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复习题_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习题.docx
l^循环热效率(简称热效率):p2 Y =分=%0 =1-§式中:W——工质所做循环功(J) 0——循环加热量(J)0—工质在循环中放出的热量(J)是工质所做W (J)与循环加热量0 (J)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2、循环平均压力:p4 Y 已=¥v s式中:W——循环所做的功(J),岭——气缸工作容积(L),循环平均压力p t(kPa)是指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循环功,用它来评定气缸工作容积的做功能力(评定循环的动力性)。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三种形式:混合加热循环、等容加热循环用等压加热循环。
混合加热循环(高速柴油机)a-c:绝热压缩过程;C-Z J:等容加热;Z,-Z :等压加热;z-b:绝热膨胀;b-a:等容放热。
表3-1各种理论慵环的比较械环名林循虾热效率馅环特点对虚的实际过程等容加嫖搪环加热过程在等容条件下很快完成.热效率仅与床塌比nx 一点燃式发动机(Oitote虾)等压加热循玛7•- N 】K(扁-D加综过程在等压条件下援慢完成,负荷的漕加使得热效率下降蟠气轮机(Broyumt#环)混合加热循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柴油机(Diesel循环)注:K为等嫡指数,,=导为压格比.4 =令为压力升高比,何=寻为初冶膨胀比。
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主要差别:1、实际工质的影响(循环最高温度降低Wk): a.性质:理论上:理想气体.实际上:燃烧前:燃料+空气;燃烧后:燃烧产物.b.比热:理论±:定比热。
实际上:温度T T T比热CT。
c.数量:理论上:不变。
实际上:泄漏减少2、换气损失:定义:由于更换工质而消耗的功。
理论上:忽略进、排气过程。
实际上:进、排气门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而且有流动阻力。
3、燃烧损失a.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理论上:定容加热瞬间完成,膨胀过程无加热。
实际上:燃烧需要时间,且会拖到膨胀过程。
b.不完全燃烧损失,理论上:燃料完全燃烧实际上:燃料燃烧不完全。
吉大15春学期《发动机原理》在线作业一
吉大15春学期《发动机原理》在线作业一吉大15春学期《发动机原理》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当载荷一定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应()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满分:4 分2. 国家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A. 10B. 25C. 45D. 55满分:4 分3. 在节气门全开条件下,要使发动机功率较大,过量空气系数为()较好A. 0.6-0.8B. 0.85-0.95C. 1.05-1.15D. 1.2-1.3满分:4 分4. 发生表面点火的原因()A. 燃烧室内炙热面点燃混合气B. 气体压力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的自燃C. 火花塞放电点火D. 被压燃满分:4 分5. 使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正确的技术保养与调整、合理组织运输和( )A. 驾驶操作技术B. 防止频繁使用C. 采用防冻防晒措施D. 添加助燃剂满分:4 分6. 影响柴油机喷油的油束特性的因素有:喷油器结构、喷油压力、喷油泵凸轮外形及转速,还有( )A. 喷雾锥角B. 介质反压力C. 油束射程D. 雾化质量满分:4 分7. 在发动机转速不变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 )A. 负荷特性B. 速度特性C. 万有特性D. 空转特性满分:4 分8. 在四行程发动机实际循环中,哪个行程的温度最高?( )A. 进气B. 压缩C. 作功D. 排气满分:4 分9. 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中,如果等燃油消耗率曲线横向较长,表示发动机在负荷变化不大而转速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油耗较小。
当希望其最经济区处于万有特性中部且等燃油消耗率曲线横向较长时,适于什么样的车用发动机?( )A. 中等负荷、中等转速工况B. 大负荷、低转速工况C. 小负荷、高转速工况D. 中等负荷、高转速工况满分:4 分10. 与柴油机冷态启动性能关系最大的是()A. 40%馏出温度B. 50%馏出温度C. 60%馏出温度D. 70%馏出温度满分:4 分11. 与汽油机冷态启动性能关系最大的是()A. 1%馏出温度B. 10%馏出温度C. 20%馏出温度D. 30%馏出温度满分:4 分12. 车用发动机采用废气能量利用的增压系统是什么增压系统?( )A. 气波B. 脉冲C. 恒流D. 恒压满分:4 分13.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哪种有害物质,在一定浓度下,由于对于光的吸收作用能使大气着色,从而明显地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地下或空中交通?( )A. COB. HCC. NO2D. NO满分:4 分14. 柴油机比较合适的燃烧放热规律是希望燃烧( )A. 先急后缓B. 放热速度维持不变C. 先缓后急D. 以最快速度完成满分:4 分15. 发动机节气门开到最大时所得的总功率特性是()A. 部分速度特性B. 负荷特性C. 万有特性D. 外特性满分:4 分16.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进气终了状态压力pa、进气终了温度Ta、残余废气系数γ、配气相位和( )A. 压缩比B. 换气损失C. 气门重叠角D. 燃烧室扫气满分:4 分17. 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节气门开度增大,点火提前角应()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满分:4 分18. 柴油机的平均过量空气系数是()A. 0.8B. 0.9C. 0.95D. 1.0满分:4 分19. 不包括水的汽化潜热的燃料热值称为燃料的( )A. 热值B. 低热值C. 高热值D. 混合气热值满分:4 分20. 排气门在活塞位于()开启A. 作功行程之前B. 作功行程将要结束时C. 进气行程开始前D. 进气行程开始后满分:4 分二、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吉林大学汽车构造思考题-发动机
总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九章思考题1.汽车技术焏待解决的三大重要课题是什么?汽车通常由哪四大部分组成?行车安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
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和电子设备。
2.发动机一般由哪几大机构和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2+5)3.底盘由哪几大部分组成?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4.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全轮驱动[FR、FF、RR、MR、nWD]5.画简图说明驱动力的产生(只画驱动轮部分)。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哪几个?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6.什么是驱动条件、附着条件?提高汽车驱动力的途径一般有哪些?驱动条件:驱动力F t≥0 附着条件:Ft≤Fφ途径:采用特殊花纹轮胎,在普通轮胎上绕装防滑链,改用全驱7.什么是工作循环?什么是发动机排量?什么是压缩比?工作循环:吸入新鲜充量、压缩、燃烧而膨胀做功、排除废气的一系列连续过程。
