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养殖技术
蓝孔雀的饲养管理技术
蓝孔雀的饲养管理技术蓝孔雀作为人工可养殖种类,现在蓝孔雀养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养殖项目。
今天专业人士特别整理了一些蓝孔雀的饲养管理技术,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一些吧。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为2个月。
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
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
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2、笼育雏温度与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
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
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日龄日喂次数饲料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
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31~60月,每天2-3与上同。
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4、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
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
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
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
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
及时隔检病雏。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是指61日龄至成年(2年)前生长阶段。
育成舍的室内约占1/3面积,运动场网高5米,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20只/100平方米。
饲料以纯合颗粒料最好,每天喂2次,青绿饲料喂2次,应定期检测体重。
如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8个月龄后能达到3.5~4公斤,便可上市。
成年期的饲养管理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
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3~5,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网高5米。
网孔为1.5厘米*2.5厘米,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
饲喂定时定量,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
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
探析动物园蓝孔雀的饲养管理
探析动物园蓝孔雀的饲养管理动物园是一个以展示和保护野生动物为主要任务的场所,因此其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蓝孔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动物园动物,其饲养管理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本文将从蓝孔雀的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医疗保健等方面,探析蓝孔雀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环境1.栖息环境蓝孔雀是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特有鸟种,其原生地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树林、沼泽和草地等环境。
因此,在饲养蓝孔雀时,其栖息环境应该与其原生地相似。
首先,蓝孔雀饲养环境应该尽量保证空气流通,保持清新。
其次,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蓝孔雀对环境湿度有一定要求,太高或太低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再者,饲养蓝孔雀的地方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环境内的垃圾和粪便等。
最后,应该注重蓝孔雀的隐蔽性,为其提供充足的树木或灌木,以供其隐蔽和睡眠。
2.栖息空间蓝孔雀绝对不喜欢被限制在狭小空间内生活,可以选择一些更为宽敞的地方进行饲养。
当然,不能过于宽敞,过大的饲养空间不能给蓝孔雀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同时,要对饲养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如:设置巢穴、水源和不同种类的娱乐设施等。
二、饲料管理蓝孔雀属于鸟类,其饮食习性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蓝孔雀是杂食性动物,它们能够进食许多不同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方案。
1.蓝孔雀的均衡饮食蓝孔雀的均衡饮食必须要包括几类食物,以便能够摄取到适当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的以谷物和种子等为主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如:小麦、燕麦、玉米等。
(2)蛋白质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蓝孔雀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选择准备含有较佳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水果、昆虫等。
(3)蓝孔雀可以喝水,但是,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应该增加蓝孔雀所摄入水分量。
2.定时饲喂在饲养蓝孔雀时,定时饲喂是非常重要的。
饲喂时间应该固定,而不应该随意更改,以保证蓝孔雀的消化系统不出现误差。
养殖蓝孔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
