厢记》
【题目】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差异”,同时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将“______________”、“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虚构性
【题目】司空图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并创立了( )说。
a. 意境
b. 韵味
c. 本质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练习题答案 要点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1、“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中提出来的。
2、在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中,“锻炼锻炼”是争先社社主任的一句口头禅。
3、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
4、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
5、1981的甘肃的《》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随后全国许多刊物纷纷效仿,为“新生代”的重新集结和展示提供了机遇。
6、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报仇故事出自小说《》。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和琼花的爱情事故。
8、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9、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并有小说集《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主要从事戏曲工作,写过京剧剧本。
10、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
11、钱理群、、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提出:“民俗描写往往是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有的显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的《上海的早晨》等。
13、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15、京剧“样板戏”除《》和《龙江颂》外,其余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情节曲折,斗争激烈,悬念丛生,富于传奇性。
电大汉语言文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二)】形考作业一:一、填空题:1、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将自己喻为“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2、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这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3、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4、歌颂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青衫泪》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与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5、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6、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
7、明代剧作家朱有燉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8、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分别命名为《柳枝集》与《酹江集》。
9、明代作家王九思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
10、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11、明代剧作家冯惟敏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王衡的杂剧《郁轮袍》也借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故事,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12、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兰亭会》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褉,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判断题(1~5题)“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
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
“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答案]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答案]对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错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答案]对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国开【吉林省】01544《文论专题》形考任务2【答案】

文论专题-形考任务2 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喻诗。
A. 儒
B. 禅
C. 释。
D. 道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禅
【题目】
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 直觉的
B. 意象的
C. 诗意的
D. 想象的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直觉的
【题目】
叶燮所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A. “才”
B. “胆”
C. “识”
D. “力”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论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
题目1
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而四种类型所代表的价值属性也不同:直觉,概念求真,经济求利,道德求善。
选择一项:
A. 求深
B. 求实
C. 求美
D. 求象
题目2
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选择一项:
A. 意象的
B. 诗意的
C. 直觉的
D. 想象的
题目3
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时代。
选择一项:
A. 汉
B. 宋
C. 明清
D. 唐
题目4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选择一项:
A. 诗评
B. 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