(4个过程)发动机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用符号V L(L)表示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或者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8.四冲程发动机为什么要有压缩行程及排气行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相比,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原理上的不同点是什么?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需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压缩行程。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除,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循环,故需排气行程。
四冲程柴油机在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上与四冲程汽油机不同: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部形成,而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外部形成;柴油机是压燃式的,而汽油机是点燃式的9.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什么是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燃油消耗率?有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数)、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运转性能指标(排气品质、噪声、起动性能)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平均转矩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消耗的燃油质量(g)10.什么是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所具有的什么性能?什么是负荷?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D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C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C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D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B )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 )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 D )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B )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C )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 )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A )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 )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C )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 )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B )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 )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B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B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A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C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完整版)吉林大学汽车构造试题(汽车学院内部资料+复习题,考研重点推荐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汽车构造A姓名:学年学期:2008-2009-1学号:考试时间:2009-01-11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汽车柴油机广泛采用的是闭式喷油器,根据喷油嘴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2.与汽油机不同,柴油机的混合气是在________形成的。
3.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动柱塞使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_____________来改变循环供油量。
4.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采用单线联接,也就是电源的电极用导线与各设备相联;另一电极则通过车架等金属构件与设备相联,这就称为_______。
5.汽油抗爆性的好坏程度一般用______表示,选择汽油的主要依据就是发动机的______。
6.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________发出的动力传给__________。
7.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摩擦面间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摩擦面的______和______。
8.为了减少内摩擦引起的零件磨损及功率损耗,须在变速器壳体内注入润滑油,采用______方式润滑各齿轮副、轴与轴承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9.锁环式惯性同步器锁止时作用在锁环上的两个力矩分别是______力矩和______力矩,其中______力矩更大一些。
10.____________齿轮在汽车主减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因为它工作平稳性好,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高,还具有主动锥齿轮的轴线可相对从动锥齿轮轴线偏移的特点。
当主动锥齿轮轴线向____偏移时,可使整车质心降低,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
11.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_______传动副,第二级是_______传动副。
12.ABS是由、、部分组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发动机做功行程中,__________。
2023 大学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重点题合集(最新版)
2023大学发动机原理重点题合集(最新版)一、名词解释1.压缩比:压缩比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
