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清代禁毁书目四种索引

清代禁毁书目四种索引

清代禁毁书目四种索引摘要:一、前言二、清代禁毁书目的背景和意义三、四种禁毁书目介绍1.全毁书目2.抽毁书目3.销毁书版目4.销毁石刻目四、清代禁毁书目的影响和启示正文:清代禁毁书目四种索引,是对清代禁毁书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四种索引,我们可以了解清代禁毁书目的具体情况,进而探究清代文化、政治和社会的诸多方面。

清代禁毁书目的背景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为了巩固政权,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其中,禁毁书目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禁毁书目,清朝统治者试图消除异端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这一举措对清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限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也导致了大量文化遗产的流失。

四种禁毁书目介绍如下:1.全毁书目:全毁书目共计二千四百五十二种,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

这些书籍或因涉及敏感内容,或因与清朝统治者的理念相悖,而被列为禁书。

全毁书目的禁毁,对清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抽毁书目:抽毁书目共计四百零二种,这些书籍主要是因为内容敏感、涉及政治问题而被禁毁。

抽毁书目的禁毁,进一步限制了清代知识分子的言论自由。

3.销毁书版目:销毁书版目共计五十种,这些书籍主要是因为版刻问题而被禁毁。

销毁书版目的实施,使得书籍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从而达到控制思想文化的目的。

4.销毁石刻目:销毁石刻目共计二十四种,这些书籍主要是因为石刻问题而被禁毁。

销毁石刻目的实施,同样使得书籍的传播受到限制,进一步控制了思想文化的传播。

清代禁毁书目的影响和启示,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控制对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清朝统治者的严密控制下,清代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这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即要保障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让文化得以繁荣昌盛。

辑佚学 名词解释

辑佚学 名词解释

辑佚学名词解释
辑佚学是一门探讨经典文献及其偏微学义的学术研究。

从古至今,对古典文献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而辑佚学将该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古代文献中个别词语的意义解释上。

辑佚学的目的在于探究这些词语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所表达的不同内涵,为保存和传承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辑佚学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辑佚学重视对经典文献的整体研究;第二,辑佚学强调对古典文献中的较小细节的关注;第三,辑佚学倡导从文本本身进行研究,不受外界的干扰。

它的发展涉及的范围较广,从探讨文本的原文和翻译,到解释文本内容的语义和文化,再到比较和分析历史上同一句子的变化等,都属于辑佚学的范畴。

辑佚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文本内容的详尽分析,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词语的词义及演变等。

从文本出发,辑佚学将深入探究词语的形态、声音、意义,力求了解文本的历史、文学、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并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文本的真谛。

相对于普通文本研究,辑佚学更加专业和深入,因此它适用于探究文献中较复杂的含义。

它除了可以帮助分析当前文本,还能够揭示文本发展背后的原因,为文本运用和再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辑佚学的发展为古代文献研究带来很多便利,尤其是对于研究古诗词、绘画、书法等文献的研究,辑佚学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它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用于校对经典文献、释义典籍及相关研究,从而促进古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

总而言之,辑佚学是一门涉及语言、文学、历史、书法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入学术研究,它不仅可以用于探究古代文献的本质,而且可以为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文献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综述

中国文献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综述

中国文献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综述摘要:从先秦时期文献典籍产生之日起,文献的整理、分类、典藏和利用也随之而产生,传统文献学的一些内容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但真正由具体的文献整理工作抽象概括而上升到理论体系的中国文献学,则是20世纪才出现的,因此文献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近30年来,中国文献学及其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新时期,文献学,发展,成果。

自先秦时期我国的文献典籍产生之日起,文献的整理、分类、典藏和利用也随之而产生,因此传统文献学的一些内容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但真正由具体的文献整理工作抽象概括而上升为理论体系的中国文献学,则是20世纪才出现的。

到了70年代末以后,迎来了学术繁荣的春天,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才真正步入坦途,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

一,文献学著作据有关专家统计,80年代以来正式出版的各类文献学论著达300余种。

代表作有: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华中师大出版社2004)、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1986)、罗孟祯《古典文献学》(重庆1989)、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1994)。

二,中国文献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分类:1目录、版本、校雠(校勘)、辨伪、辑佚(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在构建文献学的理论体系时首次提出)。

2注解、校勘、目录、版本、辨伪、辑佚、编纂(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在“绪言”中也指出)2,分支学科的专著:1 目录学研究:曹书杰《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概述(1950-1988)》(《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5)、代根兴等《中国目录学研究十五年》(《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3)、王锷《二十世纪中国古籍目录研究与实践综述》(《图书与情报》2001/4)、彭斐章付先华《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回眸与思考》(《图书馆论坛》2004/6)2版本学研究:曹之司马朝军《20世纪版本学研究综述》(《图书与情报》1999/3),对20世纪的版本学研究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经历了曲折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及其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典文献学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研究特点和主要成就。

然后,文章重点梳理了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献分类与编目、版本鉴定与校勘、文献史料研究、古典文献数字化等,并对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文章还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献学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为推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新中国70年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程与特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历经了七十年的沧桑巨变,其发展历程与特点鲜明,反映了我国学术研究的深厚底蕴和时代变迁。