养殖蓝孔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蓝孔雀(学名:Pavo cristatus)因其美丽的羽毛而闻名于世,是国内比较流行的观赏鸟类之一,而在国外也广泛被用于旅游、景点观赏和庭院装饰等方面。
在养殖蓝孔雀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本文将从蓝孔雀的繁殖、饲养、环境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一、繁殖技术要点1. 选种要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蓝孔雀作为种鸟,确保其后代的遗传优良。
母鸟和公鸟各一只,年龄在2岁以上,但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只公鸟,以避免近亲繁殖。
2. 配种前的准备提前进行一定的分养,让雄鸟和雌鸟自然相识,促进其交配;同时,保持公鸟和母鸟的健康,确保配偶质量对等。
3. 繁殖季节蓝孔雀的繁殖季节一般在3-6月份,可根据气候情况适当调整。
为保证配种的成功率,可在繁殖季节到来前进行雄鸟和雌鸟的分离,并进行增强营养和补钙。
4. 配种技术可以通过分离、摇篮式、封闭式、开放式等几种方式进行饲养,但分离式的成功率最高。
在进行配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和卫生,合理调节温湿度等条件;同时,合理安排交配时间,为蓝孔雀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交配和休息。
5. 孵化通过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孵化温度和湿度要根据鸟蛋的孵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
孵化期内,需要保持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轻轻转动蛋壳,避免胚胎黏连和变形。
孵化期为20-28天左右。
6. 健康管理在孵化期后,需要过渡养护蓝孔雀雏鸟,注意及时进行通风、增强营养,并进行饮水、补充钙质、保持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二、饲养技术要点1. 饲料蓝孔雀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高粱、小米、菜籽和玉米等;同样要注意钙的摄入,可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虫类等饲料。
2. 饮水蓝孔雀喜欢清新的水源,建议使用新鲜的自来水或井水作为饮用水,同时定期更换或过滤水质,避免疾病的传播。
3. 饲养环境蓝孔雀适应性较强,但应保证饲养场所的通风性、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防止蓝孔雀仓促的行动,造成受伤喜欢逃窜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及保湿等方面的管理。
蓝孔雀饲养
—————————————————————————————————————————————蓝孔雀贵为百鸟之王,那么它的生存环境,饲料喂养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接下来由凤台县赵刚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为您简单解答,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一、地理位置首先蓝孔雀的养殖环境应选平坦或稍有坡度,阳光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环境优美、安静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污染过的地方,场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黄泥土为好,并保证有卫生的水源。
其次蓝孔雀养殖需要哪些设备?二、孵化室1、孵化室与外界隔离,工作人员和一切进入孵化室者都应遵守消毒原则,以切断传染源。
—————————————————————————————————————————————2、孵化室的建筑应热绝缘良好,以确保室内小气候的稳定。
3、孵化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清洁。
4、孵化室应分设种蛋检验间、消毒间、储蛋间、孵化间、出雏间、洗涤间、幼雏存放间等等。
三、育雏间育雏箱为1.2米×0.8米×0.7米的木质箱,上盖可透气的窗纱,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
热源为灯泡,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
室内育雏在孔雀20日龄内,搭架,每个架250厘米×200厘米、底高70厘米,内高2厘米,底及四周5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电焊网,其余用胶网,室外育雏20-60日龄,栏舍面积为5-10米,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
在育雏期间,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
四、成年孔雀栏由于孔雀体躯较长,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需要较宽敞的笼舍,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
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供夜间休息,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
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网高5米,孔径不应超过2厘米。
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3,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
蓝孔雀养殖流程
蓝孔雀养殖流程蓝孔雀养殖呀,可有趣啦。
一、养殖场的准备。
咱得先找个合适的地儿来养蓝孔雀。
这地儿呢,得宽敞,最好是有个大院子或者一片比较大的空地。
孔雀也需要活动空间呀,就像咱们人也不喜欢整天在小格子间里呆着不是。
周围的环境也要安静一些,要是太吵闹,孔雀可能会被吓着的。
然后就是建造孔雀的小窝啦。
这个小窝要有保暖措施,冬天的时候可不能让孔雀冻着。
可以用一些木板或者砖头来搭建,要保证结实,毕竟孔雀有时候也会调皮捣蛋的呢。
窝里面要铺上软软的干草之类的东西,就像给孔雀准备了一个舒服的小床。
而且呀,这个小窝还要有良好的通风,要是空气不流通,孔雀住着也不舒服,容易生病的。
二、孔雀的引进。
孔雀引进的时候可一定要挑健康的。
怎么看健康不健康呢?眼睛要明亮有神,羽毛要光滑整洁,要是羽毛乱糟糟的,看起来没精神的孔雀,那可不能要。
孔雀的脚也要有力气,能稳稳地站着。
刚引进来的时候呢,不要一下子就把它们和原来的孔雀混在一起,得先让它们单独适应一段时间新环境。
就像我们到了一个新地方,也得先适应适应呀。