2.指示指标:以每循环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3.有效指标:以每循环曲轴有效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4.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指示功定义为指示平均压力。
5.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
6.指示热效率:燃烧加热量经发动机工作循环转换为工质对活塞所作指示功的百分比。
7.指示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料量。
8.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有效功。
9.有效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有效功。
10.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料量。
11.有效热效率: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
12.有效扭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
13.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率。
14.比质量:发动机的干质量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质量。
15.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
16.机械效率:μm 定义为指示功Wi减去机械损失功Wm后,转为有效输出功We的百分比。
17.充气效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
18.进气马赫数:平均进气马赫数的定义为通过气门口的平均流速与当地音速的比值。
(Mam =vtm÷a)19.十六烷值:评价柴油和各种燃料的自燃性的指标。
20.凝点:燃料在规定的冷却过程中,石蜡结晶析出,长大,互相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使油样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21.辛烷值:燃料对发动机发生爆燃的抵抗能力称为燃料抗暴性能,一般用辛烷值来评价。
22.空燃比:空燃比α定义为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
23.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千克的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1千克燃油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2016年9月吉林大学课程机考复习题-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原理一、单选题1.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加热过程2.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
B. 减小点火提前角3.与汽油机冲起动性有关的汽油性能是以()B. 10%馏出温度4.当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减少时()C. 热效率下降,HC排放减小5.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是()C. 十六烷值6.当发动机节气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有()A.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损失功率增加7.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A. 大压缩比8.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A. 着火性能9.当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减小时()B. 爆震倾向增加,排气温度减小10.如果发动机的过气门迟关角增大,有()B. 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小,高速扭矩大11.汽油机排气中CO浓度最大的工况是()A. 怠速工况12.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D. 混和加热循环1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4.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D. 直接喷射式15. 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D. 热值16. 一般汽油机和柴油机,标定工况,最高燃烧压力PZ和最高燃烧温度TZ 是() C. PZ汽油机小于柴油机,T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17. 与柴油机燃烧完善程度有密切关系的柴油性能是件之() C. 馏程18. 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B. 进气提前角19. 载重汽车在选配内燃机时,一般希望() C. 后备功率小,扭矩储备系数小20. 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B. 乙醇21. 当柴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 C. 着火延迟或缩短,指示效率减小2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
D. 氧传感器23. 柴油机分隔式燃烧室与直喷式燃烧室相比() A. 直喷式燃烧室经济性好,但工作粗暴24. 79当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减少时() C. NOx排放减小,HC排放减少25. 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运转情况1. 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汽车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对于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原理,本文将通过一系列习题来探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习题一:什么是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列举常见的工作循环类型。
答案: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指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在气缸内完成的一系列往复运动。
常见的工作循环类型包括四冲程循环(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循环(两冲程发动机)。
习题二: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简要描述每个冲程的作用。
答案: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爆燃冲程和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是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气门打开,进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进入气缸;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混合物被压缩;爆燃冲程是混合物被点火燃烧,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气缸。