研究历程: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古典文献的整理和保护进行,学者们致力于对传统文献的挖掘和保存。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随着学术环境的改善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古典文献学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至今,古典文献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文献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特点:七十年来,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的系统性不断增强。

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对单一文献的研究,而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文献学体系,对古典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学者们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手段进行文献学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三、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 1、编辑性辑佚 • 2、辑存性辑佚 • 3、辑复性辑佚 • 4、辑证性辑佚 • 5、辑增性辑佚 • 6、辑合性辑佚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自学)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元代 陶宗仪《说郛》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清代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纪校注》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4、字书。
• 字书多引群书以训诂解说,故也是辑佚必采之书。 以《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字书为 大宗,以辑前人的文字、训诂、音韵之书。
• 5、杂抄及笔记资料。
• 古人杂抄颇类今读书笔记,所抄者多有后 世亡佚之书,辑佚资料于杂抄中也颇丰。
• 以上五个方面是清人辑佚古书的主要 文献来源。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类书、子书、史书、文集以及义疏、 注释等诸多内容。总之,一切征引过 佚书章节语句的材料均可加以利用。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清代的辑佚学

清代的辑佚学

清代的辑佚学我国许多古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散佚,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四库全书总目》)。

但古籍的存在往往有多种形式,如原书已佚,尚有片断资料散存于其它典籍中,将其搜辑考订,并按一定体例整理排纂起来,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古书原貌,这就是辑佚工作。

由于古人引书不是照录原文,亦常不注明出处,加以年代久远,辗转钞引,难免鲁鱼豕亥之误,所以辑佚始终是与考订校勘相联系的。

关于辑佚的起源,章学诚《校雠通义·补郑》篇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人为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考,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传说之见于群书考,为《三家诗考》、《周易郑氏注》各一卷,附刻《王海》中,传于今。

”也有人指出,早在晋代,梅赜就辑过人为《古文尚书》。

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按《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相鹤经》皆一卷,今完书逸矣。

特自马总《意林》及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今真静陈尊师所书即此也。

”此指北宋道士陈景元辑出佚书《相鹤经》。

辑佚亦需一定的条件,为雕板印刷的普及使书籍增多,大型类书的编纂等,而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正具备了这些条件。

所以辑佚推始于南宋王应麟正是水到渠成之事。

元代的辑佚工作仅元末陶宗仪辑《说郛》100卷,分类选辑历化“士林所罕见”的经、史、小说、杂记等1000余种。

明代中叶后所辑书主要有孙彀辑《古微书》、毛晋辑《津逮秘书》和《三代遗书》等,以及何镗辑《汉魏丛书》100种。

辑佚工作发展到清代,已成为专门之学。

首先是汉学家治经,颇重辑佚旧注。

如惠栋撰《左传补注》,冀能上读贾逵、服虞,以纠杜预之误,因搜辑先秦两汉古训极为丰富,除《春秋》经传外,所收有诸子、史部小学书、全不资料等,虽是撰著,颇多辑佚之功。

栋第子余余肖客辑《古经解钩沉》,遍收唐以为归说,以传从经,钩稽排比,并注明所辑佚之所从出,体制亦较完善。

《永乐大典》辑佚研究

《永乐大典》辑佚研究

《永乐大典》辑佚研究《永乐大典》的编纂始于明初,历时十余年,汇集了众多文人学士的智慧与劳动成果。

这部大型类书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部,共分10,000余卷,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文化瑰宝。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永乐大典》的正本已失传,现仅存残片。

尽管如此,《永乐大典》的辑佚研究工作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自明代以来,已有近千种文献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这些文献涉及到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社会及历史情况。

然而,《永乐大典》辑佚研究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永乐大典》正本的缺失,给辑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战乱和文献传抄过程中的错误,有些文献已残缺不全,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文献不断涌现,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识别出有价值的辑佚文献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永乐大典》辑佚研究应采取以下措施:1、拓宽研究领域:加强对《永乐大典》所收各类文献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外,还包括小说、戏曲、方志等各方面。

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永乐大典》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完整的保存和整理。

这将有利于提高辑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国内外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推进《永乐大典》辑佚工作的进展。

通过学术交流和资料共享,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4、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永乐大典》及辑佚学的研究生培养,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为《永乐大典》辑佚研究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永乐大典》辑佚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通过对这部大型类书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状况。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研究合作,提高研究水平,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第九章 辑佚