还要注意孔雀的年龄哦。
如果是小孔雀的话,要更细心地照顾,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
大一点的孔雀相对来说会好照顾一些,但也不能马虎。
三、饲料方面。
孔雀吃的东西可不能随便对付。
谷物那是必不可少的,像玉米呀,小麦呀,都是孔雀爱吃的。
但是呢,光吃谷物可不行,还得给它们加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比如说昆虫啦,蚯蚓啦,这些小玩意儿对孔雀来说可都是美味。
还有蔬菜,像白菜、生菜之类的,也要给孔雀喂一些。
孔雀吃饭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一次喂太多,要少食多餐。
就像我们人一样,吃太多会撑着,吃少了又会饿着,得把握好这个度。
而且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要是饲料都发霉了,孔雀吃了肯定会生病的。
四、日常照顾。
每天都要去看看孔雀呢。
看看它们的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没有受伤之类的。
要是发现有孔雀病恹恹的,那可就要赶紧采取措施了。
孔雀也是爱干净的家伙,所以它们的小窝和活动场地要定期打扫,把那些粪便呀,脏东西都清理掉。
蓝孔雀养殖技术交流
蓝孔雀外形华丽,目前蓝孔雀的养殖已有一定规模,但出栏率和鸡鸭鹅等传统家禽相比差距很大,养殖效率不高。
主要是蓝孔雀的养殖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系统养殖技术和饲养标准。
蓝孔雀极易受饲养条件影响,一旦发生疫情,病死率极高,而且蓝孔雀具有周期性繁殖期,产蛋数量少。
因此,保证蓝孔雀养殖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掌握蓝孔雀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
1蓝孔雀的特性蓝孔雀是一种集群性强,喜欢安静,能短途飞行,有栖息习惯的杂食性动物,喜欢群居生活但野性足,敏感易受应激,在繁殖期或抢食时易发生互相殴斗的情况。
蓝孔雀成长周期长,但养殖到8月龄时,体重可达到3.5~4kg 。
22月龄开始性成熟,达到2年龄的蓝孔雀才能作为种用开始繁殖。
蓝孔雀的繁殖期为6~8月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产蛋量不高,年产蛋20~35枚/只,抱性不强烈,人工养殖蓝孔雀孵化的一般选用借孵或者人工孵化的方式。
与鸡鸭鹅等家禽相比,蓝孔雀的受精率、产蛋率、孵化率均较低。
蓝孔雀对环境比较敏感,对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相对其它禽类品种,蓝孔雀的抗病能力比较强,一般情况下不会生病,但日常饲喂需以草料和精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搭配饲喂才能满足日常生长营养需求。
蓝孔雀喜在阴凉干燥的环境条件生活,阴暗潮湿的饲养环境会使其免疫力下降,极易生病,冬春梅雨季节蓝孔雀发病率、病死率最高。
根据蓝孔雀的品种特性做好蓝孔雀的疾病防控和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是蓝孔雀高效养殖技术的关键。
2蓝孔雀疾病防控方法广西某蓝孔雀养殖场原来的养殖条件简陋,蓝孔雀饲养过程参照养鸡的疫苗免疫,也没有做过蓝孔雀免疫抗体检测,蓝孔雀养殖,病死率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笔者根据蓝孔雀的生长习性,改造该养殖场设施,定期检测免疫抗体,不断完善免疫程序,经调整后该场蓝孔雀的生长增重加快,成活率显著提高。
2.1改善饲养环境该场场地基础设施简陋,需按照蓝孔雀的养殖条件要求在自身场地条件基础上加以改造。
首蓝孔雀养殖技术交流陈政谕,王自豪,甘露,刘克俊*,黄春花,杨启晟,邓红英(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摘要:根据蓝孔雀的生活习性,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要求,笔者在生产中不断探索蓝孔雀养殖技术。
特养珍禽蓝孔雀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contents •概述•蓝孔雀的饲养管理•蓝孔雀的疾病防治•蓝孔雀的养殖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蓝孔雀养殖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目录蓝孔雀的分布与分类蓝孔雀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前景蓝孔雀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活习性蓝孔雀的繁殖技术自然繁殖人工繁殖蓝孔雀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如雏鸟阶段需要高蛋白质饲料,成年鸟则需要较全面的饲料。
同时,蓝孔雀还需要摄入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和生产需求。
饲料配制根据蓝孔雀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可配制不同的饲料。
一般而言,雏鸟饲料以高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为主,如鱼粉、豆粕、玉米等;成年鸟则可添加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如骨粉、鱼粉、维生素等。
此外,在配制饲料时还需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饲料霉变等问题。
营养需求蓝孔雀的饲料配制VS环境要求设施建设蓝孔雀的饲养环境与设施禽霍乱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蓝孔雀感染后会出现败血症症状。
需要定期接种禽霍乱疫苗,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密度过大和过度拥挤。
蓝孔雀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禽流感蓝孔雀易感染禽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定期接种禽流感疫苗,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与感染禽类接触。
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蓝孔雀感染后会出现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等。
需要定期接种新城疫疫苗,并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鸡痘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蓝孔雀感染后会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