习题三:请简要说明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答案: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通过产生高压电流来点燃混合物。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开关、分电器和火花塞。
当点火开关打开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经过分电器分配到各个火花塞。
当活塞达到爆燃冲程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的电极产生火花,点燃混合物。
习题四:什么是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是指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发动机的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废气,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消声器和尾气净化器。
废气经过排气管排出,消声器起到减少噪音的作用,尾气净化器则对废气进行净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习题五:请简要描述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答案: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通过提供润滑油来减少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机油通道。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吸起来,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沿着机油通道进入发动机各个零部件,形成润滑膜,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循环热效率:循环功和循环加热量之比2循环平均压力: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3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与气缸压缩容积之比4指示功 ;一个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循环指示功5平均指示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6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7指示热效率:实际循环指示功 Wi 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 Qi 之比。
8指示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的耗油量表示[g/( kw.h)]。
9有效功率: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10有效扭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11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12有效热效率:有效功 We(J)与所消耗燃料热量 Ql 之比值。
1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14升功率:是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15比质量:是发动机的干质量 m 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它表征质量利用程度和结构紧凑性。
16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 Pme与活塞平均速度 Cm 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17机械效率:有效功率 Pe和指示功率 Pi 的比18气门叠开:由于排气门的迟后关闭和进气门的提前开启,导致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19换气损失 : 换气损失 =排气损失 + 进气损失。
20泵气损失:主要指活塞在强制排气过程和进气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
21充气效率: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2残余废气系数: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与气缸中新鲜充量的比值。
23进气马赫数:进气马赫数是进气门处气体的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 c 的比值。
24过量空气系数:提供的空气量 L 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 L0 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25燃料的低热值: 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包括水蒸汽凝结后放出的汽化潜热。
26理论混合气热值:单位数量的可燃混合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考试试卷10-13合集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工程热力学B—A姓名:学年学期:2010-2011-1 学号:考试时间:2011-01-12 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孤立系统经不可逆过程后()A:熵值达最大B:熵值达最大C:熵值为零D:熵值不变2. 若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使房间内空气流过喷管获得超音速气流,则应选用()A:渐缩喷管B:渐放喷管C:缩放喷管D:三种均可3. 下列哪一项不是空气比定压热容测定实验中的测试参数()A:湿空气进口温度B:湿空气质量流量C:湿空气体积流量D:湿空气相对湿度4. 工质被压缩、向外放热并温度升高,该过程的多变指数的取值范围是()A:(-∞,0)B:(0,1)C:(1,k)D:(k,+∞)5. 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与压力有关B: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与温度有关C:由于水的临界温度是374.15℃,所以不存在400℃的水D:饱和液体的温度与压力两参数各自独立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对的画“√”,错的画“×”)1. 稳定状态稳定流动时,系统内各点的状态相同,且不随时间而变化。
()2. 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过程无关。
()3. 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压力升高时焓不变。
()4. 绝热过程不一定是定熵过程。
()5. 制冷循环为逆向循环,循环净功为负。
()6.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系统的熵必定增大。
()7. 活塞式压气机增压比增大时容积效率降低,有效吸气容积减少,产气量减少。
()8. 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时,水的气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9. 湿空气的含湿量大则一定空气潮湿。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试用T -s 图说明活塞式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中,放热量、压力升高比和预胀比相同,压缩比增加时,循环热效率如何变化。