第九章 辑佚
第九章
辑佚
一、辑佚和辑佚学
1.辑佚 辑佚 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 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 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 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 2.辑佚学 辑佚学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 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 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 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 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的作 者皮锡瑞。 者皮锡瑞。
9.张溥(1602-164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是一部大型文学總集,共计118卷,编者根 是一部大型文学總集,共计 卷 据明张燮《七十二家集》 又取冯惟纳《 据明张燮《七十二家集》,又取冯惟纳《古 诗纪》 梅鼎祚《历代文纪》 诗纪》、梅鼎祚《历代文纪》中作品较多的 作家,自汉至隋共103人,将其诗文汇编而 作家,自汉至隋共 人 成。 10.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一为《删 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 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 一为《 辑谶纬;二为《焚微》 微》,辑谶纬;二为《焚微》,辑秦以前佚 三为《线微》 辑汉、晋间笺疏; 文;三为《线微》,辑汉、晋间笺疏;四为 《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合称《古 阙微》 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合称《 微书》 现仅存《删微》 专享《古微书》 微书》。现仅存《删微》,专享《古微书》 之名。孙氏首开专辑一类古佚书之先河。 之名。孙氏首开专辑一类古佚书之先河。但 不注明出处,且有遗漏。 不注明出处,且有遗漏。
7.梅鼎祚(1549-1618)辑佚成果很多,有 梅鼎祚( 梅鼎祚 - )辑佚成果很多, 三才记》 汉魏八代诗乘》 《三才记》、《汉魏八代诗乘》、《清泥莲 花记》 古乐苑》 唐乐苑》 花记》,《古乐苑》、《唐乐苑》,《历代 文纪》 古乐苑》 唐乐苑》 文纪》。《古乐苑》、《唐乐苑》在《乐府 诗集》基础上增辑,总汇先秦至唐乐府诗。 诗集》基础上增辑,总汇先秦至唐乐府诗。 历代文纪》总汇先秦至隋历代之文。 《历代文纪》总汇先秦至隋历代之文。《历 代文纪》多取材于正史载记,附以诸家文集、 代文纪》多取材于正史载记,附以诸家文集、 类书、史书、子书及总集,搜采广博, 类书、史书、子书及总集,搜采广博,实为 明代辑佚大家。 明代辑佚大家。

第七章 辑佚

第七章  辑佚



张舜徽:
(1)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
(2)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书。
(3)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
(4)取之诸史及总集,以辑历代遗文。
(5)取之《经典释义》及《一切经音义》, 以辑小学训诂书。

五、辑佚应具备的知识

一是古典文献知识。含文字学、音韵学、 版本学、目录学、辨伪学、考据学、史源 学等基础知识,校勘学、注释学、编辑学 等文献整理基本方法,古籍相关知识和阅 读积累,文献检索知识等。
2、辑佚学 辑佚学是关于古书辑佚工作的系统知识、 方法和理论,是中国文献学的内容之一, 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也是从 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最早提出“辑佚学”一词的大概是清人皮 锡瑞,他在《经学历史》中提到“校勘、 辑佚之学”。

二、辑佚的产生及意义——有佚才有辑 天灾:)南北宋之际的藏书家尤袤,曾从 《文选》六臣注中抄出李善注,亦可
看作辑佚之作。

(4)高似孙辑过《世本》

郑樵“书有名亡而实不亡”

2、明代的辑佚活动 (1)辑佚成果: 胡应麟: 《百家异苑》《搜神记》《柯山集》等 辑佚理论上:如关于佚书的考辨、对佚文搜 辑的途径、对时人辑佚现象的总结、类书在 辑佚中的作用等问题 代表了明代辑佚理论的发展水平。


3、辑佚的意义 第一、辑佚为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和极大的方便。 第二、辑佚可推动历史文献学其他学科的 发展。 第三、辑佚是文献流通和保存的重要手段。



第四、辑佚也是青年文史工作者训练基本 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辑佚的发展

辑佚名词解释

辑佚名词解释

辑佚名词解释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

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产生编辑播报辑佚的产生,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频繁而大量的佚失这一客观情况密不可分。

据统计,90%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献、98%以上的魏晋南北朝文献、94%以上的隋唐文献我们今天已经无缘看到。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书籍有摘引、抄辑其它文献的习惯,所以一些佚失的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得以通过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文献之中。

辑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只言片语加以搜集、整理,让这些佚失的书籍得以重见天日。

它与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注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基本功之一。

类型编辑播报辑佚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说法。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类型划分,辑佚可以分为辑佚书、辑佚文和辑佚诗三种。

因为辑佚文和辑佚诗的数量极少,所以辑佚通常是指辑佚书。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存世情况划分,辑佚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通过辑佚,让失传的文献重现于世;第二类是全书基本存世,但有少量缺失,通过辑佚,把缺失的部分补全;第三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但是还有前人的辑本存世,通过辑佚,把前人辑本漏辑的部分补上,让辑本更加完善。

后两类辑佚是广义的辑佚,它们的实质是补遗。

史料记载编辑播报辑佚有广义、狭义之别。

狭义辑佚,单指辑佚书。

广义辑佚.有辑佚书、辑佚文、辑佚诗、辑佚书目。

从辑佚的对象特点分类,辑佚可分成6种类型:辑集亡佚之书、辑补缺佚之书、辑校脱佚之文、辑拾漏佚之篇、辑汇散佚之篇、辑录佚时书目。

辑集亡佚之书。

简称为辑佚铭、即以“全佚之书”辑佚活动。

如: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汉存图书文献的基础上,刘向撰成《七略》、《别录》20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尚著录,宋代以后诸家书目不再著录,知其唐代尚存,唐宋间亡佚,逐成全佚之书,然亡佚之前,流传下来的某些书曾引录过《七略》、《别录》的某些篇段,人们按一定的方法、原则,据而佚出,整理排比成册。