需要定期接种鸡痘疫苗,并保持饲养环境干燥卫生。
蓝孔雀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方法注意事项蓝孔雀疫情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现蓝孔雀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紧急免疫接种对蓝孔雀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病毒存活的机会。
针对不同的疾病症状,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禽霍乱等。
在疫情发生后,可以对未感染的蓝孔雀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其抵抗力。
养殖成本蓝孔雀的养殖成本主要包括种鸟引进、饲料费用、养殖场建设与设备投入、疫病防治、人工成本等。
蓝孔雀养殖
蓝孔雀养殖蓝孔雀养殖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农业产业。
随着人们对于观赏鸟类的热情与日俱增,蓝孔雀作为一种美丽而独特的鸟类,备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将从蓝孔雀的特点、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市场前景等方面,来详细介绍蓝孔雀养殖。
首先,蓝孔雀是一种大型鸟类,雄性具有美丽的孔雀蓝色羽毛和拖尾,而雌性则相对较小,没有拖尾。
这种鸟类身材高大,性情活泼,主食为昆虫、种子等。
蓝孔雀能够适应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但对寒冷和潮湿的环境较为敏感,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场所进行养殖。
其次,在蓝孔雀的养殖环境上,我们可以选择农田、私家花园、游乐园等场所进行养殖。
由于蓝孔雀对于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水源,就可以满足其基本需求。
同时,要保证养殖场所的通风良好,并定期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再次,蓝孔雀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蓝孔雀的饲养密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这样可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其次,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谷类、豆类、绿色蔬菜等,以满足蓝孔雀的营养需求。
此外,要定期检查鸟类的身体状况,如毛色、精神等,若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还要保持鸟舍的清洁,定期更换饲料、饮水器和鸟粪等,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最后,蓝孔雀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观赏鸟类的兴趣增加,蓝孔雀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蓝孔雀的美丽羽毛和优雅动作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在文化活动、景区等地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蓝孔雀养殖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总之,蓝孔雀养殖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农业产业。
通过正确的饲养管理和市场运作,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在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于想要了解蓝孔雀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
养蓝孔雀技术及蓝孔雀养殖方法
蓝孔雀人工养殖技术(一)蓝孔雀的繁殖1.繁殖期蓝孔雀的性成熟期一般为22个月。
雌孔雀的产蛋期一般是每年的4—8月份。
在繁殖季节中,雄孔雀会频频开屏,不断地向雌孔雀求爱,表示亲热。
2.求偶现象孔雀群中,雄孔雀的性成热期早些,3.5个月龄时,有些雄孔雀已有开屏现象。
上午8:30—9:30时,下午4—5时,频频开屏,相互争艳,抖动羽屏,发出响声。
雌孔雀处于发情期时,就向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进行交配。
3.交配行为交配时,雄孔雀扑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头顶部,两脚不断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部有较大幅度的抖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动接受雄孔雀的交配动作。
整个交配时间约为十几秒钟。
然后各自离去。
4.产蛋特性雌孔雀一般产蛋时间为下午5—7点,产蛋前2小时雌孔雀很不安静,沿栏舍边来回走动。
年产蛋30枚左右,平均蛋重约11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
蛋壳呈褐色,有的偏白色,蛋形呈纺锤型。
5.人工繁育野生状态下,孔雀一般是以1只雄孔雀为中心组成一个小群体,其中还包括3—5只雌孔雀,有时还带着仔孔雀。
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采用增加光照的方法可使孔雀的性成熟提高到15月龄,开产时体重接近或等于成年体重,约为6千克左右,人工饲养时群体中雄雌比以1:4为佳。
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加强雌雀营养,则可大大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二)孵化1.自然孵化小群饲养的孔雀,雌孔雀产蛋后可进行自然孵化,大群饲养的孔雀,雌孔雀的抱窝就巢性不强,可以用抱窝家鸡或抱窝乌骨鸡代孵,每只可孵2—3枚孔雀蛋,母鸡有可能翻不动孔雀蛋,可采用人工翻蛋2次。
但产蛋量大,就应使用机器孵化的方法。
2.机器孵化(1)选蛋应选择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的种蛋。
种蛋的保存温度应为18℃,相对湿度70%—80%,通风良好,保存时间不应超过5天,孵化时应进行消毒,可用0.05%—0.1%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
孔雀养殖:蓝孔雀高效繁殖技术
孔雀养殖:蓝孔雀高效繁殖技术孔雀养殖:蓝孔雀高效繁殖技术【常见问题】如何高效繁殖蓝孔雀?【专家解答】蓝孔雀是一种既具观赏性,又具食用性的一种禽类,在人工养殖蓝孔雀时,需要熟悉蓝孔雀的繁殖习性,这样才能做出相应的管理,现将蓝孔雀繁殖习性提供如下:蓝孔雀22个月达到性成熟,雄孔雀的性成熟期早些。