2. 在湿空气的h-d 图上表示饱和湿空气先冷却去湿,再加热升温的过程;同时说明在这两个过程中湿空气的焓h 、含湿量d 和相对湿度ϕ 如何变化?3. 在喷管内气体流动特性实验中你测了哪个实验台?请画出你测定的喷管实验台在不同背压下管内压力随位置变化的曲线,并注明每一条压力曲线对应的背压范围。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及答案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运转原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效率。
为了加深对发动机原理的理解,下面将给大家带来一些发动机原理的复习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答: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指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再返回上止点的过程。
常见的发动机工作循环有四冲程循环和两冲程循环。
2. 什么是四冲程循环发动机?答:四冲程循环发动机是指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运动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这种发动机通常采用气门控制进出气体,并通过曲轴带动活塞运动。
3. 请简述四冲程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在进气冲程中,活塞下行,汽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汽缸。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上行,进气门关闭,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使燃油更易燃烧。
在燃烧冲程中,活塞下行,喷油器喷射燃油,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上行,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道排出汽缸。
4. 什么是两冲程循环发动机?答:两冲程循环发动机是指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运动两个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这种发动机通常采用传统的曲轴连杆机构,但没有气门控制进出气体。
5. 请简述两冲程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在工作冲程中,活塞下行,燃油与空气混合后被压缩,点燃后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上行,废气通过排气口排出汽缸。
由于两冲程发动机没有气门控制进出气体,因此燃油和废气的进出是通过活塞的运动来实现的。
6. 发动机的排量是什么意思?答:发动机的排量是指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有汽缸内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总体积。
它通常以升或立方英寸为单位表示。
7. 什么是发动机的缸径和行程?答:发动机的缸径是指活塞在汽缸内的直径,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表示。
行程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距离,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表示。
吉林大学汽车构造考试复习题
吉林大学汽车构造考试复习题汽车制动系统复习题1. 简述制动系统的功用、组成。
2. 制动系统是如何分类的?3. 制动器是如何分类的?4. 简述领从蹄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说明何谓领蹄?何谓从蹄?6. 试比较不同类型鼓式制动器的性能。
7. 简述浮钳盘式制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 什么是制动器间隙?为何要调整制动器间隙?9. 与鼓式制动器相比较,盘式制动器的优缺点是什么?10. 简述制动力调节装置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汽车转向系统复习题1、转向系的功用是什么?根据转向能源的不同可分为哪两类?机械转向系由哪几部分组成?2. 目前生产的一些新车型的转向操纵机构中,为什么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3. 写出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及其含义。
4. 什么是汽车转弯半径?什么是转向系角传动比和转向器角传动比?5. 转向系中为什么会出现轻与灵的矛盾?该如何解决?6. 什么是转向器的传动效率7. 什么是转向盘自由行程?有何作用?8. 试列举两种常见的转向操纵机构吸能装置,并简述其基本原理。
9. 转向传动机构中,为了保证其杆件之间的相对空间运动,应采用哪种铰链联接?10. 简述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 转向操纵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12. 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布置方式。
13. 简述转向加力装置的组成和分类。
14. 动力转向器中的控制阀有哪些形式?工作原理如何?15.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如何分类的?与液压助力式相比较它有哪些优点?汽车传动系统复习题1.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什么?2.汽车的主要总体布置方案有哪些?它们的传动系主要由哪些总成组成?3.传动系有哪些功能?4.离合器有哪些主要功用?摩擦离合器由哪些部分组成?5.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哪几个因素?6.离合器应满足哪些要求?7.单片周布弹簧离合器的主动部分是什么?8.单片周布弹簧离合器的动力传递路线?9.离合器的间隙和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10.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和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11.扭转减振器的作用?12.变速器的作用和组成。
吉林大学汽车发动机
$1.2 发动机实际循环组成(四行程)-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
表达方式通常用气缸内工质的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的变化图形P —V 图或P —Φ图来表示,称为示功图。
(T-S 图不适用,不可逆) 示功图分析(功的走向) $1.2 进气过程(r -a )①作用:吸入新鲜工质,为加入Q 1作准备;②特点:0P <P a a P -P =∆P 0 克服进气系统阻力, 0T >T a 0T -T =∆T a 缸内残余废气加热; 高温机件加热;汽油机,进气预热。
引起进入的新鲜气体变少,导致充气效率(充量系数)<1。
参数范围及可评价性能进气终点的压力Pa 进气终点的温度Ta :汽油机 Pa=(0.8~0.90)0P Ta=340~380K 柴油机 Pa=(0.85~0.95)0P 。
Ta=300~340K 增压柴油机 Pa=(0.9~1.0)K P Ta=320~380K 汽车发动机增压压力K P =(1.3~2.8,4.0)0P柴油机无节气门、进气阻力小且无进气加热所以Pa ↑,Ta ↓,充量系数v η↑czb b b i '=A ----工质对活塞做的功;正功。
r r a b r ''=A 1----泵气损失;增压机:正功;非增压机:负功 ①作用: 增大工作过程的温差;增大膨胀比,提高热功转换效率;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的条件;柴油机,压缩高温是保证混合气形成及着火的必要条件。