清代旗人鄂忻著述版本及佚诗辑考

清代旗人鄂忻著述版本及佚诗辑考

87·文献学研究·清代旗人鄂忻著述版本及佚诗辑考金新秀(杭州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6)摘 要:鄂忻是清代鄂尔泰文学家族的重要成员,有《咏菊百绝句》传世,以往学界对其关注甚少。

文章对鄂忻生平、其著述版本等情况进行了考述,辑补鄂忻诗作25首,并择要考录,为研究鄂忻诗歌、交游及鄂尔泰家族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鄂忻;《咏菊百绝句》;辑佚中图分类号:G256.22;G256.3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the Versions of the Bannerman E Xin’s Works and Compilation of His Lost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Abstract E Xin, a Bordered Blue Bannerman, w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literary family of E Ertai. He publisheda poetry collection named Yong Ju Bai Jue Ju , but few scholars paid attention to it. The author researches E Xin’s life career and versions of his works, compiles twenty-five lost poems including some important ones into his works,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literature for the study of E Xin’s poetry, his friends and the literary family of E Ertai.Key words E Xin; Yong Ju Bai Jue Ju ; compilation of lost poem鄂忻,满洲镶蓝旗人,是清代鄂尔泰文学家族的重要成员,有《咏菊百绝句》传世,以往学界对其关注甚少。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全100册)

集部辑佚文献汇编(全100册)

集部辑佚⽂献汇编(全100册)简介:秦以前,虽有《诗》及屈原、宋⽟、荀⼦等⼈的作品可视为集部⽂献,但先秦时期,六艺盛⾏,诸⼦争鸣,时⼈并不以⽂章著称于世,故虽有集部之实,然作品较少。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观念、体裁、理论等⽅⾯均具有⾃⼰的特⾊,并且对后世产⽣了深远影响,个⼈⽂集在这⼀时期⼤量涌现,是集部⽂献滥觞、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代以后,集部⽂献数量众多,⽂体更为丰富,已经成为出版和学术领域整理、研究的重点。

相⽐于对先秦及唐以后集部⽂献的关注程度,⽬前出版和学术领域对汉魏六朝时期集部⽂献的重视并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选》《⽂⼼雕龙》及“⼆陆”、陶渊明、“三谢”“建安七⼦”等重要⽂献和重要作者。

与其他古代⽂献⼀样,集部⽂献的散佚情况也⽐较严重。

然⽽,由于明清学⼈的努⼒,也有⼤量佚籍被重新辑出。

从总体上来看,明清学者对集部⽂献的辑佚成果,以汉魏六朝时期最为丰富,兼有宋⽟、荀⼦等先秦佚⽂。

因此,本书侧重于收录先秦和汉魏六朝时期的集部辑佚⽂献,以期有益于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利⽤。

在充分利⽤前⼈丰富辑佚成果的基础上,本书依据《四库全书》的排序⽅式,参考孙启治、陈建华⼆位先⽣《古佚书辑本⽬录(附考证)》的搜辑成果,将⾃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学者辑佚整理的先秦及汉魏六朝时期的别集、诗⽂评⽂献汇编为⼀帙,努⼒做到有章可循,搜辑⼒求完备。

同时,对所据⽂献底本仅作搜辑分类,影印出版,并制作书⽬索引,既保持了⽂献的⽂本原貌,⼜便于翻检使⽤,极⼤地⽅便读者检索查阅,可以为我们研究先秦汉魏六朝的历史、⽂学、语⾔、哲学等提供丰富的资料。

翟⾦明,1982年⽣,⼭东淄博⼈。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历史系,获明清史硕⼠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在读博⼠。

主持编纂《明代通俗⽇⽤类书集刊》《和刻本四部丛刊》《传世汉⽂琉球⽂献辑稿》(第2辑),参与整理《⾼丽史》《妈祖⽂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等古籍项⽬。