野生蓝孔雀,每年末开始繁殖,繁殖期多为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
进入繁殖期时,雄孔雀会频频开屏,不断地向雌孔雀求爱,表示亲热。
雄蓝孔雀从早上六点即可开屏,雄蓝孔雀对雌蓝孔雀展开华丽的覆尾羽,并步步靠近雌蓝孔雀,当雌蓝孔雀已进入产蛋期即进行交配。
雌孔雀处于发情期,就赂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进行交配。
交配时,雌蓝孔雀在雄蓝孔雀前蹲下,雄蓝骑上雌蓝背上,嘴啄住雌蓝孔雀颈部羽毛,放下尾羽,两脚不断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有较大幅度拌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要接受雄孔雀的交配,雄雌生殖器对接达到成功交配,整个配种时间持续约5-10秒,交配后各自离去。
从三月份中旬雌蓝孔雀开始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为下午5:00-7:00,八月份结束产卵。
产卵前二小时内,雌蓝孔雀很不安静,来回走动,一般每隔一日产一个卵,多在早晚产卵。
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一年可产20-30枚。
卵为椭圆形,颜色为淡褐色、黄色或白色,平均卵重9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
蓝孔雀有抱窝性。
雌蓝孔雀孵卵,孵卵期为27*30。
绿孔雀2月下旬-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
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
每窝产卵2-5枚,偶见六枚,孵期21天。
【本人点评】本人为探索猞猁狲是什么东西的你整理了《猞猁狲是什么?》,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
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
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蓝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蓝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蓝雀(也被称为蓝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们深受养殖爱好者和观赏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蓝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想要养殖这种迷人鸟类的人士成功地照顾它们。
蓝雀的养殖方法:1. 准备合适的栖息环境:蓝雀需要一个宽敞的笼子或养殖场。
确保提供充足的空间,以便它们展翅腾飞。
确保笼子是开放式的,让阳光透过。
设置适量的栖木、水源以及附加的遮荫空间,以提供足够的生存条件。
2.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蓝雀来自热带地区,因此在室温保持在24至27摄氏度的范围内最为理想。
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可通过加湿器或水槽来实现。
保持优质的饮水条件,确保水源的新鲜和清洁。
3.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蓝雀的饮食以水果、蔬菜和昆虫为主,补充适量的种子和谷物。
确保饮食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蓝雀的健康和免疫力。
4. 提供足够的运动和娱乐:让蓝雀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是保持它们健康和快乐的关键。
提供一些适合蓝雀玩耍的玩具和设施,例如悬吊球和钓竿,以激发它们的天性。
5. 指定适当的繁殖季节:了解蓝雀的繁殖季节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它们适合在春季开始进行繁殖。
提供一个适当的巢穴或篮子,蓝雀会在里面产卵并孵化幼雏。
确保提供充足的安全和隐私,以帮助它们成功繁殖。
蓝雀的注意事项: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养殖者应定期带蓝雀去兽医处进行健康检查。
这有助于确保它们没有受到任何疾病或寄生虫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 避免与其他鸟类接触:蓝雀是独来独往的鸟类,因此最好将它们独自饲养,避免与其他鸟类接触。
这可以帮助防止疾病传播以及可能的争斗和伤害。
3. 定期清洁和消毒饲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于蓝雀的健康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粪便、更换床材,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清洁,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4. 高度警觉:蓝雀对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
避免制造嘈杂和吵闹的环境,以及过度接近或惊吓蓝雀。
提供足够的隐私和安全感,以确保它们的舒适和幸福。
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_概述说明
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多肉蓝孔雀(学名:Echeveria 'Blue peacock')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多肉植物品种,以其美丽的蓝绿色叶片和独特的生长形态而广受喜爱。
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旱能力,使得它成为了许多花卉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的首选养殖对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地选择、培育、养护这一品种,并展望其养殖前景。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多肉植物还是想要提高自己在多肉植物领域的技能,本文都能为您提供实用而全面的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并解释为什么多肉蓝孔雀如此受欢迎。
在养殖方法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该品种的特点、适宜环境以及植物选购与培育等方面内容。