②压缩比:c a V V=εCS c c s V V V V V +=+=1范围:汽油机 ε=7~10 柴油机 ε=14~22压缩比=C ,Q 1=CQ 2,V <Q 2,m <Q 2.p ――>v t ,η>m t ,η>p t ,η$1.2燃烧过程(C-Z )$1.2 膨胀过程(Z-B )③特点:多变过程。
开始,工质壁T T ,工质吸热,n ˊ1>K ; 某一瞬间T 璧=T 工质,n ˊ1=K ;后期,由于T 璧<T 工质,n ˊ1<K 。
发动机原理 习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习题答案发动机原理习题答案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驱动车辆运动。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交通工具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原理。
习题一:什么是发动机?答案: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它通过内部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车辆运动。
习题二: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有哪些?答案:发动机的工作循环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阶段,活塞向下运动,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接着,在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物压缩成高压气体。
然后,在燃烧阶段,火花塞点火引燃混合物,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发动机。
习题三:发动机的燃料有哪些?答案:发动机的燃料通常使用汽油或柴油。
汽油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柴油发动机则使用柴油。
此外,还有一些替代燃料,如天然气和生物燃料。
习题四: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起到什么作用?答案: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引燃燃料混合物。
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控制单元组成。
当点火信号传输到点火线圈时,它会产生高压电流,然后通过火花塞放电产生火花,点燃燃料混合物。
习题五: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什么作用?答案: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损坏。
因此,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来控制温度。
冷却系统通常由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组成。
水泵将冷却液循环到发动机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器散热,最后由风扇将热空气排出。
习题六: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有哪些?答案: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三元催化转化器用于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颗粒捕集器用于捕集柴油发动机产生的颗粒物。
此外,还有氧传感器和排气再循环系统等。
结论: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对发动机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发动机原理复习题答案在学习发动机原理时,练习一些复习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内燃机?答: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
内燃机一般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2. 什么是四冲程发动机?答:四冲程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其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充满混合气;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在燃烧冲程中,混合气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汽缸。
3. 什么是点火系统?答:点火系统是发动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点燃混合气。
它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器等组成。
点火系统通过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然后通过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4. 什么是燃油系统?答:燃油系统是发动机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用于供应燃油。
它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系统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燃油泵送入喷油器,最后喷入气缸中与空气混合燃烧。
5. 什么是冷却系统?答:冷却系统是发动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维持发动机运行时的适宜温度。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等。
水泵将冷却液循环送入散热器,通过散热器的散热作用将热量带走,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6. 什么是润滑系统?答:润滑系统是发动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减少活塞、曲轴等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并保持它们的正常工作。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滤器和润滑油等。
油泵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取,并通过油滤器过滤后送到发动机各个润滑点。
7. 什么是气门?答:气门是发动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通过气门机构与凸轮轴相连,随着凸轮轴的转动而开启或关闭。
进气气门在进气冲程期间开启,排气气门在排气冲程期间开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循环热效率:循环功和循环加热量之比2循环平均压力: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3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与气缸压缩容积之比4指示功;一个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循环指示功5平均指示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6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7指示热效率:实际循环指示功Wi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Qi之比。