第六章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六章古典文献的辑佚

历代辑佚工作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陶宗仪《说郛》 元代 陶宗仪《说郛》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 》《历代文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 孙瑴 四库》 清代 《四库》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 》《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基本问题
辑佚标准:全、详标出处、辨真伪、科学缀合 辑佚标准: 详标出处、辨真伪、 辑佚工作程序: 辑佚工作程序: 准备:选定并考察对象,确定范围, 准备:选定并考察对象,确定范围,制定方案 辑佚:查找、移录、 辑佚:查找、移录、编排 整理:校勘、补缀、 整理:校勘、补缀、辨证 综结:排列,编写序、跋、凡例、索引等 综结:排列,编写序、 凡例、 影响因素:类型、工作规模、取材范围、佚书规模、 影响因素:类型、工作规模、取材范围、佚书规模、 起点、动机、 起点、动机、处理 知识准备:古典文献、专业知识、 知识准备:古典文献、专业知识、历史文化
辑佚的基本方法
佚文献的认定: 佚文献的认定:文佚与书佚 佚文献的搜辑:检索、查阅、 佚文献的搜辑:检索、查阅、标注出处 辑佚的主要资源:类书、古注、史书、地志、 辑佚的主要资源:类书、古注、史书、地志、 字书、 字书、杂抄 辑本的整理:辑编性、辑存性、辑复性、 辑本的整理:辑编性、辑存性、辑复性、辑证 性、辑增性
古典文献的亡佚
广义与狭义(辑佚书) 辑佚定义 广义与狭义(辑佚书) 历代文献的亡佚 佚文献的类别: 佚文献的类别: ①亡佚之书 ②亡佚之文 ③散佚之篇 亡佚原因:天灾人祸、轻视科技、重视文采、 亡佚原因:天灾人祸、轻视科技、重视文采、 质量不高不流行、官方指定、部头过大、 质量不高不流行、官方指定、部头过大、秘 而不传

《爱日精庐藏书志》的辑佚价值——《全元文》佚文补目50篇

《爱日精庐藏书志》的辑佚价值——《全元文》佚文补目50篇

《爱日精庐藏书志》的辑佚价值——《全元文》佚文补目50篇陈开林【摘要】作为辑录体目录,清代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载录元人序跋多篇,可以作为《全元文》辑佚的重要来源,然而,《全元文》在编纂过程中并未充分加以利用.《爱日精庐藏书志》中的部分作家作品,《全元文》已据其他书籍予以收录.经检核删汰,《爱日精庐藏书志》中有《全元文》已收作家15人的16篇文章,《全元文》失收;另有34位元代作家,《全元文》并未载其人,可辑补佚文34篇.【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6页(P107-111,124)【关键词】《全元文》;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辑佚;文章总集【作者】陈开林【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 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6由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李修生先生主编的《全元文》,汇编有元一代的文章,嘉惠学界。

然而,总集的编纂要求达到“巨细兼收,义取全备”[1]1721,作为大型断代总集的《全元文》,在编纂过程中囿于资料的见闻,难免有遗珠之憾。

该书出版后,学界不断有相关的补辑文章,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又字五十,别字月霄,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

祖父仁济、父光基、叔父海鹏均好藏书。

张金吾自幼受家族影响,兼之追慕常熟先贤毛晋、钱曾,因之笃志藏书,瓣香毛氏汲古阁、钱氏述古堂。

张金吾曾撰《言旧录》,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载:“金吾自辛未岁始有志藏书年来所得不下七八万卷。

”[2]288辛未,即嘉庆十六年(1811),时年二十五岁。

至嘉庆二十三年,八年之间,收藏图书达七八万卷,其搜罗之勤可见一斑。

其后,续有所得,张金吾依据这些藏书,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成《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志》四卷。

作为辑录体私家藏书书目,《爱日精庐藏书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范邦甸《天一阁书目》、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均沿袭其体例。

辑佚学论著目录

辑佚学论著目录

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中华书局2001年9月第1版。

徐德明《严可均辑佚方法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4期。

徐德明《严可均辑佚方法再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1期。

专著中的有关部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十六《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四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六编第六章辑佚顾力《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下面是有关论文,这些论文有很多并不是围绕辑佚理论来进行论述的,大多是就某时、某人、某书的辑佚实践活动来讲的。