在注意事项部分,我们将介绍日照和温度控制、浇水与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养护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那些对多肉植物养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细而全面的指南,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多肉蓝孔雀并进行有效地养护工作。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呈现,进一步扩大多肉植物爱好者群体,并鼓励更多人尝试多肉蓝孔雀养殖,感受到这一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无论您是花卉爱好者还是园艺爱好者,我们相信本文都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美丽而受欢迎的多肉植物品种。
2. 多肉蓝孔雀的养殖方法:2.1 多肉蓝孔雀的特点和适宜环境:多肉蓝孔雀是一种美丽的多肉植物,叶片呈现出蓝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纹理。
它们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适宜在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些植物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栽培。
2.2 植物选购与培育:在选择多肉蓝孔雀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
可以从苗圃或花卉市场购买,也可以通过扦插或分株繁殖自己的多肉蓝孔雀。
怎样饲养管理蓝孔雀
怎样饲养管理蓝孔雀一、蓝孔雀的饲养1、场地选择:与一般家鸡场址要求基本相同。
如以观赏为目的,则要考虑自然环境的优美,以衬托出华贵的氛围。
2、建筑物的种类:视规模而定,与家鸡场基本相同。
①育雏间:分室内育雏与室外育雏两部分。
1~20日龄在室内实行网养,每个网架250厘米×200厘米,底网离地高8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金属编织网,其余用塑料网或渔网。
20~60日龄室外育雏,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设栖架。
②育成栏:大小因地制宜,室内约占1/3,网高5米,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20只/100平方米。
③种孔雀栏:每栏公母配比为1:2~1:5,栏舍面积5米×10米,室内外各半。
二、蓝孔雀育雏的饲养管理育雏期为0~60日龄。
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
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0~3日龄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
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
具体脱温时间可视天气和幼孔雀的状态而定。
育雏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70%。
每群饲养规模以40~50只为宜,日龄增加时密度逐步降低。
可自由采食,每天饲喂一些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等。
注意供足清洁饮水,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及防兽、防鼠工作。
20日龄后可逐步让孔雀到室外活动。
幼孔雀的生长发育从7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促其生长。
三、蓝孔雀育成的饲养管理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
饲料每天饲喂2次,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
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四、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
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
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
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
蓝孔雀养殖流程
蓝孔雀养殖流程一、养殖场地。
蓝孔雀的家可得好好准备。
场地要足够大,毕竟蓝孔雀也是需要活动空间的。
最好是有一片比较宽敞的露天区域,再加上一些遮风挡雨的棚子。
这露天的地方呢,可以让蓝孔雀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它们美丽的身姿。
遮风挡雨的棚子就像是它们的小房子,得保证结实又舒适。
地面可以铺上一层沙质土,这样既有利于排水,蓝孔雀走在上面也比较舒服。
而且场地周围得围上栅栏,高度可不能太低哦,至少得有两米多高,不然蓝孔雀一个激动,扑腾扑腾就飞出去啦。
二、种苗挑选。
挑选种苗就像是挑选小宝贝一样。
要找那些健康活泼的蓝孔雀苗。
眼睛要明亮有神,羽毛呢,得是光滑整齐的。
可不能选那些病恹恹的,或者羽毛乱糟糟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去正规的养殖场挑选是比较靠谱的。
种苗的年龄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一点的种苗可能比较好驯养,但是需要更多的照顾,大一点的种苗相对来说比较强壮,不过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让它们适应新环境。
三、饲料供应。
蓝孔雀吃的东西可不少呢。
它们是杂食性的,谷物是必不可少的,像玉米、小麦这些都是它们的主食。
除了谷物,还得给它们补充蛋白质,昆虫就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如果不好找昆虫,也可以喂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
还有各种蔬菜和水果也不能少,比如说白菜、胡萝卜、苹果等等。
不过要注意哦,饲料不能太单一,要多样化。
就像人一样,天天吃一样的东西也会腻,蓝孔雀也不喜欢单调的食物。
而且喂食的量也要根据蓝孔雀的年龄和生长阶段来调整,不能喂得太多,不然会撑着,也不能喂得太少,不然会饿着。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可不能马虎。
每天都要去看看蓝孔雀的状态,看看它们是不是精神饱满。
要定期打扫它们的居住场地,把粪便清理干净,保持环境的卫生。
要是场地脏脏的,蓝孔雀也容易生病呢。
还要注意给它们提供干净的饮水,水可是生命之源呀。
在不同的季节,管理方式也得有所不同。
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阴凉地方。
冬天呢,就得做好保暖措施,可不能让蓝孔雀冻着了。
蓝孔雀养殖技术 蓝孔雀怎么养?