8指示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的耗油量表示[g/(kw.h)]。
9有效功率: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10有效扭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11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12有效热效率:有效功We(J)与所消耗燃料热量Ql之比值。
1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14升功率:是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15比质量:是发动机的干质量m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它表征质量利用程度和结构紧凑性。
16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Pme与活塞平均速度Cm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17机械效率:有效功率Pe和指示功率Pi的比18气门叠开:由于排气门的迟后关闭和进气门的提前开启,导致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19换气损失: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进气损失。
20泵气损失:主要指活塞在强制排气过程和进气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
21充气效率: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22残余废气系数: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与气缸中新鲜充量的比值。
23进气马赫数:进气马赫数是进气门处气体的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c的比值。
24过量空气系数: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L0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25燃料的低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包括水蒸汽凝结后放出的汽化潜热。
26理论混合气热值:单位数量的可燃混合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27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于未燃混合气向前推进的速度28燃烧速度: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29爆震燃烧:处在最后燃烧位置上的那部分未燃混合气(常称末端混合气),受到压缩和辐射热的作用,加速了先期反应产生了自燃。
压力冲击波反复撞击缸壁。
气缸内发出特别尖锐的金属敲击声,亦称之敲缸。
30表面点火: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体或零件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等)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表面点火。
31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32喉管真空度:指化油器喉管最小截面处因气体流速加大而产生的负压。
33进气管真空度:指节气门后进气管中的负压34喷油泵速度特性:喷油泵油量控制机构(齿条或拉杆)位置固定,循环供油量随喷油泵转速度变化的关系35供油规律:指单位时间(或转角)喷油泵的供油量随时间(或转角)的变化关系36喷油规律:单位时间(或转角)喷油器喷火燃烧室内的燃油量随时间(或转角)的变化关系37废气再循环:将一部分已燃废气再次引入燃烧室参与燃烧38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之和39扭矩储备系数: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上最大转矩和标定扭矩之差与标定扭矩之比。
40转速储备系数:标定工况(或最大功率)时的转速n1与最大转矩时的转速n2之比。
41稳定调速率:稳定调速率表明柴油机实际运转时的转速波动相对于全负荷转速的变化范围42瞬时调速率:突变负荷时柴油机的最大瞬时转速减去突变负荷前柴油机的转速再除以柴油机的标定转速43调速器不灵敏度:当柴油机负荷减小时调速器开始起作用时的曲轴转速减去放大时的转速再除以柴油机的平均转速44理论空气量:1Kg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当量关系所需的空气量45排气微粒:是指在52摄氏度以下时,排气中除水以外的固态和液态物质,主要由碳烟粒子和吸附与凝聚其上的碳氢化合物组成。
46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前循环功的损失47进气损失: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过程的气缸压力低于进气管压力而产生的损失48自由排气损失:自由排气损失,是由于排气门提前打开而引起的膨胀功的减少。
49强制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是活塞上行强制推出废气所消耗的功。
50柴油机工作粗暴:柴油机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过多,一旦着火一起燃烧,使压力升高率过大,产生振动和特有的金属敲击声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51全程式调速器:由柴油机的最低转速到最高转速的宽广范围,调速器都能起作用,这种调速器即全程式调速器52两级式调速器:两级调速器是只在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时调速器起作用,以防止柴油机怠速不稳或飞车53发动机的工况: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用功率和转速n表示。
54发动机的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运转工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特性。
55早燃:油嘴喷出的油雾在活塞高压缩空气中着火就是燃烧。
活塞行程未到位,油嘴嘴喷油,就是早燃56二次喷射:喷射终了喷油器针阀落座后,在高压油管内压力波的影响下再次开启喷油的现象57油束的雾化质量:指油束中液滴的细度和均匀度二、填空题1、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过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三个过程组成。
2、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包括三部分,它们是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和(泵气)损失。
3、柴油机进气终了压力大于汽油机是因为(柴油机没有节气门,进气阻力小)。
4、柴油机压缩终了压力大于汽油机主要是因为(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大于汽油机的压缩比5、汽油机最高燃烧温度大干柴油机是因为(柴油机压缩比大且柴油机燃烧持续期短)。
6、汽油机排气温度大于柴油机是因为(由于柴油机膨胀比大,转化为有用功热量多,热效率高)。
7、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汽油机充气效率(升高)。
8、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减小时,汽油机残余废气系数(增大)。
9、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机械效率(增大)。