1 清代辑佚的三大缺憾社会科学战线2006/012 吴梅村佚作辑考人文杂志2005/013 论郑樵《校雠略》在辑佚方面的成就黄山学院学报2005/014 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甘肃高师学报2005/035 戴震辑佚成就述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6 《元稹集》辨伪与辑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047 李孝光佚文佚诗补辑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48 从《春秋会义》看《四库》大典本辑佚图书与情报2005/059 《全明词》陆容词辑佚二首江海学刊2005/0610 宋代疑经思潮与三家《诗》的辑佚云梦学刊2005/0611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0412《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序理论与现代化2004/0113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0114《全元文》之辑佚与女真族古文家孛术鲁翀民族文学研究2004/0215古佚书整理中的谶纬辑佚和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类书在辑佚校勘中的凭证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16马国翰和《玉函山房辑佚书》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0117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中国哲学史2003/0418《司空表圣诗集》辑佚考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19 谶纬文献的禁毁和辑佚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20重编《说郛》辑佚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2/0221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中国图书评论2002/0522论张舜徽在考证、辨伪、辑佚诸领域的理论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2/0523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东南学术2001/0524 20世纪辑佚学研究(1950—1998)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25辑佚学研究的开拓之作——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评介唐都学刊2001/0326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49年以前)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27洪颐煊和他的辑佚成就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128辑佚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内容和意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429略述宋明清时期的辑佚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30《舆地纪胜》辑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0231玉函山房、汉学堂辑佚书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0332黄奭辑佚书版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0633历代齐诗辑佚述评琼州大学学报1997/0434辑集佚书钩沉起滞──介绍任大椿的《小学钩沉》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35泷川资言所辑《史记正义》佚文平议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36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0537马国翰窃章宗源辑佚成果辩河北科技图苑1994/04洪興祖「論語說」輯佚書刊名文獻1997年第4期(總第74期)編著者宮雲維; 昝亮慧琳希麟正續一切經音義引論語鄭氏注之考察──「論語鄭氏注輯佚問題探究」系列之一書刊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集刊第1期編著者陳金木馬國翰──一個被歷史遺忘的輯佚家書刊名文史叢考編著者邱德修論清儒輯佚書刊名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期(總第51期)編著者葉樹聲馬國翰與玉函山房輯佚書書刊名清籍瑣議編著者徐小蠻李鼎祚周易集解在輯佚上的貢獻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9期編著者許維萍清代前期的輯佚書活動書刊名清史新論編著者趙秉忠,白新良讖緯的輯佚和研究書刊名讖緯論略編著者鍾肇鵬尚書輯逸徵獻──併論輯逸書非始於唐宋書刊名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4卷第1期編著者程元敏王應麟輯佚書問題書刊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三)編著者王文華「王函山房輯佚書」檢索書刊名中國書目季刊第24卷第1期總第*期編著者邱德修逸書(附尚書篇目表書刊名《尚書》綜述編著者蔣善國王安石《字說》輯佚書刊名古籍整理與研究1987年第2期總第3期編著者胡雙寶讖緯的散失和明清時期的輯佚書刊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1期編著者李勤德清代兩大輯佚書家評傳(章宗源、馬國翰)書刊名中國目錄學史論叢編著者王重民清儒輯佚尚書之成績書刊名孔孟月刊19卷6-7期編著者古國順論語釋疑( 輯佚)書刊名王弼集校釋編著者樓宇烈[校譯]; (晉)王弼[著]詩三家說之輯佚與鑒別書刊名國立編譯館館刊9卷1期編著者葉國良詩三家說之輯佚與鑒別書刊名國科會研究獎助論文編著者葉國良黃氏日抄中宋人易註輯佚書刊名書目季刊10卷3期。

辑佚

辑佚

辑佚辑佚是针对散佚文献的整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程序。

一、散佚文献及其类型散佚文献:那些已知确实存在过,后来则因失去原始存在状态而为人们不易获见的文献。

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书籍,到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已经亡佚552家,仅存44家。

散佚类型:1.散佚之书指某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并流传过,而在后世此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已经不存,只有个别篇章字句以某种形式被其他文献转引而保存下来。

如东汉王朝四次递修而成的《东观汉纪》,作为记述东汉史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许多资料不见于南朝人范晔所修的《后汉书》。

魏晋时期此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然早在董卓之乱时此书就已散佚。

尽管如此,《隋书·经籍志》仍著录有143卷,而到宋代的《直斋书录解题》仅记为10卷,《宋史·艺文志》只著录8卷,可知此书在唐宋间迅速散亡。

至明中叶,10卷本与8卷本也已不传,仅一些零篇散句见载于类书、史注等文献中。

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永乐大典》各韵所载辑录为24卷本。

2.散佚之篇某些作品确系某作家(或某一时期)的创作,但在编辑该作家作品全集(或该时代总集)时,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作品没有收录在内。

如《诗经》是一部汇集上古至春秋时代的诗歌谣谚的作品总集,然后先秦著述中所引之诗未见于《诗经》的亦复不少,这些诗篇通常被称为“逸诗”。

对此现象,古人曾提出两种解释,一是说这些诗是在“采诗”过程中未被采入;一是说这些诗是由整理《诗经》的人删除的。

3.脱佚之文在某些看似完整的传世文献中,实际上存在着曾被其他文献征引却不见于其传本的文句。

如司马迁的《史记》据其自序看有130篇,今所见亦为130篇,似为完书,事实上此书西汉时已有缺佚,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曾做过一次补撰,到班固撰《汉书》时又有“十篇缺,有录无书”,故今天所看到的“全本”可能是后来又有人补撰而成的。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上元张灯”条曾经提到《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乐书》之文为今本所无。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三、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回顾 (4)3.1 研究历程概述 (5)3.2 主要研究成果 (7)3.3 研究中的关键人物与机构 (8)四、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辑佚方法与技术 (9)4.1 口述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0)4.2 口述史资料的分析与解读 (12)4.3 数字技术在辑佚中的应用 (13)五、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存史价值与挑战 (14)5.1 存史价值 (16)5.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6)5.3 提升存史价值的方法与策略 (17)六、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展望 (19)6.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6.2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21)6.3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2)七、结论 (24)7.1 研究总结 (25)7.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26)一、内容综述在中国建筑学界,建筑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与途径,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口述史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特点与优势。

这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历史上或现今的重要人物亲历的建遗存之事及一些已被遗忘或被误解的、但对理解建筑历史至关重要的信息。

通过口述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历史的真实面貌,挖掘出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和细节。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建筑技艺和建筑文化逐渐消失,口述史作为一种记录和保存这些宝贵信息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辑佚与存史成为建筑口述史研究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口述史的记录和整理更加便捷高效,也使得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成为研究建筑口述史的热门方向之一。