蓝孔雀养殖技术蓝孔雀怎么养?蓝孔雀养殖技术蓝孔雀怎么养?【常见问题】蓝孔雀怎么养?【专家解答】一、孔雀的习性经过驯化饲养的家养孔雀,虽然改变了野生习性,但体内仍然保留着野生的基因,有时在打斗、嬉戏、刨食中可体现出来。
由于家养孔雀已经习惯了人工饲养,如体质发育、性成熟、产蛋、孵化等都是按照人工饲养管理设置程序进行,所以保证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雀舍一般高2.5米、宽5米,长度按分群和规模确定。
舍外应建活动场地,每只保证8米2,场地顶部要安装防护网,夏季要有一半空间的遮阳网。
舍内外地面都要铺垫5~10厘米厚的细沙,以方便孔雀随时沙浴,并可防止其偶尔将蛋产至地面导致破蛋。
产蛋箱靠墙设置,最高3层,箱口朝外,箱内铺木屑、细沙、软干草。
每层要设集蛋槽,产蛋箱与集蛋槽的倾斜角度为5~8°,以使蛋能够顺利滚入蛋槽,便于收集。
饲舍外靠地面设置饲槽和饮水器,并用钢筋上下固定,高度以孔雀的头伸出能够到为原则。
孔雀的饲管与鸡的饲管大同小异,按饲管阶段可分为雏雀、成雀、产蛋期和休蛋期。
2. 成雀饲管。
6个月左右为成雀,也是孔雀的出栏期。
在保证规模,留足种雀的同时,其余孔雀即可出栏,出栏时的体重可达5千克左右。
除平时饲喂青绿牧草外,应选用全价配方,这也是促进种雀交配、产蛋、受精的保证。
配方:黄玉米43%,小麦粉10%,谷粉12%,麸皮15%,豆粕15%,骨粉2.5%,贝壳粉3%,草粉4.5%,另添加少量维生素E、维生素B2、大量元素磷,以及超微量元素碘等,促使成年孔雀产蛋期由野生的22个月缩短到15个月。
雄孔雀的性成熟期相应提前,此期不宜免疫,只注意常见病防治,避免引起应激反应。
4. 休蛋期饲管。
孔雀的休蛋期与换羽期时间上差不多,都在每年的8~12月份。
在此期间休蛋雀和雄雀的饲喂也不能忽视,应保证全价饲料不减量,使孔雀体内营养标准除正常消耗外,达到储存的最高水平,为次年产蛋打下良好基础。
孔雀羽毛丰满,肌肉发达,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病。
特养珍禽蓝孔雀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特养珍禽蓝孔雀及其饲养管理技术一、蓝孔雀的经济价值蓝孔雀野外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地。
栖息在从平原、长有稀树的草原开阔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
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一雄多雌集小群活动。
晚上则栖息在高枝上。
不善远距离飞翔,双腿却十分强健,奔走快速,性机警。
呜叫声非常洪亮。
以野果、草籽、芽苗和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
繁殖期为6~12月。
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
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28~30天。
蓝孔雀是一种极其名贵的观赏、食用和药用动物。
人工养殖蓝孔雀不单扩大了观赏动物资源,也给高级工艺品、生物制品提供了原料。
早在1000多年前的药典《新修本草》中就对孔雀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有记载。
蓝孔雀还是野味浓郁的肉用珍禽,它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
蓝孔雀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脂肪约为1%,富含十几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
蓝孔雀的羽毛也深受欢迎,畅销海内外。
由于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人已将蓝孔雀作为庭院玩赏鸟饲养。
孔雀到谁家,谁家就吉祥。
蓝孔雀的繁殖和培育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发展蓝孔雀养殖,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带来财富,是一种新兴产业。
二、蓝孔雀的饲养蓝孔雀的饲养笼由内室和室外活动场地两部分组成。
内室坐北朝南,长、宽、高均为3米,室内需设约1米高的栖架。
室外活动场地的长、宽、高,分别为5米、4米、3.5米。
饲养场舍应选择在安静、向阳、干燥、背风处;运动场宜大不宜小,场内应有树木或设置栖架及遮荫物。
人工饲养时以1雄3~5雌一组为好,不宜组成多雄多雌的大群。
因为两只雄鸟在一起争斗非常凶,不能正常配种,影响授精,给管理和繁殖带来麻烦。
房舍地面应坐北朝南,地势较高,有充足的光线,这样冬天可保温,夏天又比较凉爽。
房舍地面是硬底,上铺沙土,在1.5~2米高处设栖架。
如为观赏蓝孔雀而与其他禽类一起混群饲养并在舍外过冬的,应注意笼舍的空间,栖息物要安置适当,让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蓝孔雀的尾羽生长、”开屏”都会受到影响。
蓝孔雀养殖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蓝孔雀养殖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1)选择优良、健壮的个体留种。
成年蓝孔雀达到性成熟后就
可作为种蓝孔雀来配种。
(2)公母蓝孔雀配种合群的时间要适宜,公母蓝孔雀若合群过
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交配,适宜的合群时间是:经产母蓝孔雀群在4月中旬,初产母蓝孔雀群在4月未放入种公蓝孔雀,正式合群配种前可以试放一两只雄蓝孔雀进入雌群,观看雌蓝孔雀是否乐意接受交配,以确定合群时间。
(3)公母配偶比例在适当:蓝孔雀的公母配偶比例种蛋的受精
率有很大影响,如果公蓝孔雀比例高,争偶斗架严重,反之,公蓝孔雀比例低,发情母蓝孔雀易被漏配。
实验证明,公母蓝孔雀配偶以1:(4~6)为适宜,配种过程中随时挑选出争斗伤亡和无配种能力的公蓝孔雀,而不再补充种公蓝孔雀。
(4)人工受精。
(5)其他
①干热季节要避免阳光照射并采取降温措施:6月中旬至7月未,天气炎热,阳光直接照射,会影响公蓝孔雀的性活动,减少配次数,使蛋受精率下降,因此,如果网室周围没有足够的遮荫树,应在网室的顶壁和盖炕席遮光,或往网室地面喷水降温,使蓝孔雀不受热,以保持较高的交配频率和受精率。
②检查受精情况:每批种蛋入孵后,及时照检胚蛋,将照检结果
及进报告饲养人员,发现种蛋受精率下降,要检查分析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各种因素,查时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蓝孔雀养殖技术 蓝孔雀养殖有什么要点?