10、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机械效率(降低)。
11、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12、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13、汽油机燃烧过程为分析方便,按其压力变化特点分为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三个阶段。
14、汽油机燃烧过程常出现的不正常燃烧现象有(爆震燃烧)和表面点火。
15、汽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CO)HC和Nox。
16、柴油机燃烧过程一般分为(着火延迟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四个阶段。
17、柴油机排气中主要污染物指(PM)、CO HC和NOx。
18、从喷油器中喷出的柴油喷注特征可用三个参数表示,它们是(射程)、喷雾推角和雾化质量。
19、当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减小)。
20、当过气温度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句减小。
21、当燃料的自燃温度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减小),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增加22、当点火提前角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
23、当喷油提前角增加时,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增加)。
24、当冷却水温度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25、当冷却水温度增加时,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增加)o26、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
27、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降低)。
28、当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化油器喉管真空度(增大)。
29、当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汽油机进气管真空度(降低)。
30、当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化油器喉管真空度(增大)。
31、当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进气管真空度(增大)。
32、当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以时间计的着火落后期(降低)。
33、当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着火落后期(减小)。
34、当汽油机节气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火焰传播速度(提高)。
35、当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火焰传播速度(提高)。
36、汽油机转速一定,在中小负荷,过量空气系数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37、汽油机转速一定,在中小负荷,指示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38、汽油机转速一定,在中小负荷,指示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
39、汽油机转速一定,在中小负荷有效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40、汽油机转速一定,在中小负荷有效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
41、当柴油机转速一定,过量空气系数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42、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排气烟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43、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指示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
44、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指示燃料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
45、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着火延迟期随负荷的增加而(缩短)。
46、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循环喷油量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47、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负荷增加柴油机的充气效率(增加)。
48、当柴油机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排气温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49、当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固定,柴油机的循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
50、当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固定,柴油机转速增加,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大)。
51、当柴油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固定,柴油机转速增加,机械效率(减小)。
52、与汽油机冷起动性有关的汽油性能是(10%馏出温度)。
53、与汽油机暖车时间和加速性有关的汽油性能是(50%馏出温度)。
54、与汽油机爆震燃烧有关的汽油性能是(辛烷值)。
55、与柴油机喷雾雾化质量有关的柴油性能是(粘度)。
56、汽油机在使用中出现爆震,常用的消除办法是(推迟点火提前角)。
57、化油器中机械省油器参与工作的工况是(全开油门)。
58、柴油机燃烧噪声较大的工况是(冷车怠速工况)。
59、柴油机排气冒烟较大的工况是(加速工况)。
60、柴油机在寒冷气候下起动时,经常冒白烟,原因是(有未燃烧或部分氧化的燃油以液态微粒排出)。
61、柴油机排气中NOX排放高的工况是(大负荷工况)。
62、非增压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比汽油机低的原因是(受冒烟限制,平均过量空气系数大)。
63、轿车柴油机大多采用涡流室式燃烧室,主要是因为(高速性能好)。
64、柴油机喷油系统中常出现二次喷射的工况是(高速大负荷工况)。
65、我国柴油的标号是指(柴油的凝固点)。
66、化油器主供油系采用渗入空气法进行校正的原理是(渗入空气,降低了主量孔处的真空度使通过主量孔的燃油量减小)。
67、油耗线外延法测内燃机的机械损失适用于(柴油机)。
68、与柴油自燃性有关的柴油性能是(十六烷值)。
69、柴油机推迟喷油可减少(NOx)生成。
70、根据内燃机用途,其使用条件大致可分为三类:(恒速工作)、流体阻力负荷和陆上运输。
71、进气马赫数是指进气门处(气体的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的比值。
72、在发动机机械损失中(摩擦损失)损失所占的比例最大。
73、废气再循环可抑制(NOx)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