通过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分析口述史料的价值和意义。

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在清代,文人们对诗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不仅致力于收集、整理和校订传世的古代诗词作品,还注重对其背后文化背景、创作手法和艺术价值等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努力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整理与校订工作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与校订工作。

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开展了大量的修复、辑佚和增补活动,使得许多珍贵的古代诗词得以保留并传承至今。

文献挖掘与整理清代文人秉持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广泛涉猎各类文献资料,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不乏关于古代诗词创作、流派演变和名家论述等方面的著述,《全唐宋文》、《全唐诗》、《宣和全报》等成为他们整理文献的重要工具。

校勘与增补清代的文人主要通过校勘与增补工作对古代诗词进行修订。

校勘指的是对古籍中存在的版本问题进行筛选和研究,以确定最准确的文字内容。

而增补则是在已有版本基础上,通过考证或删减来恢复原著更真实的面貌。

文学研究成果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

他们注重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语言技巧和艺术特点,提出了许多有关古代诗词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的见解。

修辞手法清代文人对古代诗词中晦涩难解之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总结出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之美,也为后来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借鉴。

作品评析清代文人还对著名的古代诗词作品进行了精细入微的评析。

他们以批评家的眼光审视这些作品,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这些评析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古代名家作品的认知,也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发展。

影响与意义清代文人对诗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他们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珍贵资源和参考资料,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他们对古代诗词创作规律、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为后来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

《古今字诂》佚文辑校

《古今字诂》佚文辑校

《古今字诂》佚文辑校
苏天运
【期刊名称】《《励耕学刊(语言卷)》》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张揖《古今字诂》原本已亡佚,幸有部分材料被清代学者钩沉辑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清人辑本共有7种。

本文试图对清代7位学者辑佚的90条《古今字诂》佚文材料进行辑校,以期为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可靠的材料。

【总页数】34页(P244-277)
【作者】苏天运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齐齐哈尔 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代县令李搆佚文辑校 [J], 马振君
2.金代"国朝文派"蔡珪佚文辑校 [J], 薛瑞兆
3.《中国现代文学佚文辑校与版本考释》序 [J], 陈子善
4.《中国现代文学佚文辑校与版本考释》序 [J], 陈子善
5.故纸寻宝掷地有声——读凌孟华《旧刊有声:中国现代文学佚文辑校与版本考释》[J], 张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状况概说有清一代,朴学大盛,在辑佚学方面,更是集前代之大成,达到了中国古代辑佚学的最高水平,对中国传统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清末以来,学者即开始了对清代辑佚学的总结和研究工作,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

①第一阶段,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清代辑佚学的开创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梁启超时,为清人的总结时期;梁启超时至新中国成立,是初步奠定研究规模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研究相对沉寂时期。

清末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对辑佚进行了定位,认为辑佚应与校勘、训诂合称为国朝经师,有功于后学者。

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一部总结历代雕版印书知识的文献学著作,卷八专有《辑刻古(佚)书不始于王应麟》篇,对清代辑佚作了总结。

但对清代辑佚作正式研究则是始于梁启超。

梁启超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辑佚书》一节凡七千余字,对清代官府的辑佚工作进行了论述,如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据《永·文献学苑·①参考曹书杰《20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49年以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20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50-1998)》(《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中国辑佚学百年》(《东南学术》2001年第5期)等文。

收稿日期:2008-06-23;责任编辑:党燕妮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胡喜云王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清代辑佚学研究,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开创时期,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复苏,对清代辑佚学的探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理论探索层面和个案研究上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粗浅之处,今天应立足于时代,融贯中西,充分发掘其中的优秀遗产。

关键词:清代辑佚学研究现状综述中图分类号:G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09)01-0136-05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f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Hu Xiyun Wang Lei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Abstract :Plain Learning got great prosperous in Qing Dynasty ,as its important basis and primary content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has achieved maximal level in China ancient times.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there had started the studies of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There were two stages of the study :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to the late-1970s i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time;1980s until now i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For the sake of discussed more deepen ,there should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about present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 firstly ,then narrated in detail from the synthesis discussion and the case study about it in Qing Dynasty ,finally ,made great efforts to analysis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Key words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summary CLCnumber :G256.3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09)01-0136-05136乐大典》所辑古佚书的数量和意义;私家的辑佚方面,认为惠栋《易汉学》、《九经古义》、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是清代“辑佚之嚆矢”;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序,分别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辑佚家和辑佚成果,认为“嘉道以后,辑佚家甚多,其专以此为主业而所辑以多为贵者,莫如黄右原奭、马竹吾国翰两家。

”同时,他还概括了辑佚“所凭之重要资料”、“鉴定辑佚书优劣之标准”,并对清代辑佚的不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梁启超的研究虽然粗略泛泛,但却第一次对清代的辑佚活动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历来备受学者的重视。