蓝孔雀养殖技术蓝孔雀养殖有什么要点?
蓝孔雀如今还是很常见的,有着非常不错的观赏度。
特别是如今在市场中的需求量较高,从而使得很多的养殖人士都获得了很多的利润,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那么蓝孔雀养殖技术是什么?在这期间需要掌握什么要点呢?
由于它是特别胆小的,因此在饲养的时候要找到安静的地方,场地要时刻保持干净。
如果稍微有出现嘈杂声或者高频的声音就会让它受到惊吓,还会出现很大的叫声。
如果在产蛋的时候受到惊吓,对于产蛋率会有很大的影响。
栏舍最主要考虑的就是光线,还要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才行。
一般每只孔雀都是需要有八平方的活动范围,其中有一部分是需要躲避太阳和雨,另外还有就是运动的场地。
在周边还要有铁,以免它们出现出逃的情况。
它吃的东西还是很杂乱的,特别喜欢吃禽蛋还有各种虫类等。
特别是在产蛋的时候,营养很重要,可以给它吃点鸡料,还能适当的加点玉米等食物,确保它的营养,这样产蛋率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每天都能给它们吃点青料,就像韭菜等。
就在养护期间,还要经常都去做好清洁的工作,确保到处都很干净,看着没有那么脏乱,这样就能避免出现病菌的情况。
有些的性情是特别凶猛的,经常针对每个人,因此要特别注意,以免被它给抓伤了。
为了确保它可以更健康的成长,每年快到冬季的时候还要做好驱
虫的东西,另外就在第二年还要注射疫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孔雀养殖技术
蓝孔雀又称印度孔雀,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开发前途的特禽。
(白孔雀为蓝孔雀的变种,每一万只蓝孔雀孵化可能出现一只白孔雀)。
一、蓝孔雀的饲料和饲粮配方
蓝孔雀的饲料配方是:混合饲料由玉米粉30%、高粱粉10%、豆饼20%、麸皮10%、大麦渣22%、鱼粉4.5%、骨粉3%、盐0.5%组成。
补充饲料有骨粉、碳酸钙、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青绿饲料须切碎拌喂,也可单独饲喂。
粒料为常备饲料,麻子、苏子等油料作物为冬季的补充饲料。
在繁殖期、换羽期或育雏期要适当多喂一些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以及贝壳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
二、蓝孔雀的繁育技术
1、繁殖期
蓝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
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
(1)发情与求偶
成年的蓝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
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受伤。
(2)交配
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
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2、孵化
(1)自然孵化
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配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
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
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2)人工孵化
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
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
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三、饲养管理工艺
1、孔雀舍
作为种用孔雀的场地为小群饲养,以便于管理。
作为商品用孔雀场,当视规模而定场舍大小。
一般孵化室、育雏室要求能冬暖夏凉。
种孔雀则可粗放些。
至于场地应高燥,排水良好。
一般设备与家鸡相同。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2个月。
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
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
每个网架长
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1)笼育雏温度与湿度
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
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
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2)饲料与饲喂次数
1~10日龄,日喂4次,饲料为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
11~30日龄,日喂3次,饲料为熟鸡蛋、肉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
31~60日龄,日喂2~3次,饲料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3)管理
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
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
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
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
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
及时隔捡病雏。
3、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指61日龄至成年(2年)前生长阶段。
育成舍的室内约占1/3面积,运动场网高5米,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20只/100平方米。
饲料以纯合颗粒料最好,每天喂2次,青绿饲料喂2次,应定期检测体重。
如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8个月龄后能达到3.5~4公斤,便可上市。
4、成年期的饲养管理
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
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3~5,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网高5米。
网孔为1.5厘米×2.5厘米,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
饲喂定时定量,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
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
做好清洁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正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
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
也可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酌喂氧化锌添加剂。
可使孔雀7~10天后加速换羽,夜间可试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拔不动则不要拔,50%羽毛脱落或拔除时,则应停喂锌添加剂。
另外在饲粮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
(4)冬季管理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
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