刘咸炘1928年撰《目录学》(1934年成都大学印本),在第二章《存佚》中载有《辑佚书纠缪》一文,文中认为清人辑佚存在“漏”、“滥”、“误”、“陋”等四弊。

王重民发表有《清代两个大辑佚书家评传》(原载《辅仁学志》1932年第1期)、《张澍辑佚书》(《学文》1932年第5期),是开拓性的个案研究。

金毓黼的《中国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八章《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中专列“辑逸诸史”一节,列举了史部的辑佚书,无论是数量还是引论评介都超过梁启超。

张舜徽、胡道静等学者对清代辑佚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复苏,对清代辑佚的探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年)、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年)、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王玉德《辑佚学稿》(收入李国祥主编《古籍整理研究八种》,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专著中,多有对清代辑佚的精辟论述。

此外,还出现了许多探讨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总结清代辑佚的特点、发展大势的专篇论文,如白新良《清代前期的辑佚活动》(《南开学报》1986年第2期),张升《清代辑佚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增刊)、《对清代辑佚的两点认识》(《文献》1994年第1期)、《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5期),李涵《清代辑佚研究述略》(《图书馆杂志》2000年第4期),高长青《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3期)等。

近年来还出现了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对清代的辑佚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台北中国文化大学陈惠美2004年的博士论文《清代辑佚学》、南开大学喻春龙2006年的博士论文《清人辑佚研究》等等。

许多学者对清代辑佚家或辑佚书进行了个案研究,如徐德明对严可均的研究、曹书杰对黄奭的研究、王云海对《宋会要辑稿》的研究、陈尚君对《旧五代史》的研究等等。

考察百余年来对清代辑佚学的研究,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

一是20世纪20、30年代,梁、刘、王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梁启超是叙述性的泛化研究;刘咸炘是探微性的专题研究;王重民则是深入性的个案研究,后世的学者多沿着他们开拓的路径和范围做进一步研究;二是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累酝酿,多部相关专著面世,并出现了关于清代辑佚的多篇研究论文,促进了对清代辑佚研究的深化;三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随着90年代“回到乾嘉去”思潮的弥漫,学术界兴起研究“学术史”的热潮,学者们埋头于对清代辑佚学的挖掘,且伴随学术专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学者探索辑佚学的理论、方法等,致力于构建辑佚学学科。

二研究综述(一)对清代辑佚之综合探讨考察先贤对清代辑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

学者们大多认为,在力矫明代学术之弊、抢救性发掘历代佚籍及回归原典观念普及的大文化背景下,由于四库馆辑书的推动,凭借着辑佚的历史、自身特点及前代辑佚经验的累积,使得在图书辑刻风气盛行的同时,辑佚古籍也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清代辑佚发展阶段的划分。

学者们大多把《四库》馆的辑佚看作是清代辑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分界线,但在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上,也略有差异。

有的学者把清代辑佚分为四个阶段:清初至乾隆中,主要是汉学家辑汇古经义传时期;乾隆中至乾隆末,主是要官家辑佚时期———四库馆臣的辑佚;乾隆末至道光间,主要是私家辑佚文学盛行时期;咸丰至清末,主要是私家专类辑佚时期。

有的学者则把清代辑佚分为三个阶段:《四库》开馆前,辑佚的主体是当时一批著名的学者;《四库全书》开馆期间,辑佚的主体是馆臣;《四库全书》告竣后,清朝进入一个泛辑佚的时代,辑佚主体变得多元化,且无书不辑。

第三,对清代辑佚家派别的划分。

大多数学者依学术宗旨、辑佚方法的不同,把清代辑佚家分为吴派和皖派。

也有学者依所辑得古书形式的不同,把清代辑佚古书分为三派:一是辑佚,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与黄奭的《汉学堂丛书》;二是辑佚之外另加评议,如邵瑛的《春秋左传校注规过》,从《左传》注疏中辑出;三是辑佚之外另加引申,如陈寿祺的《尚书大传》辑本与《驳五经异义》辑本,李贻德的《左传贾服注》辑本。

[1]第四,清代辑佚的特点。

曹书杰在其所著《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中,曾总结了清代辑佚的八个特点:辑佚工作者的队伍壮大;出现了以辑佚为主业的学者;辑佚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卷帙浩繁的大部头的辑佚书开始出现;辑佚的类型多有创获;辑佚的学者已有师门传承;辑佚的体例、方法更趋完善;辑137佚的工作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和重视,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

更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清儒辑佚时在广搜博取、考辨佚文真伪、核校佚文异同等方面的法则。

[2]第五,对清代辑佚不足之处的总结。

如曹书杰总结为:不守家法,轻率从事;对象上用力不均,类别上注重经部佚书的辑佚,时限上注重唐以前的佚书、佚文的辑佚;对象范围过滥;多不能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往往照录前人的辑本,多盗名欺世之嫌。

喻春龙则认为佚书非佚、辑而复佚、失于考证是清代辑佚的三大遗憾。

[3]陈惠美则在肯定清儒辑佚在汇古籍散佚、补史料不足、正文献讹误、明古学渊流、辨古书真伪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同时,指出了清儒在辑本上的缺失、编次上的失序,并分析了清儒辑佚致误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